《傅雷家书》章节试读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81-8
ISBN:SH7002-24
作者:傅敏(编)
页数:268页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89页

欧洲自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在文学艺术各方面到了高潮以后,先来一个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反动(光指文学与造型艺术而言),接着在二十世纪前后更来了一个普遍的反浪漫底克思潮。这个思潮有两个表现:一是非常重感官(sensual),在音乐上的代表是R.Strauss,在绘画上是马蒂斯;一是非常的intellectual,近代的许多作曲家都如此。绘画上的Picasso亦可归入此类。近代与现代的人一反十九世纪的思潮,另走极端,从过多的感情走到过多mind的路上去了。傅雷先生对于文学艺术发展史的论述,个人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是以摘抄备忘。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18页

1954.7.28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用仄声韵。《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象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ck,声势雄壮。至于《长恨歌》,那气息的超脱,写情的不落凡俗,处处不脱帝皇的nobleness,更是千古奇笔。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与韵的变化。再从总的方面看,把悲剧送到仙界上去,更显得那段罗曼史的奇丽清新,而仍富于人间味(如太真对道士说的一番话)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90页

真正的古典是讲雍容华贵,讲graceful,elegant,moderate。……欧洲的古典还多少带些宫廷气味,路易十四式的那种宫廷气味。……对近代作品,我们很难和欧洲人一样的浸入机械文明,也许不容易欣赏那种钢铁般的纯粹机械的美,那种”寒光闪闪的brightness,那是纯理智、纯mind的东西。这段可以参照前引,傅雷似乎并不满意现代艺术,从他的性格看也很难与这种讲究mind的艺术相融洽。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108页

上海腔的普通话用语看着着实可爱,要学多久才能像傅爸爸这样听得出演奏的瑕疵,现在我连曲名都认不太全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57页 - 57

57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形式与内容的枘凿,自己内心的许多许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的一天,唯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要不然大家做了义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59 唯有肉体静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
60母性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种直觉的感情。
76一个人太容易满足固然不行,太不知足而引起许多不现实的幻想也不是健全的。
79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爱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多宝贵的光阴。孩子,你在这方面极需要拿出勇气来。
87人的心理是,难得收到的礼,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重,反而认为是应享的权利,临了非但不感激,倒容易生怨望,所以我特别要嘱咐你,有分寸。
93要有耐性,不要操之过急。越是心平气和,越有成绩。时时刻刻要承认自己笨伯,不怕做笨功夫,那就不会期待太切,稍不进步就慌乱了。
95 一个人妨碍别人,不一定是因为本性坏,往往是因为头脑不清,不知利害轻重。所以你在这些方面没有认清一个人的时候,切忌随口吐露心腹,一则太不考虑和你说话的对象,二则太不考虑事情所牵涉的另外一个人(怎么不早说,害得我吃了这么多亏上了这么多的当,也找不到教训)
122真诚是第一把钥匙。。艺术家先要学做人,艺术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忍,要比任何人都 less imperfect.
156真正的艺术家,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多半是在回想中和想象中过他的感情生活的。唯其能把感情生活升华才给人类留下许多杰作。反复不已的,有始无终的,没有结果也不可能有结果的恋爱,只会使人变成唐璜,使人变得轻薄,使人至少对爱情感觉麻痹,无形中流于玩世不恭。

《傅雷家书》的笔记-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缓和,声音越柔和。减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有是耐性。玩玩不能动人,令人误会。这些修养很不容易。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29页

現在我深信這是一個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鬧技巧的,就是藝術工匠而不是藝術家。一個人跳不出這一關,一輩子也休想夢見藝術!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重手段的人,必然會忘了他的目的。
還好我在求學的最後一年明白了這個道理。
一直以來我想做新聞民工界的好技工,卻不明白只要踏上工作崗位時間多了,技術慢慢就會嫺熟,但是新聞民工的思想境界,卻是需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體會的出的。但願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175页 - 什么叫做古典的?

175 傅雷音乐笔记
classic[古典的]一字在古代文法学家笔下是指第一流的诗人,从字源上说就是从class[等级]衍化出来的,古人说classic[古典的],等于今人说first class[头等];在近代文法学家则是指可以作为典范的作家或作品,因此古代希腊拉丁的文学被称为classic[古典的]。我们译为“古典的”,实际即包括“古代的”与“典范的”两个意思。可是从文艺复兴以来,所谓古典的精神、古典的作品,其内容与涵义远较原义为广大、具体。兹先引一段CeciI Grav[塞西尔·格雷]①批评勃拉姆斯的话:——“我们很难举出一个比勃拉姆斯的思想感情与古典精神距离更远的作曲家,勃拉姆斯对古典精神的实质抱着完全错误的见解,对于如何获得古典精神这一点当然也是见解错误的。古典艺术并不古板(或者说严峻,原文是austere);古典艺术的精神主要是重视感官{sensual一字很难译,我译作“重视感官”也不妥},对事物的外表采取欣然享受的态度。莫扎特在整个音乐史中也许是唯一真正的古典作家(classicist),他就是一个与禁欲主义者截然相反的人。没有一个作曲家像他那样为了声音而关心声音的,就是说追求纯粹属于声音的美。但一切伟大的古典艺术都是这样。现在许多自命为崇拜‘希腊精神’的人假定能看到当年巴德农神庙的真面目,染着绚烂的色彩的雕像(注意:当时希腊建筑与雕像都涂彩色,有如佛教的庙字与神像),用象牙与黄金镶嵌的巨像;(按:雅典那女神相传为菲就是最显赫的代表狄阿斯作作),或者在酒神庆祝大会的时候置身于雅典,一定会骇而却走。然而在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中,我们偏偏不断的听到所谓真正‘古典的严肃,和“对于单纯sensual beauty[感官美]的轻蔑’。固然他的作品中具备这些优点(或者说特点,原文是qualities),但这些优点与古典精神正好背道而驰。指第四交响乐中的勃拉姆斯为古典主义者,无异把生活在荒野中的隐士称为希腊精神的崇拜者。勃拉姆斯的某些特别古板和严格的情绪mood,往往令人想起阿那托·法朗士的名著《塔伊丝》(Thais)中的修士:那修士竭力与肉的诱惑作英勇的斗争,自以为就是与魔鬼斗争;殊不知上帝给他肉的诱惑,正是希望他回到一个更合理的精神状态中去,过一种更自然的生活。反之,修士认为虔诚苦修的行为,例如几天几夜坐在柱子顶上等等,倒是魔鬼引诱他做的荒唐勾当。勃拉姆斯始终努力压制自己,不让自己流露出刺激感官的美,殊不知他所压制的东西绝对不是魔道,而恰恰是古典精神。”(Heritage OF Music)[《音乐的遗产》],p.185—186)在此主要牵涉到“感官的”一词。近代人与古人{特别是希腊人}对这个名词所指的境界,观点大不相同。古希腊人{还有近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以为取悦感宫是正当的、健康的,因此是人人需要的。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座美丽的雕像或建筑物,在他们正如面对着高山大海,春花秋月,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吹拂着纯净的海风一样身心舒畅,一样陶然欲醉,一样欢欣鼓舞。自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深入人心以后,二千年来,除了短时期的例外,一切取悦感官的东西都被认为危险的。(佛教强调色即是空,也是给人同样的警告,不过方式比较和缓,比较明智而已。我们中国人虽几千年受到礼教束缚,但礼教毕竟不同于宗教,所以后果不像西方严重J其实真正的危险是在于近代人{从中古时代已经开始,但到了近代换了一个方向。}身心发展的畸形,而并不在于5en8ua1[感官的]本身:先有了不正常的、庸俗的,以至于危险的刺激感官的“心理要求,才会有这种刺激感官的{即不正常的、庸俗的、危险的}东西产生。换言之,凡是悦目、悦耳的东西可能是低级的,甚至是危险的;也可能是高尚的,有益身心的。关键在于维持一个人的平衡,既不让肉压倒灵而沦于兽性,也不让灵压倒肉而老是趋于出神入定,甚至视肉体为赘疣,为不洁。这种偏向只能导人于病态而并不能使人圣洁。只有一个其大无比的头脑而四肢萎缩的人,和只知道饮酒食肉,贪欢纵欲,没有半点文化生活的人同样是怪物,同样对集体有害。避免灵肉任何一方的过度发展,原是古希腊人的理想,而他们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正处于一个平衡的阶段,一切希腊盛期的艺术都可证明。那阶段为期极短,所以希腊黄金时代的艺术也只限于纪元前五世纪至四世纪。
也许等新的社会制度完全巩固,人与人间完全出现一种新关系,思想完全改变,真正享到“乐生”的生活的时候,历史上会再出现一次新的更高级的精神平衡。
正因为希腊艺术所追求而实现的是健全的感官享受,所以整个希腊精神所包含的是乐观主义,所爱好的是健康,自然,活泼,安闲,恬静,清明,典雅,中庸,条理,秩序,包括孔子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怨的一切属性,后世追求古典情;,最成功的艺术{例如拉斐尔,也例如莫扎特}所达到的。也就是这些境界。误解古典精神为古板,严厉,纯理智的人,实际是中了宗教与礼教的毒,中了禁欲主义与消极悲观的毒,无形中使古典主义变为一种请教徒主义,或是迂腐的学究气,即所谓学院派。真正的古典精神是富有朝气的、快乐的、天真的、活生生的,像行云流水一般自由自在,像清冽的空气一般新鲜;学院派却是枯索的,僵硬的,矫揉造作,空洞无物,停滞不前,纯属形式主义的,死气沉沉,闭塞不堪的。分不清这种区别,对任何艺术的领会与欣赏都要入于歧途,更不必说表达或创作了。
不辨明古典精神的实际,自以为走古典路子的艺术家很可能成为迂腐的学院派。不辨明“感官的”一字在希腊人心目中代表什么,艺术家也会堕入另外一个陷阱:小而言之是甜俗、平庸;更进一步便是颓废,法国十八世纪的一部分文学与绘画,英国同时代的文艺,都是这方面的例子。由此可观:艺术家要提防两个方面:一是僵死的学院主义,一是低级趣味的刺激感官。为了防第一个危险,需要开拓精神视野,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为了预防第二个危险,需要不断培养、更新、提高鉴别力(taste),而两者都要靠多方面的修养和持续的警惕。而且只有真正纯洁的心灵才能保证艺术的纯洁。因为我上面忘记提到,纯洁也是古典精神的理想之一。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52页

孩子:能夠起床了,就想到給你寫信。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39页

唯有肉體精緻,精神的活動才是圓滿的。
愛情依然。柏拉圖萬歲。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304页

各行各业的文化人和知识分子,一朝没有出路,自己一门毫无成就,无法立足时,都可以转业为批评家;于是批评界很容易成为垃圾堆。 现在中国的状况是各行各业的文化人一没出路就会成为大学教授,所以大学里已经成为了垃圾堆。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41页

我時時刻刻要提醒你,想著過去的艱難,讓你以後遇到困難的時候更有勇氣去克服,不至於失掉信心!人生本事沒窮盡沒終點的馬拉松賽跑,你的路程還長得很呢:這不過是一個光輝的開場。
WBZ,這話我多想和你分享。
MAY U HAPPY.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222页

这一页以及下一页朱梅馥写的信看的我有些心酸也有些愤怒,虽然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傅聪对此也未加以说明,但是让自己母亲写出哀求食物还得不断为他们的行为加以解释的信,这若是出于傅聪主观疏忽,那简直就是令人发指的了。傅雷夫妇可是中国历史上铁骨铮铮、从容赴死的知识分子,经历一场文革,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骨气实在是鲜见。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无奈地、小心翼翼地向儿子求得一些营养的食物,儿女岂能不落泪?那时的社会惨淡可想见了……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20页

你记住一句话,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忙着吸收新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万不要让人误会。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139页

记者老是这个作风,把自己的话放在别人嘴里。傅老精辟。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68页

谁都不再对你当前的问题再来征求我一分半分意见,是的,我承认老朽了,不能再帮助你了。傅雷终究是个sentimental的父亲啊,很难把这个形象与那个厉声指责他人翻译的傅雷联系起来。

《傅雷家书》的笔记-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夜 - 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夜

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而这个爱绝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卧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我们只要能发掘自己心中的人间性,就找到了与艺术家沟通的桥梁。再若能细心揣摩,把他独特的个性也体味出来,那就能把一件艺术品整个了解了。——当然不可能和原作者的理解与感受万全一样,了解的多少、深浅、广狭,还是大有出入;而我们自己的个性也在中间发生不小的作用。
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因为不够真诚,一切都在嘴里随便说说,当做唬人的幌子,装自己的门面,其实只是拾人牙慧,并非真有所感。所以他们对作家决不能深入体会,先是对自己就没有深入分析过。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15页

對於禮節禮儀的教導,非常心細。父母理應在很多生活細節之處給與孩子指導,當然,孩子自身也要注意觀察注意學習。這樣他們長大以後才不會被人嘲笑,被人厭棄,被人在“我的室友是極品”裡直播。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56页

我知道克裡斯多夫(晚年的)和喬治之間的距離,在一個動盪的時代是免不了的。但我還不甘落後,還想事事,處處,追上你們,瞭解你們,從你們那兒吸取新生命,新血液,新空氣,同時也竭力把我們的經驗和冷靜的理智,獻給你們,做你們一支忠實的手杖!萬一有一天,你們覺得我這根手杖是累贅的時候,我會感覺到,我會銷聲匿跡,絕不來絆你們的腳。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48页

傅雷评论改编昆曲其实这种古董只是音乐博物馆与戏剧博物馆里的东西,非但不能改,而且不需要改。它只能给后人作参考,本身已没有前途,改它干么?改得好也没意思,何况是改得“点金成铁”!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382页

Monsieuz Etiemble法文字母(英文也一样吧)的写法r写的跟z一样,这里该是Monsieur,先生的意思。不知道这个巴黎大学的Etiemble(傅雷很多研究巴尔扎克的书都是来源于此君的寄送)是不是比较文学泰斗艾田伯(Rene Etiemble)。
补充:后来查了维基百科,关于此君的词条有云:“Etiemble held the coveted Chai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1955, at the Institute of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pre-1968 Sorbonne University and continued in his post as a tenured Professor (and after retirement in September 1978 as an Honorary Professor) at the Sorbonne-Nouvelle University from 1956 to 1978.”也就是说,六六年艾田伯正好在新索邦大学(属于巴黎大学),而且此君与中国关系甚好,其重要著作中包括伽利玛出版社的 Connaissez-vous la Chine?(《你知道中国吗?》),当是他无疑。没想到傅雷当时虽然身处动乱的中国,但仍然与主流学术界保持联系,厉害啊!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1页 - 1

序,是呀,这样的事会不会再一次发生呢,而我却感觉到又一次暴风雨就快来了。
1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12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特殊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吃亏是没有事实的表现。(我常常吃亏,可能也是想的太多,行动的太少,或是做了些不合乎本性的事吧)
17在外倘有任何精神苦闷,也切勿隐瞒,别怕受埋怨。一个人有个大二十几岁的人代出主意,决不会坏事。你务必信任我,也不要怕我说话太严,我平时对老朋友讲话也无顾忌,那是你素知的。并且有些心理波动或是郁闷,写了出来等于有了发泄,自己可痛快些,或许还可免做许多傻事。
18往往感受快的,不能沉浸得深,不能保持得久。(这也是我担心这孩子语言和音乐的接收能力很快,有长必有短)
23艺术家天生敏感,换一个地方,换一批群众,换一种精神气氛,不知不觉会改变自己的气质与表达方式。但主要的是你心灵中最优秀最特出的部分,从人家那儿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的种在自己的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这样你才能把独有的特点培养得厚实。
32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平日也可减少负担,上台也不致紧张。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在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37 学西洋画的人第一步要训练技巧,要多看外国作品,其次要把外国作品忘得干干净净,这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 同时再追求自己的民族精神与自己的个性。(写论文也是这样)。。。成天闹着思想改造,而没有击中思想问题的要害,许多有关根本的技术训练与思想启发,政治以外的思想启发,不要说没人提过,恐怕脑中连影子也没有人有过。
52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是humain, 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xx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xx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13页 - 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一日午前

我对你这次来信还有一个很深的感想。便是你的感受性极强,极快。这是你的特长,也是你的缺点。你去年一到波兰,弹Chopin[萧邦]的style[风格]立刻变了;回国后却保持不住;这一回一到波兰又变了。这证明你的感受力快极。但是天下事有利必有弊,有长必有短,往往感受快的,不能沉浸得深,不能保持得久。去年时期短促,固然不足为定论。但你至少得承认,你的不容易“牢固执着”是事实。我现在特别提醒你,希望你时时警惕,对于你新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觉的表面;而要仔细分析,究意新感受的东西,和你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希望你常常用这个步骤来“巩固”你很快得来的新东西(不管是技术是表达)。长此做去,不但你的演奏风格可以趋于稳定、成熟(当然所谓稳定不是刻板化、公式化);而且你一般的智力也可大大提高,受到锻炼。孩子!记住这些!深深的记住!还要实地做去!这些话我相信只有我能告诉你。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1页

开始读。
今天翻译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翻译家傅雷的纪实录像。以前只是听说过、泛读过付雷先生作品的我,这一次真的被他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人格感动了。细细地品完一个多小时的纪录片,禁不住潸然泪下。
知识分子的精神所寄何在?我想傅雷先生用他短暂的一生告诉了我。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刚正不阿的气节。片中提到一个事例,是柯灵先生以友人身份劝傅雷先生写检讨书的事儿。稿子都已经拟好,但是视人格如生命的傅雷,却不肯低头,他说他没有错,他不愿意违心在上面签字,不愿意让人格低头。
他是固执、坚持的一个人,充满棱角,无关事故,只观学术。
太太给于的包容,真的让我感动。
所以,课毕立刻去图书馆借了《傅雷家书》。打开尘封已久泛黄的书页,看到上面影印的傅老先生的亲笔,仿佛那一刻我摸到了他那苍老却挚诚的赤子之心、爱国忧民之心、关切孩子之心。
今日开始,找回灵魂的寄托。听傅老先生的教诲,做一回他的孩子。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64页

莫扎特的作品不象他的生活,而象他的灵魂
莫扎特的作品跟他的生活是相反的。他的生活只有痛苦,但他的作品差不多整个儿只叫人感到快乐。他的作品是他灵魂的小影。这样,所有别的和谐都归纳到这个和谐,而且都融化在这个和谐中间。后代的人听到莫扎特的作品,对于他的命运可能一点消息都得不到,但能够完全认识他的内心。你看他多么沉着,多么高贵,多么隐藏!他从来没有把他的艺术来作为倾吐心腹的对象,也没有用他的艺术给我们留下一个证据,让我们知道他的苦难。他的作品只表现他长时期的耐性和天使般的温柔。他把他的艺术保持着笑容可掬和清明平静的面貌,决不让人生的考验印上一个烙印,决不让眼泪把它沾湿。他从来没有把他的艺术当做愤怒的武器,来反攻上帝;他觉得从上帝那儿得来的艺术是应当用作安慰的,而不是用作报复的。一个反抗、愤怒、憎恨的天才固然值得钦佩,一个隐忍、宽恕、遗忘的天才,同样值得钦佩。遗忘?岂止是遗忘!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一个悲壮的英雄会叫道:“我觉得我的斗争多么猛烈!”莫扎特对于自己所感到的斗争,从来没有在音乐上说过是猛烈的。在莫扎特最本色的音乐中,就是说不是代表他这个或那个人物的音乐,而是纯粹代表他自己的音乐中,你找不到愤怒或反抗,连一点儿口吻都听不见,连一点儿斗争的痕迹,或者只是一点儿挣扎的痕迹都找不到。《g小调钢琴与弦乐四重奏》的开场,《c小调幻想曲》的开场,甚至于《安魂曲》中的“哀哭”的一段,比起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来,又算得什么?可是在这位温和的大师的门上,跟在那位悲壮的大师的门上,同样由命运来惊心动魄地敲过几下了。但这几下的回声并没有传到他的作品里去,因为他心中并没去回答或抵抗那命运的叩门,而是向他屈服了。
莫扎特既不知道什么是暴力,也不知道什么是惶恐和怀疑。他不象贝多芬那样,尤其不象瓦格纳那样,对于“为什么”这个永久的问题,在音乐中寻求答案;他不想解答人生的谜。莫扎特的朴素,跟他的温和与纯洁都到了同样的程度。对他的心灵而论,便是在他心灵中间,根本无所谓谜,无所谓疑问。
怎么!没有疑问没有痛苦吗?那么跟他的心灵发生关系的,跟他的心灵协和的,又是哪一种生命呢?那不是眼前的生命,而是另外一个生命,一个不会再有痛苦,一切都会解决了的生命。他与其说是“我们的现在”的音乐家,不如说是“我们的将来”的音乐家,莫扎特比瓦格纳更其是未来的音乐家。丹纳说得非常好:“他的本性爱好完全的美。”这种美只有在上帝身上才有,只能是上帝本身。只有在上帝旁边,在上帝身上,我们才能找到这种美,才会用那种不留余地的爱去爱这种美。但莫扎特在尘世上已经在爱那种美了。在许多原因中间,尤其是这个原因,使莫扎特有资格称为超凡入圣的(divine)。形式趋于多样化,可能有一天,我们会把身边的一切音响称之为“音乐”的。现代音乐的深层是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它不是仅仅用美或丑、善或恶、喜或忧所能表达出来的,对于听者,往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而其本质却紧紧围绕千古不变的人性主题。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190页 - 190

190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乎专制。
202我老是觉得,你离开琴,沉浸在大自然中,多沉思默想,反而对你的音乐理解与感受好处更多。人需要不时跳出自我的牢笼,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看法,也能有更正确的自我批评。
230在私人生活方面,孩子气很可爱,甚至很富有诗意,可是你很明白在严肃的事情及社交场合上,我们必须十分谨慎,处处小心,别忘了英国人基本上是清教徒式的,他们对世情俗务的要求是十分严苛的。
250唯有经济有切实保障才能维持人格独立。
258老好人往往太迁就,迁就世俗,迁就偏狭的家庭愿望,迁就自己内心中不大高明的因素;不幸真理和艺术需要高度的原则性和永不妥协的良心。物质的幸运也常常毁坏艺术家。可见艺术永远离不开道德,广义的道德,包括正直,刚强,斗争,和自己的斗争以及和社会的斗争,毅力,意志,信仰。。。
262相信人生中应该诚实不欺,不论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均不计报酬,像基督教徒似的冀求一个天堂。我们深信,人应该为了善,为了荣誉,为了公理而为善,而不是为了惧怕永恒的惩罚,也不是为了求取永恒的福祉。在这一意义上,中国人是文明世界中真正乐观的民族。在中国,一个真正受过良好教养和我们最佳传统文化熏陶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自然会不逐名利,不慕虚荣,满足于一种庄严崇高,但物质上相当清贫的生活。
267世界上除了回教我完全茫然以外,没有一个宗教不教人谦卑和隐忍,不教人克制骄傲和狂妄的。
270人的发展总是波浪式的,和自然界一样,低潮之后还有高潮再起的可能,峰回路转,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来一个新天地呢,所以古人说对人要盖棺论定。
271太多的书本知识要没有高度的理解力协助,很容易流于教条主义,成为学院派。
296过度的室内生活和书斋生活恰恰是造成现代知识分子神经紧张与病态的主要原因,而萧然意远,旷达恬静,不滞于物,不凝于心的境界只有从自然界中获得。
301既然生活在金钱的世界中,就不能不好好的控制金钱,才不致为金钱所奴役。当然世界上到处没有两全之事,一切全赖自己掌握,目的无非是少受些物质烦恼,多一些时间献给学问和艺术。理想的世界始终是理想,无论天南地北,看不上眼的事总是多于看得上眼的,但求不妨碍你的钻研,别的一切就可以漠然置之。烦闷徒然浪费时间,扰乱心绪,犯不上。
302不是年轻的淘金者便是真正的强盗和杀人犯。这些人的后代,反抗与斗争性特别强是不足为奇的,但传统文化的熏陶欠缺,甚至于绝无仅有也是想象得到的。只顾往前冲,不问成败,什么都可以孤注一掷,一切只问眼前,冒起危险来绝不考虑值不值得,不管什么场合都不难视生命如鸿毛。这一等民族能创业,能革新,但缺乏远见和明智,难于守成,也不容易成熟,自信太强,不免流于骄傲,看事太轻易,未免幼稚狂妄。(不敢苟同,刚开始我也觉得是这样,但后来我觉得这样年轻一点没有什么错呀)
305各行各业的文化人和知识分子,一朝没有出路,自己一门毫无成就,无法立足时,都可以转业为批评家,于是批评界很容易成为垃圾堆。高明,严肃,有良心,有真知灼见的批评家所以比真正的艺术家少得多,恐怕就是由于这些原因。
It is an art to look like without art.
331人应当任情适性的过日子呢,还是削足适履,迁就客观现实?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人在世界上活了几千年,还仍然没法按照自己的本性去设计一个社会。。。现在的政府,缺点是过分要人去适应社会,而不想叫社会去适应人。
33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哪一门艺术不如此!真懂得是非,识得美丑的,普天下能有几个?
348真诚而努力的艺术家每隔几年必然会经过一次脱胎换骨,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350真了解西方的东方人,真了解东方的西方人,不是没有,只是稀如星凤。对自己的文化遗产彻底消化的人,文化遗产决不会变成包袱,反而养成一种无所不包的胸襟,既明白本民族的长处短处,也明白别的民族的长处短处,进一步截长补短,吸收新鲜的养料。任何孤独都不可怕,只怕文化的孤独,精神思想的孤独。
358你我感觉一样敏锐,便是变化无常的情绪,忽而高潮忽而低潮,忽而兴奋若狂,忽而消沉丧气,等的艺术家气质,你我也相差无几。。。几是有利于艺术的,往往不利于生活,因为艺术家两脚踏在地上,头脑却在天上,这种姿态当然不适应现实世界。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61页

你現在彈琴有事還要包橡皮膏或涂para phine oil么?是不是手放鬆了可以不損壞手指尖?
鼻子一酸,偉岸的爸爸也可以像溫柔的媽媽一樣細膩柔軟。
我忽然想到聖誕假我要回去的那頓晚飯,我爸因為我媽在湯裏面下了胡蘿蔔和她小炒了一架,他說,你明明知道她從來不吃胡蘿蔔的啊!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19页

评价《长恨歌》最后还有一点妙处:全诗写得如此婉转细腻,却仍不失其雍容华贵,没有半点纤巧之病!(细腻与纤巧大不同。)明明是悲剧,而写得不过分的哭哭啼啼,多么中庸有度,这是浪漫底克兼有古典美的绝妙典型。傅雷对于文学、美术、音乐都具有极高的鉴赏能力,因此是个天生的批评家,可是他的批评著作非常少,散见各处,而此处又是评论古典诗歌,尤其显得弥足珍贵,相比较于上篇论苏李、李杜诗歌而言,创见较多。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58页

唯有肉体静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傅雷经常会就傅聪弹琴来谈”节制“与”情感“,这也是文学艺术史上的大问题。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95页

“……一个人妨碍别人,不一定是因为本性坏,往往是因为头脑不清楚,不知道厉害轻重。所以你在这些方面没有认清一个人的时候,切忌随口吐露心腹。一则太不考虑和你说话的对象,二则太不考虑事情所牵涉的另外一个人。……”
看到这里的时候忽然就觉得很有道理,好的人有些时候是找人讨厌的吧。就站的远远的,先看着,然后再接近。
太多时候说话没有带着脑子,也许只是觉得太累,所以就所幸不带脑子出来,明知道对以后不好,这个习惯不该娇惯,可是有些时候还是会放松对自己的管束。傅雷对自家儿子从小的言传身教,对于人格的培养更是着重。我这样的平常人,总觉得没必要那么严肃,那么悲壮,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吧,半文半白,遇到什么事情能说个所以然来,但是遇到精通的人说话,自己又觉得自己是一堆草料,连一点观赏价值都没有。半吊子。
不敢说话也是一个问题吧。

《傅雷家书》的笔记-第358页 - 358

358做一个艺术家,要不带点儿宗教家的心肠,会变成追求纯技术或纯粹抽象观念的virtuoso,或者像所谓抽象主义者一类的狂人;要不带点哲学家的看法,又会自苦苦人(苦了你身边的伴侣),永远不能超脱。最后还有一个实际的论点,以你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也许不能不在你厌恶的社会中挣扎下去。你自己说到处都是outcast,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艺术也是一个tyrant, 因为做他奴隶的都心甘情愿,所以这个tyrant尤其可怕。你既然认了艺术做主了,一切的辛酸苦楚便是你向他的纳贡,你信了他的宗教,怎么能不把少牢太牢去做牺牲呢。每一行有每一行的humiliation和misery, 能够resign就是少痛苦的不二法门。你可曾想过,萧邦为什么后半世自愿流亡异国?他的OP25以后的作品付的是什么代价呢?(谢谢)
368一个艺术家只有永远保持心胸的开朗和感觉的新鲜,才永远有新鲜的内容表白,才永远不会对自己的艺术厌倦,甚至象有些人那样觉得是在做苦工。你能有无穷不尽的话从心坎里涌出来欣幸不置。
396New Zealand和澳洲完全不一样,澳洲是一个美国和Vctorian Englian的混合种,一股暴发户气味,又因为是个continent,自然就arrogant, at the same time complacement, New Zealand, 像英国,是个岛,not big enough to be either arrogant or complacement, but being cut off, far away from everywhere, there is more time, more space, people seem to reflect more. Reflection is what really gives people culture. (说的我都非常想去了)


 傅雷家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