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李子勋》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 > 问问李子勋章节试读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506346436
作者:李子勋
页数:320页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为什么我总梦见他? - 为什么我总梦见他?

人的第一次爱恋机会都存在一种印刻作用,以后你喜欢的人或多或少会有相似性。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63页 - 第65节:真诚直率也有错吗?

说话不经大脑的人谁见谁怕,同事们冷你避你也是情有可原。成熟的人有一种节制的心理能力。想说的话要考虑该不该说,合不合适说,不图一时口舌之快。社交中应该有所禁忌,俗话说不踩人痛脚,得饶人时且饶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的就是节制。节制另一层意思是点到为止,如果觉得该提醒别人,轻轻地一点,尽到朋友的责任,至于对方改不改要由对方决定。节制意味着不要替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管教她的老公,该老板说的话不要抢着说,抖自己的聪明,这样干不是聪明,是傻,以为自己了不起。俗话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指的也是这样的意思。节制的高级意义是能不说就不说,揣着聪明装糊涂,谁都是聪明人,是好是歹心里都明白。当然,节制并不是软弱,内心有自己的原则,也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愿意忍受模糊,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体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歹话好说与好话歹说是两种不同的处世观,前者有人性的宽容与豁达,后者却是为了自己脱责,把丑话说到前头。
人是一种人际关系“动物”,必须生活在人际关系层面,人际关系的互动构成人们的自我感和自我观念。同时,人每时每刻都会对身边的他人存在着“关系联想”,这是一种精神自慰式的自我安慰。联想别人对自己投情,凭空就有了对自己的良好感觉。喜欢自己的人,也容易喜欢上别人;尊重自己的人,也愿意尊重别人。反过来,内心缺少自爱的人,很难感觉别人喜欢他;内心没自尊的人,越会感觉别人瞧不起他,这是一种心理同化效应。而愚蠢的人老是装聪明,自卑的人会做出极高傲的样子,胆怯的人喜欢做一些让别人害怕的表情,这是心理补偿,越是内在缺乏的东西,越想让别人以为自己具有。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处世哲学。如: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掏一片心;别往伤口上撒盐,留心别人的忌讳,不要触碰别人的痛处;说话投其所好,得捧人时需捧人;不去热殿拜佛,只去冷庙烧香;伸手不打笑脸人,恭维话人人爱听;礼多人不怪;难得糊涂等等。这些处世哲学是民间对人际关系的一些朴素经验。
心理学的人际关系原则有:
1.不要对别人期待太多,也不要让别人对你期待太多。
2.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区分亲密关系、朋友关系、一般关系三个社交等级。
3.学会社交技巧。学习分享、并存、融合与借鉴,不要把自己的意志或想法强加给别人,也不要那么随便地被别人说服。
4.必要地示弱。在许多情形下,声明自己不能、不会、不懂会使自己少做许多麻烦事、冤枉事,也少得罪人。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12页

如果一个男人认为接吻很脏,不与你接吻,让我好奇的不是他,而是你为什么没有赶紧跑开。不喜欢接吻的男人不接吻,内心是一致的,渴望接吻却又忍耐着不接吻的人是混乱的,这是你的问题。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241页 - 职场篇

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在坦诚看自己,人不坏就看不到别人的坏,人不善也感觉不到别人的善。人是用己心在度天下人的心。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68页 - 婚姻篇

心与心的交流才是一种人类高级的交流,这有一种互相共情与互相融入的感觉。什么东西说出来就白了,轻了,含在口里,融在心里,心心相印那才是真正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以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包容,欣赏,无条件接纳,感恩,全方位分享。
不要只停留在信任耳朵和嘴巴上。增加自己的共情能力,发展彼此内心的感觉……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152页 - 怎样才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工作并非生命的本质,工作只是谋生的技术。。。。所以,寻找并修练成一种高级技术,不管它快乐与否,能让你挣到足够的钱生活就可以。至于建议吗,我给你一句话,生活本生是艺术,本身充满着存在的激情与快乐。工作只是生活中一个小的构成,且工作是可以时时更换的,生活才是你真时的自我。
说得太透彻了,瞬间打醒了我这个工作狂,早七点到晚七点,睡觉还在想着有什么没有做的。。怪不得一直觉得很纠结和愤怒,原来陷下去了,应该抬头想想工作的终极意义在哪里。做工作的时候就不会太情绪化了,也不觉得委屈了。要给自己送个绑!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268页 - 探索自我有必要吗?

第二种自我探索是对自我知觉,没有言语,没有分类,没有对错,没有因果,没有深浅,没有前后,没有轻重,没有批评与判断,没有始终,没有方向与目的。。。。你能知觉的一切都是自我的部分,宇宙,自然,人与物,存在与虚无,生与死,新与旧,个体与整体。。。你能感觉到的都构成你生命的世界,你的自我范畴。自我探索就是扩大知觉的能力和范围,类似达摩十年面壁,从对自我的知觉展开对宇宙,生命的探索。从人成为”神“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通过全方位,无条件,无先占假定去接纳存在的一切,并用知觉自己内在的方式去知觉整个世界的过程。痛苦是我的,但我不是痛苦;欲望是我的,但我不是欲望,我比我知觉到的东西更多。真正的自我探索是不能借助言语的。唯一的工具是感觉,唯一的技术是接纳与认同,要达到的唯一境界是无限。不然,所谓的自我探索出来的结果只是言语产物,这样的探索当然还不如那些活得简单,从不对自我探索的人。
看完这段后,果断放弃了去外面报什么什么班的念头。。。。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79页 - 婚姻篇

增加生活体验的确可以提高生命的价值,体验即是生命。
现代主义者认为可能是物欲的满足引发了人巨大的无意义感,如果不是展开对心灵或信仰的追求,人们必定会陷入一种生活的盲目。
后现代者的特征三点:一,追求舒适,但不迷恋舒适;二,追求内在酷的感觉,既不彰显个性,也不顺从共性;三,追求生活的刺激与不确定性。
现在有种世界公民,他们居无定所,喜欢在全球哪儿呆就呆上一段,厌烦了就换一个地方。当然,他们有一种本事,会英文,可以到任意的地区找到工作。
想想我们一生究竟可以经历多少,生活的刻板重复对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生命的浪费,从一些脑力劳动者去爬珠峰,财富精英去乡村挖地,你会看出这个世界似乎在惊人地逆转。
换一种生活就是换一种人生。现在人并不完全是为了更好去改变生活,更多是为了体验,或对存在的好奇去改变生活。
工作不再是为了生活,生活也不再是为了安逸与舒适,而是为了增加人生的内涵。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37页 - 爱情篇

心怀拯救欲望的女子,看不得男人在受苦。喜欢感觉自己被需要,感觉自己重要,这样的感觉是一种精神自慰式的游戏,通过救赎别人来救赎自己……
如果你喜欢爱上一个需要关怀的人,那么也许你也是一个内心不那么开心的人,对他人孤苦的想象激发你内心的忧虑,你想救他也许也是在救自己。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260页 - 往后的路该怎么走

真正的幸福并不存在,只存在人们对幸福的不同解释
这就是为什么吃同样的东西,有些人觉得很享受,有些人却食之无味,心理感受不同罢了。确实之前说人们看到的世界一样,但是每个人看待事务的角度不同,心理的翻译机制不同,因而带来的感受不同。
现实中的幸福和昙花一样,只是生活中短暂一现的芬芳。但内心的幸福是存在的,这种幸福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态度,喜欢自己的人,容易喜从心来,不喜欢自己的人,悲从心起。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爱自己,欣赏自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234页 - 职场篇

害怕社交的人其实是缺乏社交原则的人,因为不明,所以暗示性就增高。当然严格说来暗示是与敏感的个性特征有关的,如果敏感的人有了某种原则依托,受暗示性也会大大降低。把两个原则认定为社交的普遍原则,任何人都是这样面对社交的。
一,快乐原则,主动把快乐与人分享,自己也收获快乐。如果把敏感、多疑、焦虑与人分享,那么收获的就是痛苦与恐惧。
二,对等原则,假如你帮助了别人也要给人机会让他可以来帮助你。一个总帮助别人却不愿让别人帮助的人慢慢地会没有朋友;一个总希望别人帮助却无心去帮助别人的人也会慢慢地失去朋友。所以,不要期待别人来认同你,你也要主动认同自己和去认同别人。
相信每个人(自我暗示)都是在这样做,你在社交中的担心会大大减轻。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102页

心理学给人带来的不是“心理健康”,而是一种不用依靠他人、不依靠环境、不依靠物质也能获得的自在之乐,对自己全然接纳,对外部世界全然接纳。有时候,心理学家们似乎更显得孤独或者怪僻,人们可能以为他不健康,但他却在生命自然呈现的状态中快乐并享受着生命。心理健康是什么?内心的接纳度,现实的适应度,人际关系的宽容度,再加上让自己快乐的能力,这就是我理解的心理健康。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22页

通常女性第一次情爱会发生在跟自己相差5岁以内的男子,第二次情爱就可以跨越10岁左右,那么到了30岁以后,就多大的男子也敢嫁了。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88页 - 婚姻篇

千万别在家里跟男人谈工作,除非这个工作涉及到双方利益。家是个吃、喝、拉、撒、睡、放屁打嗝、十分琐碎的地方,不是高谈阔论的地方。
如果你真的想在工作上得到他的帮助,有三个原则:
一,采取预约的方式,让他知道你是认真的,不是为了闲聊打发时间;
二,不管对方说什么,千万不要纠正他的观点,哪怕观点幼稚可笑。聪明的女人不会让先生觉得她比自己聪明,男人打死也不想被挤对到滑稽可笑的位置。渴望被女人崇拜,是男人的血性之一;
三,感激他,给他正面回馈,主男人感觉陪你说话物超所值。这样可以刺激他的荷尔蒙,产生愉悦感。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34页 - 第一章 爱情的饼里藏着什么馅?

如果我们用显微镜看过食物、碗筷,我们会失去进食的欲望。如果婚姻中你了解你爱人太多的隐私,你也会失去爱他的动力。关系越近的人要保持更大的模糊性,才有内心美好的感受空间。彼此太了解的人是相处不长的。了解该了解的部分,其他部分坚持用自己的好的假定来补充是婚姻的处世哲学。可以断言,两个白头到老的人,也许是世界上彼此最不了解的人,只是他们以为了解了。
人的内心更多是受感性、本能、欲望等支配,这些内心的隐私部分,被荣格称之为“阴影”。一般在理性作用下,我们发展了一个“面具”,把阴影掩藏起来,不让它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生活与工作。如果你不尊重对方的面具,不愿意按照对方的希望去看待他,他也失去维持善良面具的心理能力。
婚姻是一种依存关系,但婚姻是靠爱情这颗种子来发育的,婚姻一旦像新生儿那样产生,就会慢慢长大,必然又会增加许多的外延和内涵,这个时候婚姻就不仅仅是爱情了。人性立场上,婚姻应该具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互利,二是分享,三是并存。互利是双方都能从婚姻里得到所需,并能更自由、快乐地实现自我生命的意义,完成对价值的追求,而不是削弱或限制人的追求。分享包含互助,也包含一种归属感,永远只说“我的是你的”,但不说“你的是我的”。把自己好的、快乐的、令人幸福的东西奉献给对方,但永远不要求对方给自己。并存是一种高度尊重,愿意保持一种边界,尊重双方的差异,其中包含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习惯、社会兴趣、朋友等方面的差异。我个人觉得实现这三个功能比爱情对婚姻的维系力还要大。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23页

心与心的交流才是一种人类高级的交流,这有一种互相共情与互相融入的感觉。什么东西说出来就白了,轻了,含在口里,融在心里,心心相印那才是真正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以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包容,欣赏,无条件接纳,感恩,全方位分享。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100页

很多人在理性上排斥神鬼说,但夜深人静,一个人身处荒郊野地时仍旧会疑神疑鬼,这是一个很奇特的心理现象。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25页 - 爱情篇


*************
你不曾拥有他,也谈不上你要放弃他。你要放弃的是你内心的一个影子,你被他吸引所产生的美好感觉是你内心欲望、幻想、喜悦等情绪的外化,只是以为是他的存在给你带来的。爱情永远是一个人的,你爱他就会看到、感觉他的言辞、表情、行为中也带着对你的关切,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人喜欢坠入这种感觉而已,与对方关系不大。
*************
有种幸福感来源于长期的欲求不满,内心压抑了许多的幻觉终于有了出口……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我为什么那么在意完美? - 我为什么那么在意完美?

追不追求完美要看你的年龄,当一个生命还足够年轻的时候,完美主义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
完美的过程实际上是与社会主流文化认同的过程,但并非是自我价值体现的过程,两者不能混同。
你的问题很可能是忘掉了完美的目的是对社会的适应,而非改变我们自我的价值取向。自我的实现需要发展自我意识,而不是关注他人的看法,只是非常个人的领地。
人必须在完美主义与个人主义两个极向中摇摆,越追求完美的人,内心越要保持一种个人主义才能获得身心发展的平衡。但你没有这个平衡,你把完美当成你的本质,而非工具,所以你烦恼!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157页 - 职场篇

我们感觉到被排斥有时不是人际环境真的在排斥我们,而是我们无意识在排斥这种环境,我们感觉的原因其实已经是我们行为的后果。用坦诚的心态承认自己的不足,用平和的心面对批评,用坚定的心维护自己的权威,哪怕是错,也要坚持。用聪明的手段让反对你的人慢慢成为你的同盟军。
今天和华姐聊天时说了个相同的观点——“有时上级骂你,你不用和他对吵,明眼人看得出事非黑白,这些同事也并非认同这个上级,他们只是在一旁保留他们意见,不要自以为所有人都在看衰你,这种想法绝对是错的。”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261页 - 生活篇

我们如何来描述自己的故事,是根据我们的心情,幸福的人作幸福的描述,不幸的人作不幸的描述,这正是万事由心而生的道理。所以,幸福与否在于我们内心的选择。
P302
假定我们幸福,我们就在体验中搜寻幸福的感觉,结果我们感觉到幸福。爱自己的人浑身会充满爱的热力。因为爱自己而可爱,很多聪慧的女子深知此道。取悦自己的人,也取悦了你的家人与周遭的世界。
P310
让自己快乐最简捷的做法是——让你的躯体高兴。当你善待自己身体的时候,身体的舒服会让你的心灵平静。我喜欢呼吁女人们要把自己的身体当做最好的情人,男人把我们当情人,我们把身体当情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控自己的心情。爱身体也就是爱自己!
我们应当学会善待自己的身体,身体是自我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喜欢自己身体或者不珍惜自己的身体的人从心理层面分析就是不接纳自己。
当你善待自己身体的时候,身体的舒服会让你的心灵平静。女人们要把自己的身体当做最好的情人。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99页 - 第103节:我为什么不幸福?

如果接受生命是一个人的旅程,那么一个人在旅途中,能照顾自己的是谁?当然是你自己。人们习惯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如果我们深入想一想,婚姻还是一个人的婚姻。如果婚姻是一个人的,那么,人还会被挫败吗?还会没有归属感吗?婚姻当然是一个人的,因为人对婚姻的感觉全在于自己,另外那个人也许只是自我投射的“客体”,你触摸他,或被他触摸,所有的感觉还是自己的。对方的感觉永远是对方的,你不知道,却以为知道,这个知道只是把自己感觉的一部分投射给对方而已。你感觉他在响应你,与你做爱,耳鬓厮磨,但感觉是自己的。因为你不能确定他的感受,却能知道自己的。所有爱的感觉都是自己的,有时你会把一部分感觉投注给他,认定是他爱你。有时你不愿意,虽然他拥抱你,吻你,抚摸你,进入你的身体,你感觉不到爱。你甚至会想:“哦,这个坏蛋,做爱只是他的自慰而已(精神分析语)。”你知道的他,是你内心对他的印象,这还是你的感觉。
男人只是一个可以激发女人感觉的那个“物体”,反过来亦然。所以婚姻是一个人的体验,假定我们幸福,我们就在体验中搜寻幸福的感觉,结果我们感觉到幸福。如果婚姻是一个人的,那么情爱更是一个人的,你是你自己的情人。如果你不愿做自己的情人,谁会愿意或能够把你当做情人呢?爱自己的人浑身会充满爱的热力,这种散射的温暖让身边的男人不想要你都不行。因为男人更孤独,更需要温暖需要爱。因为爱自己而可爱,很多聪慧的女子深知此道。那么,你可以把自己当情人来爱吗?一个美好的灵魂一定愿意栖生在健康、饱满、皮肤光洁、衣着柔软舒适的身体里,你会让自己去做芳香SPA、美容美体,花些钱关爱自己的身体吗?会交几个聪明可爱的朋友来抚慰自己的心情吗?会找个可心的、异性的朋友暧昧一下来维系自己的情欲体验吗?会读本好书,去世界游历来取悦自己的灵魂吗?如果你这样做,你的生活与生命就改善了。不仅如此,你的孩子会因为妈妈爱自己也学会把自己看得重要,你的先生会因为你身心饱满而依偎你,享受你身体心灵散发出来的芬芳气息。
让你不开心的人是自己,也只能是你自己。你的空虚感、不安全感、爱的饥渴、缺少归属感全在于你没有真心地喜欢自己,不想取悦自己。想等着别人来取悦你,这些东西你不想给自己,没有人能给你。像情人般地关爱自己,舍得为自己花钱花时间,孩子会自己长大,老公会自己照料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交一些好朋友,培养一两个私人的嗜好,读点儿好书,让自己像花儿一样娇艳、芳香沁人。取悦自己的人,也取悦了你的家人与周遭的世界。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18页

不知道你对他的爱是一种独立的、成熟的女人的爱,还是一种幼稚的、爱担忧的孩子般的依附。你害怕自己是多余的,不重要的,所以你难以适应一种平等的情感。成熟的爱有一种自我完成的色彩,它本身是完整的,自我愉悦的。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238页 - 为什么好人没好报?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好人总是活得不那么长,原因是好人常常不那么在意自己。当身体的语言告诉我们过劳了,需要躺下来休息,需要别人的关怀,可是理性却要求自己坚持,怕家人不舒服,怕同事劳累,怕学生的课没人上,怕。。结果,自己坚持又坚持,最终累垮了身体。所以,给别人的爱心应该是内心珍爱自己后溢出来的部分,不懂得珍惜自己的人,其实并不知道如何珍惜别人。
太彻底了!!!不懂得珍惜自己的人,其实并不知道如何珍惜别人。他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照顾别人呢。之前听说有些热心人去灾区做义工,咬着牙硬撑着在当地帮忙,后来自己都出现心理问题了。有些时候要适可而止,不能太要强。。。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301页 - 我为什么不幸福?

让你不开心的人是自己,也只能是你自己。你的空虚感,不安全感,爱的饥渴,缺少归属感在于你没有真心的喜欢你自己,不想取悦自己。想等着别人来取悦你,这些东西你不想给自己,没有人能给你。像情人般的关爱自己,舍得为自己花钱花时间,孩子会长大,老公会照料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交一些好友,培养一两个私人的嗜好,读点儿好书,让自己像花儿一样娇艳,芳香沁人。取悦自己的人,也取悦了你的家人与周遭的世界。
说得多好啊,每个女生都应该懂的取悦自己。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被抛弃的黄脸婆了。。。。。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82页 - 第85节:总活在别人的看法里

人活在与人的关系层面,如果失去所有与人的关系,那么人也失去做人的含义。在所有与人的关系中,我们会重视一些关系,看轻一些关系,针对不同的关系我们有不同的心理位置。人没有真实的自我,只有关系中的我,在老板面前我们是下属,在下属面前我们是上司,在父母面前我们是孩子,在孩子面前我们是父亲母亲。面对人类,我们是它的一分子;面对身体,身体是我们的一部分。在意别人的人首先在伦理上是优越的,因为一个社会的基本伦理就是自己的言行不影响他人的感受与利益。在意自己想法的人,在心理上有一种优越感,因为你对自己的坦诚就是对他人的坦诚,你会赢得尊重与理解。
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工作总是愉快的。至于是否要发展这种情绪要看对方是否也有“爱”你的意愿,这跟异性爱也没有什么两样。本着正常的人际模型,你内心有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该把自己暴露到何种程度。原则,我们不能干扰别人,我们也不能因为爱干扰自己。喜欢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情绪,由于喜欢我们无意识想成为我们喜欢的那个人,把上司待人接物的方式、柔美的气质纳入你的内心,喜欢她,并成为她,那你就在这样的情绪中得到满足与充实。
人们总是在新面孔中寻找着旧爱的影子,爱是一个悲剧,因为一个我们永远爱着的人,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我们幼年依恋、少年梦想、青春渴望中,混杂着的依附、叛逆与激情,慢慢在内心建构的客体影像。这个“客体”实际上是本我、自我、超我对性与爱解读的混杂体,它让我们精神、身体、欲望哪儿都爽,又不敢爽得很彻底,未曾满足!精神分析认为伦理与社会道德的压抑使这个客体变得既可爱又狰狞。那么,当一个人某种行为、言语、气味激发我们内心对那个客体熟悉的亲密感,我们会把压抑的情绪(被合理化为爱)不假思索地投注给对方,以为是对方给你带来的激越与狂喜,其实这个喜欢来自内心曾给你带来隐秘快乐的客体。人是关系的产物,一些早年与父母、亲人、同伴、人的关系会以一种客体(内心影像)储存在我们的内心,并影响着我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当然是影响不是决定!
如果一个人引发我们的客体投射很强烈,也会形成一个心理印刻,这会让人终身不忘,甚至引起今后无法再对他人产生这样的由内心涌动的喜悦感,这样的印刻被称为客体固着。固着类似为雕塑。内心把一种客体期待(情愫)投注在雕像(恋人)的创建中,雕像(客体投注与恋人的混杂体)固化了创作者的情愫,这种情绪被雕像独有。固着的人不再有爱的能力,在人性层面是很可悲的。所以,我们不能爱一个人很深,越深自我丢失和灵魂缺失越厉害。感觉到我们过分把内心爱的能量投注给某个人的时候,就要学习节制,并把部分爱还给自己。
幸福没有客观的标准,它的构成有三个:一是我们内心的感觉;二是我们个人对幸福的价值认同;三是我们的身体与心灵是否舒适和谐。三个构成都与当事人有关,与他所处的地位、社会肯定、他人赞同的关系并不是非常大。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拿不多的工资,干许多的活,受人指使和压制,被亲朋好友轻视,等等,如果他认为这是到达成功必须付出的经历,他会对生活充满幸福与进取心,因为他知道他正在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如果他认为一辈子都会忙忙碌碌,遭人看不起,那么每一天都会举步维艰。所以,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内心选择的结果。
故事中的他缺乏自我认同,也没有幸福的体验。当然不是他有过什么创伤,只是他对幸福的感知能力很狭隘,无意识在扮演一个不幸福的人。我们对儿时的评判可能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评判,一切不快似乎是在重复过去的创伤。觉得自己没有社交能力,对权力人物恐惧,不自信,不满足,以及时时刻刻的挫败感,其实是源于儿时没有建立起对幸福的感知。同时,故事中的人对生活还有不恰当的期待,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消极地对待自己的生活。这样的人不可能有幸福感,即便天上掉肉饼,拿着饼子他会恐惧再失去,依旧没有快乐与幸福。
第二种自我探索是对自我觉知,没有言语、没有分类、没有对错、没有因果、没有深浅、没有前后、没有轻重、没有批评与判断、没有始终、没有方向与目的„„你能知觉的一切都是自我的部分,宇宙、自然、人与物、存在与虚无、生与死、新与旧、个体与整体„„你能感觉到的都构成你生命的世界,你的自我范畴。自我探索就是扩大知觉的能力与范围,类似达摩十年面壁,从对自我的知觉展开对宇宙、生命的探索。从人成为“神”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通过全方位、无条件、无先占假定去接纳存在的一切,并用知觉自己内在的方式去知觉整个世界的过程。痛苦是我的,但我不是痛苦;欲望是我的,但我不是欲望,我比我知觉到的东西更多。真正的自我探索是不能借助言语的。唯一的工具是感觉,唯一的技术是接纳与认同,要达到的唯一境界是无限。不然,所谓的自我探索出来的结果只是言语产物,这样的探索当然还不如那些活得简单、从不对自我探索的人。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62页 - 第65节:真诚直率也有错吗?

说话不经大脑的人谁见谁怕,同事们冷你避你也是情有可原。成熟的人有一种节制的心理能力。想说的话要考虑该不该说,合不合适说,不图一时口舌之快。社交中应该有所禁忌,俗话说不踩人痛脚,得饶人时且饶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的就是节制。节制另一层意思是点到为止,如果觉得该提醒别人,轻轻地一点,尽到朋友的责任,至于对方改不改要由对方决定。节制意味着不要替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管教她的老公,该老板说的话不要抢着说,抖自己的聪明,这样干不是聪明,是傻,以为自己了不起。俗话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指的也是这样的意思。节制的高级意义是能不说就不说,揣着聪明装糊涂,谁都是聪明人,是好是歹心里都明白。当然,节制并不是软弱,内心有自己的原则,也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愿意忍受模糊,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体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歹话好说与好话歹说是两种不同的处世观,前者有人性的宽容与豁达,后者却是为了自己脱责,把丑话说到前头。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104页 - 婚姻篇

东方文化中婚姻的匹配性有三个很重要的要素:
一,两个人都不能太完整,个性不能太独立,这和西文不同。西方人重视人与人的边界。
二,双方在社会功能上有一种互补而非相似。比如一个有拯救欲望的男人遇到一个非常依赖的女子会很和谐,双方都得到一种心理满足。
三,生活观、价值观、金钱观、享乐观、社交欲望、亲友关系等方面必须相似或者相容。观念不同不是最关健的,关健是要彼此接纳,允许对方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也能在婚姻生活中保持自己娱乐的空间。
把矛与盾统一起来,互相给予对方支持。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299页 - 生活篇

心理学给人带来的不是“心理健康”,面是一种不用依靠他人、不依靠环境、不依靠物质也能获得的自在之乐,对自己全然接纳,对外部世界全然接纳。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我为什么管不住自己? - 我为什么管不住自己?

有时候我们感觉很困扰,失去了快乐的心灵能力,最简捷的做法就是让你的躯体高兴。当你善待自己的身体的时候,身体的舒服会让你的心灵平静。
我喜欢呼吁女人要把自己的身体当做最好的情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控自己的心情,爱身体也就是爱自己!
你的讲述让我想到你似乎处在一种儿童早期性欲的滞留中。有点小孩子的快感是通过口欲活排泄欲来实现的,更多关注吃和拉正是这种儿童性欲的再现。你是有份很好的工作,但你不能或没有与人的性欲和激情。事实上,当你滞留在儿童性欲中也就没有能量来探索和体验成熟的情爱。
是否要猜测你的爱情很苍白甚至是空白,是否要推论你早年未能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体验到亲密与依恋呢?解决的办法是学习爱抚自己的身体,并在抚慰中体验快感,让你的性欲发展到青春期,然后找一个人好好谈恋爱,把性欲推到性器期。
儿童性欲中对依恋对象既依恋又排斥,那么你要注意了,爱一个人就珍惜他,把握着当下的喜欢。用成熟的爱去替代与你用身体所做的幼稚性欲以帮助你克服“饮食障碍”。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10页 - 爱情篇

被爱与需要,彼此共生所属,是每个灵魂的终身渴求。爱情像母亲的怀抱,在这样的怀抱里物质是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的。如果爱情还没有那样的境界,一点风吹草动也会各奔东西。
“粮票与衣服”是见异思迁的一种合理化借口。还不如直接说,爱了他4年,现在累了,不再爱他,你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宿,或者为另一种爱情。
**********
生活永远在作选择,这是生命给予你的权利。对爱情的选择也是对生活的选择,你选择一个人也就选择了一种生活。
**********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35页 - 爱情篇

最好的方式是不要扮演母亲,如果你内心比较强势,那个男人只有以弱的方式才能找到自己的心理位置,久而久之这种压抑关系会积攒一种愤怒……解决的办法只能是示弱,如果你装作比他更不明事理,他就会站出来主持大局。事实上,好男人都是被聪明且装傻的女人培养出来的。
你选择一个人,却只爱他一部分,想改变他另外的部分来满足你的内心,这样的爱是否是爱?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33页

保持自己的一些社交活动和个人爱好是重要的,因为情绪不好的时候你有逃避的地方,都要那个男人来承受对他是不公平的,如果你自己搞不定自己,谁能搞定你呢!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100页 - 婚姻篇

人性立场上,婚姻应该具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互利,二是分享,三是并存。
互利是双方都能从婚姻里得到所需,并能更自由、快乐地实现自我生命的意义,完成对价值的追求,而不是削弱或限制人的追求。
分享包含互助,也包含一种归属感,永远只说“我的是你的”,但不说“你的是我的”。把自己好的、快乐的、令人幸福的东西奉献给对方,但永远不要求对方给自己。
并存是一种高度尊重,愿意保持一种边界,尊重双方的差异,其中包含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习惯、社会兴趣、朋友等方面的差异。
这三个功能比爱情对婚姻的维系力还要大。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5页 - 第一章 爱情的饼里藏着什么馅?

为情所困也许是种幸福,如果一个人在恋爱上太过顺利难免也是一种损失。作家萧伯纳说:“世界上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追求的东西没有得到;另一种是追求的东西已经得到。”得不到与得到的意义有时是一样的,让人失去可以长久地兴奋、想象、期待与自我愉悦的可能。爱情是一种白日梦,因为爱是人内心的感觉,投射到相关的人身上,我们才能知道爱是什么。这跟照镜子很相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要依靠一个“客体”——镜子。爱着的、被爱的对方正是我们的“客体”。有时我们以为被某人爱着,其实是这个人激发了我们内心的感觉。有时我们觉得自己爱着谁,也许只是因为我们堆积了强烈的欲望与美好情绪需要有谁来承受!
爱是一种学问,靠体验、经历的更新才会变得更聪明。在每个年龄做适合于这个年龄的事,谈适合这个年龄的爱情,不要执著于过去。如何开始新的情感生活,对你而言,重要的是要认定,现在的你是一个全新的你,没有过爱情,正在学习如何去爱。过去的你,过去曾拥有的情爱与现在的你无关,它不构成现在的你,也不曾被它影响。至于未来的你,未来的婚姻与爱情,它还不存在,现在的你也不用去为它劳神费力。如果在内心接受这样的观念,那么,就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你展开双臂去迎接鲜活多彩的情感生活了。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276页 - 为什么我总觉得没有安全感?

当我们的精神在某种信仰,信念的支撑下过度支配生命的能量的时候,抑郁或焦虑就会爆发,逼迫人们躺倒在床上。精神不快乐的时候,躯体在休息。
所以阿,人累的时候不能硬撑,有些很忙的大项目完成后,突然意识到累了,人就最容易大病一场了。有多少能量干多少活,不能逞强,不能透支。要顺应生命的规律和身体的规律,悠着点生活。。。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5页 - 爱情篇

不要认为在恋爱中应该去接受男性,或看到女性学家说该怎样,就怎样。事实上,不少女子身体接受了性心理却始终存在着一种压抑、自责,甚至是深深的不完整感。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2页

事实上,不少女子身体接受了性,心理却始终存在着一种压抑、自责,甚至是深深的不完整感。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274页 - 面对死亡阴影,我该怎么办?

其实完全健康的人只存在于健康理论中,每个健康的人同时又处在不健康中。相对而言,健康并不是生命的常态,生命的常态是不断的更新与衰老,所以疾病,不健康才是生命的常态。正如幸福,满足,自由,快乐不是生活的常态一样,肌体完全没病也是不可能的。没病只是一种自我的精神抚慰,正如我们下意识地接受自己是全能的,不会消失的,与众不同的一样。
我们只是生活在健康的假象里,既然如此还担心它干什么呢?从脐带剪断的那一刻起,从前生命笼罩在降生的欢愉中,以后,生命只是努力不让自己意识到在慢慢走向死亡。面对疾病,有时我们选择的不是把病治好,而是开始坦诚地接受并健康的生活。很可能的事情是你失去了部分健康,却得到了完全的幸福,快乐的感受与节制健康的生活。
与疾病共生。。。容纳并和谐共存。。。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55页 - 第57节:在职场中内向的人怎么能更快适应?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应心理学的,从不知道心理学知识的人不会得心理学的病。心理学是一种解释系统,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有效的。性格的分类只是帮助科学家在研究人类行为、气质、心理特征、情绪规则方面便于交流,不是让每个人去自动对位。人的心智有一种无意识求证的功能,当我们学到一个东西的时候,就会在内心去探求,结果我们会发现自己跟那个东西有相似之处。如果你认定自己是内向的,那么,你内向的行为会被你内心知觉放大,开朗活泼的时候就自然减少,结果你越来越像你判断的那样。很多时候是概念在前,而非事实在前。你觉得自己内向,在新同事面前就更多关注对方不好的回应,对同事的赞许、认可、喜欢视而不见。我猜那些不好的感觉都是你自己产生并投射到同事身上,你看到的是你自己的内心。正如在黑暗中我们手里举着的灯,看到的与我们照射的方位有关,那些未被照亮的部分也许才是我们的本质,但我们不知道。
人格的分类描述把人们引入一个误区,其实并没有什么人是单一性格的。人格是复杂的,多样的,齐头并进,共生发展。人的本质是不可化约的,一个人身上的特质也是整体人类的特质,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有时性格的表达是一种人主动选择的结果,是会受我们的经历、年龄、信息储备、价值观、外界评价、成就感诸多影响。但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只是为了我们对自己的处境合理化。你需要把那些理论放进废纸篓里,不是这些理论不好,是它们对你不好!后现代的心理学认为人不仅不能被分类出人格类型,连“自我”也是不存在的,自我并没有边界,也没有办法考量。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因为悔恨,最后弄瞎自己的眼睛、损坏自己的听力,在一片寂静、黑暗的世界里,真正的“自我”呈现了,他得到更新,从悔恨中解脱。其实,这还是神话,在寂静黑暗中感觉到的仍不能算自我,也只是“自我”的投影,正如镜子里的“我”不是我一样,那是我的影子。所以,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就会改变你的心理、情绪和行为。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122页 - 父母篇

感觉被人控制有时不只是来源于控制本身(父母),也来源于自己有一个尚未成熟、缺少自由感的内心。
——好好琢磨下这句话!!!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213页 - 为什么就是快乐不起来?

人们在欲望达成与满足后,会处在一种恍惚状态,突然觉得所有努力得到的一切并没有什么意义,这种无意义感是一种后物欲时代的流行病。富裕的人有时比贫穷者活得更不快乐,原因是物欲的实现会让精神变空。人不是仅有物质的享受就可以快乐,快乐是个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才会给我们永恒的愉悦感。
现在社会物欲横流,但是短暂的自我膨胀带来的常是朋友散去后的深深的失落。很多人的快乐建立在被羡慕的对物的占有,但是一旦无人关注,这种优越感便失去了根基,外部而来的快乐感就消失了。精神的快乐通常是来自内部的快乐力量,不需要借助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因此也更容易长久和可控。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91页 - 婚姻篇

人的内心更多是受感性、本能、欲望等支配,这些内心的隐私部分,被荣格称之为“阴影”。一般在理性作用下,我们发展了一个“面具”,把阴影掩藏起来,不让它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生活与工作。如果不尊重对方的面具,不愿意按照对方希望去看待他,他也失去维持善良面具的心理能力。人越活在光彩中,内心的污浊越多,天使的内心阴影可能是魔鬼。
不要伪装身份去探索爱人的内心,那是最不该去的地方,除非你想离开他。如果你还想与他走下去,就不要怪罪他,因为你怪罪他,他的内心会从内疚转向为自己辩解。最能合理化出轨行为的理由就是他不再爱你了。
了解该了解的部分,其他部分坚持用自己的好的假定来补充是婚姻的处事哲学。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310页 - 我为什么管不住自己?

有时候我们感觉很困扰,失去了快乐的心灵能力,最简捷的做法是让你的躯体高兴。当你善待自己身体的时候,身体的舒服会让你的心灵平静。我喜欢呼吁女人们要把自己的身体当情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控自己的心情,爱身体也就是爱自己!
怪不得每次做完头发后香喷喷的都让自己心情愉快。。。原来是有理论基础的。。。之前去做SPA也是很舒服开心的。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46页

这样的婆婆不喜欢儿媳妇是天经地义的,喜欢倒是一种虚伪。从象征意义看,你的丈夫和婆婆十几年来过着一种类似婚姻的生活,他们除了不能有性生活外,分享着所有的人类可以有的亲密关系。你是闯入者,第三者,你不仅拥有与这个男人的性,还想分享其他的亲密关系,但这是婆婆的领域,你自然冒犯了她,自然她要找你的麻烦。两个女人都想和一个男人分享亲密,类似一种精神的拔河游戏,当然婆婆最终拔不过你,因为你能为那个男人生孩子,婆婆不能,最后笑的还是你。除非你自动放弃,或你的先生还是一个需要吃婆婆奶的男人(心理层面上的奶),否则,你不会输。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17页

就我个人来说,感觉世界上最唯美的情爱可能就是两个女孩之间的恋情了,对同性的喜欢在心理意识上是对自己的接纳。人在自我认同的路上是需要有一个镜像陪伴的,如果一个人有一个亲密伙伴,犹如双生子,穿一样的衣式、喜欢同一样东西、玩同一种生活游戏,因为接纳对方而接纳自己。女孩子间的恋情有时会让我们想到母亲的怀抱,似乎她们在彼此重温在母亲怀抱的过程。性学界曾把女性同性性爱看成是人类最健康、最安全的性生活,因为她们没有体液的交换,所以不会传播任何疾病!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41页

你们两个人之间就拥有了秘密,彼此拥有秘密的人会比别的人亲密一些。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我到底算哪里人? - 我到底算哪里人?

人的身份、角色、意义、价值是社会与关系给予我们的,不是我们自身拥有的本质。
人们常有一种找不到根的感觉,也许这种没有归属的感觉来源于人类在宇宙中的孤独,人类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潜藏在人类意识深处的一种战栗。不过对生命浮萍般的感觉也许是一种至高的存在感,生命是流动的,它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交会点上呈现它的形态,也再特定的社会人际关系中得到意义。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73页 - 第76节:生活的激情哪儿去了?

人的内心存在各种思维逻辑,把人的价值概念系统、经验组织称为一种个人独有的内心结构。有一种神经症性的思维逻辑是这样:一个人想做一件事,但又感觉最好不做,但忍不住还是做了,结果陷入长久的后悔自责的心境,后悔自己去做了那件事。反过来,如果他想去做一件事,又认为不应该做,结果没有去做,结果还是长久地陷入为什么不做的烦恼中。这样的逻辑是不管怎样,烦恼都必定会发生。大多数心理成熟的人,决定去做一件事,会愿意承担事情的后果;决定不做一件事,也愿意承担不做的责任。这样心智处在自由选择与决策中,自我的力量是强大的。
为了让我们能够记忆更多的经历,我们应该带着情绪去生活。我们阅读的时候,如果没有带任何情绪,也没有愉快的想象参与,那么这些言语记忆只能在大脑中保持很短的时间,就永远地丢失了。如果阅读时产生身心体验,不管是愉悦的还是伤痛的,这些情绪会在细胞组织里攒积起来,留下印痕,不管多久,类似的刺激会准确地激发记忆并重新体验那些情绪。
想想看,李阳老兄不正是通过情绪与大声引发的肌肉体验来增强英语的记忆吗,古人靠大声朗读来学习,原理也在于此。带着情绪去生活、学习、交友、工作、恋爱,才是丰富人内心记忆的根本。
害怕社交的人其实是缺乏社交原则的人,因为不明,所以暗示性就增高。当然严格说来暗示是与敏感的个性特征有关的,如果敏感的人有了某种原则依托,受暗示性也会大大降低。把两个原则认定为社交的普遍原则,任何人都是这样面对社交的。一、快乐原则,主动把快乐与人分享,自己也收获快乐。如果把敏感、多疑、焦虑与人分享,那么收获的就是痛苦与恐惧。二、对等原则,假如你帮助了别人也要给人机会让他可以来帮助你。一个总帮助别人却不愿让别人帮助的人慢慢地会没有朋友;一个总希望别人帮助却无心去帮助别人的人也会慢慢地失去朋友。所以,你不能期待别人来认同你,你也要主动认同自己和去认同别人。相信每个人(自我暗示)都是在这样做,你在社交中的担心会大大减轻。

《问问李子勋》的笔记-第100页

一个女性总想躺在婚姻的摇床上不愿意长大,三十多岁仍保留着二十几岁的“激情”(攻击性、自我中心、过度依恋与盘剥关系)才让某些男人拂袖而去。30岁的爱情重在情爱的节制、分享,彼此取悦,而非青春时期的全然的给予,或全然的索取。
你选择一个人,却只爱他一部分,想改变他另外的部分来满足你的内心,这样的爱是否是爱?
其实婚前恐惧症是没有原因的,当你还不确定什么的时候却必须面对作一个不再更改的决定,由此而产生的焦虑。
你给我的感觉是缺乏认同,你的价值是需要被你的所属者认同才存在。如果用心理学解释,你缺少在客体关系中被无条件接纳与认同的经验,这个男人只是你的客体投射,由此完成你未完成的心理情结。
人们可能一直生活在一种虚拟的世界里面,我们建构了物质与欲望的世界,以为世界本真就是如此。我们在文化与精神上也建构了道德、秩序,以为人本真就是喜欢规则的生物。
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很多时候与我们的内心假定有关,很少与现实相关。同样的故事我们要换一种叙事的方式,内心感受会完全不同。
婚姻应该具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互利,二是分享,三是并存。互利是双方都能从婚姻里得到所需,并能更自由、快乐地实现自我生命的意义,完成对价值的追求,而不是削弱或限制人的追求。分享包含互助,也包含一种归属感,永远只说“我的是你的”,但不说“你的是我的”。把自己好的、快乐的、令人幸福的东西奉献给对方,但永远不要求对方给自己。并存是一种高度尊重,愿意保持一种边界,尊重双方的差异,其中包括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习惯、社会兴趣、朋友等方面的差异。
Q:最近两年我发现自己不能控制地会突然想一些不幸的事情发生在自己或认识的人身上,比如坐飞机我会想飞机要出问题了怎么办?有在路上有人跟着我怎么办?每次这样想,我就会打自己的脸惩罚自己心里才好受些。我现在出门不敢坐飞机,心里会害怕很多事情,我不知道我到底怎么了?
A:高度思辨的人很讲究规则与秩序,一比不苟,刻板、注意细节,你现在就像德国人,对遵守规则有一种痴迷。一般有你这样问题的人都是思辨过多的人,一般人没有能力注意到自己是如何在思考的,但你能注意到你思辨的流动,观念细微的变化与内在逻辑的运行,这种思辨能力只有资深的哲学家才具有。其实,谁都会担心自己出事,差别在于一般人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意识到也觉得这样的担心是自然的,不用压仰也不用处理,时过境迁,很快就忘掉了。痴迷思辨的人就不行,他会自动推论这些感觉,它们的逻辑、合理性、会觉得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应该加以排除。这样他就被卷入自己的思维中,思维后面还有思维,结果深陷其中难以自拨。用自己的思维观察思维中的不协调是一种悖论情景。
总是莫名其妙担心这样担心那样的人就是内心感觉需要规则的人,并时时为自己建构规则的人。思维有这样的特点,你觉得它是问题,它就会自然而然地更像一个问题,因为思维永远在自我求证。
有时候,不是工作挫败了自己,而是我们对工作的期待挫败了自己。
在交流学中,差异的信息才是重要的。与你想的一样说了等于白说,不能对有些的帮助。知道你想听什么就说什么,这是一种迎合,目的是控制你,不是帮助。自己有相反的意见,却不想干扰你,甚至附和你,那么这是脱责,不给自己添麻烦,也不是真心帮助。如果一个朋友肝胆相照,忠言逆耳,你要想到这个朋友为了帮你不顾及自己,这样的朋友可以深交一些。当然,这不包括那些只图口快,不顾及他人感受,喜欢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人的人。这也不是帮助,是独裁!
感觉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你心里有你才感觉得到,不然你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理学有个名词:透射性认同,说人们会无意识把自己的内心活动透射到对方,以为是对方的,进而出现自己人际关系的微妙改变,这些改变和持续性透射作用,最终让别人真的出现针对你的情绪。
识人主要靠察言观色,通过对方的眼神、手的动作、姿态判断他的心境和可能的反应。交流中有四种信息:一是语言的信息——他想表达什么?二是语言背后的信息——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那样说?三是身体和表情信息——他的心情如何?姿态和表情泄露对方的情绪:焦虑、害怕、愤怒、孤独等。四是对方对关系的期待——想与我接近还是排斥我,为什么?
外表严肃正经的人内心比较神经质,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他们比较好。外表坚强的人内心可能很软弱,不要试图挑战他们,为了掩藏虚弱,对方会跟你缠绕。死板的人其实是自我中心中心者,不要否定他们,也不要在他们的面前表现出狂妄自大,一旦他跟你认死理儿,你也很麻烦。对刚愎自用的人不要去奉承他,唯唯诺诺是容易接近之法,你不能太有主见,因为刚愎自用的人只相信自己是对的。对偏激的人不要一味退让,而要坦诚相待,对方可能是缺少安全感,并不是成心要欺负你。对势利的人,只有用互惠才能打动他,有用无用是他交朋友的原则,让自己对他有用你就可以对他随心所欲。对单纯的人,可以用赞许来搞定。单纯的人要用单纯的心去面对,但单纯也有杀伤力,单纯的人大多坦诚,坦诚有时会让人害怕,因为你好像会失去掩饰自我的外衣。对多疑的人,要表现得凡事敏感,让他觉得你在赞同他。如果他说窗外那片落叶是一种预兆,你就附和说最近你也觉得不好。对聪明的人,聪明的你最好装傻,那样他会感激你。如果你不聪明造成别装聪明,聪明的人往往自视很高,一旦看透你的愚蠢,他一辈子都会拿你当笑柄。对霸道的人惹不起躲是可以的。这样的人六亲不认,你还是敬而远之。对权威的人,尊重他、崇敬他是你得到他认同的方便之门。这样的人很怪,他不怕挑战却怕被捧,你太棒他会失去他对你的信任。
人每时每刻都会对身边的他人存在着“关系联想”,这是一种精神自慰式的自我安慰。联想别人对自己投情,凭空就有了对自己的良好感觉。喜欢自己的人,也容易喜欢上别人;尊重自己的人,也愿意尊重别人。反过来,内心缺少自爱的人,很难感觉别人喜欢他;内心没自尊的人,越会感觉别人瞧不起他,这是一种心理同化效应。而愚蠢的人老是装聪明,自卑的人会做出极高傲的样子,胆怯的人喜欢做一些让别人害怕的表情,这是心理补偿。
心理学的人际关系原则有:
1、不要对别人期待太多,也不要让别人对你期待太多。
2、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区分亲密关系、朋友关系、一般关系三个社交等级。
3、学会社交技巧。学习分享、并存、融合与借鉴,不要把自己的意志或想法强迫强加给别人,也不要那么随便地被别人说服。
4、必要地示弱。在许多情形下,声明自己不能、不对、不懂会使自己少做许多麻烦事、冤枉事,也少得罪人。
生活的简单重复会构成一种信息堆积,使我们寝食难安,情绪仰郁也由此而生。刺激与变化会激发生命的潜能。平静生活中感觉不到快乐是由我们内存的动力系统决定的,生活是一种能量,每个生命可能处在不同的能量态势中,能量低的人不喜欢变化,能量高的人不喜欢刻板,对不同的人来说,两种生活都可能是致命的。
害怕社交的人其实是缺乏社交原则的人,因为不明,所以暗示性就增高。当然严格说来暗示是与敏感的个性特征有关的,如果敏感的人有了某种原则依托,受暗示性也会大大降低。把两个原则认定为社交的普遍原则,任何人都是这样面对社交的。一、快乐原则,主动把快乐与人分享,自己也收获快乐。如果敏感、多疑、焦虑与人分享,那么收获的就是痛苦与恐惧。二、对等原则,假如你帮助了别人也要给机会让他可以来帮助你。不能期待别人来认同你,也要主动认同自己和去认同别人。
对幸福的感知能力很狭隘,无意识在扮演一个不幸福的人。我们对儿时的评判可能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评判,一切不快似乎是在重复过去的创伤。觉得自己没有社交能力,对权力人物恐惧、不自信,不满足,以及时时刻刻的挫败感,其实是源于儿时没有建立起对幸福的感知。
对生命过程的接纳,这是一种对自己的珍视,一种超然,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没有人会不接纳你、喜欢你。如果你不接纳自己,就会感觉别人也不接纳你,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真心对自己好,愿意帮助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不要陷于理性的自我批判中,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不是我们遵循了感觉,而是我们过多地屈从于理性。


 问问李子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