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½章世界史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44752593
作者:[英] 朱利安·巴恩斯
页数:339页

内容概要

朱利安•巴恩斯(1946—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父母皆为法语教师,哥哥在牛津大学教授哲学,妻子帕特•凯伐纳是著名的文学经纪人。巴恩斯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参与《牛津英语辞典》的编纂工作,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
“聪明”是巴恩斯作品的一贯标识。八十年代他以突破性之作《福楼拜的鹦鹉》入围布克奖决选,跻身英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此后,获各大文学奖项无数,三进布克奖决选,并于2011年凭借《终结的感觉》赢得大奖,同年获大卫•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
巴恩斯也深得法国读者的好感,他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法国梅第奇奖和费米娜奖的作家,并先后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军官、司令勋章,堪称在法国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一 偷渡客
二 不速之客
三 宗教战争
四 幸存者
五 海难
六 山岳
七 三个简单的故事
八 逆流而上 !
插曲
九 阿勒计划
十 梦
作者注

作者简介

巴恩斯最有野心、最受关注的作品!
十篇故事,半篇随笔
写尽人类历史的可笑与失落
上次世界末日,一只木蠹混进挪亚的方舟中。它目睹挪亚的所作所为和书中记载大相径庭。方舟在人类历史上反复重现,它或是遭劫游船,或是泰坦尼克,或是核恐慌中的海上孤舟……这个偷渡客也并未离去,它冷眼看着历史如何被歪曲,歪曲的又如何成为“真实”历史;它附身于巴恩斯的妙笔,教他以篇篇奇文拼贴出一部看似荒诞,但振聋发聩的世界史。


 10½章世界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偷渡者》---诺亚方舟。 上帝挑中诺亚一家(包括家畜飞禽走兽)逃离大洪水。然后,在这场逃离中,一些动物并不以此为幸运,他们开始另一场逃离,逃离方舟逃离上帝。这是政治寓言。政客们牙尖嘴利老谋深算,连环陷阱一个接一个,帮闲吃里扒外抽血吸髓,有人打着政府的名誉借机生利捞钱捞名;有人看破玄机愤然离场,更多是傻傻分不清丝瓜藤和肉豆须的散户,被面前吊着的永远也吃不到的红萝卜牵着步步惊心。“诺亚方舟”从头至尾就是上帝的一场阴谋。海选搞得煞有其事,最强联姻配得轰轰烈烈,打着各路明星走着星光大道,人马蜂拥而至,再来一次花儿与少年,老少通吃,小鲜肉PK花样姐姐,满足几多老男人小女人的幻想,最后一招奔跑吧XX把孩子牢牢拴在荧屏前。娱乐嘛,博全民一笑即可,才发现,真正笑得开怀的不是屌丝,一集一百万,看,笑也是有代价的。所以最先上不了方舟的,就是清醒者和糊涂虫。上帝选人是有技术的,这个技术就是虔诚,不要能力,不要精明,只要常汇报够虔诚。所以诺亚被选中。虽然他没有航海技能。“风暴来临他就犯傻”“他只会诈唬和祈祷”,而被诺亚选中带上方舟的动物,不过是“从此想吃我们哪一个全由他挑”。他是上帝的全权代表,所以他可以仅凭喜好就认定鸽子代言“和平”,虽然真相是乌鸦带回的橄榄枝。他喜欢恭顺的良品动物(猪羊鸡),这样即使离开方舟也可以吃他们一代又一代。我是猪“天生没有报复”,所以活该被欺负。短短31页,堪比《动物农场》的短篇。最后巴恩斯写到“身为木蠹,不是我们的错”。《不速之客》像富兰克林修斯提这样的,是巴恩斯讽刺的一类人。新闻播报员,他们既是政府的传声筒,又身兼娱乐主持,总之,“说”而优则“书”,四处演讲,顺便打击一下娱乐圈。接下去故事出乎意料。旅行,遭遇劫匪,生死选择。弗兰克林不是利他主义者,他只是别无选择。在这场生死博弈中,富兰克林终于做了一回“英雄”,只是在公众看来正相反,就好比在屈辱条约的签订人,永远被历史深深钉牢在卖国贼的耻辱柱,世世不得翻身。在那种情形,需要替罪羊。富兰克林到底成了帮凶。他至少救过她(情人),此事过后,她再也没有同他讲一句话。“舍己为人就是这样,少不了被误解”。《幸存者》有一种长大,就是你最虔诚的信仰某一天被最残酷的方式粉碎。这种伤不被同情,没有道友,别人笑你太天真。他们不知道你曾有多真诚的信仰过。她一直执着的找一个答案,而生活给她的不过是嘲笑“政治是男人的事,你不懂别乱讲”“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他们要小孩掏钱去看鱼”“连鱼都被剥削利用,然后污染中毒”“我们一定要看事物的真相,我们不能在依靠虚构,这是我们的生存之道”《海滩》对于那场海难,我们的认知仅仅停留在那幅画《梅杜萨之筏》,对于学过画画的,看到的是完美的躯体,凝重的表情,特有的落暮的色泽,娴熟的技巧,还有画里面汹涌的感情,至于画面外那个故事,到成了陪衬。对于学法律的,只看见诉讼的可能与人性的道德之间成败的较量。而非黑白的证明。人性不可假设。那个事故是一场诉讼教材。在小说家眼里,根据幸存者的描述,加以加工,多些惊悚多些想象,只要博读者眼球,真相重不重要又有什么关系。那场事故早已成为人们饭后的谈资,而真相就像绝望时飞来的白蝴蝶,惨白,无趣。原来,人们只喜欢围观,围观一场灾难。《山岳》生,身不由己;死,亦身不由己。佛格森不相信上帝,临终却要走一遍虔诚的仪式,因为笃信上帝的女儿怕父亲入不了天堂。佛格森小姐始终坚信能找到证据来超度父亲的亡灵,带着女仆,一路追寻神山的踪迹。只是受到惩罚的却是自己。佛格森小姐坚信上帝,却依旧不能选择死(按自己的意愿死),这一点,父女殊途同归。巴恩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演绎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考据已经不重要,原本就是旧瓶装新酒。渗透了现实的历史。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寓言几乎是最难懂的一类文字,希望以后有回来重读的机遇,也希望届时能妥帖地给一个评价。
  •     真是英国人才写得出来的这种恶意曲解和挑战神权。但是不自大只是讽刺。开了一个玩笑
  •     “世界历史没有爱便会陷入荒诞,没有爱就变得自高自大,野蛮残忍。”这是一本迷乱而精彩的“世界史”,其实是一本小说。
  •     虽然有几章看不懂,但是确实有趣
  •     “我们更喜欢谁的真相,胜利者的还是受害者的?骄傲和怜悯是否比耻辱和恐惧更会歪曲真相?”
  •     啊好聪明啊以前看巴恩斯其他小说的时候是不是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啊
  •     一般,没觉得特别好
  •     依旧很犀利。而且还和进化论纠缠不清,有趣。
  •     以船为意向串起人类虚情假意的历史中一些奇妙的犄角旮旯,每一篇玩一种文风,主题则涉及宗教、心理、艺术、乌托邦等,狗血、恶趣味与深刻的洞察见解闪得你措不及防
  •     很有趣 最喜欢头尾两篇 与虔诚信徒所想象的截然不同的末日和天堂
  •     事情都搞糟了
  •     不可抑制的好奇心推着我看完这本书。
  •     2017.09 读完证实书腰上“最有野心”。但是那篇《山岳》看得挺糊涂。其间参杂的嘲讽,对人类对自我。倒的确勾起一些思考。
  •     重新解构的故事和意识
  •     最喜欢1 好有电影感 不过拍成电影估计宗教人士要崩溃吧
  •     之前孤陋寡闻了。绝对不可错过的大师。格局宏大,文笔足以支撑其想法。第一次读限于客观因素时间比较碎片,仍叹为观止,倘以较为大段时间连贯阅读诸篇,感受则或更深。
  •     最近都在看托宾和巴恩斯。相比托宾的肌肤之亲,巴恩斯更理性。两个人我都喜欢。这部世界史,是杜撰,但很多观点,我愿意相信是巴恩斯自己的。如果想了解巴恩斯的立场,这本书应该是个不错的入口。
  •     第一本巴恩斯的书,是个惊喜。挺喜欢海难那篇
  •     “插曲”是点睛之笔
  •     最后一篇绝啦。
  •     10个故事,1个意识流插曲,不同的体裁,看似毫无关系的故事,串起来作者心中的世界史。
  •     1.即使爱令我们失望,尽管爱令我们失望,因为爱令我们失望,爱仍是我们唯一的希望。爱多半会出差错,但我们还是必须信奉它。 2.马克思:“历史经常重演,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
  •     除了第一篇和最后一篇,其他都好,架空的故事缺乏细节,读起来总觉得刻意。
  •     太黑惹。。。等二刷。。。
  •     寓言颇难懂,原谅我不懂。
  •     诺亚方舟说是人类的救赎,而本书更像是对方舟和上帝的调侃。从风趣的小故事一直写到对历史政治宗教及爱情的思考,整本啃下来你的思维也不小心被哲学家了一把。上帝信与不信,你也只能一天天的过。
  •     啊啊啊啊啊天才!
  •     小说家和写小说的作家是不一样的(和写小说的“作家”就更不同了)。巴恩斯太聪明太细致,以至于阅读他的小说,“器官的关联、血管的交叉比情感的纠缠或肌肉的交错更令我震撼”。也不是对整个10 1/2章都那么有感,但超级喜欢1(伟大的政治寓言),3(法律文书的经典范本有木有!),8 1/2(有趣的爱情漫谈,深得我心~)。
  •     Fantastic profanity story.
  •     荒诞
  •     有种想要表达荒诞但是用力过度
  •     首章诺亚方舟间涉形喻全篇,最惊喜的是第五章《海难》最后继第三章《宗教战争》后又提到木蠹(时间?)对艺术(历史)的侵蚀。很有意思的地方:《宗教战争》的法理神学论争;《幸存者》中自由意志(?)与头脑意识的对峙;《海难》对灾难变为艺术的释放——放大——解释过程的见识,认为米开朗基罗的构图取向决定了诺亚方舟在往后的绘画领域罕见其踪的观点;《三个简单的故事》第二部分神话(这里是鲸吞约拿)投射现实和在历史中实现的看法,第三部分犹太人沉重的海上放逐;《逆流而上!》对原始部落最终行为的推测;《插曲》爱不会改变历史,但能让我们勇于面对和反抗历史,不至于向历史向胜利者的真相投降。并且其作为半章也自指“爱是世界历史的赘疣、畸变、正题之外的牵强附会,正因为并非必不可少才至关重要”,但读起来最费力;《梦》梦见醒了。
  •     巴恩斯开的不是脑洞,开的是黑洞!
  •     给想象一把钥匙
  •     很好看 最喜欢第一章 不觉得有用力过度
  •     今年要把巴恩斯都给看了
  •     左边是文学,右边是历史,一搅,就浆糊了
  •     宗教战争写的好玩极了。
  •     机智幽默,大有深意
  •     4。幸存者:虚构,你保留一些真相,以此为主干编织一个新的故事。
  •     最近看的书里面难得一见的好书,虽然插曲部分让我觉得有点奇怪
  •     结构太棒。
  •     荒诞故事集,如果拍成电影会很有意思
  •     “历史会不会重演,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不对,这个过程过于宏大,过于考究。历史只是打了个嗝,我们又尝到它多少个世纪前咽下的生洋葱三明治的味道。”
  •     寓言类,字面意思都懂,内涵却很难读懂,只能借助别人的解读。10又1/2章篇篇独立,题材多样,内容也完全不同,实际上却由诺亚方舟这一线索贯穿起来。用作者自己的想法解读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我们所看到的历史是面目全非的历史,被篡改的历史,真相已无从知晓。
  •     纵贯全篇的故事线 章章独立又联合 看最后一篇时听的歌很是浪漫 “我们完事之后,这颗心就一直躺在血迹斑斑的报纸垫上,只能煮了吃,而且也不会好吃。我翻阅了烹饪书籍,想看看我能用它做些什么。我还真找到一种菜谱,是在心里面填料再佐以米饭和柠檬块,但听上去不太诱人。它肯定配不上发明这道菜的丹麦人给它起的名字。他们把这道菜叫做'热恋'。”
  •     【2016.11.20~11.22】(19.2万字,339页)堪称2016年的阅读惊喜,如同遍尝山珍海味而味觉麻木后,沉睡多年的味蕾再次觉醒。萨拉马戈试图用“失序”打碎一个世界并重新建立,在本作中看到了同样的努力。巴恩斯对神话的重写与颠覆,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比约翰·巴思或巴塞尔姆更为辽阔清晰、格局庞大。在反神话的虚构中,隐喻层层叠叠,冷嘲热讽的黑色幽默圆融自洽,异常理智而又热情勃发,只有纯粹的文学,而无哲学的僭越。各章连缀而互有关联。 活灵活现的大嘴巴木蠹,对上帝充满了牢骚与不屑,画家对灾难的有意剪裁与选择,正是譬喻了政治和历史对事实的选择性记忆与遗忘。共同的主题是关于人与水的灾难,只是书中最后三章,仿如快速前进的列车突然急刹放缓,失去了惊艳的爆炸感。三百字的短评实在言之不尽。
  •     世界史片段的重构
  •     “我们的恐慌和痛苦只有靠慰藉性的编造功夫得以缓解;我们称之为历史。”
  •     这解构历史的方式不错,看了两章才发现是小说集,总的来说对于历史的观点很合我胃口,但是,那1/2章的歌颂爱情是什么鬼?不小心漏出的小清新文青马脚?莱斯特城是冠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