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4-1-3
ISBN:9789570837674
作者:蕭公權
页数:728页

内容概要

作者簡介
蕭公權(1897-1981)
是著名的歷史學家與社會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1926年於康乃爾大學哲學系獲得博士學位,1928-48年間,曾先後在大陸各名校教學,1949年應邀來台,在臺灣大學講學,後出任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訪問教授,並轉為專任教授19年,講授中國政治思想、中國社會制度以及中國政治思想及制度等課程。著有《小桐陰館詩詞》、《政治多元論》、《中國政治思想史》、《翁同龢與戊戌維新》、《康有為研究》、《憲政與民主》、《迹園文錄》等書。
譯者簡介
張皓
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張升
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书籍目录

蕭著《中國鄉村》中譯本弁言(汪榮祖)

第一編 鄉村地區的組織
第一章 村莊、市集與城鎮
控制的問題
中國鄉村的輪廓
村莊的物質面貌
市集與城鎮
第二章 基層行政組織:保甲及里甲
保甲組織
里甲組織
保甲與里甲之間的關係
作為鄉村單位的社
第二編 鄉村控制
第三章 治安監控:保甲體系
保甲體系的理論與實踐
鄉村紳士與保甲
保甲體系試評
第四章 鄉村稅收:里甲體系
里甲在稅款攤派和登記中的角色
清朝的賦役制度
里甲與「黃冊」的編製
賦役合併對里甲的影響
里甲作為登記輔助工具的效用
里甲在稅收上所扮演的角色
對里甲體系的總評價
稅收問題
鄉紳與稅收制度
不法行為對清朝稅收的影響
第五章 饑荒控制:社倉及其他糧倉
清朝的糧倉體系
地方糧倉的組織和運行
常平倉
義倉
社倉
鄉村糧倉體系的敗壞
糧倉體系面臨的困難
存糧之取得
存糧之分發
糧倉之監督
社長之任命
紳士與鄉村糧倉
摘要與結論
第六章 思想控制:鄉約及其他制度
鄉約宣講體系
宣講的內容
宣講體系的範圍
鄉約的運作
講約體系的評價
鄉約的變質
鄉飲酒及其他敬老的方法
老民和老農
鄉飲酒
祠祀:地方祭祀
官方祭祀的目的與形式
宗教控制的效果與困難
「邪教」
鄉學
書院、社學與義學
作為控制工具的地方學校
控制鄉村生活的效果
鄉村控制的局限
第三編控制的效果
第七章村莊控制的效果
作為共同體的村莊
村莊領導
村莊領袖的種類
領袖的挑選
村莊活動
宗教活動
經濟活動
與地方秩序相關的活動
地方防衛
村際活動
村民的合作活動
紳士在村莊中的角色
總結
第八章 宗族與鄉村控制
宗族與村莊
成員與領導
宗族活動
族譜
「祭祖」
福利事業
族人的教育
秩序與道德
自衛
茶坑──一個19世紀的單族村莊
政府對宗族的控制
宗族組織的衰落
第九章 鄉村對控制的反應(一)
鄉村居民的一般特點
鄉村環境
經濟條件
政府與土地問題
鄉村的衰敗
西方對鄉村環境的衝擊
第十章 鄉村對控制的反應(二)
「良民」
「莠民」
爭鬥
暴動
盜匪
造反
西方的衝擊
一般影響
排外暴動
紳士與文人在排外暴動中的角色
與西方列強的戰爭
第十一章 總結與後敘
鄉村控制的合理性與效果
專制統治的局限
農民的角色
附錄一 里甲組織的變異
附錄二 清代以前的糧倉體系
附錄三 「耆老」
清朝皇帝世系表
參考書目
索引

作者简介

《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是蕭公權先生的學術代表作
本書第一部分專門探討鄉村地區的行政劃分和基層組織劃分
第二部分專門研究清王朝如何設置鄉村的統治體系
第三部分探討了鄉村政治統治體系的運作效果
《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是蕭公權先生多年心血研究的結晶,專門研究19世紀時期清王朝統治中國鄉村的政治體系,特色在於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探討清王朝對鄉村政治統治體系的設置、理論和實際運作情況。全書共分三大部分十一章。第一部分專門探討鄉村地區的行政劃分和基層組織劃分,即研究村莊、市集、城鎮的劃分,保甲和里甲如何成立。第二部分專門研究清王朝是如何設置鄉村的統治體系,分別探討了警察性的保甲制度、稅收性的里甲制度、饑荒控制性的糧倉體系和思想統治體系的設置情況。第三部分探討了鄉村政治統治體系的運作效果,分析了家族同這個統治體系的關係,以及鄉村對它的行為反映。
《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已經成為研究中國傳統的國對地方控制的經典著作。


 中國鄉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19世纪的中国乡村:控制和失控《中国乡村:论19世纪的帝国控制》 萧公权 著 台湾联经出版公司 2014年1月版●彭砺青(图书馆职员,香港)萧公权是中国政治学和史学的大学者,以其代表作《中国政治思想史》而闻名。近几年,台湾联经出版公司重编其全集,让读者再次得以细读他的著作,而最近出版的,则是这本《中国乡村:论19世纪的帝国控制》的中译本。从标题看来,这是一部有关19世纪中国乡村的社会史研究,然而又不单纯是一部中国乡村的社会史,它夹杂了萧氏热衷的社会行政制度研究,而且在自序中开宗明义,不单采纳地方志,也采纳由仕绅等知识阶层所作的私人著述,这些由私人著述与作者水平良莠不齐的地方志及其它官方文献相比,无疑较具备个人观点,作者亦引用不少西方人的纪事,这些记录通常比较情景交融。采纳这些史料,是因为官方对乡村的记载,往往充满士人和官方的偏见,既然一直存有偏见,那么我们就更明白为何萧公权要研究中国乡村,从传统中国乡村的真实面貌中,我们可以了解传统史家所忽略的中国社会如何受官方控制,而中国的社会形态基本上是以乡村为主。也许十九世纪是从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转折点。不管如何,作者为我们展示了晚清乡村的各个纵横面,其中一个被讨论的重要制度,都是保甲制度。保甲制度历代都有,基本上由各家轮流担任,只是到了清朝,才增设牌长,并发展成官方委任制度。保甲制度虽是乡村居民自行编组,却因为负责治安,而隶属刑部管辖,受地方官员监督,既不管地方政府增员负责,亦在官方监督下防止其权力过大。这是一个集体连坐的互相监视体制,以登记各地户籍,要求每户将门牌挂家门上,以将其纳入官方监视下,并且防止游民出现。在嘉庆以后,清廷仍不断更新这个体系,以应付不同的叛乱。重要的是,清廷曾将保甲由治安团体转变成地方防卫组织,但在内忧外患、吏治腐败的情况下,保甲制度与清朝一同灭亡。保甲制度本身也有很多问题,例如互相告密制度,令大家保持缄默。另一个问题是,地方缙绅利用制度之便利以自肥,他们借免丁税的规定,以逃避徭役和土地税,还包揽钱粮(或免除丁税的特权),而全权代表政府征收税项的地方官员,更无一例外地中饱私囊。这在清朝时特别严重,这些地方官员与衙门僚属及乡绅勾结,最终令里甲制度崩溃,也严重影响清朝税收,甚至清政府的威望和统治效率,自清中叶以来,战乱和天灾更让逃税问题更加严重。另外,虽然清政府重视以粮仓赈济控制饥荒从而稳定帝国的统治,但自清中叶以来,即使在富饶的南方省份,粮仓缺粮的情况比起北方省份的境况仍好不了多少。当然,地方官员与乡绅倒卖存粮的行为,以及地方官员轻忽谕令的情况,也是令粮仓存粮短缺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地方官员和乡绅的贪腐问题,是清朝衰乱甚至灭亡的关键原因之一。可见自至清代中叶,中国地方官僚已发展出一套与乡绅互相狼狈为奸的关系,乡村保甲制度也不能运作,也许作者会同意以下结论,即地方行政运作的败坏正是使中华帝国在列强环伺下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在第六章,作者用了许多篇幅讨论清朝在对乡民实施思想控制方面(乡约)的特点,例如从顺治《六谕》和康熙《圣谕》的宣讲目的中可看,这些圣训不是为了劝人为善,而是为了防止盗乱而设的,而且对很多贫苦乡民来说,这些劝勉他们上进求取功名的训谕,并没有特别的吸引力。在很多地方,那些让贫苦子弟晋身科举的义学和社学,大都没能经营下去。没有义学和社学,不单无法在乡村地区作育英才,更让大部分中国人知识水平低落,诚如作者说的,清政府虽欲厉行思想控制,以达致治安目标,最终却无法实现。书中很明显是从一种研究社会政治学的现代角度来看19世纪清帝国对乡村的控制,“控制”一词也令人想到一种统治的权力关系。如果我们看看作者在第七章对于村庄控制效果的评价,还可以将作者的论述与他在这里提及到的政治学者见解作引证,这些见解中的一个议题是,究竟中国乡村是否一种民主的社会。作者引用了John S. Burgess和杨懋春等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以前清代中国乡村主要靠官方委任的乡村头人和非正式领袖进行统治,后者通常是一些因名望、德行而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乡民非正式承认的人物。正如杨懋春指出的,中国乡村并不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认为的是民主的,村中事务受族长和官方任命者支配。村中头人是由乡民选出的,但因为大家同属一个家族,所以很容易偏向某些族中大人物,而不像西方国家选举般需要拉票、斗争。不过传统中国政府一直视乡村为亟欲控制的对象,而国人也是在近代才认识到民主的概念,反而服膺于宗族长老的领导,乡村社会大概只是宗族组织的投射,强大的宗族领袖透过购置祭田及其它福利事业,帮助及团结整个宗族。关于这一问题,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大概是认为中国乡村并非从属于地方政府,而是一个自治体,不过乡村并非全然与地方政府无涉。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国乡民忍耐、刻苦、勤奋、温顺,而少部分的莠民则是惯常作乱的匪寇,作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对,因为即使被认为是温顺的良民,也会因为劣绅和莠民的勒索或胁迫,或其它因素起来反抗,这种阶级分类不一定能预测其行为。作者指出,太平天国的主要参与者,不一定是农民,但在曾国藩等人组织的湘勇中,农民子弟却占了很大比例。19世纪是中国传统观念开始瓦解的世纪,也是中央对地方控制开始松弛的世纪,晚清政府对乡村的控制,也许仍会令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感到兴趣。传统中国人相信治乱兴衰史观,认为政府的人事因素(如“亲贤臣,远小人”的思维)或天然因素(如天灾引起饥荒和内乱)影响国运;但萧公权提出另一种看法,他看出中国乡村社会正是中央政府鞭长莫及的世界,虽然在上位者每每希望将影响力伸展到每个角落,但其地方统治能力往往就像“强弩之末”。这未必意味着地方一定是反抗中央的,一般农民只希望能过上好日子,但“好日子”往往取决于乡绅、保甲和宗族与地方官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乡绅、良民、莠民等阶层的角色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对熟读历史的读者来说,《中国乡村》恰好将治乱的重心从中央行政转移到地方行政及地方政府与乡村的关系,而乡村恰好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心,这种关系的张弛决定了王朝兴衰。这本书提供一种全新角度,让读者了解传统中国的地方政治及社会结构,以及崩溃前夜的晚清社会。http://jb.sznews.com/html/2014-04/19/content_2846933.htm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观点和史料的堆积
  •     这本厚著让我明白了好书的标准:对于复杂问题的回答要简单明了,有点类似于剃刀原则。生活在所谓的现代社会下,一直对这个国家的过往和现实看不清楚,但是萧的著作做到了,简单明了,像是一把快刀,斩断历史的乱麻。尤其是名不副实的部分。
  •     六百多页的大部头,九百新台币,果然当时哭着喊着要买是正确的 : )
  •     許多好問題
  •     入门读物。有部分校订和翻译错误。
  •     腻害
  •     本书的最大贡献 1)是提出了一套很有意思的理论。2)从地方志和时人记录中搜集了许多事实。需要说明的是,萧公权先生的理论对中国历史的刻画是带有一定争议的,甚至在读书的时候,我也感到书中的论证在纷繁复杂的事实有时很难自圆其说。但这也给后人留下了完善和检验的空间。
  •     没有了就是没有了,无论是愚昧、狡猾、无知、自私、顽固,还是淳朴、善良、知足,所认识的农村一点一点消失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学的感受,历史的再现,社会性的分析,全都在这里,炖成一桌大餐。
  •     一等一的经典,无论是筚路蓝缕的撰述,还是旷日持久的译编,都令人肃然起敬。两位译者世纪初就译好了,十五年来相关著述层出不穷,内中诸多洞见都被冲淡,缺陷也愈发显明,但此书体系格局无可替代。大陆版出来肯定还会买,但愿能修正台版偶见错误。
  •     祖师爷经典必备。
  •     前半本好过后半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