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书评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8-3
ISBN:9787108011107
作者:[美] 乔治·E. 马尔库斯,米开尔·M. J. 费彻尔
页数:266页

后现代主义人类学的代表作

这本书是上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两本人类学著作之一,买了许多年,至今方读,读得很慢,因为很受用,深受书中观点的启发,对我的人类学民族志的写作会很有帮助。后现代的本质是文化开始反思自身。解释人类学,本质上是人类学开始反思自身,这种反思包括:对异文化的态度是否客观、是否禀持文化相对论、对本文化是否反思与批判、对民族志写作是否有危机感并具备实验性。最重要的是民族志写作的表述危机,传统民族志的写作是一种作者绝对权威的、上帝视角的表述,但这种表述在后现代遭遇了质疑与否定,后现代不相信这种看“起来如此”的报导式的表述,更看重表述者对表述自身的怀疑——一种元写作。在“怎么写”的反思之上,人类学民族志的写作分为了心理动力民族志(民族志如何能够围绕着个人的概念和本土话语对情感的界说来进行改造从而为揭示所有社会的文化经验提供最透彻的洞见,如罗伯特·莱维的《塔希提塔:岛民社会的心智与经验》、奥贝耶斯科尔的《马渡莎的头发:关一起个人象征符号与宗教经验的一项研究》)、现实主义民族志(生活史,如马尔国丽·索斯塔克的《妮莎:一个昆布须曼妇女的生活与言辞》;生命周期,如米歇尔·骆萨多的《知识与激情:伊龙哥特人的自我概念和社会生活》;仪式,如文森特·克拉潘扎诺的《重返仪式:摩洛哥人的割礼》;美学文体,如约翰·切尔诺夫的《非洲人的韵律和非洲人的感受》;戏剧性事件,如布拉德·索尔的《萨拉依鲁雅:一个萨摩亚人的神话》)、现代主义民族志(如法弗雷特—萨达的《致命的言语:博卡吉人的巫术》;文森特·克拉潘扎诺的《图哈米·一上摩洛哥人的图像》)。在如何表述的焦虑状态中,人类学家们寻找种种实验性的民族志写作方式,在其间怀疑写作的有效性,怀疑田野作业的科学性。进而,以文本的“间隙”为企机,人类学开始批判自己的本土文化,从观点上、态度上、写作方式上,以文化相对论的方式为异文化解释,批判西方文化的中心主义,颠倒“野蛮”与“文明”。所以人类学成为“文化批评”。于中国人而言,这本书具有启示意义,中国的民族志几乎还是传统民族志:对一个区域的制度或事物或仪式进行上帝视角的全知全能的解说。中国民族志几乎未出现现代主义的实验。中国民族学家们有待学习西方的方式与视角,中国的人类学家方不是一个个的“土包子”。同时作为批评的人类学,于中国而言,正好可以批判汉文化的中心主义与精英主义,揭示汉文化的“本土殖民”的真面目。这种种反思,恰恰是中国人类学所缺乏的。

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

本没有真假,所有的描述和纪录都只能是盲人摸象,大家都只能描述和纪录一部分而非所有和全部,这一点像人生,你只能寻求一条或几条(有限)的道路,而非所有的都能尝试。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