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艺术小史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42641090
作者:赵川
页数:224页

内容概要

赵川 文字和戏剧工作者。出生并成长于上海,曾获2001年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2005年发起并主持民间剧场团体“草台班”。 著有《上海抽象故事》《不弃家园》《鸳鸯蝴蝶》《和你去欧洲》等。

书籍目录

导言
公开民间探索的开始
抽象和新绘画
观念和行动的挑战
挫折和转型的暗喻
西方真的来了及阿大之死
后记
附录
附录一:1980年草草社“八十年代画展”序
附录二:1986年“创造行动宣言”
附录三:1986年“M观念艺术表演展”前言
附录四:1988年“最后的晚餐——上海第二届凹凸展”宣传简介
附录五:1991年宋海东与杨旭关于“车库艺术展’91”的通信
附录六:九十年代丁乙、余友涵与薄小波的通信

作者简介

这份个人观察以上海为立足点,记录了八十年代前后不同艺术团体、艺术家各自的或相呼应的实验、实践、态度和观点,重新挖掘和厘定了他们工作的意义。它并不能概括当时蓬勃于中国各处的美术运动和新兴艺术的全部,但是上海的这一段艺术小史,确曾为这座城市乃至中国社会提供了勃发而出的艺术能量。


追忆有过的困扰、寻找、欲望、饥渴、漂泊、疯狂、诅咒和幻灭,让当年的热情、勇气、力量和坚持又涌现上来,这时它们一定具有最真实、最温暖人心的价值,无论之后它们是否又归于记忆,被流传或珍藏,或再次回到历史的宿命,被淹没,甚至消灭。
——赵川

具体的一幅画并不重要,尤其对一个陌生的旁观者来说更是如此。他如果想追索这幅画的意义,还不如去追索它完成的经过,事实上一幅画有时是由一个想法完成,有时也是由千百幅这样的画完成的。我想倾注自己的一生去完成这样的一幅作品。
——龚建庆


 激进艺术小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本是抽屉文字,因吴亮而刊发。虽有有些艺术术语不太懂,但私人叙事与国朝变迁结合一起,这本艺术小史读来真是有味
  •     你如果把它当做一个史料来读,这本的内容无疑是单薄的。它会让你失望。 我喜欢的地方是,这本书写出了在几乎全是由不确定性组成的环境里,这些艺术家所作出的选择,和最终的命运。所以,我更倾向于把它当做人物传记来读。 不过我看到的更多是绝望。
  •     "人一直在背叛着他自己。群体中的权威,他的设想,所指定的方向,也带有其个体的特征。他仍然有一种毒素,一直在浸蚀心灵的纯洁,一旦射入群体的血液中,将面临一种崩溃。"
  •     一个侧面的历史碎片。是蕴含着许多未成形的可能性的年代。。提到的作品却在近期的画展里看到过相似的,不知是延续还是某种再生……
  •     转赠费莱丽老师。看书期间得知余老师个展开幕。响应号召,要尽快去一趟纽约。本书无处不彰显着艺术史撰写时地方与正统的张力。上海与生俱来的跟西方的亲密关系,所带有的现代化基因,使其在中国艺术现代化及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相当的独特性,赵川对此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梳理。语言之准确妥帖亦叫人激赏。
  •     史料单薄,但可作为了解的一个侧面。
  •     非常好的一本书。
  •     本书梳理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先锋前卫艺术的发展历程,并以学理化的方式进行分析与解读。比这些解读更激动人心的,是书中收录的大量当时艺术作品的彩色照片,其前卫、创新和惊世骇俗的程度,放在今天的当代艺术语境下,仍然丝毫没有过时。
  •     事关八十年代,最初作为抽屉文学而写作的一本书,可以说是一份私人观察,但记录的基础是大量访谈与档案,有强烈的在场感。配了上百幅插图,可读可藏。
  •     不得不说对先锋艺术无感
  •     擦边球。季风七折有售。
  •     “Every one 快出来吧,准备好一年时间和一万美金到纽约来,(不要去别的小地方),但要记住,到西方来仅仅是为了告别西方”
  •     饱含感情的小史
  •     生猛 如野草 破洪荒 #草草翻过此书,从抽象/新绘画到观念和行为,89年之后转变,去去留留,大浪淘沙。还是从当时若干艺术家宣言中感到很强的生命力和当年一代年轻人的风气,在灰色之下、巨变之中、中西夹缝之间,寻找自己。
  •     照片就足够有意思了,不完整的私人小史,但有些东西时代所限,也许是无法说的
  •     “激进主义”一词当然不是全新之物,它在以往的论述中多指某些时段中的局部方向,偶尔也作形容使用。本书试图归纳和谈论的上海激进主义艺术,不是一个流派,而是对那一代或更长时期里重要的艺术实践形态的概括。它有着强调自身思想倾向的概念特质和范围,当然不包容当年新潮艺术的全部。直到偏离、转向和衰竭之前,它充沛的行动特征,确是一度为上海乃至中国社会提供了勃发而出的艺术能量。
  •     友情分
  •     八/九十年代,挣扎脱离意识形态束缚、还未跨入全球化市场的上海艺术圈。前卫/激进艺术家频出的上戏、工艺美专,作为此类展览场地的复旦、各区文化馆、已经消失的上海美术馆。93年Johnson等海外市场的进入,一类艺术家的成功(政治波普),而另一类艺术家在政治和市场的夹击下彻底消失,令人唏嘘。(看完一本书B超检查还没排到呵呵呵...
  •     书中的画比话更激动人心。另,“上海”之于种种研究,究竟有何实质意义?是符号?场域?还是什么?大多昏然不明,此书亦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