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7
ISBN:9787801488619
作者:薛涌
页数:264页

与林达的书比较

读这本书,不免就会与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比较,风格类似,关注点也相近。但是看薛勇的书和blog,总觉得他还是带有一点年轻气盛,不如林达的书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睿智与成熟。

打破一些对美国教育的误解

今天泡图书馆,解决掉一些工作邮件,就开始k书。在书架上刚好看见薛涌的《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就拿来读,读书毕竟也是很讲缘分的。此书在2005年出版时已经大热过,该君不仅博客热度很高,在《南方周末》等报刊上也常见其专栏。因为是耶鲁政治系的博士,对于美国社会百态的分析也独有见地。这一书是一本杂文随感集,从美国的教育、政治、历史、媒体文化等视角来解答美国精英阶级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作者梳理了“镀金时代”、“60年代”与现在的教育背景的演变,以及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势力的不断斗争,从历史角度解释了美国新贵族阶级的兴起以及与世袭贵族的巨大差异。同时,以美国政局的一些嬗变和媒体文化的转型等问题,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政治、教育、经济、文化的新问题与新发展。这又再次论证了教育绝非学校围墙内的观点。教育不是社会变化的动因,却往往是社会变化的结果。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应该透视其背后的时局。其中,教育领域中关于“基于标准运动”的一些论述,由于涉及到之前参与的课题,因此也格外印象深刻。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基于标准的运动是一场反叛运动,是反智主义的一场反叛,也是世袭贵族的一场反叛。它改变了美国的评价制度,也改变了美国的选拔制度。它重新诠释了美国精英阶层的含义,是新贵族兴起的教育根源。我们在引入新名词的时候,的确应该反思,是否理解其产生的根源与背景,我们的基于标准源于何呢?

跑题了,更像某报《美国采风》专栏的合集

本想评“较差”,因为80%的文章确实不是谈教育的,除了开始的几篇。按考试的标准纯属“跑题”,理应不及格。然而,作者行文流畅,观点鲜明,讲述了一些像俺这类土鳖没见过的事情,就“还行”吧。就当是一次善意的误会吧。希望书别都这样,那看书的人可就惨了。

矛盾,杂乱,跑题

无题!看笔记,以下内容均来自原书括号内的,为本人添加的小注。为行文简洁,对摘录的文字有修改,但无损原意。《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读书笔记-前五章主要内容——读者在读本书时,可能会有杂乱之感。我为此向读者致歉。……我在美国生活了十年,宁愿通过一个真正在这个社会生活的人的眼睛,把所看到的矛盾写出来。所以,我对这个社会的不解、困惑,也都会流诸笔端,带来“混乱”。最后还是请读者自己形成结论。第一篇 序(摘要:富人的教育优势巨大)不惜成本地为小孩(4岁以上)找最好的老师学钢琴,方向却不是音乐。练钢琴是对孩子的智力和心灵最大的挑战,需要高度的纪律和刻苦精神。所以,学会钢琴,以后学什么都快。钢琴课实际上是塑造美国未来精英的文化品位的过程,从而拥有一个感性丰富的灵魂,会享受生活。而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宁愿为了一些琐碎的小事,而放弃陪伴、教育小孩。美国的平等与欧洲的等级森严——>位置对调的趋势——>欧洲今天的阶层变化较快美国历史曾经贫富分化严重——>两代罗斯福新政扭转形势——>以前的贫富分化是制度外的,今天的分化是制度内造就的本书主要描述,美国新精英集团的崛起和社会的贫富分化--中高产阶级通过谋取教育的绝对优势,将下一代培养成社会精英。这一趋势,至今未变。本书讨论的,主要是这种贫富分化背后的文化动力。富人通过教育而非遗产来保证下一代的竞争力。原因:1、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2、经济全球化,赢者通吃+导致产业转移,美国工人阶层的优厚待遇受到挑战。(前者跟富人有关系,后者无影响)所以,富人希望下一代,必须占据最高端的、非工具性的工作,具备创造力、领导力、人文艺术品位等素质。富人教育的优势:1、家庭教育。父母受过高等教育;2、学校教育。学区制,富人区的教育经费更充足;3、课外教育。更多的课外培训;穷人教育的劣势:1、社区学风不正,尤其黑人、贫民区;19世纪末的镀金时代,读书无用论的时代,已经不再了。(在杰弗逊的平等主义和亚当斯的开放等级主义之间,作者倾向于亚当斯,认为人的能力的德行是不同的,社会等级必然分明划分,且美国的等级间是开放的)越精英的大学,越务虚。证据:全美大学生20%选择商科,而耶鲁大学15%选择历史,其次是纯理论的政治学、经济学,再其次是英语。作者理由是,这些将来要统治世界的年青人,他们需要大学给自己是价值观、理想、远见和对人类社会的关怀,而不是怎么数钱。第二篇  野心勃勃的青春期(摘要:美国名校不好上)  为学生提供申请大学的咨询,为学生提供包装咨询,咨询费29000美元。  SAT相当于美国的高考。但近年SAT的分类,基本冲顶,无法区分学生的水平。所以大学更注重SAT以外的信息——自传短文、课外活动记录及各种成就证明。  美国高考竞争的激烈加剧,有人口的原因,也有经济模式转型的原因,更重要是知识升值的原因。1、二战后,美军回国,夫妻团聚,拼命生小孩;他们的小孩(第二代婴儿潮),也进入受教育期。2、上世纪50年代,55%的高中毕业生希望上大学,42%希望成为专业人员;  上世纪90年代,90%的高中毕业生希望上大学,70%希望成为专业人员;  就业竞争激烈,让学生重视教育,也高估教育。3、调查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序与收入成正比。美国在南北战争后,逐渐成为“世界工厂”,需要大量产业工人,福利待遇不薄。所以不少人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制造业成为产业工人。高中毕业、当工人喝啤酒、结婚,成为当时的典型生活模式。60年代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法越来越严,制造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迁移,留在美国的低端工作越来越少,大学教育成为基本要求。竞争激烈的大学申请,造就了考试服务业。(作者还提供无关的数据,想说明学生的职业野心大部分会落空,尤其是演艺体育创作领域)。结论:1、一心往上爬,可能让基层失去大量人才;2、大学申请竞争惨烈,穷人无法与之竞争,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3、大学生,追求高学历,却并非追求知识。证据:70年与90年的美国博士与本科生比例分别为 0.064-0.04第三篇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大学申请战与社会服务(摘要:美国照顾弱势群体,但富人依然牛B且有良心)虽然各大学一再强调多元化、扶助弱势阶层,在奖学金等方面向他们倾斜,但由于申请名校时不得不花巨款将自己进行职业包装,穷人难以竞争。结果:1、黑人与拉美裔占全美大学生25%,在一流公立大学中仅占11%;2、低收入阶层的学生,在前51所文理学院中所占比例,10年前13%,现在12%;(似乎变化不大)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期曾说,任何社会最终都将由精英来统治。到60年代,以哈佛为首的名校,开始以学生的学术素质而非家庭背景为录取的主要标准。特别是各大学强调多元化,采取各种政策向弱势阶层倾斜,种族平权法案也引导学校照顾黑人。智力阶层逐渐取代贵族阶层。(似乎与前文矛盾)由于大量学生的SAT成绩都快到了顶,必须有其他的课外业绩来区分录取。大学录取人员说:他们要看申请者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创造精神。大学申请咨询公司建议:上完高一就去当实习生,一年至少打100小时的义工,并且要有“真正的工作”经验,比如投资银行或博物馆。暑假太短,无法建立惊人的履历。“空缺年”开始流行——高中毕业后,用一年时间周游世界、打义工、从事社会服务。哈佛录取与奖学金部的院长表示,有时经过一年,同样的学生会变成更理想的录取候选人。但参加一个暑假计划,到发展中国家当义工,常常消耗一个学生7000美元。这个钱不少是孩子们自己打零工挣来的。能干这些事情的,大多家庭富裕,他们花得起钱。(似乎与打零工挣来的有矛盾) 两年前,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容许大学录取时考虑种族因素,照顾少数族裔,这为富裕的白人带来更大的压力。一位Amhirst College的录取人员说:“如果你来自富裕家庭,已经在生活中获得了一切能够获得的机会,那么高分本身并不能说服我们再给你一个机会。”作者说,所以精英后代,就得加倍努力。(前后矛盾严重)二战后,每二十年,美国高等教育就对精英子弟的提出新的挑战,逼着他们不断地适应,无法故步自封。精英子弟,周游世界,到贫穷国家锻炼,成为全球社会的一个积极参与者。他们还改变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了解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结果,他们没有变成势利的特权阶层,而是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精英。(这段,似乎有点狗屁不通)第四篇 没完没了的青春期(摘要:上学就业竞争激烈,让美国家庭联系愈加紧密,有中国化的趋势)美国人18岁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晚婚。因为日益复杂的社会,对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接受训练的时候也就越长。家长因为小孩大学投资不菲,更深地介入孩子的教育及成长中。美国社会正在塑造一个现代贵族阶层,如果不加以遏制,恐怕将削弱美国的竞争力。第五篇 哈佛风暴(摘要:治校理念之争)罗伦期.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 哈佛大学校长2005年3月15日,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对萨默斯投了不信任票,但校长由董事会指派,不信任票没有法律效力,仅供参考。萨默斯在一个会议上,就女科学家为什么少的原因提出了三个假设,引起圈内哗然:1、性别歧视和社会压力;2、大多数妇女也许难以承担一周80小时的工作量;3、男女之间也许有某种先天不同。第三点被断章取义地提出来,被指责为性别歧视。让他辞职的呼声渐起,315的文理学院投票即是之一。结果不信任案以218票赞成、185票反对、18票弃权的明显优势通过。从政策方面来看,他经营大学的方式,背离了教授治校的传统,威胁着教授权力。从个人层面看,他年轻气盛、恃才自傲,在文人相轻的知识分子圈中,容易引起嫉恨。这场争斗,表面是女权,实质是哈佛走到了一个,是继续成为一个学术共同体,还是转化为一个跨国公司的十字路口。(后略,无法继续读下去)

精英之道

刚刚看完,感觉有些奇怪~如果不是同意要求,我是不会去看这类的书籍的。在寻找它的时候,无意发现,西单图书大厦的书架上竟有整整5大柜子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书籍!!现在的家长怎么了?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现在的教育怎么了?一定只有通过这些文字才可以知道如何教育好孩子?一定只有一边又一遍的重复枯燥的定义,才能培养出所谓的精英来吗?在我看来,没有心,万事皆废!说回这本书,不是很喜欢。一片片短文,本期待着最后可以找出一条或明或暗的主线,结果,可能是我水平有限吧,大概琢磨出一个观点~而这个观点其实一两篇文章就能赤裸说开~为什么这么大费周章呢?呵呵~可能是我太肤浅吧~

虽然内容跟标题有点出入

随笔集。比较散。从教育拓展到方方面面,历史,政治,军事,国际关系,体育,媒体,种族矛盾,反智主义等等。很难理出一条清晰的主线,有点乱。但是涉及的面一广,眼界就能开阔一点,虽然不是很深入。思路还算清晰,文笔也还可以。

由弹钢琴想开去

为什么要学钢琴?为什么如此多的家长把谱都不识的孩子送去学琴?为什么孩子们即便面临大考,也要每日苦练琴艺?如此多的疑问让我对钢琴的魅力充满了好奇。弹钢琴对孩子来说,不光得认五线谱,还要跟着谱子弹出音乐来,更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这一系列的运动需要调动各方面的智能和情感,而且要有高度的纪律和刻苦精神,简直就是最高层次的“智力开发”。但是,简单的“智力开发”不能完全解释家长们的动机。家长花在钢琴上的钱,孩子花在钢琴上的时间,都是难以计数的。以我看,钢琴课是塑造孩子文化品位的一个过程。家长希望孩子不仅有世俗的成功,而且有一个感性丰富的灵魂,既能创造生活,也能享受生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对孩子从小精心的培养,在中国家长的心中越来越成为共识。但这一切,都是美国人几十年前走的路了。美国社会的发展经历过两个过程,一个称为“镀金时代”,另一个是“精英时代”,现在第二个时代正在形成。美国社会发展的初期,卡耐基能从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成长为世界的钢铁大王,足以证明这是一个遍地机会的公平社会。但随着历史的进程,贫富分化加大,世袭制使财富更为集中,而机会和公平似乎在急剧丧失,这就是“镀金时代”。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使财富得到了较为公平的分配,使弱势群体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证。但贫富分化并没有改变,而是通过“精英式”的教育,让这种分化具有更为巩固的地位。美国的富裕阶层很清楚,将来一切的竞争都是全球性的,他们的下一代,必需占据最高端、非工具性的工作,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优秀的。于是,把更多的财富和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训练和培养上,使孩子不需要继承父辈的财富,一样能够称为精英而统治美国,甚至统治世界。所以现在美国的精英,靠考分、大学的学位、领导世界开拓经济和科技前沿的个人素质来出人头地。美国的中高产阶级的孩子,在教育竞争中,不仅有金钱上的优势,更大的优势恐怕是他们为人父母就已经为他们做出了学习的榜样。都说美国的昨天今天,也许就是中国的明天。当我们还在沾沾自喜自己又赚了多少钱,买了多美的衣服首饰时,应该想想大洋彼岸的国度里,一种文化的力量,在催促他们精心锻造的精英们,加快领导世界前进的步伐。我们的孩子能不能也成为一样的精英,甚至更加的强大,这只有时间来证明。

精英就是讨论美国总统吗

几年前看过,零碎的印象。现在有孩子了重拾,一口气读完,不记得不记得了,记得的还是那些。定位于社会学比教育学更适合,一度怀疑作者跑题了,但可以理解为从社会层面上剖析不同阶层教育的差异、原因和未来方向,而不是停留在家庭层面上实用性意义。不过后面几章,作者真的跑题了吧,有点不知所云。

美国如何培养精英的

美国如何培养精英的:前半部分对我还是有用的,还好我以前没看过这样的书,但是和我的观念是一致的,我的行动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但孩子将来发展怎样,取决于他自己,需要他自己努力才行!后半部分根本就没有看完,确实太混乱了,和本书的主题完全偏离,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不过看了还是有帮助的!………………………………………………

略微雜亂

個人感覺“薛涌美國政治筆記”這個副標題,是對本書更為全面、中肯的概括。讓我最為讚賞的是其中關於“美國是如何培養精英的”論述,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美國教育的情境,原來那裡也不完全是自由散漫,也存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並且這一趨勢正越來越強。更為可貴的是,作者並不僅僅停留于表面情境的描述,而是更著重於深層次的分析,尤其是從歷史演化的角度來剖析美國教育的現狀和未來,每每讓鄙人拍案而後沉思。唯一小小的不滿,來自于後面關於美國政治事件的論述和分析,讀來倒也精彩,但已有違書名所賦予的意義,略微有雜亂之感。

一些安慰

我看到薛涌先生提到品味和修养的问题,他说,好的学校会注重历史、文学这些东西的学习,即便是学经济学的,也很注重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研读。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代人需要的:安静的读书心。很是安慰,我们原本就该享受这样理念指引下的大学。

读书笔记

美国新精英集团的崛起和社会的贫富分化:中高产阶级通过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下一代社会精英。由于他们为自己的子女从小奠定了教育上的绝对优势,在日后的竞争中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别的阶层很难对之挑战。他们经济、社会和文化优势被固定下来、奇-_-书^_^网继承下去。结果,美国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各阶层之间的流动越来越小。==========越是精英的大学,越务虚不务实。全美大学生,有20%以上选择商学为自己的本科专业,学历史文学的寥寥无几,凑不出个百分点来(学表演的为5%左右,其他的文科,除了教育和心理学外,全在此之下,图表上因比例太低显示不出具体数据)。但是耶鲁的学生,选历史专业的竟达15%左右,高居第一。政治学和经济学(这是纯理论性的经济学,并非教你怎么做生意)紧随其后。接下来的热门专业则是英语。商学这个专业在本科教育中根本不存在。明摆着,这些精英将来是要统治世界的。教育给他们的是价值观念、社会理想、对未来的远见、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而不是怎么在那里数钱。==========任何社会最终都将由精英统治。美国与欧洲的不同在于精英的形成过程。欧洲的贵族是世袭的,美国的精英却是基于个人的优异品性、在一个开放社会的竞争中自然胜出。现在美国的世袭精英,并不像当年欧洲贵族一样可以继承家族的爵位,而是必须运用家族的经济资源优势,从小对自己进行超强度的训练,保证自己拥有超强的个人素质。换句话说,世袭是一种教育优势的事实,不是社会等级所保障的特权。教育不成功,社会地位就丧失。而在这种精英教育中,对社会的服务,特别是对弱势阶层的服务,越来越被强调。这就培养了世家子弟的社会责任和对下层的了解和同情,多少缓解了贫富之间的文化和社会冲突。==========没有证据表明mba教育和事业成功有直接关系。==========大家都认为,个人的品质而非家庭背景应该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但是,如今家庭成了培养个人品质的重要因素。真要衡量个人品质,这种品质和家庭背景的相关性已经无法割断。难道父母作出种种牺牲为孩子创造的良好的成长条件,不应该得到奖赏吗?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夫妻有孩子时都还是穷学生,孩子从来都穿旧衣服,5岁了家里也没有车,常常带孩子在雪地里走半个小时去买东西;我有工作后,3000多美元买了辆旧车,在好的学区租最便宜的房子。但是,我们花了3000多美元给孩子买了架新钢琴,找了当地最好的老师,送她上一小时100美元的钢琴课。邻居一个劳工阶层者,她刚刚买了2万美元左右的新车,而且从21岁第一次买车起,从来都买新车,动不动就去加勒比海度假,去打高尔夫球。15年后,两家的境遇很可能不一样,孩子的教育素质肯定会有天==========所谓弱势阶层,是由经济环境和文化行为两方面造成的。“经济平权”的目标,是为弱势阶层创造机会平等。但文化行为的改造,则要靠劳工阶层自己。过去欧洲的贵族,靠的是家徽、爵位、世袭的特权和遗产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如今美国的精英,则靠考分、大学的学位、领导世界开拓经济和科技前沿的个人素质来出人头地。美国的中高产阶级,正在创造一种培养这种素质的文化。他们的孩子,在教育竞争中,不仅有金钱上的优势,更大的优势恐怕是他们的父母本身就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相比之下,劳工阶层的第一代大学生,在家里找不到学习的榜样,不明白上大学是怎么回事。如果劳工阶层的文化行为不能够及时改造,“经济平权”也不足以弥补他们日益增大的劣势。==========如今美国的精英,则靠考分、大学的学位、领导世界开拓经济和科技前沿的个人素质来出人头地。美国的中高产阶级,正在创造一种培养这种素质的文化。他们的孩子,在教育竞争中,不仅有金钱上的优势,更大的优势恐怕是他们的父母本身就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相比之下,劳工阶层的第一代大学生,在家里找不到学习的榜样,不明白上大学是怎么回事。如果劳工阶层的文化行为不能够及时改造,“经济平权”也不足以弥补他们日益增大的劣势。==========美国在发达国家中,依然是竞争最自由、最残酷,老板炒雇员最无顾忌的国家。美军的训练,常常像是中世纪的酷刑。在这样一个硬碰硬的环境中,那些不成器的孩子不得不自我重生。最后存活下来的,自然都是好样的。==========保守主义者认为,过分的福利培养了人们对福利的依赖,不愿意出来工作,不对自己的失败负责。因为能够领取福利,单身母亲几乎成了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这无疑鼓励了婚外生育。而婚外出生和单亲的孩子,犯罪率大大高于正常的双亲家庭的孩子。同时,进步主义的理念对罪犯过于宽容,把犯罪行为归结于不良的社会影响,似乎犯罪是社会而非个人的责任。特别是由于黑人犯罪率高,一些人由于对奴隶制度和种族主义有负疚感,对罪犯就更加心慈手软。结果,在1930-1950年代的低犯罪率社会演化为1960年代的高犯罪率社会。以每10万人中的犯罪数目计,1960年为1126次,1965年为1516次,1970年为2747次。与此同时,监狱人口由1960年的212000跌到1970年的196000。也就是说,犯罪的人越多,进监狱的人越少。罪犯可以逍遥法外。人们走在街上也没有了基本的安全感。==========是让政府从人民的生活中走开,拒绝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官僚来主宰社会,强调个人的责任和创造性。自此以后,保守主义成为美国政治的主流。民主党人克林顿能够入主白宫8年,也是因为他接受了保守主义的许多理念,采取亲企业的经济政策,消除财政赤字,限制无条件的福利,严厉对付犯罪。所以人们说他和尼克松相反,“讲话像民主党,做事像共和党”。布什接任后,就更进一步在意识形态上解构新政以来的“软美国”。特别是他连任成功后,直接拿“社会保险”开刀,目标直指“新政”的核心遗产。==========“我们陶冶文雅之品性,但不流于奢华;我们培育知识,却不伤于柔弱。”他敏锐地觉察到,在与蛮性十足的斯巴达进行的殊死一斗的时刻,文明的雅典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不被自己的文明所软化,如何不被奢华和柔弱所腐蚀。、这一洞见,几乎预示着整个人类的历史。每当一个民族达到了高水平的文明后,都会被自己的文明所软化、腐蚀,最后被相对野蛮的民族征服。雅典最后在伯罗奔尼撒之战败在斯巴达手下,后来又被北方“野蛮”的马其顿征服。辉煌的罗马帝国,也在“野蛮”民族的攻击下崩解。中华文明,更是不断重复着同样的命运。大英帝国,在很多历史学家看来就是因为被统治贵族软化为“绅士帝国主义”,失去了其蛮性的动力,最终从“日不落之国”走向日薄西山。野性十足的美国从南北战争后逐渐崛起为世界第一强国,但立即被一些好心的官僚和知识精英驯化。在过度的保护中,老百姓总觉得自己有许多应得的权利,忘掉个人的责任和生活的残酷,走到1970年代的衰落。保罗•肯尼迪在他的名作《大国的兴衰》中惊呼:现在的问题不是美国是否会衰落,而是它能否像大英帝国那样体面地衰落!==========这个病的学名叫“轻症躁狂”(hypomania),是一种与抑郁与狂躁交替的躁狂症的温和形态,表现症状是过多兴奋、精力过剩,所引起的问题是压抑、身心交瘁、用药过度、婚姻关系破裂。不过,这一症状,如果不接着发展,却能激发一些优良品性,如大胆无畏、敢于冒险、自信、想像力丰富、富于创造性等等。这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成功的基本品性。美国人得这种病的人多,国家就发展得快。

书的前后有点文不对题,不过还好啦

前面讲教育的地方,说美国社会没有种族隔离,现在是有贫富隔离,倒是和我在美国的时候同学告诉我的一样,好的街区和所谓的坏的街区有时候就隔着一条马路,我开始觉得很难理解,其实就是小区隔开后形成的贫富差异。富人为了孩子可以搬到好学区去生活。这和国内现在流行的学区房一个道理,不过国内即使是学区房估计也没有多少能真正进得了想进的学校。书的后三分之一我觉得没有必要读,实在是太水了。前面倒是基本上串成了串。不应该为了出书而出书,如果觉得没那么多料可以展开,还不如留待下一次出书的时候再写。感觉后面好像读书笔记一般。前面还是很值得一看的,不过整个来说,这本书就像作者所说,充满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精神,就是讲人要适者生存,努力进化,跟上世界变化的潮流,并为之做好准备。

作者的序写得多好啊

薛涌应该是个好同学吧起码态度好不是装blity系的书的风格确实不统一前半部分集中在教育上总而言之,在我这里态度诚恳的作者基本就是好作者,书都基本能看。当然这是专门说介绍个什么给我们知道的作家如果是诗人态度再好也不能够哇~烂诗真的无论怎么都不会变成神作

建议读1、2部分,忽略3、4部分

与其说是一本书,在我看来,毋宁说为四分册套装。得名嘛,同《古诗十九首》,取诗之头几个字。part 1 美国的精英阶层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培育他们的下一代,使之能够在社会中继续占领精英地位。父母的受教育文化程度,使之有经济实力保证孩子的教育经费;自身受教育的好处,让他们能够在思想上真正的重视孩子的教育;同时,越来越多的白人母亲回归家庭,高等教育妇女全职孩子的教育,他们拥有了,在我看来,恐怕是人类历史以来最完美的条件:个人、父母、社会、家庭、经济、思想以及环境条件。教育新贵认为,教育的成功,才有可能有效的保住下一代占据社会最高地位。相较而言,在美国的教育竞争,比中国更甚。推荐阅读《虎妈战歌》,还有些台湾人的相关书籍,从中,你会发现,有条件的父母,比经济条件差的大陆家庭在教育上的付出多的太多了,而孩子的努力程度,也超过某些人的想象。小象个人向他们致敬。part 2 硬美国就是不是靠智力而是靠实践打造出美国腾飞的经济的时代,而这一代人又亲手缔结了软美国“条约”:我不是不帮你,给你条件,去图书馆看书。硬美国的霸气与强悍让人(至少是我)热血沸腾,软美国就是在良好环境下,如同温室花朵般软哒哒成长的一代,最后直接投入硬美国的社会,挺矛盾的是吧,就是这样的社会现实。不过还好,自信和过剩精力总会帮到美国的。后面的部分,对于我而言,有效部分为:1 欧洲正在崛起,美国与欧洲的地位如同一战后二战前的欧美倒个个。如今,欧洲梦正吸引着人们的内心。2美国学者很勤奋,优秀的是真的很高产,而不是在灌水,所以,要想怎样,就得move fast。3考虑学着他那样的风格写写人物事件,说不定挺有趣的(有趣在于:把握他的写法,我才能逐步找出自己的写法。)不喜欢的思想,至少也可以活用他的思维模式嘛。

有点混乱,但不影响这本书的精华

这本书的给我的感觉,并不如书中的题目所述的那样,与你述说美国是怎样培养精英的,作者从各个方面“东拼西凑”以成该书。正如作者在自序那里所说的那样,有点混乱,希望读者自己总结。不错,看完之后领悟很多。

尚值一读

文笔流畅,不掉书袋,不拉虎皮,可读性高。篇章中所表现的东西比较杂,但是有很多理念是有重复的,可以说是普及性知识随笔。最好的几篇是前面论美国人教育的几篇,看了后会有恐惧感,美国人培养孩子下的资源,功夫,中国人或能比较,但是精英阶级培养孩子的理念,全方位的培养人格心胸眼光气魄意识,比较素质教育,高出不止一筹,更何况我们连素质教育都不一定能做到!读了后真的害怕,中国孩子能有竞争力吗?

我们的教育在做什么呢?

今天泡图书馆,解决掉一些工作邮件,就开始k书。在书架上刚好看见薛涌的《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就拿来读,读书毕竟也是很讲缘分的。此书在2005年出版时已经大热过,该君不仅博客热度很高,在《南方周末》等报刊上也常见其专栏。因为是耶鲁历史系的博士,对于美国社会百态的分析也独有见地。这一书是一本杂文随感集,从美国的教育、政治、历史、媒体文化等视角来解答美国精英阶级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作者梳理了“镀金时代”、“60年代”与现在的教育背景的演变,以及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势力的不断斗争,从历史角度解释了美国新贵族阶级的兴起以及与世袭贵族的巨大差异。同时,以美国政局的一些嬗变和媒体文化的转型等问题,揭示了美国社会的政治、教育、经济、文化的新问题与新发展。这又再次论证了教育绝非学校围墙内的观点。教育不是社会变化的动因,却往往是社会变化的结果。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应该透视其背后的时局。其中,教育领域中关于“基于标准运动”的一些论述,由于涉及到之前参与的课题,因此也格外印象深刻。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基于标准的运动是一场反叛运动,是反智主义的一场反叛,也是世袭贵族的一场反叛。它改变了美国的评价制度,也改变了美国的选拔制度。它重新诠释了美国精英阶层的含义,是新贵族兴起的教育根源。我们在引入新名词的时候,的确应该反思,是否理解其产生的根源与背景,我们的基于标准源于何呢?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