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品集

出版社:沈从文、 曾善本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806809303
页数:538页

章节摘录

若把江南地方当全国中心,有人不惮远,不怕荒僻,不嫌雨水瘴雾特别多,向南走。向西走,走三千里,可以到一个地方,是我在本文里所说的地方。这地方有一个油坊,以及一群我将提到的人物。    先说油坊。油坊是比人还古雅的,虽然这里的人也还学不到扯谎的事。    油坊在一个坡上,坡是泥土坡,像馒头,名字叫圆坳。同圆坳对立成为本村东西两险隘的是大坳。大坳也不过一土坡而已。大坳上有古时碉楼,用四方石头筑成,碉楼上生草生树,表明这世界用不着军事烽火已多年了。在坳碉上,善于打岩的人,一岩打过去,便可以打到圆坳油坊的旁边。原来这乡村,并不大。圆坳的油坊,从大坳方面望来,望这油坊屋顶与屋边,仿佛这东西比碉楼还更古。其实油坊是新生后辈。碉楼是百年古物,油坊年纪不过一半而已。    虽说这地方平静,人人各安其生业,无匪患无兵灾,革命也不到这个地方来,然而五年前,曾经为另一个大县份上散兵骚扰过一次,给了地方人教训,因此若说村落是城池,这油坊,已似乎关隘模样的东西了。油坊是本村关隘,这话不错的。地方不忘记散兵的好处,增加了小心谨慎,练起保卫团有五年了。油坊的墙原本也是石头筑成,墙上打了眼,可以打枪,预备风声不好时,保卫团就来此放枪放炮。实际上,地方不当冲,不会有匪,地方不富,兵不来。这时正三月,是油坊打油当忙的时候。山桃花已红满了村落,打桃花油时候已到,工人换班打油,还是忙,油坊日夜不停工,热闹极了。    虽然油坊忙,忙到不开交,从各处送来的桐子,还是源源不绝,桐子堆在油坊外面空坪简直是小山。    来送桐子的照例可以见到油坊主人,见到这个身上穿了满是油污邋遢衣衫的汉子同他的帮手,忙到过斛上簿子,忙到吸烟,忙到说话,又忙到对年青女人亲热,谈养猪养鸡各样事情,看来真让人担心他一到晚就会发烧生病。如果如此忙下去,这汉子每日吃饭睡觉有没有时间,也仿佛成了问题。然而成天这汉子还是忙。大概天生一个地方一个时间,有些人的精力就特别惊人,正如另一地方另一种人的懒惰一样。所以关心这主人的村中人,看到主人忙,也不过笑笑,随即就离了主人身边,到油坊中去了。    初到油坊才会觉得这是一个怪地方!单是那圆顶的屋,从屋顶透进的光,就使陌生人见了惊讶。这团光帮我们认识了油坊的内部一切,增加了它的神奇。    先从四围看,可以看到成千成万的油枯。油枯这东西,像饼子,像大钱,架空堆码高到油坊顶,绕屋全都是。其次是那屋正中一件东西:一个用石头在地面砌成的圆碾池,直径至少是三丈,占了全屋四分之一空间,三条黄牛绕大圈子打转,拖着那个薄薄的青碎石碾盘,碾盘是两个,一大一小。碾池里面是晒干了的桐子,桐子在碾池里,经碾盘来回的碾,便在一种轧轧声音下碎裂了。    把碾碎了的桐子末来处置,是两个年青人的事。他们同这屋里许多做硬功夫的人一样,上衣不穿,赤露了双膊。他们把一双强健有力的手,在空气中摆动,这样那样非常灵便的把桐子末用一大块方布包裹好,双手举起放到一个锅里去,这个锅,这时则正沸腾着一锅热水。锅的水面有凸起的铁网,桐末便在锅中上蒸,上面还有大的木盖。桐末在锅中不久便蒸透了,蒸熟了。两个年青人,看到了火色,便赶快用大铁钳将那一大包桐子末取出,用铲铲取这原料到预先扎好的草兜里,分量在习惯下已不会相差很远,大小则有铁箍在。包好了,用脚踹,用大的木槌敲打,把这东西捶扁了,于是抬到榨上去受罪。P4-5

前言

沈从文(1902~1988),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蔑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早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年闻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沈从文被徐志摩发现。将这位小青年推荐给中国公学校长胡适,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过30多部短篇小说集和6部中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他的作品享誉全世界,被译成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井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代表作《边城》是沈从文193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所写的故事很简单,但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描绘了水边船上所见到的风物、人情,是一幅诗情浓郁的湘西风情画,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榕的抒情乡土小说。    193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长河》,是沈从文回到湘西、在沅水中部一个县城里居住约四个月之后有感而写的一篇小说,是他继《边城》之后,关于湘西人物、社会风情的又一曲挽歌。作品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清新、质朴风格,运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对湘西某村落世外桃源般生活的描绘,成功塑造了夭夭、老水手、三黑子等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心灵美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沈从文创作的作品无一不在表现理想中的完美人性和对完美人性的追求,他的《边城》就是一首充满爱和美的人生赞歌:青年男女的情爱、祖孙父子的亲爱、人们之间的友爱、湘西风俗风景的可爱,以及这些爱中蕴蓄的美,融合在整个故事和人物彤象中,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美感;《萧萧》中所表现的人们的宽容善良、通情达理,环境的和谐,这些都体现了沈从文对完美人性和理想社会的追求。他的这种追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这种追求的执著性。对完美人性的追求既是沈从文的审美理想,也是他的人生理想;二是这种追求的独特性,他把完美的人性与完美的社会和完美的大自然融会贯通起来,构成了特有的“湘西世界”;三是这种追求的针对性,他对完美人性的追求是针对当时所谓的文明大都市而言的,大都市里的人情、人性与金钱交织在一起,污浊不堪。对社会政治的疏离、对都市人生的厌倦和对现实人生的困惑,使得沈从文把民族出路和社会变革的希望寄托在对完美人性的追求上。    本书为本套丛书之一本,由于编者能力有限,难免存在疏漏,敬请读者来信指出。    欢迎选购本套丛书其他读本,在此代表全体创编人员表示感谢。    编者

内容概要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二十世纪最优秀的中国文学家之一。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颇丰,作品结集约有八十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八骏图》,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文论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凭借独特的创作风格,沈从文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书籍目录

阿黑小史序油坊秋病婚前雨[鉴赏]神巫之爱媚金,豹子与那羊[鉴赏]神巫之爱[鉴赏]新与旧新与旧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鉴赏]一只船[鉴赏]萧萧萧萧[鉴赏]一个女人[鉴赏]雪睛赤魇雪晴巧秀和冬生传奇不奇[鉴赏]边城题记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鉴赏]长河题记人与地秋(动中有静)橘子园主人和一个老水手吕家坪的人事摘橘子大帮船拢码头时买橘子一有事总不免麻烦枫木坳巧而不巧社戏[鉴赏]湘行散记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桃源与沅州鸭窠围的夜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辰河小船上的水手箱子岩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老伴虎雏再遇记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鉴赏]

编辑推荐

沈从文编著的《沈从文作品集》内容介绍:沈从文一生共出版过30多部短篇小说集和6部中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他的作品享誉全世界,被译成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井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作者简介

从《老舍作品集(精读本)》艺术格调方面看,浓重的地方色彩、淳厚的北京味、幽默的风格、纯熟的北京口语构成其独特的艺术格调。他善于运用纯熟的北京话来描述富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人情、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故事、褒贬事物,他的语言是经过提炼了的北京口语,其特点是平易然而不单调不贫气,作家从容地调动口语,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了亲切、适当、活泼的味。在活的北京口语的基础上锤炼纯净的文学语言,老舍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图书封面


 老舍作品集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