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武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020099207
作者:李仲轩 口述,徐皓峰 撰文
页数:432页

内容概要

李仲轩(1915—2004),名軏,字仲轩,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的弟子,武林名号“二先生”。其父系和母系均为京津地区的官宦大家族,因遵守“武林人士不能有官场身份”的门规,放弃做官机会。
34岁自武林退隐,遵守与尚云祥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上发表系列文章,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和拳理,被誉为“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在海内外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徐皓峰,导演、作家、道教研究学者、民间武术整理者。
1973年生。高中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油画专业,大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文学作品:
纪实文学
《逝去的武林》《大成若缺》《武人琴音》
长篇小说
《道士下山》《国术馆》《大日坛城》《武士会》
短篇小说集
《刀背藏身》
影视评论集
《刀与星辰》
话剧作品:
《北京无冬天》(导演)
《这块儿的黎明静悄悄》(导演)
电影作品:
《倭寇的踪迹》(导演、编剧)入围68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获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箭士柳白猿》(导演、编剧)获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最佳动作设计提名
《一代宗师》(编剧)荣获2014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书籍目录

新版前言:卖衣买刀 徐皓峰
第一编 李仲轩自传
荣辱悲欢事勿追
第二编 唐门忆旧
丈夫立身当如此
乃知兵者是凶器
五台雨雪恨难消
总为从前作诗苦
别来几春未还家
第三编 尚门忆旧
入门且一笑
师是平淡人
把臂话山河
使我自惊惕
功成无所用
曹溪一句亡
雕虫丧天真
杀人如剪草
大道如青天
长剑挂空壁
我与日月同
掩泪悲千古
第四编 薛门忆旧
世人闻此皆掉头
心亦不能为之哀
处事如大梦
困时动懒腰
欲济苍生忧太晚
薛师楼下花满园 今日竟无一枝在
第五编  李仲轩窍要谈
遂将三五少年辈 登高远望形神开
一生傲岸苦不谐
万言不值一杯水
仰天大笑听秽语 我辈岂是草木人
君不见清风郎月不用一钱买
附录一 岳武穆九要
附录二 内功四经
我与《逝去的武林》(带后记)常学刚

作者简介

《逝去的武林:一代形意拳大师口述历史》口述者李仲轩出身于书香门第,年轻时拜入三位形意拳大师唐维碌、尚云祥和薛颠门下,深得形意拳大义;后隐于市井几十年,不为武术表演化和商品化潮流所侵扰,洁身自好;及至晚年,机缘巧合之际,娓娓道来三位大师的言行和武学,用最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传统武术界的人物风貌图,并透露了许多从前秘而不宣的练武秘技。滴水映月,令后学者得以窥见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原汁原味的中华武学。一代形意拳大师,为什么甘愿做一个普通的看门人?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为什么又突然开口,将自己毕生经验和盘托出?《逝去的武林:一代形意拳大师口述历史》为您讲述一个真实的武林,讲述在那个武术被称为国术的时代中国传统武者的爱恨情仇。书中有武林旧事,有老一辈武者的思维意识,更有中华武术所独有的训练体系。


 逝去的武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近期看徐皓峰的《逝去的武林》,有些感悟。所谓大道相通,做企业和练武功也有许多相似之处。1、聚力。真的武术没有电影里演的那么夸张,不会排山倒海也不会飞檐走壁。毕竟是人力所为,还是要符合物理定律的。常人200斤的体重通过训练,能打出70斤的拳已经是专业拳击手。武林高手可以通过关节层层加力,集中到一点,能打出超过200斤的力量。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会利用人体结构调动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形成最大的力。做企业也是这个道理,资源终归有限,要想同样的资源比常人做的好,就要善于调动资源,集中发力。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一个点上,那么企业才能有高于平均水平的竞争力。2、借力。然而光是力量大也不行。打起架来,招招都用力,打不了多久,力气就会耗尽。真正的高手善于以形破力,对方冲过来,你变换一下角度,借的是对方冲击的力量。还有就是兵器,你看电视上侠客拿着剑啊棍啊抡来抡去的那都不对。兵器其实就是个杠杆,以较小的力量通过兵器转化为较大的力量,用的都是巧劲。企业也讲审时度势。企业再强也强不过时代的力量,把握时代变化的机遇,找到合适的支点去撬动人才、资本、市场,才能成为赢家。3、内力。练功夫没法速成,能速成的无非就是一些招式,唬唬普通人可以,遇到真正的高手就会遭殃。什么是内力,其实就是持续作战的气力。内力得从最基本的练起,呼吸吐纳,站桩劈拳。所谓“太极十年不出门”说的就是练功夫十年也只是能见人。企业也有速成的,找到个社会资源,快速成长起来的也很多。但是内力不行的企业遇到一点困难就分崩离析了。做企业就是要扎扎实实的做好眼前的工作,一板一眼,一点一滴的提升客户体验就是修炼内力。一个行业做十年以上,不断提升不断磨砺,就会成为行业专家。就可以打通任督二脉,就可以创新升级。武者皆寂寞,创业皆艰辛。唯有静心修炼,内心欢喜,终可大成。
  •     手快脑子就快我想“我能摘帽子,就能摘脑袋”——只要他们想到这一点,就会住手(唐维禄)他不用手也不用脚,走了一圈,把我们都撂到了气息充沛,这是习武的基础因为身上的气充足了,情绪也变的活跃,忙了这个忙那个,像小孩一样干什么都兴致盎然(唐师)你凶,我怂。你怂,我比你还怂。勇气和本领要报效国家,对于死人恩怨,摆出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最好了。练劈拳的时候,不准在人多的地方,不准占别人的地方。遇到有人生事,不准动手比武,要学会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要留着时间习武,不要卷入是非中,虚耗了光阴。能致极境者,一由于虚习,一由于恒心,设辄作辄止,安能望其深造耶!练形意者勿求速效,勿生厌烦之心,务要有恒,作为自己一生始终修身之功课,不管效验不效验,如此练去,功夫自然而成。虽然不用诈,不可不防诈,与人较量总要慎之,慎之。用整个身体去那人,是形意拳的特点,十拿九稳。(唐师)师徒间要坦诚相见,当倾心相授时,却还抱着“偷学点什么”的心态,这种人是不堪传授的。否则有了武功将做下不可收拾的事,反而是害了他。练形意的要有自己的一套,不去稀罕别人。强,指的是能有自己的节奏,这种节奏不是跳舞般外露,而是潜在的。劈拳时形意头一个功,从开始便要练这种潜在的节奏。出拳时不使劲,很轻很缓地比划出去就行了,这样的动作,必然令呼气很轻很缓。而在收拳时,要使劲,吸的猛一点。轻出重收。越练就越和自己的天赋、形体般配,所以练形意拳是越练越有自己。有了自己,人就越来越强。老辈人大都经历过一段颠倒岁月,从大辛酸里爬出来的,只是当时不知道是辛酸,傻乐呵地就过来了。(李老)功夫大,不会审时度势,说明功夫还不行。功夫真大了,审时度势上便会强人一筹。练拳就是练一口气,一张口便白费了。而且精气神都在这一口气里,不求化在体内,反而大口大口唱出去,是在玩命。(李老)尚云祥没有一般练武人身上逼人的气势。但双眼清亮,一举一动都显得悠然自得,令人自然升起崇敬之心。太极如摸鱼,要如手探到水里般,慢慢而移,太极推手正如摸鱼般要用手“听”,练拳时也要有水中摸鱼的劲,有这么一点意念,就能练出功夫来了。(尚师)练功不练拳,用劲不用力从头到脚都有反应,练拳不是练拳头,而是全身敏感。崩拳的妙处在于张弛。炮拳有隐蔽的收手,这才是炮拳所要练的精要。一个好勇斗狠的人,往往头脑都比较简单,越来越缺乏灵气,师练不出功夫的。练拳一定得走火入魔,先入了魔境再说。有了恍然,处理恍然,师习武的关口,要凭个人聪明了。处理好,就鲤鱼跳了龙门。恍然来了,让它傻傻地过去,练武便难有进展。还有内五行呢?一个人对自己的五脏六腑没有体会,便没法练形意拳。练拳也是要四面八方地练,一个钻拳出去,在练的时候,不是只冲敌人的下巴,全管。这样才能随机应变。水火交融,产生风雷。拳打得很快,也许体内的轻重,水火是缓缓交融的;拳打得很慢,也许身内的轻重、水火交融猛烈澎湃,或是灵犀一动,立时安宁;有时候要强撑硬挺,打开个局面后,再缓和下来。一咬牙,就海阔天空了。习武要先从弱点上练起,从失衡处下手。一般人都是右重左轻、头重脚轻、前重后轻。站熊形一开始要体会出自己的失衡,自己搞懂自己,右边重了,便要在左边加力量,或者将右边放松——这是熊形的轻重诀。打形意拳,会觉得自己渺小,人在高山大海前也会自感渺小,油然而生敬畏之心。高峰坠石、浪遏飞舟——这种天地间的惊人之举,在形意拳中都有。练武最容易伤的一是脑子,二是眼睛。觉得脑子糊涂,眼睛有压力。要赶快用二十四法来校正自己。练拳要有老师看着,否则对自己越来越满意,麻烦就大了。心中空虚则灵而不昧,有大智慧,明悟顿生。之所以没有收益,是因为没有入神。形意拳不是力气活儿,你要学会调养自己,站桩要领、姿势可以从拳谱上找,而入神要自己体会。读书有书呆子,练武也有武呆子,不要做武呆子。别人的好,一辈子不忘。别人的不是,转头就忘掉。这样,你就能交到朋友了。年轻人,心胸要大点,不要做“与恶狗争食”的事,只要自己在理,不论拳头。也能找到公道。器上而通乎道,技精而入乎神,惟得天下之至正,秉天下之真精者,乃能穷神而入妙,察微而阐幽,形意之用器也、技也,形意之体道也、神也。器技常人可习,而至道神,大圣独得明。
  •     综述:口述体,难免深一脚浅一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有点意识流。民国故事吸引大众,功法讲古方便形意入门参考。目录组织上,成书分了唐、尚、薛和杂述四部分,讲述时穿插交错,不必细究 。另,注意到多数篇章第一人称视角,也有第三人称的。《荣誉悲欢事勿追》注释九引了孙老先生《八卦拳学》阳火阴符一段,原文可查是刘一明的《周易阐真》,老先生作了括弧注释,进阳火谓之明劲,退阴符为暗劲,可以细细揣摩。刘一明以易经解丹道,《参同契》的路子,玄且不论。《丈夫立身当如此》后面讲了练功站桩和劈钻两拳,按五行相生的顺序应是金水木火土,劈钻崩炮横,说是生克,也无须较真,常有按劈崩钻炮横教练的,没有问题。劈崩两式出大家,劈里已经有钻了,单练劈崩两种劲吃功夫。文中说呼吸气息,都在理。拳养人品,也是练进去了点滴参悟滋养变化,不分拳种。《乃知兵者是凶器》介绍了练法和打法的区别,初学者就注重练法,不跺脚绷劲,找找“川流不息”。站桩不宜太低,护膝。“劈拳如推山”又一锥子扎深了,自学初学没出功夫者无山可推,忽略。劈拳找找起落呼吸。这章的注释都是歌诀,形意门当初创拳真是人才济济,拳诀各有侧重层次,读读,看有几句能留住不。《五台雨雪恨难消》强调了形意也叫行意,重腿法,好溜达,三体式站出东西了(譬如开胯),走路就有一些区别。“随感而发,有触必应”和“握剑小指紧张会伤目”有点超纲,看看就得。站桩偏暗室,也是个人习惯,守静的意思,不必造作,非要半夜找坟地或荒郊。最后注释提到站桩流血,李老说“流动感”,大约是细梳腿上脉流的意思《总为从前作诗苦》,这章炫了一些神奇,比较徐皓峰。抖大杆子,不懂不说。脚底板“脸红”,劈拳“前腿外撇的大跨步”(龙形搜骨),练拳“轻出重收”,猛吸缓呼。《别来几春未还家》象形取意,说到了感动万物、气息蒸腾、水火既济、舌吸上颚和雷音滚滚,暗劲上身了。后面举例审时度势不知所谓。注释有二十四法,看个意思。二十四法是以外逼内,精准调校后下功夫就长内功,摸进内家门庭。但这是一步登天的技击桩,需要三分心思七分苦力,旧时不缺鲁笨苦心之人,师父领门,摸胯调腿给个范式就龙蛇自成了。《入门且一笑》敲钟传虎豹雷音,超纲,就瞎琢磨吧 ~ 手上没茧子,砖里拧钉子,唐维禄。尚云祥解释虎豹雷音,是脏腑震颤,内外接引,“嗯”、“嚯”两个音,知道练不到。《使我自惊惕》浑圆桩和无极式有点类似,中和养生桩,不像三体式,单重抻筋错骨。提到了薛颠燕形过桌子技惊四座的段子。眸子清亮,精气神足,也是站桩养功调伏气血的结果。桩没有二三十分钟是不出东西的,后文书薛颠象形术要求两个小时,略夸张,你站出东西梳通筋脉了,就不用开始时那么久。《功成无所用》,不是一门,不是亲近的,不是熟悉的场合,不宜评论别人练拳。拳也没必要学全,你又不靠这个吃饭打人,譬如专讲打法的十二形。《这般清滋味》,练功不练拳,用劲不用力,得意忘形。《曹溪一句亡》,硬退硬进无遮拦,脚手齐到方为真。练拳要学瞎子走路。《雕虫丧天真》,说了点桩法,狗熊冬眠,没事抖一抖,尾椎上推,降龙有术。《大道如青天》,提了化脑子,一种练拳魔怔现象,勿妄勿助,顺其自然吧。腋下清风托着,两胯牵连天地,御风而行越野跑肯定很爽 ~ 劈拳脚心要吸着,开涌泉,也有四面支撑的意味。《长剑挂空壁》,大小便时闭五行能体会脏腑,这个没听过还,说散淡时间闭闭五行能长寿。六部剑、剑尖粘小人儿的“妖法”练习,疑似和日炼月炼一样,李景林武当剑法串过来的,知道即可,不宜多想(因为没师传、不系统,耗神动意容易出偏)。《我与日月同》,练拳和书法串联,超纲、取悦文人,越来越徐皓峰了。如前文,“脑子化了”就会乱琢磨瞎串联,和聊斋、易经、书法、天地精神勾搭,文笔不错,看看即可。《掩泪悲千古》,说了横劲,切实有用。薛颠的部分故事很好看,飞云摇晃旋没学过,不多说。提到“力/较丹田”,“崩拳有九、钻拳有六”,“校二十四法和浑圆桩说到底是一个东西”,一对一顾打一体硬打硬进,一对多可以转七星走大边。书尾附了《九要论》和《内功四经》,薛颠和孙禄老应该都是从内功四经里得了好处,更别说宋家了,可以看看能看懂多少。老话说,天下武功出河东,信夫!!PS:也算对07年这一篇的阶段汇报,一搭手:晚了您呐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有一点点小时候听老人讲神奇民间故事的感觉,当然其实这本书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也就看个热闹。这书应该换个标题叫:形意拳进阶指南
  •     前四篇主要回忆师傅们的种种过往 还是挺有意思的 第五篇更学术不学武很难有体会所以不是很能看下去 那些学拳的人也是略逗 嗓子疼脚疼啥的 总结来说学功夫还是得找师傅啊 自己瞎wuzha不行 装帧设计的不错
  •     初看觉得有趣,大概所有第一次接触陌生的存在都是这种感受。但越往后越困乏,觉得全篇大同小异,有些内容甚至重复了,整篇逻辑不强。我想只是带着猎奇的态度去读这书的态度不合适吧。
  •     看完书,总算明白为什么徐浩峰要拍那些关于武林的电影了,也只有他能拍得出那样的江湖。
  •     喜欢电影一代宗师而读的书,因为在宁河工作的缘故,虽然武林离我很远,但故事中的人、地点都感觉格外亲切,后来发现作者竟是一代宗师编剧,倍感惊喜
  •     挺有史料价值
  •     看的时候总忍不住比划,慢慢就在脑中比划
  •     老罗推荐,唉,逝去的青春啊,神秘的老罗总是给我奇书看。
  •     2016年阅。研究孔子的教授推荐的,武里的“道”。
  •     两天毕。语言平实中炸起惊雷! 薛颠、尚云祥、唐维禄,多少写意风流,堪是一本关于上世纪武学的纪事佳作。 令人无限神往啊!
  •     李老将我们带进一个我们从未见识过的武林世界,让我们不由得相信中华大地曾经真的有一个武术林立的世界。至于那些奇人奇事奇招的真实性,我也相信个八九不离,我亦相信,武亦有道。 “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
  •     一件事做到极致就会见天地
  •     开始讲练武的故事还是挺有趣的,后来说一些习武的原理,读之心不在焉
  •     好看到不能形容了……
  •     吉利提醒了我
  •     能和他们说上话,多大的面子
  •     言简意微,必时而读之。
  •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919132
  •     08.18
  •     当然不如小说好看。
  •     不自悟自修 一直跟着师父 好东西是听不完的”这本书一直在用不同的话讲同一件事情 就看哪句对得上缘分
  •     2016-11-19
  •     重复的部分不少,纪实的随意性可见。不过还是从几个人的角度梳理出了一个民国武林高手的面目。猎奇满足还有奇人奇事段子足以,背后的道理以及人世准则褪去多年,重提有益,令人唏嘘。感应了形意拳,掌握了心法和知觉,还有文雅知礼,告知天命的境界。
  •     豪气干云,肝胆相照,武林往事,一知半解。
  •     在拳理完全看不懂的情况下,依然读得有滋有味的,向往哪个逝去的武林。
  •     感觉接近武侠小说了,但还是相信书中描绘的大部分是真实存在的,世界之大,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     学功夫很难,规矩太多,与其说介绍了形意拳李存义一支的故事,不如果说揭示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功夫没落的原因,作为安身立命的本领,在社会变革过程中,没有多少人能把本事继承下来,时过境迁,当往事呈现在我们面前,竟然发现文化早已天翻地覆,但愿有机缘的人能出现天才人物,将传统的技艺包装在现代文明的框架下,发扬壮大!
  •     我自己看过先在网上看一遍,才买的书,感觉很不错,因为本身我自己有练太极。
  •     那个江湖即使曾经存在,现在看来也像小说了
  •     201608,重购重读
  •     武学大师:仁、勤、聪。名师高徒,各领风骚。
  •     我对武术兴趣不大,追书,是迷醉于民国——中国武术最后黄金时期的那些高人奇事,直如那时的人们追《蜀山剑侠传》。
  •     作为外行,坦白讲,除了尚、唐、薛三师的逸事稍稍有趣,其余关于形意拳学的义理实在味同嚼蜡。且本书内容有重复,章节题也多与内容不甚相符。看书名《逝去的武林》,又是口述,以为是讲逝去的武林逸事,而实际主要是对形意拳的介绍,可能对相关读者有吸引力。然如我,读下去实在困难。弃。。。
  •     还有江湖一席之地的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远,最后的传奇消失,成了字间秘传。
  •     读过此书,我的心凉了一大截。破灭我的乱想,实事求是才是真。
  •     我等门外汉也就看个热闹,读起来并不是很有趣,但是对于习武之人应该颇有裨益,这种搜集资料,传承文化的工作还是要值得肯定的。
  •     喜欢看过去的老故事,尤其是神秘的武林。只是人民文学的装祯真的是醉了。
  •     能松能活能紧
  •      这是一支拜达摩祖师为主的形意门派,也许与达摩尊者东来传佛心印有关吧,毕竟禅宗就是讲悟道的。。不仅仅是练拳,行住坐卧都可以悟道。。这个道当然不是前面那个道了,程度肯定有所不同。。那才是真正的武林。。武林不是打打杀杀,不是拉帮结派,而是你来我往。
  •     浮世难得江湖气可能成長的軌跡時不常都與港片相連 所認知的江湖大概都來自這般俠客情結 其實這本書所涉及的不止是拳法或是傳承算是對禮、義、德的懷舊 徐皓峰的才氣不止於此然則最愛此作 字裡行間分不清真假 但勾畫了一個蠻偉大的光景 所以也體會到一個人對所學有敬畏感的狀態多麼讓人震撼……
  •     关于侠义、武德、武者的尊严
  •     武术有较高级的哲学在里面,却也融合了很多垃圾的东西(各种所谓国术、国学都有此好),粗暴点说就是凑数目字,如凑五行,凑三九之数,凑动物之象。本书精彩之处恰在于展开说(而非揪着合数的理论不放),在于破障,更没有在金石汤药、仁义道德上走得更远,难能可贵。有人会说,你把中国哲学、国学看低了,非也,作者潜意识里针对的就是入门者,捧此书、此学为至宝者,就像看史一直停留看入门通论一样,实求谈资而非求真理,是作者把读者看低了。当然,这正投射出作者心中的末法之象,也算是一种深刻的浅薄吧。
  •     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上个时代的神体现的很好。 裸线装,加个纸壳就更好了。
  •     学习和体悟的方法有很多,读书、练字、绘画、弹琴……武术是人体的修炼方法,从中可以悟得很多自然之理,还有很多人生之理,常读常新的书。
  •     比起金庸及港台片中创造的武林,更加能叫人相信这就是实打实的武林。其实很多内容都是练习武术的一些心得,并不真是一部民国武林历史。
  •     夜晚遇到随手标记一发,这本书在我心里值下了一个接近真实的根,我从龙蛇演义开始了解到所谓国术,讲到杨露蝉等人,然后到了这里,我发现所谓的真实的武林甚至有可能过之而无不及,几乎可以当作神话看了...真情实感,男默女泪,我喜欢薛颠!
  •     唐尚薛
  •     看来我并非练武奇才。读不下去。
  •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可归入生命科学。得知一二亦可收益。那些人定的学问终非究竟,让人忍不住想说去他的。
  •     开始学习太极拳,来本武林之书熏染一下。虽然写的是形意拳,但很多习武之道是相通的,看到一代武人的追求、情怀,也读到功夫里的精气神。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