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简史》书评

出版日期:2016-5
ISBN:9787508660625
作者:卡比尔·塞加尔
页数:309页

货币的历史——《货币简史》有感

提起货币。可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吧,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所用的纸币就是其中的一种。当然我们还知道黄金,白银这些也曾经当作货币被人们广为使用过,那么货币是如何发展的,货币与我们的联系究竟是怎么回事。对于这些问题可能知道的人就不是那么多了,可能还有很多人估计都没想过这两个问题。今天在我手上的这本由美国作家卡比尔-塞加尔编写的《货币简史》就是一本专门针对货币的书。在这本书中作者不是简单的描写货币发展历史,而是在讲述货币发展的同时也探讨了我们人类的本质和思想活动。例如第一章"那是一片丛林:交换生物学"里面就谈到了地球的生物起源过程,描述了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继而引出自然界的货币这一概念。我们可能看到这里的时候会觉得作者可能已经偏离主题了,但是不是这样的。我们通过这样的内容其实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这本书产生了不一样的阅读兴趣,例如书中谈到的:":在所有这些共生关系的例子里,交换的都是能量。可以说,能量就是自然界中的货币"。通过自然界的货币的形象描写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人类生活中货币的作用,其实也是为了满足人类彼此之间日常活动的交换需求。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点,那么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纸币等软货币能够取代黄金白银等硬货币在市面上流通,纸币本身的价值只是我们给它的一个用于交换的定义而已。本书的正文部分一共分为三大部分共计八个章节,内容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形式铺展开的。作者在第一部分"头脑:理念的根源"用用三个章节的篇幅从生物发展情况以及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货币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再在第二部分"躯干:货币的物质形态"里同样用了三个章节来简要介绍了货币的发展简史。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白银黄金等硬货币是如何兴起的,又是如何慢慢被纸币等软货币取代的,这部分还对货币的未来进行了各种可能的分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在这里作者主要写的货币发展简史是排除了东方国家的,尤其是货币在古代中国的发展情况是没有提及的,所以说这是本书的一个不完整的地方。最后一部分"灵魂:价值的象征"里面就特意对货币的精神层面进行了解读。总体来说,本书是一本不错的了解西方货币发展情况的普及经济读本,作者在书中的那种类比写作手法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货币简史 经济学科普书 卡比尔 塞加尔

货币简史 经济学科普书 卡比尔 塞加尔卡比尔·塞加尔(Kabir Sehgal),摩根大通新兴市场股票部副总裁。简单的介绍了货币的起源,经历的变迁,还有未来的畅想,是经济方面入门科普的书。我们之前认为货币是由以物易物的交换演化而来的。比如我有海盐但需要粮食,你有粮食但需要海盐,咱们一拍即合,做了一次粮食换海盐的交易。通过交换,一些金属比如铁成了货币,慢慢的铜取代了铁,银取代了铜成为后来我们认知的金属货币。但这个经典理论并没能找到证据,反而另外一个起源的解释更有说服力,在学术界里也得到支持的,这就是债务起源说。回到刚才的例子,其实一开始我手上不一定有海盐的,我可能什么都没有就是个穷光蛋,饿了怎么办?找你“借”粮。然后你说,粮借没问题,但是你到时要用同等重量的粮食,或者“等价”的其他东西来还债。意思很明白了,先有的“债务”,再有等价的“货币”产生。货币一开始是硬货币,就是贝壳、铜、银、金等等从自然界获取的、稀有的,当时人普遍也认可的物品。后来有了政治体,货币就由有公信力的政府发行,一开始货币含有银,比例高,比方说含90%,一个银元能买一头牛。后来政府银不够了,银元含银比例就得降低,好吧,50%。对于上一代的银元“良币”来说,第二代的算是“劣币”,但别看是劣币,政府说照样能买一头牛。底下的民众心里想了,你当我傻啊?行,咱们看谁更流氓,以后我拿到良币就藏起来,熔了留着用;拿到劣币就拿去买东西。这样良币慢慢的退出市场流通,劣币大行其道。这就是格雷欣的劣币驱逐良币法则。这个法则也被引申成到市面上烂产品低价顶死高品质贵产品,高品质被逼退出市场。硬货币发展到后来,人们觉得带着沉甸甸的金属不方便,政府凭着自己信用,出了纸币,保证纸币等价于硬币。承诺随时可以兑换成等值的硬货币。这些纸币就是软货币。软货币的诞生迅速起到了积极作用,交易受到极大的刺激,市场上软货币流通的越来越多,经济夸夸夸的往上涨。政府尝到了甜头,继续发行更多的软货币来支付军事、日常开支。慢慢的,软货币越发越多,超过了金银的储备的价值,人们开始不能兑换金银了,对软货币失去信心。金银又再次成为交易的主角,软货币不再使用。金银毕竟存量少,这就反过来压制经济,政府尝到任性的恶果。这里面就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软货币的流通必需要建立在民众的信任上;二软货币的发行一定要受到合理的约束,匹配经济需要。正如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说的“绿色的美钞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所有人都认为它有价值 ”。那为什么不能按照黄金等金属作为软货币的“锚”,来约束软货币发行呢?历史上以金本位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失败,已经能说明道理。中央银行是随着软货币的风险而诞生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设置利率,也就是货币的价格。要明白这个首先得理清楚货币流通跟利率的关系。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多时,银行能拿到存款的成本就会降低,所以银行降低利率也能吸引存款。这时银行会降利率。反过来,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少了,银行拿到存款的成本提高,需要更高的利息吸引存款。这时银行会升利率。所以当中央银行想提高利率时,就会出售部分证券,减少货币供应。想降利率了,就利用凭空创造的新增货币来国有银行购买国债,银行拿到钱了就会通过发出贷款的形式放到市场上流通。无论货币怎么变,它都是满足人类欲望的同时带来邪恶的隐患。如果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体现为价格,那亲情,爱情,喜悦都可以买到吗?未来货币会怎样?本书设想出有三种可能:1、悲观情况,由于灾难的出现,如金融危机、毁灭性的恐怖袭击和自然灾害,整个世界陷入衰退。2、乐观情况,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整个世界继续前进。3、梦幻情况,在遥远的未来,人类跟机器已经一体了。想知道具体的情况?哈哈,买书看看吧。

你赋予货币的价值,就是它回馈你的意义

金钱,向来都是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有人说金钱是万恶之首,也有人认为获得金钱就等于得到了幸福,有人认为获得金钱的结果大于过程,也有人坚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人认为金钱带来的享受无与伦比,也有人坚持精神的信仰高于物质生活的丰厚。想要客观的理解金钱的意义,就需要了解有关其的全部,金钱的起源,演变和及其在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卡比尔.塞加尔的著作《货币简史》,就是这样一本帮助我们更好理解金钱,或者从更广义的定义来讲--货币的发展历史。卡加尔是摩根大通新兴市场股票部副总裁,他对货币的思考起源于对金融危机的反思,从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历史角度剖析了货币的发展,以及货币的本质。《货币简史》并不是一味陈列货币的发展史,更重要的,是卡加尔在每一个货币发展阶段对人类心理和社会需要的剖析。1. 货币与人的关系货币是因为人和人之间合作与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从最早的以物易物到设定一个共同价值的“标杆”,金钱的本质是为人类服务。但同时,人类对货币的态度也在反向塑造着人类本身,有人为之疯狂,有人视如粪土,产生此类态度和心理差异的并不是货币本身,而是个人赋予货币的价值。你赋予货币的价值,就是它回馈你的意义。你认为它重要,它就重于泰山,你认为它不值一提,它就轻于鸿毛。《货币简史》第七章中举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来对比人类对于货币和灵魂价值的取舍和定义,同时,卡加尔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体验过地上的财富的局限性,那么他也不太可能意识到放弃地上的财富的必要性:为了领会解脱的真谛,你需要财富。如果没有体会过多多益善的经济逻辑带来的空虚感,你永远也不会意识到少就是多的宗教逻辑的可贵”。2. 货币的发展从沉甸甸的铁块到贵重金属,从口袋里的百元大钞到电子支付。货币的发展史就是人类需求的发展史,从初步的“互换”逐渐上升到对“便捷”的需求,导致了货币本身形态的变迁和发展。卡加尔首先回顾了硬货币的发展史,各举了东西方社会的不同阶段来说明各个政府如何保证货币的供需平衡,谁有资格和权利去生产和操纵货币,以及一种货币的流通条件:1. 人们必须相信它是真正的法定货币,2. 它的数量必须有限。其次,在软货币的发展史中,卡加尔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串联到比特币的兴起和衰落。同时,他还预测到,”去货币化“的发展将是货币演变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使用者的信用,影响力等因素也会影响“无形货币”的本身,我们手中信用卡的透支上限因何而异?为什么微博大V的投诉更容易获得有效的答复?卡加尔的答案是:“货币是我们自身价值的象征”。3.货币的价值第一层价值:象征意义。货币的价值可能不是实际上的,比如你钱包中的钞票其实也有可能是一堆废纸。货币之所以能够流通的前提,即是交换双方达成了普遍对其价值的共识,其价值有可能只是象征性的。第二层价值:实际价值。每一张/种/一定重量的货币象征的实际数字。第三层价值:心理价值。人对持有的货币赋予的价值,比如一张从你心仪偶像那里得到的十块钱,虽然数额上少于一百,但是对你来讲其代表的心理意义却远大于一百元面值的钞票。除过以上三个板块,卡加尔还在书中运用经济学和心理学原理简要阐释了“货币心理学”这一概念,为什么会有人宁可不投资也不愿意去冒损失的风险。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透支信用卡,即使那代表了更高额的债务。为什么说金钱债务的背后是关系债务。了解这些现象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金钱。你永远也无法运用自己不懂的东西。

忘掉金钱才能记住自己

金钱是什么?有人说是财富,有人说是能力的象征,还有人对钱嗤之以鼻,称其为“阿堵物”,都不愿直呼其名。在我们现代社会,金钱无所不在,无时无刻不在运转。往大里说,金钱在日夜不停地流通,正如《金钱永不眠》电影里所描述的一样;往小里说,我们的生活中也在不停地使用金钱,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冰箱、手机等等电器,无时无刻不在消费。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金钱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有了钱,自然可以享受更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一旦没有钱,一文钱也能难倒英雄汉。所以,钱对于我们而言,更像是一种魔力,一种驱动力,让所有人为之疯狂,令人无限向往。因此,有人说:金钱可能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但金钱是从何而来,是怎样主导我们的世界?在痛苦地赚钱和痛快地花钱的时候,我们从未想过这个问题。面对问题,总会有刨根问底的人。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成员、摩根大通新兴市场股票部副总裁卡比尔·塞加尔(Kabir Sehgal)就是个有心的人,他抛开常人对货币的理解,从历史、经济、神经、政治、宗教、艺术等角度入手,编著了《货币简史》一书,以新奇的视角和精彩的故事,讲述了货币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我们人类的重大影响,精彩有趣,观点新颖。金钱最重要的属性就是交换。比尔·塞加尔从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他指出,交换无处不在,对一切生命体而言都至关重要。最初被交换的是食物,这是生命体为了存活下来所必需的。随着人类具有了象征性思维的能力,人们开始交换更具耐久性的物品,之后又开始交换可以充当价值象征的物品——金钱。的确,我们使用金钱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换取更多自己需要或想要的产品,包括服务。如果今朝有酒今朝醉,难免会吃了上顿没下顿,把自己逼向绝路。因此,金钱的产生完全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是天人合一的重要表现。金钱的交换,就必然会产生债务。比尔·塞加尔认为,货币是一种通行的解决债务问题的工具。的确,在美元纸币上印刷着这样一句话:“这张纸币可以合法支付任何公共及私人债务。”所以美元也是一种负债,是美联储的债务。在任何领域,债务都伴随着义务。我特别欣赏比尔·塞加尔书中的一个观点,人情债也是一种经济形式。对于这种形式,我们大家都是个中老手,脑子里都能记住自己欠谁的,谁又欠自己的。甚至在解读贪官时更为精辟,贪官们不记得谁给自己送过,只记得谁没送过。换句话说,就是对别人对自己的负债记忆最为深刻。虽然货币这么“值钱”,但货币本身并不值钱,尤其是软货币,也就是纸钱。因为货币的价值并不来源于其内在的金属价值。经济学家米尔顿·佛利德曼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绿色的美钞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所有人都认为它有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货币由政府发行,靠信用流通。国家越是强大,政府机构的信用度越高,货币就变得越软。所以,我们更应该期望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这样我们手中的钱才会更“值钱”。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清楚自己忙忙碌碌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是塑造自己、成就业绩还是追逐那些象征性的“彩纸”?读完《货币简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句话是:当一切事物皆可出卖之时,任何东西都可以被买下,也就都可以堕落腐化。的确,如果给那些曾经视作无价的东西标记上价格,势必将其玷污。比如爱情、友情、亲情,还有廉洁和尊严等等。钱财乃身外之物,对外在成功的追求,必然会使人变得更忙碌、更缺乏满足感,也更难获得平静,很容易让人迷失人生的方向和意义。外在事物带来的欢乐是痛苦的源泉。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淡泊名利、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么金钱的多寡得失,自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正如宗教领袖们所言:只有忘掉金钱,我们才能记住自己。

期待

说说看完导读的感触,我想起那天和韩老师开的有关包养卖早点大姐的玩笑。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我的奇葩想法,恰巧刚看了局外人,那么我们可以把玩笑故事翻转过来:门口大姐手中挥舞的烧饼加鸡蛋是这个世界的货币,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她和我们就形成了一种松散的包养关系,她付出单加或双加而我们会因这微不足道的包养费每日和她见面并用几张绿色的山水人物画像来取悦她,许三观不是说么“吃了我的饭,就是我的人”。无论是软货币还是硬货币抑或是账面上的数字货币都和烧饼加鸡蛋货币一样是我们虚拟货币,只要我们达成共识任何事物都可成为货币。货币是一种信仰,有别于宗教信仰的是货币信仰是因为别人相信,宗教信仰是自己相信。货币在不断重塑我们的神经回路。希望这本书像《人类简史》那样颠覆三观!

谈点伤感情的事

早上出门,看见路旁的树开花了,心里有些悸动,那花儿有些黄,有些圆,像是古代的铜钱。我心想这大概是传说中的摇钱树,可是转念又不对:在这个人人都用支付宝和网银的年头,厚重又占地方的铜钱已经是不合时宜的东西了。现在上面应该挂点毛爷爷才能这么叫了。谈起毛爷爷,就有些伤感情了。不过,只要优雅地谈论它,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从它被发明的美好动机开始:分享。在那个古老的年头,大家通常是用以物易物来满足各自的需求,然而正好你需要羊毛我需要的小麦这样的事情(这叫偶合)并不能天天碰上,于是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中介(抽象思维也就此发展),比如食盐之类,其他的东西都以它来衡量,这样就大致都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了。而隐藏在其后的,正是分享的价值,从人类还没有诞生这种活动就已经开始,还记得鳄鱼嘴里的小鸟吗,或者是花儿依托蜜蜂传播花粉的方式?那么人类的交换呢?从债务开始。老天,你不会真的觉得古时候我要卖头牛出去就正好能碰到有五大麻袋谷子的人吧,那没有该怎么办呢?先把牛给出去,谷子过两年再还啊。正是在这种信任关系中,债务体系和最初的交换体系开始建立起来。至于它是如何深远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你有没有听过“人情债”这个词?甚至说起来,我们现在也还有国债这个东西(美国的比较出名)。既然有了要还的债务,当然还有要还的礼物(你不还试试?),如果有人请你吃了饭,你是不是感觉需要请回去?如果你冒失地接受了别人的礼物,那么接下来,对于他提出的小小要求,相信你也不太好意思拒绝吧?看,这就是礼物的力量。要说礼物作为一种交往的形式,恐怕发展最细致的还是日本。看他们打的结就能知道。一般婚礼/葬礼上送礼物打的是那种比较难解开的结,意味着希望你不会总是收到这样的礼物(想想那些在结婚时祝你年年有今日的朋友吧)。而在毕业或者晋升时,则会在礼物上弄一个比较容易解开的结,象征着经常会有这样的好事。接下来,才说我们平常认知的货币的正主的前身:黄金。我们不如叫它硬货币,一是它实实在在很硬,二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也给人很扎实的感觉(每逢经济危机,大家还是相信这个多过纸币)。有一个词,叫做金本位,正说明了黄金的地位(当然之前还有白银),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地位逐渐被取代,因为,有人喜欢软的……这就要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说起了,这个体系意图以美元的地位来取代黄金的地位。为什么呢,一则当时的钱都在贬值(根据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市场是流畅的货币越多,货币质量就会下降,那么比较实在的黄金就会推出市场了,这是个恶性循环)要想办法,二则美国也想确立自己的地位。在当时效果也确实不错,用纸币当然更加方便,生产成本低,想印多少印多少(理论上),还可以巩固政府的统治。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一则纸币能正常发行在于政府的信用(我天朝曾经有过一段随手都是几十万然而买不了什么的历史),二则对于纸币与黄金的相对价格,似乎没什么科学的计量方法,起码罗斯福的助手说他们是靠组合幸运数字来确定的……不过说起来,其实货币也是现代民主的一个重要的功臣(对私有财产的确立和保护),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硬货币的成本,软货币的不好控制(嗯,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后还是崩了),也就应运而生了电子货币,从比特币开始,更加安全也更加自由,但是,这些,都是腊鸡。未来将会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方式,比如,卖体验,嗯,卖体验。比如你有一份奥运冠军的体验,而我有一份出门看花的体验,于是可以相互交换。平实一些的,其实还有卖时间,现在许多地方已经实现,去给人做个瑜伽教练,以此换取一些蔬菜,园艺或者其他的服务。这样,大概货币才回归了最根本的价值。是了,这些东西(还有更多)都来自于这本有趣又端庄的书:《货币简史》嗯,希望你会对这篇文章感兴趣,这是我的微信公众号:shuimoshishu搜索“诗书”即可


 货币简史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