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全集(散文卷Ⅰ)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月
ISBN:9787532749119
作者:加缪
页数:406页

章节摘录

  在这儿,神灵充当岁月流逝的河床或标尺。我描述,我指出,这是红的、蓝的、绿的,那是海、是山、是花朵。我爱用鼻子紧压乳香黄连木的花球,何须言必称酒神狄奥尼萨斯?古老的颂歌写道:“饱览这等美景,幸哉此生!”我后来怡然念及,何须拘泥于是否献给农神得墨忒耳?饱览,并且是在人间饱览,怎能忘怀这忠告?当英雄厄琉西斯创造奇迹时,只需静观便可。就这一点来说,我深知接近世俗永无止境。我得赤身裸体跳进大海,身上飘着大地的香精,在大海里将它洗涤,让我的皮肤感受那拥抱。而大地与海洋久久亲吻就是为了这一抱。一进入水中,便感到瑟缩,又冷又稠的海水朝你涌来,然后钻入波涛,耳中嗡嗡鸣叫,鼻子流涕,嘴里不胜苦涩。游起来之后,两臂粘满水珠,从海里伸出,再被阳光照耀成金黄色,在浑身抽筋的感受中重新放进水里。水在我全身汩汩流过,我的两腿在喧嚣中制伏了波涛。这时无法辨出天际。上岸后,便躺倒在沙滩上,纵情于尘世。回到血肉之躯的重力中,在阳光下昏昏欲睡,不时瞧一眼两臂,皮肤晒干之处随着水滴的滑落,露出金黄色的汗毛和小小盐粒儿。  这里我明白了,什么是所谓荣誉:无限爱恋的权利。在人世间只有一种爱情。紧紧搂抱一个女人,这也是留得由天界下凡人海的那种异趣。等一会儿,当我投身于苦艾丛中吸收其清芬时,我将不顾一切偏见领悟到自己正在完成一项真理:阳光的真理,也将是我弃世而去的真理。在一定意义上,我在这里嬉戏的,无异于我的生命。这生命散发着炽热石块的气息,洋溢着大海的呼啸和刚刚放喉歌唱的蝉鸣。和风清新,天空湛蓝。我深深热爱这生命,并且要自由自在地谈到它,它使我对自己人的境遇感到自豪。但人家常告诫我: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不对,有:这太阳、这海洋,我那跳跃着青春的心灵、我那散发咸味的躯体,以及开阔的环境(温情和荣誉就在这环境中,在黄蓝交织中汇合)。我的力量和才能就应当用在征服这一切上。这儿的一切都听任我完好无缺,我不放弃自身的任何东西,也不戴什么假面具。

前言

  本卷所收散文写于1935年和1936年(当时我二十二岁),一年后在阿尔及利亚发表,印数很少。这个版本早就绝迹,而我一直不同意重印《饭与正》。  我执意如此并无神秘的原因。我对这些文章中的思想一点儿也没有抛弃之意,但总觉得它们的形式笨拙。我身不由己地对艺术怀有一些成见(下文另行说明),因而长期妨碍我考虑再版这些文章。这看上去十分虚荣,倒好像我的其他作品已符合种种要求。难道我还需要说明绝非如此吗?我只是对《反与正》的笨拙比对别的作品更敏感,而对后者我也心知肚明。说明此点的惟一办法是承认前者涉及、并且多少暴露出我最重视的主题。这本小书的文学价值问题解决后,我确实可以承认:对我来说,它的见证价值是很大的。我明确指出是“对我来说”,因为它是在我面前充当见证。它要求我忠实,也只有我知道这忠实的深度和难处。我试着解释其原因。  勃里斯·帕兰①常常声称:这本小书包括了我的最佳作品。帕兰弄错了。我知道他是正派的,因此,这样说并不是出于凡艺术家都有的那种不耐烦情绪:如果有人妄称他的过去比现在要好的话。不,他之所以弄错,是因为在二十二岁上,除了天才之外,一般人都还不会骂你。但我懂得帕兰想说什么,他是怜悯艺术和怜悯哲学的畏敌。

内容概要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书籍目录

反与正(1937年) 丁世中 译
作者序
嘲弄
若有若无之间
伤心之旅
热爱生活
反与正
婚礼集(1939年) 丁世中 译
提帕萨的婚礼
贾米拉的风
阿尔及尔的夏天
沙漠
西西弗神话 沈志明 译
荒诞推理
荒诞人
荒诞创作
反抗者(1951年) 吕永真 译
引言
反抗者
形而上的反抗
历史上的反抗
反抗与艺术
南方思想

作者简介

中文版《加缪全集》分为四卷:一卷小说、一卷戏剧、两卷散文,凡两百余万字,由著名法国文学专家柳鸣九先生主编,以法国伽利玛出版社权威的七星丛书版为文本依据,邀约丁世中、李玉民、沈志明等法语界精英译者担纲翻译。除了《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以外,还翻译了他的所有剧作,以及包括政论和文论在内的全部散文作品。《加缪全集》称得上是汉语出版界有史以来作品收罗最全、译本也最权威的加缪作品总集。

图书封面


 加缪全集(散文卷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按语:加缪(Albert Camus 1913-1960)的《西西弗斯神话》从哲学上讲并不复杂,甚至很多地方是缺乏细密的推敲的,然而却视野开阔,并且当加缪以动人的笔触描述出在无限而沉默的世界面前作为有限者的人的关切、痛苦和激情;并优雅而毫不拖泥带水地主张一种基于智力正直(intellectual integrity)的反抗和不屈态度时,它确实是震撼人心的,并且对于时代的ethos,也是指引性的。在将荒谬勾勒为现代人的普遍处境后,加缪反对了自杀这种态度(无论是身体自杀还是像存在哲学或现象学那样的精神自杀),而主张承认和接纳荒谬:让人的有限的生命高贵地有尊严地耗尽,虽然死亡最终是必然的。加缪诉诸了像唐璜、Kirilov、西西弗斯等一系列文学形象来作为其态度的典型。要对《西西弗斯神话》做一种纯粹知识上或思想上的审察,或许必须理解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的思想才能够把加缪安置在一个恰当的地方。另外,就译本而言,或许沈志明译本更容易理解一点。】一:荒诞推理(An Absurd Reasoning)在“卷首语”中加缪要论说弥漫20世纪的一种荒诞感(an absurd sensitivity),并且将之作为出发点,并且只做一种纯粹的描述。“荒诞与自杀”这一节的开头就是一个骇人听闻的论断:“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加缪:《加缪全集 散文卷I》,沈志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77页,下同;不过后来加缪的论述似乎表明,像Kierkegaard的信仰跳跃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杀】加缪说,行动或实践而不是理论才是判断重要性的标准,因而“生命的意义是最紧迫的问题。”【78】“在被突然剥夺了幻想和光明的世界中,人感到自己是局外人。这种放逐是无可挽回的,因为在失去故土的怀念和对天国乐土的期望被剥夺了。这种人与其生活的离异、演员与其背景的离异,正是荒诞感。”【79】自杀是解决荒诞的切实手段。自杀“就是自承跟不上生活,抑或不理解人生。…那只不过供认‘不值得活下去’罢了。…自愿死亡意味着承认,哪怕本能地承认这种习惯的无谓性,认识到人活着的任何深刻理由都是不存在的,就是认识到日常行为是无意义的,遭受痛苦也是无用的(It is confessing that life is too much for you or that you do not understand it… It is merely confessing that it ‘is not worth the trouble’…Dying voluntarily implies that you have recognized, even instinctively, the ridiculous character of that habit, the absence of any profound reason for living, the insane character of that daily agitation, and the uselessness of suffering)。”【79,虽然Camus随即又提及了“自杀的人往往对人生的意义倒确信无疑”,但这里加缪对自杀的解释是高度选择性而又夸张泛化的、精英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因为诸多自杀根本不涉及对生命意义本身的质疑,而只是对自我生命脆弱的绝望】加缪所理解的不仅仅是肉体或生命的自杀,“在最纯粹的精神叛逆中,是在精神自杀中进行的”【82】 而加缪要探究“是否存在一种直通死亡的逻辑?…这种推理叫做荒诞推理。”【81】在“荒诞的藩篱”中,加缪散漫地鸟瞰了情感或人在世界中的位置,这里涉及对荒诞感的更多描述,甚至追溯到Aristotle指出的反思自身发现的矛盾;科学在假设中结束了,清醒在隐喻中沉默了,“智力以自身的方式也让我明白世界是荒诞的…荒诞是目前人与世界唯一的联系。”【89-90】如果真的要维系理智integrity,那么就应当正视荒诞,而荒诞则成为“一种激情、最撕心裂肺的激情。但,全部的问题在于人是否能靠激情生活,还在于是否能接受激情的深层法则,即激情在振奋人心的同时也在焚毁人心(From the moment absurdity is recognized, it becomes a passion, the most harrowing of all. But whether or not one can live with one’s passions, whether or not one can accept their law, which is to burn the heart they simultaneously exalt—that is the whole question)。”【90】也一直有人在捍卫非理性或激情的权利,譬如查拉斯图特拉(“偶然,这是世界最古老的贵族”)、雅斯贝尔斯(失去了天真)、海德格尔(纯理性的局限和存在的呼唤)、舍斯托夫(理性主义体系必定在非理性上碰壁)、克尔凯郭尔(一开始就确信任何真理都不是绝对的)、胡塞尔(在多样性中重组世界、“从根子上否定理性的古典方法…把直觉和心灵的大门打开,输入层出不穷的现象”【93】)。这都是些迹象,显明“人奋斗到这个地步,来到非理性面前…荒诞产生于人类呼唤和世界无理性沉默之间的对峙。”【94】“哲学性的自杀(Philosophical Suicide)”一节揭示了一些加缪所不认同的选择或出路。“一切存在哲学无一不劝我逃遁。存在哲学家…把压迫他们的东西神圣化,在剥夺他们的东西中找出希望的根据。凡有宗教本质的人都抱有这种强制的希望(to limit myself to existential philosophies, I see that all of them without exception suggest escape. …they deify what crushes them and find reason to hope in what impoverishes them. That forced hope is religious in all of them)。”【97】雅斯贝尔斯直接“认定超验性、经验的存在以及人生的超人意义(he suddenly asserts all at once the transcendent, the essence of experience, and the superhuman significance of life)。”【97】这是一种跳跃(leap);舍斯托夫:存在的基本荒诞性“这就是上帝…他就把他的荒诞称为真理和救世。”【98-99】;克尔凯郭尔最终也跳跃了,“加利亚尼神父…说过,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克尔凯郭尔则想治愈。治愈,是他狂热的愿望。”【101】 加缪把“存在主义态度称为哲学性的自杀(I am taking the liberty at this point of calling the existential attitude philosophical suicide)。…即思想否定自身,并倾向于在引起否定自身的东西中超越自身。”【103】另一方面,“现象学抛弃解释世界,只愿成为切身体验的描述。”【104】但是,将通过无限的本质给予无限的对象以意义,现象学的“急转弯把某种支离破碎的内在性再度引入世界。”这是一种抽象的跳跃,“胡塞尔硬想把心理真实变成理性准则。”【107】加缪反对跳跃,他坚持认为“荒诞是确认自身界限的清醒理性。”【108】因而在“荒诞自由(absurd freedom)”这一节中,加缪描述了其持守的态度。“我不知道是否存在超越世界的意义。但我知道我决不认识这种意义,目前也不可能认识。”【110】持守着这种立场,则“现实这个地狱,终于成了他的王国。…去支持荒诞这种令人心碎而妙不可言的挑战…让我们为此做出最后的努力和自食所有的后果吧。人体、温情、创造、行为,人类高贵,定将在这疯狂的世界重新取得各自的地位。世人终将找到荒诞的醇酒和冷漠的面包来滋养自身的伟大(The body, affection, creation, action, human nobility will then resume their places in this mad world. At last man will again find there the wine of the absurd and the bread of indifference on which he feeds his greatness)。”【111】“他不懂罪孽观…他觉得自己是无辜的。…正是这种清白使得他无法无天。他严以律己的,是仅仅凭借他所知道的东西生活,眼见为实,随遇而安,不让任何不可靠的东西掺和。”【111】这就是一种反抗的立场,与自杀完全不同。“反抗将自身价值给予人生,贯穿人生的始末,恢复人生的伟大。…怀疑主义的形而上学(skeptical metaphysics)”【112】觉悟和反抗(consciousness and revolt),“荒诞人只能耗尽一切,包括耗尽自己。”【113】不管形而上的自由,“我只能体验本身的自由。…我认得的唯一自由,是精神自由和行动自由。”【113】“最高层次的自由,唯一能建立真理的存在自由,我深知是不存在的,在此死亡是唯一的现实(at that moment I am well aware that that higher liberty, that freedom to be, which alone can serve as basis for a truth, does not exist. Death is there as the only reality)。”[114]我没有永存的自由,荒诞人明白实际上是不自由的。“荒诞启发了我:没有未来嘛。”【114】犹如死囚。“我承认我的自由只有与其有限的命运有关时才有意义。”【116】经验和数量是关键的。唯一的遗憾是早死,“快乐就是感觉,就是感觉在人间。”【117】因此,按照加缪的推理,则从荒诞取得三个结果:反抗、自由和激情,他反对跳跃和祈祷,“祈祷,就是黑暗笼罩大地。”【118】而确立想法之后,the point is to live.二 荒诞人(the Absurd man)荒诞人属于时间,从“荒诞人无辜”的原则出发,一切都是允许的。这样便出现一幅幅寓意图景和生活的启示。一个典范是唐璜主义(Don Juanism)。“唐璜搞女人一个接一个,并非缺乏爱情。…唐璜有知识,却不抱希望。…直至躯体死亡边界,仍不知忧伤。”【123】“他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勾引者。…唐璜付诸行动的,是一种数量伦理,与圣人追求质量相反。不相信事物的深层意义,是荒诞人的固有特色。…荒诞人是与十几件形影不离的人…他穷尽其数量,跟女人们一起耗尽生命的际遇。”【124】“唯有明知露水情的独特的爱,才是慷慨大度的爱。”【125】荒诞犹如一种戏剧(Drama)的生活态度。犹如过往云烟,“把我们的忧虑引向最可靠的东西,即眼前的东西。在所有的荣耀中,最不骗人的是眼见为实的荣耀。”【128】教会反对戏剧,因为“永恒不是一场戏。”【131】在“征服(Conquest)”这一节中,加缪以优美动人的语言为荒诞人的态度即征服做了辩护,这种辩护诉诸从静态的神圣世界向动态而破碎的机器时代的变迁。神圣已经永恒地失落了,在我们这个机器时代(our machine age),连圣人都被Mobilized(不再扎根了),世界失去了宁静。“隐喻和祈祷都被钢铁所粉碎,永恒之物失落了(metaphor, or prayer crushed under steel, the eternal loses a round)。”【133】“我既然意识到不能与我的时间分离,便决定与时间结为一体。我之所以对个体那么重视,只因我觉得个体微不足道和备受凌辱。我知道不存在胜利的事业,于是对失败的事业感兴趣;失败的事业需要一颗完整的心灵,同等对待失败和暂时的胜利(This is why I esteem the individual only because he strikes me as ridiculous and humiliated. Knowing that there are no victorious causes, I have a liking for lost causes: they require an uncontaminated soul, equal to its defeat as to its temporary victories)。”【133】这里加缪没有说荒谬是必然的,而是强调了荒谬是一种高傲的选择。“要么上帝要么时间,要么十字架或刀。…应当与时间共生死,抑或为一种更伟大的生活而摆脱时间。…而我失去永恒时,就想与时间结盟了。”【134】征服者们试图重造大地和世人,虽然凯旋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永恒的胜利这一种胜利存在。但在荒诞者而言,“人是他自身的目的,而且是唯一的目的。”【135】荒诞者甚至能博得那些选择永恒者的充满敬意的怜悯。“被剥夺希望,并不就是绝望。人间的火焰完全抵得上天国的芳香。”【137】加缪说,最荒谬的人物是创造者。而在最后一部分中,他要恢复荒诞推理最热忱者的面貌。三 荒诞创作(Absurd creation)“哲学与小说(philosophy and fiction)”这一节说:荒诞中的生命需要激励,而征服或游戏、爱情或反抗“都是人在预先就失败的战役中向自己的尊严表示敬意。…而荒诞之极乐,就是创作。”【138】创作,就是第二次生命,“艺术品既标志着一种经验的死亡,也体现了这种经验的繁衍。”【139】加缪通过揭示创作者和思想家的几个主题来思考艺术作品介入荒谬的种种矛盾。“伟大的小说家都是哲学小说家。”【143】加缪特别提及了陀思妥涅夫斯的一个作品形象Kirilov,“《群魔》中的人物,也是逻辑自杀的信奉者。”【146】“他决心自杀,以便成为神。…假如上帝不存在,Kirilov就是神。…成为神,只不过在这个地球上是自由的,不为永恒不朽的神灵服务。”【147-148】“假如上帝不存在,一切取决于我们。…世人满怀盲目的希望,他们需要有人指路,不可没有说教。所以,kirilov必须以对人类之爱去自杀。他必须向他的兄弟们指出一条康庄大道,一条艰难的路途,而他是第一个踏上这条道路的。这是一种符合教学法的自杀。”【148】Kirilov的关键语在他的告别信中,“’我对什么都恨不起来。’他是处于冷漠中的沙皇。”【149】而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则发生了跳跃,对上帝的信仰。但Camus说,“Kirilov的手枪在俄罗斯某地打响,但世界照旧转动其盲目的希望。世人没有弄懂这一点。”【150】加缪所指的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创作(ephemeral creation)”。盲目的希望常常乘虚而入。而荒谬的“创作构成一种苦行。…都为翻来覆去和原地踏步。也许伟大的作品本身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在于要求人经得起考验,在于给人提供机会去战胜自己的幻觉和更接近一点赤裸裸的现实。”【153】这一切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但“除了死亡这唯一的命定性,一切快乐也罢,幸福也罢,一切皆自由。世界依旧,人是唯一的主人。约束他的,是对彼岸的幻想。”【154】最后,加缪以“西西弗斯神话(the myth of sisyphus)”来隐喻了荒诞人。在无望的努力中,主人公有意识地超越了自己的命运。“我断定一切皆善。俄狄浦斯说。…西西弗以否认诸神和推举石头这一至高无上的忠诚来诲人警世。他也判定一切皆善。这个从此没有主人的世界既非不毛之地,亦非微不足道…攀登山顶的奋斗本身足以充实一颗人心。”【158】江绪林 2012年12月4日星期二
  •     在生命中的某一刻,所有的东西都在沉陷,勇气不再耐心的等待时光或你熟悉的风景再度来临。现在,当我又带着这些终身陪伴我的文字再次站在一个陌生的山脚下,我似乎感到一阵强烈的一直都在的风的味道,那里的咸味和空旷让我又看见了那个在阿尔及尔晨曦的海滩上眺望和踢球的人。在此刻,我已经分不清他究竟身处何处,在我自设的谜语坍塌的时刻,他的身影和他的话再一次支撑住了我对于岁月流逝无比的失望和倦怠,和十年前一样,在同样的阳光下,我再一次重温了我所知道的一切。无论用什么言语都不能表达我对加缪再一次投以的敬意。这个来自阿尔及尔的作家的文字甚至就连再蹩脚的翻译都不能阻挡他必须向任何角落投去的光亮,我们在所有的悲剧那里都能体会到这一点。是的,“到处都是这些噪音,何时宁静才能表现出爱,并能在默默中创造呢!这必须善于等待。还需要一段时间,那时候太阳会封住所有人的嘴。”我在黑暗里已经等待的太久了,并且将继续的等待下去。但加缪的话,令我再次清醒,必须默默的接纳一切令你沮丧的事物,然后为证明与其相反的道理的不懈努力,如果想象中的一夜,康苏尔山谷的扁桃花就开满了大地,我们也就能够相信象征是不能带来幸福的。在阿尔及利亚海边的风中,我们始终会有一种恐惧,这是加缪对于所有人的告诫,在远方引航灯塔的映衬下,我们敏锐的体验我们那摇摆不定的内心,自然之美也无法砥砺苦难和死亡不容分说的轮廓。无论从中透析出的晶体的苦涩令人们感到多么哀伤,无论这哀伤在何种程度上证明它永远的来源于我们的本性,无论在这种本性中我们会沉睡多久,它都不能阻止我们在暮色中重新涌向我们间歇式的绝望时分。这激情很是平常,“一片寂静,这时夜幕降临,天上的星光,港湾上的灯塔,以及城市的灯光渐渐融为一体,似乎所有人都来到海边,在那里静思冥想,庄严地流放地,充满着绝望的激情等待着孤独的游子…”在这种平静的重塑中,我们理应能够理解到底什么是荣誉,它与我们何时抚摸伤口无关,也与一望无际的归途无关,它就源于无限爱恋的权利。在加缪那里,它就是紧紧地拥抱恋人,就是投身于苦艾丛的清芬,就是依附于那正在消逝的万物之中的引力,就是面对的大海吐纳潮湿水汽的沉湎,就在这无数的一瞬。我们明知我们将永无止尽的接触世俗,但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其中的一个人赤身裸体的跳进大海,拥抱又冷又稠的海水,然后的兴奋地说道,没有理由,大地和海洋久久的亲吻就是为了这一抱。还有什么比这更令我们激动呢?还有什么比这能让我们明了苦涩生命的意义呢?在阿尔及尔的黄昏,这个男人终将从大海深处走上岸来,然后坐在临海的一个小咖啡馆再次注视着所有的一切。生命之流缓慢的流动在大海和街巷两侧,有人跳起来舞,有人叫嚷起来,有人毫无表情,有人又重新走向大海的方向,一种均衡在延续,一个映照生之爱的玻璃球那么容易在世界的表象下碎裂,所以“没有生存的痛苦,就不会热爱生活。”而更多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呢?加缪说道,“我们身上流淌着一样的血液”,我们声嘶力竭的对着岩石大喊,我们也都在努力遗忘,但我们更应该面对着黑夜开口而笑,呼唤暴风雨,永远忠诚,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远离陆地的大海里,内心被一种美好的幸福所威胁。”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悲哀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幸运。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
  •     呼应GEB同学。
  •     读懂加缪,我长大了。
  •     加缪的散文应该是对人生如戏最好的说明吧,世界本身是荒诞的,人就是不断地反抗不断的妥协,最后又自圆其说的生存,人生的意义不明,但是又要勇于去面对!
  •     2016-07-29/ 2016-11-23-22:05 这本书的翻译晦涩难懂,增加了不少阅读难度。这本书再次印证了顺其自然才是最美的心境,度过了好几年的焦虑时光才悟到的道理,而要真正掌握它,只怕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加缪在书里写道,反抗与创造,是对现存世界的残缺的不满,一种试图修复的努力,借以表现自我的存在,以及此行为体现的人类自由的权利。这是我在读大学时候开始萌芽,直到现在仍然在努力实现和追求的东西。承认或不承认,死亡是最好的解药。加缪也在书的结尾发出了一声坚定有力的呼唤:“接受现实,接受生活。唯有接受那份真实,才是真正地在活着,在生活。学会生存与死亡,为了成为人而拒绝成为神。”
  •     虽人没懂。但也觉得 反抗者 屌爆吖 屌爆! 开刷小说
  •     心灵洗涤
  •     在台湾的行走过程中,反反复复地完成了西西弗的重读,拿到散文卷时,很快完成了反与正和婚礼集的部分。反抗者却从六月中耽搁到此刻,一度因为GP无比浮躁,夜读时间变成了浏览新闻,分析走势和技术图,直到忽然间变成每日全仓跌停时,反倒镇定下来,回复了临睡前的夜读习惯。反抗者就在很多晚上不断被翻阅,虚无主义与反抗方式,艺术的呈现,美与善和真实,节制与过度,宗教与救赎与信仰,马克思和希特勒,历史的创造者与接受者,加缪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并回答,虽然并非全然认可,但开启了自我审视和自省的通道。辩证的语言,哲学的审视,译者的误读,很容易让人失去耐心。一整日,放任自己堕落,在未开空调的房间里,任着虚汗滴滴滑落,数次昏沉后醒来继续,此刻终于完成,不必陷入自怜自哀的情绪中崩溃。算是今日最大的收获吧。
  •     加缪的散文绝对值得反复研读,写到了我心坎里。
  •     高中摘记本里占了三分之一吼吼吼
  •     今天終於看完加繆全集了,散文集讀得挺吃力,特別是哲學論述的部分,接納了叔本華的樸素簡潔,很難適應加繆的抒情論調,反抗者的理論很有力量,我算是全盤接納了,骨子裡就是如此的人吧。讓我們直面慘淡的人生,用我們的痛苦淨化我們的罪惡,和世界和解,去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拒絕一切暴力和非正義,拒絕過度和吝嗇,以我們寶貴的生命發誓。
  •     加缪全集:散文卷1
  •     深邃到难读 字就这么从脑子里滑了一遍。我的错。
  •     ...某种虚无感使我内心升华出一种肃静 顿时泪如泉涌 我仿佛离解脱仅有咫尺之遥
  •     千万要去看郭宏安的版本,简直云泥之别
  •     最好看的是西西弗神话
  •     加缪超棒超棒的,恨不相逢年少时。跳过对家乡阿尔及利亚的无聊歌颂,到达反抗一卷才叫棒棒棒!
  •     三位译者中,至少有两位读大学的时候会在女生宿舍楼下弹吉他。
  •     想说的是,千万不要买这个版本,翻译太差。。。推荐郭宏安版本,简直云泥之别
  •     加缪的都是最爱的
  •     反抗者这篇力量十足。否定虚无立足革命,不求解决一切但求面对一切,在荒诞和绝望中寻找存活的理由
  •     经典总是能够让人沉思
  •     对于全集这种东西,这样的翻译阵容和开本,都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     又换了一个版本的西西弗里,结论是……我特么还是看不太懂啊啊啊啊!!!!!!!!!!!
  •     喜欢加缪的论辩,但并无法认可他的结论。anyway,读还是读的很爽。
  •     还是那句,加缪是好人,我们是没有未来也不属于未来的人,可是我们要活下去呀,这就是他要说的。
  •     看到阿尔及尔夏天的海滩,就仿佛看到还是少年的加缪在傍晚对着大海发呆的样子。
  •     这翻译读着太难受了,固执拗口,有时候又像在读古文,刻意创造的词汇让人走心,甚至还有语病,有好几次读得我立刻关上书消消气。不过加缪始终是加缪,期待更好的译本。
  •     难度中等。这套书真心质量上乘。精装的买不起啊!!
  •     没有希望并不等同于绝望,清醒也不导致顺从 人应该认识到他的唯一的财富是生命 而生命既是必然要消逝的,同时也是可以尽量加以开发的 人应该而且能够在这个世界中获得生存的勇气,甚至幸福 ——献给那些试图穷尽自身的人们
  •     高中时读加缪、兰波、洛特雷阿蒙,只感觉直观有力,现在却是简要到失却趣味。大意“承认荒谬之时正是激情开启之时”,正针对午睡醒来听着广播念自己的稿子所感觉的劳碌虚无,而在被班主任批评后反觉痛快自由。加缪是安心游居于小旅馆里的无产者,而目汲的一种还处在消费文化物质之精微的惯性中——踏实的身份假扮。另一路,如前任习于也破立于物质的贫瘠中,可无缘于加缪所能参与的对话与思潮,更陷入以荒诞填补荒诞的无力中。意义需要被澄澈。假有第一,真空第二,空空第三,而用乃无量第四。而假有前用量后也要历尽。
  •     理智的情感,清醒的自白。读加缪,常常感觉是在读自己的心
  •     全集是块硬骨头,但很值得去啃。加缪可以给人在绝望处示人以希望。反抗不是解决一切,而是面对一切。
  •     前面像薄荷,西西弗像芥末。(看到西西弗总想到斯内普请告诉我不是唯一一个)
  •     后面太难读啦。可是加缪就是加缪。
  •     每次是在痛苦挣扎时读加缪,断断续续大半年,从《西西弗神话》,到《反抗者》,最后到《南方思想》,多次纠缠于所谓的荒诞、虚无主义、反抗、正义之中。没想到这次在读完南方思想后豁然开朗,对加缪还是如从前那般心存感激,感激能让我看到阳光下的美,思考自由的边界。
  •     这翻译。。。
  •     反抗者没读完…看的太累了,等过几年再拿起来也许可以读得懂
  •     我只能说翻译太烂,译者没有用心理会意思(难听点是没有能力),造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词句,(虽然全译也很不错了)。给四星的原因是在读得懂的部分,加缪的那种气度真是不凡。期待更好的译作。
  •     五分给作者(靠)别的不说西西弗斯那版翻译看得我脑袋疼……也忘记高中时候看的是哪个译本了(
  •     加缪&松浦弥太郎的作品是我的精神寄托啊啊
  •     超赞
  •     图书馆借来的,一个假期没读完,很有启发性,准备买来勾勾画画仔细研读~
  •     我有朝一日一定能读完的…(嗯
  •     读得心力交瘁。。。
  •     全套理论还是需要全套去读吧,尖锐又很美,阿尔及利亚的夏天。
  •     散文的问题在于,作者的“我”过于大了,读者很难不出于对作者的喜恶来看待作品。。。还是喜欢可爱的纪德
  •     《婚礼集》太喜欢。
  •     读的艰难。翻译是否真的到位?
  •     那些曾经屈从了道德,顾忌真理而使我走了的漫长弯路,乃至其间被人冠上左啊右啊的异名,付出了这种种沉重的代价,知晓了真正的良心,希望永远都不会熄灭。
  •     没看完…
  •     说实话,真没看懂!
  •     丁世忠 的翻译真的很自恋 不喜欢 加上自己水平有限 大多加缪的散文 看得云里雾里 不能读懂作者当时想表达的情绪 看来自己精神世界还是太困乏
  •     当年你22岁,说“Don't walk behind me, I may not lead. Don't walk in front of me, I may not follow. Just walk beside me and be my friend.”现在我22岁,我们22岁。谁又能走在你身边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