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下之化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309107454
作者:张佳
页数:368页

内容概要

张佳,1981年生,山东高密人。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清华大学历史系历史文献学硕士,复旦大学历史系专门史博士。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世思想文化史。
Email:zhangjia@fudan.edu.cn

书籍目录

导言
一、元明历史时段中的明代前期社会
二、有关“礼俗”的界定
三、明初礼俗及其相关研究概要
四、基本史料分类及用途说明
五、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一章 紧张与应对:明初礼俗改革的政治背景
第一节 遗民与逸民:明初的政权认同困境
一、元遗民及其行为表达方式
二、元明之际的逸民
第二节 明初的政权合法性辩护与国家形象塑造
一、认同危机下国家与士人关系的紧张
二、明初对政权合法性的论证
第二章 重整冠裳:洪武时期的服饰改革
第一节 “夷夏”有别:洪武朝的“胡服”之禁
一、“胡风”浸染与“夷夏”意识的淡漠
二、振举华风:洪武朝的“胡服”禁令
第二节 上下有等:明初服饰制度与民众阶层身份的刻画
一、等威不辨:元代服色的混乱与士人的批评
二、尊卑之序:明初服饰制度与各阶层身份界限的刻画
第三节 民服有常:士庶服饰与四民秩序的重新厘定
一、士庶异服
二、本末之差
三、律及方外
小结 华夏服饰认同与各阶层服饰秩序的建立
第三章 再叙彝伦:洪武时期的婚丧礼俗改革
第一节 正夫妇之伦:明初对婚姻礼俗的清整
一、元明时代的收继婚
二、蒙古色目人的婚姻限令
三、同姓不婚与中表禁婚
第二节 慎终追远:明初对丧葬礼俗的重新规范
一、明代的火葬之禁
二、官吏丁忧与僧道守制
小结 儒家伦理实践的严格化
第四章 整饬仪节 :洪武时期的日常杂礼规范
第一节 明初礼俗改革中的名号改易
一、“胡名”、“胡姓”之禁
二、民众的称谓避忌
三、洪武三年的神号革正
第二节 明初的日常交际礼仪更革
一、传统礼仪秩序的回归
二、交际礼仪中的“胡礼”禁革
三、存诚去伪: 明初的书札规范
小结 政治权力、儒家理念与明初社会形态的模塑
第五章 互动与回应:士大夫与明初礼俗改革
——以服饰制度的设计和乡饮酒礼的推行为例
第一节 士大夫的服饰理念与制度设计
一、追复古风:元季士人的冠服理想
二、规划新制:刘夏的《定冠服之制》
三、禁绝游民:解缙的四民衣冠设想
四、敦善省刑:方孝孺的服饰理论
第二节 地方士人与明初乡饮酒礼的推行
一、陈谟与谢应芳
二、遗民王礼
小结 “新天下之化”与“正天下之统”
第六章 宣礼导俗:明初的乡里教化体系与律令礼法的传布落实
第一节 明初普及律令礼法知识的努力
一、明初有关律令传布的讨论
二、礼法知识下渗民间的途径
第二节 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明代前期基层教化体系中的申明亭和旌善亭
一、制度的建立与推行
二、申明旌善亭的职能
三、申明旌善亭与地方风俗整顿
四、乡里教化制度的废弛
小结 基层教化体系的兴废与明代世风的演变
结论 明初礼俗改革的政治意义与历史影响
一、礼俗改革与明初的政治合法性构建
二、明初礼俗改革与儒家思想的制度化、常识化和风俗化
三、明初文化清整的历史影响附录元明之际“夷夏”论说举隅
——兼说清代官修书籍对明初史事的隐没与改篡
一、元季红巾军起事时的“夷夏”口号
二、洪武时期的“夷夏”论说
三、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付梓后记

作者简介

明初礼俗改革是中国近世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然而由于《明史》等清修史籍对相关内容的隐没和淡化,明初这一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变革,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朱明政权起源于被正统士大夫视为叛逆、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红巾武装;在元季士人普遍固执“君臣大义”而不讲“华夷之辨”的思想背景下,如何论证政权合法性、争取士大夫的认同和支持,成为明代开国之初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古代中国,儒家意识形态是政治合法性的基本来源,这就促使明初当政者不得不依照儒家的政治理想,通过文化重建来努力塑造自身的正统形象。洪武时期的礼俗改革,便是在这种特殊的政治和思想背景下展开的。
从衣冠服饰、婚嫁丧祭,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细节,明初礼俗改革涉及的范围甚为广泛。其所关注和针对的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遵照儒家政治理念,对元代因“宽纵”而造成的各种失序现象进行严厉清整,建立符合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其次是以“用夏变夷”为旗号,对元代社会生活中弥漫的“胡风”进行清整,恢复汉族的文化传统。当政者试图用重新划分“胡汉”文化界限的方式,唤醒士大夫淡漠已久的族群意识,建立他们对明政权的认同。这些措施使得元明易代在文化上,显示出明显的“夷夏”变革色彩。
明初进行的礼俗改革,通过与儒家意识形态的呼应,成功地树立起明政权作为“华夏正统”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精英思想与国家权力密切配合,大大加速了宋代以来儒学(理学)思想制度化、常识化和风俗化的历史进程。洪武礼俗改革不仅塑造了明代前期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而且其所恢复和构建起来的基本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还奠定了有明一代社会文化的基调和底色,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新天下之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应该是2014年看完的最后一本学术专著。对于我这样不习明史,且对明代知识仍建立在高中课本、大学通识课(“中国古代史”。你问我这课讲了啥?不好意思,我隐约记得明朝只用了一节课)的人来说,读来也觉得甚是有趣。下文主要讲的就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任何一个朝代建立,都必然面临着政权认同问题。据我以前浅薄的知识,大概并不觉得明取代元后会有特别大的问题,这主要是从民族的角度来想当然的。但本书却给人以不同的视角——明初政权认同存在很大的困境。一部分当然是由于元代以来,士大夫——所谓“逸民”遁世者游离于政治之外的传统,但另一部分则是“遗民”,在“君臣之义”取代了“华夷之分”占据主流的背景下,加之朱元璋又出身于被正统士大夫视作乱贼妖寇的红巾(我想到了罗志田关于清廷启用义和团后,士大夫的反应的讨论),这一类汉人“遗民”数量远超蒙古色目人,甚至有一些人选择北投元廷而受到士大夫群体的表彰。总而言之,明初的政权认同问题非常的严峻,而礼俗改革就是发生在这一背景下。所以,这一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要重建“华夷之分”。书中涉及到一些历史书写问题——“主动靠近正统士大夫的政治立场,以他们的观念为标准,重新塑造和阐释朱明集团在元末起家的历史——与有‘妖寇’恶名的红巾军武装划清界限”。明初修元史时,隐讳朱元璋的出身,将其从红巾军中撇除,甚至有“南北郡县多陷没(于红巾妖寇),故大明从而取之”的写法。这说明有意淡化朱氏集团的反叛性质,而将其定位为“戡乱者”,通过这样来赢取部分士大夫之心。这让我有点联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功臣最大化”、“为前朝驱除”的问题。同时,书中还讨论了清代官修书籍对明初史事的隐没和篡改(见附录),相当有意思。另外,明强调元亡乃因“天运”使然,好像又有点回复利用了“天命说”?在讨论改姓问题时,书中还注意到了“如果将洪武三年蒙古色目人改易汉姓禁令,与两年后发布的强制要求蒙古色目人与汉人通婚的命令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前后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前者强调区别华夷,着眼在分化;而后者则主动对少数族群进行同化”。这是一种明廷文化政策由“华夷分化”向“同化”的转变。我感觉这一观察很有意思,在短短几年内发生的政策性变化,让我联想到前段时间读孙英刚老师的书中,关于武则天的宣传、维护手段从佛回到本土思想的转变。(好吧,扯远了)此外,“民众的称谓禁忌”也颇有意思。书中除了对避讳进行研究外,还对元代社会中流行的“民擅官称”进行禁止——诸如“潘太医”、“李侍郎”、“张郎中”这类是不能作为名字的。(放在当下,诸如“令计划”“令政策”这类名字是不是也应该会被禁止呢?)诸如此类事件,都体现出国家的“礼”如何渗入到“俗”之中。按照作者导师葛兆光先生的说法,本书的主题应该就是在讨论“明初礼俗改革与儒家思想的制度化、常识化和风俗化”,其核心词汇当为葛兆光先生提出但作者不愿用的“去蒙古化”吧。附带一提,本书充分展现明廷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吸引和拉拢士大夫群体,不知是否对现在的政治有所提示呢?第六章讨论如何将新的礼仪规范强制的进入基层,颇为有趣。里面还提到朱元璋规定,家中藏有《大诰》,可以减罪一等。感觉现在可以采取“家中有XX Meng论著,可以减罪一等”方法嘛,哈哈。Ps.有一个特别无聊的事。就我印象中,大陆对于“中研院”这三个字讳莫如深,出现时一般都会带着引号,不过这本书竟然没有耶。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对明初制度的影响情况研究详实
  •     读得很认真,收获也很大。明初的礼俗改革不单单是一般意义上的“改正朔易服色”,更是一方面重塑华夏正统,另一方面使精英思想制度化、生活化的历史实践。本书有宏大的问题意识,亦有扎实的文献功底。老师的书是学习的榜样。
  •     除明初的各种材料外,也处理了大量的宋元史料和相关研究,由此来谈明初有意识地自上而下的改风易俗,还比较有说服力。考虑到的有些问题也很有意思,譬如关注不同于遗民的“逸民”群体,当时更为严格化的婚丧礼俗规范,以及由政令形式推行的礼俗改革对民间习惯和日常生活形成的实际干预。基层士人的态度与参与情况,还有专论清代官书隐没明初史料等的部分做得也不错。// 概言之,全书讨论明统一全国后以“用夏变夷”为口号,在诸多方面试图依据儒家伦理整顿社会风俗;并证明其间的各项政治举措也绝非太祖一人“宸忠独运”,而是众多儒士的共同理念;而洪武三十年间的礼俗改革,实际上奠定了明代的文化基调,成为明后期基层善俗运动的思想资源和制度基础。贯彻了乃师所强调的,儒家观念经过制度化、常识化、风俗化最终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     视角独特,为今日民族文化复兴的借鉴。
  •     很久没读这么爽快的书了
  •     张佳这一本无疑是同期四本文史院青年教师中最好的,顾祠次之。其余两本聊胜于无。本书的优势在于将范围放在至今仍未被厘清的明初史事,尽管在明初的研究中陈学霖、司律思等大家都绕不过去,但采取制度史与文化史的方法,很好的能够与前辈结合又能不错失选题之义。很好的史学实践,于葛的学生中可称翘楚。
  •     作者功力欠佳。数据堆砌。
  •     这书大概分章单读比较好。第一章的预设基本把华夷等同于胡汉,忽略了北宋以来视佛道为夷的一面;所谓“合法性建构”成效基本在建文永乐之时,与其说是成功争取只识君臣不知夷夏的前朝士人,不如说是教化出了下一代深通春秋之义的大明臣子;把儒学放大为“汉族族群文化”,也是很成问题,那些身列编氓纳粮当差却又不知礼义的匹夫匹妇到底是夷是夏是胡是汉呢?葛大老板的“去蒙古化”,也无法涵盖整个北方胡化的时代。
  •     一直在读,还没读完。自己的论文质量可以有这本书的五分之一好,就很满足了。
  •     一個龐雜的背景(前有宋遼金元,後有明後期、清),可以在有限的文獻中耙梳出如此多的材料,而且前人研究整理得當。紮實的文史功夫!
  •     好看
  •     刚读完,不错。此书可以帮助理解,一个对人们衣食住行的细节亦严加管束的社会,是如何从少数理学家的理念具体化为国家制度,又经由广大儒生的群体努力,而落实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并因教育和考试而不断再生产出为维持这个社会所需的知识精英。阅读过程中常常产生这种感觉:历史总在不断地重复它自身。毛太祖之推崇明太祖,其来有自。
  •     我对作者所有的不满皆因他在后记里对母亲的赞颂而一笔勾销。所以我想,像我这样感性又缺乏能力的人,真的不适合做学术。因为狠不了心,下不了手。
  •     常老师极为赞赏的好书。明初社会史研究的典范之作。
  •     八月读完的第二本书。从背景、措施、效果、施行渠道和影响五个方面展开。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也使人思绪飞扬。当作一文以记之。
  •     明初开始立规矩,要和钱穆的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合在一起读。研究东亚文化的重要时期
  •     利用春节假期读完,选题很有趣,文笔也非常流畅,可以看出作者扎实的功底。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钱穆在《读明初开国诗文集》中的疑问。盖所谓华夏重光并非明初诸人之真实心理,而明太祖不遗余力的推行礼俗改革,塑造朱明正统,从而让元明鼎革更具重建华夏文明的意义。或许这也是明末遗民的根源
  •     这本书的好处恐怕不是我能讲明白的。从整本书来说,这里牵涉到的是三个时代:宋、元、明。故事发生在明代,但是宋、元却作为思想与政治、社会的背景,成为明代故事不断要去回应的对象。就前者来说,是制度的、精英的礼仪如何变成日常的、世俗的礼俗;就后者来说,是明朝如何在蒙元时代之后重塑文明与政治的正统和规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显然不是一本寻常的礼制史研究。
  •     可与《Confucianism and Autocracy: Professional Elites in the Founding of the Ming Dynasty》对读——同样是探讨明初社会革新,Dardess研究的是包括儒家在内的职业精英对明代建立的深刻影响,王佳则分析士子们是如何将制度性的礼仪向下推广变成日常世俗的一部分。如短评所述,华夷之辨不仅在于民族性,更在于宗教性与意识形态。考虑到前者是相当现代性的产物,那么对后者考察的忽视就显得更不应该了
  •     洪武朝具有儒家式“道德理想主义”色彩,进而形塑了一个“整齐划一”的社会,反过来借此可以了解辽金元诸朝对斯土斯民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
  •     对于我这种不懂明史的人来说,读来亦是很有趣,也颇有启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