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45801606
作者:姜富明,严建平,黄伟明
页数:235页

章节摘录

  I?建筑、营构、睿智  ????建筑随世博会—同成长  ????世博会的场馆建筑??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综合考虑社会历史事件的变迁、对场馆建筑规划、利用以及建筑思潮的演变,可将世博会场馆历史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更新期。此次我们请来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诘他来谈谈世博会场馆建筑的发展。  ????萌芽期——建筑材料变革  ????(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至1873年维也纳万国博览会)  ????由于早期的世博会参展国家有限,也为了炫耀早期工业革命的成就,当时采用了将全部展区集中于一栋建筑的布局方式。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只有一幢建筑,所以会场平面也就是“水晶宫”本身了。1853年的纽约万国博览会是首次在美国举办世博会,其展馆建筑完全模仿“水晶宫”的布局和形制建造。之后1855年和1867年巴黎万国博览会的“产业宫”以及1862年伦敦万国博览会的会场也都采用了单栋建筑的形式。  ????早期的博览会还没有形成主题馆、国家馆、地区馆等布展方式,在场馆布局上也没有尝试过分散布局的方法。直到1876年的费城万国博览会才开始允许各个国家建立自已的独立展馆。从1873年维也纳万国博览会开始设立独立的主题展馆,包括工业馆、机械馆、艺术馆、农业馆,这四大展馆在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世博会中最主要的展馆。同时在这届博览会的布局上,突破了以往单栋建筑的格局,开始注重与周边环境的配合。  ????回顾这一时期的展馆建筑,受到工业革命和早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出现了以伦敦“水晶宫”为代表的,采用铸铁和玻璃作为主要材料,以传统温室结构为蓝本,采用便捷迅速的预制装配方式进行施工的大型展览建筑。虽然在建筑风格上它们还受制于古典风格的影响和制约,但作为打破欧洲石砌建筑传统,建造全新的空间体验,并引发之后关于现代设计理论和思潮的起点,其影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发展期——主办国展馆出现  ????(1876年费城万国尊览会至1939年纽约万国博览会)  ????由于早期世博会的举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为主办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带来了切身的利益和深远的影响,所以在之后一段时期欧美列强纷纷热衷于举办各种展会,炫耀各国国力,从此引发了一场举办世博会的竞赛。  ????在布展方式上,1876年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第一次出现了主办国展馆,当时只是两个独立的小展馆,之后逐渐发展成为由数个展馆组成的主办国展区。最初的国家展馆采取分散布局,直到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才开始形成较为集中的国家展馆区,在这之后的100多年问,随着会展组织方式由按照展品分类转变为按照国家分类,国家展馆逐渐取代了主题展馆,成为世博会展区内昕占比重最大的展馆区域。1937年巴黎艺术和技术博览会还出现了主办国各地的地方展馆。  ????为了配合主会场的展示活动,一些文化展馆与休闲区逐渐出现。1878年巴黎万国博览会第一次将塞纳河左岸夏约宫作为文化活动的专门场馆,但真正的独立娱乐休闲区出现在1893年的芝加哥万国博览会。  ????当时在美国消费主义的推动下,世博会展区将喧闹的娱乐项目集中布置在中央大道上,以保持展览会其他展区的公园般的氖围。随着世博会的功能从单纯的工业产品会展演变为综合性的城市活动,娱乐休闲区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休闲设施也纷纷进入世博会展区,并与公园绿地一起形成了主题公园式的中心活动区。  ????在规划结构上,1876年费城万国博览会开创了以绿地广场和水池为核心,围绕着主展厅和主题馆,独立国家展馆分散布局的规划结构,这种方式不仅在19世纪的历次世博会中反复使用,甚至在1915年的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和1935年的布鲁塞尔博览会仍在使用。  ????在功能分区上,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开始出现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之后大部分的世博会展区都按照轴线对称的方式集中布局,即展区内有明显的中央轴线大道,各场馆区围绕中央大道对称布局,并目常常在轴线大道上放置会展标志物。  ????P17-19?

前言

  2010年5月,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拉开帷幕,全球的关注点将再次聚焦中国。  正当我们翘首以盼世博会的开幕在即,新民晚报《世博城市》专栏也已伴随着世博会的绸缪与建设走过了整整五个年头。五年多来,同济大学的世博科研、规划和设计的专家们与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周刊的负责人,以“艺术,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为上海市民策划、贡献了以“世博”、“城市”、“艺术”、“人文”为题的精致篇章。第一手资料、专业解读、多角度剖析,深入浅出文字、直观丰富图片,全方位展现了设计师、建设人、志愿者的各种畅想与理念、探索和实践。

媒体关注与评论

  科技是世博会最厚重的内涵和永恒魅力的源泉,  ——万钢  融入国家创新体制,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使命参与世博,是时代给予高校的历史机遇。  ——吴启迪  科学研究的终极意义就在于人类更好地生活,这一价值认同可以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世博主题。  ——裴钢

书籍目录

Ⅰ??建筑、营构、睿智??建筑随世博会一同成长??保留了,如何演绎???风采依旧??自然的睿智??三度空间?艺术营构??和谐空间?创意无限??“问人”不如“看牌子”??小细节中显睿智Ⅱ??规划、再生、城市??世博会的规划艺术与布局??精彩纷呈的系统规划艺术??和谐之美??两岸三角连世博??让黄浦江熠熠生辉??看世博园区环境艺术“深思熟虑”??世博地下空间规划艺术??地下空间环境怎样生态化??把阳光和绿色留给市民??创造城市生命之墙??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怡和纱厂改造理念解读??上纲三厂厚板车间改造??世博会的脉络??用灯光书写科技艺术??好像是一场创意嘉年华??上海世博会国家馆展区设计Ⅲ??科技、价值、延续??世博会的创新意识〈附:部分亮相世博会的新技术新产品〉??发展中的世博会主题〈附:世博会之最〉??世博会的公共色彩〈附:主要世界博览会一览表〉??世博会:设计师的竞技场??世博会的后续利用??世博建筑的价值延续??水晶宫,开创现代建筑先河??穿越时空的世博风采??人类的进步与和谐??发现的时代??海洋,人类的财富??人·自然·技术??另一种世界文化遗产Ⅳ??艺术、创想、世博??梦想,曾在同一场盛会??看“弃物”变脸成街具??“塔吊”、“阳光谷”雕塑设计展印象??当城市“别离石油”之后会怎样?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以第一手资料直观解读世博和城市,充满了创新理念,闪耀着智慧光芒,将感召更多的人参与上海世博会。本书的特色在于,除了以“设计”为核心的内容,世博场馆规划设计的主要参与者——同济大学世博研究中心的教授专家所提供的一手资料也是从未出版过的。全书图文并茂,相信对真正关心世博,渴望全面了解世博的普通百姓以及从事环境、景观设计的从业人员有切实的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设计:世博城市》以城市景观设计理论为基础,涵盖了诸多设计门类,如:标志场馆设计、交通规划、公共空间规划、信息交流规划及灯光照明系统的规划等。充分展示了本届世博会设计团队的设计理念,同时,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等市民所关心的问题也会在该书中以较重的篇幅作阐述,突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主题所蕴涵的人文性和实践性。

图书封面


 设计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主要不是我的菜
  •     缺图的文字就只能是介绍的干巴巴的效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