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国度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32765326
作者:(加) 希斯,(加) 波特
页数:353页

内容概要

约瑟夫•希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教授,著有《高效社会》《沟通行动与理性选择》等学术著作与大众读物。
安德鲁•波特,加拿大学者,作家,蒙特利尔大学伦理研究中心学者,《加拿大商业杂志》专题编辑。著有《真实的骗局》等作品。

书籍目录

目录
译者序 / I
致谢 / XXI
导言 / 1
第一部分
一 反文化运动的诞生 / 13
谁杀害了科特. 柯本? 商品拜物教和文化霸权。 法西斯主义和消费社会的兴起。 奥斯维辛的回声。 洗脑。 米尔格兰姆的实验。 从众行为——社会的疾患。 来自欢乐谷的讯息。 技术统治。 吸纳理论。 文化——一种全面控制系统。
二 弗洛伊德去了加利福尼亚 / 36
通俗心理学和无法压抑的本我。 服从权威人格的紊乱。 精神“压力锅”模型。文明及其不满。 礼仪的历史。 赫伯特•马尔库塞的宏大综合。 《美国丽人》。 文化决定论。 扩张的意识和毒品文化。
三 举止正常 / 64
我们为什么需要规则? 无政府主义——一个政治纲领。 囚徒困境。 背离规范和不同意见。 弗洛伊德与霍布斯的对立。 暴力——深层问题还是表层问题? 《奇爱博士》和核武器竞赛。 规则和日常生活。 强制规则和反文化运动的基本谬误。
四 我恨自己,我想购物 / 95
金钱买不来幸福。 鲍德里亚,消费主义和生产过剩的“问题”。 广告——欲望的灌输。 萨伊定律。 竞争性消费。 索斯坦•凡勃伦的纠正。 地位商品。 布迪厄论身份区分和审美鉴赏。 叛逆——身份区分的一个来源。 叛逆消费者的诞生。
五 极端叛逆 / 132
邮寄炸弹杀手宣言。 美化犯罪。 科伦拜高中和“恐惧的文化”。 精神疾患的迷思。 对理性的抨击。 反讯息公司。 风格极端到永远成不了主流。 减档。 简单生活和反 物质主义的悖论。
第二部分
六 制服和划一 / 159
我们的《星际迷航》的未来。 服装的语言。 绝对制服。 认同的虚荣。 灰色法兰绒套装。 时装和反文化企业家精神。 取消学校的社会和校服。 误解品牌。
七 从追求身份到捕捉“酷”趋势 / 185
酷本质论和酷法西斯主义。 新潮对守旧。 阶级和社会身份。 资产阶级和波西米亚式价值观的冲突。 社会声誉的衰落和“酷职业”的兴起。 空间新经济学。 满洲消费者。 不稳定的说服。 品牌烙印。 受到威胁的个性。 病毒性营销。 几个实用的建议。
八 可口可乐殖民主义 / 219
莱维特镇和现代郊区。 标准化的好处。 赢者通吃的市场。 规模经济和消费偏好。连锁经营和麦当劳化。 反文化标榜的理想状态:“随意人”。 美国化。 全球化和“一体多样化”的出现。 帝国。
九 谢谢你,印度 / 246
寻找“他者”。 致幻剂和异域风情。 自求简朴。 禅和东西融合。金鱼和鱼翅汤。 后现代原住民。 游历者和游客。对“后头”的探索。竞争性逃避主义。 《海滩》。 替代医疗。
十 飞船地球 / 276
“临界质量”游行。 技术的标准。 小的更美以及适用技术。 网络自由主义和垃圾邮件。 用纸袋还是塑料袋? 慢食运动。 浅生态和深生态。 《黑客帝国》回顾。 浅薄的环保主义。
结论 /305
后记 / 319
注释 / 333
索引 / 343

作者简介

《叛逆国度》一书中,作者批判了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统治着西方政治议题的“反文化意识形态”。所谓的“反文化运动”,无论是反全球化运动、女权主义,还是环保主义,都不仅未能抵抗或阻止消费主义大潮,反而令它愈演愈烈。


 叛逆国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黄夏/文当代反主流文化(以下简称反文化)运动发轫于二战之后的西方,尤其是美国。彼时,物质消费和大众娱乐渐成时代发展的主流,其后,“垮掉的一代”、嬉皮士、反全球化、环保主义、反消费主义等相继接棒且共同汇聚成一股影响深远、且方兴未艾的反文化浪潮。但反文化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目前尚没有专书作出全面细致的检讨。好在两位加拿大作家和研究者约瑟夫•希斯、安德鲁•波特撰写的《叛逆国度》,帮助我们从反文化的思想渊源、政治经济机制、反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关系等方面入手,破除了关于这一思潮的种种迷思。反文化并非当代事物。柏拉图就曾在《理想国》中探讨过一个叫作“洞穴”幻象的东西,说的是困于洞穴中的人看到洞壁上的影像,仅仅是幻觉,而非真相。日后渐臻启蒙,卢梭引入平等、自由的“高贵的野蛮人”概念,为的是揭露法国专制主义是如“洞穴”幻觉那样虚伪和反常的事物。再后来马克思主义者为了鼓励工人阶级参与革命活动,将资本主义说成是束缚他们身心的虚设观念,是由“商品拜物教和异化劳动”所臆造的意识形态。至20世纪,反文化运动获得了更强大的生命力。纳粹意识通过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进行的技术洗脑和统治,反共时代美国军方对“群体催眠”的兴趣和实验,汉娜•阿伦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揭示邪恶来自于正常、理性的普通人类,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表明大众心理的盲从、狂热具有高度传染性,弗洛伊德的精神压抑-升华理论与米歇尔•福柯的规训-惩罚“大囚禁”理论,等等,在在表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如《一九八四》那样高度极权、巧妙受控和身陷压迫的体制内,只是这个体制打着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的旗帜罢了。因而,按照反文化理论,我们要想从体制的意识形态造成的幻觉,和因这个幻觉而导致的压抑、异化和神经症中解脱出来,就必须“拔掉插头”,或推翻、颠覆整个体制,或退入内心,修身养性,剔除植于头脑中的“芯片”。《叛逆国度》的中心题旨,就在于揭示这种推翻、颠覆和心灵改造理论的无效、偏激乃至虚伪。作者通过比较20世纪前后的反文化运动,说明无论是卢梭还是马克思,他们的理论都旨在局部修正和调整游戏规则(无论是政治抑或经济),而不是彻底将之取消、删除。他们也有明确的目标和纲领,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知道为了实现目标,争取大众的理解和支持,乃是题中之义,也就是说,他们与大众利益是一致的(至于真的是否一致,则另当别论)。而20世纪以来的反文化运动,其主导理论则既提不出取消、删除规则后应当重建的游戏规则(或者虽经提出,却系无技术支持可能的乌托邦),又把大众视为需要摆脱、反对的庸人,大众发起的任何用以改善自身状况的措施,皆被其斥为治标不治本的肤浅举动。因而,反文化运动在提高人类福祉和幸福水平的问题上,不仅无任何助益,反倒是处处碍手碍脚。那么,规则本身,是否真是压迫的象征呢?稍稍有点阅历的人,都知道规则在现代社会中,给予我们的好处要远远多过坏处。比如排队,我们固然会因浪费时间而抱怨不已,但试想有人擅自插队而不受惩罚,人人争先恐后,乱作一团,那么浪费的时间就会更多。因而,作者认为,“完全自由、平等的个人关系经常乐于接受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以此规范他们之间的交往。因此,一个社会存在强制并不总是标志着支配关系,或是意味着有必要控制邪恶,或是把一个群体的意志强加给另一个群体。”很大程度上,设立规则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集体行动无法协调的困境。当然,规则也并非毫无漏洞。那么,对于有漏洞的规则,我们是如何反对的呢?对此,作者提出了“不同意见”和“背离规范”两种反对方式。“不同意见就像是公民不服从行为,这是指人们原则上愿意按规则行事,但是对部分通行规则的具体内容抱有真实、诚恳的反对意见。而背离规范则是指人们为了自利的原因而不服从规则……(问题在于)许多采取背离规则的人认为,他们正在以某种形式表达不同意见。”后者经常与前者混淆不清,也因此,许多叛逆行为,如犯罪、吸毒和暴力行为,被赋以争取自由和解放的英勇光环。那么,如何将两者区分开来呢?作者引用马丁•路德•金话说:“我绝对不鼓励回避和反抗法律,这将会导致无政府主义……我认为,当一个人违犯一个他的良知确认为不正义的法律时,并愿意接受惩罚而在狱中服刑,以唤醒公众良知对不正义的反思,那么,这实际上是对法律的最大尊重。”(《伯明翰市监狱的来信》,1963)。大众文化的另一个迷思,就在于它是否与消费主义存在因果关系。按照让•鲍德里亚在《消费主义》(1970)中的看法,大众的需求是消费社会为自身运转制造出来的幻觉,是一个系统符号;系统向大众灌输虚假需求,使他们成为消费大军,目的是配合生产的要求,消化大量生产造成的过剩商品。但鲍德里亚恰恰没有看到市场调整机制远比想象的要复杂,解决萧条问题,并不是要向大众灌输需求,而是投入更多的货币进入经济循环,至于如何投入,则与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公共政策息息相关,而这又是反文化运动所不屑一顾的。并且,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反文化运动还推动了消费主义的大潮。反文化既然反大众,那么势必要将自己从千篇一律中“区分”开来,追求另类和时尚,而时尚的周期则不断加快(昨天的另类成了今天的大众),投入其中的金钱更是推高了消费主义。归根结底,“身份区分”实际上就是阶级区分,“人们愿意多花钱,这和他们愿意多花钱获得某种形式的社会地位毫无两样”,这和反文化口口声声要消灭资本主义简直南辕北辙。而在阶级构成上,反文化所倡导的个性、自由、叛逆,更是符合资本主义求新变的内在精神,反倒是恪守新教传统的旧式资产阶级,成了资本主义自身力量的清除对象。因而可以这么说,反文化就是资本主义本身。反文化的心态值得我们咂摸,它源自对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的高度不信任,照理说可供我们作社会批判之用,但它又没有提出我们可以信赖的、具建设意义的理论工具。它是启蒙时代和20世纪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但注定让我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受它的蛊惑和困扰。《叛逆国度》定义了一个信息爆炸而人们越来越无所适从的时代,而理论家们为理解这个时代所发起的反文化运动,说到底仍是那个如魅影一般的“柏拉图洞穴”。PS:这是我去年读到的最好的书之一,可惜媒体年终盘点似乎都没有提到它。信奉“阴谋论”的人大可以念念这本书,许多学术化的观点作者都用非学术语言讲了出来,他们提到的很多被当作靶子批判的书,也可以找来看看。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受到启发,关于购物和旅行,尤其
  •     可能是今年第一本后悔读的书,前言比正文写得好。作者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混淆了文化批判理论与政治实践。他该反对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理论的合法性在于阐述现象,不在于政治上的可实践性,比如《资本论》就是典型的非实践性理论,而按照作者的原则,共产主义运动当然不是反文化批评。
  •     观点新颖有趣。你永远无法做一个24k纯叛逆者(loser)。
  •     很多论点雷人,论证不足,有些论据还有硬伤。虽然这是通俗读物,虽然老是拿《搏击俱乐部》《美国丽人》举例子摆明是给我这样的买菜大妈看的,但不能在证明观点的环节上糊弄人吧,还有木有职业操守了。。。
  •     反文化、亚文化,统统变成主流文化,不是文化有诡计,而是“叛逆不是对体制的威胁,它就是体制”。明白个逻辑问题,就大可释然了:不用对标新立异沾沾自喜,也无需因身居潮流自卑。人孤独、求认同乃本性,何苦难为自己。
  •     一个post-punk对初级punk的批评,看完你就变成了一个punk,强烈推荐
  •     当我们在谈反主流文化的时候,到底在反什么?为什么而反?整本书很多细小有趣的点和类比,但是不是一本容易阅读的书,除非你真的很闲和反人类,哈哈哈~
  •     好
  •     我差点没信;我差点信了。
  •     结合《亚文化:风格的意义》读会更好玩,“垮掉的一代”、嬉皮士、反全球化、环保主义、反消费主义,是如何形成,以及如何被消解吸纳成为一种主流里的符号,最终又进入消费层面,成为一种新消费主义文化
  •     把大众文化批判理解成一种战后创伤,虽然中文翻译有点无语(比如书名),但是文中很多观点很有意思。反驳了一些法兰克福的老东西,对各种文化评论书的引用很多,实例稍微有点少。或许这就是多伦多的文化研究吧。很有意思,有空再翻翻。
  •     消费社会批判理论有很多吊诡之处 如果被作为集体反文化行动的理论基础 则缺少必要方法论指导 势必时被收编 若被作为拿来启发个人生存美学 则完全沦为一种消费格调光谱化的再生产。也许人自身就携带区隔和作秀的属性。当改造外部世界已成虚妄 能做个真朋克就已经是自求多福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