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08643137
作者:《新周刊》
页数:376页

内容概要

《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创办于1996年8月18日,十二年猛进,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最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是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它始终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撞击与概念,引导读者关注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趋势。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书籍目录

序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大盘点
八十年代断代史
口号里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新一辈
1980年的乡村高考
有一种速度叫深圳 有一种环境叫蛇口
在这里,中国看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杨冠三:现在说的八十年代全说过
八十年代思想交锋史
李公明、徐友渔:八十年代思想对谈录
“ 举国体制”反思录:体育
聂卫平:本来很普通,但被宣传成什么什么了
官方有英模 民间有偶像
张海迪:我的少女时代,没有偶像只有榜样
知识分子下海
去美国留学
被计划生育改变的中国人
回到1985,让教育回到原点
刘道玉:1980-1987 年,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
新启蒙
思想和理想共同畅销的十年.
卢跃刚:新闻媒体作为“公器”始于八十年代
钟叔河:出古人的书,为今人开路
八十年代知识青年最响亮的心跳
沈昌文:不是我们有能耐,而是当时的气氛太好
美学和八十年代,都叫“不靠谱”
李泽厚:我做了应当做的事而已
陈志武:今天,我们失去了什么
刘再复:我那时是潮流中人
文学和诗歌激情绽放的十年
北岛: 对我们这代人,只有今天
《诗刊》:一本诗歌杂志的甜蜜记忆
海子:他被简单化了
刘索拉:别无选择之后
柯云路:保持一种恒定的“落伍”
张贤亮:我什么时代都怀念
叶永烈:怎样从姓“科”转到姓“文”
程永新:那是文学杂志的黄金时代
刘硕良:助推中国人了解世界
李长声:复活《日本文学》还真不容易
像风一样自由
当代艺术狂飙突进的十年.
栗宪庭:大浪淘沙,我这一辈子都是在做沙子
高名潞:不能搬过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硬套在90后的脑袋上
黄专:历史本来就是记忆和想象的混合体
舒群:酷!这就是“理性绘画”
毛旭辉:我们这一代很特别,生活在自己的国家才会有所作为
徐冰:八十年代最奢侈,因为那时有时间
朱叶青:'85 美术新潮是虚构的
星星画会:那是破冰之旅,让后来者水到渠成
流行音乐风起云涌的十年
崔健:我们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晚上
黑豹乐队:很多人听着我们的歌开始练习摇滚乐
唐朝乐队:摇滚不误国
那是流行音乐的理想年代
民谣故事:生活是黑白的,色彩在音乐中找
郭文景:我从不屈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期待
叶小纲:当年想要的,现在都要到了
张明敏:我比后来几代人都幸运
大众影视全面自我表达的十年
爱情啊,你姓什么?
王学圻:第五代拍的是不一样的电影
田壮壮:不拍电影的10 年,挺快乐
林书锦:八十年代珠影形势大好
林汝为:那时候拍戏,什么劲都使上了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中关村进化史
1984 :中国公司元年
冯仑:该把八十年代翻篇了
八十年代商业人物志
沿海民营经济:像野草一样肆意生长
企业家成长史:是企业家,也是殉道者
赵新先:从南方制药到三九集团
吴晓波:他们是强盗型的开拓者
王志纲:民营经济一直是野生动物
李罗力:八十年代是改革艰难闯关的阶段
徐景安:改革开放二三事
燕舞广告背后的故事
1980-1989中国商业纪事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都市里的村庄
每一个梦想都有一个存在的地方
当年我们吃什么?
一边自由,一边禁忌
上海货的美好时代
清纯年代一去不返
八十年代与80 后
80后对话八十年代
附录
八十年代消失辞典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书刊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歌
1980-1989经典电视剧
1980-1989经典国产电影
1980-1989经典译制片
八十年代世界大事地图
八十年代世界文化引进中国地图
八十年代中国诗歌地图
八十年代中国新观念地图

作者简介

本书是以《新周刊》400期特刊为基础,重新增补了未发表的八十年代专题访谈,以及全景式的生活文化经济资料。魂在八十年代,头脑在九十年代,身体在新世纪。这是中国人的三段论。八十年代回不去了,正因为回不去,才越发地想家。灵魂,故乡,一代人的爱与怕,都纠结在一个绕不开的时空节点上,全面盘点系统整理八十年代的中国,一部属于中国 人的断代史,全新的八十年代辞典,带您重回熟悉的八十年代,采访400位八十年代的启蒙者,艺术家,企业家,学者,八十年代与80后真诚对话,重新审视一个时代与它的潜在影响,八十年代是否会成为中国人面对现实困局的新动力?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5条)

  •     八十年代之于世界,是苏联解体,东欧垮台,冷战结束之后人民对和平的向往;之于中国,是内地十年动乱的终结,台湾最后戒严时期的结束,和整个民族的休养生息;之于个人,是因为有太多的青春、创业历程、成长经历而留恋的年代。那是一个物质生活贫乏精神理想飞腾的年代,是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最后的精神昂扬向上的年代。无论在东西方,历经社会动荡之后的八十年代涌现出的大师,是真正用灵魂重塑社会,拾回信仰的人。从影响了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对种族歧视而斗争的曼德拉,到彻底改造英国僵化经济把英国从一个互相依赖的社会转变为自强自立社会的撒切尔,到让中国真正的睁开双眼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敞开双臂迎接新生事物的邓小平……因为有种种政治变革的基础,在八十年代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一代人是幸福的。那也是人文精神最浓郁的十年。八十年代的国人终于把个人的关注点从政治斗争转移到独立个体上,重新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大学里兴起了一场崇拜西方思想启蒙思想家的热潮,卢梭,伏尔泰,狄德罗,一时成为人文学教授们的偶像。那个年代由第五代导演领军的优秀电影层出不穷,《红高粱》、《霸王别姬》、《盗马贼》……这些影片通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精神,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八十年代国人第一次通过广播听到了Beatles,第一次从黑白电视上看见了走“太空步”的迈克尔杰克逊,第一次认识了港台流行音乐,知道了谭咏麟、张国荣、邓丽君,就像用一句“我不相信”唤醒整个诗坛的北岛,用一枪唤醒整个体坛的许海峰,用一首《光阴的故事》唤醒整个台湾乐坛的罗大佑,和一嗓子唤醒整个大陆摇滚乐的崔健……八十年代,整个民族、世界都在被这些散发出耀眼光芒的大师所唤醒,每个人都有着对于梦想最清晰的方向和使不完的力气,向前方努力。正因为八十年代有太多的经典让人着迷,所以它的褪去亦显得沉默和永恒。时光的流逝和社会的变革使得一个时代还未充分展示自己,另一个时代已然迫不及待地来临,当世纪末的经济号角吹响,八十年代的纯粹在无限回忆和怅惘中消逝,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因八十年代的觉醒,才有九十年代的复苏和二十一世纪的辉煌。或许,出生在八十年代的我们对它认识的仍然不够清晰完整,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已从中获益。本书是《新周刊》400期特刊加上未发表的八十年代专题访谈,书中能看到很多八十年代代表人物对那个时代的解读、缅怀和留恋,尽管每个人仅是只言片语,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沁人心脾的时代画卷,带我们重新回顾了那个大师辈出、奔涌向前的灿烂时光。此刻,我想起李亚伟的《十八岁》,或许能给这代表青春、梦想、激情、重生的八十年代做一个小小的注脚:十八岁这一天,我东倒西歪地走过了很长的路;从这一天起,路永远都是东倒西歪的了。感谢《新周刊》,愿八十年代精神永存。
  •     八十年代是破旧立新的十年,陈久压抑的心灵得到释放。如今很多人回望反思,今昔对比,唏嘘不已。这里面有60后亲历者激荡的青春70后对童年的追忆,80后对自身的探寻,90后对文化启蒙时代的幻想。在理想主义在当下渐行渐远的新世纪,人们试着寻找心灵的故乡,却发现无法回去,也就愈发想着故乡。从文化角度,不少符号镌刻在人们心中,通过阅读、观影、听音乐可以感受,像“伤痕文学”、先锋小说、北岛、朦胧诗、第三代诗歌、星星美展、85新潮美术、崔健、译制片、第五代电影等等。如今看“伤痕文学”反而印证了改革家的“哭哭啼啼,没有出息”的说法,“寻根文学”,寻的是什么“根”,韩少功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原先在共和国的单一构成里,发现的大多是熟视无睹的东西。这在美术、诗歌、音乐领域中也有类似现象,这个根被断了四十年,只是因为产生并且保持中国文化的土壤已经被铲除了。八十年代的对小说文体启示最大的是马原,通过叙述是可以独立完成一部小说的。阿城将乡俗生活提升到一种超然的程度,现实题材被抽象出来,究其小说本质似乎跟“寻根文学”没什么关系。八十年代的先锋作家,像马原、余华、莫言、苏童、格非、残雪等,他们在文学风潮的时代开疆拓土,相对于正统文学而言,抛弃宏大叙事,他们另开一桌。但细品他们的小说,就可发现每人背后都有欧美翻译文学的影子,比如马原之于博尔赫斯、残雪之于卡夫卡、莫言之于福克纳、马尔克斯,苏童、格非、余华也不同程度让人联想到西方现代派某位名家。这时还冒出一个王朔,坐在正统文学的大桌上,无论是在语言还有思维意识上都把正统文学的大桌掀了。“星星美展”和“85新潮美术”是八十年代的重大事件。肇始于1979年的关于“风格与内容”的争论,一直延续到1983年,这一切缘于画家吴冠中的三年内发表的三篇文章,吴的观点旨在呼吁对艺术语言的纯化,摆脱政治对艺术的干扰和束缚。与之同步相映成趣的是人们对于“油画民族化”讨论,其中袁运生的态度是最具开放性的,民族化的前提是画家的个性,用现代人的情感来对待传统。“民族化”无可辩驳地应该注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质。“85新潮美术”是以现代主义为核心,对传统美术有着强烈的反叛和激烈的对抗,其中的“理性绘画”和“生命之流”占据主要位置,以王广义、舒群、任戬为代表的“北方艺术群体”通过向西方学习,试图向东、西方文化挑战同时,在夹缝中建立起自己的文化概念,他们透过庄严、冷漠、肃穆的表象,企图唤起人们久违的虔诚、真挚、灵魂纯洁这些人类美好的品质,实际目的只是达到人对生存的关注和触动。与之貌离神合的“生命之流”,是以张晓刚、叶永青、毛旭辉为代表的“西南群体”,他们关注生命体验,试图进入人的生命结构去体验生命的实在,它不像“理性绘画”把人性的本质推到一种玄妙的位置,它选择对生命的赞美和张扬,充满对爱的强烈渴望。“理性绘画”和“生命之流”其实在艺术本体的观念是相同的,绘画作为表现意图的载体,关注的中心无非是“生命”、“人性”这些哲学本体的问题。另外与前二者仿前仿后的“新古典风潮”从纯化语言和对风格的追求上显得比较突出。“85新潮美术”与“86年诗歌大展”都是各种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和艺术冲击后的本土反映,当时作品在各类刊物上大肆传播,全国形成群体之多、口号和流派之多令人瞠目。从当下冷眼旁观“85新潮美术”,它只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实验和启蒙运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起点,我们看到艺术家的精神和勇气,对于中国油画的样式和风格的推进奠定了新的基础。劳申伯格在华展令邯郸学步的中国画家猛醒,原来世界现代艺术是这个样子的。“第三代诗歌”真正意义是让诗歌回到个人,对于“生命体验”和“回归诗歌的语言本位”不算什么发明,只是诗歌写作回到几千来该有的位置而已。文化的复苏依赖环境的培育,八十年代打开了“看世界”的窗口,西方文化思潮蜂拥而至,刺激国人求知欲望。1979-1985全国期刊种数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九左右,总印数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二左右。当时被誉为“四大名旦”的大型文学期刊的问世,《人民文学》牵头,《十月》(北京出版社)、《收获》(上海作家协会)、《花城》(广东人民出版社)、《当代》等紧随其后,各省市期刊纷纷复刊创刊。翻译文学也如潮水般涌来,各国名著相继出版,外国文学期刊炙手可热。像《外国文学》、《美国当代文学》、北大的《国外文学》、广州的《译海》、《外国戏剧》、《漓江译丛》、《外国剧作选》,还有吉林出的《日本文学》、哈尔滨发行的《外国小说》和《外国小说选刊》杂志等,资讯类杂志为《外国文学动态》、《外国文学报道》等。八十年代初恢复了“文革”前创办的对外电影宣传刊物《中国银幕》,还创办了大型的电影画刊《电影画报》。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杂志有《大众电影》、《电影艺术》、《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年鉴》、《世界电影动态》,中国电影出版社主办的《环球银幕》。其他的还有《电影评介》、《北京影讯》、《银幕与舞台》、《上影画报》、《北影画报》、《环球银幕画刊》等。当时大多稿子为原创,有些来自翻译。电影的制作和花絮很调读者胃口,当然当时电影本身也显得很神秘。海外电影,诸如东欧、日本、印度电影大量被译制,在中国出现少有配音时代,上映的片子受追捧,杂志也青睐此类片子的介绍,当时国内年产两三百部电影,在刊物中也相对重要,所占版面与国外平分天下。电影里有风尚,期刊推波助澜,像《街上流行红裙子》(1984)的女主演赵静是当时的大众偶像,电影讲述了纺织厂的女劳模与漂亮裙子之间的故事。银幕上的“红裙子”使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服装色彩和式样的变化。长影演员傅艺伟,早期曾出演《流泪的红蜡烛》、《神奇的土地》、《梅山奇案》、《咱们的退伍兵》等电影,她出现在长影主办的《电影世界》(1986、4)的封面上。像《大桥下面》的主演龚雪是当时《大众电影》的封面女王,丛珊在《牧马人》塑造的李秀芝; 陈冲的第一部电影《青春》,那时她十六岁时,饰演一位聋哑报务员。她和刘晓庆合演《小花》俩人成为万众瞩目的时代偶像,洪学敏在《喜盈门》塑造的”泼辣小姑”。当时还有诸多闪耀的女明星,李秀明、张瑜、王馥荔、蒋黎黎等,这些串起了我们最初的影像记忆。《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 《新周刊》400期特刊为基础,列了些背景描述,像八十年代的流行口号、盘点、大事记、断代史等。访谈了当时的热点人物,张海迪、聂卫平、李泽厚、刘索拉等,此书还就文化、经济、思想、国货、流行音乐等话题进行探讨,并与现阶段联系起来对比,反思功利主义逻辑主导的价值体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这样的时代,人文精神如何重建、经典文化要传承、传统建筑和风俗亟需保护,丧失了这些,我们的乡愁又将寄托何方呢?
  •     前些年张立宪出了一本“歌唱”八十年代的书《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这本书是张立宪的八十年代的十二个记忆碎片,透着那么一点假装的炫耀与淡淡的忧伤。与张立宪的个人叙事不同,新近上市的《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是八十年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编年史、一本辞典,足可以让那些对八十年代没有记忆的后辈们对八十年代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也可以让那些经历过八十年代的人完成一次缅怀与回望。当然《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也并不排斥个人叙事,在《我的故乡八十年代》中其实就有几十个八十年代“过来人”的访谈,如果把张立宪的任何一个“碎片”放在《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中,那也是非常合适的。《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分为《八十年代大盘点》《八十年代新一辈》《新启蒙》、《像风一样自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八十年代与80后》七章,但概括起来不外八十年代给中国人带来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巨变。八十年代其实离现今并不遥远,但它已经成为一种传说,在这种传说中,它是诗意的、纯真的、美好的、理想主义的,但其实八十年代所以富有诗意,只是因为它是一代人“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同时,那个年代也是民间与官方的蜜月期。抛开它的特定年代的特殊印迹,其实它与任何一个年代并没有什么不同。多年以后,等八十年代的婴儿到了他们父辈的年纪,他们回想起今天,一定会有他们父辈怀念八十年代一样的感觉。关于青春,首先会与纯真有关,而那些八十年代的晚辈们想要知道他们的父辈有多纯真,只需举两个小小的例子。1981年3月20夜,因为中国男排赢得了一场比赛,北大学子们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撂现在,别人一定会说是装13,如果再轻轻哼一句“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那基本就可以判断是一神经病了,可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是这么喊的唱的,同时确实会从内心深处体会到某种真诚的幸福与激动感。在学子们心系祖国的同时,国门徐徐打开,于是有了萨特、弗洛伊德、马尔克斯、迪斯科、数不清的诗歌流派、港台歌曲、蛤蟆镜、《上海滩》、《追捕》,于是所有的学子都成了文艺青年,北大才子刀尔登的《我为什么与诗人为敌》曾经描述了当时校园里的诗人盛况,那时学业成绩好不好好像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如果你不会写两句别人读不懂的朦胧诗,胳膊肘下没夹过《存在与虚无》那一定会被同学看不起的。虽然无数人给八十年代赋予了诗意,但对于八十年代所呈现出来的短暂的“文艺复兴”《你别无选择》的作者刘索拉有着清醒的认识:“八十年代的所谓文艺复兴,热火朝天,都是一种表面的热闹。你掀开来看,这一代人失去太多,根本弥补不过来那种困惑、那种失落,好像从根儿底下有一种悲哀的东西。”八十年代初,当学子们大口呼吸着来自西方的空气、理论界不停地探索中国应该走的道路的同时,官方也在锐意进取,也就是在那时邓小平的“猫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论”(摸着石头过河)、“富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正在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于是,在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的游行队伍中,出现了“小平您好”的标语。但蜜月期很快就会过去,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快有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有了后来一连串不幸的事件,《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中说:“整个八十年代的乐章,可以说序曲是《一无所有》,尾声是《最后一枪》”,可谓八十年代比较贴切的概括。关于八十年代最终以官方与民间的双败而收场,崔健这个“一无所有”的人,道出了中国人“一无所有”的深层次原因:“我一直遗憾,中国的文艺思想、中国的理性思想,就像中国人的屁股。你生病时打针是这个部位,你调皮时我打你这个部位,你做爱是这个部位,但是露出脸面时绝对不是这个部位。历代的朝政从来没有把这个思想放开过,我们今天该怎么做。”八十年代刚好差不多贯穿了我的整个学生生涯,八十年代带给我最现实的好处是吃饱,然后才是流行歌曲、诗歌、哲学什么的。晚上躲在老师的窗前偷看电视、周末下午在某个国营商场里听 “台湾校园歌曲”、同桌女生淡淡的雪花膏香味现在想来美好而富有诗意。八九年秋天,在某种狂热与懵懂中走出校园,到工作单后,经历的第一件事并非某种现实的压迫,而是整整一个月的学习,以扫荡我们心中狂热的余温。多年后,当我手翻着这本《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看着里面提及的那一件件曾经熟悉的事件、事物、人物,八十年代对于我仿佛一个遥远的梦,而当我翻出八十代的的那个日记本,它早已破烂不堪,上面落满了灰尘,里面是些如今年起来有些可笑的诗句,那些已经有些看不清的日期永远定格在八十年代的某年某月某日。所以,我想,我以及所有八十年代的过来人都深深理解北岛写下的那段诗句,虽然八十年代并非全部是诗意的:“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碎的声音。”===发表于《新民周刊》2014第6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八十年代,熟悉又陌生的年代。这是本八十年代的小百科。虽然是新周刊选编的内容,文章质量参差不齐,但是并不影响读书时对那个时代的缅怀以及敬意。
  •     如此饥饿急躁,也如此热情真诚
  •     粗略的了解了一些80年代的事情。
  •     八十年代是中国社会最值得回味的一个年代,是思想和文化集中爆发的一个时代。这本书作为一本八十年代的回忆录、访谈录、百科、简介等各种内容大合集,融合了不同作者的短文,较为杂糅,浅读即可。此外,尽管出于可理解的原因,作为一本讲八十年代的书,只字不谈八十年代意识形态碰撞顶峰的89年,也难以称得上是一本好书。(2016.2.4-2.12)
  •     八十年代扫盲读物,知道了很多事件和人物的概况。如同美国的六十年代一样复杂深刻自由,却终结于一个不可说的点。图书水平就是杂志特稿的水平,中信出版社么,急功近利的代表。不过有些话还是很有启迪,单独拎出来可能会被禁吧。另外一个点是书中那些牛逼的人,不是死了,就是去了美国。
  •     光荣与梦想的八十年代
  •     沙市,山口百惠,盛着父母青春的八十年代镌刻着浪漫而诗意的记忆。但请允许我克制地怀念八十年代。并不是那个年代更诗意,而是那个年代能够发声的人更精英,主流话语精英化;而如今我们已经是人人发声的大众文化了。娱乐至死,能不强烈地怀念起那群曾经活跃,现在早已成为沉默大多数的精英吗?
  •     2.5
  •     上一代永远是这一代的黄金时代,那个年代有诗歌有戏剧,有高谈理想的勇气,还有渴望真理的赤诚之心,如何不憧憬。只是黄金时代结束的仓促,书也结束的仓促了。
  •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翻云覆雨,波涛汹涌,动荡不安的八十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我愿意把当作最有意思的十年。
  •     想看实在的分析。当然书里也有,不过都是零星半点。更多的都是怀旧式的感叹。觉得北岛编的《七十年代》和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更好些。
  •     时代是精彩的故事也可以是精彩的,但是书挺抱歉的,弃了,更像是一本词典或者工具书
  •     大杂烩。还不如来两期 跟宇宙结婚
  •     前面很好,情怀很大,很多东西却憋着不敢说出来,主流媒体的苦闷吧。
  •     想回去八十年代
  •     属于一个年代的记忆
  •     大概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吧
  •     这本书真的很让人失望,渣渣。
  •     中间略水
  •     八十年代依然在被标签化,怀念它的人永远怀念,不理解的人永远不解。它是诗人们的,也是个体户们的。我们怀念的时候,却只会选择性记住前者。
  •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无数次想起《午夜巴黎》,同样是对纯真年代的无限怀念,但回忆都会被美化,每一个今天都曾是被无限期待的明天。可惜的是本书对于80年代的介绍比较简单,人物采访、事件统计都比较简略,越看越有重复感。
  •     记忆让记录从虚无中生出意义。记忆里恍惚的新闻、大字报里的那些东西变得像布莱希特用的间隔效果一样。
  •     商业故事还算有趣,后两章没什么意思
  •     父辈的八十年代,死于今天。所有在八十年代读大学的长辈,你都可以送一本,在他们璀璨夺目的青春面前,我们这一代人像一群小丑。
  •     一头一尾最好看,中间的访谈千篇一律,名人固然引领潮流,普通人才是真正的时代。八十年代好在无论乡村还是城市,所有人都几乎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贫富差距不至于令人绝望,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看得见的未来。九十年代也依然处处可见这样美好念想的遗物,一跨入新世纪,新变化就快得让人看不清了。
  •     这种书居然能出 还让我花了40元 真是太不值了 永远站在某特定阶层说话 真是无耻
  •     初步了解了八十年代很多事,不过都说的浅尝辄止。很多人都访谈都雷同,看不出特色。
  •     上世纪八十年代好,但只在记忆里好,写出来在纸面上就浅薄无力了。fyi.封面所用的照片真是美。
  •     前面的还不错,后面好无聊。八十年代总体是个理想主义的年代,只是现实的问题并没有消失
  •     冯仑那个采访很棒,至于其它的文章没什么深度,像是一本流水账
  •     李泽厚事后回忆:“八十年代的‘文化热’实际上是以文化代替政治,大家带着很大的激情讨论‘文化问题’,关注指向的其实是改革等各方面的话题……”
  •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部八十年代并不完整。
  •     很反感采访时刻意引导批判先入为主的问题,还好很多当事人没有进坑:柯云路、叶小纲、冯伦好些人piapia打主编脸。可以放心了,80年代的贵族只是一小撮人,匮乏的年代,什么都是好的,但没必要回去,只有为创造未来的当下是最好的。“就像长江经过山川,也经过平原,这都是我避不开的。(叶小纲)”
  •     我很怀念那个年代,每天午休或者睡前,翻看几页,总会把我拉回到那个时代的回忆里。想起一些人,一些事,和难再追讨的时光。
  •     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八十年代,一代新思想的前辈们用实际行动为理想奋斗。可惜那时我才少年,不曾切身参与,只是道听途说
  •     访谈人物集,像大杂烩一样
  •     一切充满希望,前途仍然是光明的。
  •     不看这本书确实不知道80年代原来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改革和尝试
  •     从不同角度回顾并审视八十年代,挺好玩的,让自己对那个时代多了很多了解。偶尔夹带着一些知识分子的矫情与伤感。文章质量不是很统一。冯仑的(5212)那篇采访很好,他视角很宽。
  •     回避了许多政治事件,使得八十年代的叙事不够完整。但是仅从文化、启蒙的角度而言是可读的。购于北京国图书店,读于火车。
  •     太尴尬了 这本书里的八十年代是个无比贫瘠的年代
  •     可看可不看
  •     那是一个对知识饥渴的时代,更纯粹一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编年史。 吹牛吹得有点大,显得这书暮气沉沉的。
  •     内容有态度,缺细节
  •     经历了中学时期的读者时代读物,《新周刊》是后读者时代最喜欢的杂志,但遗憾的是并不容易买到。但是每年感觉西西弗都会有新周刊出品的新书,其中一四年的这本“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就是很喜欢的一本,书中对很多八十年代的社会经济思想文学电影音乐都有涉及,也不乏各领域的大人物。
  •     大时代,小时代
  •     一个八十年代词典。
  •     16书58。八十年代,属于父辈。那时他们,风华正茂。然而时间,毕竟东去。流到今天,只是回忆。
  •     生于九十年代的我,却有着八十年代的情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