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晚年文集》书评

出版日期:2014-10
ISBN:9787544355497
作者:(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页数:290页

少数的天才

  海南出版社发行的《爱因斯坦晚年文集》书中共收辑了爱因斯坦的62篇文章,分为“信念与信仰”、“科学”、“公共事务”、“科学生活”、“伟大人物”、“我的人民”6个部类,时间起迄自1934年至1955年,为爱因斯坦成名以后最后20年的各种著述。    爱因斯坦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光照千秋的科学伟人。但对于人世上绝大多数的凡夫俗子而言,芸芸众生对着爱因斯坦扯上一堆赞美之辞似乎仅仅表达了一种时髦而已。E=mc2的相对论公式在很多场合被演绎为装饰性的符号,乃至在中学教室的墙上宣传画里也屡见不鲜。事实上,爱因斯坦本人不无风趣地说道,据他估计,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牧师多于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物理学家。  由此可以言及另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公众往往对爱因斯坦怀有一种持久的迷恋。据说,爱因斯坦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寒窗苦读的学子,即便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他也时常有求于其他数学家的帮助。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在科学上的建树呢?我想,除了对物理学的敏感、热忱和专注外,与他那科学精神和智慧交相辉映的是一种来自于信仰的美感以及由此衍生的想象与启示。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仿佛是“以一组不期而至的富有想象力的洞见表现出来,一如诗人或作曲家的灵感”(伯特兰•罗素语)。毋庸置疑,这种罕见的想象力向往着崇高的美、神秘的美和最终极的美﹔它仅仅为少数的天才所独有,甚至仅仅发生于天才人物生命中的短短瞬间。  同时又可以指出,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包括他那纯澈严谨的思辨理性和奇异深邃的想象力显然受益于西方文明的自由主义精神,受益于现代欧洲的教育科研制度。他曾倡言:“同欧洲的人文主义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言论自由、某种程度上个人的自由意志、在思想上追求客观性而不仅仅考虑实用性、对精神王国和兴趣领域里不同品味的鼓励”。他还主张,“个人应当有时间和精力去受最好的理智训练并按照他的爱好在学术和艺术领域取得成就”。可以说只有在包容这种人文理想和追求的社会环境中才会诞育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人物和他那旷世罕有的伟大建树。  也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还时时关注着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演进。他一生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睹或亲历了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种种丑恶和灾难。面对市俗政治的各种纷争和冲突,他不遗余力地以虔诚的宗教情感坚持着人道主义立场与良知,不断表达他的热望与真知,在严肃而热情的思考中抨击人类的迷失,并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颂扬科学的进步。为此,他敬奉的理想是:“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使它从单纯的生理存在中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  作为一个犹太裔科学家,爱因斯坦将犹太民族历经苦难的精神特征归纳为两点:“首先是关于社会正义的民主理想,辅之以全人类间互助互谅的理想”,其次是“对各种形式的理智追求及精神努力的崇尚”。他还特别指出,“犹太人对智慧上的成就的尊重,营造了一个特别有利于任何可能存在的天才发展的氛围。同时,强烈的批判精神阻止了对任何权威的盲目服从”。从评述犹太民族精神的角度,爱因斯坦借以展示的是他所信奉的终极价值观,即人类文明的核心资源:民主、正义、友爱、互助、求知、进步、创新和形而上的批判精神。虽然爱因斯坦在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某些主张未必可取,但这样的信仰始终贯穿着他的一生,构成了他完整的生命。  爱因斯坦离我们远去已半个世纪。如今社会里潮流蔚为大观的是:科学昌明与物欲横流携手高歌、与时俱进,诸如对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顶礼膜拜几近于新世纪最主流的时尚,如此等等。相比之下爱因斯坦及其科学和思想的遗产已很难为五花八门的大众人流所熟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失去了烛照人间与时空的光彩,并不意味着这一精神的、文化的、科学的高度相形见绌于任何一种商业成功或奇迹,相反它仍将——并且永远亲近着人类文明已有的灿烂和更多的灿烂。在谈到牛顿、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划时代的贡献时,杨振宁先生曾赞叹道:“它们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和唯象理论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它们以极度浓缩的数学语言写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它们是造物主的诗篇”。  假如这样的诗篇至今仍为一些人们所景仰,而你仍然愿意把爱因斯坦看作是一位神话级的天才人物,看作是人类自身的一个奇迹,那么当你仰望头上众星璀璨的天空时,你就会深切地体味到爱因斯坦的自我评述:“我孤寂地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 这本书成为我个人阅读经历中的一份永久的记忆。我为爱因斯坦光彩异人的科学睿智和庄严神圣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仰叹,也为他那优美流畅的文笔和隽永平和的情趣而折服。

曾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匆匆走过 ——评《爱因斯坦晚年文集》

初读《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是在大学时,那是一个《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流行的年代和环境,抱读《文集》的我,很自然的被同学称为“考古物理学派”,而我却对此不以为然。我觉得至少从形象上一头蓬乱的白发、眼神空洞、皱纹布满额头的爱因斯坦要比歪坐在轮椅上、靠两根手指支配全身的霍金要强许多。 此后多年的一再阅读中,这位老人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愈发完整。从他的眼神中,我逐渐读出了忧伤、悲悯和对人类的关怀。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形成了太大的光环,以至于使人往往止步于对他的敬仰而忽略了他精神生活的其他方面,因而忽略了认识一个伟大而高尚心灵的机会。在拜读《文集》时,我不敢过多涉猎他作品中的“科学”部分,但阅读时的激动仍常常让我掩卷沉思,被爱因斯坦对于人类整体状况的深刻洞见和深刻忧虑所打动而不能自己。 读罢《文集》,你会和我一样,发现自己眼中的爱因斯坦已不仅仅只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哲人,他对生命、命运、信念、信仰的领悟远远超过其他的科学家。他重视内心的信念,认为“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界,而坚毅却来自内部,来自一个人的自身努力”;他认为从事具体研究的人不能忽视对“基本问题”的关注,他说:“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使他从单纯的胜利中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他追问人生的意义,觉得“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到那实际上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对教育的认识极为深刻,认为学校“应该在青年身上培养那种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能力”,“学校的目的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而这些个人又把为社会服务视为最高的生活问题”,此话虽出自半个多世纪前,可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远未过时。 他是一位敏锐的社会观察者,时刻关注着他的时代的趋势和要求,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他热切期盼和平。他在一战期间坚决反战,并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而在二战前夕,他清醒的认识到与法西斯的战争不可避免,明确表示“现在我再不相信绝对的被动的和平主义是有效的了”、“当法律与人类尊严必须保卫时,我们一定要战斗。”在二战期间,他坚决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并拍卖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以支持盟军。二战结束后,他敏锐的洞悉了世界形势,站在同时代人很难企及的高度宣称“战争赢了,和平却没有”,之后更是在《告美国公民书》中呼吁限制核武器的使用,并公开反对美国制造氢弹,指出美国扩充军备是对世界和平的障碍。 他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1938年,在《留给后世的话》中,他写道“商品的生产和分配是完全没有组织的”、“ 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人们在不定的时间里还互相残杀”,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不满,强调科学的进步并不能掩饰制度的缺陷和人民的困苦。而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也极具预见性,在1949年的《为什么是社会主义》一文中,他提出“计划经济并不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高度集中可能伴随着行政人员的专制,而使个人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这些观点现在看来也还是正确的看法。 他身为犹太人,却对犹太人及犹太文化有着客观的思索。他严正谴责种族歧视和纳粹的种族灭绝政策,深切的为犹太人的遭遇而悲痛,但同时对犹太复国主义保持冷静客观的立场。他所倡导的犹太复国主义更多的是针对犹太民族的精神重建,而非犹太政权国家的重建,他一直以来都在希望中东犹太民族能和周边阿拉伯国家和平相处。在1952年接到以色列政府邀请他担任总统的请求时,他拒绝了。他深知,政坛不是自己的乐园,科学才是。 他似乎总能在纷繁的乱象中坚持单纯、朴素的真理。的确,“当一种较低的价值正在取代我们的祖先宁愿不惜一切代价加以保护的东西时”,我们需要爱因斯坦式的坚持与单纯。时代需要更多的人的觉醒,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防止社会内部异化力量的吞噬。 他充满理性,却又称得上是一位极富感情的诗人,拥有文学家的笔触和艺术家的情感。他在居里夫人的悼念文中不吝热情的讴歌,称“她那人性中的伟大,使我的崇拜之情与日俱增。她的力量,她的意志,她的纯洁,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她的客观公正,她的坚定不移的判断力——所有这些不易发现的品格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他的《圣雄甘地》全篇仅二百余字,以六个排比句一气呵成,尤其是最末一句“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在地球上匆匆走过”, 让人读罢意犹未尽。而他在《自画像》一文中的名句:“我孤寂的生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却甘之若饴”,更是如拜伦的诗句般经典隽永。 我深信,伟人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者,这世上再无几人。倚在槐花香气飘动的窗前,读着这本文集,似乎整个身心都充盈喜悦,那是种关于生命本身的愉悦,单纯而无限趋近本真,如同与心仪的姑娘相恋在这人间四月天——那种感觉完美得值得纪念。

爱因斯坦的文字,余音绕梁也。

尤其喜欢开篇的“自画像”:“对于一个人自身的存在,何者是有意义的,他自己并不知晓......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界,而坚毅却来自内部,来自一个人自身的努力......”。文集中有很多太专业性的科学论文我不甚感兴趣,但大多是人文、哲学、社会性的文字,人格的魅力如此强大。对于他的文字,我无法评论,只能静静地读,静静地想,静静地感受。结合《爱因斯坦传》读,也很有意思。一如他往常的风格,谦虚而又充满对人类的关怀。里面如科学与宗教,道德的情感对于我们中国人理解为何有些伟大的人相信宗教,有很好的帮助。“难道我们不是一个父亲的孩子”?指得是我们在作为上帝的子民,具有人格的平等。推荐

浅析爱因斯坦晚年关于宗教与科学的思想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对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科学领域的每一项重大的研究,都曾开启了科学研究的新方向。在儿时的记忆中,我就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充满了崇敬。在我的脑海中,爱因斯坦近乎神化,是一位开拓者,是一位令人仰止的伟大而又神秘的大人物。多少年过去了,这种观念也一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爱因斯坦晚年文集》对于我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得我能够有机会近距离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阅读原始文献来追踪这位天才的思想和行动发展的轨迹,使我的思想发生了不一样的变革。其中带给我最震撼的变化,就是爱因斯坦对于宗教与科学的思想,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站在了纯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宗教与科学,以一种局外人的眼光和姿态去分析存在于宗教与科学其间的矛盾与联系。寥寥数字,却分析的清晰透彻,使我茅塞顿开。对宗教与科学间关系的领悟更进了一层。 爱因斯坦说过,“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多么高超。”爱因斯坦的科学创造性背后的感情和愿望是怎样的?是一般人所持有的宗教信仰吗?还是超越了个人私心的桎梏之后对科学的理性追求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他的宗教观和科学精神之间的连带关系如何?是彼此矛盾冲突的还是在另外一个角度激发了他的科学创造性?   从以往的文献中可以了解到,少年时期的爱因斯坦,对于上帝的信仰,完全是为了在精神上超脱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和个人欲望的桎梏。宗教成了他超越追逐欲望满足而难得的高尚的感情出路之一。在对基督教的信仰中,爱因斯坦获得了精神的超越。成为了他超越个人小我,追求人生价值的一生的重要思想基础。   在爱因斯坦晚年的思想轨迹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位理智的伟大科学家已经改变了少年时代所信奉的为了超越自我的思想基点。结合着科学思想的影响,他完全从个人原始情感中超脱出来,爱因斯坦的宗教观发生了改变,这种宗教与科学观点的微妙结合,推动着他向探索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的普遍原理、向对全人类的终极关切迈进。正如他在《晚年文集》中提到的:“在我看来,一个受到宗教启发的人已经在最大限度内把他自己从自私的欲望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而全神贯注于那些具有超个人的价值而为他所坚持的思想、感情和抱负之中。我认为重要的在于这个超越个人的内容的力量,以及对它超越一切的深远意义的信念的深度。”同时,爱因斯坦对于科学与宗教之间矛盾的解决进行了阐释,“与此相应,一个宗教信徒只要不怀疑那些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拥有理性基础的超个人的内容和目标的重要性与崇高性,就可谓虔诚了。它们的存在就跟他自己的存在一样必然,一样真实。”宗教与科学的冲突是可以不发生的,因为“科学只能断定是什么,而不能断定应该是什么,各种各样的价值判断在其领域之外仍然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宗教只涉及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评价。”爱因斯坦就这两方面的理性剖析使得在科学与宗教之间广为人知的冲突引起的误解进行了解读。   爱因斯坦在宗教与科学之间清楚地划分出其各自的领域,同时也阐释了这两者之间仍然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强烈的相互依赖关系。他说,“虽然宗教可以决定目标,但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它已从科学那里学到何种手段会促进它所建立的目标的实现。但是科学只能由那些满怀追求真理和知识热望的人创造出来。而这种感情又源于宗教领域。”   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以及思想家,从超越人类感情的角度,清晰地论述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他用了一个词,就是“信念”。他说,“同样属于这个来源的是如下信念:相信那些在现存世界中有效的规律是理性的,即能用理性来理解的。我不能想象哪个真正的科学家会没有这种深沉的信念。”他用了一个比喻来表示了这个情形:   “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则是盲目的。”   “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则是盲目的。”如今这句话已然成为了一种经典之论,甚至被很多人当做了座右铭。这句话精辟地论述出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细细品味,这种论述打破了人类的固有观念,已然对人类曾经存在的意识形态提出了质疑,然而他的陈述却是如此精炼,使得我们不得不赞叹于这位伟人的智慧。我现在更愿意称他为智者了。他认为,宗教导师们必须放弃人格化上帝的学说,放弃过去把巨大权力交给牧师手中的那个恐惧和希望的源泉,才会“高兴地承认科学知识已经使真正的宗教更高贵,并使其意义更深远。”这位智者在此提出的言论,已经为人类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即使这条路至今看来仍然任重而道远。   爱因斯坦在一次回答日本学者的提问时,作了这样的答复:“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的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上帝概念。这可以叫做‘泛神论’的概念(斯宾诺莎)”。爱因斯坦常用的一句口头禅便是“上帝不是在掷骰子”。   由此可见,宗教和自然科学都相信有一个主宰世界的力量,在追问这个伟力的存在和本质的时候,宗教同自然科学便相会在一起,但它们对此作出的回答却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指的是上帝,另一个指的则是世界秩序。这种泛神论的思想,对晚年的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有了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对和谐宇宙秩序的赞美和敬仰,原本就是一种观念和感情的混合物,它是对尚待发现的神秘的宇宙规律的一种信仰。   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对为之献身的伟大目标,必须抱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这正是广义宗教感情的心理基础。爱因斯坦认为:“在一切比较高级的科学工作的背后,必定有一种关于世界的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信念,这有点象宗教的感情。”他把这种感情称作“宇宙宗教感情”。   在爱因斯坦看来,“真正的宗教已被科学知识提高了境界,而且意义也更加深远了”。他认为真正的宗教态度,最本质的东西是能够摆脱自我,超越自我,坚信有超越个人的崇高的价值存在,从不“怀疑那些超越个人的目的和目标的庄严和崇高”,并能为这种崇高的价值而献身的思想、感情和信念,而不在于是否企图把这种信念同神联系起来。这就是爱因斯坦在晚年时所领悟的宗教态度和宗教信仰。   阅读了这本《爱因斯坦晚年文集》,使得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了这位科学家,能够仔细品味他的思想,他的科学态度以及对于宗教的观点,这位智者的“宇宙宗教感情”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从一种新的视角认识宗教、神学与科学的关系,甚至改变了固有的观念,在那不可知的领域,人们永远没有资格定义或证明一种物质或意识的存在或者不存在。   爱因斯坦晚年的宗教与科学观点,进一步诠释了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使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认为的不可能有联系的这两种概念思想统一了起来,而且还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的思想是使我最为激动的。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有义务与责任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进行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而要想在科研方面有所突破,就一定要有一个超越自我和个人目的的献身思想和信念,就好像爱因斯坦一样,这种在思想上的突破,就是一种修行和升华,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所须具备的。而对于宗教与科学的界定在此时就变得那么不重要了。这本书可以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想基点,是一本不可不读的经典文集。

爱因斯坦的人文境界

罗兰•巴特曾在《爱因斯坦的大脑》中,提到这样一个场景:爱因斯坦站在一块黑板旁,黑板上布满了复杂的符号。他分析道:这幅爱因斯坦的漫画,显示他手上还握着粉笔,才开始要在空白的黑板上写字,仿佛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要写出这个世界最神奇的公式来。这个神奇的公式并不是指伟大的E=mc2,而是爱因斯坦倾尽晚年心血期待发现的“这世界何以被包围的秘密方程式”。结果,就如人们所知,爱因斯坦失败了。   其实,爱因斯坦的失败是必要的,因为这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转,因为研究也在不断增殖,而且,必须给上帝留个位置。我想,象爱因斯坦这么天才的人,一定知道自己在做着什么。他的这种宗教般的努力,重要性在于使人类的一个永恒之梦得以具体化:对自然和谐之谜的苦苦追寻。   爱因斯坦曾对他的好友菲立普•弗兰克说过:据他估计,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牧师多于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物理学家,因为牧师们更关心一般自然规律,而物理学家却常常不是这样。在爱因斯坦看来,很多物理学家所做的不过是拿出一块木板,专找最薄的地方,然后钻一大堆孔,因为钻孔是很容易的事情。   正是基于这样的对普遍事物的关怀,爱因斯坦常常对政治问题发表看法,总想解决它们。在习惯于把政治仅仅理解为权势变更的中国人看来,爱因斯坦的这种政治热情似乎有越界之嫌疑。但爱因斯坦的政治关怀,却是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关怀,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宁的关怀。爱因斯坦的那些看法常被说成是天真幼稚。事实上,爱因斯坦的那些看法,“不但不幼稚,而且深深地知道人类的愁苦和愚昧的天性,虽然他对政治问题的见解并不是立刻可行”(派依斯语)。20年代,他支持全面裁军和建立统一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极力提倡世界政府的思想,主张和平利用而只能和平利用原子能。到了他的暮年,世界政府依然是他不断谈论的话题。他甚至被邀请担任以色列首任总统,当然被他谦虚地拒绝了。他的建议或许有些不切实际,或许不太成熟,但可以肯定,它们都来自于一个清晰的头脑和强烈的道德信念。   爱因斯坦在《科学与宗教》中写道:有关“是”什么的知识并不直接打开通向“应该是”什么之门。人们可以对“是”什么的知识有最清楚最完备的认识,可还是不能从中推论出我们人类渴望的“目标”是什么。“科学”给了我们的生活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崭新世界,这个美妙新世界如此五彩缤纷如此斑博芜杂,以于我们几乎失去了方向,几乎完全把自己交给了摧枯拉朽的“科学”之手。爱因斯坦,这位科学巨头,却认为: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则是盲目的。   爱因斯坦不仅仔细探究宗教与科学的微妙关系,也深入分析过自由、道德、情感和教育在人的心灵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毫不夸张地说,爱因斯坦就是我们时代的人道主人标本。他为自己“画”过一幅自画像:“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届,而坚毅却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自身的努力。……我孤寂地生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老年爱因斯坦“甘之如饴”的秘诀,我们可以在他生命结束之前最后一次演讲中发现:我所追求的东西非常简单,我要以我微弱的力量,冒着不讨任何人喜欢的危险,服务于真理和正义。

爱因斯坦的人文境界

罗兰•巴特曾在《爱因斯坦的大脑》中,提到这样一个场景:爱因斯坦站在一块黑板旁,黑板上布满了复杂的符号。他分析道:这幅爱因斯坦的漫画,显示他手上还握着粉笔,才开始要在空白的黑板上写字,仿佛在毫无准备的情形下,要写出这个世界最神奇的公式来。这个神奇的公式并不是指伟大的E=mc2,而是爱因斯坦倾尽晚年心血期待发现的“这世界何以被包围的秘密方程式”。结果,就如人们所知,爱因斯坦失败了。   其实,爱因斯坦的失败是必要的,因为这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转,因为研究也在不断增殖,而且,必须给上帝留个位置。我想,象爱因斯坦这么天才的人,一定知道自己在做着什么。他的这种宗教般的努力,重要性在于使人类的一个永恒之梦得以具体化:对自然和谐之谜的苦苦追寻。   爱因斯坦曾对他的好友菲立普•弗兰克说过:据他估计,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牧师多于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物理学家,因为牧师们更关心一般自然规律,而物理学家却常常不是这样。在爱因斯坦看来,很多物理学家所做的不过是拿出一块木板,专找最薄的地方,然后钻一大堆孔,因为钻孔是很容易的事情。   正是基于这样的对普遍事物的关怀,爱因斯坦常常对政治问题发表看法,总想解决它们。在习惯于把政治仅仅理解为权势变更的中国人看来,爱因斯坦的这种政治热情似乎有越界之嫌疑。但爱因斯坦的政治关怀,却是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关怀,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宁的关怀。爱因斯坦的那些看法常被说成是天真幼稚。事实上,爱因斯坦的那些看法,“不但不幼稚,而且深深地知道人类的愁苦和愚昧的天性,虽然他对政治问题的见解并不是立刻可行”(派依斯语)。20年代,他支持全面裁军和建立统一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极力提倡世界政府的思想,主张和平利用而只能和平利用原子能。到了他的暮年,世界政府依然是他不断谈论的话题。他甚至被邀请担任以色列首任总统,当然被他谦虚地拒绝了。他的建议或许有些不切实际,或许不太成熟,但可以肯定,它们都来自于一个清晰的头脑和强烈的道德信念。   爱因斯坦在《科学与宗教》中写道:有关“是”什么的知识并不直接打开通向“应该是”什么之门。人们可以对“是”什么的知识有最清楚最完备的认识,可还是不能从中推论出我们人类渴望的“目标”是什么。“科学”给了我们的生活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崭新世界,这个美妙新世界如此五彩缤纷如此斑博芜杂,以于我们几乎失去了方向,几乎完全把自己交给了摧枯拉朽的“科学”之手。爱因斯坦,这位科学巨头,却认为: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则是盲目的。   爱因斯坦不仅仔细探究宗教与科学的微妙关系,也深入分析过自由、道德、情感和教育在人的心灵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毫不夸张地说,爱因斯坦就是我们时代的人道主人标本。他为自己“画”过一幅自画像:“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届,而坚毅却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自身的努力。……我孤寂地生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老年爱因斯坦“甘之如饴”的秘诀,我们可以在他生命结束之前最后一次演讲中发现:我所追求的东西非常简单,我要以我微弱的力量,冒着不讨任何人喜欢的危险,服务于真理和正义。

曾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匆匆走过

读《爱因斯坦文集》是在大学时,是在这个《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流行的年代和环境,抱读《文集》的我,很自然的被同学称为“考古物理学派”,而我却对此不以为然。我觉得至少从形象上一头蓬乱的白发、眼神空洞、皱纹布满额头的爱因斯坦要比歪坐在轮椅上、靠两根手指支配全身的霍金要强许多。 一再阅读中,这位老人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愈发完整。从他的眼神中,我逐渐读出了忧伤、悲悯和对人类的关怀。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形成了太大的光环,以至于使人往往止步于对他的敬仰而忽略了他精神生活的其他方面,因而忽略了认识一个伟大而高尚心灵的机会。在拜读《文集》时,我不敢过多涉猎他作品中的“科学”部分,但阅读时的激动仍常常让我掩卷沉思,被爱因斯坦对于人类整体状况的深刻洞见和深刻忧虑所打动而不能自己。 读罢《文集》,你会和我一样,发现自己眼中的爱因斯坦已不仅仅只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是一位哲人,他对生命、命运、信念、信仰的领悟远远超过其他的科学家。他重视内心的信念,认为“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外界,而坚毅却来自内部,来自一个人的自身努力”;他认为从事具体研究的人不能忽视对“基本问题”的关注,他说:“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使他从单纯的胜利中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他追问人生的意义,觉得“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到那实际上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对教育的认识极为深刻,认为学校“应该在青年身上培养那种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能力”,“学校的目的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而这些个人又把为社会服务视为最高的生活问题”,此话虽出自半个多世纪前,可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远未过时。 他是一位敏锐的社会观察者,时刻关注着他的时代的趋势和要求,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他热切期盼和平。他在一战期间坚决反战,并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而在二战前夕,他清醒的认识到与法西斯的战争不可避免,明确表示“现在我再不相信绝对的被动的和平主义是有效的了”、“当法律与人类尊严必须保卫时,我们一定要战斗。”在二战期间,他坚决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并拍卖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以支持盟军。二战结束后,他敏锐的洞悉了世界形势,站在同时代人很难企及的高度宣称“战争赢了,和平却没有”,之后更是在《告美国公民书》中呼吁限制核武器的使用,并公开反对美国制造氢弹,指出美国扩充军备是对世界和平的障碍。 他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1938年,在《留给后世的话》中,他写道“商品的生产和分配是完全没有组织的”、“ 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人们在不定的时间里还互相残杀”,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不满,强调科学的进步并不能掩饰制度的缺陷和人民的困苦。而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也极具预见性,在1949年的《为什么是社会主义》一文中,他提出“计划经济并不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高度集中可能伴随着行政人员的专制,而使个人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这些观点现在看来也还是正确的看法。 他身为犹太人,却对犹太人及犹太文化有着客观的思索。他严正谴责种族歧视和纳粹的种族灭绝政策,深切的为犹太人的遭遇而悲痛,但同时对犹太复国主义保持冷静客观的立场。他所倡导的犹太复国主义更多的是针对犹太民族的精神重建,而非犹太政权国家的重建,他一直以来都在希望中东犹太民族能和周边阿拉伯国家和平相处。在1952年接到以色列政府邀请他担任总统的请求时,他拒绝了。他深知,政坛不是自己的乐园,科学才是。 他似乎总能在纷繁的乱象中坚持单纯、朴素的真理。的确,“当一种较低的价值正在取代我们的祖先宁愿不惜一切代价加以保护的东西时”,我们需要爱因斯坦式的坚持与单纯。时代需要更多的人的觉醒,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防止社会内部异化力量的吞噬。 他充满理性,却又称得上是一位极富感情的诗人,拥有文学家的笔触和艺术家的情感。他在居里夫人的悼念文中不吝热情的讴歌,称“她那人性中的伟大,使我的崇拜之情与日俱增。她的力量,她的意志,她的纯洁,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她的客观公正,她的坚定不移的判断力——所有这些不易发现的品格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他的《圣雄甘地》全篇仅二百余字,以六个排比句一气呵成,尤其是最末一句“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在地球上匆匆走过”, 让人读罢意犹未尽。而他在《自画像》一文中的名句:“我孤寂的生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却甘之若饴”,更是如拜伦的诗句般经典隽永。 我深信,伟人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者,这世上再无几人。倚在槐花香气飘动的窗前,读着这本文集,似乎整个身心都充盈喜悦,那是种关于生命本身的愉悦,单纯而无限趋近本真,如同与心仪的姑娘相恋在这人间四月天——那种感觉完美得值得纪念。

少数的天才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这本书中共收辑了爱因斯坦的62篇文章,分为“信念与信仰”、“科学”、“公共事务”、“科学生活”、“伟大人物”、“我的人民”6个部类,时间起迄自1934年至1955年,为爱因斯坦成名以后最后20年的各种著述。    爱因斯坦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光照千秋的科学伟人。但对于人世上绝大多数的凡夫俗子而言,芸芸众生对着爱因斯坦扯上一堆赞美之辞似乎仅仅表达了一种时髦而已。E=mc2的相对论公式在很多场合被演绎为装饰性的符号,乃至在中学教室的墙上宣传画里也屡见不鲜。事实上,爱因斯坦本人不无风趣地说道,据他估计,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牧师多于对相对论感兴趣的物理学家。  由此可以言及另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公众往往对爱因斯坦怀有一种持久的迷恋。据说,爱因斯坦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寒窗苦读的学子,即便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他也时常有求于其他数学家的帮助。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在科学上的建树呢?我想,除了对物理学的敏感、热忱和专注外,与他那科学精神和智慧交相辉映的是一种来自于信仰的美感以及由此衍生的想象与启示。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仿佛是“以一组不期而至的富有想象力的洞见表现出来,一如诗人或作曲家的灵感”(伯特兰•罗素语)。毋庸置疑,这种罕见的想象力向往着崇高的美、神秘的美和最终极的美﹔它仅仅为少数的天才所独有,甚至仅仅发生于天才人物生命中的短短瞬间。  同时又可以指出,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包括他那纯澈严谨的思辨理性和奇异深邃的想象力显然受益于西方文明的自由主义精神,受益于现代欧洲的教育科研制度。他曾倡言:“同欧洲的人文主义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言论自由、某种程度上个人的自由意志、在思想上追求客观性而不仅仅考虑实用性、对精神王国和兴趣领域里不同品味的鼓励”。他还主张,“个人应当有时间和精力去受最好的理智训练并按照他的爱好在学术和艺术领域取得成就”。可以说只有在包容这种人文理想和追求的社会环境中才会诞育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人物和他那旷世罕有的伟大建树。  也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还时时关注着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演进。他一生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目睹或亲历了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种种丑恶和灾难。面对市俗政治的各种纷争和冲突,他不遗余力地以虔诚的宗教情感坚持着人道主义立场与良知,不断表达他的热望与真知,在严肃而热情的思考中抨击人类的迷失,并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颂扬科学的进步。为此,他敬奉的理想是:“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棵树上的不同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使它从单纯的生理存在中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  作为一个犹太裔科学家,爱因斯坦将犹太民族历经苦难的精神特征归纳为两点:“首先是关于社会正义的民主理想,辅之以全人类间互助互谅的理想”,其次是“对各种形式的理智追求及精神努力的崇尚”。他还特别指出,“犹太人对智慧上的成就的尊重,营造了一个特别有利于任何可能存在的天才发展的氛围。同时,强烈的批判精神阻止了对任何权威的盲目服从”。从评述犹太民族精神的角度,爱因斯坦借以展示的是他所信奉的终极价值观,即人类文明的核心资源:民主、正义、友爱、互助、求知、进步、创新和形而上的批判精神。虽然爱因斯坦在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某些主张未必可取,但这样的信仰始终贯穿着他的一生,构成了他完整的生命。  爱因斯坦离我们远去已半个世纪。如今社会里潮流蔚为大观的是:科学昌明与物欲横流携手高歌、与时俱进,诸如对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顶礼膜拜几近于新世纪最主流的时尚,如此等等。相比之下爱因斯坦及其科学和思想的遗产已很难为五花八门的大众人流所熟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失去了烛照人间与时空的光彩,并不意味着这一精神的、文化的、科学的高度相形见绌于任何一种商业成功或奇迹,相反它仍将——并且永远亲近着人类文明已有的灿烂和更多的灿烂。在谈到牛顿、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划时代的贡献时,杨振宁先生曾赞叹道:“它们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和唯象理论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它们以极度浓缩的数学语言写出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它们是造物主的诗篇”。  假如这样的诗篇至今仍为一些人们所景仰,而你仍然愿意把爱因斯坦看作是一位神话级的天才人物,看作是人类自身的一个奇迹,那么当你仰望头上众星璀璨的天空时,你就会深切地体味到爱因斯坦的自我评述:“我孤寂地活着,年轻时痛苦万分,而在成熟之年里却甘之如饴”。 这本书成为我个人阅读经历中的一份永久的记忆。我为爱因斯坦光彩异人的科学睿智和庄严神圣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仰叹,也为他那优美流畅的文笔和隽永平和的情趣而折服。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