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6-2
ISBN:978712127941X
作者:李笑来
页数:372页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291页 - 第7章 应用 第13节 自我证明

需要努力克服“自利性偏差”,才能客观的认清自己、认清他人、认清问题所在。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58页

比越早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293页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298页 - 第8章 积累 第1节 坚信积累

仅仅说“积累”,感觉抽象和空洞,将积累和复利联系起来,的确能更深刻的理解自我坚持积累带来的力量和巨大改变。所以说,复利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268页

所谓知识渊博的人,就是那些大脑中存储的信息量超常地多的人。这些人总是可以“融会贯通”,看上去也就超常地充满“智慧”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什么是朋友 - 什么是朋友

维系交往是要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在两个人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至少有一个是主动的,而我就是那个主动的人,因为我觉得这些“成本”是必然存在,也是必须承担的。所谓的情商,就是擅长创造共赢的局面。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111页 - 管理学习

5.并行串行
建立起“”多任务操作系统“,这不算太难,比如你做饭的时间,准备做菜,菜好了,饭也好了。
6.感知时间
额外提及书目《奇特的一生》,工具软件Mr.time ,像记账一样记录时间花销
事件—时间日志
7.记录开销
将每日事件
上周事件记录
上月事件记录
上一季度
一年事件记录
8.制定预算
按:重要,一般,不重要 来区分
一个任务真的重要的标尺: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 有趣的事情不见得有用,而有用的事哪怕无趣也要做。
9.计划
拆分小步骤。
10.列表
这点挺好,买东西会写下list。
11.流程
以打电话的几个场景描述最佳流程。
12.预演
所以,在任何一次演讲的准备阶段,我都会话花很多时间认真考虑自己的每个观点、每个事例,甚至每个句子可能引发什么样的反应和理解,然后逐一制定对策。
13.验收
怎样才算做好?
第四章 学习
1.效率本质
其实我写不好的原因,因为我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好,没有深入思考文章逻辑,观点,常常取一些片段,所以我自己想要写出一篇完整逻辑的内容比其他人难一点。
2.基本途径
体验,
试错,
观察,
思考。
你不可能全部体验,很多事情试错成本非常大,所以观察别人是个非常有用的方法,进而深入思考后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3.主要手段
4.经验局限
个人经验,群体经验都会有局限。我的建议是:人在学生时期应该认真阅读至少3本关于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书籍。
5.自学能力
阅读理解,写作,实践。如何用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将来通过共享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永远保持开放心态。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336页 - 第8章 积累 第8节节省与否

无论怎样开源节流,几种钱不能省:买书的钱——就是学习和提高自我的投资不能少。买工具的钱——其实是提高效率,学习和投资、提高自我的好工具的投资不能少。事关安全的钱——其实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安全,不如书中提到的电源插座、车辆后视影像,我的理解还包括保险保障等。事关终极体验的钱——例如美食等,有的时候还是需要活在当下。知识产权的钱——书中指要为别人的知识产权付费,而不要用盗版,尊重他人劳动应得;个人认为,更应该创造出自己的知识产权事物,以获得书中前面提到的“被动收入”,最终向财务自由迈进。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234页 - 第七章第二节 方法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114页

截选《把时间当作朋友》
“很多人常常拒绝学习,他们拒绝学习的理由和那些痴迷学习的人一样 — 不知道它有什么用。
事实上,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自己的亲切感受--------
一个人的外貌看久了,会审美疲劳...
一个人头脑里丰富的“宝藏”,广不见边,深不见底...
我神往之......
不知何用?只管持续不断的装啊装,装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知道呢!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浮躁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 浮躁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三分钟热血?好高骛远?异想天开?白日做梦?等等这些都与一个词扯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浮躁,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浮躁似乎也已经成为某些人口头禅中的一个常见词。读罢一篇文章,看过一个视频,很多人会感慨一下:太浮躁了!这是个浮躁的社会,尽是些浮躁的人,做着些浮躁的事。
尽管上面提到的“很多人”可能本身也是浮躁的,但他们依然如此感叹他人,甚至社会,却从来没有思考过浮躁的原因,也许这就是心智的作用吧,一个人100次都浮躁,并且没有思考浮躁的原因,或者思考不清楚,更不用说试图去改变这种情况,那么不论从理性还是非理性的角度来预测,第101次他不浮躁的可能性,应该都十分微小。
有的时候,我真是很佩服古人啊!《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不抓住本,想要近道?想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浮躁的本到底是什么。
一、时间维度——速成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同时人也希望自己的欲望立刻就得到满足,这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天性,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饿了,马上想饱餐一顿;渴了,马上想喝水解渴;冷了,马上想暖衣加身。同样地,现在平庸的人,也渴望立即成功,于是他们放弃了“十万里长征”,选择了“超英赶美”的策略,但当他们没有看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时,就会选择放弃,于是就有了三分钟热血、异想天开等浮躁的现象。可怕的是,这种欲望的刺激让人们所产生的速成观念,让他们陷入了死循环:三分钟热血、失望、放弃,三分钟热血、失望、放弃……
更可怕的是,现在的社会无时无刻不刺激着人们的这种天性:减肥广告告诉你减肥药能立刻见效;医疗广告告诉你分分钟药到病除;各种培训广告告诉你技能可以速成……
当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浮躁的气息时,有一小部分聪明人,他们懂得一个道理:速成绝无可能。
速成绝无可能,这是多么浅显的道理?无论什么事情,都需要时间:想把你身上多余的脂肪消耗掉以达到减肥的目的,需要时间;想治愈疾病恢复健康,需要时间;想学习一项技能并达到一定水平,需要时间。不同的事需要不同长短的时间,而如果你想用做这些事的时间的一小部分,来达到相同的目标,我想就算是时间也不会同意的,换句话说,速成绝无可能!速成就好像今天怀孕,明天就想生产,这得是有多着急!
速成绝无可能,想消除浮躁,就要记住:任何事都需要时间,搞“超英赶美”是行不通的!
二、物质维度——积累和交换
上面所提到的天性可以总结为“我要”,而且是“我立刻想要”,大多数人之所以会浮躁,其实是“我立刻想要”和“我现在所有”之间的矛盾。有些人对于想做的事,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很少,但“我立刻想要”的欲望给他带来的刺激却不断加深,接着就产生了浮躁的现象。这就像一个人,想买一款手机,看中了iPhone6 Plus,但自己钱包里的钱却很少,而那款令他魂牵梦绕的手机却不断刺激着他的欲望,欲望之火熊熊燃烧,而他又束手无策,严重的情况会让他去卖肾、甚至抢银行。
真理往往是简洁的,其实处理“我立刻想要”和“我现在所有”之间的矛盾的方法也很简单,我们不是电脑,可以拥有那么强大的存储计算功能,可以瞬间载入那么多的信息,我们只有靠积累、积累、再积累,等到积累到一定量,上述两者之间的差距很小的时候,自然就可以用“腰包里的钱”去换“iPhone6 Plus”了,而不管是靠工作挣来的、靠工资攒出来的、哪怕是靠乞讨求来的,也要比卖肾和抢银行好得多。
我们经常看到某些人某些事儿一夜爆红的新闻,像罗振宇、papi酱这样的网红,再不就是某农村小伙造飞机、造变形金刚等等,但在看到他们一夜走红的同时,你是否也看到他们爆红之前的积累?罗振宇读了多少书?积累了多少人脉?papi酱、农村小伙等等也是如此,没有知识、经验等的积累,拿什么换成就?
做事之前,想想“我要”和“我有”之间的差距,如果差距很小,那么恭喜你,你可以马上行动起来,用“我有的”去交换“我要的”了;而如果差距很大,那么同样恭喜你,只要你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你就已经避免了浮躁,接下来就是不断地积累,缩小差距,最后用“我有的”去交换“我要的”。
三、浮躁的消除绝非一日之功
有一个词:心智,其实一个人的心智包括多少知识和经验并不是最关键的,更关键的是获取这些知识和经验的方法,因为每次你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所用的方法,都受之前所用的模式的影响,举个例子,这就好像现在的智能设备,一般的APP在运行的时候,都会记录用户使用它的一些常用设定,等到下次再被运行的时候,这些之前使用的模式就会影响本次的运行情况。所以,心智的强大力量之一就来源于:我们关于事物的判断和处理事物的模式,会渐渐地融入自己的心智,最终形成一种思维习惯,最终会影响人的选择。
人做事是否浮躁也是一样,它取决于你之前心智的模式是否浮躁。改变浮躁的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你的大脑操作系统只有不断地写入不浮躁的程序,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你的操作系统才能得以升级。
愿你早日脱离浮躁的心智!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向着目标前进!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200页 - 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等倾诉者把话说完再下结论,或者再回应,这是最好的,没有很好地倾听,或者没有在该反馈回应的时候进行回应,都会引起说者不适,进而此番交流是浪费时间。
没有学会良好的倾听是自己经常犯的毛病,这让自己错过了好多友好的,有益的,有效果的干货经验和知识,应引以为戒。
有人说,此书是鸡汤类,我看未必,因为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没有“认真”地看“完”。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收获。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序 - 序

所谓的情商,就是擅长创造共赢的局面。
依附~独立~共生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63页

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不要专做简单的回避困难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305页 - 第8章 积累 第2节 越早越好

理财是人生最重要的技能——没有之一。所谓理财,一个比较合理、准确的定义——如何有效管理现金流。这其实与钱多钱少关系不大。理财需要对自我的把控、对风险的把控,从这个方面来说,学习理财,也是改善自控力、改善判断力的的一个方法。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283页 - 第7章 应用 第11节 节奏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人生就像马拉松,不是一开始跑得快的人赢,而是坚持最久的人赢。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什么是朋友? - 什么是朋友?

朋友的定义在现实社会往往是模糊的,甚至是分类的,而本书恰恰把我们生活中一些模糊地带作了清晰的定义。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
朋友就是那些愿意与我交往,并且我也钦佩的人。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的人。所谓的情商,就是擅长创造共赢的局面。情商对我自己而言一直是个硬伤,但也在不断学习中。生活中情商高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人的认同,哪怕这个人做事再烂。这也是低情商的我所不能理解的地方,所以结合我的智商能得出的判断竟是这群人跟这么一个人长期交往,也就被我标为不可深交的一群人,也就是交往多了对自身没有好处。这是我仅仅凭着一个人对一群人所下的结论,情商真是个恼人的东西。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42页

未知永远存在,我们只能不断尝试着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247页 - 第7章 应用 第5节 运气

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一个共同特征——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事物,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爱默生: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231页 - 第七章第一节 兴趣

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对大多数人事实的确如此,很多人并非天生就对某事有兴趣,而是受旁人、受环境影响,开始尝试去做,做好了变为兴趣。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困境 - 困境


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1页

XI 所谓的朋友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我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主动联络,主动维系友情的那些人。
XII 成熟的特征就是独立。独立的意思是说,生活上/经济上越来越不一来朋友,朋友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需求。——朋友就是那些愿意与我交往,并且我也钦佩的人。
我们倾佩和仰慕的人其实很多,但前提是人家愿意跟我们交往。
XIII 所谓的情商,就是擅长创造共赢的局面。创造共赢局面,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需要试错,需要耐心。
依附>独立>共生
XIV 对朋友来说,真正有用的,不是那种肤浅含混的“够意思”/“讲义气”,而是帮助对方成长——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XX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又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那个版本之中。改变自己,就意味着属于自己的那个版本的世界将会随之而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
P5 自己思考原本就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而叫别人思考则是学习思考/锻炼思维的最好方法。
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P9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以哟ude只是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
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不会被轻易糊弄。
P14 我们用自己的大脑金星思考,然而我们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往往受上一次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下一步思考的方式和结果。
P18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国王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早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P19 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心智一旦开启,就会不断自我积累,自我过滤,直至根深蒂固。
心智这东西“上不封顶/下无保底”。心智一旦开启,就可能因为学习而向病毒一样疯狂发展,与此同时,“学习能力”也会相应的大幅增长。
P30 速成绝无可能
期望速成,从围观层面上看,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有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
第二个原因,也是浮躁的根源,就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
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P35 积累多的人之所以稳健,是因为对他来说,“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东西来满足。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拜托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成都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P37 完美并不存在
越是能力差的人,约有那种非常不现实又机器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
把自己标榜成完美主义者,是她们太高自己的手段,是他们不去做一些事情的借口。
P38 一些真正优秀的人,也会被别人称作“完美主义者”。事实上,这并准确。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们是有能力做到更接近完美的人,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
P43 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底下的根源之一。
P44 与外界的无畏比较,让每个人凭空多出了一个根本不属于自己的目标动辄被自己的理想绑架。
P45 尽管天分确实很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主要靠积累获得。从一个人开始从事一个职业的那一瞬间起,只要足够认真/努力,他的能力就会不停地积累。
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么让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没有人能够逃脱现实的束缚。
P47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几乎一切愚蠢的行为都来自否定现实/逃避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可能脚踏实地,避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
P66 做任何事情,学会思考方式最为重要。要学者像一个项目管理者(每个人其实都有必要阅读项目管理方面的经典书籍。虽然大多数人并没有”项目经理“之类的头衔,但是,是哦机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项目经理——自主/独立,是心智成熟的人必有的素质)那样思考——他们更多地关注”方法“,他们会花费比别人多地时间去落实每一个步骤,在确认无误之后,他们才会有效地分配人物,团队才能够切实可靠地完成任务。
P87 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时间才能习得的能力。
有些时候没必要做计划。
P95 列表
最方便的列表工具是纸和笔
列表没必要工整
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给每个人物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P114 学习-效率本质
很多人常常拒绝学习,他们拒绝学习的理由和那些痴迷学习的人一样——不知道他有什么用。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任何一个人如果曾经有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
夏泽痴迷于学习的人,正视基于这样的体会:每掌握一项新的技能(是否足够精通或者是否比别人强实际上根本不重要),就感觉自己像重生了一次。
P117 学习-基本途径
获取更多知识几乎是我们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
所有人获取知识最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
比“体验”再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试错”
再“试错”这个手段的基础上,另一个聪明一点,但重要得多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观察”
对“体验”/“试错”和“观察”金星补充的,就是“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再这样的时代,“阅读”突破了个人“体验”或“试错”的种种局限——“体验”往往只局限于自己,“试错”也受限于自己的阅历,而通过“阅读”,我们却可以得知他人“体验”和“试错”的结果(即所谓的“经验”),进而获得跨越时间和空间,跨越种族和过度的信息——翻译工具越来越先进,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P123 学习-主要手段
除了 试错 观察 阅读 之外,思考,准确的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和主要手段。
万事必有因果 本身并没有错误,问题出在人们不一定看到“因”就能想到正确的“果”,也做不到为所有的“果”找到正确的“因”。
思考/求职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探求因果关系的过程。
学习-经验局限
学习-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检索能力建立再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
写作能力再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为之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第四章结束。以上均为原文。待更新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1页

今天终于读完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起码证明了一件事:书是要连着读的。一口气读完固然不现实,但也不能分散的太厉害,通过持续一段时间的集中阅读,把握住文章的脉络,抓住书中的内容和节奏,才能逐渐读进去。最终读完从书中出来,方能有所收获。总体来说,读此书的心得有三点:
一、李笑来是一个反传统的实用派
说其反传统有三点论据:一他不认可中医;二他不认可周易;三他不认可经验(或者说人云亦云的那些理论)。说其是实用派,因为他通篇下来说了三件实用的事:一、如何学好英语;二、如何通过写书挣钱;三、 如何通过学习别人的经验来更快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李笑来是一个善于整合资源的人
由于我最近一段时间都在读时间管理方面的书,所以看出来李来笑在这本书中介绍的时间管理方法在其它的书中也多少都提到过了,但李笑来把这些知识整合在了一本书里,变成了他说的自己时间管理方法和依据。 这至少说明了李本身下了功夫,做了记录,进行了分类整理,最终把这些事实通过码字写了出来,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三、从书中得到启示,马上要做的三件事
古语说的好: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一句,但还有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始知万事要躬行。厚厚的一本书看完了,下面有三件事要开始做:
1、 读一本英文书
我选择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还是按照以前的读书的方法,一本书只要翻开了,就一定要读完。相信读完这本书,英语水平会有一定的提升。书中介绍读英文资料有三点原则:1. 不查字典一直往下读;2. 读不动就停下来;3. 缓过来继续读。
2、学一门编程语言
经过和同事交流,最终定位学习Python,从第一个程序开始吧!
3、开始理财
书中介绍的很好,打算照着做。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1页

1、我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自信,而不是对自己的现状自信。
拿着现状与他人相互比较,必然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而比较带来的幸福感,通常也是虚妄的。即便是要比较,那被比较的对象也应该是“自己的现状”和“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自己的现状”与“别人的现状”。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自信,就看他是否能真心为他人的成功而毫无芥蒂地感到高兴。)
2、所谓的情商,就是擅长创造共赢局面。
3、我们起码要学会熟练阅读英文。
4、不休法定节假日就可以了啊!真的多出很多很多时间的。
5、我们的大脑里都有各自的操作系统,它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地、持续地升级。而我们的操作系统主要由两个紧密相关的部分构成,我们要持续升级的只不过是:概念及其相关方法论。
6、概念是一切知识架构的基石。所谓的“独立思考”——少有人真正拥有的高级能力——对其最朴素的描述无非是:能够独立地、正确地使用正确的概念。
在这一点上,我非常幸运——有个在图书馆工作的母亲。刚上初一的时候,母亲花了几分钟教我如何阅读教科书:
你看,这么厚厚一本书,其实就那么几个概念,讲一个概念就要花费一个章节的篇幅,从结构上来看,其实讲的都一样,无非是一个接一个的概念,要说清楚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它和别的概念有什么异同。然后就是与它相关的方法论,比如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怎样使用是正确的,怎样使用是错误的,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什么…这些都弄明白了,一个概念就算是学透了,这些概念都弄明白了,这本书算是看懂了,就这么简单。
这其实是学习任何概念的方法论啊!我就这样“开窍”了——我母亲只不过用了几分钟而已。我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绝对源自这几分钟的教育——那一瞬间,我升级了。
●我懂得了概念的重要性;
●我了解了教科书的结构…
剩下的就很自然了,我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了一套完整方法论:
新学期开始的时候,领回来教材,第一件事儿不是去“包书皮”,而是把每一章的重要概念都抄一遍,随后直接死记硬背到脑子里。
是否完全理解并不重要。那些将来通过学习、理解、应用、练习等手段消化吸收的概念早已经一个字不差地记在脑子里,所以我可以随时调用,没有死记硬背过的人却不一定能随时调用——他们不去翻一下书断然想不起来完整具体的定义。
7、在任何一个领域,对该领域中重要的概念无知,那就真的与白痴无异——这事儿跟“智商高低”全无关系。所以学习就是让自己变聪明的过程,习得那个领域中最重要的概念,琢磨清楚相关的方法论,就马上“不那么白痴了”。
“智商”在我这里就是已经被废弃掉了的概念。而与之相关的“聪明”,自然而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升级。
在我眼里,聪明人是这样的:
他们脑子里有很多很多(起码足够多)清楚必要的概念及其相关方法论。(并不见得无所不能)
在我眼里,笨蛋是这样的:
他们脑子里充斥着各种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概念…方法论完全无从谈起。(并不见得处处平庸)
8、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守型的(Be Good Type),一种是进取型的(Be Better Type)。这两种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做事的时候,关注的焦点不一样:
●固守型的人更关注自己当时的表现,更在意外界对那表现的看法;
●进取型的人更关注自己当时有无进步,并不在意对外界的看法;
第一种人过分在意自己当时当刻的表现,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如果“感觉有可能做不好”,就直接不做了——省得丢人。第二种人常常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他们知道自己有可能做得并不好,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进步,只要下一次比这一次更好,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更习惯于接受挑战,处理压力,更懂得积累的好处。
9、讨论和争论并不一回事儿,有核心上的差异:
●讨论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
●争论的目标是为了彻底说服对方。
10、虚拟机
在电脑上,最初的时候,我用的是VMWare,现在用的是Oracle的VirtualBox。需要使用Windows XP时代的软件的时候,就开个虚拟机,在里面跑一套内系统,在那个虚拟机可以运行外面跑不动的老软件。
后来我才反应过来,我应该在自己的大脑里也多创建几个虚拟机才对啊!这真是非常先进的方法论!
于是我闲着没事儿的时候,读了几本关于星象、星座的书。遇到喜欢这些概念的人,必须沟通的话,就开个虚拟机,跑个跟他们一样的操作系统…
果然皆大欢喜。更进一步,我闲着没事儿琢磨了一下亲戚长辈的思考模式,然后专门为他们做了一套”虚拟机镜像“,在一些必须跟他们相处的环境里,打开这个虚拟机…
再然后我才反应过来,这样的事儿其实我早就做过啊!当年我教书的时候,之所以被学生”感觉教得好“,无非就是相当于我在脑子里开启了一个与他们一样操作系统的虚拟机,所以我知道他们跑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所以我才有清楚的解决方案啊…
11、更多情况下,我觉得“细节很重要”是用来吓唬那些没做成过事儿甚至压根就没做过事儿的人的。做过事儿就知道了,哪儿有细节上不出问题的情况?!多么伟大的电影都或者有床帮镜头,或者有这样那样的瑕疵;无论多么伟大作家写出来的手稿中都有这样那样的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无论多么伟大的设计落实成产品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谁的良品率都做不到100%吧?在我眼里彻底的完美主义者都是脆弱的。
主次不分,是绝大多数人的永存问题。如果有问题非要解决不可,我们一定要分清楚那里面的主次,把最重要的先做好,这个做到了之后,再去关注细节。
永远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先去做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事儿,先去解决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问题,至于细节么,那是要等到前面那些事儿做完之后再去做的事情…所以,有些问题不用解决,至少不用再最重要的问题被解决之前解决。
12、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变化时,基因也会发生变化。研究者跟踪了30位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三个月的生活状态变化——包括更健康的饮食习惯……
甚至引发了基因的变化,总计有500个左右的基因发生了变化,包括48个启动,453个关闭。
在另外一项研究里,研究者们用遗传工程方式“制造”出一批记忆力天生有缺陷的老鼠,而后在它们的“青春期”为它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给它们更丰富的玩具,更多的锻炼方式,更好的社交环境…这些老鼠的记忆力得到改善,最终甚至比正常老鼠都高;然后这些老鼠被放回普通的环境与其它老鼠一块儿生活,并有了后代——惊人的是它们的后代同样拥有相对更高的记忆力!
13、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后总结,向前预期——这是最基本的理解技巧。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刚才输入的东西都有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与此同时,还要不断预期下一步的内容是什么。
向前预期,常常相当于为“跳读、略读”提供一个安全机制。读着读着,发现作者提出了一个自己已经深入了解过的论点,再往下扫一眼,发现论据也是自己之前了解的,那这一部分就可以安全地跳过了。又由于一直保持着一个预期,再往下读的时候,发现“嗯?怎么回事儿?跟我想的不一样呢?”那就要折回去认真找原因…反之,要是一样,说明自己的跨越是正确的么。
所以说,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下,理解速度会不断积累,最终不断加快——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有共同点:它们不一定能用在哪里,它们早晚必然融会贯通。所以,理解过的东西越多,理解新的东西就越快。说穿了理解能力差,无非就是见识少,仅此而已。
14、我有一个奇怪的本领:就是把一本书拿过来,我即便读不懂,我也能读得完。
读不懂怎么办?没关系,只有一个办法靠谱:硬着头皮读完,然后反复读很多遍。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本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重要的知识,从来都是通过反复学习才能获得的。一下就能学会的东西,通常上价值不大。
15、我已经有很长的时间读书不写笔记了。为什么?因为有更大的硬盘了,有无限大的云存储了,更为关键的是MacOS有系统级内嵌的全文检索功能。于是,我尽量只买电子书,然后转换成epub格式存在硬盘里。读书的时候专心读,有用的地方刻意记住几个关键字,将来用得到的时候,全文检索一下,就可以轻松找到出处。把大量用来“牢记”的时间,直接输入到“践行”之中,好像更为牢靠,更为划算。
16、即便是“博闻”,也不再应该为了广博而广博,一味追求广度;而是应该尽量选择“繁殖能力”的知识,这不就是在提高产能吗?
保持好奇心很重要,但若是竟然养成了猎奇心理,那就算是掉进坑了。
17、看清未来的趋势然后作决策(凡事都可以预演)
按照未来的你所需要的标准去学习、去工作,将会构建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
很多人会以为这样的生活一定很枯燥,这样的生活一定过去苛刻,可事实上,我相信会有一定数量的人群会和我一样,没多久就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种格外刺激的生活方式,因为在这种方式之下,多巴胺的分泌明显是高于平均水准的——这其实就是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幸福”这个词的量化定义。
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件事情可做。
提前成为未来的你。
多花点时间想想自己未来的样子,多花点时间预演一下,多抬高一点点的标准,多做足一点点的功课,就这样,差异应该就一点点地积累形成了。
18、人是很容易被“反向塑造”的。你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哪怕你“高高在上”,你还是会反过来被他们塑造。再比如,同样是做销售,卖奢侈品的、卖高档商品的、卖中档商品的、卖低档商品的,各自都会被塑造成不同的样子,不信你就观察一下。(工作也是一样的,垃圾的设计客户还过了,你多少会一直偷懒下去的。)
千万要小心自己被反向塑造成你原本不应该变成的样子。
认真筛选自己的朋友,很必要——因为他们终究会成为塑造你的一股力量。
19、输了,就得认。悔棋的人,就是那种遇到麻烦不肯买单的人——之前的每一步都是自己选的啊!
一点都不夸张,任何人大概都有悔棋的冲动(准确地讲,跟悔棋没关系,就是看到失败那一刹那的恐慌和懊恼),可一旦某人提出要悔棋,那么有一个判断就可以确定了:竖子不足与谋。因为能说出来悔棋,已经说明了很多细节:
●技不如人且不自知的人很可怕;
●不尊重规则的人无法合作;
●爱面子胜过一切的人不可能有什么有意义的进步
“如何解决麻烦”,通常是个伪问题,因为麻烦已经发生了,后果已经造成了,所以其实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解决方案的…真正的好问题其实是:
如何才能避免制造麻烦?
最终的败局,其实来自于很多步之前的某一步错了——从那一步开始,败局已定。后面的只不过都是其实毫无意义的挣扎而已。
于是,再往前推,就是“如何不走出那步败棋”,而不是“我输了,悔棋行不行?”
所以说,
不制造麻烦的人不用解决麻烦。
人生不可能没有任何麻烦。于是,当遇到麻烦的时候,方法论应该很坚定:
●对已经发生的麻烦,认了!
●检查一下根源究竟在哪里,自己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为了将来不再出现同样的麻烦,自己需要改正、改进的是什么?
进而,如何才能“未卜先知”呢?方法论是:
●多观察、多研究、多思考别人的失败与麻烦
我一向认为研究别人的成功很难,因为太多因素其实是隐蔽的;研究别人的失败相对容易,因为有更多更公开的因素可用来研究…更为关键的是,研究他人的失败,比研究他人的成功更有指导意义。
20、越早开始越好的事情没几个,理财排在第一位。
试着每个月存5%~20%的钱到银行卡上,坚持5年,不去动他。
21、是否能拥有高品质生活与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22、正如审美能力能够影响生活品质一样,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价值观影响选择,选择影响行动,行动构成命运。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275页 - 第7章 应用 第10节 效率

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100%地有效率。所以,在进行时间预算时,一定要留有空间。一件事能够每天专注2-4小时,已经很成功了,未经训练难以达到。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阅读说明 - 阅读说明

本书主张时间不可管理、一切都靠积累。
本书主张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成功从来都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成长其实只有一条路——积累。接受现实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346页 - 第8章 积累 第10节 被动支出

人一辈子基本要靠3种力量:体力、智力和财力前两者有上限,最后一项却可无限积累、直接继承。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274页

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生命,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必须获得别人的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可是,我们却能成为另外一种人---我们可以不需要被别人鼓励---这是一种境界。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63页 - 管理

序言便说了如果想快速翻完不如不翻,于是自己在客厅餐桌上安静看书。
在这之前,刷社交软件,没什么更新,聊天群里几乎没人说话。我在想,大家在上班之前都没时间刷朋友圈。那是去做什么了呢?下午在练字,很开心坚持了30天,写出的字很漂亮。这样的结果算是验证了《把时间当朋友》这一点。
原谅我想秀一下,只是为了以后翻看的时候能看到直观呈现。
1.人的大脑有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那咱们这个时代,你是什么系统,暖男,极客,科技宅,妈宝?电脑的系统3个月更新一次,那我们人呢?可以自己选择不同的操作系统,但要是配置跟不上就只能呵呵。牟足劲儿滚去学习,不管是工作的,生活的,恋爱的,勾搭的……
2.关于朋友,他升级了几次定义最后是: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的人。
升级来源于他自己的感知经验的丰富与改变。对比我自己,朋友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事的人,交往的深度则根据“愿意”以及共事过程中自己的感受,以及共事以后自己的感受,以及一直交往下去的意愿强烈度。当然,他说的做成一件事,是付出比较大的精力、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双方因此交情更为深厚。(各人各不同)
这背后有一个过程:依附、独立、共生。友情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这句话倒是清晰的表达出了我没能表达出的定义。
我们行事中,一个问题的出现到解决会经历3个阶段:困境-慌乱-解决
但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常常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没有足够能力去区分一项任务是否重要,是否紧急,这也常常是方法论中提到的方法,但最重要的却又隐形的一环是分别能力。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就一个:一切都靠积累。
第一章:醒悟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第二章:现实
一方面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
越是不满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而这种欲望会让一个人最终迷失方向,因为无论是谁,从本质上看都无法摆脱现状---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没有人能够逃脱现实的束缚。李笑来说,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快乐是一种本事。
(虽然上面这段话看起来真的像是鸡汤,但是关于接受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这一点,确实在之前听到的时候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272页

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第297页

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作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情绪的话,他就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的笔记-时间能被管理吗? - 时间能被管理吗?

有一个很熟悉的问题: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很少有人能注意到,所谓的时间管理其实根本就是个虚假的概念,时间真的能被管理吗?如果你略加思考,就会发现根本不能,因为还没有人能让时间变慢、变快甚至停止,这些只会发生在科幻片里,而真实的情况是时间只会一分一秒地以自己特有的速率流逝,它不会服从任何人的管理。
时间就是如此任性和自私,它只顾自己向前运行;同时它又是如此公平,因为它不会偏袒任何人,富人和穷人、健康的人和得病的人,年轻人和老年人,在时间的面前并无区别,就像刚刚上映的科幻片《爱丽丝梦游仙境2》里演的一样,他们都是时间所管理的一块表,表里的时间都是以相同的速率在向前走着。
总是有人发出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了!要是一天有更多的时间就好了!可惜时间并不理会这样的感叹,它依然固执自私地向前进。
但想想无情的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如此,并没有偏袒其他人,于是我们内心又产生了一丝慰藉和平衡。
既然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变得很奇怪了:为什么同样面对时间的压力,有些人就能从容优雅地面对一切呢?而有些人披星戴月、焦头烂额,期限到了,也没能完成工作。
这就像是我们想去开一把锁,却没有钥匙,但很显然钥匙不在锁上,因为如果那样锁早就被开开了,钥匙在别的地方。对待时间的问题也是一样,对于时间这把锁,解决问题的钥匙注定不在锁本身上,管理时间注定是徒劳的,那钥匙究竟在哪儿呢?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其实钥匙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时间从来不能被管理,我们能管理的只有我们自己,解决之道其实就是管理我们自己。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看似很努力地工作,甚至追求每天工作多少个小时,但仔细看看呢?其实有效的工作时间并没有多少,如果你只是追求工作的时间长短,那将完全没有意义,真正需要追求的是在刨去浪费在玩儿手机等其他心不在焉的与工作无关的事的时间后,剩余的时间还剩多少?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剩余的时间里,你究竟投入了多少精力?你的效率如何?质量质量,质在量前,在我们做事的时候,追求“质”比追求它的“量”重要的多,有些人做的很少,却有不菲的收获;有些人做了很多,收获却很少,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做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对时间问题也是一样,不在于利用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利用时间的效率,而这个效率和时间本身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找不到钥匙却反过来赖锁,这实在是一种很好的狡辩,但最要紧的不是时间背了黑锅,而是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作者介绍:
  穆木君,一个爱读书的理科男,在今日头条、搜狐、百度知道日报、知乎、简书等自媒体平台均开设专栏,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来关注我吧!微信公众号:涌现;qq公众号:书愿
  读书很苦,但却是成长旅途上的必经之路;读书很有趣儿,让我们体味不同的新鲜刺激。穆木君愿与你共同发掘书中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知识。


 把时间当作朋友(罗辑思维独家定制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