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思想与文化

出版日期:2016-7-1
ISBN:9787519206688
作者:吕妙芬 主编
页数:458页

内容概要

吕妙芬,现任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员兼所长。其研究领域是明清学术思想史,特别是儒学传统中的理学,作为试图了解自身文化渊源的管道。多年来以理学家和理学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代表研究成果有:《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2003)、《孝治天下:孝经与近世中国的政治与文化》(2011)。

书籍目录

生命实践与历史书写
002 建构的感情──明清家庭的母子关系 熊秉真
027 儒释交融的圣人观——从晚明儒家圣人与菩萨形象相似处及对生死议题的关注谈起 吕妙芬
066 书写忠烈──明末夏允彝、夏完淳父子殉节故事的形成与流传 孙慧敏
111 振大汉之天声──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的国族想象 沈松侨
学术思想与文化
186 打破道统、重建学统──清代学术思想史的一个新观察 张寿安
244 阮元与《畴人传》 王萍
257 理学与经世──清代《切问斋文钞》学术立场之分析 黄克武
295 道咸同时期我国的经世致用思想 李国祁
360 刘蓉论——清代理学家经世之实例 陆宝千
387 清廷《圣谕广训》之颁行及民间之宣讲拾遗 王尔敏
415 宋明理学的公私之辨及其现代意涵 翟志成

作者简介

本书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的纪念论文集,共收录近史所学者的11篇学术论文,出版时间跨越了三十余年(从1972年到2006年)。该书分为两部:第一部包含4篇论文,主要与生命实践、历史书写与历史建构的主题相关;第二部包含7篇论文,主题涵括了从清初到晚清各时代的重要学术发展与文化现象,以及针对几位代表性士人与重要文本的研究。


 明清思想与文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可能是受电视剧的影响吧,喜欢看明朝影视剧。所以一直以来就很喜欢明朝,喜欢它飘逸美丽的服饰,更喜欢它恣意恩仇的江湖生活。反倒不是很喜欢清朝的的影视剧,可能从现实中来说,清朝离我们生活的朝代更近,它给予我们后世留下的记忆不太正向,所以不太喜欢这个朝代。现在想想,不管是明朝,还是清朝,都有其健康向上的一面,也有阴暗落莫的一面。每个朝代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都在历史的洪流中挣扎而生。朝代的更替断不了文化的传承,时代在变,而文化一直在传承中丰盛前行本书《明清思想与文化》,由十一位专业研究学者的论文形成,专业探讨明清时期各自的文化是如何发展继承,对于后世是如何的影响。本书史料收集繁多,引经据典,不可谓是一部干货良多的史料提炼。本书共分为两部,前一部主要论述明朝思想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后一部着墨更多的介绍了清朝经世理学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明朝时文人中的母子关系可谓是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一个女子从妻子的身份转换到人母的位置上,她们更多是的担负起照料教育子女的重担。在女子不可有大作为的封建时期,她们的唯一投资与期望都放在儿子的身上。母凭子贵,子贵母荣的传统在明清时有多种表现。其实对于一些婆媳矛盾,倒可以多分析从古至今的母子关系,了解每一位母亲的用心,儿子对母亲的忠心,感同深受其中的伟大,那这些的矛盾倒可以少许多。明朝的英雄很多,本书则选择了著名的抗清父子组合,夏允彝与夏完淳。文中从各个方面研究夏允彝的生平伟事,从与他同时期或者更晚时期的不同文人笔落中探究其思想行为,详细了解这位爱国者的遗风。而夏家详细的家谱中,夏完淳这个年少志高的传奇英雄,则被轻轻地解开他神秘的一面,让读者了解一个有血有肉,义薄云天的少年英雄。清朝时期,更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融合,封建文化的最高潮时期。清庭颁布的《圣谕广训》在前,下至普通百姓,上至朝廷命官,思想文化的统一不可谓不臣服于一体之言。在这里的文化,更讲究经世致用。清朝的学术思想,已是另一个新境界,大家打破道统,重建学院,对于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已完全重塑新的时代之风。阮元《畴人传》中的天文历算物理科学等别具一格的知识是清朝文化的另一个丰富分支;《切问斋文钞》的道学与经世之理亦被后世大大推崇。经世致用思想的代表,龚自珍与魏源;晚清名臣,曾国藩与左宗棠,本书也有全面而公平的论述,读来也感触良多。本书真正是一本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论著,其中引用史料多,联结面广,言语精炼而深刻。对明清两朝的文化也是总结得很全面详细,可谓是一部丰盛的文化集。
  •     明清是两个神奇的朝代,一个是农民起义建立,一个是少数民族入关统治管内近300年。就整个封建时代而言,显然,这两个时代属于尾端。但是,就是这两个时代创造了其他朝代没有诸多物质或者精神文明。《明清思想与文化》这本论文集正是基于这一点而产生的。每年,各式各样的学术会议很多,每次都会结集成文,其论文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明清思想与文化》不同于其他论文集的地方在于,这本书选取的是从1972年到2006年间学术界研究明清思想与文化的重量级的11篇论文,这11篇论文,又被主编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生命实践、历史书写与历史建构的主题有关的”论文;一类是“涵括了从清初到晚晴各时代的重要学术发展与文化现象”。这种分类无疑是正确的,显示了主编对明清思想与文化的把握深度。个人以为思想与文化在某些人眼里可能是“玄而玄”的东西,根本不敢去触碰。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者如果做出的东西甚至比原来的思想与文化的原形更加抽象,那么其研究成果至少在当代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一个好的研究成果,至少是文科的研究成果,它应该是行外人也能够看懂的,我想这也是白居易为什么写诗完之后要读给老妇人听的原因。《明清思想与文化》选取的这些文化颇有白居易之风。如熊秉真的《建构的感情——明清家庭的母子关系》,这个标题就很有意思,“感情”是建构的,甚至是母子关系都是建构的,这就耐人寻味了。读下去,果然给人一种读悬疑小说的感觉,这种感觉基于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心思而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又对明清时代的妇女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所有的幸福都是在比较中才能体会到的。这些复杂的感觉,让我感觉到我根本不是在阅读一篇学术论文,倒像是再看一篇高潮迭起的小说,让我很自然地就融入到了其中,想必这就是高质量论文的魅力了。《明清思想与文化》所选取的每一篇论文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在这里我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明清时代,也对自己目前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上个学期从图书馆借了一大堆关于宋明理学的书,但是一直没有看,甚至有遗忘的感觉,没想到《明清思想与文化》中收录的黄克武、陆宝千、翟志成等人的文章都是涉及到了理学,这对于仅仅是大学时代学过一点理学知识的我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11篇论文,29万字,这是什么概念,以前就知道,一篇好的论文是不可能低于1万字的,低于1万字,你根本论述不清观点。而这一次《明清思想与文化》让我集中感受到了优质论文的光彩!也为自己以后的科研论文写作提供了经验。
  •     去年是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近代史研究所没有搞什么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而是集结出版了这本论文集。这既节约,也有学术上的积极意义。这本论文共选取了十一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的初次发表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972年到2006年。这些论文的写作背景与目的不一,写作的风格、形式、问题意识也反映了学术风潮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近代所不同代学者的学术成果和水平。这些有代表性的论文对今后的明清史研究还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这十一篇论文中有些论文非常有原创性,让读者脑洞大开。诸如熊秉真的建构的感情──明清家庭的母子关系》就给人不少启示。这篇论文着眼于中国文化中母子深厚情感——尤其是士人对于自己母亲——的特殊表达方式。限于研究资料所限,我们很难了解当时的普通老百姓的对自己母亲的情感的表达方式,留下来多是士人的文章。熊秉真利用众多明清人物传记书写为主要史料,透过对这些文本的细致分析,给我们读者提供了许多关于明清时代母亲们的样貌、母子关系的互动与情感建构。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书写主要源于儿子的观点,他们的母亲往往是沉默的。李国祁在《道咸同时期我国的经世致用思想》考察了道光、咸丰、同治期间的重要人物的思想,分析了中国近世士人如何从继承传统的经世思想,演变到因应西方思潮的冲击而产生的图新思想,再到中体西用论的历程,以及这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在作者看来道、咸、同三朝经世致用的思想虽略有不同,但均具有通经致用、经术与治事并重的精神。传统儒家的理想限制了他们对西法的接纳,使得他们的改革始终未能脱出传统的范围。在《刘蓉论——清代理学家经世之实例》中,陆宝千提供了这个刘蓉的个案研究也让我们读者对于晚清经世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文中,作者比较详细讨论了刘蓉(1816—1873)的理学思想与事功成就。他是晚清大臣曾国藩、郭嵩焘的挚友。刘蓉的思想主义倾向于程朱理学,自己没有多少创新之论,但是他谨守理学家道德修身、内圣外王的理想;他生处世变战乱之际,有机会于军事、政治上展现才华、建立功绩,成为历史上少数能兼顾内圣与外王、建立伟大事功的理学家。这本论文集为我们重新审视明清思想与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文献和范本。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內容參照目錄吧,史料還是挺豐富的,但是好多感歎號讓人覺得不夠嚴謹。
  •     史料丰富,专业性强
  •     光看前面几篇,还真以为近史所成了新文化史的天下。幸好后面还有老辈压阵,不过我还是喜欢看新文化史的文章,虽然已经没有了新鲜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