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螺旋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7
ISBN:9789571326177
作者:詹姆斯‧D‧華生
页数:248页

作者简介

  史上最暢銷世紀科普經典    1950年代初期,DNA的結構之謎是當時最熱門,所投入的人力與物力最龐大,競爭也最激烈的科學研究課題。1953年,本書作者華生以25歲之齡,與同事克瑞克一起發表「雙螺旋」的研究成果,因而榮獲1962年的諾貝爾生物獎,一門嶄新的科學-遺傳工程(亦即複製桃莉羊的科學)-也就此誕生。在本書中,作者以活潑淺顯,不失幽默的筆法,自述樹立這項20世紀科學里程碑的追求歷程,也不避諱提及當初自己與同事曾不擇手段,探知競爭對手的最新進度,一舉粉碎科學研究者理想而清高的形象,坦率真誠,30年來無人能及。    本書於1968年在美國問世前,就曾為了其中所揭露的爆炸性內容,使得哈佛大學出版社臨時放棄出版計劃,而引發「出版自由 V.S. 自律」的爭議,造成未上市先轟動的熱潮。後來,該書改由一家小型出版社發行,並旋即成為史上最暢銷的科普書籍之一,多年來一直列於歐美中學生的課外讀物指定名單中。儘管飽受科學界同儕抨擊,本書的經典地位卻反而因此快速奠定,並於1996年獲紐約公立圖書館選為對20世紀影響最鉅的100本「世紀之書」之一。


 雙螺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你说沃森吧
    学科学的男的都帅。
    反正我学校是,学文的男的一个比一个猥琐,学理的女生我就不多评论了。
  •       我去图书馆借这本书,本以为是中文版,结果发现是英文版的。
      
      英文版行文非常rhetoric,文字算华丽的,与英文科技新闻相比,理解起来还真有点难度。
      
      《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感觉就是写,科研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度上的、人情世故上的、合作、竞争、灵感怎么出现 等等。
      并不是介绍DNA结构的科普书。
      
      如果本来就不懂DNA结构的话,看了也白看。
      对于本身职业就是科研的人来说,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楼主是否可以看过书再写评论。每本书都不可能事完全客观的,不知道你的这些看法是否来自另外一本关于Rosalind女士的传记:The dark lady of DNA.但如果你有认真看过本书,你可以看到作者在后来是得到了Rosalind的首肯的,并且Rosalind在DNA结构发表之后还与Crick (DNA结构另一发现者)有过多次的科学探讨。同时,作者在后记中也有提到,他最初对于Rosalind女士关于科学和人品的许多看法是错误的,他对Rosalind女士由衷表示敬意。作者也说他后来了解到Rosalind女士之前让他误解的一些举动是因为女士在科学界更不容易得到承认所致。不可否认的是,Rosalind女士是一个非常tough的科学家。而Rosalind女士之所以没有获奖完全是因为她英年早逝。我对她表示由衷的敬意,也请楼主不要一叶障目。
  •     正常的男的谁去学文啊,一个个看着都不正常都有问题
    其实学理的女生好,不矫情不腻歪
  •     严重同意楼主观点,不能一俊遮百丑,特别是鉴于中国人历来有为圣人讳的传统,以及目前的学术腐败,大众观念的道德坚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评论不错!
  •     这本书有中文版。我最早读的是三联出版的“科学人文系列”里的译本,因为觉得翻译始终不如原文有神,所以又买了原版。
    如果对DNA的结构感兴趣,建议看一下分子生物学的教科书,薄薄几页就能讲明白了。但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伟大发现背后的各种故事,有合作,有竞争,还有八卦;作者本人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家伙。
    喜欢这些故事的话,顺便推荐另一本书《创世纪的第八天》。
  •     附原文如下:Walson给了Rosalind女士很高的评价
    “All of these people, should they desire, can indicate events and details they remember
    differently. But there is one unfortunate exception. In 1958, Rosalind Franklin died at the early age
    of thirty-seven. Since my initial impressions of her, both scientific and personal (as recorded in the
    early pages of this book), were often wrong, I want to say something here about her achievements.
    The X-ray work she did at King's is increasingly regarded as superb. The sorting out of the A and B
    forms, by itse1f, would have made her reputation; even better was her 1952 demonstration, using
    Patterson superposition methods, that the phosphate groups must be on the outside of the DNA
    molecule. Later, when she moved to Bemal's lab, she took up work on tobacco mosaic virus and
    quickly extended our qualitative ideas about helical construction into a precise quantitative picture,
    definitely establishing the essential helical parameters and locating the ribonucleic chain halfway
    out from the central axis.
    Because I was then teaching in the States, I did not see her as often as did Francis, to whom
    she frequently came for advice or when she had done something very pretty, to be sure he agreed
    with her reasoning. By then all traces of our early bickering were forgotten, and we both came to
    appreciate greatly her personal honesty and generosity, realizing years too late the struggles that the
    intelligent woman faces to be accepted by a scientific world which often regards women as mere
    diversions from serious thinking. Rosalind's exemplary courage and integrity were apparent to all
    when, knowing she was mortally ill, she did not complain but continued working on a high level
    until a few weeks before her death.”
  •       他在作品中没提到罗萨林,“贬低”无从说起。我认为沃森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得了对他的理论设想至关重要的数据。而这个数据本身是罗萨林的成果。这个不是偏见,是对他人劳动成果使用的不道德。
      
      “偏见”一词,扣在罗萨琳所在的英国国王学院和当时社会环境上更合适。
      
      至于小车认为这是“偏见”,是“真理”,那是你的自由。不过真扯得高了点。你只需要说,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     一、这和获奖无关。希望他们说明自己使用了他人的数据。如果没有这些数据,他们不可能正确预测,因为预测不是纯粹的想像,是要基于客观数据的。当他们初期预测时,那位女士提出的意见,使二人意识到获取到她的数据是多么重要。所以他们从国王学院盗取了数据。无论如何,重要的贡献应被客观的予以重视和尊重,而对他们而言,因手段原因,存在困难。
    二、这和性别无关。即使那位国王学院的科学家不是女士,工作成果仍当获得应有的认可。预测能力与实验能力都是平等而不可或缺的。但这个事件又确实如你想像,成为了一次严重的性别歧视事件。这位英国女士为DNA的拍照工作是国王学院的一项研究课题,她在那里呆得很不愉快,但她坚持完成工作之后,回到她求学的法国,似乎是在病毒学领域(领域记忆不清了)取得了卓越成就。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数据可以从国王学院流失么?是因为英国国王学院存在的严重歧视,认为这是一位女士做出的实验成果。
    总而言之,我以贡献应以公正的观点评估,并且为人所之。这是对那些付出青春和汗水的科学家的尊重。而其中,性别和其他因素一样,不应成为得到这种尊重的障碍。
  •       结果三联译的中文版,评价大多是翻译的太次;那看来有机会的话还是读原版的比较好。。。
      我个人好奇的是,不知道当沃森碰到费曼的时候,两个人谁更桀骜不驯,个性突出些呢?
  •     他说rosy应该换发型不是因为嫌她土么...他对这个女人的所有描述都非常搞笑 刻薄的家伙 所以非常可爱
  •     最后一句话。。。。
  •       1953年4月7日,法国,在穿过塞那河回到卢森堡宫附近旅馆的路上,詹姆斯•沃森孤零零的一个人,望着在圣•吉门附近的长发姑娘,知道她们对他不会感兴趣的,“我25岁了,已经没有什么魅力了。”
      此前一周,这个还没满25岁的年轻人和他的搭档,只有大学学历的弗朗西斯•克里克刚刚把一篇让他们此后赢得了与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齐名声望的论文寄给《自然》杂志。这篇900字的文章是这样开头的:“我们想提出脱氧核糖核酸(DNA)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奇特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这种结构就是被作者自豪地称为“自达尔文的书问世以来生物学领域中最轰动的事件”的中心:DNA双螺旋结构。
      在这本小书中,沃森从个人的角度讲述了DNA结构的发现过程。也许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这里没有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科学家故事中那种长期不懈努力的主角,沃森刚出校门不久,学术兴趣总是与享乐的兴趣并驾齐驱,即使在研究的关键时刻,他仍然去看电影、看话剧,盼望着联欢会上能碰到漂亮姑娘,计划着去阿尔卑斯山游玩。而他的搭档克里克同他一样,进入DNA研究领域还不到一年,学术兴趣游移不定,高傲自大,口无遮拦地对学术权威讥讽嘲笑。但是,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就是这两个人。
      科学很少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全按照合乎逻辑的方式进行,科学的进步(有时则是倒退)常常纯粹是人为的事件,充满偶然,个性和文化传统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沃森坦率而充满活力的叙述让人感受到一种冒险精神,其特征就是这两个年轻人的狂妄,喜形于色,对人的片面评价,对新观点的急切的好恶看法。与此相对的,是他们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完全开放的学术态度,甚至是从未涉足的领域也敢于尝试,从别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思考,只要是相关的观点都为我所用,从不局限于学科分野,于是,他们不断改变自己的研究领域反而成为促成他们取得重大发现的重要因素,正是丰富的学术经历,使他们不只从化学、或者生物学、或者物理学的某一个角度去研究DNA,他们看到了全貌,也就率先看到了别人难以看到的部分。
      在科学家自传中算是很特别的一本,坦率直白地表达个人的看法,平实地记述发现过程,没有神化,没有故作崇高。值得一读。
      
  •     翻译的,太烂了,真的
  •       总归来说,无论这本书如何的生活零碎,或许根本谈不上什么非读不可的大作,(尽管它出自名家之笔,但名家已经放弃了身价,本要还原不是那么具有“亲和力”的科学界以人间烟火之面目,那我们还等什么呢?)但它总归是科学界顶尖社群工作与生活等各方面的点滴写照。它抛弃掉所有一切的枯燥与乏味显赫与功名,把你带回到你最初所向往的那块充满神秘诱惑的处女之地。
      
      如同作者在前言中所述及的那样,“我希望本书将说明这样一种观念,即科学很少会象门外汉所想象的那样,按照直接了当合乎逻辑的方式进行的。相反,科学的进步(有时则是倒退)往往全盘是人为的事件,在这些事件中,人物本身以及文化传统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为此,我试图在书中再现我对当时的有关事件和人物的最初印象,而不是对自从发现DNA结构以来我所知道的一切作出评价。虽然,后者或许更为客观,但它却无法真实地反映一种冒险精神。这种冒险精神的特征是年轻人的自以为是,并且认为真理一旦发现就言简意赅、尽善尽美。书中的许多评论似乎是片面的,甚至是不公正的……”
      
      个人觉得这是一本喜欢从事探索活动的人所应该放在厕所里,或者厨房里,可以觉得无聊的时候,随便翻开来,无论从哪个地方读起都可以用用来解闷的书,就像是科学界的八卦杂志一样,它可以时刻提醒你,保有你最初从事探索事业所拥有的精神吧,不要被那些已经像太阳一下刺眼到不能直视的权威所吓到不能拥有自己最宝贵的思想,让我们看看即使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竟然也是一些小字辈们(堂堂的诺奖得主竟然也是靠着奖学金救济的游学人士)在不受权威所关注的角落,用着像是儿童堆垒玩具一样好奇心,一点点成就起来的。
      
      顺便也让我们这些平常人看看那些真的是所谓的“八卦”,即身处于精英团队中的一员,敢于打破自己的和其它人的给外界的精英形象,以至于整本书的行文都脱离了我以前对于这种学究式读物的印象,当我不断读到诸如“与其说她愿意听任威尔金斯的指挥来制作螺旋模型,还不如说她可能会把铜丝模型缠在威尔金斯的脖子上”这类语句时,笑到别人误以为我走火入魔。所有一些内容让我们了解到,这些不可一世的诺奖得主,他们除了在自己所专注的事业上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天赋和耐心,在其它生活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喜好与憎恶,包括各个小政治团体小打小闹,著名人士的政治倾向,以及对于成功的贪图,甚或某些特殊的癖好,都是与我们常人大无二致的。有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还有拉近不同人群之间相互理解沟通的作用了。
      
      在“神迹”不断被精心开启的一个个断点,你会发现,如今已经看似极其简单的中学生物学知识,在当时发现的过程中,不断存在着多么大的变数与可能。这些我们已经不会再去用心加以思索的黄金定律,在其最初被揭示的过程中,竟然像是充满着无数分岔的迷宫,神秘得让人无奈而又欲罢不能。
  •     I remember that the lady was Rosalind Franklin, who would have received Nobel prize together with W&C if she had not died in 1958 prematurely.
    Background Informati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mes_D._Watson
    A more enduring controversy has been generated by Watson and Crick's use of Rosalind Franklin's crystallographic evidence of the structure of DNA, which was shown to them, without her knowledge, by her estranged colleague, Maurice Wilkins, and by Max Perutz. Her evidence demonstrated that the two sugar-phosphate backbones lay on the outside of the molecule, confirmed Watson and Crick's conjecture that the backbones formed a double helix, and revealed to Crick that they were antiparallel. Franklin's superb experimental work thus proved crucial in Watson and Crick's discovery. Yet, they gave her scant acknowledgment. Even so, Franklin bore no resentment towards them. She had presented her findings at a public seminar to which she had invited the two. She soon left DNA research to study tobacco mosaic virus. She became friends with both Watson and Crick, and spent her last period of remission from ovarian cancer in Crick's house (Franklin died in 1958). Crick believed that he and Watson used her evidence appropriately, while admitting that their patronizing attitude towards her, so apparent in The Double Helix, reflected contemporary conventions of gender in science.
  •     原来如此啊~~估计中译版不是根据最新版原文来的
  •       这本半自传半杂文性质的书是一位让我敬仰的教授推荐的,虽说他是研究经济学的,但是同样被这本书给迷住了。我赶快拿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简直太风趣幽默了。颠覆了我印象中的科学家都是一副刻板严谨的形象。我也发现原来不仅我国存在知识分子交友范围过窄,性格古怪,国外也是同样的。他们也怕和同行交谈太多,激发了别人有了新发现思路或者提出了惊天动地的新理论。Jame高度评价到“One could not be a successful scientist without realizing that, in contrast to the popular conception supported by newspapers and mothers of scientists, a good number of scientists are not only narrow-minded and dull, but also just stupid."他自己完全是把学习当作兴趣,他的求学经历在中国是根本不可能的,更别说复制他的成功了。他从一个专业转到另一个专业;一个大学转到另一个大学;一个导师转到另一个导师,每次都是他的研究兴趣先改变,然后自己动用各种力量达到目的。记得他当时想投奔一位比较牛的生物学家Maurice,巧妙地利用一起旅行时的各种机会与他交流,还趁Maurice对他漂亮的妹妹颇有好感,心中大喜,赶快拉近距离,结果虽然不尽如人意。
      先写到这里吧,我还没有看完呢。
      今天又看了几小节,越来越觉得Waston可爱了。他居然有点像女生一样,听女科学家的seminar时会走神想她为什么不换个新的发型?去剑桥一位教授家时幻想什麽时候自己才能住那样splendid的房子?他的视角真的很不一样啊!还花笔墨研究各科学家们的身世、经历对研究产生的影响。
      我要争取五一前看完。
      今天终于算看完了,书的后面很大篇幅都回到了作者正经的专业领域,讲述了很严肃的科学话题,他们反复思考、试验、验证,不是一般的曲折啊!看来科学家确实很辛苦,而且还是要有一些不畏权威的创新精神才会突破固定思维的约束。
  •     还有一本书,《创世纪的第八天》,也对分子生物学的这段历史做了详细的记载,里面对Rosalind Franklin的贡献是给予充分肯定的,而且也提到了她在国王学院那段不愉快的经历,并且指出,如果有一个很好的合作者,Rosalind Franklin是有可能发现DNA的结构的。
    正如najja同学所说,Rosalind Franklin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只是因为她早逝了。
  •     封杀田某人
  •     那是下届孩子们的惨事,学文也要受理科摧残一年半啊。
    还有,研究的结果是,年轻的更帅一点
  •     你举的例子,正是说明,第谷和开普勒的工作共同产生了科学成功。
    除不同意你对科学贡献评估标准外,我同样不同意你对道德的看法。
    科学竞争确实如同商场、战场,人们不断为各种商业规则和职业道德付出努力,是因为公平客观,对人施展才华,创新前进多么重要。确实竞争中存在众多矛盾和局限,但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放弃这种客观公正的内在追求。
    你怎么看待我的观点是你的选择,但我会坚持自己的标准。
  •       在网上买这本书时并不知道这是一本英文书。好在这本书虽然号称是科普书,其实更像是科学家的八卦,作者的文笔还挺俏皮,并不难读。尤其是最后几章,颇有惊心动魄的感觉。
      
      讲述几位科学家互相竞争,最终发现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术语。幸亏手头有一个中文译本的PDF,那些嘌呤、嘧啶才没有太伤脑筋(不过这个译本实在比较粗糙)。
      
      在原文边上,不时加有吴家睿先生的点评。其实在我看来,点评大可不必。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读法,吴先生的点评除几处于我有启发外,大多并无共鸣。而吴先生对五十年代美国国务院取消科学家护照、英国的电影审查不提年代背景的议论就有误导之嫌了。
      
      另外,不得不说,校对不过关。原文排版常出错也就罢了,后记部分显然是将作者的后记与出版商的再版说明混在一起了,非常不靠谱。
      
      
      
  •     书后有一章 GUNTHER S.STENT写的15页的附录(本书正文150页左右): The DNA Double Helix and the Rise of Molecular Biology. 比较深入浅出地说明了DNA研究的历史、来龙去脉,对很多基础知识都作了详细说明。
    如果像我一样不是生物专业,不太了解本世纪的生物发展历史的话,推荐先看这个附录再看正文。
  •        没读过这本书,但读前是有疑问的。
      
       他本人的发现过程,是否详细介绍如何用不道德的手段,偷偷使用英国国王学院那位女士的数据。那些数据完全是想像的关键性引导依据。他本人有设想和认识全局的优势,但我希望他能诚实的回顾这场个人经历,包括那位黑暗中的DNA女郎,他们的oracle。
  •     MM请息怒:)
    科学研究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评价时注意不要带上感情色彩。
    远的有第谷观测天体,累积了大量天文学数据,但他没有能力分析总结出规律;后来他的弟子开普勒虽然不善于观察,但却精于分析,终于从浩瀚
    的数据里提炼出“天文学三大定律”。
    近的如现在的基因组海量数据,一般发现新基因组的人不善于从新信息里找到规律,因为那是体力劳动。只有善于用脑、精于数学推理和计算机的人才会有新发现,但这类人一般不会做实验。
    “那位女士”测量出数据而不能获奖固然可叹,但科学竞争如商场、战场,“道德”在这是不适用的(我不是指造假之类的东西)。参照系不要搞错。
  •       这本书完全是沃森在八卦,对双螺旋的发现过程写的比较简洁。关于Pauling在双螺旋发现过程的其他轶事,其实可以再多写一些。:)
      感觉克里克才是我理想中的科学家的样子。。。
      克里克竟然喜欢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很绕的一本书。
  •        我认为分子生物学领域有两本科普书应该是顶尖的,一本是《创世纪的第八天》,再有一本就是这本《双螺旋》了。
       大学时读过不少这类书籍,对书中提到的人和事都不陌生,因此感兴趣的只剩了八卦。Watson也算是口无遮拦了很敢写,虽然对一些人不公但是也是本书趣味性所在吧。
       关于译者,我想说英文名不要翻译了,书边注脚太多太重复很多都没必要。
       有兴趣的直接看原版吧。
  •       才疏学浅,只读过几本英文原著,这是其中之一。看杨振宁2004年在清华讲授普通物理课程视频时发现的,他强力推荐。先看了1984科学出版社的中文版,感觉极妙,果断入手原版。难得的好书,详述了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全过程,了解洋人是怎样科研和处事的,很有意思。其实洋人跟我们中国人一样,擅长各种争斗。不得不赞叹沃森的英语,华丽的辞藻,工整的句式,幽默的陈述,让人感觉读它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这书只有一点点瑕疵——中文批注与书中内容几乎没有关系,简直就是画色添足!要是评价有4.9星这个选项就好啦~~
  •     你学文的学理的?莫非教育改革不分文理了?
  •     "如你想像,成为了一次严重的性别歧视事件"???
    我有想像过性别歧视吗?:)
    你的看法跟我的观点好像是两回事哦。
    Anyway,我欣赏你的看法。
  •     楼主的偏见一眼可见:当然地认为沃森的描述“贬低”了罗萨林。
    奇怪的是,她却要求沃森不带偏见。
    这是何等无理的要求?
    沃森说出了他眼中的“事实”。
    你可以不认可这些事实,你可以找出其他的观点来与之对峙。
    却没有任何权利要求沃森“不带偏见”。
    显然,偏见是人的当然属性。或者说,世界上根本没有不是偏见的意见。
    真理并不会从某一个圣人的口中说出,而在于对立观点的竞争。
    任何“偏见”都是真理的一部分。
  •     这就是看中译版的悲剧,沃森去剑桥时已经是博士了,去剑桥是工作的。是去做博士后的。
  •     好书,封面好看还有两帅哥,当初看着课本里他俩照片研究了半天
  •       对《双螺旋》这本书早有耳闻,原来见过汉译本,翻译的挺差劲,读了几页就放弃了。这次有幸搞到原作,颇激动啊。
      之前也看过一些介绍科学研究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写陈景润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的猜想》,也算是中国人写科学家的经典吧。说真的,当时我初中,看《哥》真的把我看爽了。为了摘夺数学王冠上的明珠,陈忍辱负重,带病坚持,最终为党和人民赢得了荣誉。这算是塑造英雄人物比较经典的一种吧。而且最后一定要加上一句振奋民族自信心的豪言:“事实证明中国人可以搞数学并且可以搞好数学!”。。。然而看完这些振奋之余,总觉得陈景润被塑造的太伟大,以至于高高在上,遥不可及。都说“距离产生了美”,倒过来讲“美产生了距离”也是一个大实话。
      《双螺旋》是沃森用第一人称来描述DNA三维结构被发现的过程。一开始读起来就有一种亲切感。沃森先是描述了整个故事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写的最生动的便是克里克了:一个爱分享自己的灵感,颇自我感觉良好,嗓门大到连实验室主任都受不了的形象,很真实,很生活。接着沃森又介绍了自己是如何参与到这项工作的,一个朝三暮四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先是本科时醉心鸟类研究想当自然博物馆馆长,后来读了薛定谔的旷世奇书《生命是什么》,又把兴趣转向了遗传学;结果读博申请被CIT拒绝,于是去了印第安纳大学;读博期间遇到了研究噬菌体的顶级科学家路利亚,又把研究转到了遗传活动本质;博士毕业到哥本哈根大学从事核酸化学研究,但很快失去兴趣;最终遇见了威尔金森,才确定要搞DNA三维结构的研究。。。。。。。(其中,沃森先生写到他想用自己姐姐的美色来换取到威尔金森实验室工作的机会,当时笑死了,这表达的也太直接了。)这一系列科研方向的转变,让我发现:原来沃森这么出色的科学家都会不专心,自己现在的朝三暮四也就不算什么了,更何况还很年轻嘛。不过沃森的这些经历更让我懂得一个人不管今后要做什么,都要广泛积累信息,终有一天会有用的。
      
      来说正经的。为什么在很多眼中这样一个朝三暮四的懒人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
      我觉得首先沃森的朝三暮四是为了更好的去找到自己值得去做的事情,一个人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恐怕比不做这件事更可怕吧。从平常琐碎的研究中找到自己值得做的东西也算是一种能力。有些人整天忙忙碌碌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做,其实就是缺少思考我们要做什么。
      其次,虽然沃森懒,很多数据都不是自己做的,但沃森具有一个自己独到的“天赋”,就是挖掘数据的能力。沃森在研究DNA期间,也关注了另外一个实验,就是细菌的性别问题。沃森就用别人的实验数据,发现了一个规律,成功的发表了自己的文章。可见作出好的实验不等于很好的理解实验结果,不做试验也不等于不能超越实验者。
      最后,也是沃森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沃森的“年轻”。可能这一点应当归为缺点,毕竟经验少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有时经验少的菜鸟往往可以广泛的吸收他人成功的经验,而在某方面的专家却常常保守不愿意过多的涉及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鲍林和威尔金森小组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鲍林利用建模的方法在研究蛋白质三维结构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他一直没做DNA的X-ray衍射实验;而威尔金森和富兰克林已经做出很好的DNA的X-ray衍射照片,却不愿意尝试建模的方法。沃森和克里克与他们不同。先是沃森屡屡从威尔金森那里获得DNA的X-ray衍射照片,从而有了DNA的结构基础,然后又用鲍林屡试不爽的建模方法,试图在理论上获得突破。。。所以,在这场发现DNA三维结构的比赛上,“新手”战胜了“老鸟”也就不足为奇了。
      
      末了,在说一句。在沃森的故事中,可以发现在这场探索DNA结构的研究中,各个小组都是当作一场比赛来看待的,而且对于自己祖国的获胜,科学界也看得很重,就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一般。这样看来科学家和社会上其他的职业是很相似的,原来那些单纯做研究仅仅为了在科学大厦添砖加瓦的纯粹工作,在现实中是不多见的。克里克的妻子多次提到希望他们能成功,从而让自己的丈夫能够得到奖金。沃森也明确写道,自己在做这份工作时就萌生了要获得诺贝尔奖的心态。所以,(忘了哪个中国科学家说过的)那句话“一心想为诺贝尔奖而工作是不会有重大成果的”(忘了),也不一定是对的。
      
      总之,这本书值得一看,对我影响很大。
      
      
      
  •     沃森写得挺生动的,不像是科学家写论文,可看。可是他把富兰克林写得不堪了,事实上我一直觉得诺奖的三个男人对不起她。就因为这个书,我又了解了一些当年的事,第一次看到科学界黑暗的一面,心情有点沉重。
  •     读完有幻灭的感觉 像他们这么扯蛋也能拿炸药奖 watson简直给人感觉就是混一个字阿 貌似只要能混进最牛逼的学校的最牛逼的实验室就行= =
  •     “热衷于做科学明星的狗仔队……”
    非常好的标题,结尾也具有启发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