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全集》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 王小波全集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7
ISBN:9787222047662
作者:王小波
页数:275页

我一直想看王小波的书

从高中二年级开始,我一直就想看这本书却一直没有看,或者是因为乡下没有这本书卖或者是因为到了大城市被可以诱惑我的东西诱惑住了,忘记还有书的存在

王小波

不知被吸引的是文字还是内容还是著作还是人。也许都不是,也许是全部。一种契合,瞬间注定了和气,喜欢就是喜欢。

喜欢他的杂文

正在读,杂文大部分都读完了,很喜欢那种口无遮拦的感觉,如果再过分点更好,感觉还是有点畏手畏脚,哈哈,作家是民族之魂的雕塑家,如果作家都畏畏缩缩的,都捡好听的说,那民族就玩鸟去吧。感觉有点海外生活经历的读者更能引起共鸣。

一个人拥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

“一个人拥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这是王小波说过最奇怪的话,我曾经读着这句话看着黑板,那时还在上高中,上面写着离高考还有10天,然后我趴在桌子上,连旁边的女生递给我的纸条都没心思回。大概是9年前的某一天,10点多钟,王小波正犯着心绞痛,双手抓挠着墙皮,大叫一声,咣铛倒地——王小波式的自由主义腾空而起。我很久以后来到他曾当过工人的地方,北京南城,走在胡同口,可以感受他曾生活过,在胡同口的露天地儿,短打扮的王二就着毛豆喝啤酒,他一边喝着一边想着。我准备想的,他都已经想过了。这倒省了我的事。关于他的行文,我倒不想多说,他就是这样的人,喜欢的看看不喜欢的也看看,没有系统的学术观,他懒懒散散的絮叨着,像个老人,细细看下来没有什么高见,都是一些常态的道理。所以说王小波是个散漫的聪明人儿。打个比方:好比原始部落里,公的出去打猎,母的在洞穴里做饭——这个王二两边都不沾,自个儿一会望望云,一会看看鸟,自说自话,自得其乐。“有趣”和“智慧”,如果我们不是太粗心的话,应该很容易的就看出王二手里攥着的这两件宝贝了。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王二不打猎也不做饭,自然就会失去一些部落里的权利——恰好那是些他不怎么在意的东西。对于二哥,我是这么看的:他的活法,成本很低,相对而言收益就大了。他没工作。就是说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当然他也不是很穷,只是不能山珍海味莺歌燕舞罢了。好吃好穿是人人都喜欢的。但是为吃好穿好就要去做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想一想也就算了。二哥在活着的时候就是这么活的。我开始照着他的样子生活,几年过去了,这样的感受纯粹是个人的,这样的感受不能放之四海,哪里都放不下,连北京城这么大的地方都放不下。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是让我遗憾的,我可以说是王小波的死,二哥一死我就免不了每年在清明时去给他祭奠一下,在读他之前,我也读过庄子,孟子,托尔斯泰,巴金,老舍,这些伟大的人物,虽然巴金老舍在我看来不过是作协里的人瑞,但有些人还不比这些人瑞,所以我一步一步走来,总觉得自己还有机会成为伟大的人物,因为我总认为自己的才华与生俱来,并且谁也学不会,但不巧的是我读了王小波,我恍然大悟,我晃了一大圈,二哥就坐在一个角落里说,哥们儿,在这呢。我知道自己再没什么机会成为伟大的人物了,所以我想想就作罢了,但至少王小波的文字让我从中愉悦。他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这么理解这只猪:如果最终大家谁都免不了一刀的命运,那么为什么不在有效范围内与众不同地活一次?或者最次也得与众不同地用自己的脑袋瓜想一次?没错,我在你们的意义上是不爱国的,并且和本朝长期不和,我受其统治,但内心不服,可悲的是,我和那些其它被统治的人民也不是一头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有点惧怕人民和领导。我苦闷的原因很多,但一定要扯出最苦闷的一条就是,愚蠢的同胞太多。二哥虽然没给我指一条明路,但我还是可以在这条,每个人都要挨一刀,为何不与众不同的路上活一次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每当清明的时候,我第一想念那个被人砍了三刀死在病床上的朋友,第二个就是王小波。让我们回到那个夏天,我大概16岁,在一个书摊前挑书,额头的汗慢慢往下滴,书摊上什么都有,茶余饭后,李敖,王小波,余华,贾平凹,我小心翼翼的拿起《我的精神家园》,然后递了钱,猛的站起来的瞬间有点头晕,我想那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事。那一天之后,我再也没有离开过他。

《万寿寺》读后

一个作家和他的故事,作家本人——第一人称“我”暂时失忆,他的故事延续了《寻找无双》的推理感,他的故事则有多种开头、过程和结局,一开始有点冗长,结尾有点无力,但是中间不错,故事的各种可能——薛嵩(一个悲剧的买官节度使)和红线、老妓女、小妓女、刺客的各种故事版本,红线是自始至终都让我喜欢的角色,这部分不时大笑,尤其是刺客刺杀薛嵩的各种可能,笑死了不是很喜欢作家本人的故事,明显有王小波本人的痕迹,尤其后面他跟他老婆的故事不是特别懂,“一切都无可避免的走向了庸俗”,到底是说什么呢

王小波的伟大革命C

如何理解博尔赫斯的话:光阴的流逝使我安心?过去的我们死去后会存在于现在的我们,现在的我们死去后会存在于未来的我们,未来的我们死去后呢?只能是文字……作家们在写作之时获得永生,以文字方式……文字方式存在的博尔赫斯,成为未来无数代人的朋友,相校于肉身博尔赫斯为优生存就是自杀,我们不断的死去,死去的过去的我们,以记忆的方式存在于我们这一信息储存体内,我们带着他们与老同学老朋友聚会,诚如图书馆内书与书的并排摆放……王小波的伟大革命C——王小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传奇!对于这个时代所诞生的伟大文学先锋王小波,我们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于王小波,赞赏者或许很多,出名以后,附庸风雅者尤多,但知音稀少。王小波仍然是孤独的。C——作为伟大的文学革命者而存在……“一个人只有此生此世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应当拥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1有一天,当我读到王小波的小说的时候,我的震撼,不止因语言而起,同样产生于其至今不为公众所知会,而只能为博尔赫斯等极少数先锋作家所理解的伟大思想。就形式上来说,这种文本形式是完美的,而其中未能明确言及要将两个世界真实结合却已经其意初显的实验性质,亦然十分明确。从中,我发现了一种突破时空限制,将古人与今人,以及未来所有人联系起来的能力,我发现了一个更为广大的诗意的世界,这个世界诞生于王小波伟大的革命性的思想。锻造着人类特有的语言审美能力,自觉生活在一个更为广大的诗意的世界。还有比这本身更为美妙而幸福的事情吗?名利,或有,或无,又有什么关系呢?名利,有,亦然不过是其副产物。古往今来,无数写作者的真意,全在于此了。这样一个世界,意味着一个巨大的网络。叔本华、维特根斯坦和王小波,堪称写作者中极佳的典范。他们都将自己编织进了那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网络,在网络中,万年之后,许多人依然幸运的与他们相遇并感动佩服。  2中专的时候,我哥哥给我讲,他们学校外边有个租书店,他们都去那租书。他记得他看过的最好的小说,是余华的小说。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我从此开心关注余华。看余华写的《活着》,我会忍不住流泪,感受犹如自己的亲人亦然个个先我而去。我敬服于这一种从容而精细的文笔、书内无处不在的感动、文字间所体现的机智和风趣。从余华那里,我又了解到了博尔赫斯。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一个严肃的问题。之于个人而言,其实优秀的作品很多,他们存在于世的事实本身,很重要,同样重要的,是这些作品进入我们的阅读视线的机缘。读者和作品,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亲友的介绍和好评往往是读者通往某部作品的信息输送线路。如果不是因为有了接触和了解的机缘,如果早一天,或者晚一天,这些作家、这些作品,或将永远不能被我们所接受和理解。于是乎,存在着无数的作品,便同时存在着信息输送路线所指向的无限可能。这些作品、路线和可能性,编织成一个巨大的包含了整个人的世界的无边无际的网络。这个网络本身,比之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更为巨大而复杂,且包含了这一世界。在那本取名为《青铜时代》的小说集中,王小波表达了一个伟大的思想。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有此生此世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应当拥有诗意的世界。他所说的诗意的世界,就是一个语言的世界,一个语言成为主体,并与物的世界真实结合的世界,一个人与物真实联结的更为广大的诗意的世界。在王小波那里,语言所指为文字语言,但同样可以引申为以其他形式存在的符号语言。在写作中,王小波是那么的努力和勤奋,因为他视写作为生命。历史不会比小说更可信。我们的生命本身,不会比小说中所描述的一切更真实。王小波因他的作品而永存于作品之中,作品就是他的生命,一种比生命更长久的生命。从王小波的小说中,我们所看到的是:“用生命来写作,视写作为生命”的生命的实践和写作的实践。 对于写作者来说,写作,不仅仅只是意味着写作本身的愉悦及其衍生利益而已,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3如何理解这样一种生存方式呢?可以想象,在未来,人们将不再满足于依赖于欲望的满足来获取的庸俗而肤浅的消遣方式,而将追求更为深刻而个性化的审美的精神愉悦方式。快乐,首先意味着一种能力。他们中的许多人,将乐于拥有一种阅读与创作功能集于一体的电子便携设备,而王小波,正是他们这些人的先锋人物。鸠山当年跟他老婆恋爱的时候,他老婆还是个有妇之夫,贵为日本国首相,当被人问及此事,鸠山却丝毫也不尴尬,反而自豪的回答说:别人是在未婚女子中挑选妻子,而我却是在所有的女子中挑选妻子。这不但是一个闲聊时的笑语典故,也是一个可以将其思维方式由此及彼延伸开来的寓言故事。当我们活着,我们的生命,应当存在于一个人与物真实结合的更为广大的世界。当我们旅行,我们的足迹,应当踏上的是一个人与物真实结合的更为广大的世界。真正的旅行者不会去往一个物的的世界旅行,而是去往一个人与物真实结合的世界旅行。书本世界与现实世界,从未有过一条明确的界限,对于人来说,两者应当是联结在一起的。我们生活于一个人与物真实结合的世界。只有生活在这样一个人造物世界与造人物世界联结为一体的世界,我们才无愧为人。只有在一个人与物真实结合的世界,生命才可能获得其不朽。现实是一本大书。连接此表现为文字形式的符号之书与生命之书之间的能力,为每一个读书人所具备。从一个物的世界的角度去认识,生命逝去,我们的生命的阅读经验,必将随之而逝。从一个人与物真实结合的更为广大的世界的角度去认识,正是在写作与阅读的那一刻,注定要死去和被遗忘的生命,却获得其不朽。生命,即书本。生命,即书写。生命,即旅行。在过往生命、现在生命与未来生命的旅行交叉中,有一个奇妙而真实的故事,正在发生着。世界,正是那一个故事。在物的的、生命无可奈何的接连逝去的世界,博尔赫斯生于1899年8月24日,故于1986年6月14日;托马斯•卡莱尔生于1795年,故于1881年;在一个人与物真实结合的更为广大的诗意的世界,在博尔赫斯的引介下,生于1980年4月15日的我与托马斯•卡莱尔相识于21世纪之初。在物的的、生命无可奈何的接连逝去的世界,Simone Weil生于1909年2月3日,故于1943年8月24日;在一个人与物真实结合的更为广大的诗意的世界,在肖伊绯的引介下,生于1980年4月15日的我,与Simone Weil相识于21世纪之初的2012年8月。在物的的、生命无可奈何的接连逝去的世界,一个个构成我们的“经验的我”,永久性的消失,生生死死串联成一条直线的历史路线。过往一如过往,淹没在宇宙的历史的滔滔洪流中。死亡与被遗忘,是我们所有人的命运。宇宙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黑洞,吞噬一切,包括生命、记忆,以及所谓不朽。死亡,对于自己,是时间停止。对于别人,是他和他的有限的时间。地球,终将消毁。人类,也将灭亡。当一切都死去,当一切又复生。我们,默默无闻,永远不再为人所知,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宇宙删除了过往的存在物,犹如他们从未存在过,与精神创造物中的存在物并无两样。正如米歇尔•福柯所言:“人终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在一个人与物真实结合的更为广大的诗意的世界,生生死死交叉穿行,编织着一个巨大的、过去与现在及未来共存的大网。有限性的人可以一种奇特而独有的方式融入无限性之中,这不只是革命性的发现,也不只是思想方面的革命,而是一种与真实并无不同的真实。我们将汇入1980年4月19日为萨特送葬的洪流之中,我们将与1968年在档案馆里翻阅史料的米歇尔.福柯相遇,与1953年8月在意大利Civitavecchia海滩阅读尼采著作的米歇尔.福柯相遇,与迷恋于片段是写作的法国人罗兰.巴特相遇于埃菲尔铁塔,相逢于1973年8月6日一个不知名的乡下,“一个晴朗、明媚的一天早晨:阳光、温暖、花卉、寂静、平和、光洁透亮。”我们的信念与这个终身信奉“写作完成,作者即死”的法国人迥异,但丝毫不影响彼此奇异的相遇。在这样一个人与物真实结合的更为广大的世界,语言的美感蕴育于这种联结一体之中,这种美感只能以“贴切”这一词汇近似的表达其意,所谓真实性,所指为人与物世界结合的紧密性。在王小波看来,要参与创造与编织这样一个人与物真实结合的更为广大的世界,首先必须锻造我们的现代汉语。正是我们所惯常使用与遭遇的拙劣的现代汉语,使得我们感觉不到这样一个世界的存在。换句话说,这样一种生存方式,将囊括作者、读者,甚至虚构人物在内的所有存在。新的生存方式,提供相互联系的新的可能,提供了一张巨大的难以想象的网络。4如何理解这样一个网络?卡尔维诺曾说:“我对于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只有文学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给予我们的感受。”我不知道卡尔维诺的真正所指,但于我而言,直到作为读者的个体能够明白,阅读是精神体系之互联网与物质体系之互联网相联通的一种方式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的开始理解文学。为理解这样一个网络,我们必须理解三条主线。第一条是人与物之间联系的主线,它提供了人与物之间真实结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第二条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主线,它提供了人与虚构人之间真实结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第三条是人与虚构人之间联系的主线,它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真实结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每一个自我,都是这个网络的中轴,连通着三根主线。5第一条是人与物之间联系的主线,它提供了人与物之间真实结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如果人与物两个世界不能真实结合,那么:人类就是一个比其他种类的动物更为孤独的群体。孤独,固属于个体。孤独,亦固属于全人类。人类不属于世界。他们自恃为人类而站在世界的对立面并分离于世界。这是人类的宿命。R. M. Rilke在《杜依诺哀歌》中说:造物睁大眼睛注视着/敞开者。只有我们的眼睛/仿佛倒过来,将它团团围住/有如陷阱,围住它自由的出口。他在1926年给一位俄国读者的信中写道:动物的意识程度把动物投入世界,但动物没有每时每刻把自身置于世界的对立位置(我们人却是这样做的)。动物在世界中存在;我们人则站在世界面前,而这依靠的是我们的意识所特有的转折和强化。在R. M. Rilke的思想中,在萨特通过《恶心》所表达的思想中,语言成为人隔离世界并对立与世界的元凶祸首。正如李森所言:在我看来,我们一旦使用语言,一旦走上某中言说之途,造物作为敞开者就已经被语言的指向、语言的命名或表达所锁定。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先锋人物们最先发出质疑并开始困惑,如卡夫卡所言:我生活在一片多么虚弱的,或者压根儿就不存在的土地上,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崩溃的世界上,而是生活在一个困惑的世界上。在伟大的作家卡夫卡看来,世界并不真实。世界不过是一个我们共同置身于其间的幻境。写作的潜在欲望,就是要从这个幻境中超脱出来,那一种潜在欲望,并不依附于写作而存在,而是独立存在。只不过,欲望所寻求到的超脱方式,即为写作。卡夫卡找到了他的真实世界,即其纸上世界。宗教起源于对于世界的真实性的质疑及其进一步的思考,文学也是一样。文学与宗教同一本源。在东方,千年以前的禅师就已经解决了这个困惑和疑难。《五灯会元》:僧肇法师遭秦主难,临就刑说偈曰: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义井语录》:师饭毕。说晋肇法师得罪于姚兴,欲杀之。肇乞假七日,作一书名宝藏论。将死时说偈曰:四大原非有,五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一似斩春风。砍头犹似斩春风,春风一度何曾真?什么时候,混到了砍头犹似斩春风的境界,一个人就算是真正成熟了,因为他已经理解了这个世界,理解了我们的真实存在。念天地之长远,叹人生之短暂。宇宙时无限,区区数千年。亿万斯年以后,在一个短暂的时间段中存在过的人类种族,犹如从未存在过。我们就象电脑里曾经存在又被彻底删除的数据一样虚假。真实的,与虚幻的,事实上并无不同。卡西尔说:“这种自觉性和创造性就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所在,它是人的最高力量,同时也标志了我们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天然分界线。在语言、宗教、艺术、科学之中,人所能做的不过是建设他自己的宇宙——一个……符号的宇宙。”卡西尔承认人与自然的分离,却不肯抛弃那一根所谓我们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天然分界线,但那一根所谓我们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天然分界线,于我们或真实或虚假其实并无区别。我们从未生活于物的世界。我们只能命定生活于一个人化的世界。这才是我们的真实生存状态。我们是上帝吹出的彩色的泡泡,是上帝的电脑中删除后形如从未存在过的存在。于人,事物从非事物本身,不过是我们于事物所感知的事物。我们通过事物本身所感知的事物与我们通过文字所感知的事物,并无不同。二者可以交叉相遇,联结于同一世界。如此,物的世界才是我们的错觉,事实是,我们从未生活于物的的世界,而是一个更为广大的人与物真实联结的世界。作家们为什么要写作?写作的意义,究竟何在?在理解这一点的先锋作家那里,写作不是一种与死亡或物的世界对抗的方式,而是重新理解了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生命,以及所谓自我之后,所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而正是这样一种生存方式,提供了人与物之间真实结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6第二条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主线,它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真实结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如果上帝给予你选择的机会,你能够成为另一个人,体验另一个人全部的痛苦、快乐,你将选择成为谁?秦皇汉武,后宫佳丽无数,美女如云,相伴左右,同时有着几乎无限大的人世权力,你愿意成为他们吗?洛克菲勒、摩根、罗斯柴尔德,拥有无数财富和随之而来的更为巨大的人世权力,你愿意成为他们吗?可惜的是,世间没有上帝,我们也不会有那样的机会。  然而,通过阅读,我们能够体验另一个人,至少是另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能够体验属于这个人的部分情感,体验他的痛苦和快乐,他那来自于现实的痛苦和快乐,他那通过语言来诉说、表达的一切。其实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其实每个人,都能够通过沟通来体验另一个人。其实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聆听、观察和阅读来体验另一个人。写作是将思维的过程表达为文字,将思维形成为文字,是肉体媒介的信息量转换为文字媒介的信息量的过程。读书是一种对于写作者思考过程的模拟,是按照别人的思维轨迹去思考,相当于书法练习中的临摹。临摹,是一种自我与他我相互联系的过程,经历过那一个过程之后,人们才能登堂入室。写作是一种技术活,是信息从一种储存方式向另一种储存方式的转换过程,也是将大脑中的信息翻译为文字信息的过程。阅读也是一种技术活,是信息从一种储存方式向另一种储存方式的转换过程,也是将文字信息翻译为大脑中的信息的过程。人就是信息的集合。个体,就是信息的集合体。从现实世界,我们能够获得信息,这就是生活。同样,从阅读中,我们也能够获得同样的信息,这也是生活。通过写作,我们能够将我们的人生重新过上一遍。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将别人的人生也过上一遍。每一个我都是我。  人类创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沟通和交流。但语言被广泛使用的同时,也提供了另两种可能,历史被永久铭记的可能和个体永生于自身所创造的文字语言结构和音像语言结构中的可能。其实往往读诗完全可以凭感觉,无须说出个所以然。这不需要任何文学理论作为支持。自我的秘密,决定了这一切。我对李白的一首诗,感觉就很好:《五古•拟古其九》:“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月兔空捣药, 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其实李白等人的伟大,并不在于那些非常知名的诗,所以写诗,原本只是一种为自己而作的行为模式。作诗本身已经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行为艺术。选择诗歌,就是选择一种自闭的人生态度。你如何理解史铁生说的:我不是史铁生。又如何理解我所说的:每一个我都是我。人群本身是自我成形为如此的因源之一,每一个自我都是人群的对立物,其本性是自闭的,其被理解的前提为其作为自我的一部分重生于另一自我。真正的自闭与真正的阅读和交流本身,都是一种境界,一种能够超越别人和自我之间的分界线的境界。意即,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通过成为你来理解你,你通过成为我来理解我。正如法国诗人艾吕雅所说:“我看见我戴着你的面具,于是我认出了我自己。”所有的体会,只是自己的体会而已,体会只有真不真实,而没有所谓高不高。只有真实不真实,深刻不深刻的。体会皆源于自我 。每一个自我,都是一个以肉体作为储存与运转媒介的信息包,其部分,都能够在另一个自我中重生,前提是留下部分真实的信息。谎言是无法令真正的自我重生于另一个自我的。在每一个时刻,构成肉体的自我的,都只能是信息包中的部分信息,而非其全部信息,其残缺性,一如文本或其他介质所保存下来的自我。其实关于过往的很多图书,如果说该有点价值的话,其价值必定体现于其视角与思想的独特性。过往皆成符号。人云亦云,不但乏味,而且毫无意义。有无数的自我在被阅读中重生。在同等的成长境遇下,意思是,你我换一下,结果必然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跟未来的所有人相置换。正是从这一意义上看来,死亡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死亡是我们在不一样的生存境遇下的有着另一种过渡方式的生命的延续。我们是什么?我们是人。那么,人是什么?人就是自我。自我从不死亡,他是每一个人。对于个体生命经验来说,对于构成我们的“经验的我”来说,其永存的可能,只能于符号之中,只能于个体符号遗产之中。将生命所储存的信息复制下来,人们将实现永久生命。文字是一种生命所储存信息的复制方式。从这个方面看来,写作的意义,等同于生命的价值。生命是一种储存记忆的方式,文字亦然,其不同在于,生命短暂,而文字可永久存留,其不同更在于,生命的记忆是被创造的,而文字是创造记忆的。以文字为形式,作家可以成为造物者。写小说是种乐趣。想象力就是乐趣。构造一个虚拟的亦然真实的世界,构造无数虚拟的亦然真是的自我,并沉溺到其中去。存在无数物质世界的东西移置到精神世界的过程,亦然存在反向移至的过程。伟大的作家不会拙劣的去模仿世界,而是去创造一个真实的世界。这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思想境界,对于整个存在的不一样的领悟方式与思考成果。  7第三条是人与虚构人之间联系的主线,它提供了人与虚构人之间真实结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我想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其实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从时间的起点到达我们的出生的时候是一个无限的永恒的过程,而我们却存在于这个过程之后。难道我们的生命,竟是与这个过程,同时存在?设想,我们生前的时间是无限的,推想,我们的出生这一事件,根本不可能发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曾经存在于世间。知道我们曾经存在于世间的我们自己,却将永远消失于世间。事实上我们的存在本身犹如从未存在过,事实上我们的存在本身等于虚无。无限的空间延展出一条条的或直或弯或拐的长线,无限的时间亦然。两种长线交叉,构成一个无边无际的网络,形成无数的交叉点。这个网络所形成的无数的交叉点中的每一个,也是一个几乎无边无际的网络,如我们的银河系。我们生活在庞大时间网络的一个点上。面对无限的时间,我们的生存状态,真实与虚假的差异,其实并不明确,一切正如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博尔赫斯所描述的:(1)我从不虚构故事,我只发明事实。(2)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3)如果虚构作品中的人物能成为读者或观众,反过来说,作为读者或观众的我们就有可能成为虚构的人物。卡莱尔在1833年写道:世界历史是一部无限的神圣的书,所有的人写下这部历史,阅读它,并且试图理解它,同时它也写下了所有的人。博尔赫斯所深刻理解到的发源于卡莱尔的一个革命性的思想为:书本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结为一体。理解这一思想的人们,绝不会将自己囚禁于现实的的世界,而是选择一个更为广大的世界,同时,自由,已为自身的选择所赋予。理解这一思想的旅行者,在旅行中,他们行走于这一个已经联结为一体的广大世界。阅读,即为旅行。其实人本身,亦可谓为纯粹虚构。现在的我们,跟书本上虚构的人们,跟史书上或虚构或曾经存在的人们并无不同。存在于书本之外,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存在于书本之内,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书本之外的生命,可以延续于书本之内。书本之内的生命,可以投影于书本之外。无限的时间将编织一张无限的网络,我们和所有的书本上的人们和物事一样,同样的存在于这个网络之上。网络并非让人感到自己正被无穷所吞没,而是让人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虚无。我们的生存真实性不会大于远古神话中的神话人物。宇宙诞生的那天,也就是宇宙互联网诞生的那天。一方面,我们明了这个网络的庞大。正在进行时,千亿年前的网络信息,和现在的网络存在物并存于世。另一方面,随着高智能生物的诞生,精神创造物自然的成为这个庞大网络体系的一部分。两大网络体系,有着共同点,那就是存在物的虚无性。想象时间之无限延展,精神创造物作为这个庞大网络体系的一部分,与这个庞大网络体系,能够从个体精神方面实现互联。人类个体,就是物质和精神这两个原本并不联通的网络体系的理想接口。这是我对博尔赫斯的思想的理解,也是我对生命本身的觉悟。当我开始理解这一思想的时候,我才发现写作的真正意义所在。写作的意义在于,写作并不仅仅是写作者的一种行为,更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方式。我们正在参与创造我们自己的宇宙。生活于自己参与创造的宇宙之内,感受定然绝妙而奇异。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听过王小波的名字是在大学里的时候,那时没怎么在意,也看过一些文章,之后买了这套书是在前段时间,那时刚失业无聊,被这个《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名字吸引了,所以就看了,懵懵懂懂间像是明白了一些道理,我看得话还有一点难度,王小波的文字要是不讽刺可能就没意思了!

大语作文

1213018 2014-12-27 16:17:22(一)王小波王小波,写下这个人的名字,便联想到刊印的小波全集中,每一本的扉页都会印上他的照片。一尊即使没什么表情也像是拧在了一起的脸——“倒霉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当然,若不是因为受他洋溢着幽默荒诞气息的文风“熏染”太深,这应当只是一副平凡至极的脸庞吧。凝视照片中的人。仿佛坐上了照片里他在划的那条船,那时北京的天还很蓝。耳边突然有了湖水的柔声,搭着零星鸥鸟的叫声,像是和弦中几声轻快的伴奏。悠然的划桨声,节奏如一,不紧不慢。坐在我对面的,就是他。还是那张脸庞,笑得露出了牙,却还是拧在一起。更甚的,出现了条纹的面部肌肉。他是否会开口说些什么?可惜从未听过他的声音,“灯芯绒裤、土黄外套”裹着的身躯所共振出的声音,猜测会像极了小时乡村中见过的支书,声音调子抑扬顿挫得有点古怪,却充满活力。单听他说话,就会觉得他这个人,淳朴、热情,还有一点点坦诚的坏意。(二)与你同在“一个人,只拥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诗意的世界。”在《青铜时代》里找到了这句话。大学,也可以是两点一线,孤独到整日不与他人交谈,单调到常让人怀疑生活。从未憧憬过这种象牙塔,但似乎就是现实。若心中没有希望,至少是一点念想,在一时一刻的无力感引爆了酝酿到无比浓烈的孤独之后,心如焚烬。有了希望,却也还是不足。西天取经路迢迢尚有师徒四人(还不包括天上地下的朋友)。那征程漫漫,没有旁人,也太煞风景。动漫《命运石之门》[1]中,只求改写青梅竹马必死结局的男主角冈部,一次又一次孤身穿越到过去,一次又一次发动没有未来记忆的众人,却一次又一次地难逃梦魇一般挥之不去的失败命运。结局,熟悉到呆板以至于绝望,就一次次的在来回的麻木中消磨着可笑的希望,冈部已在崩溃边缘。最后一次,身为冈部每一次行动的最大助手,女主牧濑在了解并相信一次次穿越的原委后,瞪大眼睛,认真地对看着窗外冷雨的冈部说:“就算世界线[2]发生了改变,只要有一个我,冈部没有忘记的话,我就会存在于那里!”是啊,不论何时,有人与你同在。08年奥巴马当选总统发表就职宣讲的那个晚上,广场上数万人的狂热早已驱散芝加哥11月的微寒。演讲的每一次停顿,都会立刻被巨大的欢呼声填满。总统谈到了他的祖母:“While she is no longer with us,I know my grandmother is watching.”这一个停顿,广场格外安静。是啊,有人在冥冥中注视着你。有人觉得,这是为了自我安慰而装神弄鬼。不,是与不是,确切的说都无法证伪。君不见电影《黑客帝国》,一切现实的存在性意识竟然都依靠联通大脑的机器模拟出来——世界之外的世界,才是真实;而此时身处真实中的我们,却无法确信这是不是虚假。说远了,何谓“诗意的世界”?单从那句话的语言结构上看,必然是“今生今世”之外的范畴。所有真实可感,岂非都容于今生今世,那诗意的世界,又从何处寻呢?想到信仰、希望、想象、回忆、憧憬等,无一不是人类文明所认同的最珍贵的一批概念。不需要形而上形而下无果的辩论,也不需要物质意识之间关系纷繁的解说。凡是让人感到对平凡生活中的琐碎、无趣、辛劳、痛苦等今生今世里的局限性的超脱,便是诗意的世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大抵就是这种感觉。(三)维度据说宇宙有十个维度[3],每减少一个,都意味着蒸发掉的一个自由度。就像是三维中的我们被熔进了壁画一样,与死无异。人常有失意之时,失意者,无非为情所困,为物所累。失意甚时,大脑一片空白。一片空白——伏在桌面上发呆,眼眸失去所有的神采,只静止地反射着天空的铅灰;胸中灌满了沉重,连呼吸都觉得困难;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让源源不断无法消释的疲乏牵扯得动弹不得。灵魂已经被完全封铸在了躯壳之内,抑郁时的痛苦,就着这样一种受拘的无力感吧。安慰这样的人时,一句话常挂在嘴边——“世界这么大,怎会容不下你在寻找的那个答案呢?”抑郁之人,何尝不像一个一维的死寂的点?宇宙中万千不可穷尽的可能性被遗忘得只剩下动与静、生与死、幻与灭两种状态,遑论诗意的世界了。这般人,便只拥有“此时此刻”罢。贫穷,常指物质、精神,也可以引申到处世的心态。莫大的贫穷,便在于只拥有“此时此刻”。忘向来之烟霞,念来者之难追。本应编织出无数精彩的生命线,被割裂成了无数个单调如一的点。无数个瞬间突然在时间的烈日下徒然蒸发,无时不活着,也无时不死去。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四)其他王小波97年早逝,于他诗意的世界正欣欣向荣之时。猜测是上天看到他一生的精彩程度已经足够,便提早收回了他的灵魂。目光又回到扉页那张滑稽的脸。了解到他的生平和小说之外的一些杂文,知晓到他快乐以外的心绪。但可以肯定,当他沉醉于小说中自行编造的世界时,纵使表情上扭拧,想必也是重获自由时的大欢快无需用表情来表达了!今生今世,我反复念叨这几个字。有时看不真切无以言述,像是“倚杖听江声”;有时看得太真切,也只能“点滴到天明”。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诚然,独行之时、失意之时、沉郁之时、迷茫之时常有,但想到心中那诗意的世界,顿时欣喜地觉得,身边其实热闹极了。附注:[1]:日本动漫,剧中通过一些发明可以产生类似于回到过去改变历史的效果。[2]:“世界线”的概念类似于平行世界,比如薛定谔的猫或生或死的两种状态是平行进行的。[3]:科幻小说《三体》对于宇宙的设定,确切的数目科学界目前各种猜想不一。

王小波的伟大革命A

王小波的伟大革命A——王小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传奇!对于这个时代所诞生的伟大文学先锋王小波,我们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于王小波,赞赏者或许很多,出名以后,附庸风雅者尤多,但知音稀少。王小波仍然是孤独的。A ——作为伟大的自我革命者而存在…… “会唱歌的一定要唱自己的歌,不会唱歌的,全世界的歌对他都没用。”——王小波 1  从叔本华那里,我看到了哲学的辉煌。作为当时德国极为显赫的大家族的后裔,叔本华并不缺少物质财富。然而,在拥有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叔本华所拥有的是巨大的精神空虚。他需要哲学来为他填补那一种空虚。  从维特根斯坦那里,我看到的是哲学的死亡。二十世纪及其后的许多大思想家不再愿意自称或被称呼为所谓的哲学家。二十世纪以来,哲学日见其衰,而从原有的所谓哲学中发展出来的分支科学日益昌盛。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病理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专攻数理逻辑的数学家产生并成名于二十世纪,从原有的所谓哲学中发展出来的分支科学将本已经被文艺学和自然科学瓜分了一部分的所谓哲学瓜分殆尽。  从叔本华、维特根斯坦等人那里,我所看到的,是一座桥梁。桥梁寓意了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的价值与地位。桥梁也寓意了他们在人类思想史上的价值与地位。桥梁是历史的陈迹。我们常常回到那些桥梁。在一些桥梁上,我看了功利的嘴脸与内心及其对于权势的趋附,不由得产生一种厌恶,虽然那并未影响桥梁的历史价值。抛开历史价值,那些桥梁还能剩下点什么?抛开历史价值,就什么也没有了。但许多桥梁还有着另外的价值。作为横亘于人类思想史上的两座桥梁,叔本华和维特根斯坦,他们的文字、思想无疑已经过时并随着时间的延续而被遗弃,但他们都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而为后世的人们不断提起。蕴含于他们人格魅力中的价值,才是永恒的真理所在。2  维特根斯坦对于物质财富的蔑视,为世人所共知。他一生都过着简朴的生活,那并非因为他本来就贫穷,一直都贫穷。1913年,将近24岁的维特根斯坦失去了父亲,也继承了一笔巨大的遗产。但次年他就通过某杂志匿名将其中的10万克朗捐助给了十几个贫困的奥地利艺术家。1919年8月,维特根斯坦从设在意大利的一座战俘营中获释,一回到维也纳,就将自己名下的巨额遗产全部赠给了哥哥和姐姐。  在一个物质社会,蔑视物质财富的精神是可贵的。与此同时,维特根斯坦对于写作的认真及对于形式的蔑视,也是极为可贵的。在这两种不同的态度中,包含了他执着于精神追求的可贵人格价值。  尽管他不愿意被误解,但他在写作的时候并不怕遭遇误解。误解他的人很多,包括至今健在的一些知名研究者,甚至包括给他生前唯一出版的著作《逻辑哲学论》撰写长篇导言的罗素。  福楼拜曾经说:“文学界不管发生什么,都与我无涉。我将一如既往,只为自己写作,只为自己一人写作。”福楼拜从不将写作看作为谋取社会功利的手段。作品本身就是他所谋求的功利,他所要谋求的,也只在于作品之中。阿斯塔菲耶夫说过:“写作需要的是全副心灵,而不是趋附时尚,不应该在文学中寻找地位,而应该从中寻找自我。”那些趋附时尚的写作者,不能认识写作的真正意义,最终将被新潮流淹没。从卡夫卡那里,我发现:写作不过是讲自我封闭的一种手段,文字是自我被关闭起来以后所打开的一扇只有自己能够进入的门。要理解,要懂得,首先便须成为那一个自我。我发现真正伟大的作家都是一些像记日记一样写作的作家。他们从不考虑所谓的读者。Ralph Waldo Emerson则干脆这样说道:The landscope belongs to the man who looks at it. 而维特根斯坦则干脆说道:“贪图功名是思想的死亡。”“几乎我的全部著作都是我对自己的独白,我所说的种种事情都是我与我自己的密谈。”对于写作的认识,维特根斯坦与许多伟大的作家有着同样的睿智。在他们看来:文字的表达只是为接近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为接近读者的理解。能理解的人们自然能理解它们。  没有视觉的盲人,甚至不能想象色彩,不能想象女人的美丽,能通过触觉来感知、想象果实的形状,却不能想象所有植物的全貌。盲人面对视觉艺术的处境,正如许多人面对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和思想文字的处境。3  历史上,许多政治家都是说一套作一套的,所以我们不能根据政治家所说的话和他们的书面文字来分析一个政治家的真实内心思想和真实作为。虚伪的政治家的写作,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他们的话语根本不可信赖。有意义的写作只能存在于真诚的思想家和作家那里,只能存在于那些为表达真实内心思想而写作的文字之中。表达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有人通过小说、戏剧等间接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有人直接表达。叔本华和维特根斯坦一样,完全只为表达自身真实的内心思想而写作。叔本华在他的时代,只能为极少数人真正理解。维特根斯坦至今遭遇误解。对于叔本华和维特根斯坦来说,对于真实内心思想的表达,正是写作的意义所在。对于叔本华和维特根斯坦来说,快乐本内在,因而物质财富也并无多大意义。对于他们来说,人生的价值,不会是享受一些外在的东西,诸如拥有财富的多寡、物质生活的奢华、肉食、美女等等,人生的价值只能从自己的内心思想中去寻求,人生的价值只能存在于思考本身和表达思想的文字之中。  哲学实质是文艺的一部分。东西方哲学都是通往终极真理的桥梁,同时也是终极真理的一部分。维特根斯坦作为数理逻辑的先驱,其著作并不随着后来这一学术分支的巨大进展而被遗忘。在维特根斯坦之前,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哲学之运用人类语言作为表达工具的思维艺术的实质。真正的好作品,已经不能用所谓哲学或文学来划明其界限,因为表现为语言的形式,且同样产生于个体,所谓界限,完全是不存在的。它们都应当带有某种思想理论的痕迹而又超越了它,并从审美意义上来表现它所应当被表现出来的,同时整个表达过程不留痕迹、自然而随顺,令人难以察觉。换句话说,排除其主要为历史性的探索世界的工具意义,哲学也是一种文学,哲学的写作者,跟所有文学的写作者一样,是未来再先进的机器也无法替代的写作者。  只有一种真正的写作者,机器所无法代替的写作者。叔本华和维特根斯坦不是先驱,但他们很突出,很伟大。在后来的继承者中,出现了一个同样突出、同样伟大的人物,这个人就是王小波。4在文学上,我是有过登泰山而小鲁的体会的。往往很多默默无闻的作者所写之文,尽管少之又少,却有着不容置疑的极高的审美价值。王小波就是那种人,哪怕他只是写出一万字,你也能从这仅仅的一万字中看到那个杰出而优异的王小波,你也能得到那种于无数语言乏味的作品中发现奇文的新异感受。王小波杰出的艺术天赋和创作努力决定了这一种新异感受将是持久而深刻的。 名著总是九死一生。以《笨蛋联盟》获普利策奖的美国作家图尔,生前因书籍无法出版、郁郁不得志而自杀,死前除了自我厌恶和彻底的绝望,一无所有,但他却有一个伟大的母亲,不折不挠的向别人推荐他儿子的杰作。如果不是因为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笨蛋联盟》恐怕只能埋没毁弃在垃圾堆里了。 当年默默无闻的王小波美国学成归来,被隔离于大陆体制内文坛之外,甚至连在大陆出版一本著作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在大陆获得任何文学奖项,获得体制内的认可。王小波在大陆多年,可说是直到死去那一天,都未能获得其应有的声名。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认识的那个王小波,是从台湾那边引介过来的,大陆这边,众所周知,国内的体制,注定只能在养着一帮垃圾的同时,薄待于真正伟大的作家,使之长久的默默无闻,难以被发掘出来。 术业未必专攻,兴趣所在之专攻亦然未必术业。以文为职业,甚而形成为有着公认权威的组织,未必是一件好事。没有人可以定义文学的优劣,文学之优劣,有其一定之规。体制内文学组织总是倾向于反文学,倾向于指鹿为马。从事何种职业并无关于我们的现有与未来,因为我们日常所多为或无关于职业,而我们真正结交甚而受益终身的师友,或亦无关于职业。职业乃无奈为之,自古肉食者鄙。所谓文章憎命达,居于文学职业组织之上,往往坚倨于真正文学精神之反面。更为可恶的是,文学体制与体制内媒体力量的合谋,一直作为有着政治性用意的模具来塑造着我们。对于那些从体制内走出来的作家,人们缺乏最起码的信任感。从模具中走出来,是无法回到其初的。王小波作为体制外诞生并成长的作家,有其聪颖和灵性,有其保留和书写真实的固执。 5王小波是那种有天赋的作家,且天生我才不自弃,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写作实践中不断的反复的锻炼其才能。作为中国文坛体制外的另类小说创作者和文学革命者,王小波是成功的。 前进的过程,总是充满了挫折。成功的道路,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是一条自我革命的道路。如果,王小波没有走上文学之路,或者没有坚持下去,那么,后来的王小波,将与从前发配乡下务农的当初的王小波一样,碌碌无为、无所区别。 作为普通写作者而言,对名家无比较心态,觉得他们比自己优秀,原本是应该的。可王小波不一样,王小波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写作者,他不拿自己跟国内的那些垃圾名家去比,而是私淑那些成就斐然的国际名家。王小波写作了,而且目标远大,要创造一个超越伟大前辈的更大的奇迹。在一个真正的文字高手,长久不能获得承认的文化环境中,为了拿出了更高质量的文字作品,当初一个名叫王小波的欲有所成的无名作者,无疑为此而付出了比之他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细心揣摩其作为一个作家的成长过程,厚积薄发、累积渐进之同时,必然伴随着对于文学意义之深刻领悟,因为名利已经不再是这个时代的作家们执着于写作的充分理由了。 6在这个时代,文人的社会地位整体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降,降低到最低程度,沦落到君子固穷、苦陋不堪的境地。社会待遇本身将令文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写作的意义究竟何在?部分文人通过依附于影视等商业产业成功转型,部分文人仍旧恬不知耻的依附于陈旧政治体制而苟活着或荣耀着,部分文人落魄着却坚持着,只有极少数文人还能够通过单纯的文字写作获取其可观的名利。大部分文人,虽无希望通过写作赚取可观收入而自娱自乐的仍旧坚持写作。王小波不幸亦然幸运的,成为了其中的一个。此正应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我们被动生活在盲目而疯狂的群体社会之中,只有书籍能够帮助我们接近自己的心灵,找到我们自己,而不会让我们随波逐流的迷失于荒唐的人流之中。有时候,遭遇一种精彩的人生经历,不如遭遇精彩的一本书。——认同这一观念的人们,成为这些作者的小众化的读者群。 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对于严肃文学而言,哪怕再优秀,面向他们的作品的,只有一个小众化的消费群体,根本无缘于媒体世界获得广泛的名声。这是商业时代的不幸,亦是其幸。作品潜在的商业能量,并不代表其真正价值。对于许多作家来说,一个依靠写作来扬名立万、名利双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哪怕是王小波这样优异的作家,也难以在商业力量主导一切的时代洪流中幸免于难而获致生前的名利双收。于是乎,作为一个当初义无反顾选择了写作的无名的作者,王小波之选择的可贵,王小波的自我革命,不在于是否成功,或者要不要成功,而是不甘于虚度此生,选择在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上,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不断的完善自己,丰富自己,竭尽所能,力求多做贡献。如此自我革命的选择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成功。选择本身,即为成功。如此所谓成功,每一个成功者,其成功的道路和过程,都是一样的,被一遍遍重复的。作为后来者的肖伊绯,也不例外。成功的道路,并不意味着一个可以用辛劳与努力兑换的未来,并不意味着耕耘所指向的收获的目的,并不意味着将未来的自己置于高点,使自己不得不朝高点奋进。成功的道路与失败的道路,只意味着你是选择奋进,还是选择扑克着、麻将着、电视着、娱乐着,同时死亡一天天邻近的生活及其无可抛离的空虚…… 7在写作的末法时代,绝大多数人将写作当作一种盛事来做,但总有那么一些执着的家伙,执意将写作当作一种圣事来做。人生的幸福只在于积极的心态,主动与乐观;人生的乐趣只在于难度的克服,成功与进步。出生,是播种。死亡,是收割。生命的过程,即为灵魂果实成长的过程。在历史上,许多人选择过跟王小波同样的道路。而当初默默无闻、一文不名、一书未出、一篇未成的王小波,义无反顾,所选择的,也是前人的道路,所面临的,也是前人分割彼此的似无可跨越的沟壑。 或许这样的选择,是王小波的宿命,否则他就会空虚的要命,空虚的如煎熬般难以忍受。如此,则“光阴的流逝让我安心”。(博尔赫斯语)或许,如果没有许绰云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伯乐,发现了王小波这样一匹千里马,向台湾媒体推荐了他的《黄金时代》,或许直至今日,王小波依然被埋没而不为人所知。幸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上天也算是公平的。慈母多败儿。体制内养了不少鬼诗作家的同时,体制外被刻薄对待、被掩埋踩踏的金子,也终将拨泥见日、闪闪发光。时至今日,已经不可否认的是,王小波,成为文史名人,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名人效应,意味着一种距离,一种分割彼此的沟壑,但此沟壑并非无可跨越。王小波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力,将是持久而深刻的,时间将证明他的伟大,后世汉语言作家们将记住他对于汉语言文学的伟大贡献,越来越多的人将认识到其价值所在,他们中的不少人将努力习取,继承这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

王小波:以卵击石的人

我在北京,读大学。但不叫王二,现在几乎不骑单车,出去转悠就坐地铁。每当我坐一号线经过八宝山站的时候,我的脑海就会轰隆隆的喧嚣起来,像是地铁的车厢。可是那一瞬间我想到的既不是八宝山公墓,也与死亡无关,我想起了王小波。他始终都是活着的,他始终都很清醒,他的智慧让他如此。只要是听到别人在误解小波,我的心就甚为哀痛。怀念他的时候,我的心就是他的坟墓。1997年4月26日,王小波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公墓举行。大约一个月前,王小波的祭日,撰文悼念他的人很多。当然并非只是为了悼念而悼念。直至最近今天,关于追忆王小波的报道还是很多,这甚至感觉每一天都是王小波的祭日。但空气中都是香甜的味道,仿佛闪烁着星星的光芒。对于王小波的死,我们不必过于悲哀,因为小波活着的时候就是一个会讲笑话的人。不止一次听人说到,王小波是中国的卡夫卡。可究竟是为什么?我并没有刨根问底。可能是因为他们小说中的荒谬与离奇是相通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人生的悲剧性是相通的。与卡夫卡一样,王小波也是死后成名的。卡夫卡去世后在西方世界引起了魔幻般的“卡夫卡热”,而王小波驾鹤西去后也在国内引起了像是春晚现场掌声般的“王小波热”。但愿这一切都不是炒作,我以一颗单纯的心脏相信是不是炒作。不管别人是否会打着王小波的旗号炒作,我都确信王小波本人是不会为了商业利益而炒作的。如果他真的要炒作,他在死之前就会炒作的。事实上,王小波没有炒作,如果他想要炒作的话也并不困难,一句“情色描写露骨”的谣言估计就可以使他的书登上畅销书排行榜。但他没有这么做,真正尊重他的人也不会这么做,因为那样的话会有更多的人误解他。对于一个本来就不易理解的人,我们更不能火上浇油了。据说很多人都是在没有读完小波的小说后对他恶语相加的,而我写这篇文章完全是在读过王小波的文字后而阐述对他的理解。而我的理解也仅仅是“摸着石头过河”,我没有能力在短短的几十行文字里解读王小波。而我只是想站出来为王小波说句话,想为那个玩世不恭的“王二”说句话。我这么做的另一个纯粹的目的是,珍惜言论自由的权利。我记得黑泽明在接受法国《电影手册》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后世没有系统地研究沟口健二与小津安二郎,这是电影史上最大的耻辱。”而在我看来,如果没有人系统地研究王小波,这会是文学史上的耻辱。至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像王小波这样特立独行的作家是寥寥无几的。如果大众始终都不肯承认王小波,我们也不必喊冤不必游行示威。相信那个用猎枪自杀的老人吧,想想海明威说过的那句话吧,我不属于文学史,我只属于文学。王小波的意义并不是只有当他进入官方编写的文学史才能彰显出来的。纸是包不住火的。对于一个充满智慧与想象力的小说家,世俗的声音无法压低他井喷般的才华。当然,对于一个这样的小说家,也无需用大众的声音去抬高他的身价。一部分人喜欢王小波是因为喜欢他的杂文而不是他的小说。这只能说明小波的杂文写的好,而并非说明他的小说就写的不好。读过他的杂文的人,都能看出小波对罗素的热爱与尊敬,仿佛他的杂文就是写给罗素看的。其实纵观小波的杂文,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两点,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理性的追求。没有追求的人都是随波逐流的芦苇,他不可能有思维的。恰如没有思维的人是不可能有追求的。幸运的是,小波既有追求又有思维。在世人眼中,仿佛小波就像是他小说中的主人公那样玩世不恭,这和他那种“黑色幽默”的文风是不无关联的。小波的爱妻李银河曾在小波离世后称小波是诗人、思想家和浪漫骑士。在我的眼中,更为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坦诚。小波身上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他写起文字来严肃而不死板。说他严肃是因为他的智慧与认真,说他不死板是因为他的智慧与幽默。我记得小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对于知识分子而言,而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假如人人都能如此,那么我们就已经站在了乌托邦的广场上了。真正阻止人类进步的并不是不道德,而是不理智。如果有人想问我什么是真理,我就会告诉他这就是真理。当然,小波的不朽不仅仅是他的行文风格铸就的,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叙述方法。对于整个文学史而言,叙事方式所引起的变革并不逊色于语言风格。我记得国内的一个三流作家曾经尖锐地批评过小波,说他是一个不会写小说的人,指责小波难以驾驭长篇小说。以他的《未来世界》为例,很多人都会觉得他始终都在绕圈子,始终走不出“第一章”的阴影,写不了几行就又回到小说的开头。仅仅因为这种另类的叙事手法是不能指责小波不会写小说,如果那个人曾经认真地读过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话,我想他大概就不会认为王小波是不会写小说的了。我始终觉得《未来世界》和《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统一血统的,如果你也都读过这两部小说,你也会发现王小波与卡尔维诺惊人的相似。但你可别认为王小波是在抄袭卡尔维诺,这会和认为莎士比亚抄袭古希腊悲剧一样愚蠢。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王小波真的抄袭了卡尔维诺,现在那些人就不会指责他不会写小说而是骂他抄袭别人作品了。但愿是我多虑了。最近几年,关于在教科书中删除鲁迅文章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于这一事件,我没有太多的话要说,我只是用我个人的理智告诫自己,为了避免晚上睡不着觉,还是不去挖鲁迅的坟墓为妙。其实,我真正想问的是,什么时候才可以让王小波的文章进入教科书,什么时候才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上看到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事实上,王小波一直都无法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认可。而关于“王小波和作家协会”的话题始终都有人在讨论,难道这也是“文学与文学史的抗争”?主流的文学杂志始终都不愿意刊登小波的小说,而中国作家协会也始终不肯承认王小波。李银河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过,“我的一个舅舅就是作协的,写的什么破书啊,就写的是革命战争时期的事儿,连他都入了。王小波就不屑一顾。他就不需要用这个证明自己。”其实,并不是艺术家对这个社会的要求太多了,而是我们这个社会对艺术家的要求太多了。与此同时,我想到了帕斯捷尔纳克的遭遇,由于前苏联作协始终不肯放下对他的攻击,他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那些露出獠牙舔着鲜血的人,你们满意了吗?他们的人生都是悲剧性的。而这种悲剧性也许就是纯文学的根基。克尔凯郭尔在《古老的悲剧主题在现代的反映》一文中提到,悲剧存在于这两个极端之间,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罪过,悲剧趣味就会丧失殆尽,因为悲剧冲突会因此而软弱无力;另一方面,一个彻头彻尾的罪人也不能给我们以悲剧趣味。而王小波作品中那些像王二那样在善与恶之间摇曳的人物不是如此吗?王二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罪人,王小波更不是。在我的眼中,王小波只是个单纯的孩子,而且是那个在课堂上掀老师裙子的孩子。我记得村上春树在获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发表过这样的讲话,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我不知道,村上春树是否还记得这段讲话,但是我还记得。艺术家就是以卵击石的人,卵就是他的生命,而石头无疑就是冰冷的现实。那位不合时宜的小说家迦尔洵曾经痛苦地说道,事实上我仅仅是用我不幸的神经来写作,每个字母都费去我的一滴血。大概怀才不遇的小说家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只不过小波是用他的戏谑、反讽和幽默来缓和他的疼痛与煎熬。迥异于其他很多的艺术家,他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和芥川龙之介那样被疼痛炙烤着,他很乐观。但他乐观而不庸俗,他乐观却不代表他不悲剧。在我眼中,王小波本人的经历就构成了一部小说,他就像是卡尔维诺笔下的“树上的男爵”。他是因为捍卫他的“精神家园”而爬到树上的。其实,不能加入作协并不是王小波的遗憾,而是中国作家协会的遗憾。当然我套用郑渊洁评价塞林格的这句话来评价王小波,完全是出于对小波的挚爱。2012.5.20

好书如好色

和小波的相遇是源自我哥(极力推荐),之前只是看看韩寒的文章,儿刚看他的文章的只是觉得好笑,好奇(二十岁左右)文章充数这对生殖器和性的描述,其实至今也不怎么懂的。然而就像我的名字一样,好书及好色,文学为什么要高雅,又不是人人都能写出来,你以为你是余秋雨啊!!

活不明白

千万别跟我说,你看的懂王小波。杂文你还勉强了……小说你很难懂。只能是从只言片语里得到一些启示一些乐趣。很多时候发现王小波的语言叙事结构有问题……真的……别劈我。怕死……

原来王小波是大阴人

王小波其实也挺可怜,从小家庭不幸造成了小波的心理障碍,但凡事有失必有得,小波心理方面的不健全,得到了上帝的怜悯,恩赐给他生理方面的亢奋。王小波本来就想混个大学老师当当,安安分分过日子,偶尔还能以谈人生谈哲学为名勾引几个女大学生搞搞,让女大学生趁此机会在大学生,做个名副其实的大学生,以此纪念大学生涯,表示自己上过大学,没有辜负青春年华,人生圆满,此生无憾。如果实在不能生,也可以去郊区小医院流产,而且流产很流行,女大学生可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宫。怪不得89年全国人民都在搞政治,广场上跟赶集一样挤得都是人,唯独不见王小波。原来小波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搞女学生,王小波边活塞运动边说:民主不能那么个搞法,你怎么知道民主什么地方最敏感,你知道民主的G点在哪里呀!而女大学生也很少爱搞政治,她们只喜欢被搞。上上大课,喝喝小酒,搞搞女大学生,这些对小波来说最美丽的事被一个叫李银河的女人打破。本来只想当大学老师混日子的王小波,被虚荣心巨强的老婆逼得非要去当大师。可是王小波就是块儿大学老师的料,到死也没能剪裁成为大师。由于王小波生理上很突出,被老婆当成能力强大的象征,于是夜夜笙歌,不到一年王小波家席梦思床垫换了三张,还被楼下以夜间扰邻投诉一次。貌似雄伟的王小波其实并不想天天都搞,但是造物主弄人,上帝偏偏用王小波的肋骨造了个大欲女李银河给小波享用。热爱生活和性生活的王小波就这样纵欲而死,英年早逝,留下去中关村图书大厦签名售书的崇高理想也只有靠小波当选作协主席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原创作家郭敬明去替他完成。我在一个帖子里说王小波的波小,他的走狗们偏说王小波的鸡巴大,意思是以鸡巴之长弥补波小之短,王小波还是可以评上大师的。我终于明白,搞半天,是我对王小波没有了解彻“底”,以致产生误解。让我们还原王小波本来面目,还小波一个历史的公正:原来王小波就是司马迁在《史记》里描写的“大阴人”。(大生殖器的人。)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王小波走狗的帮助,我深刻认识了我的错误。我只认识到王小波的波小,却没有认识到小波的鸡巴大,是不对的,我说“现在都流行波霸,小波没有竞争力”,这个观点是片面的。事实胜于雄辩,如今我认识到:虽然现在都流行波霸,但社会需要不同分工,王小波鸡巴很大,有自己的一鸡之长,是很有竞争力的。最后我要说,豆瓣网上王小波的走狗,虽然不能成为我的对手,但还是可以成为我的狗。

当王小波远去

如你所知,14年前的今天,一个叫王小波的作家在北京辞世。是的,10年前的这个时候,诸多媒体杂志网络皆悼念之,而在此之前,他不为人知,死后的热闹与生前的静寂构成一幅色彩迥异的图景,喧嚣之后,他为更多人熟知,但这似乎又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怎么之前没人来说啊?你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悲哀,其实,我也一样。他以及他的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阅读的时髦,也更容易以轻松的解构而消解,他也没多大惊世之言,纯粹是常识,哪怕他的写作,也是如此,但却能是让人开怀大笑的,它不提供道德上的说教,也不输送知识上的灌输,更没有给自己设置一个精神导师或领袖的高高在上的位子,他只是很平常的跟你聊性,谈智慧,说点有趣的话题,别无引导之意,好玩,足矣。在遍地的文学作品尽是以说教式的道德价值来衡量艺术的荒野上,他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让我领会了另一个文本或思想的世界的雅趣,那就是,智慧的纯粹与生活的趣味完全是两码事。两年前,买了一套的云南人民出版社版的《王小波全集》,当时很便宜,70块钱不到,觉得很划算,到现在也是这么认为的,质量还不错,特别是翻开还有一张图片,附上他的话语笔迹,我觉得很好玩,那画我鉴赏不出什么艺术价值来,但它让我认识到,画是可以这样画的,正如他的小说杂文情书予以我的暗示一样,是可以这样写的……之前看过一本人大版的《我的精神家园》和我同学买的一套全集中的书信那一集,我同学说这情书写得……我看了,惊呆了,倒不是信中字行间的国外人物以及书我不知道,而是文字的纯,或者说钝,纯是说情书写得很诚恳,钝是说情书写得有如小孩子般的可爱,恕我愚昧,没看过多少这么耐读的情书了,在我的阅读世界里。看余杰的书信体小说《香草山》或许当时有如此的感受。前些天才终于这套全集看完,确切地说是浏览了一遍,说句实话,很多我是看不下去的,因为他的小说风格太不一样了,哪怕是黄金时代,还是白银时代,我都觉得两个字:做爱。我也明白这样评价小说完全是以道德取向来断定的,而非艺术的直觉来论断,但却不得不这么说,我承认理解能力有限。我是这样认为的,没有经过那个特殊的年代,很难领悟到文本的偏向,或者说它想要表达什么,哪怕是杂文,除去调侃,除去笑着看荒谬,还剩下什么,内涵很深,我无法深入。其中不乏有趣的句子段落,读来很有黑色幽默的味,其情节也谈不上,估计我读得还不够深吧。可就是在这样我找不到所谓的清晰的线索以及崇高的主题阅读过程中,我不时感到一种阅读的快感:这样写的文字还是挺有趣的,蛮好玩的。我想王小波他也没说一定要读出什么道理来,也没说我要按照某种方式去做,或者隐喻应该怎样生活,怎么过日子。这些他都没说,相反他让我感触到那种你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散的风格,像是我们在聊天,当我不愿意听他说而想走的时候,他没有说我不懂事,或者应该记住什么人生哲理,为人处世,我在他看来,来回自由,没有拘束。尤其是读《肚子里的战争》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时候,我有过想去亲身体验一把的冲动,做猪也好……那样活着真TMD的有意思。我不知道今天这个时候写关于他的文字有无凑热闹的念头,当我敲下这些字的时候,我禁不住想起上午老师讲课的片段,他说学校贴出批评他坐着讲课的公告,很气愤,去跟学校有关部门论争,影响了他的声誉,并争辩坐着讲课到底犯了哪一条教育法……他还说最近正在研究鲁迅……而今天讲的是《摩罗诗力说》……他还说我们这些学生有惰性,连文本都不去读……其实那公告也前几天也看过,看过之后的代价是,每每想起,都想笑。当时差不多就是这样子的,我也就是这样子说得差不多,扯到这,我不禁想起王小波的几句话: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我很高兴能读到他的文字,因为当我读的时候,快乐的泡沫总是涌起,我在分明是在享受看泡沫的乐趣,泡沫里有纯真的爱情,有圣洁的性,有滑稽的故事,还有令我会心一笑的智趣……

crazy world

周六早上,7.30分,我坐在电脑前,发现这是一个crazy world.找不到关于这个crazy world的游戏规则,王小波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中负彩的过程,当你中了第一道负彩,就会有第二道第三道随之而来..而我们只需要坦然的从容的等待这一道道负彩的到来.. 现在的我,早上7点30分坐在电脑面前的我,觉得很迷失.在这个世界该用什么原则去生存,为自己还是为别人,在这个中矛盾着,其实既不能完全只为自己,也不能完全只为别人,这个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在这个crazy world,我觉得很无力,只能默默看着一道道负彩的到来.负彩的含义就是:当你热切期盼一件事情时,这件事情往往会朝你相反的方向发展,简而言之,就象玩大富翁游戏,如果你想要很多金钱,往往就会有很多快乐,而当你想要很多快乐时,你却会得到很多的金钱. 等待负彩是一个消极的过程,我想是因为我不够勇敢,也许我还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中些负彩,我也只能一笑了之. 当换转个角度来这样看人生时,我会得到想要的平静,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中了多大的彩,欢娱和不幸,转眼间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终将逝去. 所以请原谅我只希冀短暂的欢乐. 附录: 有关哲学,现在我是这样想的:它有好多问题………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有一个问题最重要,就是世界上没有所谓神奇的诀窍——买六合彩的诀窍,炼金丹的诀窍,离地飞行的诀窍和跑步进入人间天堂的诀窍。假如你说没有,那我怎么会相信它有呢?假如你说有,我怎么看不到呢?但是自从爬过了那个炉筒子之后,就再也不信有什么诀窍。我和别人一样,得爱我恨的人,挣钱吃饭,成家立业,养家活口;总而言之,除非有奇迹发生,苦多乐少,而奇迹却总是不发生。我竭尽心力,没找到一丁点神奇这个世界上只有负彩,没有正彩。我说我是个悲观论者,就是指这种想法而言。 ------摘自 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

不完美的王二

由于大学马上毕业,忍不住要总结一下,大学很值得回忆的事情,我觉得我可以和小波偶遇就是一件,看到自己对味的书,是多么幸福的事情。那时候大一,上选修,很无聊的那种,一个很丑的女的上的。我无聊,不知道哪里找来一本王小波杂文,在那里看,看到精彩处,捧腹大笑,大呼过瘾。完全无视了上课的老师和同学们。小波在我看来,没有上升到什么自由主义的化身那个高度。其实他书中没有深刻的道理,写作手法也不甚新奇,文章立意不见得有多么独到。但是我就是很喜欢看他的作品,很喜欢他这个人。因为他的有趣,他的敢于直言。喜欢他不随大流,独立思考,还有他的小聪明。虽然小波的书很多对于与性的描写,但是我觉得这个不是他的重点。他是个很浪漫的人,他喜欢读《情人》喜欢卡尔维诺。可惜他没有杜拉斯的功力,脑子也不够卡尔维诺这么多的褶子。他是个悲观主义者,愤世嫉俗的青年,内心却很柔软。平时估计X你妈的话没少骂,烟没少抽。还是个有点偏执的完美主义者,自己丑,怕生出来的小孩丑,干脆不生。他如此不完美,我如此喜欢他。

第一卷杂文读后

1、讲了很多知青时代的经历,大概是因为他要讲思考、讲理性、讲自由,而那个时代正好缺乏这些,也让我更多的了解了文革的一些细节2、他发现了一些东西一些乐趣,和我们分享,也使我独立思考,体会到了很久没有体会到的思维的乐趣、求知的乐趣。他的观点给我很多启发,比如科学的平等和自由,中西快乐观等等,通过他我看一些事情更清晰3、读完第一卷觉得说来说去都是那些观点那些事,可能因为他觉得现实需要他不断重申某些事情不断警醒国人,但是未免觉得重复,决定暂时搁置一阵再读后面几本

叛逆少女的黑色蝴蝶结——王小波《2010》读后感

《2010》是一部独一无二的小说。如果非要做个类比(当你向人推荐一部作品,又不能剧透的时候,类比是难受的也是难免的),它像是《摩登时代》+《1984》——既讽刺官僚阶级不可理喻的统治,又批判了对工人的奴役。最后还来个大罢工,搞得像是midi摇滚音乐节,很有乐趣。这样的题材如果要是一现在的作家写,即便是不被和谐也要被打成JY了。可是你得想想,其实他们两口子可以留在美国,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他们是知道回来要面对什么样的挑战的。这两个人的情怀真是可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态度,在《2010》里也是处处体现,男主角总是知道自己这么干会有什么结果,可是就是无法选择另一条路。比如里面说的“数盲症”,故事发展到一定程度主角都暗示了那些领导的数盲症都是装的了,但是他还是无法装成自己也得了。主角被好几个姑娘爱慕也是因为这个骨气。当然最后这点属于值得吐槽的部分,王二在小说里总是被很多姑娘倒贴的。警告:下面开始严重剧透,观看三思。《2010》情节并不复杂。男主角是个苦工,摩登时代里面那种,每天重复机械的工作。他生活在一个严重污染的工业城市北戴河。他原本是学美术的,可是必须去搞工程,因为稍微有点学历的年轻人全被逼从事这类技术性工作。那学理科工科的人都干什么去了?原本他们也搞技术,但有了一点成就之后他们就都假装“数盲症”当官去了。所谓数盲症临床反应就是无法计数,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钱,不知道自己说了多少废话,不知道自己有几个老婆……数盲症的发病原因是“过劳”,治疗方法就是休息。所以得了这个病的人只能去当官。 男主40多岁了还不愿意假装数盲,他老婆因此很爱他的骨气,同时却不堪忍受贫穷的生活,和他离婚嫁给数盲症当官太太去了,只和男主保留炮友关系。大家很佩服男主死都不肯装数盲的态度,在工厂里男主地位很高。有一天他宣布不干活了开party,结果事情闹大了,这个城市所有的工人都来了,整个城市停水停电。罢工的群众带来了所有的柴油和食品,以及他们的官太太姘头,如同摇滚音乐节一样狂欢了三天三夜。数盲症们疯了,他们的豪宅一片漆黑,他们的老婆都离家出走,而且她们走前还带走了冰箱里所有的食品和酒………………我特别喜欢party那一章,热血沸腾,充满反抗精神。眼前浮现出有一望无际屎色天空屎色大地,有节奏的冒着黑烟的烟筒,运转的机械齿轮,自制武器的反抗群众们,他们有的围着篝火转圈,有的和数盲症的老婆们拥吻在一起。然后男主就被逮捕了。原本他是要被枪决的,但一方面他前妻动用自己官太太的路子拼命保他;另一方面罢工群众全力挺他,如果枪决恐怕工人以此为导火索闹个没完。所以效仿新加坡改为鞭刑。 这个时候女二号出现了。其实她在前面也露过脸,是个假小子,年纪非常小,喜欢女扮男装。她是官二代,但是仇恨自己的家庭,属于叛逆少女。但是前半部分她戏份实在少,我还以为就是个酱油,没想到从party之后她戏份超过了女一。工人和城管冲突的时候,她女扮男装用铁扳手敲死了一个城管。这场冲突里总共死了两个人,一个城管一个工人。但那个工人死的属于意外,城管那边的明显却是被打死了。男主被逮捕了之后,她就出来说人是我杀的。 这姑娘几乎是主动认罪陪着王二一起挨鞭子。受刑那天他们都觉得自己会被打死,姑娘第一次穿了女装出场。虽然这部小说是那个年代写的,但是这姑娘的打扮就像《死亡笔记》里面的弥海砂一样,皮夹克,短裙,吊袜带,脖子上系着黑色蝴蝶结,还喷着法国香水。她以为自己要和喜欢的人死在一起,所以打扮的特别美。就我个人来说她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不是生活所迫才反抗,而是天生反骨,还那么漂亮。她被鞭刑的场面经全国直播后,求爱信把工厂和医院的邮箱都塞炸了。受刑之后,男主被抽的没了半条命,一夜白头,身体也不行了,像个70岁苟延残喘的人。姑娘则因为年轻而完全恢复了。但是男主已经不能娶她,说你当我干孙女吧。原本男主40多,他们的组合还是《这个杀手不太冷》式的Loli+大叔。但是鞭刑之后男主身体彻底垮了,头发也白了,如同将死之人……男主没死,但他觉得自己还不如死了。因为他发现自己无法从医院出去了,组织轮番派人和他谈心,要他写受刑的心得体会,和对整件事的认识。但是他是一个无法骗自己的人,不然他也不会40岁还不肯装数盲。于是他只能说说自己真实感想,组织当然就无法接受。他也不知道自己被关了几年,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前妻(他其实一直爱她)被鞭刑的直播,心脏病发作死了。这就是他的一生。这部作品里好多台词之精彩,令人拍案击节。这些话读者看了会觉得心里很舒爽。有时候我怀疑心眼和屁眼一样,都需要释放。屁眼通过排泄释放,心眼就通过读这些你一直想说但是没组织好语言,然后有人替你组织好了说出来。故事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数盲症”。这不是仅仅是在讽刺天朝。举个例子,我很喜欢的美国政治娱乐节目“囧司徒的每日秀”里有一集讲税法改革的,在线地址http://video.sina.com.cn/v/b/59768240-1788911247.html也是讽刺政客装疯卖傻。一开始说解决财政危机不能给富人加税,因为那么做只能得到七千亿财政收入,对国家的赤字杯水车薪;而这个国家还有一半穷人不交税,应该对这个阶级征税。但是最后算出来,就算拿走这底层一半人全部家当的一半,也只有七千亿…………主持人说,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把穷人的钱一分不剩拿走你们说对吗!还一副皆大欢喜的样子。和《2010》如出一辙,也不挑明了说他们是装傻,一副同情弱智儿童的样子。所以说什么主义什么体制,都不是重点,任何的根基都会滋生官僚主义的,官僚主义才是大杀器。李敖说过一句话,“觉得A政权不好的人,通常会陷入一种误区,那就是认为B政权特别的好。其实A和B都极其糟糕,你只能是勉强拣一个受得了的。”《2010》里面的男主也深陷这类误区,他的哥哥就是装逼了几年出国去了,男主便认为那是一种解脱之道,总惦记着出国,但是又无法夹着尾巴做人好获得出国机会,直到被鞭子打成废人才打消念头。这么一发散,我又想起一部电影:《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用冷笑话的方式讲次贷危机,中心思想是次贷危机是官商勾结发明出来压迫买不起房子的人。导演就是华氏911的导演。话说这片子豆瓣页面上五毛和五分杀得你死我活的哈哈。片子一开头导演站在华尔街上抓那些懂财经的人,站在议会门口拦截议员,在银行门口挂个大喇叭,让他们解释银行的超长复杂的房贷公式。但是他们所有人都集体数盲了,支支吾吾怎么也说不清楚。其实那个公式就是屎,银行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只知道随便涨利息,时机到了就把人从房子里赶走。美国城管拆迁起来可真是大场面。有些事情真是古今无不同,东西方无不同啊。天朝人总说美帝如何如何,第三世界又如何如何。其实我们的这里有第三世界,那边也有第三世界,全世界无产者的日子都差不多。同理第一世界的人也在各处作威作福。这部电影导演实在是个老愤青,作为一个成功导演,获得过各种大奖,却还是愤怒至今。华尔街游行他又去嚷嚷了。黑色幽默这一点他与王二老师不谋而合,王二老师也很擅长黑色幽默,在讲一些很严肃的事实时候,和作品中的人物一起装傻充愣一番。如果《2010》拍电影,资本主义爱情故事的导演倒是很适合去改编小波老师的作品。越扯越远了,就说这么多吧。最后放几段我喜欢的段落欣赏一番。【虽然我能把柴油机画好,但是我根本就不想画它。我情愿画点别的,哪怕去画大粪。在一泡大粪面前,我能表现得像个画家,而在柴油机的图板面前,我永远是一泡大粪。假如我想变成个人,就得做自己能做好的事,否则就是大粪。】【数盲同志们对我的辩解反驳道:你说天是黄的?我怎么没看见?对他们来说,玻璃是蓝的,不论家里、办公室的玻璃,还是汽车的窗玻璃都是蓝的。这种玻璃表面有层有机硅透光膜,都是进口的。假如我们能读到些国外科技书刊,没准也能造出这种涂料,但是那些书刊里常夹有半裸女郎的广告,所以有危险,不让我们看。我们看到的全是正面的、没有危险的东西,所以心情烦闷,走向反面。】【这么大的集会,假如我不是头儿就好了。但是我们这辆车开来时,所有的人都对我们鼓掌,并且有人在扩音器里说:老大哥王二来了,可以开始了。这就是说,这本烂账又记在我头上。我觉得有股要虚脱的感觉,但是挺住了,站在车头上,大声问道:吃的东西够吗?底下人就哄我:老大哥,闭嘴!俗气!】【我从来不做噩梦,因为我还在噩梦中。】【思维就是分辨对头和不对头,而数盲就是学会了如何作报告而忘记了如何思维。如果你会思维,你就知道世界上根本没有两难命题,只有从根上就不对的事而已。】 【我不禁口出怨言:妈妈的,你让我怎样理解才对!在冥冥中得到了回音:你怎么理解都不对,这就叫荒唐!】

王小波的伟大革命B

——王小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传奇!对于这个时代所诞生的伟大文学先锋王小波,我们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于王小波,赞赏者或许很多,出名以后,附庸风雅者尤多,但知音稀少。王小波仍然是孤独的。B——作为伟大的语言革命者而存在……“好的文字有着水晶般的光辉,仿佛来自星星。”——王小波 1 五四一代白话文运动是一场不可逆的文化运动,其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远远超越一场又一场的政治革命。这一场运动,决定了中国人的语言命运,从那以后,作为一个庞大数量的群体的我们,永久性的抛弃了古代汉语,绝不可能再进行一个逆向选择,就像是返祖现象,只能出现于少数个体,却不能出现在大多数人的身上。当初,很多很多人是反对白话文运动的。无论作为一种工具语言,还是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古代汉语有着数千年的应用历史,实用且完备,优异而完美。语言本身,都堪称是一种杰作。 那是一场伟大的运动。那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我深深的理解那些反对白话文运动的人们。如果处于那个历史的转折点,从感情上,我也会坚决站在那些反对白话文的人间。这就像是法国人爱他们的法语。几乎难以想象,他们放弃法语,选择英语或者别的语言作为课堂语言,那将是一种多么痛苦的选择。 白话文运动之后,华语文学将面临长时期的衰落,这是必然的。我们必要经历一个对语言进行反复捶打和磨砺的过程。现代汉语作为一种诞生历史并不算长的语言,人们还只是在工具意义上使用着它。这一种语言,要进化与完善为真正的艺术语言,需要依靠一代代杰出而优秀的作家的努力探索。 读图时代、视频时代、消费时代、商业时代很快来临。一个文学上英雄辈出的时代,已经远去。一个文学成为很多人理想道路的时代,一个仰望星辰的时代,已经远去。 作为工具语言与艺术语言的英语,正在一个个地区蔓延生长,从雏形开始,遍地开花,直到进化为世界语言的摸样。 语言才是一个民族的根系,而我们的根系不是在地底伸展,而是在退缩和萎缩。 我们正在丧失这个进化与完善的机会。 没有英雄,我们将丧失这个进化与完善的机会。 2   汉语言文学的未来在哪?中华文字,孕育数千年,能以一段时期的所谓白话文运动而被简单的否定?我一直认为汉语的未来不会是所谓的白话文或北京普通话。所谓的白话文或北京普通话,必须要进化。  在那些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作为政治宣传手段或教化手段的人那里,我看不到汉语言文学的未来!在那些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作为政治宣传手段或教化手段的人的后继者那里,我看不到汉语言文学的未来! 人们痴迷于所谓的经典,却不知作为所谓经典的那一代,往往不过是后来大成者的垫脚石,尤其是在中国,现代汉语诞生与使用的历史并不算长,茅盾、巴金等等等等,自白话文运动以来,百分之九十九的汉语言作家,一眼即见其拙劣。直到王小波、余华、王道乾、林少华等人的出现,完全看不到汉语言文学的方向与未来。 3 我一直相信,原著的文字永远会比译著更棒。我总是觉得真正好的文学作品,是无法翻译的,而且能认识到这一点的读者才是好的读者,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的作家才是好的作家。而且我常常怀疑译者的真诚与文字水平,因此很少去看译著。   但是后来,通过王小波的介绍,才开始发现,译著中也有很多好的文字。很多翻译家的劳动成果是值得珍惜的,他们甚至于像原著作者一样伟大,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着同样伟大的文学精神!我记得自己看过上海文艺版王道乾先生所译的《情人》和另一本普鲁斯特的书,那是可以媲美于汉语言著作中有过的一切优异文字的文字。王道乾先生的文字水平之高令人讶异!仅仅只是文字功底高还不足以拿出如此令人迷恋陶醉赞叹不已的优美作品。   在一群蹩脚的英语迷中忽然出现了一个人,说出一口熟练流利地道的英语。让人感觉无比的清爽和舒畅!又羡慕又佩服! 像王道乾这样的翻译家,实在少之又少,可谓凤毛麟角,但却堪称伟大。如肖伊绯的《Balbec:流年中的秘密庄园》,即为向《追忆似水年华》的译作者的致敬之作,是对他们的译作的一种先锋实验性的重构,是对他们的贡献的一种引荐与推介。   往往译著本身并不直接贡献于汉语言文艺的未来,但从这些翻译家的贡献中,同样能够发现汉语言文学的伟大,看到汉语言文学的希望和未来。王小波以这些优秀的翻译家的现代汉语为模范,努力习取其精髓,其每一段文字,都反映了他致力于此的成果。王小波是谦虚的。4 我是一个对于语言极其敏感的读者,仅仅凭借对于语言的感觉,我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区分出一个作家的优劣高下。 一个作家是否优秀,根本无需费劲的琢磨他写的是些什么,只需阅读其语言,好的语言,只需从中随意的挑拣一个段落,一阅即知。 语言是不需要我们去费劲的去琢磨的,对于语言的感觉,已经深入基因,本身源自于古代汉语文化语境的现代汉语,我们从我们的先辈那里,多少继承了些许属于先天因素的理解、运用和感知的能力。 评价王小波,必须要从其语言着手。王小波的小说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贡献之巨大,是不可估量的。其文艺价值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熟练而亲切的语言运用和他基于充分完美的创造和体现汉语言美的目的而采用的创作方式。这一种创作方式,只可能属于当代的一个能够熟练运用电脑进行写作的作者。  王小波先生语言的锋芒无可比拟,淋漓尽致、挥洒自如。其小说语言是纯粹的、干净的,就如一个美貌的美女,一个可爱的小孩。哪怕将语言内涵的思想洗涤干净,也还将剩下的一幅艺术作品,给人以视觉上的极致美感。   我从未见过其他人像他一样在小说这样一种文体中纯熟的运用着现代汉语,这样一种能力令人惊讶令人叹为观止不得不佩服膜拜。他的小说是对现代汉语的一种创造性的贡献,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语言运用天赋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颠覆性试验和终结性展示。就其全部已经完成和未完成的作品,可以盖棺论定的是,没有人能超越王小波,至少现在还没有出现。 王小波有着极佳的语言天赋,这一语言天赋与人类文学史上极少数天才诗人的语言天赋一样难得。 无论是语言上,还是形式上,王小波都是力求完美,追求着力所能及的极致。他的作品是他的大脑中无数个艺术生产过程所产出之无数个版本的竞争结果,犹如亿万争先恐后奋战上前,最终只能有一个胜出。每一个孕育的过程都是痛苦至极而无比兴奋的。那种创造的过程,比之电脑的复杂运算过程还要复杂万倍。那是电脑所无法进行的过程,也是电脑所无法完成的过程,更是电脑所无法体验的过程。电脑,无法体验语言的美感。这是一种与英语无关,与法语无关,与其他任何语言无关,只属于现代汉语的语言的美感。体验之初,必须要发现,要创造,还要完善,要完美。且这种美感完全与精心雕琢和修饰无关,是一种其创造完全来自于天赋能力,将生活体验的记忆和不断涌现的灵感转换为优美的语言的美感天赋。王小波的小说,就是最好的现代汉语诗歌,竭力追求语音的美感,以及创作过程中对于声音的感觉。  对什么世界性文学的概念,我没有什么兴趣,因为好的文学作品其实是难以翻译的,并不是每一个优秀作者,都有幸碰上王道乾一样优秀的译者。故事不会是文学的核心要素,能成为其核心要素的,只能是语言。真正的好作家未必会获得国际性的声名,许多国际性的文学奖项之所以被设立并授予那些垃圾文学,都不过说明它们是以文学为幌子来达到非文学目的的阴谋手段的一部分。据说王小波的小说也被翻译为英文,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其实王小波的小说,不适合被翻译为任何其他语言。王小波的小说语言,就是一种诗歌语言,而诗歌因其语言而无法被恰到好处的被翻译为其他语言。阅读王小波的小说,感觉是非常之好,因为那种韵律之美,色彩之美,声调之美都是在他人的作品中难以读到的。基本意思固然能够被翻译为其他语言,那种语言的美感却根本没法翻译出来。 我自命为王小波门下走狗。我极其崇尚王小波,对王小波有着无比的敬爱与仰慕。我总是一厢情愿的赞赏着王小波,但我总是相信自己的文学审美能力与文学鉴赏能力。我从未吹捧过王小波,只是珍惜王小波。对于其他同样可贵的作家,也是如此。我从不吹捧。我只是珍惜。珍惜那些优秀的作者。珍惜真正优美的汉语言文学。是的,珍惜。珍惜王小波。或许,当年长的时候,你将不再能读懂王小波。所谓成熟,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其中尤其可贵的,就是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的情操,包括语言审美的理想主义。 5 他的文字,完全不同于那我实在无法体会到丝毫美感的北京普通话。于语言本身的美感而言,我非常之欣赏王小波的文字。通常读书,我总是能在随意的一个段落中就品味出作者的优劣,我的根据就是语言。我真诚的认为他的文字是好的,就这一点而言,真的很少人能够超越。 我从前只写诗歌的时候,对于小说和散文作者怀有偏见。从这一篇文章,我读到的收获是,写作者必须有着对文字的感觉,有了感觉以后,才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每个写作者,无论他写的是诗歌,还是别类的文体,其实都是依靠其对语言的感觉来把握着写作的全过程。写作小说和散文的作者,其实也可以是诗人。阅读现代汉语中一些优秀作家的时候,如余华、王小波等等,就会发现,不论其写作的为何种文体,其语言本身所给予读者的,就是一种如诗的感觉。在文学方面,哪怕对于文中语言的细微之处,事实上,我要是感觉不好,是不会说好的。写小说,语言最好的是王小波。写文章,语言最好的,也是王小波。就语言上来说,王小波是以写诗歌的方式来写小说,也是写诗歌的方式来写文章。单凭感觉去读,就能发现语言中的非同寻常之处。对语言的感觉,体现于两方面。一是语意方面,二是语音方面。诗歌在这两方面皆力求完美,但散文和小说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只是其所需要的语言功底、文化涵养和写作当初投入的精力,远远超越诗歌。诗歌的写作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深深的痴迷、陶醉、乐趣,但像写诗一样去写作散文和小说的作者,也可以体会到这样一种乐趣。这一种写作的乐趣,一方面来自于写作难度本身,一方面来自于写作过程中明显的进步。在王小波那里,语言的美感不能与其音质的美感相分离。王小波十分讲究音质的美感,所以王小波的文字兼具音质的美感与诗歌的韵律感,可谓尽其能及之力,达于极致。学习外语其实没有什么诀窍,只在于学习的对象是否是整体性的外语而非作为一个部分的外语,将一种语言的语音和书面语言割裂开来进行学习,是达不到学习目的的,这也正是中国人之所以大多数学不好外语的原因所在。王小波的小说,所使用的语言,正好是一种整体性的语言而非作为一个部分的语言。当代华语作家,极少具备这种对于文学语言的应有的自觉和睿智。从这一个意义上看来,王小波已不愧为当代最为聪颖的华语作家之一。王小波的每一本书,都是理想的现代汉语的语言教科书。对于语言的精细的美感,不是所有的写作者都有那种自觉。属于诗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但从那一刻开始,人们也可以像写诗一样的写非诗歌形式的文本,甚至可以出现不同语言风格的这一类的诗作。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现代汉语的历史并不长,从前那些不懂得现代汉语也可以是完美的作家,并不是将现代汉语当做为艺术原料来使用的,只是当做为建造普通住房的水泥和砖头...... 工匠有很多,但真正的匠师,却极少。 优异的翻译语言、诗歌语言、匠师语言的完美融合,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就是一种革命性的语言,所带给人的是一种不亚于拯救现代汉语的震撼的力度。王小波率先举起了这一面语言革命的旗帜。

灿烂过后

刚刚在卓越买了一套,时机还不错,才61元,每本合6元,算是超值了。最近又涨价了。其实在大学时候已经读了不少他的书。家里书柜里也保存有几本经典的。适逢此次李银河把王小波的全集整理出版,据说还是最全的,所以就迫不及待地买下,作为收藏,平时翻阅,都是不错的雅致。记得刚接触文字的时候,就听说王是个怪才,只是不知道怪在哪里。试想一个人能被称为怪才应该有其独到之处的,最先想到的解释应该是,他的东西和别人的不一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这种特色能给人带来某种震撼。后来读到了,当然最开始吸引的还是其关于性的描写。有不少人是冲着这个去看的。但是他的这种性的描写和别人又有不同,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性都代表了一种象征意义。看到后给人的不是龌龊的想法,而是悲哀和沉思。能把荒唐的时代用一种别致的笔书写出来,也算是他的不同常人之处,也算是“怪”处。有些东西就在文字里,不能说不出来,不是说不出来,而是只有一个时代过去了,才能真正说出来。无论他写的时候深刻与否,带给人的都是深刻的思索和对那个时代的警醒。其实,又何尝不是对这个时代的一种映射?就像鲁迅的文字一样,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这真的能让现在的很多作家汗颜。现在的很多作品是灿烂过后,一片沉寂,不知所终。而真正的好文字则是长久地挺立,并带给人裨益。

希望小波速朽

在当下,小波的书还是能够深得我心,不管是杂文还是中篇,总有一种挠到痒处的感觉,小波所处的时代与当下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我希望这能改变,希望他的文字与鲁迅先生的一样,速朽。

真是清高的一个人

我看书总是不自觉的一直都想着作者,这些字是和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读完这本书之后,最大的感受便是对王小波这个人,从自语行间里看出他自觉清高,虽然那些字表面上看起来是很平易近人的,很委婉、幽默的,要对得起文人这个身份。这种思想我很少见中国文人有,至少没见过他们用自己的比来写自己对自己这个身份的看法。清高难免厌恶一些东西,尤其是在中国要清高的话,更是无处逢生。他自觉成了一个诗人,而诗人最大的特征也是清高。像个孩子一样,看待世界。我是不大来了解王小波的,除了看过他的几本书之外。他的父亲、他的哥哥,都算是文化分子,自己的家庭环境也算特别好。他对其父亲,也是觉得比父亲幸福的。书里反复提到平常心,他一个诗人,为什么又会如此注重完全相反的东西呢?最后,他夫人写的一篇,说他是一生拜在了自由和理性的信仰之下。他夫人描述的他对她说的那句话,“你看我怎么样”我也是不大相信的。这本书里的他还是零碎的,当然这本书重点是他的精神家园不是他。罗素、情人这些我也是原来通过王小波才看到的,书里有提到一个困惑我很久的问题。便是六七十年代,在法国提的一个问题,了、在电影时代,文人怎么活??我太困惑了,小波又是从情人说起,慢慢地总算抚慰了自己的心。如此清高的人但文风如此让人觉得亲近,可他其实也慢慢的变了,我该怎么说呢?我怀念他夫人提到的那个16岁的他。我会牢记他说的一句话,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干什么都好的。

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其余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转眼间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我所认识的人,都不珍惜自己的似水流年。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件东西,所以一个个像丢了魂一样。 ——王小波

怀念王小波:那个有趣的人

王小波去世将近二十年了,其身后引发的文学与文化效应,至今未曾消歇,仍然在感动与鼓舞着心怀激情的年轻一代。王小波是当代文坛的异数,父亲不让他读文科,理科出身的他,最终还是操笔为文,照他的自述是: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似乎在电脑打字桌前,王小波就是海明威,理想国里的王者,自由的敲击键盘,在文学的碧海里掣鲸驰骋。相对于钱锺书将婚姻及人生的历程比作“围城”,升华为生活即荒谬的哲学命题,总归是文学与哲学式的。王小波则将人生、写作及历史的整个过程,都视之为一种反熵过程。这里的王小波,其实是将阿尔贝•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进行了热力学的改造,其内在的意义,就是无论付出的艰辛如何得不到回报,或是回报多么低微与渺小,人们都应该坦然面对,在付出的过程中也仍然感激满足。王小波在介绍自己的师承时,曾告诫年轻的中国读者,想要读好文字就要去读译著,因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译。历史的巨变,常常不免吞噬自己的儿女。王小波虽然经历了知青一代的苦难,却很少有上一代人因袭的重担,后来的西方游历,使他具备了将中国与西方进行“我者与他者”观照的眼光。他的作品充满了现代性,既有孩子般的纯真、稚气,至情至性,同时又有洞达人情的老练及入木三分的冷静剖析。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谓,自《儒林外史》出现后,我国“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这之后,现代文学当中,鲁迅、老舍、张天翼、钱锺书、赵树理,都写出了幽默讽刺的传世作品。王小波的作品也充满了幽默感,无论是唐人故事,还是文革小说,亦或杂文随笔,都有让人发谑及忍俊不禁之处,但王小波的幽默,常常是萧伯纳似的,什么格调、什么严肃,都在他诙谐的笔锋下,得到嘲讽与解构。这种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写出来的知识分子的困境,常常带有人类生存境遇的普遍意义,倒是和米兰•昆德拉的写作风格相通的。王小波的作品中最惹人争议的,往往不是玩世不恭与插科打诨的嘲讽笔调,倒常常是那些汪洋恣肆的情爱描写。当代作家中,贾平凹写情爱,用的是传统世情小说的笔调,好像《金瓶》与《醒世姻缘》;阎连科写情爱,也是汪洋恣肆,但往往显得有些沉重,是日光流年的生命悲歌;王小波写情爱,总是坦荡而直白,用轻快的音乐与诗,来抒写男欢女爱,近似于村上春树。想要了解王小波,怀念王小波,最好的方式还是读他的作品。读书的最大收获是开始怀疑,无论权威还是平民,居于庙堂还是隐于江湖。决不盲从,决不轻信。有人说王小波是中国的乔伊斯和卡夫卡,这未免誉之过甚了。诚然,王小波的才华与创造力,都是明显的事实。但其小说创作,文体试验的功绩是有的,要说达到完全成熟的境界,还是值得商榷的。我觉得王小波的小说风格是介于卡尔维诺与乔治•奥威尔之间的。他的杂文则继承了罗素以来公共知识分子的衣钵。我有时不免想,假如王小波的生命之路得到延长,还能够写出多少好玩好看的小说。是否能写出奥威尔《一九八四》那样的杰作来?有些人认为王小波已经写出来了,有些人则认为他还没来得及写出。王小波在《万寿寺》的结尾处写下: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王小波一生向庸俗挑战,追求自由与理性、诗意与创造,提倡智慧和有趣,认为思维是人生的最大乐趣,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这种高扬的自由人文主义立场,让王小波的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意义。法国有先贤祠,使得那些曾经写出辉煌诗篇与雄浑小说的大文豪们,诸如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大仲马等人,可以让后来的读者凭吊与瞻仰。我们缺少这样的传统,长久以来总是崇拜帝王将相或是功名富贵。当年的耶稣会士利玛窦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曾说中国人不屑于从外国人的书里学习任何东西,因为他们相信只有他们自己才有真正的科学与知识。王小波去世将近二十年了,但是他并不寂寞。这个有趣的人,曾经照亮了那个时代,也依然影响着后来的人们。在北京昌平的墓园,在那块高大而静谧的天然巨石上面,嵌着“王小波之墓”的深绿大字。前来谒拜的人们用鲜花和酒,怀念着这个时代如此有趣的人。

王小波的门外野猫——重温《沉默的大多数》

像王小波这样的金牛座男人像王小波这样的金牛座男人,闷骚是必须的。对于各种溢美之词,这个星座的男人已经非常习惯,仅体现在“牛”这个符号意象上,就有诸如“踏实”、“稳定”、“谨慎”,“务实”等历历在目的标签,正是这些近似于固执的特质,让金牛座的男人成为居家必备第二好手,当然,第一名必须是温柔细腻顾家的巨蟹男。也正是这个喜欢按自己的人生哲学走路的星座,总是像一根铁丝一样,秉持着一些坚定而根深的信念,就算被弯折,也是直线而不是自然卷。这和小波的面相很相符,长年固定表情的积累,我想很难用“帅”或“和善”来形容他,但从他皱起的眉头里,又能分明地感到一个痛苦的哲人的魅力。他眼神间的皮肤用一种奇怪的形式,显示一种不恭和不安,可更多的,是一种内收的能量,就像黑洞,不可逆,寂静又低调地吸收着外界能量。你甚至可以想象出他构思时,右手搁笔点烟的情景,这种固态化的呈现很容易让人想起磐石或生铁之类的东西,并不柔软。比起那个被塑成裸体塑像的王小波,他本身更像一个背负十字架的吟游诗人。插队、当工人、做大学老师、在计算机房打杂、考货车驾照……王小波不时“跨界”,理想依然是小说家。1994年《黄金时代》出版后进不了正规发行渠道,这段时间,王小波总是推着自行车,后座绑两捆书,到各小书摊、图书批发市场去推销,需要“劝书商买书。”之后为推销开一个研讨会,评论界名家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王小波听着大家的高度评价,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后来虽然获奖,定价12.80元的《黄金时代》直到作者去世前都没卖完。如今,他早已是个偶像,他的特立独行和自由不羁像一面飒飒而立的旗帜。如同《沉默的大多数》中所透露,这个浪漫的自由派分子,他的沉默与不沉默有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映衬了中国社会的某种痕迹。对于世人来说,不管今天我们讨不讨论沉默,沉默都是个永恒的话题,对于王小波也是。他也说,他也沉默过,也上交过话语的“捐税”。王小波还是小小王小波的时候,也时刻而持续地被所见所闻影响,那些让周围人沉默的沉默,也在让他沉默。生而为人,本性中自然会趋利避害,各种博弈和考量必不可少。沉默代表着不用言语去公开表达,但并不意味着,在他那颗古灵精怪的脑壳里,没有思考在沸腾。那些埋藏在戏谑和幽默的语言下,是不再沉默的启蒙,是成长经历的反复打磨,是核心价值观的坚持。这个被誉为乔伊斯兼卡夫卡的作家英年早逝,生前即不富贵也不喧嚣。依他五行缺浮躁的性格,若仍在人间,也大有可能拿“炒作”来嘲讽一番。他认为写作首要就是要“好看”,而读他需要履历和机缘。记得刚进大学时,借来的《黄金时代》有黄黄的封皮和黄黄的书页,如获至宝捧回寝室,谁知才读几页就味同嚼蜡。这也不奇怪,那年我未满20岁,还在为郭敬明华丽的文字、奇巧的情节肝肠寸断,没脑沟回去理解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迂回奥妙,看到某些描写时还生怕被同学看见,第二天就闷着头把书给还了。所以在我的定义里,那时的王小波闷闷的,就连李银河在纪念文章里也说“小波生性相当抑郁,抑郁既是他的性格”。再读王小波,本科已快毕业,图书馆不仅有他的,还有诸如《王小波门下走狗》这样的书。一个老师大为推崇他,我才又疑惑起自己当初的选择。从他的杂文和书信“软着陆”,才开始感受文人扑面而来的“骚情”。他写给李银河的情书,形容蓝天上的云像“一个个突起的拳头”,他转述罗素“不加检点的生活是不值得一过的生活。”给了我重重一击。他的文字连同他本身,逐渐在我脑海丰满可感。牵连起自己的生活,“闷骚”一词之于他愈发成为偏正结构。对外界的烦乱闷,对精神的家园骚,金牛座的土相气息扑面而来,就是如此。再读《沉默的大多数》,在报社九楼的资料室,黑色封皮的全集正是我本科毕业时借过的系列,这依然是一本让我快乐的书。料想其中的快乐带了几分受虐的快感,无非是因为他这样的作家,对世界的切入角度和剖析层面总在我意料之外。对于我这个从小就循规蹈矩的乖娃娃来说,切西瓜总是横一刀竖三刀,仿照食堂的西瓜乱刀法;有时看着别人一刀下去,拿个勺子就舀半边赞叹不已,王小波却早在那边翘起二郎腿,告诉人们,那吃的根本就不是西瓜。王小波的门外野猫1997年4月11日,在北京郊区一所屋子里,王小波因为心脏病猝死。黄舒骏有首歌叫《改变1995》,他为了纪念那年意外身亡的朋友,将95年以来发生的大事都写在了歌里。如果要纪念王小波,写首《裂变1997》可能更恰当。他死的那个月,与张元合著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在阿根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编剧奖。同年,电影《东宫·西宫》人围嘎纳电影节。随后,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可能除了他自己,这一切都会让人唏嘘不已,他应该还是那个会咧着嘴笑一下的“王二”,操纵着文字的魔法,鼓励大家争当思维的精英,或者至少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如今14年过去了,15周年也不远了,这些年头里,从香港回归,到新千年,加入世贸,举办盛大而绚丽的奥运会,中国的GDP就像孙悟空一样嗖嗖地上升。而与此同时,股市跌了又疯涨再下跌,铁路提速再提速前不久降速,媒体上的领导人愈发亲民,满头白发到长年只穿一双鞋,都被广泛传诵。就连他死之前创立不久的一份区域性小报,也在去年成为全国广告第一的都市报。孙志刚案邓玉娇案厦门PX汶川地震温州高铁……岁月啊岁月,他停留的1997,好像越走越远。是那一年,互联网开始像藤蔓一样扎根中国,这许多年的恣意生长,带来根深蒂固的社会变革。从那个年代的人人自危,到如今众声喧哗的消费时代,网络似乎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再沉默”的理由,成为表达民意的通道。各方利益愈发着力地在新媒体上发力,争取制高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带有现代性的光芒,技术性沉默慢慢消失,环境性沉默成为主体,并且在上限与下限之间争取一种表达的张力。借由技术的更新,王小波本身的文字和魅力,也传递到更广泛和深远的领域。他当初所理解和阐释的沉默和不沉默,在新的时代又有了更新的限定和范围。在这个程度上,有时我也会开始“怀疑人生”,就他本身而言,他的思想和学说有多大程度的传世性,多大程度的普适或说普世性,我一直在尝试比对现行社会进行参照。就像麦克卢汉所阐释的“媒介即讯息”,没有如今的讯息资源的他,不能及时更新的他,是否在那些自由和平等之中,有一些时代性的瑕渍和缺失。微博开始以病毒式传播席卷全球的当下,生活在相对传统时代的他,所拥有的价值是不是历史性或阶段性的。而这种定义和范围的弹性,反作用于媒体和媒介,又会带来什么样的进步或退化,拥有了一定不沉默权力的媒体,是不是也有相应沉默的权力,又有多大程度的“被沉默”压力。因为从认识他开始,就笼罩在他的强大小宇宙中,看不见全貌。我早早就选择成为他门外的一只野猫。作为一只这样的猫,每天开开心心地看着他描绘的“美鱼”,流着口水憨憨地笑,依然对他的思想表示敬畏和尊敬,依然在流动的时代对他的论述保持一点距离和十分喜欢,听取各方的家长里短。带着各种疑问,至今我还是没有皈依“王教”,没有成为他门下的走狗,我想对于这种选择和实诚,他是首肯和高兴的。

不是很喜欢王小波

朋友介绍的王小波,说好到不行。我也就买了套他的全集,耐心的看了下来。坦白说,失望。王小波的言语行间的中心思想就是自由主义。对于看惯了鲁迅、胡适、基辛格、亨廷顿、洛克等思想家的人来说,王的书在思想上对我没有吸引之处。不客气的说,王想说的话,人家几十年前就说过了。王之所以引起关注,也许是因为在那个特殊年代他说了几句人话吧。但是,过高的评价他,真是不能

女的也可以看王小波,网友说我思想深刻、犀利。

自从看了他的《思维的乐趣》,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再在各种论坛上发表帖子留言的时候,容易的多了。好多网友说我思想深刻,有些人不理解,可能我也是闯入马群的骡子。

在别人的头脑中想你

小波在我这里,是有趣,好玩,是智慧的代名词。是一个想到就能开心的名字,所以,即便是他死了,死状很惨,想到他我还是不会悲伤。这种快乐的力量是他本身赋予的,这里面有种从一而终的连贯性。时时刻刻都好玩,字字句句闪着聪明的光。小波的一些文章,像是《特立独行的猪》,《肚子里的战争》,《我怎样做青年思想工作》真是百读不厌,是真的读,读出声的读,只是被倾听的对象,从我妈到他。一样的是,我们依旧可以笑做一团。流著于文字的一切都可以伪装,辞藻,情怀,道德,情调。人们可以让自己看上去更有品位些,可以让自己看上去更高尚,可以让自己看上去更美,但是,人们无法让自己看上去更幽默。就像是冷笑话,你可以以为自己是在说笑话,但是人们不会为此绷不住笑,除非他们笑的别有它物。所以,有小波陪伴的时候,我总是乐呵呵的。离开小波,回到他身边的时候我也总是乐呵呵的,还是要感谢小波,在和小波的相处中,我学会辨别有趣的品质,包括在一个男人身上。单是有趣吗?那我只表达了一半,小波带给我的,还有一种狂喜的冲动,在那种时刻,我昂起头来 ,用力把自己从文字中拔出,心里如翻江倒海一般,感受到幸福剧烈的撞击。有一种狂喜的感觉,然而又有点想哭。几次这样的时刻,我都在办公室里,静止在人群中,还得竭力掩饰这种狂烈的情绪。我不想显得异类,在这个时代,在世世代代,这样的幸福都是异类的,极度奢侈的。我只遇过几次这样的时刻,因为偶遇了他的只言片语,都是以前就读过的。然而在这一瞬,体内的一些东西被唤醒了。我甚至从这里明白过来,不管离开阅读多少年,属于我的狂喜只能由文字带来。开心和狂喜,这些都是小波带给我的。所以,即便他已经不在了,我也难过不起来,只有那么几次。一次是我在逛豆瓣,看到一个女孩在怀念小波。她是这样写的,我选了一段,一大段,因为无法割舍。“ 如果只留你的一篇文。   我会舍弃〈爱你就像爱生命〉,即使人世间没有一句情话比这更美。   我会舍弃〈理想国与哲人王〉〈摆脱童稚状态〉甚至〈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即使我至今记得每一个句子,他们那么清爽,磊落,充满智商,充满奔跑般的自由。   我也不得不舍弃〈黄金时代〉。即使它的体质是诗,它的气味是夏天清晨的树林散发出的那种气味,它的欢愉约等于一枚轻轻的亲吻,它的重量只有一克,它的并无悲哀的结尾曾让我泪流满面。四年后,我也抵达了王二的21岁。我想吃,想爱,想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可是我已明白,生活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这一点上,我是不及王二的21岁年轻生猛。    如果可以多留一句话,我选择的,应该不是“有一天我死了,追求智慧的道路依然有人走着,想到这一点,我就很高兴。”   甚至也不是“一个人光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拥有诗意的世界。”   我会记得〈写给新的一年(1996)〉的结尾。你说,我们读书,写作,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你感叹了生活的平淡,最后认真的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有许多的不如意,但依然是我们自己,在幸福与不幸中作选择。    如果这也要舍弃。如果只留你的一篇文,我会选择〈我的精神家园〉。古希腊有一种哲人,穿着很宽的袍子走来走去。他们会划优美的曲线,其中包含了自己全部的心胸。他们的朋友也是智者,只有智者们互相之间才能明白彼此的曲线彼此的心胸。十三岁的你傻呵呵的想,这多好呵。 ”最后,她说:“我心中那个你的样子,就不是在四月的风尘中离开的背影。而是星光下很大步的走来,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歪着头,穿着旧毛衣。”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想你,我昂起头来,朦胧中看见走来的你,泪水让我看的不清楚,但我知道你的每一个神态,步伐,姿势。像你自己说的那样:“ 你知道吗,郊外的一条大路认得我呢。有时候,天蓝得发暗,天上的云彩白得好像一个凸出来的拳头。那时候这条路上就走来一个虎头虎脑、傻乎乎的孩子,他长得就像我给你那张相片上一样。后来又走过来一个又黑又瘦的少年。后来又走过来一个又高又瘦又丑的家伙,涣散的要命,出奇的喜欢幻想。后来,再过几十年,他就永远不会走上这条路了。”还有一次,看到别人写小波:说他为何写得这样出类拔萃,是因为在中国作家普遍缺钙的状况下,他拥有最强硬的骨头!毛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王小波的也决不逊色。那一刻,恨不能将写这段话的人一把抱住,然后发现自己刻骨的想念小波。我总是在别人的头脑的哀伤的想你,其余的时间,我都是没心没肺的随着你乐呵,忘记你曾离开。

行走在粗俗边缘的诗人

有人说过,女人要读周国平,男人要读王小波。那是因为周国平有着细腻的情感流露,而王小波则更像一个衣衫褴褛的吟游诗人。女人是水,要以绵绵之情加以灌溉,所以需要的是周国平。但是我偏偏更爱王小波这摊污泥,这混合着灵与肉的污泥。有人说王小波是粗俗的,因为他无论是小说还是杂文都充斥着性、情爱等等为当时的世人所不能容忍的事情。性,不是令人作呕的事物,它只是早在人类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于自然。只是古代的传统将之包装的过于隐晦,谈论就意味着粗俗。但是王小波不管不顾他人言论,才是自己真性情的表现。王小波年轻的时候在云南插队,单薄瘦弱的他也要和壮汉一样下田劳作,作为一个青壮年也必定拥有欲望,却不得不控制。当时上山下乡的年轻人都是愤慨一阵后渐渐适应了乡下的生活,与农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平静的生活背后却暗潮涌动,批斗、游街还在继续。王小波在当时生产队的主要任务是养猪,他不懂得为什么文化青年要荒废自己的大脑而在这里养猪,如果操起本行去看书又会被打作走资派,这样的矛盾却和谐的存在于文革的中国社会。在一边劳动的同时,王小波也在一边思考,所谓的异类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于是在下乡这段时间里诞生了《绿毛水怪》、《一直特立独行的猪》等等,尤以后者辛辣犀利。如果变得和别人不一样就会受到排挤、殴打,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可能也是现在的社会。所以所有的猪本本分分的吃食、生育再被杀,平静的过完自己的一生。但是偏偏有这样的一只公猪,不不甘于做一头种猪。公猪在人类的饲养改造中出现了两个品种,一种是被阉割的,作为肉猪饲养;一种是种猪,专门负责与其他母猪交配,所以种猪往往是瘦骨嶙峋的。而这只种猪却不想当一只每天等着和不喜欢的母猪做爱的猪。所以它拱开了猪圈逃了出来,结果遭到了所有生产队人的围追堵截,但是这头猪却得到了主人公王二的赞许。王小波正是将这只猪借比内心的自己吧。在夫人李银河看来。王小波更像一个浪漫的骑士。他们是在大学时期恋爱的,在当时的社会这也是惊世骇俗之举。可是王小波却不屑一循规蹈矩。他用热烈的语言将爱慕之情化作音符倾泻在五线谱之上。不难想象李银河收到这样一封洋溢着热烈的爱的歌曲时时如何的激动了。这样的王小波简直就像海子般令人陶醉的诗人。这样可爱的人儿又怎样不叫人爱呢?

我眼中的王小波

随便说说。倘若王小波还活着,他当然活着,大概会不高兴有人拿“独一无二”来形容他。喜欢他也好,欣赏他也罢,替他吹牛皮的事情能免则免,尤其不要捣鼓出什么“门下走狗”来。然而我想了一想,偌大的中国,恐怕倒也真的再找不出王小波这样一个人了,哪怕只是些微的神似,也没有。暴戾与乖张,愤怒与温和,我以为这并非全由性格使然。知识分子无需带兵打仗,总以暴躁的面目示人,不是演戏,定是偏激。否则,断不会自己懂得许多道理,却容不得别人不懂道理或另有道理,假使别人懂的道理正是自己懂的,则不许比自己先懂,比自己多懂。王小波是个乖张的人,至少他的文章写得很“温和”,越是他看不惯的,他越是要幽上一默,这近乎于他的信仰。所以,如果你看了他的文章,然后对号入座发了脾气,大可以撰文骂回去,王小波对勇于承认错误的人向来很宽容。说王小波浪漫,我认为的确是这样的,而且是那种一本正经的浪漫。为老婆的书作序明着谈的是李银河博士的种种事迹,暗地里尽是爱慕与维护,即使他未必是个听老婆话跟党走的人。但说王小波是骑士我不以为然,他不是那种西式的傻帽,而是地道的会变洋戏法的中式文痞,咬上你则令你浑身难受,但就算他用最恶毒的言语或逻辑攻击你,过后最多也只会令你哈哈大笑,因为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恶毒之中不掺杂半点恶意。鲁迅喜欢拿别人开刀,王小波却更愿意给自己做手术,于是鲁迅的日记像杂文,王小波的杂文像日记。厉害是鲁迅厉害,但我却更容易读懂王小波的幽默,而两个人,都是黑色的。我喜爱王小波的的小说胜过爱他的杂文,但觉得他的杂文更有意义些,这又不同于鲁迅。王小波走后,李银河成了一个人,所以任凭什么样的地痞流氓都敢欺负她;然而李银河一直在坚持着,所以我断定,王小波从未离开过。

诙谐的王小波!

最开始看王大师的第一本书是《黄金时代》,从此一发不可收,陆陆续续看了《黑铁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感觉看他的书的时候心情很微妙,有一种别的作家没有的感染读者的独特气质!他的文笔在有些人看来是非常怪诞的,甚至有点接受不了,不过我非常喜欢,从他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将来,就是现在!

王小波与《理想国》

王小波与《理想国》,我无意论证二者的联系,拟这个标题,只是因为我恰巧看完王小波的长、中篇小说集,然后又拿起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仅此而已。王小波的文字如行云流水,毫无肯綮,仿佛再难叙述的事情,在他笔下就三言两语化解开来。看他的《白银时代》、《2010》,感慨他的早逝,似乎他对自己的离去有预感般,借着未来一再的说事,反正他也不需要对已经到来的2010负责了。喜欢《2010》,里面的关键字已经让我激动疯狂不已。数盲——看不懂数字的却掌控权力的人,一切需要被安排,包括家庭生活和“拱肚皮”(精妙的描摹),这群似乎被安排的人,却安排着整个社会的秩序。秘书——为数盲服务的女性们,从写材料,做讲话,批示同意,以及成为数盲的妻子,无所不包。老大哥——部门常务副职一把手的称呼,是统领没有成为数盲的人开展实际工作的人。保安——专门对付非数盲的人,因为非数盲在城市中有工作,有知识,活的比从农村来的保安好,所以,他们有理由嫉恨,以及协助数盲预防潜在的危险。傍肩——情人,特指非数盲勾搭上了数盲的妻子、秘书。这是一个“老大哥”的传奇故事,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想成为数盲,但成为数盲就意味着放弃自我,说没人听得懂的话,做自己也不懂的事,这是为获取舒适生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傍肩,则是普通人在这个畸形环境中情感得以宣泄的重要途径。而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地步,则需要更大的“PARTY”来释放情绪。故事在一个"PARTY"中结束,无以伦比的精彩,无法言表的痛快。关于柏拉图的《理想国》,甚是震撼。一则是开篇即提出了“正义”(做好人,老实人)与“非正义”(做坏人,势利人)的人生,哪种更幸福的辩论?这是一个困扰现代人的问题,在那个时代已经被郑重提出,并有精彩的分析。二则是其中多少比喻与论点,竟然与《论语》、《春秋》相近,是多么神奇。如“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如“诗言志”。然而,我们祖先似乎太惜笔墨了,总是点到即止,需要我们不断去“我注六经,六经注我”,而《理想国》则毫不避讳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论证之,畅快啊!如果非要在王小波的《2010》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找点什么联系的话。我想有两段关于人为什么要工作的话还是挺有意思的(下文只摘大意)。“我问表哥,为什么还要那么认真工作,因为只要还有人在认真工作,他们(上面)就不会破罐破摔,当他们发现无药可救的的时候,他们就不管不顾了,为了避免我们再度沦陷,我有必要拼命工作。”——(《2010》)“苏格拉底:没有人甘愿充当一个治人者去揽人家的是非,做了管理者,他就要报酬。但最大的惩罚还是你不去管人,却让比你坏的人来管你了,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好人害怕出现这种情况,争着去做管理者。”——(《理想国》)这里要解释下,他的好人,坏人,不仅仅是道德上的,还更多是技能上的。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精神家园

最近一直在看王小波的书,这么说好象有点落伍。事实是很早就断断续续的看过一些,但是却从没有集中的了解。这几年一直很忙,没有什么精神静下心来看看书。前段时间买了一套十本他的全集,终于可以好好的看看了。还是喜欢看他的杂文,简洁,诙谐中隐寓深意,让人在貌似调侃中思索领悟。其中的很多篇章虽然已经看过,但如今再看仍然能引起共鸣,微笑后无法不沉吟。 已经不太想看他的那几部中长篇小说,不是不好,而是现在的我已经没有这样的心力再去感受这些貌似荒谬不稽故事后面潜藏的悲哀,无奈和抗争。完整的看完了他的黄金时代,掩上书后心底却涌上了那么长的一份悲伤,长到我想起这故事竟然都只是那个荒唐的时代无奈的痛苦,虽然这故事似乎满篇写的都只是交配。也许是我老了,连一些真实的情绪也不敢再去面对。这世上的悲哀和荒唐已经够多了,我已经不再试图去揭开,然后露出里面的伤疤。 意外的是还看到了他和李银河的书信,看到了文章之后的那么真实的两个人,那么热烈诚挚的感情。多么可爱的王小波啊,还有李银河,也是我一直钦佩和喜欢的。他们都一样的不矫揉造作,诚恳而朴素的做着自己和学问。虽然风格不同,可相同的是内心里对生命和世界的这份尊重和诚实。 感触很多,却无从下笔。也许就如他说的那样:我们不仅需要一个现实的世界,还需要一个诗意的世界。那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活着的意思

网购了一套《王小波全集》,全集共十卷,第一、二卷为杂文,第三、四卷为长篇小说和剧本,第六、七卷为中篇小说,第八卷为短篇小说,第九卷为书信,第十卷是为竟稿。我的阅读,按习惯从最感兴趣或作者最有名的作品入手,于是最先阅读的是《黄金时代》等中篇小说,即而是其它小说、剧本与书信,最后才翻开手头上的这本第一卷杂文,谁知打开后,发现自己欲罢不能,一口气竟读完了。小波的杂文竟比他的小说更精彩,在杂文里你尽可以与他心灵对话!以前只是看过他的一两篇小说,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生平简介,但在看过他的杂文后,我能感觉到一个真实鲜活负有思想的生命,这是一个身材高瘦的小眼睛大耳朵男人,一个思维活跃珍爱生命的善良智者。这个生于北京,插过队当过工人、留过学当过老师、理科出身最后选择了自己最喜爱的写作为职业的思想者,在正值创作巅峰之时却英华早逝。除了惋惜,我也庆幸他留下的文字,穿越时空,感知思维。让我惊喜的是在这卷杂文中,有一篇题为《对待知识的态度》的文章,以已为例,深入浅出,说明知识本身的诱人。“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代一个漫长的时间段。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将来,他生活在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我念给了女儿听,也是念给我自己听,“知识使你的生活变得充实、更有趣”,否则,“活着真的没什么意思”。——极赞!

脂粉退去,露出疮疤

为什么我喜欢的作者多少都带些刻薄?只能解释为物以类聚了。不把欢乐喧嚣的表面刻薄掉,只剩下赤裸的真相,我就悬吊在虚假的云端,不能安心。读王小波的感觉有些类似于读鲁迅。嬉笑间,把谁也都讽刺了,同时把谁也都包容了。他们看到了人世间各种恶,没有掩面跑开,没有远距离射出一口浓痰,他们直接上去干了一架,还一边低骂“这臭小子”。我只能表示被他们骂得好爽啊。像你最特别的朋友,他们懂你人性最深处的肮脏和邪恶。借由他们的如炬目光,我也看看自己的内心,看着一星半点后倍有安全感。呵呵。P.S. 已看黄金时代、我的精神家园、爱你就像爱自己、沉默的大多数和红拂夜奔,其他的正在看。

时代是无法束缚的思想者

如果你时间有限,想要读鲁迅,读《野草》就行;想要读王小波,读《黄金时代》就行。王小波说,黄金时代是他的宠儿。这本书非常非常好读。非常非常有趣。你在地铁上、班车上、等人的时候、等上菜的时候、拉屎的时候,任何时候,随时随地都可以抓起来读。反正当黄色小说看看嘛。旨趣非凡,足够打发三五分钟无聊的时光。四下无人,还可以就着小说情节,肆意YY一番。但是。但是来了。(前方高能装逼,请自带防护装置)如果你没有一点儒释道的底子,没有一点西方哲学的耳旁风,或者没有读过很多很多书,或者对自己正在生活的日子没有非常深入的思考,这本书与你的缘分,也就是一本快速消费的小黄书而已。绝对没有办法成为你的人生之书。大二的时候读完了王小波。完全没有任何印象。大脑皮层没有为这位作家留下一点点专属皱纹。后来中文系硕士毕业,再加上漫长的职业生涯,都没有腾出一分钟读过王小波。因为我,TOTALLY, 不明白他到底要说什么。事到如今,我上过很多课程,读过一些书,爱过一二人,生命在九曲十八湾里走着走着,突然有一天就想停下来,哪里都不去。旁边是梧桐,我就坐在梧桐树下。旁边是睡莲,我就卧在睡莲旁。总之,我哪里都不想去了。这本书,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读完了它。心下震动。脑浆子于一片混沌中,辟出一丝清明。今天,我只说这一丝清明吧。文学院研究生的课程我向来听不太懂,所以印象深刻。有一天老师说,古往今来所有的文学家对于生活的观点大体分成两派,一派认为生活是在此岸的,一派认为生活是在彼岸的。你们自己觉得呢?这个问题好难。但是当时我想了想,我觉得生活是在彼岸的。为了更高远的目标,更丰富精彩的世界,更有趣明亮的山那边,活着才有劲头啊。要不然当下那个破烂日子,我真是忍不了。 虽然暂时给出了答案,可是这个问题却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回到文本。说《黄金时代》是一个爱情小说,一点都不错。换另外一批名字也是完全可以的:我的知青生活;下乡生活里的女医生;文化大革命与我的初恋;乱世畸恋;文革年代的爱与性;性爱物语;云南往事;21岁那年的初恋;那远去的女医生等等。诸如此类吧。都挺好。搁现在放在网上,假以时日,指不定也会是一个大IP。文革结束后,涌现了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大量回顾文革知青生活的作品出现,细腻哀婉,悲切动人。小平同志评价道:哭哭啼啼,没有出息。考研的时候老师骄傲地说我们学校只考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伤痕文学连一个选择题都没有出。赞。故事就发生在王二下放云南的日子里。那一年王二21岁。他想爱,想吃,还想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朵。他腰伤难忍,找到十五队的美女医生陈清扬看腰病。看完便头也不回地下山去了。半个小时后以后陈清扬下来找他,跟她讨论自己被人说成破鞋一事。王二摆出了伟大友谊的论述,希望陈清扬能以性交一事落实这伟大友谊。陈清扬被伟大友谊的说法迷住了,为了伟大友谊,她和王二搞了很多次。后来还陪着王二在僻静的山上住了半年多。然后下山接受各种批斗。文革结束,各自散去。二十年后他们重逢,再一次敦伟大友谊。从此,王二再也没有见过她。很多评论都说陈清扬在山上被王二打了两巴掌那一段是黄金段落。那一段描述得万分动人:“陈清扬说她真实的罪孽,是指在清平山上。那时她被架在我的肩上,穿着紧裹住双腿的筒裙,头发低垂下去,直到我的腰际。天上白云匆匆,深山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刚在她屁股上打了两下,打得非常之重,火烧火撩的感觉正在飘散。打过之后我就不管别的事,继续往山上攀登。    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全部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可我觉得,《黄金时代》的题眼是这一段:“ 陈清扬说,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乐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要说明她怎会有这种见识,一切都要回溯到那一回我从医院回来,从她那里经过进了山。我叫她去看我,她一直在犹豫。等到她下定了决心,穿过中午的热风,来到我的草房前面,那一瞬间,她心里有很多美丽的想象。等到她进了那间草房,看见我的小和尚直挺挺,像一件丑恶的刑具。那时她惊叫起来,放弃了一切希望。。。。。。。此时她想和我交谈,正如那时节她渴望和外面的世界合为一体,溶化到天地中去。假如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那实在是太寂寞了。陈清扬说,她到我的小草房里去时,想到了一切东西,就是没想到小和尚。那东西太丑,简直不配出现在梦幻里。当时陈清扬也想大哭一场,但是哭不出来,好像被人捏住了喉咙。这就是所谓的真实。真实就是无法醒来。那一瞬间她终于明白了在世界上有些什么,下一瞬间她就下定了决心,走上前来,接受摧残,心里快乐异常。陈清扬还说,那一瞬间,她又想起了在门槛上痛哭的时刻。那时她哭了又哭,总是哭不醒。而痛苦也没有一点减小的意思。她哭了很久,总是不死心。她一直不死心,直到二十年后面对小和尚。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面对小和尚。但是以前她不相信世界上还有这种东西。”佛教说,四大皆空。步入空性,是解脱苦难的法门。兴许我还不够理解空性,但是我觉得无论如何,放下欲望是不可能的。饮食男女,是每个人睁开眼睛就要遇到的事情。正如同无论陈清扬对世界的幻想如何,她对王二伟大友谊的期待如何,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王二赤裸裸地坐在小草屋里,小和尚丑陋地直挺挺指向天空。在那一个瞬间,陈清扬明白了世界上有什么。世界上既有我们所有人都喜欢的真善美,也有怎么样都不能回避的假恶丑。这就是世界。甚至可以说,真善美和假恶丑原本就是一,而不是二。不经由王二的小和尚,陈清扬就无法和王二达成伟大友谊,进而产生爱情。如果陈清扬的幻想世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其中有雄性动物,她就要接受雄性动物正是这般如此。王小波正是这样看待文革的。也是这样看待人生的。明白了摧残无所不在,真实的快乐才会切实地产生。幽默,从这个意义上,正是穿透了生命与生具来的荒诞,轻轻触摸到了宇宙的真实。生命是一场游戏,苦与乐都是游戏环节。看透它,才能接受它,才能玩它,而不是被它玩。我喜欢王小波的这个哲学观。比我所理解的佛学教义要坚强和勇敢的多。在生活的反复虐待和强奸中,参透这一场把戏的真谛。这是我所理解的有趣的王小波。这是我所理解的根本不屑于沉溺于文革的悲戚之中的王小波。这是跨越时代,直抵生存本质的王小波。以后再接着写吧。晚安。

《寻找无双》读后

这几年以来看过的最好看的小说!!将作者自身的感与想写入小说,却丝毫不说教、不别扭,融为一体,画龙点睛的效果语言精练有如论文(虽然现在的论文ms都不精练了!),哲理如同寓言,故事抽丝剥茧犹如推理小说,幽默感依旧看的时候我常常想起《笑傲江湖》,一本写得很有意思的政治小说而《寻找无双》,正如作者所说,是一本关于智慧和智慧的遭遇的书,读来笑中有痛

处处是信手拈来的经典

书很长,慢慢看。写的格外实在。现在在杂文集那,看的比较慢。恰逢毕业季,不慎换上毕业综合症,实在是对不起老王的字句。多少评论够字数呢,老子没有更多话要说不行么~!~!!!!!!书很好好很好,豆瓣你不要指导我好了吗我不是来评论的,是来记录一下简单记录~!

一个已经死去却还在思考的巨人——他只是个念想

前两天在当当买的王小波全集到了 厚厚的十本书 现在整齐的码在我的桌上 很低廉的价格 很丰满的内容小波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中国作家之一 在我20岁以前 我有幸读完了王小波所有的小说 上学的时候 我看不懂王小波的意图 我那时甚至认为王小波只是一个对生殖器和性事图腾化崇拜的人 我现在为我的无知而可笑其实小波很简单 他只是想让你和他一起思考 思考如何无拘无束 如何活出自我 还有 自由我也很庆幸 我曾经选择了两年的军旅生涯 那是一段难得的 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日子 这让我有大量的闲暇时间 好好静下心来看一些书 那时候很纯粹 没有现在的愁绪烦恼 凌晨四点四十三分 我还在想很多事 过去的总是最好的 但是在过去的岁月中 身处其中的我们从未发觉 现在的我很浮躁 只会对过去无限回想对未来不敢幻想 现在我买了好多书 但是我发现我已经失去了阅读的乐趣 每一本书我都不会翻过第十页 我想我再也找不到当初在遥远的东北看王小波 那时产生的畅快感觉了 我们像戴着一只重重的枷在生活 现在我感觉小波的自由弥足珍贵 曾经在网上看到 说幸福是两件事: 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对幸福最精炼的定义。念想 总是最好的 在经历了很多以后 才会发现最初的也许是最好的 小波的字 我们从前荒废的青春 还有小时候喜欢的女孩子 或许这些都会变 但是我们不要变就好了 因为念想总不会变 我们的脑子里永远都会是它当初的模样 那也是最美丽的模样.

小波啊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如果你仅仅拥有一条性命,那麽活着与死又有什么分别呢!王小波讲的“诗意的世界”应该是指我们要在此生此世不断创造人生的美好,才不负来生来世.所以,诗意的美好强调在此生此世要不断进行创造,不断发现人生新的美好,不断实现新的境界……

王小波全集

王小波的书,我算是看全了。版本参差不齐,从自己学校借的,从师大借的。那么多的作家中,我选择王晓波做毕业论文,中间没有思考很多。值得一提的是我从文学调到语言,于是停止了陈染,开始了一系列胎死腹中的尝试:对外汉语、楚辞三字结构等。六月份了,王小波似乎是救了我的急,于是顺利地交了学年论文,也顺利地开题,也把论文写到一万字了。接下来是修修补补,给映环老师初稿、一稿、……定稿。王小波的作品,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身边的同学都不喜欢,或者对我写王小波表示疑问:燕林,你不是很纯洁吗?我只是在心里回答说:是啊,我一直都很纯洁啊。可王小波挺好的。但若同学们要纠结作品的一些所谓的粗俗的东西,那也是情有可原的。王小波身高一米九,他说他自己是骆驼。他确实很丑!但是他很可爱,这便是我喜欢的原因。《爱你就像爱生命》是他全集中的书信卷,收录的都是他与妻子李银河的信。我看到这对烟火世界中的男人和女人是如何沟通的。在这里,我体会到了爱情的另外一面。他们的信以作品的方式出版,因而我没有偷窥人家隐私般的感觉。看完信,看完那些文字,我想起了我曾经写过的、发出去的信,也是那样的细细碎碎,碎到回头看的时候会觉得不真实。于是,我开始能宽恕我过去说过的话、写过的文章。文学作品,它们能给我什么,我说不清楚,但是我希望它们一直都能陪伴我走下去。它并不是让我与现实世界隔离,它却给了我另外一双看世界和人生的眼睛。而它却在我的骨子里长成了与别人的隔阂——尊重别人,也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所以各取所好!不必志同道合,依旧能相互包容,快乐相处!我从来都把书评写成感想。只写一句评语:我看了,挺好的!

你好哇

你好哇 李银河,一想到 你啊 我的丑脸上就泛起了微笑~我想每个人碰到喜欢的人的时候都会憧憬在一起的场景,一想到那样的画面,就会不由自主的微笑喜欢王小波,从牛吃锤骟到红拂夜奔,从他写给李银河的情书,到他每一个看似轻虐的故事,乍看上去似是玩笑,细细想来,确实心酸希望每个人,一辈子,都可以被一个人 真心相待

我拥有的这本书竟然被女生一页一页的撕毁了

高一时就拥有了它,但我只能在寝室偷偷的看,不敢被别人发现,因为里面的性描写太直白了,或许同学对这总是带着些取悦的意味,可惜,有一天一同学也拿着看,看了便嘻嘻哈哈不停。。。由此可见我的高中是多么的压抑呀~~~最可恨的是,高三的时候一个女生看到这本书后竟然把我这心爱的书一页一页的撕毁了,我无言。。。真的蛮喜欢这本书,人嘛为什么要活得那么的压抑了,看到王小波的书我看到了另一种人生态度,真实的去生活,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后王小波时代

很少见到的这种风格,像是太戏谑的口吻去叙述一个个乌托邦的故事,在他的笔下,人 没有神性,却处处都是神性的体现。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啊,十五岁第一次读的,深深地吸引……


 王小波全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