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天空之后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50865238X
作者:[美] 爱德华·W.萨义德,[瑞士] 吉恩·莫尔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著者简介】
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Said,1935-2003) 美籍巴勒斯坦人,文学理论家、公共知识分子,“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的奠基者,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
1935年出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巴勒斯坦和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教育,50年代赴美国就学,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63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教授。
代表性著作有:《东方学》(曾获美国国家书评家奖)、《巴勒斯坦问题》、《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和《流离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决的奋斗,1969-1994》(1994)等。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萨义德为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争取平等政治权利和人权,并长期呼吁美国向以色列施加压力以保障与维护这些权利,被常驻中东的资深记者罗伯·菲斯卡称为巴勒斯坦人民“最有力的政治声音”。
【摄影师简介】
吉恩·莫尔(Jean Mohr) 自由摄影师。1925年出生于日内瓦,1949年起开始活跃于瑞士纪录片摄影圈,主要服务全球各人道主义组织,包括联合国难民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
共出版28本摄影书,荣获“人权的摄影师”(1978年,科隆)、“当代摄影奖”(1984年)、“日内瓦造型艺术”(1988年,首次由摄影师获得)等荣誉。
另与约翰·伯格合著有《一个幸运的人》、《另一种叙述方式》。
【译者简介】
金玥珏,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3年获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曾供职于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纽约时报》上海分社,现为香港《文汇报》上海新闻中心的新闻主管和高级记者。

书籍目录

致谢_Ⅰ
前言: 巴勒斯坦人的生活_1
第一章 国家_12
第二章 内部_74
第三章 涌现_124
第四章 过去与未来_184
后记:贝鲁特的衰落_242

作者简介

◎爱德华·萨义德笔下最动人的巴勒斯坦民族像
◎收录著名人权摄影师吉恩·莫尔百余幅摄影作品
◎任何想要近距离观察巴勒斯坦的读者不得不读的作品
------------------------------
【内容简介】
这个世界,没有一天会少了巴勒斯坦人的新闻。他们的形象似乎被固定化了:要么是凶残的恐怖分子,要么是悲惨的难民。他们的真实境遇却鲜为人知。萨义德的文字连同吉恩•莫尔的摄影,描绘出了巴勒斯坦人另一幅感人至深的真实肖像。从以色列的建立到贝鲁特的陷落,巴勒斯坦人在连续的土地剥夺中流离失所,备受苦难。这其中也包括萨义德本人及其亲人的真实遭遇。但在这部苦难的流亡史中,萨义德也辨认出了新巴勒斯坦民族意识的萌动。巴勒斯坦人自我身份的认同并不建立在流亡和受害者角色上,相反,它将根植于坚持、希望和被唤醒的共同体意识。
------------------------------
【编辑推荐】
◎ 著名公共知识分子萨义德的个人化写作,作为巴勒斯坦人的身份认证。
◎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问题是永不过时的国际热点。
◎ 著名人道主义摄影师摩尔拍摄的巴勒斯坦人生活状态,130多幅照片,震撼、悲悯,提供更直观的影像信息。
------------------------------
【媒体及学者评论】
当萨义德以一种内在的视角为我们描绘巴勒斯坦的经历,他所谓的内部不是地理地理意义上的,而是精神层面的。巴勒斯坦成为一个精神的国度,是本书的独特之处。这是一场离散精神的漫游。
——《国家民族政坛杂志》
(萨义德和莫尔的)这本书的能量与魔力就在于:无论巴勒斯坦人如何被驱逐或被剥夺,一个明确的边界已经将土著和观光者们分隔开来。
——《耶路撒冷邮报》
一个非常私人化的文本,也感人至深,关于一场内部的斗争:个体生活的痛苦,伴随着动荡、离散……最优美的散文片段……关于作为一个巴勒斯坦人的全部意义。
——《卫报》
在萨义德去世前几个月,他发现自己“仍不知道去爱一个国家是什么意思,这是他作为一个无根的世界主义者最深刻的特征。
——托尼•朱特


 最后的天空之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9条)

  •     1986年,51岁的萨义德与61岁的摄影师莫尔合著《最后的天空》。  8年前,他已经完成了《东方主义》,树立了七十年代末美国左倾文化批评的典范。他认为西方文化中对亚洲和中东长期错误和浪漫化的印象为欧美国家的殖民主义提供了借口。  《最后的天空》是“一场离散精神的漫游”“一个非常私人化的文本”,萨义德的文字连同吉恩•莫尔的摄影,近距离描绘了一幅“长期错误和浪漫化的巴勒斯坦”流亡群像,刻画了巴勒斯坦人感人至深的真实肖像,也包括了萨义德本人及其亲人的真实遭遇。这既是巴勒斯坦人的身份认证,也是个人历史感的建立,如同奈保尔一样寻找纸上的故乡,但这一过程更为曲折,“在萨义德去世前几个月,他发现自己仍不知道去爱一个国家是什么意思”。  巴勒斯坦终究成为了很多巴勒斯塔人的精神国度,一个写在纸上的故乡。他们目光中闪烁着流亡的神色,被称为“在场的缺席者”。即便他在这里,他活着,但是他是流亡者,仿佛无论在何处,他们始终在路上,今天在约旦的难民营,明天在埃及的河畔。同时他们的身上被赠与了恐怖与暴力的标志,而这本书要试图改变的是这样一种印象。他们的悲哀在于需要被文本证明才可以存在,又需要去符号化才能真实地活着。  前几天,我看到朋友圈转发的微信“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题目属于心灵鸡汤中比较惊悚的类型。实质内容谈的是理想,“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初读觉得有道理,细想发现这是一种绑架,你可以照照镜子,你看这篇文字时,其实你还活着,真实地活着,我们不是一个在场的缺席者,也不是一个自己家乡的流亡者。  我们需要的一种哀色,从萨义德的字里行间渗透出来。流亡,还是被流亡,我觉得这是萨义德看到的一种姿势。你可以把这本书看作是巴勒斯坦民众风俗介绍,或者是流亡掩饰下的“被流亡”真相,一群人被话语权操控、被流亡的过程,就像我们每天被微信、被创业、被理想的过程。萨义德在提到童年时父亲用可能是整个区域第一台柯达8厘米摄像机拍摄的短片时说道,“它们排除了太多东西,似乎做作而僵硬,根本摒绝我们生活中一切努力与不确定的痕迹。人人脸上挂着笑容,母亲愉快得不可思议,有时甚至摆出强健的姿态”。  也许翻开这本“摄影解说”,更多是想从一个“清醒的当局者”的视角了解巴勒斯塔人生活的细枝末节的,但读完全书,我感觉他们变得更加遥不可及,就像一个纸上的故乡,在一个写在纸上的家里,挂着一轮剪纸的月亮。书里面充满了姓名相谬以及纠结产生的自我、族群认同困惑。权力中心的驱逐赋予了萨义德一种正义的距离。正如他所说,“学会不必处处人地皆宜,宁取格格不入。”  2003年9月24日,萨义德因白血病在纽约逝世,他逝世于制造错误印象的西方。(文/玟涛)
  •     喜爱观看科幻电影的人,一定熟悉其中的铁律:当某人在幼年被杀害,未来的他必将随之消失。当一个国家的过去被抹杀,未来还有多少人记得它呢?本书可谓强强联合:能设身处地且无比了解自己民族特性的作者;活跃,专业的“人权摄影师”;从事新闻行业多年,清晰历史脉络,并用1/3的注释来诠释本书的译者。我们只需上网查询阿拉伯世界的地图,就能跟随这几位的描述系统了解巴勒斯坦这个突出又畸形的民族。萨义德身为巴勒斯坦人,一个批评家,用自己的经历,搭配莫尔拍摄的照片,还原出一个个失去家园的巴勒斯坦人的真实面貌。不愤青,不刻薄,平淡的语言下却蕴含着难言的愤怒与不甘。读下去!别停下!这样才能更透彻的看到巴勒斯坦人那被囚禁的生活!土地是每个民族生存的基础,虽然从事其他行业的也很多,但离开庄稼的支撑,一切都是空谈。可是,照片中描述的巴勒斯坦人,他们被驱逐出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家!并且,以色列单方面限定多久不来认领自己土地的话会丧失权力。问题是,还回得去么?太多的土地被包围,太多的人民被歧视。丧失的一切,究竟何时能拿回来?作者说不准,我也猜不到!而当今的巴勒斯坦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在以色列统治区的圈内的人,与被驱逐流散世界的圈外的人。圈内的人虽然还部分保留自己的土地,能幸运生活在故乡,但他们却被禁止夜晚在以色列境内留宿!从事着最低等工作,还要被动的被挑选,随意的被指派。每天早晨,茫然的巴勒斯坦人都在期待自己被挑选到一份好工作,一个相对近的地区。但收获却贫乏的令人同情!圈外的巴勒斯坦人呢?从一个个国家不停驱逐,不被任何国家欢迎,不被任何国家收留,护照上的国籍始终不属于自己真正的国家。不仅无法回到曾经居住的地方,即使有条件有资金也回不去→因为很可能在路上就被杀害!自从失去家乡,巴勒斯坦人就开始居无定所,从没有人替他们写过史书,讨论国家权力时也被刻意忽视。当年的美国与以色列如同在一片无人区开辟疆土般,无视了那时土地上生活的巴勒斯坦人!由于暧昧的权利,赤裸裸的利益,各国对巴勒斯坦人的态度实在说不上友好:萨义德的母亲被驱逐到国外时,签证审批员为了节省一个名额给犹太人,当众撕碎她的签证!从而让她承受了半辈子痛苦。太多的巴勒斯坦母亲在为孩子讲述曾经发生的故事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照片又不能回到那片土地,导致她们开始怀疑那些回忆是否真实发生过?!在异国他乡偶遇的两个巴勒斯坦人,彼此间只需交流数分钟便能判断对方的处境,这不是智慧!只是被逼迫的生活!直到昨晚,看到新闻上关于巴以冲突的评论中,支持理解巴勒斯坦的国人十不足一,人们了解的巴勒斯坦,只是恐怖分子摇篮,却忘记任何种族,若没有平民的支撑,绝对无法持久!而平民,往往是最最无辜无力的存在!希望更多人透过这本书,了解到一个更深层的,不公正的世界!
  •     前不久看一个帖子,图文结合的讲述叙利亚内战百姓的生活。如果小难民的趴在岸边的尸体在你柔软的心上扎了一刀的话,那么这整个帖子的照片几乎可以让你窒息。从我出生到现在,还从没有真正的见过战争。90年代是电视的爆炸器,每天早晨起来吃早饭的时候,大人总是打开电视看早间新闻,有时候午饭的时候也会看午间新闻,晚上更是雷打不动的看《新闻联播》。要说当年新闻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还真有这么一个词——巴以冲突。虽然年少时,根本不懂,巴以为什么冲突,而所谓的冲突又意味着什么。战争好像离我们很远,不止空间还是时间。一战二战都定格在黑白的影像中,一些文字的记录中,到底战争是什么?好像,真的从来没有深入的关心过。可是,那天看那个帖子却想了很多很多。人的最低需求其实不过也是活着,既然生下来就要活下去。除了饿死,死亡的阴影更多的是战争的羽翼。让我们设想一下,地球的另一隅,孩子盖着薄薄的毯子睡在父母冰冷的坟头中间,两三岁的孩童竟然对着镜头高高的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生存是如此的艰难,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把眼光收回来看这本书,这不是一篇短短的图文帖子,字里行间的内容读起来简直让人抓狂。每隔几句话就要加上注释,因为这段历史那些地名以及相关的人事我们是完全陌生的。除了,“战争”、“流亡”、“巴以冲突”、“两伊战争”、“难民营”……这些字眼。同在一片蓝天下,这个世界,其实并未达到某种意义上的真正和平。在我们的印象中,巴勒斯坦这个词汇意味着麻烦,意味着战争,也意味着恐怖主义。然而,真正的巴勒斯坦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就像我们对新疆的想象,在刘亮程笔下却不是那个僵死的世界。新疆有很多晒太阳的平和的老头,更多的也是忙忙碌碌的家庭主妇,为什么在我们的印象中却只有小偷和东突?巴勒斯坦除了那些负面印象,真正的百姓在过什么样的日子?他们是否也结婚生子婚丧嫁娶过着寻常百姓的日子?我想,吉恩·莫尔用他的相机如实的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这些寻常人却又并不寻常。昔日的耶路撒冷市长如今也沦为低眉顺眼的难民,没有国家的保护,真正意义上的权势是不存在的。那些在街头欢闹的孩子,平和日头下做买卖的小贩,仅仅是享受着镜头记录那一瞬间的平和,你不知道,下一秒钟,是不是一句话一个眼神就来一场暴动甚至是一场屠杀。或许,用我们的心境去思考他们的处境,永远无法体会生活的如履薄冰,命悬一线。萨义德并不能解决巴勒斯坦人的问题,他只能记录只能诉说。或者说,他是从精神层面来写巴勒斯坦人,用一种深沉的切实的爱来表述一场流离失所的精神流浪。在书里,他不止一次的“自”问——也是问“他”: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真的存在吗?我们 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我们的存在?他是一个真的巴勒斯坦人,然而又不是难民中的一个,他的自由恰巧意味着他的不自由。或者说作者本人也囿于这书里那失散的精神情绪无法自拔。正如托尼·朱特所说:“在萨义德去世前几个月,他发现自己“仍不知道去爱一个国家是什么意思,这是他作为一个无根的世界主义者最深刻的特征。”他虽然深沉的爱着这个国家爱着这个民族,然而随着巴勒斯坦人流浪的愈久,就愈加成为无根之草、无本之木,历史消弭,现状分散,最终却不知道该去爱谁,甚至已经不知道从何处找寻来路。作为一名美国人,也作为一个名世界主义者,萨义德更能穿梭在“我”和“你”以及“他”的角色中,不停的反问、自问,所以,这本书读起来让人感到很悲伤,在联系到叙利亚难民的现状,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有国才有家”这句话的真切含义。诚然,面对这样复杂的涉及宗教、地理、历史、民族、国家等等的巴以问题,我们也做不了什么,但是至少可以消除一些刻板印象,至少给予一些感同身受的同情。强硬的默克尔打开了大门,很多人指责她,甚至这项政策让她的民调跌至谷底,我想,在她看到那张照片的一瞬间,让她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一种非政治的母性吧。他国接纳难民,就如同达摩克斯之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纠结的两面,但是萨义德的《最后的天空之后》却提醒了我们:一直以来,我们都关注的是接纳国的情绪、未来,以及欧洲被难免改变的种种可能,却没有人关注那些失去家园的普通人的心境。他们比那些有国家的人更脆弱更容易裂变,越是曾经的中上层、受过教育的那些难民,越容易呐喊、不安、躁动、暴戾。作为一个普通人,其实并不比身为作家的作者更多能做什么,唯有感喟更珍惜和平以及人与人之间美好的友爱。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这本书,读的异常艰难,尤其是快要结尾的时候,压抑的要死,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从小就听过巴以战争这个词语,怀揣好奇一睹究竟,在工作闲暇时间读的,开始感觉枯燥无味,等看进去了,有愤怒,悲伤,无奈,绝望…百感交集。印象最深刻的照片,一个老翁戴着一边已经破碎的眼镜,却满脸笑意…黑白照片很多触动人心。值得一看。
  •     一切都是混乱、分崩离析。没有历史,也没有自己的文化。总的来说就是没有文明。巴勒斯坦是可悲的,不成国家的民族,被驱赶的民族,被以色列驱赶,被阿拉伯遗弃,一切将何去何从,渺无方向。看了一系列以色列建国发展历史后,以相对的角度继续观察,发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是历史、文化与宗教等多方面构成的无解。估计以巴问题还会不断持续下去吧。上帝的“应许之地”为他的人民带来的究竟是怎样的爱恨情仇?
  •     硬币有正面就必有背面,兔老师的安利,动人,好吃。
  •     “巴勒斯坦,再不回忆就老了……”
  •     图文结合,解析巴勒斯坦人眼中的故土。
  •     一本难啃的薄书,萨义德的记录方式太碎片了,好难连贯起来。
  •     始终不懂巴勒斯坦的历史为什么是禁忌
  •     第一次讀到這樣的薩義德。他要說一個巴勒斯坦的故事,卻將他的文字依附於一個非巴勒斯坦人的照片;他要為東方的苦難辩解,卻將他的敘述依附於一個西方人的觀察,這是一種非常巧妙的解構和去汙名化的手段。
  •     動人
  •     “在这些太过漫长和肮脏的白痴般的暴力以及无止境的贪污的景象中,没有人值得仰慕或信任。”
  •     “我们害怕除非我们向他们施压,不然他们就会允许我们消失”
  •     “对于我们而言,再也没有比被无可避免地视作犹太人的敌人更加糟糕的不幸。我认为没有更加糟糕的精神上和政治上的命运了,完全没有:没有更糟糕的,没有。”萨义德连用三个“没有更糟糕”,表示犹太人的遭遇也正在让巴勒斯坦人成为受害者。
  •     阿拉法特曾经希望”巴勒斯坦可以成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和平分享的家园,没有一方有高于另一方的特权“。今天看来,这个愿望似乎更加遥远。我想起莫先生在阿拉法特的办公室里与他的那张合影,被那种即使前程渺无却依然乐观的精神所刺痛。就像莫先生每次提起加沙、提起巴勒斯坦人民时的那种刺痛。
  •     既难过又无力。既然长久以来失去了所有或者未曾拥有,又怎么捡起呢。
  •     用散文形式写民族主义,对局外人来说读起来费劲
  •     很喜欢萨义德的分析风格
  •     真实的巴勒斯坦人
  •     最后的天空之后,鸟儿将飞向哪? 在单读上看到的推荐,以前都从未了解有关巴勒斯坦的一切,只知道耶路撒冷是圣城。人生在世不想过得毫无意义,就读史读一切好书。如果都没有人在记录着发生的一切,渐渐的所有人都会遗忘掉历史,只会向前看。不会有人在乎从前的从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或许感触为什么不能包容。
  •     犹太人告诉了我们,变得聪明,然后用钱买下剩下的一切。真相,尊严以及其他种种。顺带一提,这个版本的翻译真的不怎么样。
  •     读的好艰难
  •     这本描写巴勒斯坦人生活的书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越是震撼有张力的文字描写越可足够借由平白直叙的方式来呈现 跟随作者的文笔步调换个视角看历史 问题和非议远不是仅读过少许以色列书籍的自己能理解 纵观各类大到时局分析小到生活琐碎 角度总归是不能局限于单一和片面 很久没有这么强烈的阅读感受
  •     还没读完 四星暂定
  •     这本书中最常见的字眼是:“离散”与“流离失所”。摒除“难民”、“恐怖分子”与“非犹太人”的标签,我们是谁?我们是一个没有自己土地的民族。
  •     诉说浮萍之苦
  •     被解读的“图像志”、作者自传性质与吉恩•莫儿的对话,重塑“现场感”与历史背景填充。萨义德重复使用“diaspora”(离散)一词,指代针对民族、国家、部族的一种被“强加”的微弱的分崩离析乃至以“碎片”形态昭示的“聚合感”,并以“乐悲观主义”概括今日之“巴勒斯坦人”实际已成为历史上的“犹太人”,重新踏上“出埃及”之路
  •     一遍一遍精神层面主题的重申,虽然确实言辞动人,但再真挚的同情也难免会不耐烦吧。相比较,以色列人用翔实的故事和多样的反思,反而吸引了更多人。这或许是思想体验式写作和新闻式写作的体裁带来的区别? 对比犹太复国运动和巴勒斯坦民族运动有意思。弥漫着自我失败的悲情,没有土地、也没有历史,只有记忆。
  •     萨义德
  •     30年,又30年,再30年………“你们”“他们”“我们”都有罪! 也许是本人看书不认真,要不是版本问题?有些文字与图片对不上号,减一星。
  •     要平等还是要自由?
  •     写于巴勒斯坦建国前,伤感动人。
  •     翻译太烂了!!
  •     别人的客观是“首先”“其次”“最后”,萨义德的客观是“我们”“他们”和“你们”。巴勒斯坦人一如他们的“死对头”犹太人,陷入了无所的历史中,更悲哀的是,他们并没有后者头顶上的“历史正确光环”,相反顶着的是“恐怖分子”的泛化帽子。
  •     “在场的缺席者”,一个让人心碎的形容
  •     没有认识和情感的铺垫,难以读下去。初阶以后的读物。
  •     一个只属于巴勒斯坦的故事。不是那个阿拉伯世界认定的反犹主义前线的巴勒斯坦,也不是那个西方世界认定的恐怖主义前线的巴勒斯坦
  •     翻译略一般。
  •     对巴以问题的认知一如此书的叙事般碎片化,即便活在当下的时代,也无法做一个全知的旁观者,无法得知全部的真相。“作为一个离散和始终在迁徙的民族,这正是我们生活最深处的连续性。”读来让人悲惋。
  •     在以色列被犹太人包围的时候,这本书让我心中升起很多怀疑感;但同时对两房又都是更为复杂的情感。书本身是配合吉恩的图像开始写的,但是Said并没有因此使得自己的叙事线变得支离破碎——但反过来,图片本身确是被弱化了。
  •     起初,不明白中信为何选择出版这本著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书”,但在作者真诚的文字和图片里我逐渐有所感受,对名词“巴勒斯坦”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一至今仍旧棘手,仍旧冲突不断的地域原来有这不一样的故事和不为世人所知的角度。 老话题里,新的认识。分享一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