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天空之后》书评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50865238X
作者:[美] 爱德华·W.萨义德,[瑞士] 吉恩·莫尔
页数:256页

纸上的故乡

1986年,51岁的萨义德与61岁的摄影师莫尔合著《最后的天空》。  8年前,他已经完成了《东方主义》,树立了七十年代末美国左倾文化批评的典范。他认为西方文化中对亚洲和中东长期错误和浪漫化的印象为欧美国家的殖民主义提供了借口。  《最后的天空》是“一场离散精神的漫游”“一个非常私人化的文本”,萨义德的文字连同吉恩•莫尔的摄影,近距离描绘了一幅“长期错误和浪漫化的巴勒斯坦”流亡群像,刻画了巴勒斯坦人感人至深的真实肖像,也包括了萨义德本人及其亲人的真实遭遇。这既是巴勒斯坦人的身份认证,也是个人历史感的建立,如同奈保尔一样寻找纸上的故乡,但这一过程更为曲折,“在萨义德去世前几个月,他发现自己仍不知道去爱一个国家是什么意思”。  巴勒斯坦终究成为了很多巴勒斯塔人的精神国度,一个写在纸上的故乡。他们目光中闪烁着流亡的神色,被称为“在场的缺席者”。即便他在这里,他活着,但是他是流亡者,仿佛无论在何处,他们始终在路上,今天在约旦的难民营,明天在埃及的河畔。同时他们的身上被赠与了恐怖与暴力的标志,而这本书要试图改变的是这样一种印象。他们的悲哀在于需要被文本证明才可以存在,又需要去符号化才能真实地活着。  前几天,我看到朋友圈转发的微信“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题目属于心灵鸡汤中比较惊悚的类型。实质内容谈的是理想,“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初读觉得有道理,细想发现这是一种绑架,你可以照照镜子,你看这篇文字时,其实你还活着,真实地活着,我们不是一个在场的缺席者,也不是一个自己家乡的流亡者。  我们需要的一种哀色,从萨义德的字里行间渗透出来。流亡,还是被流亡,我觉得这是萨义德看到的一种姿势。你可以把这本书看作是巴勒斯坦民众风俗介绍,或者是流亡掩饰下的“被流亡”真相,一群人被话语权操控、被流亡的过程,就像我们每天被微信、被创业、被理想的过程。萨义德在提到童年时父亲用可能是整个区域第一台柯达8厘米摄像机拍摄的短片时说道,“它们排除了太多东西,似乎做作而僵硬,根本摒绝我们生活中一切努力与不确定的痕迹。人人脸上挂着笑容,母亲愉快得不可思议,有时甚至摆出强健的姿态”。  也许翻开这本“摄影解说”,更多是想从一个“清醒的当局者”的视角了解巴勒斯塔人生活的细枝末节的,但读完全书,我感觉他们变得更加遥不可及,就像一个纸上的故乡,在一个写在纸上的家里,挂着一轮剪纸的月亮。书里面充满了姓名相谬以及纠结产生的自我、族群认同困惑。权力中心的驱逐赋予了萨义德一种正义的距离。正如他所说,“学会不必处处人地皆宜,宁取格格不入。”  2003年9月24日,萨义德因白血病在纽约逝世,他逝世于制造错误印象的西方。(文/玟涛)

无根的游荡者

喜爱观看科幻电影的人,一定熟悉其中的铁律:当某人在幼年被杀害,未来的他必将随之消失。当一个国家的过去被抹杀,未来还有多少人记得它呢?本书可谓强强联合:能设身处地且无比了解自己民族特性的作者;活跃,专业的“人权摄影师”;从事新闻行业多年,清晰历史脉络,并用1/3的注释来诠释本书的译者。我们只需上网查询阿拉伯世界的地图,就能跟随这几位的描述系统了解巴勒斯坦这个突出又畸形的民族。萨义德身为巴勒斯坦人,一个批评家,用自己的经历,搭配莫尔拍摄的照片,还原出一个个失去家园的巴勒斯坦人的真实面貌。不愤青,不刻薄,平淡的语言下却蕴含着难言的愤怒与不甘。读下去!别停下!这样才能更透彻的看到巴勒斯坦人那被囚禁的生活!土地是每个民族生存的基础,虽然从事其他行业的也很多,但离开庄稼的支撑,一切都是空谈。可是,照片中描述的巴勒斯坦人,他们被驱逐出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家!并且,以色列单方面限定多久不来认领自己土地的话会丧失权力。问题是,还回得去么?太多的土地被包围,太多的人民被歧视。丧失的一切,究竟何时能拿回来?作者说不准,我也猜不到!而当今的巴勒斯坦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在以色列统治区的圈内的人,与被驱逐流散世界的圈外的人。圈内的人虽然还部分保留自己的土地,能幸运生活在故乡,但他们却被禁止夜晚在以色列境内留宿!从事着最低等工作,还要被动的被挑选,随意的被指派。每天早晨,茫然的巴勒斯坦人都在期待自己被挑选到一份好工作,一个相对近的地区。但收获却贫乏的令人同情!圈外的巴勒斯坦人呢?从一个个国家不停驱逐,不被任何国家欢迎,不被任何国家收留,护照上的国籍始终不属于自己真正的国家。不仅无法回到曾经居住的地方,即使有条件有资金也回不去→因为很可能在路上就被杀害!自从失去家乡,巴勒斯坦人就开始居无定所,从没有人替他们写过史书,讨论国家权力时也被刻意忽视。当年的美国与以色列如同在一片无人区开辟疆土般,无视了那时土地上生活的巴勒斯坦人!由于暧昧的权利,赤裸裸的利益,各国对巴勒斯坦人的态度实在说不上友好:萨义德的母亲被驱逐到国外时,签证审批员为了节省一个名额给犹太人,当众撕碎她的签证!从而让她承受了半辈子痛苦。太多的巴勒斯坦母亲在为孩子讲述曾经发生的故事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照片又不能回到那片土地,导致她们开始怀疑那些回忆是否真实发生过?!在异国他乡偶遇的两个巴勒斯坦人,彼此间只需交流数分钟便能判断对方的处境,这不是智慧!只是被逼迫的生活!直到昨晚,看到新闻上关于巴以冲突的评论中,支持理解巴勒斯坦的国人十不足一,人们了解的巴勒斯坦,只是恐怖分子摇篮,却忘记任何种族,若没有平民的支撑,绝对无法持久!而平民,往往是最最无辜无力的存在!希望更多人透过这本书,了解到一个更深层的,不公正的世界!

方知有国才有家

前不久看一个帖子,图文结合的讲述叙利亚内战百姓的生活。如果小难民的趴在岸边的尸体在你柔软的心上扎了一刀的话,那么这整个帖子的照片几乎可以让你窒息。从我出生到现在,还从没有真正的见过战争。90年代是电视的爆炸器,每天早晨起来吃早饭的时候,大人总是打开电视看早间新闻,有时候午饭的时候也会看午间新闻,晚上更是雷打不动的看《新闻联播》。要说当年新闻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还真有这么一个词——巴以冲突。虽然年少时,根本不懂,巴以为什么冲突,而所谓的冲突又意味着什么。战争好像离我们很远,不止空间还是时间。一战二战都定格在黑白的影像中,一些文字的记录中,到底战争是什么?好像,真的从来没有深入的关心过。可是,那天看那个帖子却想了很多很多。人的最低需求其实不过也是活着,既然生下来就要活下去。除了饿死,死亡的阴影更多的是战争的羽翼。让我们设想一下,地球的另一隅,孩子盖着薄薄的毯子睡在父母冰冷的坟头中间,两三岁的孩童竟然对着镜头高高的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生存是如此的艰难,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把眼光收回来看这本书,这不是一篇短短的图文帖子,字里行间的内容读起来简直让人抓狂。每隔几句话就要加上注释,因为这段历史那些地名以及相关的人事我们是完全陌生的。除了,“战争”、“流亡”、“巴以冲突”、“两伊战争”、“难民营”……这些字眼。同在一片蓝天下,这个世界,其实并未达到某种意义上的真正和平。在我们的印象中,巴勒斯坦这个词汇意味着麻烦,意味着战争,也意味着恐怖主义。然而,真正的巴勒斯坦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就像我们对新疆的想象,在刘亮程笔下却不是那个僵死的世界。新疆有很多晒太阳的平和的老头,更多的也是忙忙碌碌的家庭主妇,为什么在我们的印象中却只有小偷和东突?巴勒斯坦除了那些负面印象,真正的百姓在过什么样的日子?他们是否也结婚生子婚丧嫁娶过着寻常百姓的日子?我想,吉恩·莫尔用他的相机如实的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这些寻常人却又并不寻常。昔日的耶路撒冷市长如今也沦为低眉顺眼的难民,没有国家的保护,真正意义上的权势是不存在的。那些在街头欢闹的孩子,平和日头下做买卖的小贩,仅仅是享受着镜头记录那一瞬间的平和,你不知道,下一秒钟,是不是一句话一个眼神就来一场暴动甚至是一场屠杀。或许,用我们的心境去思考他们的处境,永远无法体会生活的如履薄冰,命悬一线。萨义德并不能解决巴勒斯坦人的问题,他只能记录只能诉说。或者说,他是从精神层面来写巴勒斯坦人,用一种深沉的切实的爱来表述一场流离失所的精神流浪。在书里,他不止一次的“自”问——也是问“他”: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真的存在吗?我们 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我们的存在?他是一个真的巴勒斯坦人,然而又不是难民中的一个,他的自由恰巧意味着他的不自由。或者说作者本人也囿于这书里那失散的精神情绪无法自拔。正如托尼·朱特所说:“在萨义德去世前几个月,他发现自己“仍不知道去爱一个国家是什么意思,这是他作为一个无根的世界主义者最深刻的特征。”他虽然深沉的爱着这个国家爱着这个民族,然而随着巴勒斯坦人流浪的愈久,就愈加成为无根之草、无本之木,历史消弭,现状分散,最终却不知道该去爱谁,甚至已经不知道从何处找寻来路。作为一名美国人,也作为一个名世界主义者,萨义德更能穿梭在“我”和“你”以及“他”的角色中,不停的反问、自问,所以,这本书读起来让人感到很悲伤,在联系到叙利亚难民的现状,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有国才有家”这句话的真切含义。诚然,面对这样复杂的涉及宗教、地理、历史、民族、国家等等的巴以问题,我们也做不了什么,但是至少可以消除一些刻板印象,至少给予一些感同身受的同情。强硬的默克尔打开了大门,很多人指责她,甚至这项政策让她的民调跌至谷底,我想,在她看到那张照片的一瞬间,让她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一种非政治的母性吧。他国接纳难民,就如同达摩克斯之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纠结的两面,但是萨义德的《最后的天空之后》却提醒了我们:一直以来,我们都关注的是接纳国的情绪、未来,以及欧洲被难免改变的种种可能,却没有人关注那些失去家园的普通人的心境。他们比那些有国家的人更脆弱更容易裂变,越是曾经的中上层、受过教育的那些难民,越容易呐喊、不安、躁动、暴戾。作为一个普通人,其实并不比身为作家的作者更多能做什么,唯有感喟更珍惜和平以及人与人之间美好的友爱。

巴勒斯坦这个未成型的国家

-----------读《最后的天空之后》 文/纪汐读这本书之前,我建议是要先简单的了解巴以的历史。如果不了解后再去读的话,会很痛苦。觉得无法理解作者的很多话语。甚至无法思考这些言语的背后,到底作者想表述什么样的想法。作为一名外贸人,每天必看国际新闻,在新闻中多次看到了巴以冲突。也一直不是很了解这两个国家为何一直冲突不断,直到了解这两个国家的历史,直到看了这本书。 以下是巴以的简单历史:1.“巴勒斯坦”这片地区,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政权,在2900多年前是犹太人的国家。  2.后来犹太人国家被灭了,犹太人就流浪世界各地。2000多年来,“巴勒斯坦”这片地区逐渐居住满了阿拉伯人,他们把自己叫做巴勒斯坦。  3.后来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自己应该有片土地建立国家,于是他们选中了自己的老祖先建国的地方,即“巴勒斯坦”地区。  4,二战后,联合国形成了决议。我认为该决议严重偏袒犹太人,大概因为犹太财团在美国影响力太大。该决议完全无视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这一事实,还把多数部分的土地划给犹太人建国。于是全世界的犹太人源源不断的涌入“巴勒斯坦”地区。  5.阿拉伯人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土地被划掉一大部分给犹太人建国,于是就出现了抵抗组织,就是阿拉法特领导那个。于是后来出现了好几次的中东战争;当然,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越大越强。严格来说,巴勒斯坦国还没有正式建立。对,巴勒斯坦国家并未正式建立。所以才会有了作者这本充满矛盾的书来详细的讲述,作为巴勒斯坦人到底是如何在这两个国家的冲突下,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可是巴勒斯坦这个地区本身也充满了历史,以前是犹太人的,现在是巴勒斯坦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实际上呢?因为美国对于以色列的支持,看似可以和平解决的问题,因为第三者的插足,却越理越乱。如果说巴勒斯坦人是强抢过来的,那么以色列现在这样对待巴勒斯坦还情有可原,可事实呢?犹太国家是被灭了,巴勒斯坦人才去入住的。正如爱德华在书里所说的“我们没有法官席,我们是罪犯。我们根本不是受害人。阿拉伯的雅法顶多是一个来自遥远追忆的象征性打扰。我一直在说的是,我们自己没有提供足够的存在,去迫使生活的杂乱无章,变成我们自己命运的连贯模式。”连爱德华写出来的文字都带满了矛盾。“有国才有家”可是作为巴勒斯坦人,这个国到底何时才能为家带来庇护,爱德华到临终还是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最后的国境之后

不管是述史,还是新闻报道,无疑,一张照片胜过三千文字。《最后的天空之后》书中收入大量自由摄影师吉恩•莫尔关于巴勒斯坦人的照片,日常生活的,难民营里的,以及普通巴勒斯坦人的肖像……真实的,不加修饰的照片,似乎能让我们这些远方的人“触碰”到那里的真实世界。而爱德华•W•萨义德的文字,不止是对这些文字加以阐释、说明,更是引申到这些照片的背后,来讲述巴勒斯坦人的前世、今生、未来。爱德华•W•萨义德是美籍巴勒斯坦人,出生于耶路撒冷,后赴美国就学,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虽然萨义德是文学理论家、公共知识分子,长期至力于为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争取平等政治权利和人权,但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巴勒斯坦,对于巴勒斯坦人被一步步驱逐出家园,流亡全世界的经历,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切身感觉。他自己也承认,他并没有经历过创作,在远方写作,所以,他选择用一种“散文”式的方式来书写同胞们的苦难。在《最后的天空之后》书中,他用大量的,包含深情的文字来描写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后的状态,有些人离开故土,到了大马士革、安曼、美国、突尼斯生活,没有能力离开的,只能举家迁入难民营,没有好的生活环境,还面临着被集体屠杀的可能。配上莫尔幽冷的黑白色照片,超越时间与空间的苦难感极具感染力。虽然这是一本非常私人化的文本,萨义德主要写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现状,并没有太多详实的数据和调查来支持。但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知识分子,萨义德还是从历史、国家、民族特色等方面入手,来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这些地区,自古以来就有领土争端,在宗教、政治多种影响下,特别是二战后的国际形势,是巴勒斯坦人被驱逐出家园的主要原因。但严谨的萨义德没有“护短”,他也明确指出,巴勒斯坦人历史上就是一直被视作本质上可以任意支配的种族,低一等的和受制于经典帝国主义的种族,作为不是一个凝聚一体的民族团体,被流放、扰乱和剥夺或许是注定的。当然,这本《最后的天空之后》只是私人化的写作,巴以之间的冲突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人文特点。萨义德本人是公共知识分子,也知道巴勒斯坦人的问题不能靠一本书解决,他写这本书不是因为所谓的“爱国”,即使是临终前,他也表示“不知道去爱一个国家是什么意思”,他只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巴勒斯坦人的现状呈现出来,继而让大家的各种权利得到保障和维护。说到底,他担心的是那些人的遭遇。所以,在私人化的文本中,萨义德这样严谨的学者也会有“吐槽”式的语言:我们没有出过那么多诺贝尔奖得主,也没有在二战时遭遇大规模的种族伤害,所以我们(巴勒斯坦人)的遭遇引不起国际社会的重视。这本书写于上世纪80年代,许多情况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但通过书中的文字与影像、激情与忧伤、苦难与愿景,我们还是能走进曾经那个最真实的巴勒斯坦和最深情的萨义德。

没有故乡的他们

这本书真实的记录巴勒斯坦人们,被封闭的前景,思想无人思考,叹息没人记录,人们被遗忘,时光被丢弃。一直以来,巴勒斯坦人被认为为恐怖分子,再不就是难民,却没有多少人从他们的根本出发,看看他们实际的生活以及真实的精神状况。在面对镜头时,影像里为数不多的妇女笑着,用她们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着镜头后面的人们,这个民族的人们即使失去了国家、土地、故乡以及住所,也没有忘记希望,在难民营里,在别的国家的剥削下,在世界人们对于巴勒斯坦人的歧视下、误解中,乐观的坚持着自我,就着希望努力地活着。书中这些黑白照片多是1978年至1984年,其中比较多的是1979年与1984年的照片,这些照片其中包括巴勒斯坦人的家庭、居住情况以及工作情况,真实的反映了他们的基本状况和生活,与文字一起联系了他们的时代,这些相对久远的照片要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那时的巴勒斯坦人经历着战争和流离失所的痛苦,《最后的天空之后》这个书名又包含了他们多少对于生活的希望和孩子们对于未来的梦想,最后的天空又是多么的令人绝望。我想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和平社会的人们可能体会不到。但日本侵华战争的时候,许多百姓被杀害,妇女儿童被玩弄,日本人还在给中国东北人民所发送的粮食中添加化学物质,以此达到控制中国东北人口的目的,他们在中国地界征收粮食、土地和人员,妄想在中国人的土地上建立大中亚共和圈,以这样的噱头残害中国百姓,中国当时成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很多人都不敢反抗,现在看那些抗日战争的资料影片,不禁为牺牲的人们所动容,中国当时牺牲了多少人才把日本人赶出去啊,如果日本人没有被赶出去的话,现在的中国人民恐怕还是弱势的一方,恐怕现在整个中国还笼罩在挥之不去的日本人外国人阴影之下了,也就没有了现在令无数中国人为之自豪的奥运会和冬奥会了。其实读这本书感觉一点轻松不起来,它从描写巴勒斯坦人当时的生活方面侧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弱国的被剥削被歧视的状况,失去故乡、国土和居住所的他们在当时那个时代里又将何去何从?这谁都不知道,只是这本书令人明白了一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不强大起来,他的国人、族人只能倍受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剥削与欺辱,更毋宁谈什么和平了。但是,那照片中巴勒斯坦人们在难民营中深邃的眼神,妇女和蔼的笑容,孩童欢乐的神情却深深的留在了笔者心中,虽然失去了故乡,但在工厂劳作,在难民营微笑,和家人坚持着唯一一点细小的希望的他们不应该被世界所误解,也不应当被其他国家所剥削,但愿他们能在新的地方生活得好,也希望他们的国家早日强大起来,寻回那失去的故乡。

无根之魂

你们可以没有家园,但你们却很团结;你们可以居无定所,但你们却有坚强的灵魂。这群巴勒斯坦人,在战火纷飞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不看这本《最后的天空之后》,恐怕你永远不会想到,在和平世界,竟然还有这样一群人没有丝毫的安全感。一条长长的分割线,将本来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巴勒斯坦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以色列的统治圈内,一部分虽然名义上为巴勒斯坦人,但失去了家园,居无定所在外漂泊,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谈不上爱国与否,他们现在面临的是生存,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恐怖组织的野蛮与屠杀,到头来却得由毫无瓜葛的老百姓来埋单,这真的是一种悲哀。离开属于自己的国家,行走的在流放的路途上,找不到终点,只有沿途的驿站,这群巴勒斯坦人脚步显得有些沉重,因为他们不清楚究竟何时能摆脱目前的困境。脸最起码的温饱都没有,又何来文化、何来娱乐消遣?枪炮声似乎还回荡在巴勒斯坦,那一个个蹒跚前行的身影足以让大众惆怅!巴勒斯坦人的身体已经冰冷,作者用过图片和文字记录这群难民现状的同时,也为一个意志坚强的灵魂祷告,抑或为这些经历无数风霜的难民同情,他们不屈服的影像却是成为了我们的牵挂,不是随便的客套,而是巴勒斯坦人的定论。为巴勒斯坦的精神肃然起敬,因为那里有意志坚强的灵魂!

天空之下是你纯真的双眼

我所能说的是,作者其实没有必要带着更多的主观判断来讲述故土的故事,或许更平和的语气以及更为平缓的语气可以带来更大的力量,也更能让人感受更多的触动。然而,作者并没有如此,作者迫不及待地将这片土地的苦难一倾而出,将所有的泪水以及血液展示在你我面前。然而,作为同样生存在曾经历经苦难而时至今日依然在饱受困难的国度的人来说,又是能够体会得到作者的急迫感以及深痛恶绝地批判。然而,太多的主观意识的书写终究是带来偏颇的判断。巴勒斯坦与以色列这两个国度一直都是战争的中心,而战争似乎没有正义可言,被驱逐的终究是那些国民,他们或者最后死在枪林弹雨之下,或者饱受饥寒之后死去。流离失所之间,作者看到的是苦难,也看到的是犹太人的残忍以及幸灾乐祸。然而,这些的造成并非是犹太民族,而是一种叫做战争的东西。中东的问题始终是由于二战初始,哪怕千百年前的十字军东征,并没有造成今日的格局,而是那场惨绝人寰的二战,那些傲慢的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屠杀导致今日的格局。大国之间的战斗最后牺牲的是小国的国本,不管流离失所的有没有小孩,不管流离失所的国度最终是否会变成一个恐怖主义的基地。所有的这些,始作俑者并没有想过,更不会在乎。犹太人在二战之后得到了世界的同情,难道阿拉伯人因此就应该对此感到是自己的罪恶?当然不应该。国际的游戏似乎并不需要谁是正义的,哪怕在联合国投票也不过是一种举手之劳,是一次利益的博弈,没有更多的政治道德。犹太人复国了,巴勒斯坦却迎来了自己的战争。宗教,政治,种族,所有的东西似乎都只能够导致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哪怕那些无辜的阿拉伯人并没有想过要将犹太人置之死地。而犹太人何尝又想着将阿拉伯人从地球上消失呢?多次的中东战役已经将这片土地折腾得不成模样,而这里的人,我们透过那些照片,可以看到的是淳朴的人民,单纯的双眼。或者我们的世界不应该是杀戮的,或者我们的世界不应该是残忍的,或者我们的世界真的只不过是纯真的,是淳朴的。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巴勒斯坦

时至今日,巴勒斯坦地区仍纷争不断,战争、动乱、贫穷一直困扰着巴勒斯坦人,“约旦河西岸”成为国际新闻的高频词汇,是长期以来阿拉伯世界、以色列以及围绕这一地区角力的国际势力之间长久而复杂争斗的具象表现。而阿拉伯世界内部因国家利益及宗教等因素时有意见分歧的时候,巴勒斯坦经常成为它们的牺牲品,对此,巴勒斯坦人民是无能为力的。萨义德著文、吉恩·莫尔摄影的《最后的天空之后》,用深刻的文字与大量人物图片,向世界展示一个我们所不了解的巴勒斯坦和苦难的巴勒斯坦人。在本书的前言,萨义德就表达了对人们将巴勒斯坦人的形象固化为难民和恐怖分子的不快,但他本人在本书中也不断提到巴勒斯坦的难民与恐怖分子,对于巴勒斯坦而言,这两个令人不安的词注定与它紧密相关。一直以来,以色列总掌握着比巴勒斯坦更多的话语权,因为犹太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黑暗的一页,他们令人同情;犹太民族有众多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与艺术家,他们让人敬佩;犹太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累下大量的财富,而巨额财富才是他们可以掌握话语权的根本原因。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什么也没有。他们曾经拥有的土地与房屋在犹太复国运动中被化为乌有,他们在其他阿拉伯国家以难民的身份生活着,他们的后代甚至无法找寻自己祖先的起源。萨义德在文中多次使用“离散”一词,一定程度上,这是被损害的巴勒斯坦人的动态写照,他们与出生的土地离散,与自己的身份离散,与民族的起源离散。荒诞的是,可能有很多人认为这些经历本属于犹太人。多灾多难的巴勒斯坦人也曾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化,用这种话语方式发出巴勒斯坦的声音。萨义德用文学、电影、名字等文化符号,从符号学分析的角度,深度阐释巴勒斯坦的民族精神。与文字相比,吉恩·莫尔的图片更直观,也更具体形象,以另一种符号形式与文本相互映衬。图片表现的大多为普通巴勒斯坦人的日常生活,即使在异国的各种难民营中,他们仍努力生存着,工作着。图片沉默无声,但从中我们也可以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镜头下的孩子们多数是笑着的,而成年人则表情严肃。即使身份是难民,年幼无知的小孩子还是能在苦难的童年中,在定格的光影中留下明媚的微笑,让人既欣慰又难过。萨义德是公共知识分子,莫尔是人权摄影师,他们将人道主义灌注其中,呈现出巴勒斯坦的民族群像,让世人了解他们的苦难与遭受的不公。就像卡帕的照片控诉战争一样,莫尔的照片控诉那些使巴勒斯坦陷于困境的人。

无根之魂

你们可以没有家园,但你们却很团结;你们可以居无定所,但你们却有坚强的灵魂。这群巴勒斯坦人,在战火纷飞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不看这本《最后的天空之后》,恐怕你永远不会想到,在和平世界,竟然还有这样一群人没有丝毫的安全感。一条长长的分割线,将本来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巴勒斯坦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以色列的统治圈内,一部分虽然名义上为巴勒斯坦人,但失去了家园,居无定所在外漂泊,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谈不上爱 国与否,他们现在面临的是生存,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恐怖组织的野蛮与屠 杀,到头来却得由毫无瓜葛的老 百姓来埋 单,这真的是一种悲哀。离开属于自己的国家,行走的在流放的路途上,找不到终点,只有沿途的驿站,这群巴勒斯坦人脚步显得有些沉重,因为他们不清楚究竟何时能摆脱目前的困境。脸最起码的温饱都没有,又何来文化、何来娱乐消遣?枪炮声似乎还回荡在巴勒斯坦,那一个个蹒跚前行的身影足以让大众惆怅!巴勒斯坦人的身体已经冰冷,作者用过图片和文字记录这群难民现状的同时,也为一个意志坚强的灵魂祷告,抑或为这些经历无数风霜的难民同情,他们不屈服的影像却是成为了我们的牵挂,不是随便的客套,而是巴勒斯坦人的定论。为巴勒斯坦的精神肃然起敬,因为那里有意志坚强的灵 魂!

最后的最后还剩下什么?

很多年前我曾经见过一次城管没收小商贩货物的过程。在海淀图书城四五个城管围着一个卖笛子的姑娘,地上的笛子已经散落了一地。两个城管冲着姑娘大声斥骂,另外几个负责让她卖不成。笛子在地上滚动,并无多大损坏。姑娘面无表情,一脸木然,双眼看着地上滚动的笛子。几个城管发怒如狂地跳起来,踩那些笛子,将那些笛子一一踩出破裂的声音才罢手。姑娘还是一脸木然看着那些笛子。不知道为什么,在读《最后的天空之后》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想起那个卖笛子的姑娘,在面对斥骂,被抢走货物的时候她除了一脸木然,无能为力,只能默默等待灾难过去,然后看能不能搜罗点剩下的什么。《最后的天空之后》是巴勒斯坦学者赛义德的一本论述巴勒斯坦现状和未来命运的书。赛义德是有名的学者,其《知识分子论》和《东方学》都是国际知名的著作,我读过《知识分子论》,立论高远,叙述严谨。《最后的天空之后》这本书的缘起是联合国的一次活动邀请赛义德和瑞士摄影家吉恩莫尔,赛义德负责文字,吉恩负责影像。但是由于参会的阿拉伯头领对敏感的巴勒斯坦问题尺度拿捏的刁钻,联合国撤掉了文字,只放上照片,不表达意见。赛义德却对照片以及诠释工作有了兴趣,于是有了这么一本书。由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复杂和敏感,加上是文字追随图片,所以本文显得比较变幻。比如,普遍的认识是以色列赶走了巴勒斯坦人。但是阿拉伯世界对巴勒斯坦的态度是很敏感微妙的,这一点对于巴勒斯坦的命运也很重要,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的!阿拉伯其余国家对于巴勒斯坦的态度似乎是“原则上支持,但是不希望巴勒斯坦真正复国”。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一方面阿拉伯国家多是欧佩克石油组织成员国,而这个组织听命于美国;另一方面,巴勒斯坦本身宗教成分复杂,有穆斯林,也有很老派的基督徒,这就使阿拉伯国家的感情别扭了。当然这只是我的分析,原文是大量的信息风暴狂扫过页面的模式:过去很复杂,现在很复杂,未来清晰的也不是很多。本书对于巴勒斯坦的过去表述不是太深,因为图片拍摄的时间较晚。而在较早的过去巴勒斯坦实际上是相当暴躁的,有着极多的组织,谁都不听谁的。阿拉法特早年就是玩炸弹搞暗杀出身的。这一点赛义德挺取巧的。至于现在则是无奈和混乱、隔阂的—留在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与流亡者有隔阂,时间太长了,出走的下一代已经对巴勒斯坦没什么感情了,而留下的则是又想融入以色列主流社会而不得,面对出走着却又是一张义士的正义脸孔。我在国外碰到过一个巴勒斯坦小姑娘,很漂亮也很聪明,努力融入北美的社会而且相当成功,但是又对巴勒斯坦有所牵挂。有一次我们聊起巴勒斯坦,我说:“巴勒斯坦关键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声音,所以以色列很容易各个击破。”她不得不承认这个沮丧的事实,说,巴勒斯坦人流散的太久了。正能量是赛义德对巴勒斯坦的留恋,以及“巴勒斯坦还剩下什么?”的回答。这个答案存在于整篇文章的星星点点之中,就好像水面上粼粼的波光都是太阳的反射:老太太固执地存下来的地契,巴勒斯坦的民族服装秀、几经变化却仍然带着鲜明特色的巴勒斯坦风俗、每个巴勒斯坦家里保存的老物件儿、、、、、、、、赛义德在全书的各处点出、搜集着这一切。他一边叹气说,不知道该干什么,但是又一边说,巴勒斯坦还在,因为这些东西还在。读到这里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不可遏制地想起被城管围攻的那个姑娘,她无法反攻,只能逆来顺受,却又怀着一种信念,要收拾残局,继续生活下去。关于未来,赛义德比较相信“巴解”组织,这个统一战线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广泛的巴勒斯坦民族同一阵线了。但是前途如何,赛义德还是看不出,毕竟他只是个学者,不是政客。以色列的土地换和平说句实话,前途漫漫,很难做到让各方满意,甚至让大部分人满意都很难,而巴解还要调解内部力量的平衡,面对阿拉伯世界的态度,想象都脑仁儿疼。不过,抱着希望吧,这是存在着的,也是唯一能做的事情,对于局外人和学者。点滴透露的“巴勒斯坦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大屠杀的悲情经历”可以咂摸出赛义德的愤懑,但是历史是由强者书写的,所以赛义德点到即止,很聪明。只是明眼人不可放过。这是一本很带感的看图说话书,赛义德自称凌乱,读完却对巴勒斯坦有了比较完整强烈的印象。一本值得读两遍的好书。

无根之魂

你们可以没有家园,但你们却很团结;你们可以居无定所,但你们却有坚强的灵魂。这群巴勒斯坦人,在战火纷飞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不看这本《最后的天空之后》,恐怕你永远不会想到,在和平世界,竟然还有这样一群人没有丝毫的安全感。一条长长的分割线,将本来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巴勒斯坦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以色列的统治圈内,一部分虽然名义上为巴勒斯坦人,但失去了家园,居无定所在外漂泊,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谈不上爱 国与否,他们现在面临的是生存,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恐怖组织的野蛮与屠 杀,到头来却得由毫无瓜葛的老 百姓来埋 单,这真的是一种悲哀。离开属于自己的国家,行走的在流放的路途上,找不到终点,只有沿途的驿站,这群巴勒斯坦人脚步显得有些沉重,因为他们不清楚究竟何时能摆脱目前的困境。脸最起码的温饱都没有,又何来文化、何来娱乐消遣?枪炮声似乎还回荡在巴勒斯坦,那一个个蹒跚前行的身影足以让大众惆怅!巴勒斯坦人的身体已经冰冷,作者用过图片和文字记录这群难民现状的同时,也为一个意志坚强的灵魂祷告,抑或为这些经历无数风霜的难民同情,他们不屈服的影像却是成为了我们的牵挂,不是随便的客套,而是巴勒斯坦人的定论。为巴勒斯坦的精神肃然起敬,因为那里有意志坚强的灵 魂!

在最后的国境之后,我们将有自己的国家

“为什么我的眼里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面对遭受战乱之苦的祖国,诗人艾青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赤子之心,拳拳切切。近半个世纪之后的1986年,著名文化学者萨义德,用力透纸背的笔触,为自己饱受苦难的巴勒斯坦族人写下了这本《最后的天空之后》,深情又理性——对巴勒斯坦未来的殷切期望犹如日出之前的蓄势待发,喷薄欲出。正如萨义德在本书最后所写的那样“至今还没有一部关于我们民族的完整历史,甚至也没有完整的记录,记载我们的遭遇。”《最后的天空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空白。不是史书,却胜似史书。《最后的天空之后》是萨义德与人权摄影师莫尔先生的合作之作。细腻诗意的语言,与百余幅震撼悲悯的照片融为一体,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巴勒斯坦,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巴勒斯坦民族群像。真实自有力量。当真实超越想象,以势不可挡的凌厉姿态出现的时候,一直以来的既有成见碎成粉末。毫无疑问,萨义德对巴勒斯坦饱含深情。但在剖析巴勒斯坦问题的时候,萨义德并没有偏袒自己的民族,而是站在历史长河的堤岸,从一个学养深厚的知识分子立场出发,给出了客观理智的评析。巴勒斯坦问题一直都是国际社会聚焦的所在。那么,问题因何而起,问题又将如何化解?萨义德都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成因,萨义德认为“部分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过错,部分是因为那些侵占我们的人们,部分则是因为我们事业异常的失败”——将2/3的原因归到了巴勒斯坦自己身上。萨义德如此评判是对巴勒斯坦失望了吗?是一种面对苦难的深深无奈吗?不。正相反,萨义德认为巴勒斯坦的希望正在于其本身,源自内部的强大力量。因为巴勒斯坦人有着不可磨灭的决心,强大的工作能力,以及不可摧毁的精神。巴勒斯坦何去何从?建国,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巴勒斯坦国家。萨义德敏锐地察觉到,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当新的民族意识开始形成的时候,这是最合适的选择。建立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族人才有了庇护之地。建立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才能以国家共同体的身份与国际社会对接,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睿智的萨义德犹如一位先知,为巴勒斯坦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以公共知识分子著称的萨义德还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相对于政治,文学才是他的主业。受惠于此,《最后的天空之后》虽然是一本关于巴勒斯坦的历史著作,却透着浓厚的文学色彩。充满哲理的句子,生动贴切的环境描写,俯拾即是。而在写作技巧方面,萨义德将配图(照片)的内容化为了文章的一部分,二者水乳交融,天衣无缝。如此,既可加深对图片的理解,又可以增进文章的趣味,一举两得。在最后的国境之后,我们应当去往哪里?在最后的天空之后,鸟儿应当飞向何方?面对马哈茂德*达维什发出的令人深思的问询,萨义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读最后的天空之后

生活在和平世界的孩子,是无法想象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生活,总以为那些镜头只是出现在新闻联播中,总以为那些事件只是小说故事中的素材,一直以来对历史、对时政关心甚少,什么阿以冲突、暴力袭击、人体炸弹等等词语,只是因其出现的频率过高而有所闻罢了,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根本引不起关注的兴趣。直到看了美籍巴勒斯坦裔的爱德华.W.萨义德所著的《最后的天空之后》,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有这样一些人,没有土地、没有权利、没有国家,背井离乡并且没有安全感。导致这种状况是因为犹太复国运动,犹太人与美国以某些利益结成同盟,巴勒斯坦人遭到驱赶,不能理解的是阿拉伯其他地区也排斥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们,所以巴勒斯坦人始终都是手拿包裹,正在迁徙抑或等待新的迁徙。说起犹太民族,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二战时期有关纳粹的疯狂屠杀,相信很多人憎恨暴力同情弱者,但是不能理解的是犹太人复国成功后对巴勒斯坦人的野蛮行为,中国人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犹太人在饱受流离失所后,又把这些强加给巴勒斯坦人,让人鄙视!也曾讨厌专政、也曾讨厌特权、也为某些事情不满,也曾是愤青一枚,尽管它有很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还是庆幸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里,我有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有的所有权利!

读《最后的天空之后》――故国悲凉

前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曾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其中一句更是闻名于世,他说:“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这是巴勒斯坦走在探寻和平之路上的诚恳感言,也是对捍卫巴勒斯坦尊严的宣言,同时也道出了饱经战火摧残的巴勒斯坦人民的期盼。爱德华•W•萨义德,这位美籍巴勒斯坦人,世人对其亦如阿拉法特的话一样有着不同层面的解读,作为一位文学、文化批评家和社会评论家他既有着极高的声誉,同时又倍受争议。萨义德在学术研究主要有三方面:后殖民主义的关注与思考,巴勒斯坦、以色列中东地区形势分析,知识分子的作用和责任。这些客观的研究令以及文学著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其获得赞誉,而又因其本人对于巴勒斯坦的主观热情而遭受争议。《最后的天空之后》出版于巴勒斯坦正式建国前两年的1986年,萨义德对全书划分四章――国家,内部,涌现,过去与未来,这不难看出他的主张和思想。他从过去的历史,当下的环境,衍生出的事物,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探讨着巴勒斯坦的文化传统,同时他又以客观的角度饱含深情地叙说着祖国巴勒斯坦人民的精神状况和真实生活。书中配以大量来自于摄影师吉恩•莫尔拍摄的相片,其中大部分为巴勒斯坦人。图文并行,向世人揭开阿拉伯世界中巴勒斯坦以及她的子民的实况。萨义德以阿拉伯城市中难民营里的一场婚礼为书作开端,他以知识分子特有的敏锐,从文化层面进行了对巴勒斯坦的解读,揭开“恐怖主义”面纱,让人们对巴以冲突的真正起因,战火点燃之后的数十年间巴勒斯坦人所经历的种种,还原出一个清晰的正确的巴勒斯坦。有史料称,难民的出现,是巴勒斯坦与以色列战争下催生出的产品,而这一场原本由埃及、黎巴嫩、约旦、叙利亚与巴勒斯坦共同针对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而发起的战争,最终因为兄弟国之间的利益纷争,而剩下巴勒斯坦人独自与其抗衡,失去其它兄弟国的支持,让已经世代生活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的人们遭受至来自于以色列犹太人的驱赶,领土流失,种族主义与宗教信仰上的严重分歧,让巴勒斯坦人民饱受苦难。他在书中这样写道:“自1970年以来,我们的集体历史,在境外的,或者在流离失所和远离家园的,都一直异常失败,日益失去荣耀,不受祝福,越来越古怪、偏离中心和疏远。我们巴勒斯坦人失去了在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和埃及的地位。”正如阿拉法特所说的“自由战士的枪”,对于巴勒斯坦的人们而言所有与之抗争的目的,都是为了赢得那失去的尊严。但巴以冲突的起因有着非常复杂的背景,既有国家利益的纷争,也有宗教精神层面的歧意,背后更有大国的干预,但战争让一个农业国家催生出了肆虐横行的极端恐怖主义,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时萨义德也对巴勒斯坦的现状,他亦难掩悲观他在书中说道:“作为在以色列境内的离散者,作为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没有土地的被拘留者,作为难民和到处流浪的离散者,我们不大可能去恢复已经失去的民族生活的主权。”《最后的天空之后》,这是一部关于一群曾经生活在巴勒斯坦土地上阿拉伯民族被驱赶的流浪史。萨义德将视野徘徊于巴勒斯坦的过去与现在,对祖国人民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环境而流露出悲悯和义愤。

幸福之路还要有多久

提到巴勒斯坦是什么,一部分人认为恐怖分子的国家,还有一部分人甚至不愿意回答,巴勒斯坦在现代人的心中代表着不和平,暴力的国家。可是当你看到《最后的天空之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的时候,心中透着一丝凉意,不禁想问:巴勒斯坦人的幸福之路还要多久?作者爱德华•W.萨义德,吉恩•莫尔,一位是美籍巴勒斯坦作家,一位是瑞士摄影师。他们为我们显现了近代巴勒斯坦的人们生活,在以色列成立以后,阿拉伯人的“惨烈”。本书分为四章,结构上按照时间顺序,从国家开始,到未来的展望;从内容上,看到的是巴勒斯坦人们多年来的生活,看不到希望,难民越来越无助,颠沛流离;从图片上,本书呈现的是黑白色的照片,现实本身已经很悲惨,再加上黑白的颜色使惨淡的生活更加让人透不过气来。巴勒斯坦人为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们的春天要等多久呀?要说巴勒斯坦的凄惨,必须要提到另一个国家以色列。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伊斯兰国等这些词汇在国际新闻中常常出现,这些事件发生的地方都指向同一地方—中东,一个以石油、以能源出没的地方,这里有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以色列等等,这里的人们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大多为阿拉伯人。以色列是除了阿拉伯人之外的犹太人,而巴以战争正是造成巴勒斯坦人颠沛流离的最大祸首。犹太人从决定复国开始,在中东地区经历着五次战争,独立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六月战争、十月战争以及黎巴嫩战争。在这5次战争中,几乎为以色列胜利,占得大量的土地,把大量的阿拉伯人赶出自己的家园,造成大量的难民,使人们的生活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甚至有些地方再也不许阿拉伯人进入。现在的巴勒斯坦人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难民,他们生活在难民营中,过着惨淡的日子。为什么巴以不能和平,以前我会经常询问,后来看过一些历史才发现,巴以冲突是不可避免。当一个国家被迫分裂,而且还不公平的分割,那么怎么会不打仗呢,建国初期犹太人才有1万多人竟然占着巴勒斯坦53%的土地,而巴勒斯坦人大约80万人却占着47%的土地,这些土地都是丘陵、高山,这样不公平的待遇,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呢,战争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可是由于美国的支持,以色列在战争中占尽优势,这样的战争阿拉伯人怎么会赢呢。种种的外界干预,巴勒斯坦人的幸福,到底在哪里?萨义德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让世界人们看看现代的巴勒斯坦,体会他们的生活,配上照片真实而鲜活,他很想改变巴勒斯坦的状态,通过和平的方式。可是在我看来,在近年来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只能祈祷,让巴勒斯坦的人们平安的生活!

群像巴勒斯坦:集体记忆中的个人伤悲

文/吴情《圣经·出埃及记》记载了先知摩西带领犹太人出走以色列、寻找迦南,这一上帝应许之地(promised land)的艰难历程。千百年后,犹太人终于复国,动荡流离的苦痛历史走向终结。然而,与之相较,巴勒斯坦及其人民便没有这般得之不易的幸运和赐福了。一方面,现实中,巴勒斯坦与邻国间存在着领土争议;另一方面,她的子民被西方有意扭曲为恐怖主义者,只有“攻打以色列、抗议犹太复国主义、帝国主义和美国”的工具价值,而无任何纯粹的人性。在爱德华·萨义德,这位“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奠基者看来,西方人这样近乎固执的想象,不仅反映出其实他们“无人真正理解他们(巴勒斯坦人,笔者注)”,更表现出他们的傲慢与偏见,以及将巴勒斯坦人物化为“号召武装的借口”行为下的残酷与暴戾。尽管在现有条件下,关于巴勒斯坦的“大量的文学作品已经形成”,但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大部分是争辩、控诉和恐吓”。那么,问题来了,现今,真正的巴勒斯坦及其子女究竟是怎样一副面貌呢?带着这一问题,萨义德开启了思考,以飘零在外的巴勒斯坦人的身份书写,试图从回忆和现实中打捞一个民族的秘史。萨义德生于耶路撒冷,青年时期赴美求学,学业完成后在美定居。对他来说,祖国巴勒斯坦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恰似一个民族的写照:动荡飘零中辗转停驻。历史的疼痛和现实的苦难两相交织,个体身世映射民族寓言,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莫不如此。“巴勒斯坦”一词也就“意味着离散,剥夺,对某处的错误记忆滑进对另一处的模糊记忆”。暴力。防卫。默契。政治。巴勒斯坦在巨变中追问自我与意义。殖民。剥夺。摧毁。复兴。巴勒斯坦在缝隙里谋求生长的可能和机遇。然而,对于这份或纯粹或复杂的的意向,西方世界表示了暧昧与敌视,疑其与恐怖主义勾结,但,作为一个巴勒斯坦人,每个人都应知道,他们“在阿拉伯国家中的遭遇毕竟是阿拉伯人自己的经历”,独立真实的遭遇,无法简单归类,也不能武断等同。另外,还需警惕类似以“巴勒斯坦人是一种疾病”来指代自我、内化认同的做法。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巴勒斯坦人被边缘化,各自天涯,单个小我的“命运太过多样和分散”,难以达成完备的一致。不过,这一民族有其内在心理和情感认同,且不容忽视。身体暴力让他们付出了伤亡的代价,却也激励他们走向集体;政治风潮让整个国家陷入了动乱,却又同时迫使他们彼此凝聚。国家,一个简单的名词,对他们而言,并非仅有政治学上的概念含义,更包括千百年来沧海桑田中的不变守候。单个的巴勒斯坦人,也许微不足道;但巴勒斯坦人这一集体,却有着不容小觑的伟力。这份伟力,并非西方渲染的恐怖分子式的破坏力,而是发自肺腑的对生活的热忱和对生命的关切。菜市场的小商贩、普通餐馆的老板、白发苍苍的老者、难民营中的瘦孩……这是一幅巴勒斯坦人的群像,即便身份各异,但每个人都在认真过活,对缥缈难测的未来不完全丧失信心。支撑巴勒斯坦人走到今天的,或许不是政治家的演说,也不是军人的枪杆,而是这份最原始、也最动人的生命力。在《最后的天空之后》一书中,萨义德笔调沉郁,情感浓烈,民族现实和个人历史穿插其间,时而激昂慷慨,时而婉约细密,既有学者的洞见,又不乏赤子的红心。全书配以著名摄影师吉恩·莫尔拍摄的各色巴勒斯坦人的照片,黑白画质,细节突出,蹙眉和皱纹都历历可见。也许,只有真正深入接触了巴勒斯坦人,才有发言权,才能开始谈论巴勒斯坦,这一聚合了太多个人疼痛的现实共同体。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陈述是我们仅有的一切

这是一本写于1986年前的书,那时候的巴勒斯坦与如今局势完全不同。“尤其是在西方,特别是美国,与其说巴勒斯坦是个民族,还不如是号召武器的借口”。作者爱德华·w·萨义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以巴勒斯坦人的身份,与瑞士的摄影家吉恩·莫尔合作,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写出了这本《最后的天空之后》。令人意外的是,作者所选配的人物肖像,绝大多数都是带着笑容的巴勒斯坦人。就像他所写的“微笑仍在逆境中继续”。这不是一本主要渲染“国破山河在”的悲情主义之书,书中介绍及引用了许多巴勒斯坦人的作品,有小说、电影、诗歌、还有社会学家的研究图表等。作者通过转述不同人眼中的巴勒斯坦,从国家、内部、涌现、过去与未来四个章节,试图介绍一个真实的巴勒斯坦。以在远方的视角,又用深处其中的角色来试图描述一个精神层面的巴勒斯坦。就像他在书中所引用的阿什拉维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作家们必然要做出一些反应,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升民族意识”。整个巴勒斯坦民族陷入一种离散的状态中。他们被迫迁徙到不同的地方定居,甚至有些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根源在何处。他们成了各个地方的“外人”。在写到内部的章节中,萨义德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巴勒斯坦妇女的处境。“然而,在这一切之中,我发现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女人们至关重要的缺席”。看似是写妇女的处境,却又在其中传达出对巴勒斯坦民族在整个国际社会中的“缺席”。而对于遭遇此不幸的原因,萨义德却几次强调“部分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过错”。就像提到三个难民被闷死在油罐卡车时,他写到除了谴责健忘的司机,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我们的沉默,为什么不用力拍打车厢”……。然而面对整个巴以冲突,又岂是“用力拍打车厢”所能解决。宗教、文化、大国干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巴以冲突的和平解决困难重重。大概作者更多的是想说,只有自己民族足够强大起来,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巴勒斯坦人经过多年努力的今天,终于获得了联合国的承认,可惜萨义德未能亲眼见到这一幕。在此时再细细品读他留下的作品,可以更好的理解“巴义冲突”给普通民众带来的苦难,以及当初他们这些人为了和平所付出的努力。我们知道,每个民族都需要一些这样的人,来提升他们各自的民族意识,来为世人陈述他所代表的那个民族。也愿我们的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强大!

凌乱,无人记录,并且廉价。

作者就好像一个离开了自己孩子到城里过了生活的母亲,多年以后再次来到长大了的孩子面前的那种陌生和尴尬的心痛。强势一方的民族对待弱势一方的民族,像是小孩子用木棍再拨弄着蚂蚁,再让他向这边走向那边走,当年的日本也是这样对待我们。人类进步了吗?只怕是没有,从来都还是以自己曾经所经受的痛苦来原谅自己,现在,所犯下的残忍。我们依然无知,依然野蛮如故,多少外衣也掩盖不了。
凌乱,无人记录,并且廉价。
我久久不能离开这三个描述,总有断根式的恐惧淡淡萦绕。

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祈盼

最近大家看新闻,一定会记得那些来自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等中东、北非地区的难民涌入欧洲等国家。我家的孩子问我,为何自己的家不好好待着,反而选择背井离乡,没吃没喝,还没地方住,风餐露宿的为了啥?我说,你觉得他们是为了投奔理想国吗?当然不是,但凡能够生存下去,他们也不会选择离开的,哪怕那里很穷,但是只要没有战争,不会波及他们的生存,他们是不会冒着生死去闯别国的禁地。用自己的生命去做最后一搏,自然有去博的道理,如果不这么做,他们恐怕没有活路了。最近我读了美国作家爱德华•W•萨义德与瑞士摄影家古恩•莫尔合著的《最后的天空之后》,讲述的是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从年代看相对久远了些,要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那时的巴勒斯坦人不比现在的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等这些国家好到哪去,他们同样饱受着战争的痛。从书的名字就能感受到,最后的天空是多么的凄凉,最后的天空之后,又有多少梦想和希望。这让我想起了中国1979年初爆发的中越战争,那时我还小,但是我知道战争的残酷,因为中国刚刚才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来,中国人还一直秉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理念。从1949年解放全中国,到1950年的抗美援朝,再到1979年的对越反击战,中国人民是多么渴望能够拥有真正的和平,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发展经济,致力民生,中国的崛起令世界瞩目。2008年奥运会的炫目,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不同凡响都在向世人宣告中国的强大和不可侵犯。特别是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要战场。在纪念日中中国举行了大阅兵,这次阅兵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绝对提神振气的,要知道只有一个国家的强大,才不会受到外国势力的凌辱,才不会让自己的国民无家可归。无论是以往可悲的巴勒斯坦人,还是现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的国民,他们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也必然会让他们更加迫切希望自己国家的强大。其实读这本书很沉重,也让我重新审视国民对国家和平渴望。一位美国和瑞士的记者去记录巴拉斯坦老百姓的命运,他们以一支笔和镜头记录了渴望和平的巴勒斯坦人的生活现状,这又让我想起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纽约时报》记者蒂尔曼•德丁和第一个揭露南京大屠杀的记者《芝加哥每日新闻》的阿奇博尔德•T•斯蒂尔,同样是美国人,同样都是在揭露战争的丑行。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对和平的渴盼比任何国家的人民都迫切。上世纪70年代时,我国的经济正处在复苏阶段。而巴勒斯坦人却还顾及不上这些,他们还在为生存而担忧,难民营、屠杀、背井离乡,是他们生活的常态,从记录中可以看出,他们渴望生存的土壤,他们希望找到一片净土,哪怕那是一种奢望。战争真的很可怕,当然不是读一本书你就能体会到他的残酷,作为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自然会对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有着不可泯灭的印象。中国人是渴盼和平的,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享受幸福的生活。但是一旦和平不在,中国人也一定是最勇敢的战士,保家卫国是使命,也是尊严。

历经苦难,却未见辉煌

这本书拿在手上很轻薄,读起来却很有厚度,像是小小的身躯担负了自身成倍的重量一样,看着心疼,却爱莫能助。穿插其中的黑白照片,让那些一瞬的悲欢离合成为永恒,又在我心中幻化成一个大大的问号——这究竟是为什么,谁能得到什么,又将失去怎样的美好。我始终无法快速阅读这本书。不止一次地,联想到中国几十年前的纷飞战火,巴勒斯坦人所受的苦难,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先辈所承受的。虽然我没有亲历那漫长的战争,但祖辈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都能感受到,正如《苦难辉煌》中所言:他们历经苦难,我们获得辉煌。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毛主席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可是流离失所已成为巴勒斯坦人的常态。可能都有些麻木了吧,或者激越地过于用力而成为恐怖分子,却总是无法安宁下来,和平的天空似乎与他们无缘,不能在其下安静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中融入了许多其他国家、民族的元素,小到装饰品,大到他国游客在他们的土地上比他们享有更多的权利与自由。他们被动地选择接受、选择融合,对于自身的土崩瓦解无可奈何,越来越无法凝聚在一起、无法发挥团体的力量。迷茫未定的前途命运他们在一个地方聚集,疲惫地存活着;他们寻找着自己的位置,找不到定居的家。不断的谈判,始终无果或破裂,复兴的希望越发稀薄,在暗夜中等不到黎明。即使是摸索着前进,也看不清方向,跌跌撞撞。“不仅我们和巴勒斯坦之间的隔离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难以逾越,而且更糟糕的是,我们很中的大部分人都过着彼此隔离的生活。虽然有这些阻碍,我们仍然保持着热络的联系。今天,巴勒斯坦人的天赋表现在跨越距离和清除障碍,这是些不能减轻疏远、中断和被剥夺的行为,反而只能使这一切更加戏剧化和清晰可见。”看到这一段,莫名想到了“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而在这里,显得是那么的荒唐可笑——聚在一起就发动战争,散开后就无家可归、生离死别。在地理上,归途非常的清晰,而在政治上,家园好像永远征途漫漫。他们需要跨越的不仅是地域的距离,更是人心的距离;他们需要清除的不仅是战火的障碍,更是身份认同的障碍。缺乏归属的民族信心巴勒斯坦团体内的人们良好的自我感觉,促使他们坚持着一些旧有的行为,即使在新的地方显得滑稽,也要麻木地坚持着,执拗地自信着——“就好像这种不断的重复能够阻止我们以及其他人,不彻底地遗漏或忽视我们”。然而,因为缺乏更新创造,重复这种行为似乎变得比重复的内容还要重要,从而沦为一种形式。书中提到犹太人对他们充满敌视与不屑。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哭诉命运的不公、对方的可恶,却从未提及自己给对方也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伤害。这就像寒冬中的冻伤一样,时间越久,伤口越深,越难以愈合,况且还要不断地撒盐、再添新伤。当然,热爱并袒护自己的国家、民族也是无可厚非的。旁观者清,个人认为无论是作者还是书中所列举的犹太人,都难免添加了主观情感,不足够客观。现在的电视、网络上,经常能够看到巴勒斯坦的爆炸、恐怖袭击,对比自己的安稳生活,实在觉得他们很可怜。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真心希望历经了这么多苦难的他们,能够早日迎来辉煌。

流亡的巴勒斯坦人

初看此书封面,我以为这是一本具有游览性质的通俗读本,但当我看到作者之名才忽然意识到这里写下的是一幅流亡群像,是萨义德流亡中深情的呼唤。翻开此书,扉页上印着马哈茂德·达维什的诗歌:在最后的国境之后,我们应当去往哪里?在最后的天空之后,鸟儿应当飞向何方?这句子里渗透的神韵似曾相识,与我读过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诗歌一样,那深切的流亡气息扑面而来。这种流亡感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对于远在远东中国的平民来说,这是不好体会到的,但是对于流亡的人来说他们也不好体会到什么是爱国,这种情感令他们陌生,一切显得支离破碎,变了样子。二战结束后,西方文学有一个很大的母题,即流亡。然而写流亡闻名的却不是这本书上的巴勒斯坦人,而是到现在为止依然与之矛盾不断的以色列人。不禁想到犹太裔文学批评家乔治·斯坦纳来,曾有人问及,他为何不回以色列定居?他很明确,也特别清醒地做出了回答。那回答要人感到遗憾,感到无可奈何,又被他的话语深深的撼动。因为他的思想致力于和平与人道主义。可是二战后流亡千年的犹太人虽然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土,但是这家园里竖立着无数的枪炮,已然成了一个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国家。想必但凡对二战有一点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在这场战争中纳粹德国屠杀了六百万犹太人,但是这场战争中无辜的死难者的数量远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结束。就像这本书中萨义德写下自己的家族历史时所展现的那样,二战后英国终于意识到了他们的殖民遗产,这片古老的中东土地,土地上的人民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成了烫手的山芋。最后英国放弃了对巴勒斯坦的控制权。另一方面欧美各国对二战后流亡其地的犹太人都不愿承担这种责任,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成了必然。这也为犹太人长久的复国计划奠定了基础。然而原来在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沦为了难民,近的流亡到约旦,黎巴嫩,埃及,远的去往欧洲,美国……这条流亡之路与当年的犹太人何其相似,只是身份有了转换,而转换的源头很大一部分原因又是以色列造成,但是萨义德的言语之下,一切都是复杂却破碎的,此民族的独一性似乎无法被描述。要人惊奇的是,流亡了千年的犹太人非但没有被其他民族融合,反而永远保持着自己的特性,最终建立了国家。有学者说这与他们的信仰有关,虽然他们没有实际的国土,但是是活在一本书上的民族,即旧约《圣经》。而巴勒斯坦人呢?这本书里说他们没有经历大屠杀,不会因此博得世人的同情,没有爱因斯坦、弗洛伊德这样杰出的天才影响世界。作为流亡者,他们的所到之处看起来近似于梦幻,一半是所在国家的惯有色彩,一半是他们巴勒斯坦人带来了很少的可以维系他们民族特点的物品。他们被称为“在场的缺席者”。读到这话我深深地被震撼了。何以“在场的缺席者”?是指巴勒斯坦人所在之处,即便他在这里,他活着,但是他是流亡者,仿佛无论在何处,他们始终在路上,今天在约旦的难民营,明天在埃及的河畔。同时他们的身上被赠与了恐怖与暴力的标志,而这本书要试图改变的是这样一种印象,他们中的绝大多人的愿望无非是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不希望被边缘化。就像书里的一张照片,一个孩童骑着自行车经过一个小吃摊那样平凡而安心。萨义德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一层深深的哀色。在巴勒斯坦二战的硝烟远没有结束,他们继续着要人无可奈何的惊慌与贫瘠,出生即意味着流亡。在这里二战不是过去了的历史,正像犹太裔哲学家努力的那样,犹太人被大屠杀的历史依然在延续,他们为的是不被遗忘,而巴勒斯坦人的存在恰恰是活着的证明。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萨义德对美国与以色列的行为进行了控诉,最大可能地争取着巴勒斯坦人的权益。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或许南京大屠杀成为被封存在纪念馆里的档案,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幸运吧。

鸟儿的另一片天空,他们的另一块土地

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时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片天空会有不能折返的尽头,人民在家园幸福生活时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片土地会成为别人的家园而被驱逐。鸟儿的天空有尽头,巴勒斯坦人民的国境也有尽头。在巴勒斯坦那块土地上,鸟儿已不能自由飞翔。“在最后的国境之后,我们应当去往哪里?在最后的天空之后,鸟儿应当飞向何方?”这是美国作家爱德华·W·萨义德笔下《最后的天空之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的题记,来自于巴勒斯坦诗人穆罕默德·达维什。作为公共知识分子,萨义德投身于为巴勒斯坦人争取人权和政治权利的运动,他已经成为了“巴勒斯坦人民最有力的政治声音”。本书还收集了来自瑞士摄影家吉恩·莫尔的关于巴勒斯坦人生活的大量照片,从而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已然被世人遗忘的巴勒斯坦。世人关注着阿拉伯世界,关注着那个灾难连连的时空。内部冲突,武装割据,恐怖分子袭击,难民营似乎已经就构成了吸引世人眼光的因素。当世人谈及恐怖分子时想到的首先是巴勒斯坦人,却很少有人关注在“恐怖分子”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或许世人遗忘的并不是巴勒斯坦,被遗忘的只是巴勒斯坦人民。《最后的天空之后》第一部分“国家”从宏观上讲述了巴勒斯坦的大概历史,也讲述了意识形态上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与犹太复国运动之间的战争冲突,第二部分“内部”则从“我们”(巴勒斯坦人自身)讲述了在巴以战争下,巴勒斯坦人民内部经历了什么。第三部分“涌现”终于给读者带来了一点希望之光,有识之士的政治运动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令人振奋。第四部分“过去与未来”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这本书的总结。就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巴勒斯坦散文和散文体小说在形式上的不稳定性”,巴勒斯坦文学总是想要表达负责且难懂的现实。在萨义德这本书中,也能体现出这种不稳定性,从这个时空讲述到那个时空,一种断断续续的文字记录,描述的也多是零散的回忆,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让人感叹这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国度,这些碎片式的故事却有能力让人心痛地感慨“这是一个自己遗忘自己的国度”。巴勒斯坦人民突然被“赶离”这片生活了上千年的土地,家园不再是家园。被“赶离”后,巴勒斯坦人民四处散居,从此失去的不仅仅是家园,还有他们的身份——身份证被撕毁,身份证不再被政府承认,穿越国境异常的困难。可是巴勒斯坦人民却浑然不知,家园的土地正在被一点点地吞噬,巴勒斯坦人似乎也在慢慢从世界消失。他们依旧顽强地生活着,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依旧守着那一张张已经毫无用处的土地证。吉恩·莫尔的照片讲述着巴勒斯坦大学生在认真地做实验;医生尽责地给病人检查;无论迁移到哪里都带着的挂在墙上的照片;日复一日地出现在人才市场等待着“被牵走”。。。。。。这一幅幅照片却在告诉我们在那块已经支离破碎的土地上,他们并没有遗忘自己。正是因为他们没有遗忘自己,他们才会通过大量重复的动作做着重复与以前没多大变化的事情来告诫自己是巴勒斯坦人,我的家园还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美国支持以色列的背景下,他们无力反抗,却小心翼翼地悄无声息地保护着自己民族的文化,瓦底下墙壁内,依旧是我的巴勒斯坦。这份坚持是值得的,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投身到巴勒斯坦政治活动中。民族意识的萌动给巴勒斯坦人带去了希望。到最后巴勒斯坦人的苦难与坚持都会找回他们的身份认可,不再有苦难,不再有流离失所。鸟儿的天后之后,愿还有另外一片天空。国境之后,还有一片土地。——日落之美

无根之魂

你们可以没有家园,但你们却很团结;你们可以居无定所,但你们却有坚强的灵魂。这群巴勒斯坦人,在战火纷飞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不看这本《最后的天空之后》,恐怕你永远不会想到,在和平世界,竟然还有这样一群人没有丝毫的安全感。一条长长的分割线,将本来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巴勒斯坦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以色列的统治圈内,一部分虽然名义上为巴勒斯坦人,但失去了家园,居无定所在外漂泊,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谈不上爱国与否,他们现在面临的是生存,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恐怖组织的野蛮与屠杀,到头来却得由毫无瓜葛的老百姓来埋单,这真的是一种悲哀。离开属于自己的国家,行走的在流放的路途上,找不到终点,只有沿途的驿站,这群巴勒斯坦人脚步显得有些沉重,因为他们不清楚究竟何时能摆脱目前的困境。脸最起码的温饱都没有,又何来文化、何来娱乐消遣?枪炮声似乎还回荡在巴勒斯坦,那一个个蹒跚前行的身影足以让大众惆怅!巴勒斯坦人的身体已经冰冷,作者用过图片和文字记录这群难民现状的同时,也为一个意志坚强的灵魂祷告,抑或为这些经历无数风霜的难民同情,他们不屈服的影像却是成为了我们的牵挂,不是随便的客套,而是巴勒斯坦人的定论。为巴勒斯坦的精神肃然起敬,因为那里有意志坚强的灵魂!

中东之局

中东之局2015年11月13日晚,巴黎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ISIS随后宣布对袭击负责…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打了俄罗斯的飞机,事件还在发酵中…中东地区趋势再度紧张,中东地区问题再度被热议,而我刚刚读完了《最后的天空之后》,这书反映的是中东问题中持续时间最长、最被经常提起的巴以问题。这书是一位巴勒斯坦人所写,作者名为萨义德,百度百科上介绍说他是巴勒斯坦立国运动的活跃分子。这样的身份,自然给此书奠定了巴勒斯坦的立场。此书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巴以问题太复杂,中东有多个国家牵扯其中,这中间涉及到政治、宗教、文化、历史、经济等各种纠葛,实在非我这样知识浅薄的人所能理解。当然,大量的注释也显示出编辑大概想到了该书的阅读难度较高。全书只有250页,但注释却接近240条,可见阅读此书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举一个例子,作者在第一章的某个段落中,简单地对巴勒斯坦现状(此书首次出版于1986年左右)进行了回溯。作者提到了以下国家: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利比亚、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埃及、英国、法国;提到了以下几种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纳赛尔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马龙教民族主义、犹太教坚贞主义;提到了这么几次战争:1956年英法与以色列入侵埃及、1967年巴以战争、1979年两伊战争、1982年以色列与黎巴嫩的战争、1983年底巴勒斯坦内战。从以上11个国家,6种主义、5次战争的直观数据来看,巴以问题的复杂。然而,巴以问题还只是中东问题的一角而已。在我的中学时代,由于受到新闻联播宣传体系的影响,我是站在巴勒斯坦这边的,当时,饱受洗脑教育的我,对同学的一句武断评论“以色列就是美国养在中东的一条狗”甚为佩服。大约四五年前,当我逐渐得到启蒙摆脱蒙昧,开始读书、开始看一眼世界、开始进行一点独立思考之后,我的知识体系被刷新,发现了从小被灌输的许多政治谎言,此时,我的感情又逐渐向以色列倾斜。读完这本巴勒斯坦人写的批判哀痛之书后,我得承认,理解中东之局,已远超出我的理解能力。作者在最后写道: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以及对阿拉伯人和以色列普遍来说——增强容忍和共性的好处是确定无疑的。我也希望人类彼此之间能“增强容忍和共性”,但世界不是活在我的希望中,而是活在冰冷的现实中。巴黎恐怖袭击给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让我对人类的未来不是那么乐观,希望我的担忧是错的。希望人类的智慧,最终能解中东之局。

极富思想值得反复阅读——评《最后的天空之后》

如果问你美国南北战争是怎么回事,我想相当一部分人都能说个大概。提起巴以冲突呢?你可能会说:“这个新闻天天播,可我还真不知道是怎么打起来的,我连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都分不清楚。”这就是一部分现实:对百多年前强国的内战可以如数家珍,但一场持续了近七十年且仍未结束的小国间的争端却不被关注。巴以冲突几乎成了国际新闻的常驻内容,可重复的新闻就不再是新闻,那些每天的局势变化都因为相同的矛盾双方而看起来没什么不同。恐怕除了有利益纠葛的人们,这个弹丸之地所发生的一切争夺都因成为常态而被世人遗忘。“最后的天空之后”,多么精彩却又悲哀的名字,还未翻看就博得了我的同情。似乎巴勒斯坦人已经处于退无可退的绝境之中,令我怀着一点悲天悯人想要更多的了解他们。这也是我选择阅读这本书的目的。只读了前言的头几页,我便被作者的文笔所打动。爱德华·W·萨义德的文字中透露出的富有逻辑性的思维和简洁有力的表达都是我所不具备却十分向往的。当内容本身已经十分精炼且逻辑严密时,你已经很难用更精简的文字再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也许过多摘录原文对于一篇书评来说是不负责任的,但有时我已无法再做更为清晰明确的表述,引用作者的文字是最直接了当的回答问题的方式。如前言中述:“写作这本书的全部目的就是要迎战困难,否认这种(巴人是一种疾病)对巴勒斯坦人的习惯性的简单甚至有害的表述,然后以更能捕捉巴勒斯坦人复杂现实的描述来代替。”作者虽然从小离开巴人聚居地辗转异乡生活,但却对其族群社会的现状(1980年代)有十分清醒、深刻的认识。作者将这种认识以“相互交融的文字和图片,混合的流派、模式和风格——既不讲述一个连贯的故事、也不构成一篇政治论文”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全书分为“国家、内部、涌现、过去与未来”四个专题。从生存条件、族群间关系、身份认同、国际形势等方方面面对巴勒斯坦人的现状(1980年代)进行着深层的剖析。读罢,你会更深入地了解到巴以冲突中处于弱势的巴人的生活、思想以及令人堪忧的未来。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片似乎与文字具有同等的地位,但实际上与思想性极强的文字相比,除了巴人的生活落后,图片并没有利用自身直观性的优势传递给我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萨义德为了做到“相互交融的文字和图片”,在叙述中时有为迁就而稍有偏离地刻意写下一些与图片相关的文字。甚至出现了“在这张照片中……”这样专门的文字。或许对图片的解读再正常不过甚至很有必要,但我认为这些描述性的文字在议论中起到的佐证作用十分有限且破坏了整个语境。因此,作为本书特色的摄影作品与文字内容无法“相互交融”成为本书内在唯一令人遗憾之处。本书只有两百多页,但读起来却远不如一本四五百页的小说来得轻松。一方面是话题的沉重。再就是大量陌生的历史和地理概念,从占据了近八分之一篇幅的译注可见一斑。当然最重要的,想要跟紧作者的思路并完全消化,需要你的大脑时刻进行高速的思考。这是最累人的。在第十二页,只有两片木板的简陋帐篷下的婴儿照片,堪称本书最为精彩的作品,并完美的象征了“最后的天空之后”的巴人处境。可惜中信这一版并未用此作为外封面,只是缩小放在内封,或是为了与新星2006年版做一区别。这是本书外在的一处遗憾。“我们变得以劫机者和恐怖分子闻名,我们自夸的‘武装斗争’让我们在联合国的会议室里争论了整整10年,出席者越来越少,结果却令人遗憾地持续不变。所以,我们现在仅仅是一个发表宣言、决议和声明的民族?”虽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巴人生活状况的论作,却令我一见倾心。无论作为一段史鉴还是阅读萨义德的文字角度,这本书都值得拿来反复阅读。

流亡何时终止

不知从何时开始,看国际新闻时耳朵里听到最多的莫过于“巴以冲突”几个字,就一直在想,这个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纷争不断、战乱不断?这两个相邻的国家,前世今生怎么会有这么深的仇恨?细道历史,真是一言难尽。两国之间的矛盾,应该说也是阿拉伯和犹太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这是世界上顶顶聪明的两大民族,有人说他们都是摩西的后代。这要说起“摩西出埃及”了,也引出了犹太人(希伯来人)与古阿拉伯人的矛盾起源。亦真亦假的神话故事与现实相挂钩,好像能让人多少明白一些为什么巴勒斯坦的民众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最后的天空之后》,书名给人些许伤感的意味,“最后”,那寓示着黯淡吗?最后之后,或者是灭亡或者还能看到新的希望?我们希望是后者。近百年来的巴以冲突,最受伤害的是民众。常常会在影视中看到巴勒斯坦民众流离失所、被战争致死致伤的情景,他们的周遭依然是各种不安定的因素,处在和平社会里的我们很难想象那种苦难,尤其是那里正处在求学年龄的孩童,当在这本书里看到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时,心中莫名一紧,不知道这些孩子的明天在哪里?作者,美国的公共知识分子爱德华•W.萨义德和瑞士摄影师吉恩•莫尔以文字和照片真实地记录巴勒斯坦人的生活状况,他们用有力的呐喊去呼唤破坏和平的始作俑者内心的良知。真实的图文,客观的记录,最是深刻触动我们的心灵。书里说“巴勒斯坦人总是处于迁徙中……巴勒斯坦人的手里总是拿着装有财产的手提箱或包裹,每个家庭都撤离了国土,把土地留给他人。”看到这样的描述让人伤悲。所谓国、所谓家,是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可以让老人颐养天年,让孩子在疯狂玩耍之后,妈妈喊一声“回家吃饭”,就能找得到回家的路。可是,巴勒斯坦的民众连这样的权利都要被无情地剥夺。也许不安定的因素早已深入他们的骨髓,是谁破坏了他们的家园?是谁夺走了他们内心的安定?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最直接的批判,让全世界的人民一起站出来驱赶那些破坏和平的人,还给巴勒斯坦人民一片清澈晴朗的天空。文/ashley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断续的悲哀

尽管以一场婚礼开始,但《最后的天空之后》贯穿的却是一股悲伤的基调。或许只有开头这样的大喜才能衬托文中的苦情。书很薄,但是并不好读。书中有着大量的注释,当然这也不是说比较晦涩。读完之后收获一份沉重。看多了有关巴勒斯坦的话题,自然的产生一个印象:巴以无新事。看过《最后的天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观点就像经常看到的小学生的作文对于近东和平的憧憬——熟悉而幼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萨义德的在书中深入的剖析巴勒斯坦的过去。这是一个建构出来的民族。他的土壤并不是父辈们生活的地方。这是这个几乎无法自主的民族。他的命运由他的“朋友们”和他的“敌人”来安排。有时甚至很难说哪个更糟。当纳赛尔少校振臂的时候,巴勒斯坦人赢粮而景从。然则形势比人强,纳赛尔时代的民族主义情感最终敌不过的是现实的政治。泛阿拉伯运动最终倒于以色列的坦克之下。不承认,不谈判,不屈服,却使得这个民族成为一个异类,一个阿拉伯国家中的异类。土地并不贫瘠,但却只能生长一种作物。或洋葱,或土豆。草芥如此,何况于人。或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或在他国的土地上流亡。多年的运动营造出来的却是一副让人失望,让人感到悲哀的刻板印象。一个只会“发表宣言、决议和声明的民族”。联合国会议室里的人越来越少。一个声音很自然的发出来,“你们巴勒斯坦人究竟要什么?”荧屏上的头戴卡菲耶的男子挥舞着胳膊,高呼着口号。被占领土,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等话题满斥。虽然已经不如往年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自是每一个流浪流亡者的诉求。有时也是一种奢望。在萨义德看来,这只是一种字面上的诉求,这是一种小确幸。巴勒斯坦人不应当仅仅满足于要回自己的房子,要回自己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回复自我”。过去、将来,横亘其间的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现实。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已经盖棺却仍未定论。痛苦的过去被人花枝招展的打扮着。未来看起来扑朔迷离。直至萨义德去世也未见到真正的和平。出师未捷身先死,家祭无忘告乃翁。现实被世俗与宗教律条所左右,萨义德忧心忡忡。环顾周边,其他的阿拉伯国家也没有将这个世俗与宗教问题处理的让人满意。哈马斯的加沙与巴解的约旦河西岸,成为如今这个民族的一个绕不过的坎。宿命成为人们自我慰藉的一个借口。而宿命也为萨义德所忧心。书中不少的图片都留出坚毅的笑容,或许是这个多舛民族的苦中乐,其中多少艰涩只有自己知。定居点、铁丝网,如今仍然存在。和平、和解未可期……

回溯过去被遗忘的时光

来源于不理解民族的隔阂是否有办法解决?《最后的天空之后》仍然没有答案,但是图文并茂且生动的描述为我们勾勒了巴基斯坦人的现实生活。有点纪实,有些写真,有些残酷,还有许多冷静与反思。曾经听过某驻巴基斯坦记者的演讲,在他的讲座里,谈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立场问题,看待一件事的角度问题。被认为是恐怖分子,是难民,是残暴者的某类打上标签的人群,若是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看,其实或许是另一番说辞,并非我们原本以为的模样。作者在前言中说,“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迎战困难,否认地种对巴勒斯坦人的习惯性的简单甚至有害的表述,然后以更能够捕捉巴勒斯坦人复杂现实的描述来代替。”“既然我们当前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剥夺、流散,但又拥有一种与无国状态不相称的力量,我坚信应当使用本质上非传统的、混合的和断续的形式来表现我们。”“这是对于被流散民族的巴勒斯坦人的一种个人化的表现----掩饰、遵从、自豪、软弱、悲惨、滑稽、不屈不饶、讽刺、妄想、防备、过分自信、有魅力、引人注目。”基于大量1979年和1983-1984年各难民营真实的巴勒斯坦难民的生活旧照,非常醒目地再现了处于流散民族的精神世界,也为这个民族塑造了一座乐观坚强的集体群像。上个世纪的基本生活状况,捕捉过去被遗忘的时光,或许也是为现在写上注解,为未来写下预言。回溯过去被遗忘的时光,中立地看待看些私人化的描述,给予我们更多的视角尽可能地了解当下。


 最后的天空之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