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真意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心灵鸡汤 > 幸福的真意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508614052
作者:[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页数:319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新快乐·心快乐  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说,世人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最高目标。我们不仅为拥有幸福而追求幸福,我们追求的其他目标——健康、美貌、金钱、权力,无非也是因为我们以为拥有这些就能得到幸福。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人类对宇宙星球及原子的认知与知识,已超乎前人想象;往昔无所不能的希腊众神,与现代人相比较,不过是一群无助的幼童。尽管如此,人们对幸福的渴求,却是亘古不变。现代人对幸福的理解并不见得比亚里士多德更透彻,而对于如何得到幸福,更可说是毫无建树。  追寻

前言

  喜悦可以在笑闹中,可以在成功时,也可以在整体的人生观照中。记得民初的和尚虚云法师,三步一跪艰辛地朝拜圣山,造成咳血断肠。有一天夜里,他自忖必死无疑,就躺在旅舍的床上,任死神带走。突然,有一位茶房不小心把碗摔落在地,锵然一声,对虚云和尚来说,宛若听到宇宙之音,全身百骸一起舒放。我们可以听几百遍打破碗声而毫无所感,因为我们生活在表层的世界:浅浅的喜悦、浅浅的心情、浅浅地工作着……浅浅地活着。  当本书作者契克森米哈赖教授在写他的博士论文时,他观察那些社会活动家、艺术家那种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发现了一个重

内容概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芝加哥大学心理系教授。著有畅销书《生命的心流》、《自我演化》、《创造力》等。前美国心理协会会长马丁•瑟利斯曼誉之为“积极心理学的世界级领导人物”。

书籍目录

序一 听见喜悦的声音.
序二 快乐需要用心学习
第一章 新快乐·心快乐
追寻幸福的青鸟
领航一段幸福之旅
人类不满的根源
文化的后盾
善用经验
解放意识
第二章 意识,快乐泉源
意识的内涵
意识的极限
无价的资源
关于自我
精神能趋疲
意识井然有序
自我的成长
第三章 欢喜三味
享乐与乐趣
体验乐趣的要素
目标不假外求
第四章 快乐心流何处寻?
心流活动
心流与文化
自得其乐的性格
在困顿中体验心流
第五章 感官之乐
挑战体能的极限
“动”的乐趣
爱到最高点
控制的最高境界
视觉之乐
聆听喜乐的乐音
美食乐无穷
第六章 知性之乐
身体与心灵相辅相成
记忆:科学之母
心灵游戏
文字的游戏
挖掘历史宝藏
科学的兴味
爱智之学
业余与专业
第七章 工作之乐
乐在工作
乐趣盎然的工作
工作与休闲
莫虚度闲暇光阴
第八章 独乐?众乐?
微妙的人际关系
难耐寂寞之苦
驯服孤独
天伦之乐
胸怀大我
第九章 改谱命运交响曲
扭转悲剧
纾解压力
化腐朽为神奇
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
第十章 再创人生真谛
何谓意义?
培养方向感
下定决心
重获内心和谐
一贯的人生主题

编辑推荐

  《幸福的真意》是积极心理学世界级领军人物、心流体验之父的传世之作  解开快乐密码、开启幸福之门的心灵之书  人何时最幸福?  幸福并非瞬间发生,也不受外在事件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理解。  当心灵经验达到最优状态时,心中澄明无碍。  当个人的身心发挥到极致,从事的活动也能因此而价值百倍,生活将不再度日如年。  学会掌控心灵意志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这种能力,也就相当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作者简介

《幸福的真意》作者投入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钻研人类深邃的喜乐经验,凭借丰富的学养,揭开快乐的真相,使人们重获内心和谐与幸福满足。借由书中的启发,人人都可以通过内在的省思,提升日常生活经验的层次,享受超越自我、得意人生的狂喜。今天,“不快乐”的文明病日益猖獗,你是否发现许多人终生盲目追求,幸福仍像抓不住的青鸟?
人生只有一次,没有人希望自己活得浑浑噩噩。但是,若想活出生命的真意,享受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生活,就必须依靠自己把握方向,不为外力所控,充分利用时间与潜能,发挥个人特质,并与宇宙万物相契合。

图书封面


 幸福的真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1、精神能趋疲一个小故事:今天你实在是很倒霉,上课(上班)迟到不小心被老师(老板)抓到,结果被骂了一通,回到家,你看到小妹妹(你的家人),就对她撒气。小妹妹也很郁闷,就去踹小猫,小猫莫名其妙被踹,也不会无所作为,愤然离家出走……….这种情形就是作者提到的“精神能趋乏”,和《学习的艺术》一书所说的“漩涡效应”如出一辙:一开始所犯的一个错误并不严重,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接踵而至的第二个、第三个错误就会把人带入万丈深渊。2、FLOW那么通过什么方式跳出“精神能趋疲乏”(漩涡效应)的怪圈?答案是心流(flow):意识尽然有序,人与活动融为一体,和谐一致,忘我且忘他。作者总结了各种各样心流的经验和方法,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官之乐、知性之乐、工作之乐、朋友之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体验各种各样的乐趣,关键在于投入注意、时间精力,全身投入,主动感受,而不是消费享乐、纵情声色,被动享受。FLOW的关键在于:有挑战的工作、明确清晰的目标和反馈、全神贯注、掌控自如、浑然忘我、知行合一。关键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做。3、统一的心流---构建和谐的人生目标本书最大的特色,对我启发尤大的地方在于:作者创造性地将各种心流综合了起来,就像各种五颜六色的漂亮珠子用一条项链把它们都串了起来一样。为什么要用链子串起来?因为在一种活动中达到心流,并不能保证这个人在人生的其它方面也有同样的水准。如果不能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将各种心流衔接起来,只能产生支离破碎的乐趣。那么,如何将整个生命化为统一的心流经验?答案是构建自我和谐的目标、构建统整的“人生主题”:由目标指引、塑造人的一生并赋予生命意义的所有行动。这个观念涉及一系列跟一个终极目标有关的各个分目标,个人所做的每件事都因为与终极目标相关而充满意义。(可以采用倒推法—写墓志铭的方法,问清楚究竟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构建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结果就是自发自觉地实践和坚持自己的“人生主题”。其中的关键是对痛苦和创伤的解释和应对。(即:把问题和困难解释为一项可能的挑战,在困难问题面前我们并非无所作为,而且,我们的作为不仅对自己的成长有利,同样对他人也有益处)。4、源于前人,超于前人在困顿、徘徊、犹豫、迷失中,我们如何构建自我和谐的目标?我们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和谐?我们如何从容而冷静地应对生活赋予我们的挑战?答案是:从我们前人的智慧中。文化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有秩序的资讯:伟大的建筑、艺术、音乐、戏剧、舞蹈、哲学,都是以和谐克服混沌的好榜样,任何人都可以效仿,但很多人却忽视他们的存在,只想依靠一己之力创造生命的意义。这种态度和我们希望每一代人从无到有,凭空创造出一套物质文化并无不同。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不会指望自己再重新发明轮子、电力等现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工具。相反,我们会从老师、书本、模型中,寻求制造这种东西的资讯,设法更上一层楼。放弃祖先辛苦累积的教我们如何生活的知识,或者自以为自己靠自己的力量,发现一套合适的目标,都是妄自尊大。只有当我们了解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才知道我们要到哪里去。当我们了解自己为什么是现在这样,我们就能了解直觉和冲动、社会和文化的局限,我们就更容易把精力导向正确的方向。因为了解,所以宽容。因为了解,所以自由。因为了解,所以超越。
  •     《生命的心流》《幸福的真意》, [美]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中信出版社 2009年1 月版,2011年 6月再版。这两本书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希望通过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探讨一个古老而又基本的问题:人如何获得快乐,何时最幸福?世界上有些知识,我们一生下来,就注定要比前人知道多得多,比如自然科学领域。但另一部分知识,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社会如何演进,每一代人都要重新获取,前人的努力无法成为我们现成的经验,这种知识可以称之为智慧,是关乎人生的终极命题,比如,什么是幸福?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说,世人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最高目标。时光流逝,现代人对幸福的理解并不见得比亚里士多德更透彻。对于“幸福”二字,我们每一代人都要重新思考,重新来过。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契克森米哈赖花费 25年光阴去研究幸福的原因。说到幸福,先从快乐说起。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找到乐子,读一本有趣的书,看一部好电影,听段相声或脱口秀,与几个朋友聚餐畅饮一番……但这些快乐转瞬即逝,不能持久。古希腊哲人第欧根尼曾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一个诚实的人;而今天要找到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恐怕更加困难。——也许快乐总是短暂的,不快乐却是长久的。本书作者契克森米哈赖却认为,真正的快乐源自于我们的意识。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就会使自己快乐或悲伤;意识的力量也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反败为胜的挑战。索尔仁尼曾把身陷囹圄的不堪转变为另一种体验。他说:“有的犯人会设法冲破铁丝网逃脱!对我而言,铁丝网根本不存在,犯人总数并没有减少,但我已飞到远方去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写出《古拉格群岛》这样伟大的作品。这种由自我意识带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我们平时之所以感到快乐不能持久,是因为我们的意识一直生活在表层的世界,由此带来的是:浅浅的喜悦、浅浅的心情、浅浅的参与、浅浅地工作……浅浅地活着。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浅浅的状态,让我们投入地、深入地去生活,去获取那种像美酒一般浓郁的、回味无穷的乐趣呢?其实,这种快乐也就是幸福,幸福是真正快乐的升级。这就是这两本书要告诉我们的,幸福的真意是什么。在《生命的心流》中,作者契克森米哈赖开创了“心流”( flow)的概念,简单地说,心流是指一个人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某项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挑战时的感受。心流发生时,人必须投注全副精力,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意念因此得以完全协调统一,从而生命获得极致的发挥。在任务完成后,心流的体验会让我们心生感激与快乐之情——这是一种真切的长久的快乐。我们多少都有过心流的体验,例如,经过一番心血完成某件比较艰难的工作,当时的心情,只有你自己明白。作家“思如泉涌”的完成一篇小说,音乐家激情澎湃的完成一段即兴演奏,当心流发生时,他们的灵魂已与艺术混为一体。心流不同于简单的快乐,我们在看某个肥皂剧,玩无聊的游戏时,同样会感到快乐,但这类快乐十分脆弱,需借有力的外在环境方能产生。唯有从心流带来的快乐,是自己塑造所得,对个人意识的拓展与成长才有助益。达到心流有几个所需的条件: 1)清晰的目标。2)较为清楚的行动准则。 3)有立即回馈,让人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完成每一步骤后,能够立刻判断自己是否有所改进) 4)当事人对所做的事具备高技巧,同时面临高挑战。 5)当事人尽全力接受挑战。我想可以通过作者以下几段话,清晰的表达出心流与幸福生活的关系:莫虚度闲暇光阴正如前面谈过的,虽然一般人都很期待下班回家的一刻,准备好好享用辛苦挣来的闲暇,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利用这段时间。更具讽刺的是,工作的乐趣比闲暇更多,因为工作有类似心流活动的内在目标、回馈、游戏规则与挑战,能使人投入,全神贯注,浑然忘我;然而闲暇却没有结构可言,必须花更多精力才能把它塑造成产生乐趣的形式。需要技巧的嗜好、设定目标与范畴的习惯、个人的兴趣以及内心的自我纪律,都有助于使闲暇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一个再创造的机会。但大致而言,一般人在闲暇时错失享受乐趣机会的情况,比工作时更严重。未来属于善用闲暇的人不断兴起的休闲事业,以用富于乐趣的经验填满空间、时间为宗旨。然而大多数人不但没有善用生理与心理资源体会心流,反而花许多时间,坐在电视机前观赏知名运动好手在大体育场的表演。我们并不创作音乐,而只听身价数百万美元的歌手的白金唱片;我们不从事艺术创作,只会对拍卖会场上喊得最高价的名画赞叹不已;我们也不肯冒险贯彻自己的信念,只会每天花几个小时,看演员在虚拟的情境中,假扮出生入死。这种替代的参与方式,至少暂时粉饰了浪费时间的空洞感。但是跟投注在真实挑战上的专注相比,它实在太薄弱了。从技巧的运用中产生的心流经验,会带来成长;纯属被动的娱乐背后,什么也没有。全人类加起来,我们每年浪费了数以百万年计的人类意识,这么大的能量本来可以用来完成更复杂的目标,带动乐趣横生的成长,现在却浪费在模拟现实的刺激追求上。大众休闲、大众文化,甚至包括所谓上流文化在内,都是因为外在的因素(例如炫耀个人的地位)才赢得消极的注意,成为心灵的“寄生虫”。它们吸收精神能量,却没能提供实质的力量作为报酬,只是徒然使我们变得比原来更疲倦、更沮丧而已。除非一个人能自行控制工作与闲暇,否则注定会感到失望。大多数的工作与休闲活动一一尤其是消极接受大众传媒的方式,都不是为使人变得更快乐、更强有力而设计的,它们只是某些人赚钱的工具。如果我们听任它们得逞,它们就会吸干我们的生命精髓,只剩下一副空壳。另一方面,工作与闲暇正如同人生,可以应我们的需求发挥作用。学会从工作中发掘乐趣,不浪费闲暇的人,会觉得人生越发有价值。布莱特比尔写道:“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懂得善用闲暇的人。”看来,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工作时能体验到心流,闲暇时也过得丰富多彩,不会虚度的人。之所以有那么多人体验不到快乐是因为他们在工作时充满抱怨和痛苦,好容易熬到下班,又任之虚度,他们整个生命都暗淡无光。唯有从每天的生活经验中创造乐趣,获得心流体验,才能真正提升生活的品质,也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幸福并非瞬间发生,也并非刻意得之,它与运气或几率无关,它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幸福并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的。哲学家密尔说 :“自问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只有在不计较好坏,全身心投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时,才会觉得幸福,直接去找反而不会奏效。契克森米哈赖十分赞成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中的观点:“不要以成功为目标一一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也就是说,幸福感只不过是目标既达的某种附属现象。威尔·史密斯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所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实际上,契克森米哈赖是芝加哥大学心理系教授,同时他被誉为“积极心理学的世界级领导人物”。“积极心理学”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这是现代心理学中比较热门的一个分支,也是在众多成功 /励志书籍中,创造畅销书最多的一个主题,例如《秘密》《不抱怨的世界》《遇见未知的自己》《正能量》等等,所有讲到这个词的人无不受到契克森米哈赖的影响,但作为一名严肃认真的学者,契克森显然没有那些畅销书作家一样频繁曝光。在实证行为主义盛行的20世纪 70年代,契克森米哈赖依然大胆提出当时学院派学者不敢也不愿追溯的心灵现象一一人类的最优经验( the optimal experience)。该理论比另一位更早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巅峰经验”( the peak experience)更胜一筹。马斯洛是从人类超越性存在的观点出发,体验自我实现的巅峰经验的;这种经验虽然与契克森米哈赖教授的“最优经验”有共同之处一一即“忘我”的境界,但起点完全不同;马斯洛是从哲学的超越性出发,含有浓厚的意念论倾向,而契克森米哈赖教授从现象出发,提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人为什么会专心致志,浑然忘我?”随后,他提出了“心流”的概念。《生命的心流》与《幸福的真意》可以称之为两本绝对经典的心理学名著,在对心灵探索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书 1997年在美国出版,引起轰动。 2009年才由中信出版社引进中国大陆,但是,它们价值和地位显然没有得到中信的重视。 2011年,出版社再版这两本书,分别改名为《专注的快乐》和《当下的幸福》,仅凭这两个名字便已失去原作的味道,况且它们一直被定位在成功 /励志类别,实乃焚琴煮鹤,暴殄天物!读一百本励志书也不及读一本这样的心理学名著!
  •     此书和马丁塞林格曼的学习乐观达到同样的高度。flow理论把每个人的经历给予系统理论化。流的几大要素(目标明确、及时反馈、挑战感、胜任感、时间感消失),以及如何达到的各种途径写的非常到位,有字字珠玑之感。这是本需要不时重读的书。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如何创造心流使人幸福?
  •     控制意识 建立目标 赋予人生意义
  •     一种全新的观念,要获得幸福每天有这么多得干扰,看来要找到一个途径,能让自己产生心流,不然会被无穷的能趋疲而弄的很down
  •     『心流』贯穿。触动点——珍惜有限注意力,有限。
  •     还行吧 就是比较啰嗦 简单的来说 就是人要做一些有技巧并让人能看到提高 投入汗水的事情 人就会满足和快乐
  •     很多地方还得细细品味,有空再读次
  •     《当下的幸福》《幸福的真意》是同一本书
  •     缜密的思维,直言不讳说出真相。如当头棒喝。
  •     高三毕业时看的,作为一个中国式家庭的孩子,在爱的环节上,真是浑身躺枪。
  •     真正爱的力量的喷涌,包括写下附注的这个瞬间,我也是体验心流的,因为我全身心的集中当下,只是为了在此时此刻把握稍纵即逝的情感体验,控制自己的精神能,抵抗能趋疲~是第二遍了,我也喜欢技巧和挑战,在这个炎炎夏日增加自己强烈的信心!
  •     剖析快乐与幸福,论爱好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高生活品质指南。目的性过于明确使行为成为手段的时候,往往结局欠佳。
  •     心流 复杂化 技巧 难关
  •     1,果然这本是通俗读物。 2,要把作者(得到认可)的理论和其世界观分开。
  •     学习更集中自己的精力用于创造幸福
  •     整顿注意力,随心所欲进入心流
  •     心流理论
  •     幸福是一种充溢在心中的希望之光。
  •     心流是躲不过的...
  •     前半部分不错
  •     乐趣与享乐的区分,以及心流的定义,其余的没仔细看,有这两点足够
  •     流,人生,游戏,幸福
  •     心流,这个观念改变了我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
  •     亮点在序言和前面,其他虚到不记得
  •     追求幸福,幸福并不来源于爱你的老公和可爱的儿女,而是来自于自己
  •     这本书的重点就是在介绍Flow
  •     非常好的书
  •     忘我是幸福的一种表现
  •     2013最好的读物
  •     『一个年轻人问历史学家卡莱尔,他将如何改革这世界,卡莱尔答道:”改革你自己,这样世上就少了一个恶棍。” 他的忠告至今仍然适用。』
  •     了解你自己。
  •     通过controlling self-consciousness建立意识的秩序,避免陷入原始的混沌状态
  •     没用
  •     好。心流第一书。
  •     这是一本让我醍醐灌顶的书,打破了我生活的僵局。一直以来,我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如此矛盾:一方面认为自己应该专注于写论文;另一方面,每次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却久久落不下去。每天都很懊恼,每天都在原地踏步。此书让我明白,我的矛盾是来自于对写论文的目标不明确,这个目标不是发表,是切切实实地知道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达到了一定水准,是逻辑清楚、论证有力。其次,论文写作规则不了解、没有及时明确的收到“我进步了”这样的及时反馈,也是造成我矛盾的根源。所以,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找到如何写好论文的新途径。 仔细的研读、认真的笔记,非常有收获!
  •     分析了“最优经验”产生和经历的过程(心流)。明确的目标、行动、量化反馈。P.S.读心理学的书籍总是会产生一种感慨:人还真是个智慧又脆弱的矛盾生物。创造文明却不断放弃“进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预设呢?“进食的快乐是为确保身体得到充足营养,性爱的快乐则是鼓励生殖的手段”,却没有对“自控”的预设。
  •     自控自律
  •     积极心理学
  •     幸福的科学
  •     比想象中的要深刻。
  •     一本关于如何找到幸福的行动指南。
  •     幸福、圆满,应该是构造出一个足以抵抗外部干扰的、可以充实感受的、稳静的“回路”,以“心流”的形式。
  •     心流
  •     2012.10.28
  •     本书探讨的是如何通过心灵而获得幸福的过程。幸福的真意,就是全心全意做好手边的每一件事,在越来越复杂的挑战中寻找并获得乐趣。
  •     直接写目录就够了啊,说那么多废话,2星只给一句话:全部注意力在自己身上,也是会有问题的,失控了,问题显现。win-win才是王道
  •     阳志平推荐 关于心流
  •     开始看得很艰难,慢慢跟着作者探寻心流,也渐入佳境。不是简单的励志书,看进去后能从根源改变对主观意识的认知,非常值得一看。
  •     给人启发莫大恩德
  •     看完74页,无任何收获,写的都是人人懂的大道理,很空洞,没什么作用,不看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