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经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人际与社交 > 官经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4
ISBN:9787806998885
作者:(清)汪辉祖
页数:398页

章节摘录

  古有生辰纲,居奇邀宠,就是始作俑者,为了个人的私欲,而侵扰人民,成就了一人,贻害了百姓。同样的道理,如果只是把土特产用来作为向上爬的垫脚石,或是作为营建关系的敲门砖,实有损于土特产的本真之味,最终也将变得霉烂,令人诟病。  【史鉴】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史载:五岭之外的岭南地区,在古代每年都要进贡鲜龙眼和荔枝。最早的是葛洪《西京杂记》说:汉刘邦称帝时(公元前206年一公元前195年),收到南海尉赵佗自岭南进奉的荔枝,很高兴。到东汉时期,进奉荔枝更成为一种制度。  自居易《荔枝图序》写道:“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自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但是不耐贮藏:“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古代宫廷要人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十里设驿,五里岗亭,马不停蹄,人不离鞍,不分昼夜地驰驱传送,沿途使者飞奔,众鸟惊啼,尘埃漫空……数千里的路途中不知有多少人为此丢了性命,多少匹马被累毙于驿路之上,给人民造成了很多痛苦,但是贡奉者为了求得宫廷享用者的欢颜,更是以此为荣耀,争相敬献。在历史上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更是穷奢极欲。相传杨贵妃喜食鲜荔枝,于是唐明皇命蜀中、南海并献,派骑专程飞驰传送数千里,从广州送到长安,色味未变。依然如刚摘下一样,鲜美无比。杜牧有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将这件事写入诗中。为了满足宠妃的口腹之欲,看到宠妃尝到鲜荔枝时的笑靥,唐明皇真是不惜一切代价,那种情景,自然而然地使人联想到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为博取褒姒的一笑,断送了周王朝传承数百年的江山。

前言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形成了一个具有浓厚功利色彩的官场。  而官场则是在这各种“场”中,最具代表性的舞台。在这个特定场中的人们的千姿百态,淋漓尽致地展示着人性的真实。当然,不论是何种场,也都有相应的游戏规则。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遵守这些特定的规则,忽视或是践踏约定俗成的规则,只能是给自己找麻烦,使自己的人生充满艰难,除了延迟自己抵达目标的时间而外,并无助益。就是说,人无时无刻不受到各种规则的约束,尤其是身处官场,更是不由自主。官场的规则,谁也不能三言两语说得清楚。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在历史的官场上,不分什么专业,只有职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如果你遵守规则,那么你的人生就会顺利一些。如果你蓄意破坏而又自己不具备制定规则的相应的条件,你就会被撞得头破血流,等待你的只能是失败,以至于毁灭。因为,规则是必要的。而能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就是合理的,就具有存在的意义,即使是有待商榷或需要作出修改,也还是要暂时遵守。况且,有总比没有要好些,这是一定意义上的公平与公正,是人们通过无序的摸索后,约定俗成共同建立起来的。如果你在某个方面受到阻击,千万别找规则的麻烦,还是平静地从自己的现实出发,从自身找问题,这样你还会有机会。如果你执迷不悟,妄想改变规则,那么,你就是与整个“场”和这个“场中的所有人”过不去,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还是反求诸己的好。不要得意,也不要忘形,更不要蛮干。

媒体关注与评论

  做官治事,不能不用读书人。  ——清·尹继善  居官典幕者皆宜日览……居官佐幕与立身之道均在其中。  ——清·鲍廷博  只要把它读熟,将来出去做官,自然无往而不利。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内容概要

汪辉祖(1730一1807),字焕曾,号龙庄,萧山昭东大义村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中进士,历任宁远县知县、署道州牧、善化令,后因足疾乞休回乡,嘉庆十二年(1807)逝世。著有《元史本证》、《史姓韵编》、《九史同姓名录》、《二十四史同姓名录》、《二十四史希姓录》、《辽金元三史同名录》等,尤以《学治臆谈》、《佐治药言》、《病榻梦痕录》行世甚广。

《官经》一书根据清代几本著名的官场教科书《佐治药言》、《学治臆说》、《学治说赘》、《幕学举要》、《传家宝》等汇编整理而成。书中叙述古人对官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其中不乏官场权术和机变,甚至有以情代法之论,但其目的却是警醒世人,劝人向善,弘嘉官贤臣之道,扬清官良吏之法,明显地反映出作者憎爱抑扬的立场。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篇  为政方略上任之初,重振官声赴任交接,褒扬德绩土产奇物,宜慎馈遗慎始创新,勿务虚名务实爱民,贵在清心赤心竭忠,惠泽桑梓深沉含蕴,免致嫉妒宜重情理,切忌勉强扬善惩恶,公正爱民剖断讼案,情法两平存心专注,必有所济要害部位,择人而用臧获之用,尤当防范明察检束,用人以赏居官勿贪,节用自重上下和谐,情意相通不知进退,不足为官兴隆荣昌,皆由自助诉讼审夺,省事为要事起仓猝,尤贵镇静留意民间,收罗干才小人作梗,易隔难申明察四彻,谨防壅弊公文政务,亲手签署吏役构诬,不可偏听恳恻剀切,慎起讼端法令公告,务必简明风尚教化,首重礼仪治河兴利,慎为举措屯田营治,因势利导案犯人证,随时核查社会风气,在于官体保境安民,官之本分藏富保富,为治要道节制酬酢,压缩官费号令告示,慎勿滥发积谷社仓,备灾防患示民以信,民自敬服饮啄前定,尽职安命进退之机,必先自立第二篇  佐治谋议处事虚心,幕佐品行幕佐荐任,首重操守修身齐家,古训宜遵建言献策,温词委致事无定论,勿急上陈论事究理,畅言勿隐忝为佐属,宜尽心力既受所托,必忠其事捕捉提令,慎勿轻签草供之辞,未可凭信宾主随缘,去留自主朝暮去就,唯贤而助不亢不卑,磊落奉公朝夕相处,习染默化读书为本,慎入幕途世途多变,交友宜慎怀璧自珍,勿务攀援谋生艰辛,常虑家计律己谨严,磊落光明贿非固求,但宜自守恃才深究,为官所忌官之得民,清勤慈惠勤理事务,勿使壅滞精熟律例,公平持论读书明理,经世致用非分勿取,授受分明慎择枝栖,职守诚敬玉成美意,切勿自矜为民办事,必惜民力安贫自守,始终如一勤敏任事,尤贵中正幕中流品.良莠混杂第三篇  执法为民执法传讯,立心宜正关乎人命,慎言过当枉法更改,必遭报应分清案由,勿滋蔓延为民谋利,务求实效讦词启讼,必当严斥治盗安良,明断构陷详实审诘,据赃定罪缉捕贼盗,切忌成见贼情各异,宜详慎别盗案查办,以速为贵关涉命案,不可枉纵交接授受,互为设想征粮催课,唯在得人办理案讼,见解为主词讼审理,公正剖断幕途惨淡,甘苦自知事非急切,毋肆签拘第四编  修身养德立身处世,循理勿苟为官图治,才德必备与人共事,笃定勿疑才识通达,宁谨勿恃前人经制,慎勿轻改吃喝应酬,适当有度随处留心,必有助益慎为管押,莫使害民及时审理,省事安民听讼察断,注重情理为官专任,祸福自造律例精义,细细体究勤政省事,爱民之本救灾赈济,务尽心力抓获逃犯,留心细察捕蝗救灾,协力共济领会上意,正确办理辣忍过刻,必遭报应浮言访案,不足为凭男女奸案,宜当明察郑重受理,按期审讯法重事实,情贵存疑敬奉公义,协调合作清理积欠,必当亲为田产疆界,从速化解民事争讼,调解为主为治之道,从严惩儆鬼犹瞳之,可勿慎欤敬事职责,诚笃协办为人求生,法策要诀银钱管理,轻勿染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恭奉自尊,大度包容仕途坎坷,重在自爱盗案审理,保全良善街谈巷议,民心民意案情略似,勿据成墨上级批示,慎重办理公正判案,谨慎呈报法不容渎,贵在持平依法办案,删繁就简罗织牵累,严词批斥告词批驳,切忌草率透过告词,洞悉意图办理命案,勿累无辜为官一任,以民为本蝇利策驱,慎防偏听秉正自持,聚散从缘安良之道,除暴为要命案曲直,详察情实赈灾救民,莫图私利法有一定,情别千端初交不易,交久更难用人不易,唯德唯才运用法律,宜合实情宾主相交,不可忘形存心仁恕,必获厚报治理地方,顺应民意公平公正,存心公道着手事务,慎思机要清正廉明,为官之本待人处世,唯敬唯谨统御之道,深藏不露为政智略,刚柔相济气度恢宏,有容乃大执法徇私,终致害己随时留意,诚心待人瓜田李下,宜自惕厉防微杜渐,尊法重令为官准则,谨奉不辍

编辑推荐

  弘嘉官贤臣之道 扬清官良吏之法  典藏《官经》的四大理由  为官从政必备:宦海沉浮,从容不迫,俯仰自如,左右逢源。  立身处世首选:立身处世,指点迷津,安身立命,得心应手。  清官良吏之法: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宠辱不惊。  发人深省之作:笔力深厚,入木三分,佐治药言,发人深省。  莫测宦海中俯仰自如的金玉良言  立身处世指点迷津之作  为官从政每日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官经》内容简介:在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形成了一个具有浓厚功利色彩的官场。而官场则是在这各种“场”中,最具代表性的舞台。在这个特定场中的人们的千姿百态,淋漓尽致地展示着人性的真实。当然,不论是何种场,也都有相应的游戏规则。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遵守这些特定的规则,忽视或是践踏约定俗成的规则,只能是给自己找麻烦,使自己的人生充满艰难,除了延迟自己抵达目标的时间而外,并无助益。就是说,人无时无刻不受到各种规则的约束,尤其是身处官场,更是不由自主。官场的规则,谁也不能三言两语说得清楚。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图书封面


 官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汪辉祖的司法经  汪辉祖,浙江萧山人,清朝最有名的师爷,他的《学治臆说》、《佐治药言》是当时师爷们奉为圭臬的“圣经”。这两本书中没有古人著书立说爱讲空洞的大道理的毛病,也没有今人讲话时虚假拔高自己政治品格的通病,里面说的都是切身体验和真实想法,不妨当作初涉司法场的“菜鸟”们的入门之规、立身之本。  一、司法官为什么要有独立的操守?  文:官声贤否去官方定,而实基于到官之初。盖新官初到,内而家人长随,外而吏役讼师莫不随机尝试,一有罅漏群起而乘之。近利以利来,近色以色至,事事投其性之所近,险窃其柄。后虽悔悟,已受牵持,官声大玷,不能箝民之口矣。故莅任时,必须振刷精神,勤力检饬,不可予人口实之端。(《学治臆说.珍爱名声》)  按: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有利益集团的存在,单纯地看,利益集团谋的都是私利,都需要通过司法官的权柄来排斥竞争者的分享,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司法官被单一利益集团绑架和拉拢,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和马前卒。从表面上看他也兢兢业业,也风风光光,也像是受人爱戴,但实际上早已沦为利益集团的傀儡不能自拔。所以,没有操守的司法官,看着是只虎,实际却是伥。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古典阐释  文:亲民之吏,分当与民一体,况吾辈佐吏为治,身亦民乎?尝见幕友,位置过高,居然以官体自处,齿鲜衣轻,渐不知民间疾苦。一事到手,不免任意高下,甚或持论未必全是,而强词夺理,主人亦且曲意从之,恐其中作孽不少。余在幕中,襄里案牍,无论事之大小,必静坐片刻,为犯事者设身置想,并为其父母骨肉通盘筹画,始而怒,继而乎,久乃觉其可矜。然后与居停商量,细心推鞫,从不轻子夹秽,而真情自出。故成招之案,鲜有翻异。以此居停,多为上台常识,余亦籍以藏拙,无赋闻之日。故佐治所忌,莫大乎心躁气浮及拘泥成见。(《佐治药言.静心处事》)  按:司法官不是泥塑木雕的佛像,执法中也有情感因素在起作用。这种情感首先不是“怒”,怒是对犯罪的愤恨,属于小民百姓的大众情感,汇在一起就是民愤;其次不是“怜”,怜是对犯罪的姑息,容易把自己等同于一般老百姓;第三,也不是“慨”,慨是转移话题,将情绪引向别的目标,比如权力的腐败啊,从而将自己无限拨高,由司法官变成了政客。当前有高层主张司法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感受,这是司法心虚的表现。司法官应该是一个脱离了低级情感而具有高尚品性的灵动者,他执法的时候不是没有感情,而是超越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在充分体察了人性的弱点和人情世故后的从容淡定、将心比心,套用佛学和儒学的概念,分别是“舍”和“恕”。  三、生存的法则:摆正位置  文:属吏受上官之知,可展素蕴矣。然先受知者忌之;将受知者嫉之;求知而不得者伺隙而挤之。百密一疏,谣诼生焉。上官不一,不能无爱憎之别。即皆爱我矣,保继求者之取舍一辙乎。骆统有言:“疾之者深,谮之者巧。”受宠如惊,唯阅事者知之。(《学治臆说.受赏勿骄》  文:亦有怜才上官,不慑之以威,而结之以恩。迁以好官,调以美缺,受恩渐重,图报渐殷,不得不承其志趣,为之驱策。余向言佐治勿过受主人情,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唯吏亦然,攻受恩之名,最不易处。(《学治臆说.受恩戒多》)  按:“赏”和“恩”意味着你自身本不拥有,是他者的施予。要知道,只有“才”与“能”是你自身拥有的。上司的恩赏表明你比同侪多了自矜的资本,但也多了一份对上司的义务。施予者以惠而不费的成本收购了你不菲的资产,对他而言,这是蝇利,对你而论,分明是血酬。  四、如何竞岗双选?  文:俗所指美缺,大率陋规较多之地,岁倒所入人人预筹分润。善入而善出,惟才者能之。或不善于入而不能不出,则转自绌矣。虚其绌而入之不谨,过不旋踵。惧有祸而入之,稍慎又不足以应人之求。故美缺尤不易为。自好者,万不宜误听怂恿垂涎营调。白香山诗云:“妻妾欢娱僮仆饱,始知官职为他人。”今之为美缺者,饱僮仆而已,妻妾欺娱其名也,实且贻子孙之累为。余向客临安,夜中闻雁,有“稻粱群鹜其,霜露一身寒”之句,非有所感也。主人至晴川讽咏数过,潸然泣下。明年以终养去官。居美缺者可不常自敬乎?(《学治臆说.美差陋多》)  按:在“义”者的眼光看来,本没有美差与苦差之分,而在“利”者的眼光看来,才念念不忘揽个肥缺美差。汪辉祖还是通过以利说利的方式“含泪”劝告那些逐利者:追了半天,仍是其他人得利,何苦呢?道理讲得形而下了一些。依形而上的观点来看,孜孜以求美缺的人,好比钱钟书在《围城》中比喻的,大意是猴子争着要爬到高处,于是把丑陋的屁股给暴露了。  五、司法大染缸  文:嗟乎!幕道难言矣。往余年二十二、三初习幕学,其时司刑名钱谷者俨然以宾师自处。自晓至幕,常据几案治交书,无博奕之娱,无应酬之费。遇公事援引律义,反覆辨论,间遇上官驳饬,亦能自申其说。为之主者,敬事惟命礼貌,衰论议,忤辄辞去。遇有一二不自重人,群焉指目而讪笑之,未有唯阿从事者。至余年三十七、八时犹然。已而,稍稍委蛇。又数年,以守正为迂阔矣。江河日下,砥柱为难,甚至苟苴关说,狼狈党援,端方之操什无二三。初入仕途,往往坐受其误而不自知。于此,欲得贤友,宜向老成同官虚心延访,遮几遇之。(《学治臆说.身不由己》)  按:古今同慨!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初始的坚守在冷酷的现实面前节节败退,是纯洁的友情在恶劣的竞争中荡然无存。有棱角的是不成熟的表现,有个性的是处不好人际关系,有才华的是捣乱份子……劣币驱逐良币,最后侥幸留存的不是老狐狸就是老好人。这是什么样的世道人心?  六、新官秘笈  文:裁陋规,美举也。然官中公事廉俸所入,容有不敷支给之处。是以因俗制宜,取嬴应用忽予汰革,目前自获廉名,迨用无所出,势复取给乎民,且有变本而加厉者,长贪风,开讼寡,害将滋甚极之。陋规不能再复,而公事棘手。不自爱者,因之百方扣克,奸宄从而藉端善良,转难乐业,是谁之过欤?陋规之目,各处不同,惟吏役所供,万无受理。他若平余津贴之类,可就地方情形斟酌调剂,去其太甚而已,不宜轻言革除。至置篆之员,详革陋规,是谓慷他人之慨。心不可问,君子耻之。(《学治臆说.裁陋宜缓》)  按:在人心没有改造好之前,任何性善的假设都是危险的。人们不会为了空洞的目标就被振臂一呼所响应的。切记,上任慎放火。存在都是合理的,陋规有其产生的理由,尤其是在我们的社会里。陋规虽然是“恶”,但没有从人性和制度的根子上解决问题之前,掩埋一个“恶”是需要制造无数的“恶”才能达到的,大家应该还记得打开所罗门瓶子和潘多拉盒子后的后果。  七、司法官不敢贪墨的经济学分析  文:吏不可墨,固已。余则以为匪。惟不可亦且不必。数十年前,吏皆洁,谨折狱以理。间以贿胜,深自讳匿。自一二亏帑之吏,藉口弥补,稍稍纳贿。讼者以贿为能,官惟贿径不开,莫得而污之。偶一失检,墨声四播。盖家人吏役皆甚乐官之不洁,可缘以为奸。虽官非事事求贿,而若辈必曰:非贿不可!假官之声势,实役之橐橐。官已受其挟持,不能治其撞骗。且官以墨著,讼者以多财为雄,未偿行贿亦昌贿名。其行贿者,又好虚张其数自诩。富豪假如费藏镪三百两,必号于人曰五百两。而此三百两者说合过付,吏役家人在在分肥。官之所入不能及半,而物议论传多以虚数布闻。上官之贤者,必摭他事弹劾,即意甚怜才,亦必予以愧厉之方其不贤者,则取其半以办公,而所出之数已浮于所入之数,不得不更求他贿,自初其匮,而上官之风闻覆至。故贪必愈墨,且愈贪,阳谴在身,阴祸及后,则何如洁己自守者。临民不怍,事上无尤乎。(《学治臆说.拿人手软》)  按:主张法治的都有一个“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说的是人都是理性的动物,“它”根本上都是以“是否有利于发展本人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本人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这三个标准来决定自己的每一个行为的。当贪墨的代价(成本)大于其收益且贪墨被揭露的概率超过安全系数时,“经济人”就会选择遵纪守法,相反,“它”就选择贪赃枉法。当然,传统的道德、经济利益体的榜样、刑罚的宽严等也是波动因素,但不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汪辉祖的那个世界里,司法官不敢贪墨的假设条件是:(1)司法透明度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以致行贿数目都清清楚楚);(2)惩罚机制介入之迅捷令人赞叹;(3)上级不是贪墨利益群体且赏罚分明;(4)社会舆论足够强大;(5)有个灵验的终极审判者:阴祸。  八、隐蔽的政治  文:恃信之官,喜以私人为耳目访察公事。彼所倚任之人或摇于利,或蔽于识,未必俱可深信。官之听信原不可恃,全在幕友持正不挠,不为所夺。若官以私人为先入幕,复以浮言为确据,鲜不偾事。盖官之治事,妙在置身事外,故能虚心听断。一以访闻为主,则身在局中动多挂碍矣。故访案慎勿轻办。(《佐治药言.慎用亲信》)  按:古时代在巴基斯坦、阿富汗那个地方有个花拉子模国,国王隔三差五要派出一个信使去打探一下与邻国战争的结果,如果信使回来报告的是坏消息,信使就会人头落地。结果可想而知,每次回来的信使报告的情况都如CCTV一样,“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现在社会文明了,不斩信使了,但派出去的信使素质并没有提高,水平倒有所提高,他们报告的情况都验证了“国王”的判断,从而不断证明了“国王”的伟大与英明,渐渐地,信使就捆绑了“国王”。  九、生存法则文:职官之义,唯上所使。上官以公事见委,艰苦皆不可辞,使我以私,必当自远。不特私事也,名为公事而行私意于其间,一有迎合便失本心。为愈熟,委之愈坚,其势必至丧检枉法。此当于受知之初,矢以朴诚,不知有私,惟知有公。上官以为不达权宜,便是立身而高处。(《学治臆说.谨受私托》)  按: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按说很容易分别,难在上司交办的事。花花肠子多的人以为机遇,不达权宜者视为畏途,各人自有各人修为。单位生存法则之一,凡是上司的事在下属俱为公事;之二,上述公事俱须按私事的程序和重视度办;之三,由此产生的风险自担;之四,以上法则是否适用参考“经济人”假设理论。  十、如何表达不同意见  文:官以利民省事为心,非有异于幕也。然幕据理法心可径行,官兼情势,心难直遂。民之情,可以诉官,而官往往不易转达于上官。纳于口者,不能尽呈所言;怵于威者,又恐逢彼之怒。略涉瞻徇,便多迁就。此处能于心无负,方见平日立身功效。(《学治臆说.谨守规则》)  文:嗟乎!尽言二字,益难言之。公事公言,其可以理争者,言犹易尽。彼方欲济其私,而吾持之以公,鲜有不龃龉者。故委蛇从事之人劝曰:“匠作主人模,或且从而利导之。”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嗟乎!是何言哉!颠而不持,焉用彼相?!利虽足以感人,非甚愚暗,岂尽迷于局中。果能据理斟情。反复于事之当然及所以之故,抉利害而强诤之,未有不悚然悟者。且宾之与主,非有势分之临也。合则留,吾固无负于人,不合则去,吾自无疚于己。如争之以去就,而彼终不悟,是诚不可与炎善者也。吾又何所爱焉。故欲尽言,非易退不可。(《佐治药言.不合则去》)  按:《韩非子》里有《说难》篇,讲的就是向上进言者的为难之处。几乎每个单位都有年轻人员座谈会之类的程序,但大家还是明白的:这是考验谁沉得住气,谁沉不住气呢。识相点的知道无非是走个过场。新进人员居然有不同意见?找K吧。什么,炒单位的鱿鱼?拜托,这里是司法机关,不是公司职场,没见当下有将近500个大学生在争一个中央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吗?那些委蛇之人说得好:工匠只按主人提供的模型做东西,管它像不像样。唯一正确的结论是:这是一个伪问题,我们根本没有什么不同意见!  十一、什么是被赏识  文:古人有言“得一知己可以不憾”。夫知己讵易得哉!知己云者,用己所长并恕己所短。若己之才品未赏不知,而己之短长尚未周知,谓己有用,用违其分,是谓知人,而不得谓之知己。卒之不能尽我所长,转致绌我以短,斯殆所谓命矣。((《学治臆说.知己难求》)  按:譬如男女相恋,彼此将最闪光的一面充分展示给对方,由此两情相悦,难舍难分,这就是“知人”,达到了恋爱的最高境界,但不难。然后是结了婚,缺点虽然逐渐暴露了,觉得缺点也很可爱,优点更是值得肯定,这就是“知己”,达到婚姻的最高境界了。一个个性不敢展露、夹着尾巴做人的人,永远只是被人利用而非赏识。  十二、未来的领导者  文: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当未遇时,闻谈长吏害民之政,未尝不扼腕太息。一乎得志,则昧殷鉴之谓,当局者迷,古今同慨。故幸而居官能回念扼腕之故,常求不干清议,自无失政。(《学治臆说.得志不忘》)  按:年青人就是未来,这句话听着鼓舞人心,其实却是美丽的废话。未来只是个时间用语,没有任何褒义。年轻未显时,慷慨激昂,他日飞黄腾达后,一丘之貉。从愤青到民贼之路本只一条,那就是健忘。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擦,以前本科时还买过本厚厚的《为官之道》,玛德看过刘向《权谋书》和赵氏《反经》才知道——汪辉祖也行,总比现在的这些人拿着历史和潜规则讲得那么赤裸裸强!还是跟着古人学做官吧:“心知肚明,心照不宣”!古人多含蓄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