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早期被子植物及伴生植物群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科学 > 辽西早期被子植物及伴生植物群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
ISBN:9787542825636
页数:227页

章节摘录

  2.3 尖山沟组的建立  季强等(1999)在北票四合屯所测剖面及综合地层柱剖面,其基本地层层序是可靠的;只是他们将似  g应属于前期的一套玄武安山岩层视为后期侵入的岩床(岩脉)的观点,尚值得商榷。如前所述,季强等将这  囊三段地层从广义义县组底部划出来、建立“炒米甸子组”的创意,是可取的。但由于近年来以“中华龙鸟”及  赞辽宁古果等为代表的重要化石是产于四合屯-横道子-黄半吉沟-尖山沟一带,而并非产于炒米甸子附近,特别是,炒米甸子村是坐落在大面积分布的土城子组之上,因此如以此地名作为组名,很容易使人误解。另外,“尖山含化石沉积岩夹层”(即“尖山沟层”)是国内外地质古生物学界早已熟悉和长期使用的名称,因此,将此套地层命名为“尖山沟组”,可能比命名为“炒米甸子组”更合适些。  尚须说明的是,“尖山沟组”一名最早曾被王钰等(1954)用于辽宁本溪地区一套晚中生代的杂色沉积,作为大明山群上部的“尖山沟层”;后又被顾知微(1962)、斯行健及周志炎(]962)等同时改为“尖山沟组”。但]976年,经辽宁区域地质调查队查实,上述所谓的“尖山沟组”实际上是下伏小东沟组的倒转层位;因此上述本溪地区的“尖山沟组”一名早已被取消,也无人再予以使用。据此,现本书作者在辽西地区新建尖山沟组,似不存在“重名”之嫌。  如上所述,当前新建的尖山沟组,代表土城子组之上、狭义义县组之下的一套以沉积岩为主、夹中基性火山岩的地层,即以传统的“尖山含化石沉积岩夹层”为主、并包括其下部的火山岩或火山一沉积碎屑岩。本组时代为晚侏罗世或晚侏罗世晚期。其建组剖面为北票上园阳坡地沟一黄半吉沟一尖山沟剖面(参见第3章)。  尖山沟组的建立,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1)尖山沟组是在土城子组经过地壳短暂上升剥蚀、又下沉后,最先接受沉积的地层。这套地层在不整合面上起到填平补齐的作用。尽管它在一个盆地内的分布往往是局限的,但它在辽西地区不同的盆地中有广泛分布。

前言

  1998年11月27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以封面文章发表了本书作者孙革等撰写的《追索最早的花——中国东北侏罗纪被子植物:古果》的论文,引起国际古植物学界及植物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插图0.1)。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由孙革等于辽宁西部北票地区首次发现迄今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辽宁古果(Archaefrutusliaoningensis)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重视。一时间,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近百家新闻媒体都报道了这一重大发现(插图0.2)。美国新闻网(CNN)称这一新发现是“植物学的突破”,《旧金山时代报》等称赞“世界最古老的花发现在中国”,著名古植物学家、康奈尔大学克瑞培特教授(W.LC,epel:)在美国《科学》杂志同期上撰文赞扬这一发现“对研究演化生物学的课题之一‘被子植物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称“最终解开达尔文的‘讨厌之谜’(abominablemystery)已不会超过十年”,等等。与此同时,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来电、来信表示祝贺。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一些海外华侨和中国留学生纷纷寄来热情洋溢的贺信、贺电,他们为自己的祖国有如此重要的科学发现而感到骄傲和自豪。1998年底,这一科研成果被评为“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和“1998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一。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都对这项重要科研成果给予了奖励。  两年过去了。在1999-2000年的日子里,有关“辽宁古果”及其伴生的早期被子植物的研究又有许多新的发现;特别是在对“辽宁古果”的生殖生物学研究以及与早期被子植物伴生的植物群的研究中,有了许多新的进展或突破。2000年8月在中国秦皇岛市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上,本书作者曾作了有关这一研究新进展的报告,引起国内外古植物学家们的广泛重视和兴趣。许多专家以及关心此项研究的同行和朋友们也一直希望有一本有关中国辽西早期被子植物及其伴生植物群较全面的、系统的书。这便是本书作者决定撰写本专著的初衷之一。

内容概要

  孙革(SUNGe),1943年9月生,辽宁沈阳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古植物学协会副主席.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兼职教授。196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 985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88-1989年于英国大英博物馆(自然史部)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在中国吉林天桥岭首次发现晚三叠世“南方型”植物群;1992年率课题组于黑龙江鸡西首次发现早白垩世重要早期被子植物化石:1998年首次发现迄今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辽宁古果”,提出“被子植物起源的东亚中心”假说,同年此成果由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并被评为“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及“1998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一。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1章 绪论1.1 被子植物1.2 早期被子植物第2章 地层简介及尖山沟组的建立2.1 研究简史2.2 主要地层问题2.3 尖山沟组的建立第3章 含早期被子植物化石的尖山沟组地层剖面3.1 地层剖面简述3.1.1 黄半吉沟-尖山沟西山上侏罗统尖山沟组实测剖面3.1.2 阳坡地沟-黄半吉沟上侏罗统尖山沟组实测剖面3.2 相关地层问题的讨论第4章 尖山沟组的早期被子植物4.1 研究简史4.2 早期被子植物的组成4.3 早期被子植物化石描述4.3.1 被子植物古果属辽宁古果古果(未定种)4.3.2 可能属于被子植物的分类群?北票果属(新属)小北票果(新属、新种)圆形北票果(新属、新种)强刺北票果(新属、新种)4.4 尖山沟组早期被子植物的植物学特征第5章 尖山沟组早期被子植物与国内外早期被子植物的比较5.1 蒙占早期被子植物5.2 黑龙江鸡西早期被子植物5.3 吉林大拉子组早期被子植物5.4 俄罗斯外贝加尔及南滨海早期被子植物5.5 美国早白垩世早期被子植物5.6 葡萄牙早期被子植物第6章 中国东北早期被子植物演化发展的主要阶段6.1 尖山沟阶段6.2 鸡西阶段6.3 大拉子阶段6.4 泉头阶段第7章 被子植物起源的东亚中心7.1 概述7.1.1 有关被子植物起源地的争论7.1.2 关于最早的被子植物7.2 被子植物起源的东亚中心第8章 尖山沟植物群的组成及性质8.1 与早期被子植物伴生的其他植物的组成8.2 尖山沟植物群的性质第9章 尖山沟植物群的时代9.1 植物群的时代特征9.2 伴生动物群的时代特征9.3 同位素年龄第10章 尖山沟植物群与国内外相关植物群的比较10.1 哈萨克斯坦卡拉套晚侏罗世植物群10.2 苏格兰布罗拉晚侏罗世植物群10.3 德国晚侏罗世植物群10.4 蒙古查干查布组植物群10.5 中国其他晚侏罗世植物群第11章 中国东北晚中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及侏罗-白垩系界线11.1 中国东北地区晚中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11.2 中国东北侏罗-白垩系界线11.2.1 海相侏罗-白垩系界线11.2.2 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11.3 几个相关问题的讨论11.3.1 广义义县组的对比11.3.2 土城子组的对比11.3.3 “尖山沟湖”与“卡拉巴斯套湖第12章 伴生植物化石描述12.1 苔藓类似叶状体属尖山沟似叶状体(新种)钱苔型似叶状体似叉苔属多枝似叉苔(新种)似藓属蔓藓型似藓(新种)12.2 石松类似卷柏属多产似卷柏(新联合)12.3 有节类似木贼属瘦形似木贼(新种)长鞘似木贼线形(?)似木贼(新种)12.4 真蕨类似阴地蕨属热河似阴地蕨锥叶蕨属窄裂锥叶蕨布列亚锥叶蕨网叶蕨属网叶蕨?(未定种)爱博拉契蕨属裂叶爱博拉契蕨同形爱博拉契蕨(新种)似雨蕨属(新属)鲁福德蕨型似雨蕨(新属、新种)拟金粉蕨属伸长拟金粉蕨似托第蕨属较大似托第蕨(新种)夏家街蕨属(新属)奇异夏家街蕨(新属、新种)12.5 种子蕨类楔羊齿属膜质叶楔羊齿(新种)12.6 本内苏铁类网羽叶属肾形网羽叶新似查米羽叶属维尔霍扬新似查米羽叶(?)耳羽叶属英国耳羽叶热河似查米亚属不等裂热河似查米亚特尔马叶属尖齿特尔马叶维特里奇属黄半吉沟维特里奇(新种)威廉姆逊属美丽威廉姆逊尖山沟威廉姆逊(新种)12.7 茨康类茨康叶属坚直茨康叶刚毛茨康叶茨康叶(未定种)薄果穗属中华薄果穗(新种)槲寄生穗属柔弱槲寄生穗(新种)似管状叶属东方似管状叶(新种)穆雷似管状叶12.8 银杏类拜拉属东北拜拉强劲拜拉(新种)楔拜拉属楔拜拉(未定种)狭轴穗属北票狭轴穗(新种)12.9 松柏类松型球果属海尔松型球果松型果鳞属落叶松型松型果鳞黄杉型松型果鳞(新种)松型籽属松型籽(未定种1)松型籽(未定种2)松型枝属密叶松型枝尖山沟松型枝(新种)扎赉诺尔松型枝冷杉型松型枝(新种)松型枝(未定种)松型叶属林德斯缺姆松型叶裂鳞果属……

作者简介

《辽西早期被子植物及伴生植物群》以“辽宁古果”等早期被子植物为重点和引线,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辽西地区晚侏罗世尖山沟植物群的组成、性质及时代,探讨了辽西地区早期被子植物发生的地质地理背景及全球被子植物的起源中心。

图书封面


 辽西早期被子植物及伴生植物群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