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坚宁访谈录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何坚宁访谈录

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805888477
作者:燕窝
页数:116页

章节摘录

○我的模糊是一种强烈□燕窝:你的画并不好懂,至少对于普通观画者是这样的。然而你却凭借这个“让人不懂”的画取得了响亮的国际声誉,这里面有什么奥妙?难道你的价值就在于这些“让人不懂”的地方,它们到底是些什么呢?为什么很多人会看不懂?■何坚宁:常有人说看不懂我的画,甚至是,赞扬我的人也未必真的看懂了。尤其是黄色的画,它们所表现的是一团耀眼的光,光的本身变化多端。更重要的是,光所代表的是一种生命感,当外界的光和内心的生命感相吻合,这种强度无穷蔓延,直到光感延伸到我们所见的一切景物,它就会脱开形状而存在。或者说,它把光感赋予了一切形状,每种形状都有或重或轻的光,当它表现在画布上就是无所不在的黄色,有时是绿色的,它们都是光,都代表我内心的生命感。因此,我画中体现的模糊不是有意的变形,是由于太强烈而造成的无所不在,也许这来自我对自然独有的感受——对光源从小就很敏感。我认为,这种印象不是单纯技巧能够完成的,它的本质还是强烈的生命感,这种画、这个画家本身必须是有生命力的。因此这种看不懂其实指的是,物体形状越来越模糊了。正如上面我们谈到的,这个模糊其实质是太强烈,强烈到光的感觉超出了形状,无所不在时,物体的形状就消融了。在画家的激情与物体(如树、海、道路)产生的碰撞中物体原来清晰的轮廓消失了,它与故意把形状弄得模糊是本质上的不同。画界里这种故意印象派画家很多,他们不是因为灵魂太强烈以至模糊,而是因为这样做有利可图。在每一种艺术行当中这样的人都很多,一是艺术价值不象普通货品那么清晰,另外是艺术作为谋生手段相对困难,因此画界的投机者和别的艺术行当一样多。没有灵魂的被吹捧为灵魂,还是伟大的。当然这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容易分辩。但如果是有意做假,它肯定不会带给人强烈的生命感觉。我很讨厌这种事情,但无法阻止,而且这些人也需要钱来生存。丑陋是丑陋,为了生存又令人无话可说了,也许正是这种灰色地带使我不愿意去画人。画人就要观察人,一旦深察就免不了看见丑恶。而树木就不会这样,越深入越喜悦。所以严肃的艺术家是有取舍的艺术家。考虑到每个人都有他的现实生存问题,你可以对这些丑陋保持某种沉默,但绝不能为了人情或私利违心叫好。别人这样做我不去非议,可我自己对生命的真实感觉始终在利益之上。□燕窝:看你的画总是感受到强烈的激情,即使是表达宁静的画,也透出浓厚的生命气息。你是怎么去捕捉这种感觉的?是等你最高兴的时候才画,还是你总是能够这么兴高采烈?这种冲动和激情对一个画家有多重要?■何坚宁:这种喜悦感与生俱来。小时候看书、看电影什么的,虽然也高兴,但都比不上色彩带给我的高兴更强烈、时间更长。仿佛命运在我大脑中安装了一副弹簧:只有碰到颜色,它的最大喜悦开关才会“啪”地跳起来。只要愿意去找,我总能从我喜爱的事物身上找出喜悦点。不管是什么样的天气和心情。比如这一天起床,看到下雨了,没电了,闷热了,空调不能开了,但这些都不要紧。看看远处的雨云,黑里翻出白、蓝、灰,天空一层层的变幻着颜色,连天黑下来都是这么辉煌的一件事。激情对于一切艺术家都是至关重要的。当一个画家看一棵树,是这种激情使树在画家心里首先转化为内心感受,然后才涂抹到画布上。而一个普通人也在看树,就没有这种转化,或这种转化很弱,还不足够形成一幅画。因此,我认为一切艺术创作包括画,它的本质特征是创造出我们心目中的世界,而不是象工匠倒模具一样。比如为什么我们有冲动去画花草?因为画家看到的花草不仅仅是普通人看见的一种物体的形状,它生机勃勃,它代表一种生命力的形状,这种生命力和我们自身相应和,琴瑟和鸣,发生共振,产生冲动,于是我们把它涂抹到画布上。○我喜爱黄色、树木和大自然□燕窝:说说你最喜欢使用的颜色?在《静静的顿河》中男主人公抱着死去的情人,看到太阳是黑的,可见颜色其实与我们的情感和心理有密切关系。你所喜爱的色彩与你本身有什么相通之处呢?■何坚宁:我对黄色很敏感,天生就亲近这个颜色,画起来也最拿手,从小就是这样。黄色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光。圣经说,要有光,我想的是要有黄色。它一出来,整个画面感觉就很舒服,兴奋感一下子就上去了。喜悦使我对黄色的表达也是最好的,无论画海、山、光、波浪、太阳、沙滩……都可以是黄色的,因为它们都有光。我最早出名的一幅画,是校园画,中国当代美术画册指定要采用这画,也是以黄色为重点的。这说明,人类对于光的感觉是一样的。P2-4

前言

生命的迹与象这是关于绘画与艺术的一席对话,但没有学术理论的高深晦涩,相反,对更多不是从事绘画与艺术的普通人来说,阅读这些文字,充满了感悟的喜悦。在读何坚宁访谈录之前,我们或许读过一些近代或当代艺术大师的访谈,如达利、米罗、德库•宁、杜尚、达比埃斯等。也许他们所处过高,无法靠近我们的心灵和生活,毕竟,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在改变。所谓艺术,与现实生活正渐行渐远。何坚宁与我们同一时代,同一文化背景,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经历。虽然他的生活与我们的不一样,但想想那些构成生活的细节,实际上并无太大的不同。真正不同的是,生命在这大同小异的生活中留下了如此不同的痕迹和印记。生命、色彩、自然、光、自由、热爱、感动、价值、灵魂、生存、幸福、快乐、命运……这些字眼充满了对话的通篇,说这是关于艺术的,不如说这是关于人生的。透过这些我们今天不愿深究和无力思考的话题,何坚宁向我们显现了一条对生活无限热爱的生命轨迹,展示了一幅色彩永远热烈的生命图像。按照何坚宁的方式去达至艺术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从他对艺术与生命的感悟中去了解自己的人生,却可使人获益良多,无论你此时正要启航,正在扬帆,或沉浮于茫茫大海之中……何坚宁的经历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典型,一个例外。平实、坚毅、坦然,充分体现了人类信念、情操、理想的价值和力量。虽然这些价值作为一种社会精神或文化现象,正在渐渐的离我们远去,但作为一种个人生活态度与方式,对于关心生命自身境况和质量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启示。一部访谈录,有如一幅画,其中包含了感觉、想法、经验和态度,对每一个阅读或观看的人,理解可能不尽相同。然而正是因为不同的解读,使我们拥有了比自己更加广阔的精神空间,有如了解千差万别的生命轨迹与图像,使我们拥有了比自己更加清澈的感动与快乐。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那扇窗打开。林资奇2010年4月于广州

书籍目录

我的模糊是一种强烈
我喜爱黄色、树木和大自然
我的渊源和故事
人性与艺术家品格
艺术家的喜好、渊源和他的观众
艺术与生活
灵魂是我们的眼睛
放开与放不开
艺术所需要的“无耻”
底线与界限
我最喜欢的艺术欣赏者
我的偏见
做访谈、出书以及开酒吧
难度带来愉悦
把成功建立在“不互相伤害”
的基础上,这是最大的难度
画出生命力给我的印象
养画,养艺术
何氏天才论
用“高兴”画画,用“高兴”做人
艺术的“苦”
艺术家的幸福
意志之眼
艺术创造的永动机
转移大法
艺术的底线
一个画家的三千千“视”界
艺术创作的两分法
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
热爱缔造了凡高
艺术家的饭碗和碗里的饭
别把“艺术的无耻”带入生活
自知之明的价值观
艺术家的有限与无穷
艺术创作是否需要主题
“放弃的自觉”带来艺术的真正自由
我的主题是高兴
有控制的热情是更持久的
“创作生命长度”这一命题
赞美使时间成为我的朋友
关于“色彩”和“感动”的电影
这种生活方式就是画的土壤
社会交给艺术家的“宽容”
重新定义“随遇而安”
温和又强烈的技巧
越来越美的朋友和世界
我的“鸡蛋篮子”
“热爱茫茫”中的生存现场
极端不极端?
当二十年的时间厚度堆积在画布上
艺术品带来的时空隧道
一次“有风险”的出发
一开始赢、一直赢、赢到底
今年的画与生活
“你懂我的画吗?”
美妙的大画“生理期”
怎么看都美

编辑推荐

《何坚宁访谈录》是关于绘画与艺术的一席对话,但没有学术理论的高深晦涩,相反,对更多不是从事绘画与艺术的普通人来说,阅读这些文字,充满了感悟的喜悦。 生命、色彩、自然、光、自由、热爱、感动、价值、灵魂、生存、幸福、快乐、命运……这些字眼充满了对话的通篇,说这是关于艺术的,不如说这是关于人生的。透过这些我们今天不愿深究和无力思考的话题,何坚宁向我们显现了一条对生活无限热爱的生命轨迹,展示了一幅色彩永远热烈的生命图像。

作者简介

《何坚宁访谈录》主要内容包括:何坚宁的经历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典型,一个例外。平实、坚毅、坦然,充分体现了人类信念、情操、理想的价值和力量。虽然这些价值作为一种社会精神或文化现象,正在渐渐的离我们远去,但作为一种个人生活态度与方式,对于关心生命自身境况和质量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启示。
一部访谈录,有如一幅画,其中包含了感觉、想法、经验和态度,对每一个阅读或观看的人,理解可能不尽相同。然而正是因为不同的解读,使我们拥有了比自己更加广阔的精神空间,有如了解千差万别的生命轨迹与图像,使我们拥有了比自己更加清澈的感动与快乐。

图书封面


 何坚宁访谈录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