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惊奇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不可思议的惊奇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208082496
作者:凯文·巴扎纳
页数:539页

章节摘录

插图:他并不是以退为进,希望获得更多的机会和青睐才退休的。他已是世界少数最顶尖、最常被讨论的古典钢琴家之一;更是所有古典音乐家当中,区区几位能够以这么少量的演出次数而博得这么影响深广的人物之一。在他的演奏生涯期间,他总共演出不到三百场音乐会(这个数字可是范·克莱本或里克特三年巡回演出的量)他的海外演出更只有寥寥四十场。大家普遍把他认作天才,就某方面而言他对年轻钢琴家的影响力.可媲美霍罗维茨对前一世代演奏家的影响力(虽说是非常不一样的影响)。许多重要的媒体、乐评家将他誉为继布索尼、巴克豪斯(Backhaus)、季雪金之后最伟大的钢琴家。纽约的一位乐评认为古尔德“就算把他最差的演奏拿来评比,在他同辈音乐家当中都会是遥遥领先、比都不用比的”;哈金(B.H.Haggin)则写道,“他的表现凌驾所有年轻跟资深钢琴家之上”,并将他评为60年代中“可能是所有在音乐演奏这一行的人当中,观点最杰出、想法最精彩的一位。”其他钢琴家、即便如大师级的鲁宾斯坦,都对他敬畏三分。许多钢琴家、包括克莱本在内,都希望弹给他听然后听取他的建议。而里克特,自从1957年在莫斯科听他弹过《哥德堡变奏曲》之后,便决定从此将这首作品从曲目中删除。吉纳巴乔尔则把他评为世界上最好的四位音乐家之一,乔斯·伊图比(Jose Iturbi)在1966年说,所有目前的年轻钢琴家当中,“格伦古尔德是杰出的一位。”他的乐迷包括小提琴家曼纽因、大提琴家罗斯托波维奇和许多无法胜数的其他器乐家,另外还有声乐家:莫琳佛里斯特写道她“对他的才华感到敬畏”、在他面前自觉渺小。每个交响乐团、许许多多的指挥家通通指名要他。“他创造了一种未来风,”卡拉扬说。“他引起我对音乐的全新热爱,”伯恩斯坦说,并承认“崇拜他的演奏风格”。克里普斯形容他“如果不能讲是我们时代中最伟大的音乐家,绝对也是最伟大的其中之一。”

内容概要

凯文·巴扎纳是知名的音乐传记作者,这不是他唯一一本写格伦·古尔德的书籍,但这一本被称为写古尔德最好的作品。
巴扎纳还有一本音乐传记《失落的天才》,写的是匈牙利的音乐怪杰,又是怪。

书籍目录

终曲(以序曲格式)一个死后辉煌的生命第一部湖滨区男孩天才,1932-1947第二部国宝少年职业演奏家,1947-1954第三部杂耍丑角巡回中,1955-1964第四部文艺复兴人一个更高的召唤,1964-1975第五部音乐家肖像第六部最后的清教徒变革,1975-1982

编辑推荐

  本书生动地再现了格伦·古尔德这位当代最盛名地钢琴家的艺术与人生。作者从古尔德的家族史、隐秘的性生活以及晚年折磨古尔德的诡异手疾等,重新发现和理解古尔德,把一个立体矛盾的天才音乐家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通过取得古尔德私人文件的无限调阅权、实际采访古尔德的朋友和同事等,对古尔德许多引人注目的特征——诸如独树一帜的演奏诠释、过度绚丽的台风等放在一个更为宏大的架构上进行审视,从而得出更为完整的全新评估。

作者简介

《不可思议的惊奇》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当代最富盛名的钢琴家深邃、绚丽的音乐世界,把一个立体矛盾的天才音乐家展现在读者面前。并将古尔德许多引人注目的特征放在一个更为宏大的架构上进行审视,从而得出更为完整的全新评价。

图书封面


 不可思议的惊奇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读《不可思议的惊奇——格伦.古尔德的生平与艺术》蓑笠翁/文2010年1月27日我读书向来有一个习惯,就是同时看几本书:一本书先看一部分,再换一本书,然后是另一本书,最后又回到第一本,……如此反复,最后陆陆续续把这几本书都看完。按照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的说法,也许可以称作“对位式阅读(Contrapunctus reading)”:他在退出音乐厅演奏之后,曾经为加拿大广播公司制作过广播节目,并把自己的风格命名为“对位式广播(Contrapunctus Broadcast)”,就是将分别独立的几种采访录音交杂在一起从而产生的一种奇特效果,当然有人为之叫绝,认为这是广播史上的创新;也有人叫饶,因为根本就听不清谁在讲话。然而,这本厚厚的接近50万字的《不可思议的惊奇——格伦•古尔德的生平与艺术》(Wondrous strange: The life and art of Glenn Gould)我却是一气读完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个原因:其人、其乐。看完之后的第一个感觉竟是令人汗颜地把古尔德和另外一个人联系在了一起:流行音乐之王(King of Pop)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当然,双方的粉丝肯定都有意见了:MJ的粉丝会一脸茫然地说,格伦•古尔德是何方神圣,他怎么能和我们的偶像相比;GG的粉丝会一脸不屑地说,哼,迈克尔•杰克逊,浅薄的流行歌手,他算老几?抛开门户和意气,两个人还真的有不少共同点:各自领域的偶像巨星、怪异的性格、迷一般的私生活、敏感而谦逊、迷恋药物、都死于50岁。虽然这本书以古尔德去世时引起的不可思议的轰动开始,但作者凯文•巴扎纳(Kevin Bazzana)整体上还是以时间为顺序,仔仔细细地回顾了他不同寻常的一生,内容繁杂,包括了他的故乡、家庭、性格、音乐生涯、私生活、广播生涯(甚至是电视电影生涯)和志向。本书给喜爱和渴望了解古尔德的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详实资料,如果有时间最好是把我这篇书评扔到一边,直接去看原书。所以我并不打算也不可能以一篇小小的文章来概括本书内容,只想就自己最感兴趣的几点来谈谈这个“怪客”(这个名称是大部分媒体提到古尔德时留给人的印象,虽然古尔德本人和传记作者都极力否认)。一、狐狸还是刺猬?——“对位式”的人生首先有必要对“对位”这个名词做个简单的解释:对位法是在作曲中使两条或者多条相互独立的旋律同时发声并且彼此融洽的技术,是复调音乐的主要写作技术,对位法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巴赫的音乐。古尔德对复调音乐情有独钟,认为它“是多种同时存在的意念的同步爆发”,是“所有音乐中最像迷题的”。他不仅最喜欢对位法的音乐(所以终身都在演绎巴赫的作品),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经习惯对位法,“在餐厅里或在其他公共场所,他喜欢同时侧听好几桌客人的不同对话,而且他有办法一边打电话、一边打草稿写文章、一边听音乐,一心三用,毫不含糊,三边他都能听到、都接得下去……”,显然,我们只有惊叹的份了!不仅如此,他短暂的一生显然就是一个“对位式”的人生。他的阅读范围很广,对音乐、历史、神学甚至是哲学书籍都很感兴趣,“读了很多神学方面的书籍,包括雅克•马里顿、莫因•琼、德日进……的著作”,此外,“他也因为宗教上的一些主题而去阅读一些哲学家的著作”,主要是克尔凯郭尔、尼采和叔本华等人的作品,他的朋友们回忆,在“他生命最后几年,他开始对佛教禅宗产生兴趣”。从中也可以看出,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感兴趣的宗教和哲学大致上都属于艺术气质比较浓厚的(如尼采、叔本华的哲学和禅宗)。本书中,巴扎纳引用了著名学者以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关于狐狸和刺猬的说法(柏林的本意主要是用这两个比喻来形容不同的学者):“狐狸知晓很多事情,而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可我没弄明白为什么巴扎纳把古尔德说成是一只刺猬,很明显他是一只不折不扣的狐狸!古尔德属于那种求知欲特别强的人,他永远无法满足于只知道一件事情、只做一件事情。虽然他在音乐厅演奏事业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但他“从我十五岁以来”,每年“都要宣布我要退休”,然后在32岁那年(1964年),他真的退休(他的意思是退出音乐厅演奏)了,此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录音上,而在当时,相比于音乐厅演奏,出唱片根本就不怎么赚钱(当然,他有一个好爹妈,不赚钱也能衣食无忧)。除了录音外,还从事了很多职业,其中有广播节目主持和制作人、电视主持和制作人、电影配乐者。他可不仅仅是希望当一名优秀的钢琴家而已,实际上他宁愿人家把他当成一个作家、作曲家、指挥家。当然,按照传记作者的说法,这些领域他都不能说是很成功的,顶多就是一种业余的水平,我也可以用刻薄一些的话来说他是一个未遂的作家、作曲家、指挥家。典型的“对位式”人生!就象书中第四部的标题,古尔德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艺复兴人”,虽然他最主要的还是一个钢琴家。这一点他很自信,他说,“我把自己看作是某种音乐方面的文艺复兴者,可以同时涉猎很多事情”。二、古尔德与莫扎特莫扎特在音乐史上几乎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宝贝,其天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4岁作曲、8岁写交响曲和12岁写歌剧的故事)和短命(只活了35岁)更是增加了这种热爱的力度。然而,古尔德却不喜欢他,咒骂他“死的不是太早,而是太晚”,意思是说如果他在离开萨尔兹褒前往维也纳之前死掉最好,那一年是1781年,可怜的莫扎特才25岁。古尔德认为正是维也纳庸俗的享乐主义气氛毁了莫扎特,当然,这是他自己的看法,大部分人都不以为然,事实上,莫扎特最优秀的作品大部分都是1781年他到达维也纳之后完成的,包括他那些最著名的歌剧、晚期那些优秀的钢琴协奏曲以及伟大的安魂曲等等。另外,莫扎特对“对位法”的忽略也是古尔德不喜欢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和复调音乐相比,单调音乐在古尔德的眼中就是肤浅的代名词。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对无调性音乐的代表人物勋伯格又情有独钟!难怪被人描述成一个“怪客”。他尤其讨厌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而这恰恰是大家公认的除了歌剧之外的莫扎特的成就最大的领域。他拒绝演出C小调钢琴协奏曲(K491号作品),认为钢琴部分,尤其是钢琴的独奏部分让他无法忍受,这让人大跌眼镜。也让我很伤心,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协奏曲,第一次听到哈丝姬尔(Haskil)演奏的第三乐章(Alllegretto)紧接着乐队演奏之后的独奏部分,我马上就想到了白居易《琵琶行》里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整首曲子我已经听了好多遍了,更别提这个Alllegretto。竟然被自己同样喜欢的古尔德大加诋毁!?古尔德也不是一味诋毁莫扎特的作品,比如说,他很崇尚莫扎特的早期奏鸣曲,只是不喜欢他晚期的奏鸣曲而已,认为这些晚期作品“洋溢着快乐主义和戏剧感”。就象传记里描述的那样,古尔德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宗教气氛很浓厚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两边家族都以宗教事物为优先”,虽然从18岁开始就不进教堂,但他本人也自称是“最后的清教徒”,所以他对快乐主义和享乐主义是相当排斥的。即使他从小就生活优裕,从来没有为金钱问题伤过脑筋,小时侯家里每年为他练琴付出的金钱就足以应付邻居七口之家的年用,但他的日常生活却极其俭朴,每天只吃一顿主食,然后就靠饼干和矿泉水充饥,衣着邋遢。他憎恨旅行,这也是他不喜欢音乐厅演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演奏经常需要长途跋涉。与之相反,莫扎特的确是一个快乐主义者,他忍受不了单调乏味的生活,对旅行尤其充满了向往,小时侯他父亲带着他和姐姐四处炫耀演出的旅途让大家疲惫不堪(那时侯只有马车),可他似乎令人不可思议地高兴得不得了。莫扎特的一生其实很坎坷,死后被扔到一个很多人合葬的坟墓中,即使这样,他还是“含泪地微笑”(傅雷语)着。也许正是这种个性上的差异才导致了古尔德对莫扎特的看轻。尽管如此,古尔德还是录全了莫扎特的奏鸣曲,也正是这些奏鸣曲在古典音乐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毁誉兼有,以毁为主。这里牵涉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演奏家与作曲家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是该忠实地再现原作,还是能适当地加入自己的主观理解,或者仅仅是以原作为底稿,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诠释?这一点上古尔德有他自己的看法,他 “深信演奏者可以不受原作者的意图所局限,演奏者是可以拥有创造力的”。我们知道巴赫大部分的乐谱没有指定速度、声势、断句和情感表现,但古尔德“对待所有的谱,几乎都把它们当成巴赫的谱,也就是他只读音高和节奏;不论作曲家如何以各种符号明确界定原作意图”,对他来说,“怎么体现这套谱依旧是演奏家可以单方面决定的”。也许他认为,如果演奏成了机械式的复制,那就没什么意义了,每首曲子只需要一张忠实再现的唱片就够了。这才是古尔德的独特之处,也即倍受争议之处。只举他演绎的莫扎特的K331为例,说明他怎样体现自己作为演奏者的“创造力”。尤其是那个最著名的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他尽量和莫扎特反着干,跳的地方他要连,连的地方他要跳,本来是很欢快的曲子,被他慢悠悠地处理得极其抒情,完全失却了进行曲的味道,估计要是被莫扎特听到,肯定要从坟墓里跳出来抗议。很明显,他在羞辱莫扎特。不过,抛开乐谱不说,我承认还是非常喜欢古尔德的这个演绎,这才是古尔德最要人命的充满魔力的地方!三、古尔德与《哥德堡变奏曲》如果说古尔德是一个传奇,那么《哥德堡变奏曲》就是这个传奇中的传奇。大家都津津乐道于古尔德的两个“哥德堡”版本:55版是他出版的第一张唱片,而81版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张唱片,两者的风格也迥然不同。正如古尔德在录制81版“哥德堡”之前说的那样,他好象并不认识55年弹奏“哥德堡”的那个人。再联想到这是他一生中唯一录过两次的唱片,很多人便认为81版“哥德堡”是冥冥之中古尔德留给自己的挽歌。虽然这种想法情有可源,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正如巴扎纳所说的,古尔德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只能活到50岁:他本人非常害怕疾病与死亡,那些为人诟病的怪癖,如夏天戴手套、不与别人握手、只喝自己带的矿泉水等等,主要都是因为他害怕接触到病菌;另外,他的祖父母辈与父母辈都活得很长,虽然很多人和他一样血压都很高(他最后死于中风)。有理由相信,依他那种多变的性格,再考虑到许多钢琴家到了七八十岁还在演奏和录制唱片,81版“哥德堡”也许只是他雄心勃勃计划的一个开端,如果假以时日的话,他未必不会将所有的巴赫作品重新录制一遍。许多人都是通过“哥德堡”开始了解并进而对他本人感兴趣的,这也是我打发无聊时间(比如上班途中、失眠以及无所事事的时刻)常听的曲子,当然除了古尔德弹的这两个版本,我也会听图蕾克(Tureck)弹的版本,其他人弹的都不是很喜欢。在某种意义上,没有巴赫就没有古尔德。就象前面说过的,巴赫大部分的乐谱没有指定速度、声势、断句和情感表现,这正好给了古尔德充足的表现空间。我想起了那个有名的故事:两位巴赫演绎大家兰朵夫斯卡(Landowska)和图蕾克(都是女钢琴家)相遇,话题当然是巴赫啦!图老太说,你弹你的巴赫,我弹我的巴赫(You play your Bach, I play my Bach),兰老太很不以为然地说,你弹你的巴赫,我弹巴赫的巴赫(You play your Bach, I play Bach’s Bach)。很多人批评古尔德弹的不是真正的巴赫,但真的巴赫谁见过?兰老太演绎的那个巴赫就是真的巴赫?我看也未必见得。从本书中我们知道,兰朵夫斯卡曾经听过古尔德演绎的巴赫,并且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当然,对他怪异的个人风格——比如一边弹琴一边大声地哼唱、随身携带的那个又破又怪的专用板凳、夸张的身体姿势以及不修边幅的形象——很是皱眉),而听过他们演奏的人都知道,两人演绎巴赫的风格相差非常大;一向自视甚高的古尔德也曾经当众表示自己从图蕾克弹的巴赫那里学到了很多,而图蕾克显然对古尔德不是很感冒。听过图蕾克和古尔德的“哥德堡”的人都能听出来,图蕾克的“哥德堡”和古尔德81版的“哥德堡”差别比和后者55版的差异要小得多。结合上面兰、图两老太的对话,确实很耐人寻味!这里牵涉到了一个怎样理解音乐的问题,或者说音乐是否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巴赫的音乐。我们知道,巴赫之后的音乐很多都是有内容和故事的,最著名的就是贝多芬第五交响乐里的命运敲击声“邦邦邦-邦”,也有很多作曲家在乐谱的某处标明“寂静的树林”或者“小河的流水声”等等之类的,但作为演奏者或者听众来说,是否真的需要去听出这些内容和故事呢?或者只需要凭他们的耳朵和心灵去捕捉那种最纯粹的音乐之美?假如乐谱标明的是“小河的流水声”,演绎者是否就必须把它演绎成河流,而绝对不能把它演绎成大海?这些当然都是见仁见智的学院派的高深问题,恰恰巴赫的音乐不是这样的,他的乐谱中只有音高和节奏,而把发挥的空间留给另外演绎者。也许他是无意的(他是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历史上留名的,也没有想到他的音乐会成为人类瑰宝),也许这正好是他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方式。因此,我们就有了两个版本的古尔德“哥德堡”:55版和81版。一个钢琴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演绎了两个几乎截然不同的“哥德堡”,而每个“哥德堡”都是那么的摄人心魂(还不算图蕾克的那个版本,就我知道的,很多人都是同时喜欢这三个版本)。这也许是一种提示,提示人们音乐最重要的不是复杂和意义,而是单纯的美以及与心灵相通。巴扎纳在书中引用了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尔(Pascal)的一句话:“一个人之所以不快乐,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一个人在室内安静地独处”,古尔德终身未娶,讨厌旅行甚至是外出,在他自己那个极小而又极其丰富的世界里忙得不亦乐乎,正如传记作者所说,“这方面古尔德真的知道啊,因此其结果,对他来讲,他拥有的是一个惬意的人生、也是一个令人满意的人生”。这个古怪而幸福的可怜家伙!
  •     看过几本古尔德的传记,感觉这本书里描述的古尔德最接近我从音乐中认识的古尔德。看完这本书,我对古尔德的理解更进了一步。这本书非常厚。作者以详尽的、多方面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来呈现真切的古尔德,而不像一些书那样资料为观点服务。古尔德到底是怎样一位音乐家,你可以从资料里寻找出自己的答案。喜欢古尔德的朋友不应该错过这本书。
  •     因为喜欢音乐,所以顺便看了许多有关音乐音乐家的书,这本书知道的很久了,看看标价,觉得贵了,不值得买,后来在图书馆借到,用了断断续续的一个多月,读了一遍,译者可能不是大陆人,也许是台湾的,有些人名的译法与大陆不同,但这不是问题。感觉书中描写的古尔德就是一个字:怪。当然也了解了古尔德不但是个钢琴家,也是一个不成功的作曲家,还是一个勤奋的广播剧制作家。他的怪异有:他对所弹奏钢琴的要求;他弹奏钢琴做的椅子,一辈子不换,具有恋物癖的倾向;他对于演奏时不能有熟人在场;他有怀疑自己有病的心理倾向,总是有病。从书中我还知道了一些资料性的东西,他一辈子的录音曲目。如果当做好奇,这本书还是能读下去的。但是他的却厚了。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钢琴演奏艺术是和GlennGould的名字分不开的,一个奇才,一个怪人,一个不可思议的惊奇.对巴赫的歌德堡变奏曲的充满革命性的"变奏"使这位来自多伦多的年轻人一夜成名;在他演奏生涯的颠峰之际,他却从音乐会舞台断然隐退,在没有角斗场般嗜血观众的纯净的录音室里继续最求他的巴赫式的理性.在对歌德堡变奏曲再一次诠释之后,他从人生的舞台隐退.而当我们播放他的CD,他又分明坐在我们面前,琴声连同哼唱,还有椅子轻轻的咯吱作响.他向世人展示的只是他想展示的东西,包括他那些著名的怪癖,也许只是一种掩饰的策略?甚至生活也成了精制而富于数学理性的对位和赋格.不管怎样,我们连同无数的后来者会怀着感激的心情倾听他所演绎的巴赫,赞美我们有过并且将永远拥有的不可思议的惊奇.
  •     古尔德的粉丝不容错过
  •     古尔德生平的最佳传记。
  •     这本传记真好,把他的家庭私生活等方方面面写了出来,很细致。不过称他为“最后的清教徒”就算了。倒可以说他是个道德主义,神秘主义者倒是很贴切。说他的演奏是最接近巴赫这也有些夸大其词。但是他的录音我还是如此喜爱,干净清脆。他对自己演奏立场的坚定,他独到的理解,他已经完成了他自己的使命。
  •     “人真的必须活出一个精神向度。”
  •     向來不看傳記的我,忍受著《wondrous strange- The life and art of GG》中糟糕透頂的台灣翻譯、不負責任的大陸編輯;終於以龜速咬牙啃完本書。看過只會更喜愛GG,雖然他是個絕頂怪人,但其性格中很多面貌都是我的死穴,絕對愛得要死那種~~~但卻不敢說對他有多了解,畢竟我只聽他Bach的演繹
  •     极力推荐给古尔德迷。
  •     欢笑与悲伤 如果说前面是戏谑曲的话 结尾则是悲戚的安魂曲~~
  •     一种近乎极端的精神
  •     太好看了!
  •     这书有点儿意思,每当我看到犯困时,总有亮点引我发笑,从而继续看下去
  •     作者的这本传记相对于其他版本的古尔德传记更为公正, 对古尔德年少时的偏执,狂大和清教徒没有回避, 从古尔德的国家,家庭,老师对其后期的性格行为及音乐的偏好的影响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显现,相对的, 对古尔德的音乐才能和影响力也有很高的评赞,喜欢古尔德的一定要看这本传记~~~~~~~
  •     英文版是很好的书。翻译很别扭。校对很恐怖。台湾版人名、术语的中译,基本需要对照原文(有时却没有)。
  •     好看
  •     标签:非典型作曲家、介于二流和三流间的作家、热衷的录音广播玩家、一流演奏家、内向、超有想法急于表达却又拙于交流、天才+富裕、禁欲节俭、温和谦虚、古怪气质及诸多怪癖、笑话很冷、谐音嘲讽高手、自尊心强、虑病狂、真·活体药人、单纯不算计、掏心掏肺交浅言深、对重复的事物容易倦怠、恋家、不愿甚至惧怕出游、喜爱新鲜刺激的、极敏感、分手达人、一丝不苟、 苛求完美下的偏执、在意他人的反馈、不愿牺牲自我偏好。以上个别标签或许存在异议,但都无碍最后的结论: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一个成功的人。最后说说翻译,我也猜测译者是台湾人,语言用词越往后越活泼,校对部分是要扣分的,明显的“洪伯格”和“杭伯格”之误,却出现在相连的前后句里也是醉了(P456)。有些句子间语义转折得不合理,限于字数不谈了。但瑕不掩瑜,本书确是佳作。
  •     全面的客观的介绍古尔德。但是比较长,涉及的方面也挺多,要慢慢的看。总之,是本好书
  •     断断续续看了几个月,有些章节很精彩,有些也很啰嗦。作者非常耐心细致地搜集了大量资料,连GG祖上N代做过什么住过哪里有什么血统都追溯到了,极大满足了读者的窥私欲。本书最大硬伤是翻译,有些句子读起来很拗口。校对也没做仔细,一些人名包括GG母亲的名字前后翻译竟然都是不一致的。
  •     神经质友善孤独喜欢自然宅骨子里的浪漫派还炒股喜欢当制片人以及最后未能实现的指挥梦
  •     130
  •     大怪人!资深宅男!亚森伯格综合症疑似患者!
  •     对古尔德比较全面客观的描述,值得一读。
  •     作为巴赫的爱好者,喜欢古尔德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     看过几本古尔德的传记,感觉这本书里描述的古尔德最接近我从音乐中认识的古尔德。这本书非常厚,以详尽的、多方面的资料来呈现真切的古尔德,而不象一些书那样先有一个观点再用资料去填补。
  •     翻阅。和科普类的书放在一起,购书中心真有意思。
  •     古尔德的精神思考练习
  •     冲古尔德和原著给五星,本书翻译可以去shi了
  •     书是好书。对我来说太具体了,囧。
  •     内容详实、观点公正,不错的传记。
  •     书很厚,喜欢古尔德的人会觉得感兴趣的内容很多,否则读起来会很累,不适合古典音乐入门人士阅读。
  •     本书作为古尔德的传记,算是相当客观诚恳了,这么一个性格古怪的天才钢琴家,从小到大,从家到舞台又退出舞台回到录音室的历程,的确是wondrous strange。
  •     全面 有趣
  •     我的收藏,我最崇拜的钢琴家。
  •     “偶尔被激怒,常常被吸引住,通常很感动,持续地感到着迷。”
  •     几乎是在古尔德的巴赫全程陪伴下陆续读完。
  •        断断续续看了几个月,有些段落颇为沉闷,有些则让我笑到前仰后合(我笑点是有多低),比如这一段:
       “50年代稍晚,这张琴椅已经破旧到观众不时提心吊胆它会不会整个垮掉。为琴椅上润滑油已经变成他演奏前的必备仪式之一,尽管如此琴椅在演奏会当中还是会嘎嘎作响,有些嘎嘎响声就因此被录进专辑中“恒久珍藏”了。椅架最终难逃被帖胶布、捆绳子加以固定,椅座也因为经年累月的使用而残破不堪:绿色人造皮椅套里面的塞料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跑出来,椅套本身也已经裂成碎块——大家基本可以从椅垫情况判断出古尔德该照片或影片摄于何时。”
      
  •     不错
  •     当谈及霍洛维茨有名的八度音时,Gould说了句:“装出来的”。---哈哈
  •     在被宝爷啃噬蹂躏得差不多以后。。。也终于读完了。。。
  •     不知道在写什么
  •     废话多得没边。另外,翻译、编辑、校对都没长脑子。
  •     前些天在中央9频道看了部长达近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格伦 古尔德,很是欣赏。其中就提到了他的传记作家巴扎纳,非常自然的就想看他写的关于古尔德的传记。淘宝、当当、亚马逊开始搜索和甄别,最后选择了安徽新华发行集团门下的华仑书店,并留言注意书的品相,很快得到了卖家的热情回复,今天中午书到了,用气泡塑料包装减震保护,书上的原薄膜都在,完全符合我对书籍的正版、崭新的期望,快递也很细致负责,发货送货都是第一时间的,让我感动的一次网购。
  •     钢琴界的第一帅哥,帅哥界的第一钢琴家。
  •     书不错,正在看,文笔也不错,可能是两岸的文化差异,人名、成语有问题,但确实是好书,值得一看
  •     没想到在书中竟然读到了作为生活形式和思考方式的北方,前卫的对位广播剧,喜欢写作也热爱作曲的古尔德最终竟然在广播中实现了作曲的愿望,时代造就了一个思维广阔的geek音乐家,他不仅仅是一个擅长演奏巴赫的钢琴家,他大部分的录音作品都是在大破大立的诠释方面所做的探索,他涉猎广泛,一生都在寻找各种艺术形式来诠释他的音乐理念,钢琴是最拿手的方式,他对录音技术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在去世之前他正野心勃勃地进入指挥界,一个喜欢猜谜与拼图的人,狐狸型艺术家和刺猬型艺术家的说法也非常经典。对于他的音乐观念,有些东西没有完全厘清留待二刷
  •     迄今为止读过的最有趣的一个人。这个译作者很负责任,尽量忠于原著,加了很多背景注释,对于故事的理解很有帮助。估计对他也是又爱又恨,虽然不吝溢美之词,却也尽讽刺之能事,当然是那种喜欢的讽刺,估计是对他爱又多深,讽刺就有多深。虽然篇幅很长,但是却读起来就舍不得放下。文中专业术语很多,没有一定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背景的人,需要花点时间搞搞懂。

    是本大大的好书。
  •     用书本身的标题来形容此书,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吧~
  •     “偶尔被激怒、常常被吸引住、通常很感动、持续地着迷。”
  •     极好的传记!很多旁白是犀利的,比如提到GG谱曲,拿给别人看,更多是为了求得认同,而不是为了咨询, lol
  •     巴扎纳的文笔相当风趣啊
  •     充斥着港台腔的糟烂译本,且译者自以为是地加了很多愚蠢的注释,最好的一本古尔德传记就被这么糟践了。。。
  •       在台湾台北某书店看见这本港版图书,定价好像是500港币,太贵了!幸好我有戴大人送我的国内翻译本,足矣。写的挺好,从正反两方面述说古尔德的传奇的一生。我用了半个月时间读完它。
  •     一本旧书~···二手的写清楚啊 ·  干嘛欺骗消费者 好在古尔德还是那个古尔德·还有此书作者的另外一本有关古尔德的书没找到·`求!
  •     圣人也是凡人 天才都挺寂寞的 内容丰富详尽 看出来作者确实狠下了一番苦功 我觉得格伦很可爱 :P
  •     好厚==
  •     所有的美,在某种程度上都带点怪异的成份在里面。
  •     我想这本我是读不完了.......
  •     你是唯一的。
  •     四分拉
  •     如题,另一本书是此作者写的关于古尔德的演奏分析,应该是本更有价值的读物,不过有了那么多活生生的唱片来欣赏,已经很满足了。
  •       因为喜欢音乐,所以顺便看了许多有关音乐音乐家的书,这本书知道的很久了,看看标价,觉得贵了,不值得买,后来在图书馆借到,用了断断续续的一个多月,读了一遍,译者可能不是大陆人,也许是台湾的,有些人名的译法与大陆不同,但这不是问题。感觉书中描写的古尔德就是一个字:怪。当然也了解了古尔德不但是个钢琴家,也是一个不成功的作曲家,还是一个勤奋的广播剧制作家。他的怪异有:他对所弹奏钢琴的要求;他弹奏钢琴做的椅子,一辈子不换,具有恋物癖的倾向;他对于演奏时不能有熟人在场;他有怀疑自己有病的心理倾向,总是有病。
      从书中我还知道了一些资料性的东西,他一辈子的录音曲目。
      如果当做好奇,这本书还是能读下去的。但是他的却厚了。
  •     引发了各类思考
  •     很有意思 : )
  •     这本传记真心好,没有把人神化、妖魔化。就是这翻译没有校对吧,Yehudi Menuhin一会儿翻成梅纽因一会儿翻成曼纽因
  •     本科时候看过的写古尔德最好的书了。可惜现在买不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