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大师宫崎骏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动画大师宫崎骏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8-1
ISBN:9787309068177
作者:杨晓林
页数:248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由凡入圣:宫崎骏的生平及创作  一、学生时代:“宫崎飞机”的痛与伤·乡下的日子·《自蛇传》之醒醐灌顶  宫崎骏(Hayao Miyazaki)1941年1月5日生于东京,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二。他家原本住在东京文京区,后来为了躲避“二战”战祸,全家由东京搬迁到东北部的枥木县乡下。后来因战事疏散,举家迁往字都宫市和鹿沼市。伯父在鹿沼市经营了一家名为“宫崎飞机”的公司,主要制造著名的“尾式”战斗机“尾舵”和驾驶舱防风罩等军需附属产品,战争期间曾有1000名员工在此工作。宫崎骏的父亲在那间工厂担任主管,因此家庭生活条件非常好。就是在这个时候宫崎骏迷恋上了飞行器,迷恋上了飞翔。  宫崎骏回忆这段生活的时候说:“我小时候是个很乖的孩子,绝对谈不上‘叛逆’二字。我严格遵循着‘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成功’的古老信条。可以说我和同时代的孩子一样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我从没想过拍电影,只是很喜欢画画。有趣的是我父亲却是个狂热的电影爱好者,从我很小起他就经常带我去看电影。在我的印象中,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安德烈·瓦伊达的《灰烬与钻石》,以及罗伯特·布列松的《乡村牧师日记》,比美国西部片和动作片好看。”  由于正值战争期间,年幼的宫崎骏听过许多悲惨的故事,例如人们被迫征召入伍去杀人或者被人杀,老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与折磨等。这些故事给他的印象就是,这一切都是罪恶。宫崎骏后来痛苦地回忆道:“许多丑陋行为不断出现:欺诈、投机倒把甚至贩卖伪劣产品。”“很凑巧,我有一次从父亲那里听说了关于‘神风敢死队’飞机尾翼的丑闻。这些飞机尾翼都是出自那些根本没有接受任何正规培训的临时女工之手。尽管这些飞机尾翼不符合标准,但是只要父亲贿赂一下军方的主管人员就可以顺利过关。这些伪劣产品甚至连机关枪口都忘了留。这无疑给‘神风敢死队’执行任务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但是我家的飞机尾翼问题与其他工厂的飞机引擎问题相比小巫见大巫了。”“那么我们家从这个军需用品工厂中得到了什么呢?首先,我家亲戚都无须应征入伍去前线当炮灰,理由很是冠冕堂皇——他们需要在工厂里为国家生产军需物资。其次我父亲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尽管我母亲也说她每日要为孩子的吃饭问题奔波,但是与普通人家相比她的操劳简直不值一提。”  宫崎骏曾讲到,1945年7月,他四岁半时遭遇一次空袭,叔叔冒险开来一辆小卡车,在载全家人逃离时,邻居的妇女抱着小孩请求带她走,在卡车已开动的情况下,留下了这个妇女和她的孩子在哀号。这件事在宫崎骏心头留下了永远的痛:“后来我听说那对没上车的母女幸存下来了。感谢神明,要知道在那种情况下能活下来还是相当不容易的。当普通老百姓挣扎于战争的苦海之中时,我却衣食无忧地生活着,当我们全家坐着烧汽油的卡车逃命时,普通老百姓却只有在原地等死。这一切只是因为我父母是为战争生产杀人机器的商人。”  在宫崎骏的童年时代,由于经济问题许多孩子上不起学,或者中途辍学。“当我开始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感兴趣后,就经常拿自己和那些失学的同龄孩子比较。在为那些孩子担忧的同时,我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极其荒谬、充满谎言的社会中。(最可怕的是)从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就陷入这个怪圈无法自拔。你根本无法与这个怪圈对抗,所以整个高中时代我都装出一副温文尔雅、沉默寡言的样子。”“但是我不能永远这么欺骗自己。我的意思是我不能叫自己的后半生依旧生活在谎言之中。因此当我18岁考上大学后,我开始认真反思过去那些困扰我的问题。但是这太痛苦了,因为我必须鼓起勇气和我父母斗争。”“如果说父母没有搭救那一对母女是‘恶’的话,那么轰炸日本的(美国)飞机又是什么?如果说美国飞机轰炸日本是‘大恶’的话,那么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菲律宾和东南亚国家进行的大屠杀简直就是十恶不赦了!所以问题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宫崎骏之所以把影片中的坏人塑造得惹人喜爱,并不因为他在追求所谓的“都有两面性”,而是他不希望或者说不敢面对真正的坏人!因为这会使他回忆起那段他不愿意回忆的痛苦往事。他说:“我看过许多描写人阴暗面的和如何愚蠢的电影。这种电影使观众万分沮丧,仿佛自己是被告一样带着烦恼走出法院(电影院)。每当我看这种所谓艺术片时就提醒自己‘我一定不能把电影拍成这样’。我要的是完全理想化的;是像《熊猫家族》、《龙猫》那样的审影。命中注定我只有制作这种风格的电影,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宫崎骏小学一到三年级都在宇都宫市的小学就读,在乡下的日子,他渐渐地感觉到自然界的神奇,后来人和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他在思考的问题。小学三年级宫崎骏从宇都宫市搬回东京。1947年的时候,宫崎骏六岁,由于母亲患了肺结核,在床上整整躺了九年,其中得病的头几年一直住在医院里,动画电影《龙猫》就折射出他在那段灰暗的、缺少母爱的日子里成长的影子,从中可以看到那段生活的无奈和苦涩。也正是由于母爱的缺失,在宫崎骏的动画中,少男少女的父母多是缺失或者不在场的。  1958年年末,宫崎骏高中三年级时准备考大学,在一家三流电影院观看了日本首部长篇彩色动画片《白蛇传》,宫崎骏迷上了这部片子。他回忆说:“说起来很不好意思,当时深深爱上了影片的女主角,确切地说是暗恋。”“剧中的白娘子美得令人心痛,我仿佛爱上了她,因此去看了好多遍。那种感觉很像是恋爱。对当时没有女朋友的我来说,白娘子像是情人的代替品。找到了代替品,现实的生活中的不满足就可以满足了。”“与影片中女主角的善良相比,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很肮脏很龌龊。为此我哭了整整一个晚上。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之所以反应如此强烈,主要是因为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懵然无知的青春期反应和第一次看那种肥皂剧的关系。现在看来那部电影并不是什么经典之作,但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足以令我终生难忘。”“当我看完《白蛇传》后,如同醍醐灌顶般顿悟过来,我开始觉得应该画一些表现儿童的单纯的、大气的东西。但是,很多父母都会无视甚至践踏孩子的那种单纯和大气。所以,我想做的东西就是面向孩子们猛然棒喝:‘你就要被你父母吞噬掉了!’也就是从双亲那儿独立出来。这个出发点,到现在一直没有改变过。”  宫崎骏从前就喜欢涂涂画画一些军舰、飞机之类的东西,不过不太会画人。正像当年手冢治虫看到中国万氏三兄弟的《铁扇公主》一样,原本就喜爱漫画的他开始对动画产生兴趣。他认为理想的工作起码应该允许真诚地表达自我,只有动画片的世界才是无比纯洁高尚的,才是自己感知世界、表达自我的最好途径。从这时开始他积极学习画画,立志成为一名动画家,为动画艺术奉献终生。  高中毕业之后,宫崎骏进入东京学习院大学,主修政治经济学,主攻方向是“日本产业论”。因为大学里没有漫画研究会,他就加入了与其最接近的儿童文学研究会,有一段时期,会员只有宫崎骏一个人。1960年,日本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安保斗争”。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宫崎骏并没有亲身参与,但后来看到刊登在《朝日图鉴》上的师生受伤的照片后.他开始关心“安保运动”,并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参加游行活动。  大学时代的宫崎骏一边摸索如何使自己成为漫画家,一边进行儿童文学研究会的木偶剧创作。自由企划者久进保先生评价宫崎骏说:“形单影孤,以一个人类但无法作为人类而生存为主题,通过团体讨论做出了《沙田市中心》的脚本。木偶就是宫崎先生的模特儿。”宫崎骏大概做了两次木偶剧的公演,接受了制作机关志(公司的内部报刊)的任务,编写了以精神病院为舞台,代号为A和代号为Sita的女孩的故事,但最后却没能作为木偶剧公演。另外一部木偶剧剧名*(Pazu)也是在学生时代想要乘坐的船的名字。从后来的发言推测,《沙田市中心》和少女Sita的故事是灰暗社会派志向的作品,而*一则是明快的冒险喜剧。对时代风气有着敏锐反应的社会派志向和冒险喜剧的路线,乍一看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向,但在之后作品中,宫崎骏将两者精彩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作品的内核。

前言

  大师之为大师,是因为他的博大精深,他的洪钟巨响,他的不同凡俗的影响力。  1922年,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满怀感情地预言:“终有一天动画片会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会有德拉克洛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开朗琪罗的活力。一种视觉交响乐,较之最伟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的交响乐更为令人激动。”①八十年后,世界动画界最接近埃利·福尔梦想的,首推宫崎骏。  宫崎骏代表了日本动画艺术和商业的巅峰成就,是继黑泽明之后日本第二位闻名世界的导演,被誉为“国宝”、“动画诗人”、“动画之神”、和“国民电影作家”。《千与千寻》获得柏林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受到广泛赞誉,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堪与迪斯尼遥遥相望的世界动画另一高峰”,甚至被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动画大师”。

内容概要

杨晓林,笔名搏子,陕西宝鸡人,复旦大学博士后,上海大学副教授、编剧、硕士生导师。
在《电影艺术》等国家核心期刊和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全文转载。创作和改编的剧本主要有大型历史电视剧《大秦直道》、电影《生死诺言》、电影《守护灵魂》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好莱坞动画电影研究》等4项课题,参与教育部及国家社科课题3项。
专著有《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从比较文学到比较电影与动画研究》、《动画大师宫崎骏》,主编教材《影视鉴赏》、《世界影院动画精品解读》、《世界动画电影名片分析》、《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参译《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

书籍目录

前言:大师之为大师第一章 由凡入圣:宫崎骏的生平及创作 一、学生时代:“宫崎飞机”的痛与伤·乡下的日子·《白蛇传》之醍醐灌顶  二、东映和东京电影时期:从参与《旺旺忠臣藏》到声名鹊起之《风之谷》 三、吉卜力发展期:从开山之作《天空之城》到佳作小品《侧耳倾听》 四、吉卜力鼎盛期:从“日进斗金”之《幽灵公主》到童心复萌之《悬崖上的金鱼公主》 第二章 拯救堕落的灵魂:反战与反人类中心主义的主题  一、政治腐败·苏联解体·海湾战争·南联盟内战:反战思想的成因及表现  二、“环保教主”的生态观:反人类中心主义  三、悲观者之希望:“弥赛亚救世”·千寻劳动·浪漫主义情怀 第三章 科技是中性的:对技术的钟爱与忧思  一、“强固山脚”:日本的科技发展态势及民间制造业  二、“飞行狂”宫崎骏:对近代技术的迷恋与热爱 三、“恨世者”宫崎骏:对未来技术和文明的忧思与批判 第四章 “和魂洋才”:对日欧史诗神话与现实题材的选择  一、二度创作: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二、缝缀“百衲衣”: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三、和魂洋才,异国情调:“理想之欧洲”与“古老之日本” 第五章 少女动画·民族动画·精品电影:作品的市场定位 一、五分天下占其三:日本动画“蝗虫战略”的功与过  二、敬女性,倡女权:“宫式少女动画”老少咸宜  三、敬神道·敬武士道·斥暴力色情:民族动画举世瞩目  四、做电影·做艺术·做手绘:精品动画名至实归 第六章 怀旧感伤·线性结构·限制性视觉:叙事风格及特征  一、怀旧感伤:悲剧风格及成因  二、叙事结构:对因果线性叙事模式的创新 三、叙述人:以独特角度控制观众 第七章 定型·模式·个性:角色设定与塑造  一、主角定型化:天使与巫女魔女·勇少年与小顽童  二、反角模式化:“十恶不赦的坏人”·“变好的坏人”  三、配角个性化:智慧老者·豪女笨男·异类精灵第八章 东西博弈:宫崎骏与欧美动画的渊源  一、作者电影·艺术动画:宫崎骏与欧洲动画的关系 二、影响了大师的法国动画分水岭:《国王与小鸟》 三、美国动画之“日式变奏”:宫崎骏动画与好莱坞动画的异同 第九章 大工业时代的手工作坊:吉卜力的运营管理  一、团队:“二马力”核心·德间康快和铃木敏夫·骨干和后备  二、管理:手工作坊·“骏马独奔”·“独裁制”·“非人性化” 三、运营:投资联盟体系·全职制·美术馆·市场开拓和后产品开发结语解读宫崎骏动画的著作介绍 参考文献后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编辑推荐

  日本动画的“黑泽明”,被誉为“国宝”、“动画之神”、“不朽的传奇”;国际社会公认的“堪与迪斯尼遥遥相望的世界动画另一高峰”、“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动画大师”,中国首部全面解读大师传奇人生与动画世界的著作,中国首部深度探秘大师不同凡俗的影响力的著作。

作者简介

《动画大师宫崎骏》是国内首部系统解读宫崎骏动画的著作,深度剖析了宫崎骏的生平及创作、动画的主题、科技观、选材、市场定位、叙事风格及特征、角色设定与塑造、与欧美动画的渊源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运营与管理。《动画大师宫崎骏》对我国动画学界的研究与业界的创作颇具指导意义,是广大动画从业者和爱好者的必读书。

图书封面


 动画大师宫崎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由于日本漫画根据观众群有了这种约定俗成的分类,因此和漫画是孪生兄弟的动画依样画瓢也有如此分类。但是宫崎骏动画有其特殊性,他的动画的第一主角虽然以少女为主,却与日本的少女漫画的内容不一样,他的作品虽然也强调感情、气氛和心情,但是少年动画的特有的动作性成了其特别突出的一个元素。他的作品强调事件的连续性和故事的完整性,不遗余力地鞭挞人类灵魂的丑陋的一面,对服饰的细节不很重视。这样的人物定位,使得儿童从中看到的是故事,少女看到的是青涩而朦胧的恋情,少年看到了冒险与长大成人的艰辛,成人看到的是思想,是人文关怀,从而做到了老少皆宜,各取所需。我将其称为 宫式少女动画 。如果说美国电影整体上有幼稚化倾向,就是把观众都设定为6岁的文化和智力水平,日本动漫的整体倾向是以少年形象打动人,但将少年人的体格、能力和智力尽量往成年人的方向靠拢,甚至少年的世界比成人的世界更为复杂。比如典型的 美少女 ,年龄大约为12岁,针对的观众可能以小学毕业到初中的学生,讲的是各种班级内部争斗的变形版本,可是身材却已发育成熟,性感妩媚,是魔鬼式的,不是12岁左右的小女孩,却像是18岁以上的成熟女性。拥有这样的身材既是女性对自己的幻想也是男性对异性的幻想。这实际上反映了男权主义思想,以男性为中心,女性是满足男性欲望的客体和窥视的对象。可是在宫崎骏动画中的少女却绝非这种 美少女 形象,她们大都拥有一些非同寻常的能力,如御风或骑扫帚飞行,能看见古老的神灵,会造飞机,能使法力使玩具船变成真正的船等,她们身体单薄却很健康,衣着朴素,既没有性感的身材和时尚的打扮,也没有富有挑逗性的大得出奇的眼睛,但是她们的智力和体能却完全成人化,而且比所有的男性都优秀。这些少女形象显示的是神性的光环(只有千寻是较少见的没有神术的人物)。她们经常以巫女、拯救者或英雄的身份出现,自身充满了不可战胜的善良和美德。这反映了宫崎骏与一般日本动画及好莱坞动画完全不同的一个观念:女性(少女)不是男性(成年男性)欲望的客体,不是 被看的对象 ,她们的品德和能力使男性相形见绌,是男性钦佩和学习的榜样,她们值得尊敬也应受到尊敬。
  •     手里的这本书,是在2011年10月份的时候,到福州拜访网龙,在唐总的书架上拿出来,唐总说就送给我了,于是高兴地带回来,结果,一放几年。这回,因为看动漫的缘故,想起这本书,翻开,读完,深恨读得太晚,其实是一直找的书,但竟然迟到今天才看。对于宫崎骏,是一直存有敬仰之心,他的作品,也看过一些,但还不全,而且,以前看,和现在看,肯定不一样,所以必须要抽时间再看一遍,然后对照着书,加深理解,这既是对动画的,也是对这本书的。书写的很用心,作者的后记也很感人。通过这本书,所了解的其实不只是宫崎骏,还有他的成长历程、吉卜力的管理模式等,对我的写作非常有帮助。由于时间原因,今天也只是快速地浏览,还谈不上细读,然而已经知道里面的大致内容,知道对自己来说非常有用,所以会择时间再行细读。我特别喜欢的两段话,先摘录在这里,特意摘录到了印象笔记里,这样可以经常翻出来看一下,也复制在这里一下:P54工作对现代人起了宗教性的镇静作用。人们从工作中追求乐趣,获得成就,最主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价值,从劳动的过程得到内心的平静和充实。因为沉浸于日复一日的劳动,人们懂得控制,于是冷静自持。所以,从事劳动的人都有张宁静祥和的脸孔,他们不慌不忙,自信稳重,即使是孩子也能自行处理周遭事物。P147由于孩子的纯洁无瑕,由于他们用心地聆听并好奇地审视着自己周围的一切,与自然界进行着亲近的交流和沟通,所以才能看见成人看不见的神奇事物。而成年人拥有了知识、懂得了理智,学会了用脑思考和算计,却无法用心体验和热爱身边的人和周围的世界,在无尽贪欲的驱使下终日奔走,早已忘了停下脚步来发现生活中的美。
  •     在如今日趋怯懦的电影工业体系中,宫崎骏和他的动画片是一个让人尴尬的存在。当某些导演打着向投资人负责创建健全电影工业的旗号,采取赤裸裸的媚俗姿态,宫崎骏让他们无处遁形,这不过是托辞,头脑缺氧和想象力贫血才是不治之症;当某些导演以肃穆悲怆的神情出现在一部作者电影的片场,还是宫崎骏,让他们的心手不协调透出不可言传的滑稽。商业电影和作者电影并非电影世界的南北极。宫氏动画叫好又叫座。连好莱坞也坦诚:“对我们而言,宫崎骏就是上帝”。宫崎骏一次又一次创造的票房神话,更让他的吉卜力工作室与巨无霸迪斯尼分庭抗礼。对江河日下的国产动画来讲,“宫崎骏奇迹”涵义更为丰富。我们为什么做动画?什么是动画?什么是高素质的动画?什么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什么动画能让成年人喜闻乐见?诞生于法国的动画片类型,在我们这块土地是否真的水土不服?简单的模仿、聪明的剽窃是否会输入新鲜血液,终至全面复苏?面对这些貌似基础性的问题,任何一个业内人士都能毫不含糊给出答案。答案愈快地出现,愈证明那是无懈可击的石板一块。在当下生产数量不在少数的国产动画中,他人的影子闪烁其间,唯独没有留下我们思考、反省的痕迹。“做过于轻松的事情,过于懒惰而无法做好事情”,在伏尔泰的词典里,这是造成颓废最显而易见的根源。万氏兄弟《大闹天宫》造就了手冢治虫,日本动画《白蛇传》让少年宫崎骏欣喜万分,我们的孩子,他们的童年,又将由什么样的动画来放飞?在解读日本人的重要着作《依赖的构造》中,土居健郎提出“无父社会”的社会分析概念。自1970年代以来,日本家庭中父亲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忙于加班和应酬,与儿女疏于沟通,造成了父亲身份的阙如,这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承角色的丧失。后果显而易见,家庭伦理观、友情和爱情、与别人如何交流,这些都成为青少年们最大的困惑。他们自恋,以自恋为荣;他们宅居,以宅居为乐;他们孤立,以孤立为常态。在日本电影中屡见不鲜的变异关系,如恋物、施虐、受虐、乱伦等,则是文化断层间盛开的“恶之花”。在这般的背景下,揭密宫崎骏动画在日本甚或全球的大红大紫才有可能。从反战、环保、对科技的反思和批判、浪漫主义、温情、怀旧等关键词切入,则无异于瞎子摸象,这固然是宫氏动画的特征,却非其本质。宫崎骏对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如神道教、武士道等)的反省与延续,他的承上启下,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父亲的角色。正是从这个角度,而非其“超英赶美”的商业利润,“国民动画家”的称号更显当之无愧。在设计龙猫的最初,宫崎骏表示:龙猫是被遗忘的东西,是不被注意的东西,是以为被消失的东西,它们其实还活着。如果我们以为龙猫所指涉的是童年,那则是另一种误解。当我们回顾国产动画中的经典,如《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三个和尚》、《神笔马良》等,恍若隔世。不止一代的动画经典凭空缺失。背靠道教佛教,坐拥传奇、笔记、小说、曲词,另有民间艺术缭绕,我们的动画题材却日渐逼仄,我们的动画人却无米可炊,这不能不说是一桩怪谈!“题材对艺术家来说是天才的一部分”(波德莱尔),如何利用题材资源库也不是一件简单事。以宫崎骏的动画为例,很少有作品无出处。《风之谷》灵感源自《希腊神话小事典》、《堤中纳言物语》、《爱虫姬君》;《天空之城》由《格列佛游记》等三部西方文学萌芽;《龙猫》则可追溯至西班牙电影《蜜蜂的耳语》和三本日本儿童书;2008年上映的《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中依稀可辨安徒生的喃喃低语……。若非抽丝剥茧般分析,很难拿它们与原作一一对应,宫崎骏的改编可谓偷天换日。杨晓林在着作《动画大师宫崎骏》中对宫氏动画的改编才能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其“和魂洋才”,由明治维新时期的“和魂汉才”衍生。我以为,对原作的改编更基于这样一个自觉意识:即在妇孺皆知中找出新意,在传统文化中把握时代。这是一个独立电影人所应秉持的素质。他明白他要什么。宫崎骏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是一个异数。他拒绝电视动画,坚持全手绘(《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就有17万张手绘图片),不对互联网和手机动画消费投怀送抱,公开批评三维动画,排斥制作作品的前传后篇,实行“非人性化”管理(押井守曾将宫崎骏称为“托洛茨基主义者”,将吉卜力喻为“克里姆林宫”)。他鄙薄好莱坞,却赢得了好莱坞的尊重。当我们以惯常的市场逻辑来推敲宫崎骏,一个格格不入者,他的如日中天不啻是一个巨大的谜团。或许他自己可以提供不多的几个求解的线索:“做自己想做的产品,这就是我的动画”;“我关注最多的是日本儿童是否健康幸福地享受着他们的童年”;“我认为通俗作品,即使是浅显的,也必须是充分真情的”。对一般人而言,宫崎骏的这些言语更是营造了一个旋转的迷宫,在我们看来,这些只是并不新鲜的常识。1946 年,法国动画大师保罗·格里墨开始着手制作《国王与小鸟》,这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原型的动画经典,耗时34年。宫崎骏对此片推崇备至,曾声称:“(《国王与小鸟》)好比我在电影圈里的亲生父母一般”。他的最佳拍档高田勋也认为:“如果不是这部影片,我根本就不会想到要进入动画片的圈子。”几乎所有的宫崎骏剧场动画都受惠于《国王与小鸟》。1980年,这部影片进入中国公映,留给一代人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时过境迁,今天的孩子们几乎对它闻所未闻。然而,宫崎骏的铁杆粉丝,还是不妨去翻翻箱底,或许能在另一个层面上对宫崎骏再认识。“站在那里不怕淋湿吗?我把这扇门开着。”说这话的正是那位身穿兜兜服、须发皆白的日本老者。还是这个老人,曾邮寄给《幽灵公主》在美国的发行商哈维·韦恩斯坦一把武士刀,刀身上镌刻着四个字“不得删减!”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这本书介绍了宫崎骏的经历,了解之后再回头看看那些动画电影,别有一番滋味。
  •     终于到手了,他喜欢这本书,送他了。
  •     我最喜欢的日本动画大师就是宫崎骏,他的许多作品我都看过,这本书介绍的挺详细的,只是我最喜欢的《千与千寻》简写了,其他的不错,给满分!
  •     感觉很多东西都在重复说…
  •     喜欢
  •     才发现【幽灵公主】是部如此富有内涵的作品
  •     书写得蛮好,贴近生活~~
  •     他的理解和我有很多重合,受益匪浅。
  •     如果想对宫崎骏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这本书还是不错的
  •     你妹!
  •     之前在三联上看到了长达半本杂志的对宫崎骏的总结,几乎是这本书的精简版,也因此这本书看的比较快,比较跳
  •     剖析了宫崎骏的生平及创作、动画的主题、科技观、选材、市场定位、叙事风格及特征、角色设定与塑造、与欧美动画的渊源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运营与管理。
  •     侧耳倾听是最喜欢的宫崎骏…之二,之一还是留给风之谷
  •     我一直是力挺动漫产业,但是这里的动漫产业也有档次的,宫崎骏动画永远被排在了我心里第一的位置。作为一种电影形式,它比柯南和海贼王要短的太多了。但是意义却是以一种独特的悠长的方式存在于每一个观者心中。
  •     = =
  •     要了解宫崎骏和吉卜力的话,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     比较喜欢宫崎骏的作品
  •     作者参考了过多的资料,造成了他的观点紊乱,有些矛盾,也有一些错误(《史莱克》是梦工厂还是迪士尼的都搞不清楚),比较枯燥,倒是作者最后的后记写得比较出彩......
  •     对于一个深度沦陷的宫崎骏迷来说这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了,书的包装灰色不太吸引我,但是内容很精彩,站在了历史的角度上剖析了宫崎骏的动画和宫崎骏所要表达的价值观,是本很有深度的书。
  •     看看宫崎骏老爷爷
  •     超级喜欢宫崎骏的,很好的一本书
  •     写什么东西?
  •     一篇篇采访和资料拼凑而成。。
  •     宫崎骏的人物介绍 大头送的满满心意
  •     内容专业化!!!
  •     足以让我深入了解宫崎骏和他的动画片了,虽然有说这本书只是摘摘录录而已,但我并不是为了专业研究买这本书,我只是想了解宫崎骏这个人和他动画片背后的故事。
  •     得到信息是宫崎骏,关注故事背后的意义比较多,主题深刻,小故事大道理,佩服这样敬业的追求的人。啊!我概括得不好!
  •     还可以了,说很好呢也说不上
  •     讲了很多宫崎骏的创作与生活背景 可以更深一步了解作品中的意图 有一些在日本红 但是中国不太知道的作品 书里都有介绍可以看一下 但是作品不是很全 看书才知道这些是一个庞大团队创作出来的动画 日本漫画家都很厉害的……
  •     偏慢
  •     正是因为喜欢宫崎骏的动画才购买了这本书,
    对于书中所描述的内容大致有同感。
    感受他的强大,感受他的完美,感受他内心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     分析的太透就没意思了嘛
  •     虽然里面有错误。。。
  •     中国研究宫崎骏的一部作品,有些明显的小瑕疵,总体分析得不错
  •     二次元的伟人啊,顶顶顶顶;;;
  •      这书对宫崎骏大师,从作品到工作,创作的灵感来源等等进行分析,面面俱到,看起来蛮有说服力的。以往有看过不少宫崎骏的作品,其作品在国内的反响很不错,真正把动画电影做成一种艺术的人不多,宫崎骏首当其冲,是里面的佼佼者。 听此书作者系统二富有说服力的分析,才发现,之前零星看过的那些电影,都是很有规律地浮现眼前,细细回味,更加精彩。而且对于不同细节的回顾,还真能够跟作者解释的东西有牵连,蛮有趣的。 摘录: 宫崎骏代表了日本动画艺术和商业的巅峰成就,是继黑泽明之后日本第二位闻名世界的导演,被誉为“国宝”、“动画诗人”、“动画之神”、和“国民电影作家”。《千与千寻》获得柏林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受到广泛赞誉,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堪与迪斯尼遥遥相望的世界动画另一高峰”,甚至被誉为“世
  •     这本书不是我预想中的那种内容,那种文绉绉的东西太多,没什么实际的,其实我觉得宫崎骏可以写的东西很多很多,而且可以很动人的,这本书边都没沾到!
  •     一直就很喜欢宫崎骏。最崇拜的人。
  •     宫崎骏的书不错,就是没有彩色图片。
  •     当年在王府井书店 看到标题就买了。。这种标题为什么能买??
  •     书收到了 蛮好的
  •     书很好,,发货也蛮快的,,下次继续光临
  •     很适合动漫爱好者,特别是喜爱宫崎骏动画的。数也是写的通俗易懂的
  •     对宫崎骏作品的分析 很透彻深入 喜欢
  •     貌似我看过这本书~无意中在图书馆看到的~还行吧~我主要是冲着动漫的图片看的书~该书只是浅浅的介绍了主要作品~
  •     以前在图书馆看过一些,厚度一样,内容一样,非常值得读的一本书
  •     比较喜欢,建议图片再清晰些彩色就好了,字体再大些啊。内容非常好。
  •     对宫崎骏简直是五体投地,他每一部作品都细细拜读。
  •     资料汇编。
  •     同学从班级图书角借到这本书。
  •     编排得好失望,记得当初同桌好热心地拿给我
  •     我好像读过这本书→ →总结的不错的样子。
  •     写论文的时候的参考书,最早在动画策划部看到的,不错自己也买了本很深刻,包装很好
  •     里面介绍了宫崎骏的每一件作品的时间和发展过程,让我看到了宫崎骏一步一步成为一个伟大的漫画家,原本就很喜欢他,书中对他创作的理念的介绍更是让我爱上了这个以和平和环保为重的老爷爷,呵呵,建议这本书真的值得一看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宫崎骏和他的作品哦!
  •     一般般
  •     并非是宫崎骏的个人传记,而是宫崎骏的动画思想的总结和提炼。此书结合了电影理论,从人文,心理,文化各个方面解读了宫崎俊其人及他的作品。从中我们看到是一代大师对于动画事业的执着热爱,对于日本动画未来的忧虑和期盼,同时也让我们对动画电影这一题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不同于动画片,动画电影难度大,成本高,宫崎俊基于他完美主义者的理念,坚持大投入,高产出,创造了多部动画经典,是动画电影界的黑泽明。
  •     大致了解
  •     书本并非宫崎骏亲著,从一个中国电影评论员眼中,去看宫崎骏电影创作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前景。
  •     我看得是辽宁美术出版社的版本 很一般呀 不够宫老爷子 真的是非常有童心 善良的人
  •     一直很喜欢宫崎骏老师的作品,觉得这本书写的很深入,看了后对宫老的理解又多了一些,对于宫迷来说很不错哦!
  •     非常值得购买的一本书,不仅介绍了宫崎骏大师的生活经历,也详细分析了他创作作品的文化历史背景。对他所有作品中的角色设定等一一归纳分析,有助于理解他的作品。会好好收藏这本书的。
  •     ......有些东拼西凑的味道,然后发现书中还有错别字.
  •     一看就不错,字较宽,有插图,封面很棒!
  •     这本书写的非常全面细致,从各个方面来研究宫崎骏,对那些研究宫崎骏的人非常有用
  •     这本书写的很全面,很不错
  •     对完这本书后对宫崎骏大师有了更深的了解,再细细看一边他的电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体会!!物超所值~
  •     很有爱啊
  •     因为是我最喜欢的人,所以这本深刻探究宫崎骏的书很吸引我。
  •     读着很舒服,对于宫崎骏爷爷和他的动画电影的介绍写得生动 ,资料很详尽
  •     喜欢唯美的动画片~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名字和封面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买回来时特别激动...之前有个小插曲,因为过于激动,时间紧张就忘改收货地址了,还等了好几天才盼到!宫崎骏的动画对我影响很大,他的人生经历也是如此,我要好好学习,好好珍惜这本书!
  •     記得這一本還是高中同學特地從她家附近圖書館借來給我的呢,不過比較粗略啦,只是概括地介紹而已,
  •     ,
  •     喜欢作品的意境和风格,以及唯美纯真的画面,所以先了解这个人~
  •     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喜欢,赞一个!
  •     还算逻辑清晰
  •     虽然没打开,但是从包装到封皮的设计,都感到很想阅读下去……
  •     宫崎骏无疑是已成为动画界的泰斗,但此书作者文笔不是太好
  •     虽然不难看出作者成书花费了不少心思,分析的有些地方也够深入,独到,可太过深入难免会带上作者太过主观的见解和过多重复,冗余的叙述,有时一句话,一部电影的情节在书中出现多次,有些解释又过于牵强,不过看了结语我明白了,同时做那么多工作是写不出真正的好书来的。
  •     因为这本,让我在不觉之中贴近动漫大师宫崎骏!
  •     我好喜欢!会认真阅读完的!谢谢当当网!
  •     买来当毕业论文的材料,还是有帮助的
  •     动画大师
  •     一般,似乎很肤浅。 不过宫崎俊的动画百看不厌!
  •     一直以来我都想看一本有关宫崎骏的书了,第一眼看到此书时我首先被它的简洁的封面所吸引,可它的最大魅力是它书中那独到的见解,可以说它是所有喜欢宫崎骏的人都因该读的一本书。
  •     读完我更加觉得宫崎骏的动画的画面根本无法用文字来描述,有一双眼睛真好啊。
  •     我觉得不错啊,难道没有生动的彩色画面就不给高分了吗。书本身就不是传记,只是作者从一个看过宫老作品的人给出的一些评论和描述,作为一名普通的观者,剖析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如果非要纠结作者的教育背景,那就没必要,因为宫崎骏本身不会给受众强加任何虚张声势的修饰,它的内容,我们愿意多想,那也没办法
  •     我爱上了画画,至今从未下手
  •     还没看,但是非常期待,想要认真的把它看完
  •     各种拼凑,也就是一长篇论文,《世界动画电影大师》这个引用源还看到了无数次……打三星的多半是给宫崎骏本身的吧!
  •     喜欢动漫的可以看一看 了解一下
  •     之前没有看过任何关于动画的书籍,这本书虽知道是大杂烩,但仍认为其比较系统的接受了宫崎骏、其电影风格和理念,让我受益,并燃起了对动画的兴趣。 ps宫崎骏和乔布斯有点像 大概是这样偏执才能做出那样的艺术精品吧。
  •     虽然引用的部分比较多,但内容还是不错的。很多地方值得一看,里面对宫崎骏各个动画的内容都有详细的罗列和比较,有些描述十分精彩。推荐阅读!!!
  •     很喜欢,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宫崎骏大师的文化内涵
  •     动漫电影研究的书不多,所以很有其价值。
  •     封面边缘有些折损,但不影响阅读
  •     是我想要的内容,看的时候深有感触,觉得很不错,不过图是黑白的
  •     花了一天时间看完,作者对宫崎骏作品大框架理的比较清晰,只是内在堆砌地有些杂乱,前后多处重复。
  •     我觉得现在有两本关于宫崎骏电影的理论专著,一本是秦刚先生的《感受宫崎骏》,另一本就是此书,两本的作者都是高校研究日本文学的教授,因此作为理论著作,他们一方面开创了中国大陆宫崎电影研究先河,但同时也面临着读者受众群的局限。因为这些研究专著和其他很多理论专著一样,是必须有一定的文艺理论知识才能阅读的,因此,我相信很多大众读者对这本书只能抱着欣赏的心态去阅读它。我希望越来越多的日本文学研究者、影视文学研究者能更多地关注宫崎电影,如果哪一天,中国的宫崎电影学术研究会能够在高校之中诞生的话,那是很多专业的宫崎骏电影爱好者所共同期盼的结果。
  •     由于宫崎骏的名声太大,加之媒体的不正确宣传,导致一部分介绍和研究宫崎骏动画的文章有意无意地把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都归到宫崎骏的名下。这导致如高田勋导演的作品「岁月的童话」,「平城狸合战」,「萤火虫之墓」以及近藤喜文的「侧耳倾听」,望月智充的「听到涛声」,森田宏幸的「猫的恩返」等都被当作宫崎骏的作品来宣传和研究,这是很不合理的。
  •     这本书是帮朋友买的,他跟我说非常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