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平研究论丛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李春平研究论丛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4-01
ISBN:9787560421711

章节摘录

  这时,我已经到上海多年了。可是,对上海当地的饮食依然不习惯。居家生活,主要还是自家做饭吃。我们每周都有一些日子在外面吃饭。在外面吃饭有两层意思,一是被别人请吃,吃上海菜。二是自己一家人跑到外面就餐。上海人不吃麻辣,喜欢甜食,吃酱油也很重。所以上海的糖尿病人很多,据说是吃甜食导致的。我细心地看过上海人炒菜的过程,他们的做工还是很精细的,做什么菜都要放糖。在一个家庭,食糖的用量远比食盐的用量要大得多,好像有些本末倒置。从一到上海就不习惯,到后来的慢慢适应。但最终还是不十分习惯的。可不习惯也得习惯,要强迫自己吃的。慢慢地也觉得上海菜好吃了。特别是红烧肉,上海人做得是很好的。我经常请上海的朋友来我家做,一次多做一些,留着慢慢吃,用时加热即可。每回在外面吃酒席,我都是要要点红烧肉的,吃不完的全部打包带走。  就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时候,外面的餐饮大举进军上海,比如湘菜,四川菜,杭州菜等在浦东都有了,他们都在抢夺上海市场。这使我们在饮食上的选择多了一些。可是,在川菜和湘菜饭店,既不那么辣,也不那么麻了。店家为了适应上海消费者的口味,对正宗的四川菜与湖南菜进行了改良,淡化了原有的麻辣风格,但我们还是经常光顾的。毕竟,这与我们的口胃接近了许多。可是,不知不觉,我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吃辣椒了,稍稍吃点辣椒就会满头大汗。不知是上海改变了我的饮食习惯,还是我背离了传统的饮食习惯?  1998年4月,我应上海辞书出版社之约,要给《辞海》写一部报告文学,当时新版《辞海》(即2000年版)正在紧锣密鼓的编辑之中,辞海办公室主任秦振庭先生让我抓紧。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社长李伟国继任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有一些新的想法。当时我们开会研究的意见是,让我写七八千字,我说你们最好不要给我规定字数,写多长就是多长。李伟国说那好,你写长了就出单行本。于是他们安排采访,秦振庭先生全程陪同。  从心理上讲,我对报告文学是没有兴趣的。但《辞海》不一样,是我国文化界和知识界通用的权威典籍,是很特殊的文化产品,我想从这里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了解我们的上一辈是怎样做学问的,采访对象囊括了除军事之外的各个学科的国内专家,名流云集。45天的集中采访,我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三个月写完,竟然有17万字。我起了一个很长的书名,社长李伟国看了书稿说,还是叫《辞海纪事》才能立得住。当时我建议让余秋雨先生题写书名,但立即遭到否决。他们说请汪道涵先生题名。汪老任上海市委书记时,江泽民同志当市长,两人都参加过《辞海》的会议,给予了许多方面的支持。新版《辞海》请江泽民题写的书名已经收到,我的《辞海纪事》请汪道涵先生题名更合适些。  在新版《辞海》的新闻发布会上,我问新华社记者赵兰英,《新民晚报》的文化记者项玮来了没有,她说她知道她,今天也来了。我请她把项玮帮我叫过来。之后她就把项玮叫过来了,说李春平找你。项玮一见我,就说,呵呵,李春平,你长成这样啊。我说三年前我出版《上海是个滩》时,你是第一个电话采访我的记者,同在一个城市,却未能拜访过你。之后我又把《文学报》采访过我的记者叫来,就在那里聊天。我说了一些感激之词。  ……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第一辑 文学道路李春平自述李春平:“我是一个希望把小说写成大说的人”从吊脚楼到上海滩花艳申城根在秦--访长篇小说《上海是个滩》作者李春平写不尽的上海滩、上海情--访陕西青年作家李春平李春平,客居上海十年的写作对话李春平一次尝试,期待下文--从李春平归来看安康的人才战略闯荡与回归中的文学华章--著名作家李春平访谈录超越生命的性灵抒怀李春平的故土情结李春平文学活动档案附录《上海是个滩》出版后记学做教授第二辑 作品论李春平的小说世界李春平的官场小说与“权力美学”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李春平文学创作的影响和渗透沉沦,还是再生?--解读李春平爱情小说在消费文化背景下的性爱观论李春平小说的平民化倾向外来建设者的精神丰碑--评长篇小说《上海是个滩》《玻璃是透明的》:历史·文化与个体·尘世阻隔--《玻璃是透明的》的中心意象时代酿造的悲喜剧--评《巴山骟匠》的创作意旨《辞海纪事》的文化警示意义情感挽歌与灵魂救赎--读李春平长篇小说《奈何天》女性视野下的权力反讽权力场中个体的悲哀名家点评《步步高》官场文学: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对执政智慧和领导艺术的深度探索--谈李春平长篇小说《步步高》正面向上智慧人性--评李春平长篇小说《步步高》的独特视角从《步步高》看李春平的人才思想《一路飙升》:并非温情的讲述--兼论李春平官场小说的艺术视角可悲的升迁之路--兼评《一路飙升》中的两个人物……第三辑 报刊短评第四辑 网民随笔后记

作者简介

  李春平是当代新生代作家群中非常重要的一员,他身上集中了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一些文学品性:广阔的社会视野,沉厚的历史感,浓郁的乡土特色,敏锐的时代观察等。李春平横跨都市和乡土两个方面的题材领域,是一个视野广阔的作家。  他是一个城市观察家,写城市,他甚至比那些土生土长的城市作家还要敏锐。1996年,他创作长篇小说《上海是个滩》之后至今,著名评论家毛时安先生回忆起来还记忆犹新:“记得是在1996年春天,上海市作协决定编辑出版《大上海小说丛书》,当时我在作协负责这项工作。我们从众多的来稿中发现了长篇小说《上海是个滩》,这是唯一一部外地作家的作品,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小说写的是外地人参与浦东开发的奋斗历程,题材新颖,语言活泼,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是个滩》出版后,受到各方好评,东方电台还进行了连播。”毛时安先生认为:“迄今为止,这也是第一部直面反映浦东开发的长篇小说。作为浦东开放开发的文学记录,这部小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之后,李春平又连续出版了《上海夜色秀》等一系列长篇和中短篇都市小说。作为流寓都市的“外省作家”,他似乎获得了比都市本土作家更为有力的笔墨,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是成功的,都能获得不俗的销量和读者、评论界的热烈评价。之所以如此,我想可能正因为他是“外地”作家吧,他用异样的眼光打量都市,都市在一部分人眼里因平常而无趣、无味的部分在他眼里反而绽放出了异样的光芒。

图书封面


 李春平研究论丛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