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我的千思百虑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物合集 > 母亲,我的千思百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3
ISBN:9787208065673
作者:(法)娜塔莉·考夫曼
页数:461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  1.我想念你;至少你是一本永恒的书。  ——沙尔?波德莱尔  2.每天看到您沮丧和流泪,正是在这时我的心灵第一次有了这种沉重感,自此以后它没有离开过我。  ——荷尔德林  3.我所写出来的好些作品都来自于她,来自于她的话,甚至来自于她的想法。  ——阿波利奈尔  4.我的朋友,如果你愿意,就待在你家的花园里,将她已经够不着的青杏枝弯向母亲吧。  ——弗朗西斯?雅姆:《给一个年轻诗人的建议》

内容概要

娜塔莉·考夫曼,1980年至1991年,曾是歌手,自己作词作曲,录制了几张唱片。此后,给其他歌手作词。1995年,创作了讲述历史人物的死亡的《伟人死亡小指南》;1997年出版《母亲,我的千思百虑》,讲述十六名诗人和他们各自母亲的关系。2001年出版一本音乐指南丛书,主要是对从蓝调音乐到电子音乐的各个流派进行介绍,题为:《各种音乐》。1996年开始了记者的工作,1999年,写下了《地铁月票》一书,主要讲述只会发生在巴黎地铁站的场景故事。
郑克鲁,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早年在北京大学西语系攻读法语,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外文所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武汉大学法语系任系主任并兼法国问题研究所所长,1987年调至上海师范大学工作。著作有《法国文学论集》、《法国诗歌史》、《现代法国小说史》、《法国文学史》(上、下)。译著有《家族复仇》、《巴尔扎克短篇小说选》、《康素爱萝》、《基督山恩仇记》、《茶花记》、《悲惨世界》、《法国诗歌选》等。主编有《外国文学史》、《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等。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 母爱的滋润一 保尔·魏尔伦保尔·魏尔伦作品选我只热爱我的母亲玛利亚忏悔录(节选)二 路易·阿拉贡路易·阿拉贡作品选大胆的人三 阿尔弗雷德·德·维尼阿尔弗雷德·德·维尼作品选舞会四 沙尔·波德莱尔沙尔·波德莱尔作品选我没有忘记,城里的女邻居你羡慕的那个心地善良的女仆书信选(10封)五 约翰·沃尔夫根·冯·歌德约翰·沃尔夫根·冯·歌德作品选致我的母亲新阿马狄斯任随你千姿百态,藏形隐身六 弗朗西斯·雅姆弗朗西斯·雅姆作品选棕枝主日的驴子七 让·科克托让·科克托作品选素歌集(4首)数字七(1首)莱奥娜(7节)肖像与回忆(片段)八 沙尔·佩吉沙尔·佩吉作品选卢瓦尔河的古堡为尘世土地而死的人多幸福向沙特尔教堂的圣母介绍博斯皮埃尔,一个市民生活的开端(片端)九 雷纳·马利亚·里尔克雷纳·马利亚·里尔克作品选童年十 吉约姆·阿波利奈尔吉约姆·阿波利奈尔作品选米拉波桥失恋者之歌一首在封斋期唱出的春曲扎波罗格的哥萨克给君土坦丁堡的苏丹回信七把剑市郊贫民区行列十一 安托南·阿尔托安托南·阿尔托作品选迷醉树夜TUTUGURI向木乃伊乞灵声音玻璃街道无休止的爱被捆绑的木乃伊阴郁的诗人十二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阿尔封斯·德·拉马丁作品选湖密利或家乡葡萄园和家十三 沃尔特·惠特曼沃尔特·惠特曼作品选我听见美洲在歌唱我坐而眺望母亲和婴儿父亲,赶快从田地里上来十四 阿尔蒂尔·兰波阿尔蒂尔·兰波作品选七岁的诗人醉船书信选十五 维克多·雨果维克多·雨果作品选这个世纪刚两岁雨果夫人见证录(片段)十六 弗烈德里希·荷尔德林弗烈德里希·荷尔德林作品选海德堡

编辑推荐

  我想念你;至少你是一本永恒的书。  ——沙尔波·德莱尔  每天看到您沮丧和流泪,正是在这时我的心灵第一次有了这种沉重感,自此以后它没有离开过我。  ——荷尔德林  我所写出来的好些作品都来自于她,来自于她的话,甚至来自于她的想法。  ——阿波利奈尔  我的朋友,如果你愿意,就待在你家的花园里,将她已经够不着的青杏枝弯向母亲吧。  ——弗朗西斯·雅姆:《给一个年轻诗人的建议》

作者简介

母亲是诗人一生最深刻的记忆,是他们的千思百虑。本书描绘了歌德、雨果、波德莱尔、惠特曼、里尔克、兰波、魏尔伦、阿拉贡、维尼、阿波利奈尔、荷尔德林、拉马丁、兰波、魏尔伦、阿拉贡、维尼、阿波利奈尔、荷尔德林、拉马丁、佩吉、雅姆、科克托、阿尔托等16位大诗人诗歌创作的堂奥和不为人知的隐秘一角,或感人肺腑,或奇异曲折,或悲欢离合。这些微妙的感情,定能触动每一位母亲和孩子内心最敏感柔软的部分。本书还附有16位诗人的相关作品,是他们献给母亲的颂歌。

图书封面


 母亲,我的千思百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母亲,我的千思百虑诗人和母亲的关系,从诗人和家人的关系中单独挑出来讲,还独立成书,该是比较少的。译者郑克鲁先生(不用介绍,文学院出来的肯定了解)序里开篇也说这个研究少有人触及,却又是既微妙又不可忽略的问题。“不可忽略”倒是可以商量,不研究也不怎么影响后人会不断地去阅读这些大诗人的经典诗篇;说“微妙”却是真实的,诗人和母亲的关系,不仅这些关系本身是微妙,研究者的研究心理也是微妙的,甚至,读者的阅读心理也会以微妙为主。我即如此,从开始想念这本书起,到终于将其借下来,再到阅读完,内心都是微妙在挂帅!我怎么会如此想念它呢?也许和书名有关:《母亲,我的千思百虑》,看到这样的名字,即使没有母亲节,也会有所触动吧?不需要有副标题,它也是个很好的刺点——如果这本书是个照片,罗兰·巴特估计会把这些字眼当做他的刺点分析案例吧?——我没有说它是卖点,卖点当然还是这副标题里的“16位大诗人”,诗人与母亲的微妙关系才是卖点——其实,顾客的微妙心理并不微妙!16位大诗人里,多数是法国人,可推测著者也是法国人——娜塔莉·考夫曼,好像没人熟悉,书没有介绍、译序也没提及,百度也百度不到,自然我也不知她是何方人物,我们更熟悉娜塔莉·波特曼,更熟悉别的考夫曼(比如瓦尔特·阿诺德·考夫曼),但对于娜塔莉·考夫曼,只有这本《母亲,我的千思百虑》可以通向她。这一切都无关紧要,言归正传,我们要谈的是书。诗人和母亲的关系,考夫曼开始就谈论魏尔伦,这可是个麻烦,因为它过于微妙了。关于母亲的片段里,摘下魏尔伦的话是:“我们争吵过,我感到我错了,我要向她承认,企求安宁,跪在她面前,因为使她悲伤而深感痛苦,将今后所有的爱都给他,为她着想……”此话令人感动,不过,千万别被诗人的话迷惑,魏尔伦和母亲的关系之所以著称,不是魏尔伦说给母亲的话有多漂亮,而是因为他打自己母亲打得有多残忍——他曾因“殴打和以死威胁他的母亲”而蹲监狱!如此还不够微妙,更甚的是:魏尔伦再坏,他母亲爱丽莎也不抱怨。她77岁了,还要照顾生病的儿子,而且是被要求照顾的,在照顾儿子时,爱丽莎自己病倒了,辞世时,腿被绑住的魏尔伦,没能上去最后一次拥抱母亲,他被病束缚在病床上,他只看见母亲的棺材划过!由此我们可以痛骂魏尔伦不孝吗?也许是不孝,但如果我们读读他那著名的《我只热爱我的母亲玛利亚》,谁会怀疑魏尔伦不爱他母亲、对他母亲没感情呢?“我只热爱我的母亲玛利亚,/其他所有的爱对我都是强加。/不管这些爱多么必要,惟有妈妈/能点燃爱她的心灵中的火花……”比较他对母亲的爱,他和兰波的爱都可以是强加!兰波呢?他和魏尔伦的爱是同性之爱,魏尔伦朝他开过几次枪,爱丽莎救过他,兰波离开时还“让”警察逮捕了魏尔伦。就此看来,好像兰波比魏尔伦“正常”,但其实,在他们与自己母亲的关系上,也是半斤八两。与爱丽莎溺爱魏尔伦不同,兰波的母亲维塔莉非常严肃,对儿子充满期望。稍大后的兰波受不了母亲的管束,屡次逃跑,有次逃跑刚被带回家,立马又逃跑了,因为兰波看到他母亲“像平时那样十分刻薄,兰波的妈妈理所当然地把她的小神童看成更坏的魔鬼,用极其尖酸的话申斥我,我先是十分惊讶,旋即在谩骂声中溜之大吉”。维塔莉是个坚定的基督徒,她对基督的信仰深入了脊髓,但我们的著者猜测说,她也许是为了儿子的幸福,忘却了两个同性诗人相爱所犯下的罪,依然通过信件阻止过她儿子的情人——魏尔伦的自杀计划。后来,兰波到世界各地流浪,期间,兰波和母亲在钱财管理问题上发生冲突,维塔莉措辞严厉,说气话不再干预他的事情,为此,维塔莉备受折磨,兰波因她的“不再干预”久没去信给母亲,八个多月,维塔莉没有自己儿子的任何信息,她后来的信这样写道:“你杳无音讯,为什么沉默那么久?没有孩子的人真幸福,或者不爱孩子的人真幸福;他们对孩子可能遇到的事都漠不关心。”这话里包含着严厉,更饱含着爱。与魏尔伦折磨母亲一样,兰波用另一种方式折磨着母亲维塔莉,尽管维塔莉一点也不像爱丽莎!兰波要截肢了,维塔莉立即动身去看望他,但等腿真正没了的时候,她不考虑同儿子多待一会儿,借口女儿也生病而离开了!这是永别,此后,她再没去看望自己的儿子,即使儿子1891年病逝后的葬礼!如此残忍,但能说维塔莉不爱兰波吗?兰波的命运本身就是对维塔莉的折磨,这种折磨一点都不比魏尔伦折磨母亲来得更轻。1907年,维塔莉写给女儿的信里说:“这儿有许多军人经过,这使我非常激动,回忆起您的父亲,如果我没有孩子给我那么多的痛苦(她强调这个句子),我会十分幸福。”老年维塔莉的这话,其倔气、其沉痛,令人感慨,再联系起她之前的“不爱孩子的人真幸福”,确实是爱得深沉、所以才痛得透彻!这里只是一对情侣诗人的描述,《母亲,我的千思百虑》写了16个大诗人与他们母亲的关系,除开魏尔伦和兰波,还有歌德、雨果、波德莱尔、惠特曼、里尔克、阿拉贡、维尼、阿波利奈尔、荷尔德林、拉马丁、佩吉、雅姆、科克托、阿尔托,这些大诗人,他们与母亲的关系各有各的微妙所在,并不只是译者郑克鲁的三种简单概括——一种是母亲与孩子奇特关系,给了诗人特殊的影响;一种是母亲的培养方式有助于孩子成为诗人;一种是母亲极力反对孩子走向诗歌道路。16位诗风迥异的诗人,相应的是16个气质完全不同的母亲,如果只省略成三种模式,那是简单粗暴了!只有一点可以简单粗暴化:这里面,每个母亲对孩子的爱,都从不打折扣!当然,爱又是最复杂的,16个母亲,就有16种爱孩子的方式,这些方式,是幸福,也是疼痛!其实,平常人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     每年母亲节前夕,各大媒体都会不厌其烦地呈献最刻板的母亲形象,在我们的耳边反复颂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没错,当新闻版的伦常悲剧越来越多,我们反而更加渴慕好母亲的榜样:肥肥独力养大欣宜,至今受到各方称颂──有时候我甚至不禁怀疑,她在大众的眼中首先是母亲,然后才是艺员。在一直敲凿真实或纵情想象的文学领域里,我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母亲吗?诗的两个母亲常有人把写作的过程比喻为怀胎,吊诡的是,说这话的也包括不少男性作家,彷佛只有母子的亲密关系才足以用作模拟。倘若作者是作品的母亲,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说,作者自己也不过是母亲的作品?娜塔莉‧考夫曼(Nathalie Kaufmann)的《母亲,我的千思百虑:16位大诗人和他们的母亲》告诉我们,母亲的影子总是或淡或浓地覆盖着大诗人的作品,或生命。魏尔伦(Paul Verlaine)是长子也是独子,然而母亲早怀过三胎了,她把夭折的胎儿放在一个个盛满酒精的玻璃瓶里。不难想象,魏尔伦自小便受到父母溺爱──比方说,他曾把父亲的高筒圆帽割开,并把碎片形容为「一片梨,一片土豆,一片胡萝卜」,父母毫不介意,只觉有趣。长大后,魏尔伦经常酗酒发狂,曾以刀指吓母亲:「你不会活着出走这幢房子。」那些盛载了夭折胎儿的玻璃瓶都给他通通摔破了,考夫曼说:这也许是出于爱的妒忌。不管魏尔伦如何犯事入狱,虐打母亲,她仍旧默默守着。最后,她为了替他找寻一种特殊烟草而冒雪上街,在77岁病死。作为不孝的大诗人,魏尔伦以几首诗报答了母亲。当然,诗人的母亲不全是如此包容,而她们跟儿子的创作往往有更微妙的关系。早在荷尔德林(Friedrich Holderlin)出生前,母亲便已决定了:他要当牧师。她是个虔诚的信徒,竟在丈夫死后将其珍贵藏书通通丢掉,除了宗教书籍。荷尔德林为了迎合母亲,逼自己在神学院呆了几年,有时寄信向母亲抱怨一下,却又马上后悔失言。如此反反复覆,他最终还是决定当个诗人,遂与母亲展开漫长的拉锯战,这多少造成了他的抑郁症。有人说,他的抒情诗就是源自这个悲剧。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的父亲同样早逝,母亲希望他科科第一,他也想让母亲满意,好好当个律师或军人,结果却因纪律问题而给学校赶出来。后来,波德莱尔当了诗人,向母亲致以最深的爱意:「我想念你,至少你是一本永恒的书。」母亲并不欣赏。他写出了受到后世颂扬的巨著《恶之华》后,法庭以「侮辱公共道德」的罪名检控他,母亲责备他写了一本「可诅咒的书」。至于波德莱尔自己,却小心翼翼地提醒母亲:书中的一些诗作来自我们的回忆。如果不嫌穿凿的话,我们甚至可以怀疑,《恶之华》的忧郁情调与母亲在他儿时改嫁隐隐相关。直至40岁时,波德莱尔仍对这事念念不忘,在信里谴责母亲:「每分钟都向我指出,我对生活再也没有兴趣。在我年轻时,你作出了极其不慎的行为。」母爱DNA的异变:占有与嫉妒根据香港法律,18岁便是成年人了,但母亲总有她自己的法则──孩子再大也还是孩子,非管不可。荷尔德林为儿子决定前路,固然是出于母爱,我却不禁想起一句老话:爱就是占有。爱情总是排他,刚萌芽的母爱更是完美的排他,那就像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活在他方》对诗人雅罗的母亲首次哺乳的描述:「这种感觉与爱情相似,但却远远超过了情人的抚摸,它带来了极大的宁静和极大的幸福的宁静。她过去从没有体验过这种感觉;当情人亲吻她的胸脯时,那只是短暂地弥合了长时间的怀疑和不信任;但是现在她知道,有一张嘴在无限忠诚地依恋着她的胸脯,对这种忠诚她可以完全信赖。」但孩子成长,就开始逃离母亲了。难怪当儿子在临终前回到雅曼的身边并说最爱的是母亲,她会「透过一大滴幸福的眼泪看见了这个世界」了。昆德拉甚至把儿子的死亡描述成母亲的佳音:「是的,一切都很完好。阿瑟在那里,他不会跑掉。阿瑟永远不会再逃走。一切都很完好。」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提醒我们,占有与嫉妒往往是双生儿。曹七巧大半生都过得不如意,便蓄心积虑地让女儿重蹈覆辙:那年头,再没有谁缠小脚了,她硬是要把女儿的脚缠成笑话。她自己抽鸦片,便让患了痢疾的女儿以抽鸦片来代替服药;旁人劝止,她一口拒绝:「怕什么!」她自己嫁得不好,就刻意挑剔女儿的对象,甚至警告对方:女儿抽鸦片十年了,戒不掉──她还「轻描淡写的把那几句话重复了一遍」呢。她对儿子倒是骄宠,只是把媳妇逼死了一个又一个──对于不如意的曹七巧来说,这也许便算是喜剧了──一个人的喜剧。像曹七巧那样惊心动魄的母亲往往只出现在小说里,散文的世界倒是显得一片详和:冰心、琦君、三毛……这是因为小说就是虚构,抑或因为散文缺少「虚构」这个安全标签,以致无法直面残酷的现实?我想,两者可以并存。母亲,还有别的吗龙应台在十多年前写了《孩子你慢慢来》,全书都以「妈妈」来称呼自己──是的,不是「我」,而是「妈妈」。母亲的身份彷佛总是优先的,哪怕像龙应台这样的知识分子。龙应台在〈野心〉里描述了一个荒诞的情景:「妈妈」不住向久别重逢的朋友乱扯大计﹝好好研究最新的西方文学理论、到西藏陕北东北上海北京蒙古旅行、为欧洲各国制作纪录片……﹞,孩子却不住捣蛋,令对话频频中断。终于,朋友用很温情的声音说:「做了妈妈以后都不能实现了?」面对个人与母亲的挣扎,龙应台问了一个不怎么政治正确的问题:「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不,她不是说女性的全部生命就是当个母亲,而是说平衡母亲与其它身份是多艰难而有意思。多年后,孩子安安长大为安德烈了,龙应台为了跟他好好沟通,便与他在报上通信,最后结集为《亲爱的安德烈》。那真是火花四溅、旗鼓相当的对话啊──不,我说的不只是他们对国族、阶级、艺术等大问题都有深入的讨论,更重要的是他们那种近乎平等的相处态度:安德烈会说母亲提出的某些问题「落后」,又会直接问她:你怎么面对自己的「老」?作为开明的知识分子,龙应台总是心平气和地跟安德烈讨论、竭力了解他的想法,但当他说他们这些欧洲青年人的生活就是「性、药、摇滚乐」,她便吓得急寄电邮:「请你告诉我,你信中所说『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尽速回信。MM」邮件名称就叫 “urgent”。这一刻,她是个心急如焚的母亲,不是其它。不完美的孩子,不完美的母亲香港有好多规规矩矩的乖小孩,却没有多少个聪慧得尖锐的安德烈──毕竟像龙应台一样的母亲实在太少了。但反过来说,我们像母亲一样不完美,这何尝不是相亲互谅的契机?曹七巧的「母亲」张爱玲说: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走笔至此,啊,我也是时候打电话到餐店订座了。──原载5月5日《经济日报》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最精彩的也就是后面的那几句话了。
  •     创作的背景很重要
  •     真是好书!作为儿女都应读一读
  •     当诗人普及读物读也蛮好的
  •     原书就不咋地,浮泛空疏,不过是励志言情类畅销书。译者选择此书,评判标准就有失身份,而译文又不堪卒读,可以说,更不咋地。幸亏是只偷了电子书大致翻看而不是购买纸本。
  •     母亲是童年的一切,童年是一生的所有
  •     大都关系不怎么样啊
  •     这是一种不需要解释的情感,或许又是一种不需要修饰的情感但他们是诗人,所以对于母亲,这是一本诗话的叙述,值得一读!
  •     我喜欢这个封面...
  •     感觉像是硬凑起来的一本书 各个诗人的生平也总结的乱七八糟 除了几篇之前没看到过中译的书信毫无亮点
  •     喜欢意象简单,能一眼看懂的诗。
  •     非常不好看
  •     很牵强。收了一对儿亲家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