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格格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地理人物 > 清初格格

出版社:王艳春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12-05出版)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549703111
作者:王艳春
页数:16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荣枯咫尺异,亘古如斯 哈达格格被削爵为民,犹如从千仞之巅而重重地跌入了谷底。归家之后,公主府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因为“骄暴”的莽古济被革除格格称号后,还被禁止与亲属们来往。仔细想来,此时的莽古济就是想见一眼亲生女儿恐怕也不能够了。太宗出此下策,一定是想避免莽古济在亲戚中间造谣生事,希望她从此无声无息地自生自灭。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天聪九年(1635)十二月,已废为庶民的莽古济又被其属下冷僧机告发,揭发她曾与同母兄弟莽古尔泰、德格类一起盟誓谋逆篡位,等待哈达格格的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冷僧机,姓叶赫纳喇,原隶“四大贝勒”之一的莽古尔泰的满洲正蓝旗下,天聪元年(1627)改属哈达格格和额驸索诺木的手下,系一介家奴。从冷僧机揭发的内容来看,莽古济曾与其兄弟莽古尔泰和德格类结党,设誓图谋不轨。时间大概是在天聪五年(1631)十月左右,其时正值位居大贝勒的莽古尔泰刚刚因“御前露刃”等罪而削爵降至贝勒,被夺5牛录,罚银万两及马数匹入官。此后,太宗虽返还了所夺之5牛录人口,但却始终不再恢复其大贝勒的地位与名号。因此,莽古尔泰羞恨交加,遂与同母所生的德格类以及莽古济夫妇一道,对佛跪焚誓词,称我莽古尔泰已结怨于汗,你们要助我谋夺汗位。事成之后,我若不与你们同享富贵,必遭天谴。莽古济夫妇则发誓说,我等表面上支持天聪汗,但背地里则偷天换日般地助你夺得汗位,若不实践今日所说的誓言,愿苍天同样惩罚我。

前言

格格,满语,译为“姐姐”或对女子的尊称。清朝太祖时期,国家草创,诸女均依满族习俗而称“格格”。到了太宗阶段,随着后妃典制的确立,皇女的身份亦随之而定,如中宫皇后所出者为固伦公主,品级相当于亲王;妃、嫔所出者及中宫所抚养的宗室之女均封为和硕公主,品级相当于郡王。是故,清初出现了“格格”与“公主”称谓并存的独特现象,如清太祖长女东果格格又称作董鄂固伦公主,太祖第三女哈达格格莽古济又称作哈达公主等等。后,清朝皇帝之女称公主逐渐变为主流。    何为公主?《辞源》上说,公主,天子之女也。名称的由来缘于周天子嫁女,因周天子身份至尊不能亲自主婚,所以委派同姓诸侯主持,而周天子之下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之分,自然是由“公”来主持,故谓之公主。但考查史事,时至汉代,帝王之女才专有公主的称谓,皇帝的姑母及姊妹则称长公主。唐朝时,又改称皇帝的姑母为大长公主。此后,历代相沿不辍。至于格格,则成为清代满洲皇族女儿的称号,即亲王以下诸女均封为格格。其等有五:亲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郡王女称多罗格格,即县主;贝勒女亦称多罗格格,即郡君;贝子女称固山格格,即县君;镇国公、辅国公女称格格,即乡君。另外,清入关后,亲王之妾室也有称“格格”者。    清初格格们的公主封号多为后世册封或追封,身份地位虽有嫡庶之分,但由于典制并不完善,其等级差别还是非常悬殊的,甚而出现了有的公主仅获封乡君级别的现象,如努尔哈赤的第七女。到了太宗朝,得到册封的公主越来越多,但还是有皇女仅获封县君、乡君,如皇太极的第十女和第十二女。比照前文述及的典制规定,县君相当于固山贝子之女,乡君则又逊之——仅相当于镇国公、辅国公的女儿,以致《清史稿》的编撰者们发出了此种现象为历朝历代所罕见的感叹。在中国古代,公主之婿称为驸马,清朝则称“额驸”,其品级一律视其所娶公主的等级而定,如固伦公主下嫁,其婿即为固伦额驸,品级与固山贝子相同;和硕公主下嫁,其婿则为和硕额驸,品级同镇国公,依次类推。    从现有史料看,清入关前的太祖、太宗两朝共有公主27位,即清太祖努尔哈赤有胞妹1人,生女8人,抚女2人;清太宗皇太极则生女14人,抚女2人(其一为汉族公主孔四贞)。此外,皇太极另有蒙古养女2人,只是这两人实系察哈尔蒙古林丹汗之嫡亲女儿,故空有抚女之名,而无公主封号。上述公主格格,虽贵为金枝玉叶,但在清官修史书中却并无其生平纪传的片言只字,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在清正史中体现得尤甚,《清史稿》洋洋800万字以上,却仅有一“公主表”存世,其中公主无名者甚多,只代称之为太祖或太宗的第几女,惜墨如金可谓达到了极致。而事实上,清初格格的命运始终与清王朝的兴衰融为一体,她们身处一代王朝的崛起阶段,其时征伐四起,战乱频仍,父弑子,弟诛兄,反之亦然,史书《满洲实录》曾对此准确地概括为“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甚至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所以为了生存与壮大,其处于乱世之中的父兄多通过皇女联姻的形式来实现家族的政治目的,是故清初格格们的婚姻彰显出强烈的政治色彩。最初是为了努尔哈赤在群雄并起的时代立足而结盟,而随着后金(清)势力的不断强大,皇女们所缔结的政治联姻变成了努尔哈赤或皇太极控制属部的标志,亦即是说清初格格为清王朝的兴盛立下了毋庸置疑的勋劳。因此,她们实在不应湮没于浩如烟海的历史长卷之中。那么,清入关前公主格格们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呢?

后记

《清初格格》和《清初贝勒》两书能得以出版,首先要向辽宁民族出版社的吴昕阳女士表达自己由衷的感谢。2010年2月至6月间,应《时代商报》张静编辑之邀,笔者以“清初公主”和“清初贝勒”为题,相继撰写了23余万字的稿件在《时代商报》之《沈阳往事》栏目中连载发表,而为我与《时代商报》牵线搭桥的就是昕阳女士。自早年因参与写作《盛京三陵》《清代后妃》而与昕阳女士相识以来,伊自始至终予我以亲切的鼓励与帮助,又岂是一个“谢”字了得!    对于《清初格格》和《清初贝勒》两书所涉及之清初历史人物,最根本的原则是不虚构叙事加以戏说。虽然书中并未附有脚注,但写作中曾细心引用来源可征之资料,并尽量使用引文的语句,有些表面上看来虽不明显易见,但资料来源均是清代档案、官修史籍和最新学术成果。而且本书与报刊连载的原文比较,是稍加改动过的,包括谬误更正及文笔润色等。因为连载之时,时间紧迫,仓促间贻误多多。身为史学工作者,衷心希望在普及清初人物相关史实的过程中,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直见其人,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人性的具体。历史作为往事已经无法复制,但历史的发展变化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在不同时代的演进中实有惊人的相似性。今人写史事,于今有何用?自然是能古为今用最佳。若有读者产生了“读史明智”的想法,将是意外之喜!    付梓之前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目录的构思上,刻意引用了诸多诗词歌赋,除了让所引用之诗句成为所写文稿话语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达到加重历史氛围的目的外,私下里是想以此来了却自己的夙愿。记不清是哪位哲人说过,书是作者的心事。我的心事就是以这种形式,来感恩父亲在孩提时代对自己的文学启蒙,来表达自己对学生时代授业恩师蒋葆琚女士之崇高敬意。让爱你的人、有恩于你的人,为你骄傲和自豪,无疑是人生乐事。我希望我办到了。    当然,限于能力与时限,写作中常生力有不逮之感——书到用时方恨少。舛误之处亦在所难免,切盼读者方家鉴察郢正。    2012年3月15日于沈阳故宫

书籍目录

太祖朝格格
萧萧黄叶,西风独自凉
——记清太祖胞妹沾河公主
一心报国,安于天命
——记清太祖长女东果格格
鬓飞霜雪,东风暗换年华
——记清太祖次女嫩哲格格
万端遗恨终无补,一掬芳容毋庸寻
——记清太祖第三女哈达格格莽古济
一门三姝,惆怅难述(上)
——记清太祖第四女穆库什格格
一门三姝,惆怅难述(下)
——记清太祖第五女和第六女
物换星移催人老
——记清太祖第七女和第八女
去留有意,吹尽狂沙始到金
——记清太祖抚女巴约特格格
抚女担大任,孤蓬万里征
——记清太祖抚女肫哲格格
太宗朝格格
早梅发高枝,一枝独秀
——记清太宗长女敖汉公主
遥想当年事,香魂安息否
——记清太宗次女马喀塔
姑侄为婚独蹉跎
——记清太宗第三女端靖公主
芳辰合卺谁与似
——记清太宗第四女雅图格格
去国怀乡,伊人在水一方
——记清太宗第五女阿图格格
人生有离合,惜芳泪满衣
——记清太宗第六女和第九女
忆往昔,红颜白发殊不同
——记清太宗第七女淑哲公主和第八女永安公主
一身苦兮何足嗟,宫中更有同命人
——记清太宗第十女、第十一女、第十二女和第十三女
莫问当年事,月寒日暖煎人寿
——记清太宗第十四女建宁公主
关山望断,辛苦向天涯
——记清太宗抚女和硕公主
绝世独立汉家女,诰封金花亦枉然
——记清初汉族和硕格格孔四贞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附记清太宗之两位蒙古养女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清初格格》以“清初公主”为题,清初格格的命运始终与清王朝的兴衰融为一体,她们身处一代王朝的崛起阶段,其时征伐四起,战乱频仍,父弑子,弟诛兄,反之亦然,史书“满洲实录”曾对此准确地概括为“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甚至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清初格格》将带你走进她们的故事……

图书封面


 清初格格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