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领袖首脑 >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年7月
ISBN:9787108031013
作者: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
页数:240页

章节摘录

插图:博览群书的革命家——毛泽东读书生活我见我闻逄先知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学问家。孜孜不息的读书生活伴随着毛泽东的一生,和他的革命生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从一九五。年冬到一九六六年夏,为毛泽东管理图书报刊,历时近十七年,直接和间接地了解到毛泽东读书生活的一些情况。这些情况,尽管是片断的、零碎的,但是把它们介绍出来,对于了解和学习毛泽东是有价值的,对于今天的两个文明建设也是有意义的。酷爱读书,广收博览毛泽东从幼年起,就勤奋好学,酷爱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读书欲望愈来愈强烈。为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常常废寝忘食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后来,即使在最艰苦、最紧张的革命战争环境,他也总是不忘读书。到陕北以后,毛泽东通过各种渠道,尽-切可能,从国民党统治区购买各类书报。到了延安,他的书逐渐多起来了,并有专人替他管理。他的书起先放在离住处不远的一排平房里,后因日机轰炸,搬到一个很深的窑洞里,保护起来。毛泽东十分爱惜自己的书。有一次,他的一些书被别人搞散失了,他非常生气,这件事他一直没有忘记。一九四七年从延安撤退的时候,别的东西丢下了很多,但是他的书,除一部分在当地埋藏起来以外,大部分,特别是他写了批注的那一些,经过千辛万苦,辗转千里,以后搬到了北京。这些书是毛泽东藏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是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珍贵资料。全国解放后,毛泽东读书的条件好了。在我接手管书不久,毛泽东就提出,要把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所有图书都给他配置起来。这个要求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后来实际上也没有做到。但是他对书的酷爱,给了我极深刻的印象。当时毛泽东的书总共还不到十个书架,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在我离开这个工作岗位的时候,也就是一九六六年夏,他的藏书已达几万册,建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又适合毛泽东需要的个人藏书室。这里要特别提到,为建设毛泽东的个人藏书室,田家英所做的贡献是不应当忘记的,他是花了很多心血的。没有他的指导和具体帮助,建成这样的图书室是困难的。毛泽东的藏书,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鲁迅的全集以外,一些著名类书和丛书,如《永乐大典》(部分,影印本)、《四部备要》、《万有文库》(部分)、《古今图书集成》,以及各种世界名著翻译丛书等等,基本上配齐了。就个人藏书来说这不算少了,但仍不能满足毛泽东的需要。他还经常要我们向一些图书馆替他借书。一九五八年夏,北京图书馆换发新的借书证,我们特地给他办了一个。北图的同志出于对毛泽东的敬重,把他的借书证编为第-号。毛泽东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杂书。就哲学来说,不但读基本原理,也读中外哲学思想史,还读逻辑学、美学、宗教哲学等等。这里稍为多介绍一点毛泽东对宗教方面的著作和文章的阅读情况。他对宗教问题是比较重视的。代表中国几个佛教宗派的经典如《金刚经》、《六祖坛经》、《华严经》以及研究这些经典的著述,都读过一些。对于禅宗的学说,特别是它的第六世唐朝高僧慧能的思想更注意一些。禅宗不立文字,通俗明快,它的兴起,使佛教在中国民间广为传播。《六祖坛经》一书,毛泽东要过多次,有时外出还带着,这是一部在慧能死后由慧能的弟子编纂的语录。哲学刊物上发表的讲禅宗哲学思想的文章,毛泽东几乎都看。基督教的《圣经》,他也读过。毛泽东阅读宗教经典,既作为哲学问题来研究,也当作群众工作问题来看待。他说:“我赞成有一些共产主义者研究各种宗教的经典,研究佛教、伊斯兰教、耶稣教等等的经典。因为这是个群众问题,群众中有那样多人信教,我们要做群众工作,我们却不懂得宗教,只红不专,是不行的。”。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三十日,毛泽东在-个文件上写了一个批语,说:“对世界三大宗教(耶稣教、回教、佛教),至今影响着广大人口,我们却没有知识,国内没有一个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研究机构,没有一本可看的这方面的刊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的文章也很少,例如任继愈发表的几篇谈佛学的文章,已如凤毛麟角,谈耶稣教、回教的没有见过。不批判神学就不能写好哲学史,也不能写好文学史或世界史。”再以科学技术书为例。从各门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史,直到某些技术书籍,毛泽东也广泛涉猎,而对生命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土壤学最有兴趣。一九五一年四月中旬的一天,毛泽东邀请周世钊和蒋竹如到中南海作客,曾对他们说:“我很想请两三年假学习自然科学,可惜,可能不容许我有这样长的假期。”毛泽东常常说,一个人的知识面要宽一些。一九五八年九月,张治中陪同他一起外出视察工作。有一天,在行进的列车中,毛泽东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冶金工业的书。张治中诧异地问他:“你也要钻研科技的书?”毛泽东说:“是呀,人的知识面要宽些。”毛泽东经常用这句话教育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不论是做秘书工作的,做警卫工作的,还是做医护工作的。一九五七年他亲笔写信给他的秘书林克,要他“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毛泽东跟书籍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在他的卧室里,办公室里,游泳池休息室里,北京郊外住过的地方……都放着书。每次外出也带着书,在外地还要借一些书。杭州,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庐山等地图书馆,都留下了毛泽东借书的记载。毛泽东有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必先做两方面的调查。一是向人做调查,询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现实情况;一是向书本做调查,了解当地的历史情况、地理沿革、文物掌故、风土人情以及古人写的有关当地的诗文。一九五八年三月,毛泽东首次到成都,主持中央工作会议。三月四日下午,一到这个蜀汉古都,立即要来《四川省志》、《蜀本纪》、《华阳国志》阅读。以后,又要来《都江堰水利述要》、《灌县志》等地方志书籍,还在书上批、划、圈、点。会议期间,他亲自挑选唐、宋两代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十五人写的有关四川的诗词四十七首,明代杨基、杨慎等十二人写的十八首,连同《华阳国志》,一并印发给与会同志。三月八日他曾借阅楹联书十余种,其中有杜甫草堂的对联,还有孙髯作的昆明大观楼长达一百八十字的对联。毛泽东对这幅长联甚为赞赏,他能背诵如流。清人梁章巨在《楹联丛话》中,认为此联“究未免冗长之讥也”,毛泽东颇不以为然。他在对此书的批语中写道:“从古未有,另创一格,此评不确。近人康有为于西湖作一联,仿此联而较短,颇可喜。”毛泽东生前多次到杭州,工作之余,常常借阅当地的地方志、当地古人的文集和诗集。例如,他借阅过宋朝林逋(和靖)的诗文集,明朝于谦的文集、传记和有关的小说。林和靖,就是那个隐居西湖孤山,一生不做官,种梅养鹤,被人称为“梅妻鹤子”的诗人。于谦,爱国名将,做过明朝的兵部尚书。毛泽东在杭州还要过历代古人写的有关西湖的诗词。当时在杭州从事文史工作的叶遐修,收集了自唐至清咏西湖的诗二千多首,从中选出二百首,编成《西湖古诗集粹》,抄送毛泽东阅览。毛泽东的读书习惯几乎渗透到他的生活的各个方面。或者探讨一个问题,或者参观了一个展览会,或者得悉科学技术上有什么新的重大发展,以至看了一出戏,往往都要查阅有关书籍,进一步研究和学习。一九五八年,刘少奇曾以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一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作为古代官吏禁带家属的例证。毛泽东觉得不妥,为查明此事,不仅翻阅了《全唐诗话》等书,还特地查阅了《旧唐书?列传》的贺知章传,发现贺传中并无不带家属的记载。毛泽东随即写信给刘少奇,陈述自己的看法,并送去载有贺传的那本《旧唐书》。一九六四年八月二十四日,毛泽东与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问题,在讲到地动说时,毛泽东说:“宋朝辛弃疾写的一首词里说,当月亮从我们这里落下去的时候,它照亮着别的地方。晋朝的张华在他的~首诗里也写到‘太仪斡运,天回地游’,”这首诗叫《励志诗》。随后要我们找出载有这两篇诗词的书给他。辛弃疾在《木兰花慢》词中有这样两句:“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意思是说,从我们这里西边沉下去的月亮,到什么地方去了?是不是另有一个人间,那里刚好见到月亮从东方升起呢?毛泽东认为,这些诗词里包含着地圆的意思。一九五八年七月二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瀛台参观一机部的机床展览,回到住所,就要我们给他找两本书:《无线电台是怎样工作的》、《1616型高速普通车床》,这是他在参观时看到的。一九五九年一月二日苏联发射了一枚宇宙火箭,六日他就要了几本关于火箭、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行的通俗读物。毛泽东的学问很渊博,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他碰到不懂的东西,或者读一些有关的通俗小册子,或者请教专家,或者查工具书。在读书学习上,毛泽东无止境地追求着,一步一步地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五十多年前,毛泽东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这或许是他的经验之谈Ⅱ巴!毛泽东所以能够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战略眼光宽广一些,成为一个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他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对于这一点,凡是与毛泽东作过长谈的人,包括外国的一些学者、记者和政界人士,都是表示钦佩的。说毛泽东博览群书,并非说他涉猎了一切方面的书籍。例如,外国文学作品,除了《茶花女》、《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少数的名著外,他读得很少;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也读得很少;至于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特别是国外有关社会化大生产管理方面的书读得更少。这一情况,不能不使他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局限,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毛泽东读书也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所侧重,有所偏爱。他最重视、最喜欢阅读的是马列著作、哲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古代文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毛泽东很重视工具书,我们也很注意为他收集这类图书,在他的藏书室里,各种辞书和地图等工具书是相当齐全的。他使用最多的是《辞海》、《辞源》、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和中国历史地图。《辞海》、《辞源》是过去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两部辞书,但毛泽东对这两部书都不甚满意。一九五七年,他在北京见到《辞海》的主编之一舒新城时说:《辞海》我从二十年前使用到现在。在陕北打仗的时候也带着,后来在延川敌情紧急的情况下,不得不丢下埋藏起来,以后就找不到了。现在这部书太老了,比较旧,希望修订一下。不久,在上海集中了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从事这项巨大的重编工作。一九六五年出版了试行本。新的《辞海》出版以后,毛泽东要身边工作的一位同志将它跟旧《辞海》一条一条对照,看看新《辞海》有什么优点,与旧《辞海》有什么不同。他对新《辞海》仍不甚满意,他说,有的条目写得太简单,有的条目应该有而没有。这些话,与其说是对新《辞海》的批评,不如说是反映了毛泽东强烈的求知欲望。新《辞海》后来几经曲折,终于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一九七九年重新修订出版。在重编《辞海》的同时,《辞源》也根据毛泽东的提议进行了修订。在毛泽东的故居里,现在还保存着一部小字本的《辞源》,那是从延安带出来的。解放初期毛泽东一直使用这部《辞源》,里面有他圈、划的地方。当人们看到这-道道的笔迹,会深深地为他的勤学精神所感动。这部书字太小,后来我们给他买了一部大本的《辞海》,字稍大些,一直使用到晚年。毛泽东提出编辑的另一种重要工具书是《中国历史地图集》。据谭其骧回忆,一九五四年冬,有一天毛泽东和吴晗谈起标点《资治通鉴》的事,讲到读历史不能没有一部历史地图放在手边,以便随时检查历史地名的方位。谭其骧说,解放前一些书局虽然出版过几种历史地图,但都失之过简,一般只画出一个朝代的几个大行政区划,绝大多数历史地名在图上查不到。这种图只能适应中小学教学的需要,满足不了读《资治通鉴》之类史书的要求。吴晗想起清末民初杨守敬编绘的《历史舆地图》,一朝一册,凡见于诸史《地理志》的州县一般全部上图,正符合毛泽东提出的配合读史的需要。因此,他建议在标点《资治通鉴》的同时,也应把杨守敬编绘的地图予以改造,绘制出版。毛泽东赞许他的意见,改绘“杨图”的工作经吴晗推荐,由谭其骧负责。绘制《中国历史地图集》,是一项更为艰巨的工程,它也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一九八二年才开始正式出版。全书共八册,为研读中国史书提供了一部详尽的地图集。

书籍目录

博览群书的革命家——毛泽东读书生活我见我闻
毛泽东读马列著作
从《实践论》谈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关于毛泽东读哲学书的几封信
对几本哲学书籍的批注
毛泽东与自然科学
毛泽东与逻辑学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读鲁迅著作
古籍新解,古为今用——记毛泽东读中国文史书
“红学”一家言
毛泽东读报章杂志
忆毛泽东学英语
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

编辑推荐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中央国家机关读书活动推荐图书。

作者简介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是记述毛泽东读书生活的文章荟萃。朴素的叙述,依依的深情,浮现出一代伟人孜孜不倦的读书侧影,也昭示人们: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她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图书封面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如果可以这样来形容:春蚕到死丝未尽。那我只是:万里长征未起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老毛爱读的书不必多说了,普通人总结下来也和书里总结的差不多,哲学、马列、自然科学、鲁迅著作、红楼梦都是他爱好的方面。  从网上老毛的办公室的照片,和书里他卧室的照片一对比,发现唯一的不同就是办公室是罗汉床,床架堆满了书,卧室是床旁边多出一张床的面积堆满了书,其他布置如书柜等等都相同。  书里讲了毛泽东学英语的事,于是我又八卦了好一阵子洪晃她妈和名门痞女洪晃。  老毛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刘邦为什么打败项羽?因为刘邦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生活,了解人民心理。屈原如果继续做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正是因为开除‘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近下层社会生活,才有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好的文学作品。知识往往是经过困难、经过挫折才得来的。”  关于《红楼梦》,毛泽东对他的表侄孙女说:你要不读一点《红楼梦》,你怎么知道什么叫封建社会?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通过它形象的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生活。  “贾府衰败的原因,冷子兴作了评论,毛泽东有一次提到这一点。他说‘红楼梦第二回上,冷子兴讲贾府‘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讲得太过。探春也当过家,不过她是代理。但是贾家也就是那么垮下来的。冷子兴还说,贾府这个大家族‘今日的儿孙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这就是说,一个家族垮下来,首先在于这个家族的人垮下来。安富尊荣养成一代又一代无用的膏粱纨袴。贾府的爷们,哪个不是如此!唯一一个有思想,有才华,有个性的,却是这个家庭和这个制度的逆子——贾宝玉。这样的家族,这样的阶级,还能有什么前途呢?’”  我想所有期望基业常青的企业,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吧?
  •     从中可以学习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和如何读书。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毛泽东。书中的内容比较客观,即没有过分的捧,也没有过分的杀。读此书后颇为感慨,但凡一个伟人,一定是通过勤恳的学习、不懈的思考和艰苦的奋斗而成的,是一个人之所以不平凡的必要条件。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我喜欢读书,通过读书了解世界,开阔视野,学习知识,让自己有所收益。
    这本书很好,总体来说是一本可以学到东西的书、物尽所值。它把毛主席的读书生活做了一个详尽的叙述,通过阅读此书可以让我们对主席的读书生活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也了解了毛主席的读书与生活则是我更想做的事,使我更崇敬毛主席!
    在《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这本书里,讲述了老人家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生活,他一生中不断学习不断的在读书,毛主席酷爱读书,广收博览。他读的书真可谓经史子学皆有,甚至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毛泽东的读书涉及机械,遗传,物理,从哲学到宗教,从美学到逻辑学,甚至还去读了圣经。他把书中的知识拿来运用到工作当中,例如他读宗教,他把它即作为哲学来研究又作为群众问题来看待,他说因为我们的群众有信仰宗教的,如果我们不懂宗教就不能做好群众工作。从理论到实际,毛主席是把知识运用的很老练的人,源于书本而又不拘于书本。他老人家知识很渊博,这与他的博览群书分不开;毛主席所取得一切成就,是和他投身革命的实践与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今天的我们,常常抱怨没有时间读书,而通过读此书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是怎么读书的:他在马背上看书;在作战的间隙看书;甚至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看书、饿的肚子咕咕叫还在看书;在日理万机的工作中他还可以看书;甚至在访问的间隙也在读书,毛主席读的书很多还很认真的去读书,他读过的书都认真的记好读书进程和读书笔记,在书的书页旁留下了很多他的读书批注,那些圈圈点点的学习笔迹告诉我们要好好的认真学习怎么去找时间读书、以及怎样做读书笔记。
    毛主席是一个读书不知疲倦的人,读书忘记睡觉,读书忘记吃饭,是常有的事。“活到老,学到老”是毛主席常说的一句中国俗话,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一九七六年九月八日,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五时五十分,是在医生的抢救的情况下读的书《容斋随笔》,共读了七分钟,然后就去世了。
    总体而言、本书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     主席身边工作人员,回忆主席的读书生活,了解伟人的智慧源泉
  •     大爱
  •     主席的读书爱书值得我们学习^_^
  •     内容不错,但也只是几篇随笔,不成体系。
  •     既没有夸大毛主席的功劳也没有隐藏他的过失,描写主席的读书故事来展现人物性格,读来崇敬且亲切。结尾一章更是以“不仅要读有字之书更要读无字之书”烘托出核心观点,不由让人拍案叫绝
  •     领略伟人读书生活。
  •     从中可以学习如何读书,也可以从侧面了解伟人。有强烈的求知欲,涉猎面广,并不会因为功利--能不能派上用场,而决定读不读书。事实证明机会都是给有准备而且知识面趋于完善的人的,这些都需要通过勤恳的学习以及独立思考。
  •     多角度展现了毛泽东读书的内容、方向、深度、广度,但可惜政治评价过多过浅,大大削弱了书的价值。
  •     目录比正文好看。三联竟出这种书……
  •     成也矛盾论、败也矛盾论。
  •     毛泽东读的最多的还是资治通鉴
  •     一定要多读书呀,伟人如是,我等年轻人更应该如此。可是此书的难读程度真的是堪比【瓦尔登湖】。
  •     本书是记述毛泽东读书生活的文章荟萃。朴素的叙述,依依的深情,浮现出一代伟人孜孜不倦的读书侧影,也昭示人们: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她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     老师要求的 作业。。。。。
  •     读书使人进步
  •     感受最深的还是毛泽东的读书学习精神。他的读书量之大,之认真,以及治学的精神,都给了我很深的激励作用。其中治学应当博取各家所长,为己所用,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开拓创新。
    与此同时,对马列主义著作,对中国古典著作,自己于今后都应有所涉猎。看书要读进去,并能读出来,不可钻究于书本中,进而丧失自我的判断能力。还要有做事的精神,其中一点就是"既要勇敢,也要谨慎“。他将,深入实际调研做为解决问题的核心过程之一。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英语学习方面,毛主席而是我们的榜样,花甲之年,依然坚持学习,让我这个大学生感到惭愧。”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也应当使我反思,我在读报上面做的如何,是缺点还是错误?
    继续向毛主席学习。
  •     闲极无聊来读,支撑自己翻完的就是为了要写短评。 很佩服作者们,能够唱这么长的颂歌。虽然运用大量罗列。 给了一星是因为,我相信猫喜欢读书。但这充其量是一个好习惯而已。尤其是马哲的“研读”,对于猫,这个习惯和天天抄《心经》并无区别。
  •     本书以朴素的叙述,依依的深情,浮现出一代伟人孜孜不倦的读书侧影。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值得我们深深地敬仰和学习!
  •     单薄了点
  •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让我们深刻了解了毛主席的读书态度、原则、特点、方法、让人受益匪浅。
  •     很有感触,自己读的书太少了。
  •     毛主席之博学苦读,吾之后辈当勉励之!
  •     算是一种传记,对了解毛泽东本人的思想历程有帮助
  •     毛主席曾经很有感情地说:“我没有正式上过大学,也没有出国留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作为中专生的底子,他能卓然成为一书法、文章、诗词大师,绝非出自偶然,这里边凝聚了他老人家毕生孜孜不倦的勤奋与努力。如果我们用“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来描述毛主席的读书,我想一点也没有拔高。在反围剿、长征、延安时期,他在坚持学习;在“神都有事时”的艰难时期,他在坚持学习;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夕,他还在坚持学习!倘使今天我能学到他老人家的十分之一,相信也是愚者必明,会有更大的收获。
  •     从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来看他的思想,是有价值的一种思路,是研究毛泽东的重要参考资料。
  •     这本书很早就读了,感受良多,毛主席读书用力之勤,为我之不及也。
  •     看了一代伟人的读书态度,真的感受很深,以前都没读过什么书,但看完这本后,我决定要多看书了,书本真的是其他东西不能代替的。
  •     书刚到时,手捧封面印有主席读书照的新书竟有一些激动。书页未动,反复摩挲着主席的这张照片,努力平静,也是在享受这种感觉,邓小平题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几个大字遒劲有力,无处不透出对这位伟人的崇敬之情。
    此书是记述毛泽东读书生活的文章荟萃。朴素的叙述,依依的深情,浮现出一代伟人孜孜不倦的读书侧影,也昭示人们: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主席的读书原则、读书方法、读书态度...让人受益匪浅。首先,毛泽东最大的读书特点是读书之广、专研之深。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国外,甚至包括逻辑、宗教、美学等等等等,知识面之广令人惊叹,更厉害的是他可以做到广而有所专,在对马列主义、哲学、中国古典文学等方面他真正的做到了钻进去,有思考,有所创,有所发展。有所继承,但从不迷信,其“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读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当代很多人,尤其是大学生,唯书本是论,从不质疑,这种应试式的思维方式必将影响到一个民族的前途。
    主席最后一次看书是76年9月8日,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五时五十分,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品质,毛主席向世人诠释了伟人对知识的尊重与热爱,他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令人感动,令人钦佩。从主席书边记录的“初读”“二读”等字样来看,读书应有所侧重在自己的兴趣领域必须要反复读,反复理解,一遍过,作者很多思想无法做到细发现,深挖掘。在毛泽东学英语部分,我深深被主席的那种极其强烈的求知欲所感动,很难想象一代伟人竟是如此如此的酷爱学习,彻底改变了我对外语的看法,我有个想法——让学英语的中国人第一课先学毛主席!在这样的榜样面前,对现在的学习状态我只能感到汗颜... 以后一定加倍努力。有一点我很想知道——主席是怎样看待休息和学习的辨证关系。
    篇幅所限,仅拿出两点来谈。阅读此书大有裨益.
  •     伟人的读书生活,教导我们这在新中国中长大的孩子要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毛泽东的书,我们都读过。不管你是五毛(中国的粉丝),还是二毛(中国的美国粉丝),谁都不可否认毛泽东将死书读活的本领。老三篇也好,矛盾论、实践论也罢,绝没有照抄、照搬地死读书的影子。

    毛泽东读书生活,不仅让我们领略一代伟人,虚心好学的风范;更让我们体会时代英雄,实事求是的作风。毛泽东把有字的书与无字的书有机结合,值得一切好读书’爱读书的人引为楷模。

    学习型的社会,学习型的公民,理所应当读有字的书和无字的书。毛泽东的读书风范,在时风浮躁的今天,尤其应该提倡。
  •     因为历史的原因,这些文章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
  •     太祖真学霸
  •     高大上
  •     学习伟人的学习方法和读书方法,对自己会受益匪浅
  •     1、毛读书偏好哲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等,对自然科学、西方文学名著涉猎很少,没有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对现代主流经济方面的书籍阅读几乎完全没有;2、毛嗜书成癖,值得我辈学习;3、作为党内人士编纂的书,难免有恭维的地方,但值得一读。
  •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还是值得一看的。
  •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有原因的,不断的读书、学习是一个方面。毛泽东读的书主要有四类,马列著作、哲学、中国历史、中国古代文学,这就注定了毛泽东成为一位革命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而不是其他。
  •     很好,全面了解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值得学习
  •     对照太祖的书单,赞叹其渊博的同时,不得不说,很有一些书目是我读不来的。
  •     很好的一本书,可以从伟人身上学一点读书之道。刚读了十几页,现在安下心来,手捧一本纸质版的书来读,真是一种享受!
  •     伟人读书生活,可以看看,应该不错。
  •     本书是记述毛泽东读书生活的文章荟萃。
  •     侄女学校要求买的,看到是国家机关读书活动推荐的就选它了,但侄女看了说这确实是一本好书,还好买对了。
  •     要交作业
  •     文章讲了毛主席一生的读书生活,在临死前,他仍旧埋头读书,令人感动,令人敬佩,向主席学习!
  •     看主席的读书生活,可以吸取文化和向上的动力。
  •     过去毛主席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近代最伟大的词人。读过此书才知道他还是一个言行一致的学问家、哲学家。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更高更精进的学问,并且努力的应用到生活中来,不管是在延安的土窑洞,还是在中南海丰泽园。物质条件的丰裕改变的不是生活条件,而是读书条件,因为可以读到更多更宽泛的好书了,一代伟人伴书而眠。今天的人还有这样的境界么?在我心中,这也是一种浪漫情怀。所以毛主席写得出“我失骄杨君失柳”这样缠绵悱恻的句子来。
    中国人做学问讲究的是厚积薄发,因为有深厚的底蕴,所以才有纳兰性德之后,词坛最伟大的词人。当毛主席写下“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时候,伟人的心中一定有一种傲视古人的自豪,这种自豪来自他的才情,来自他的胆略,更来自他的学问。或许让毛主席知道我把他和一个小资混在一起来谈,会觉得很不屑,可是,单论词家,纳兰之后除了毛主席外再无人也是事实。
    就政治而论,毛主席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共产党人,一个即使死后有灵魂也要去见马克思的人。他毕生都在努力的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知识,从各种各样的渠道继续探索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之路,或许他有错,但我觉得凭我的学识,不够批评他的资格。当代中国很多官员,身为党员,却相信的是佛祖。信佛不可笑,可笑的是有信仰的人不相信自己的信仰,把自己的信仰当成升官发财的阶梯。然后去求神拜佛。
    在物质极大丰富,名牌深入人心,拜金主义甚嚣尘上的时候,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提醒是更大的提高、更丰满的追求,我们只是普通人,能做的如此之少,可是如果每个人都能有自己心灵的追求,中国的人文素质该会有多么大的提高!
    这本书装帧非常好,内容严谨务实,发人深思但并不是说教,在我看来很物超所值。
  •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伟人的先决,必是本身性情中与生俱来天赋舒展的专家,而成功的程度,即是此领域的广博程度。毛首先是个马列主义的先驱,豪迈、洒脱、意志强烈、人格强大,这些还不够形容他。追究这些书目的包涵,即是在追究怎样成型的伟岸人格。他的最深处,是什么凝聚了一系列思想,以一人之力纵横了中国当代史。这本书的目录,甚至很清楚地剖析了党内斗争,从毛个人阅读的倾向和用力的深度,可以从侧面看到他行径的所有轨迹。广博的人格、过分的勤勉以及内在的强大,是这位阅读巨匠在本书打动我的地方,书中说的很清楚,阅读从不是大片空余时间的占据,而是生命所有零碎的时间中,思路被磁石吸引到意志,觉得内心强烈想吸纳,激发成更全面的人格。毛的书单,是他过分耀人且夺目的政路,而他兆见的,正是每一个独特之人成路的坚韧内心。
  •     毛爷爷每天不累么……
  •      1、毛泽东跟书籍可以说是形影不离。…… 2、毛泽东有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必先做两方面的调查。一是向人做调查,询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现现实情况;一是向书本做调查,了解当地的历史情况、地理沿革、文化掌故、风土人情以及古人写的有关当地的诗文。
  •     读书之无用与有用可知矣
  •     此书详述了毛泽东同志读书的点点滴滴,包括他读书的各种习惯等等,书中还附有一些毛泽东读书生活以及其他的一些精美图片,此书对于那些想了解伟人毛泽东的年轻人来说无疑不是一本佳作
  •     从伟人毛泽东读书故事中体会到人的成长在于积累
  •     灵魂读物,向毛主席学习!
  •     总的来说,收获就是,读书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读,要横向读也要纵向读,要正反结合地读,思想独立地读,要让学习占据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
  •     2017-01
  •     读书入门,阅完此书,可知读何书、如何读书,亦识宇宙无穷,智深似海,人身渺小,认知浅薄。有缺点,对毛泽东读史未做更深入探讨。
  •     毛爷爷每天读这么多书不累吗……
  •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还不错,值得一读
  •     “他最后一次读书的时间是一九七六年九月八日,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五时五十分,是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读的,共度了七分钟。”
    “每个人都要死,因为他是生产出来的。人必死,张三是人张三必死。人类也是生产出来的,因此人类也会灭亡。地球是生产出来的,地球也会灭亡。不过我说的人咧灭亡和基督教将的世界末日不一样。我们说人类灭亡,是指有比人类更进步的东西替代人类,是生物发展的更高的阶段。我说马克思主义也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灭亡。这好像是怪话,但既然马克思主义说一切产生的东西都有它自己的灭亡,难道这话对马克思主义本身就不灵?说它不会灭亡是形而上学。当然马克思主义的灭亡是有比马克思主义更高的东西代替它。”
    “我认为,根本的问题在于毛泽东晚年长期脱离实际,又不能听取不同意见,因而对现实社会状况和许多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估量和分析。”
    第一说明他在践行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种品质,一种态度。
    第二说明他辩证地看问题,对于问题非常可观,是统一的标准,而不像其他人是双重标准,对于自己的理论对于自己就不成立了或者不需用于自身。
    第三说明身边的人对于他的晚年的评价是中肯的。
    他的学识是领导了中国的革命,可是晚年他有因为自己的学识更大地破坏了国家社会的建设发展。他的一生同时诠释了要辩证地看待任何一个事物。
    我们从他读书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他主要读的是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著作,但是他对于国外社会化大生产、管理的书读得很少。
    他归纳出中国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他没有看到阶级斗争背后的实质。
  •     20150101读毕。 读过之后才知道毛的伟大和广博。唤起了心底当初对党史著作,哲学著作的兴趣。 20141201始读。从没涉及过的方面。涵盖面很广的毛主席的书单,不同视角介绍的毛主席的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兴趣。很多书籍也许不是我们日常喜爱的,但是通过书中传递的这些信息,才知道毛知识的广博和深邃。
  •     第一伟人的读书生活,读书人都应该了解。
  •     该书反映了伟人毛泽东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学习习惯,值得大家学习!
  •     我自己很喜欢毛泽东,他的读书习惯很值得我们学习,很喜欢这本书,值得收藏。
  •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这本书,是别人推荐的,看了之后。觉得还不错。
  •     走近老人家,被老人家好读书好学习的精神深深打动。把此书推荐给我的家人,尤其是主席的读书单。为人民读书,这样的老人怎么能不让人敬重与爱戴。
  •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给了我们年轻人许多的启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大多数人在忙也不过如此,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放在了过度的自我放纵、放松上,实在是不应该啊
  •     读书还是要系统、深入,不能浅尝辄止!
  •     任何伟人的成功都有一个读书的好习惯,读书使人智慧,向伟人学习。
  •     今年四月,贺国强同志致信中央纪检监察局团委,隆重推荐了这本书。再加上本人对毛泽东同志一直抱有崇高的敬意,对它的读书生活更是深感兴趣。本书收录了不同时期在毛泽东同志身边工作的人员对毛泽东同志读书生活的描述,可谓真实可信,特别是收录了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下的一些读书笔记,十分珍贵。毛泽东同志一生没有说过自己是个好学者,但是他一生都不知疲倦的读书,直到生命终结。学习此书不仅学习到他的读书方法,更重要的是他对知识追求的精神,对世界的一种辩证的理解,所以受益匪浅,希望年轻人都能一读。
  •     可读性不强。
  •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越来越佩服毛泽东了
  •     从此书中了解到一代伟人的读书生活,深受触动,对自己的读书观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作者也很权威。
  •     伟人,读书,伟人。
    学习伟人
  •     每个人读书也都有偏科,我们俩都还挺喜欢看红楼梦的。
  •     一代伟人的读书生活令人敬佩!
  •     2014第20书。主席读书是下了苦功的,不服不行。但主席读书偏文史哲,对自然科学知之不多。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非常满意的一次购买经历!很好!其中《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有塑料包装,三本书都很不错,值得好好品读!快递速度也很快,3天不到就收到了,很感谢当当!希望以后退出更大的优惠!支持!
  •     一代伟人的读书生活,书很好,印刷质量很好,超值
  •     毛泽东不但是中国人民的领袖,而且是独一无二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社会学家.学贯古今,无人可及!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用读破书万卷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     读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对他的崇敬更深一层。毛泽东不仅是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也是位评论家,渊博的学识,深刻的思考,独到的观点,旁征博引,大气磅礴,纵览五千年历史,横跨三千里哲学,佩服!
    这本书对哲学方面篇幅较多,相对较为枯燥,但如能坚持看完,必然大有裨益
  •     毛泽东最重视、最喜欢阅读的是马列著作、哲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古代文学。——第12页 评:读毛选可知,毛读列宁、斯大林多,读马克思少;读中国哲学多,读西方哲学少;读中国历史古代文学极多,熟读鲁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极少。
  •     介绍了毛泽东读书的很多方面,但内容上较为简略,若能丰富,当是一本很好的书。读了关于伟人的故事,感到自己有太多的书需要去读!我读了这个书后才知道毛主席也会英语!毛主席的英语比我现在的水平还高!
  •     佩服毛主席的读书精神!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我们总是以忙和其他诸多借口没有时间读书。只要读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你就会觉得再也不能以此为借口了。毛主席每天管理很多国家大事,与那么多人打交道,尚能博览群书,我们一介平民百姓,何谈没有时间。所谓没有时间,一是读书的原动力不强、重视不够;二是读书效率低。
  •     见贤思齐
  •     点点滴滴
  •     “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自由是什么呢,就是能知即将之事,能透视未来而把握现在,这种学问来源于历史的积累和对实践的认识,既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主义,也不是“狭隘经验论”,是一种透过书本知识掌握处事的思想方法,从而与现实结合处理具体的问题。
    怎么读书就成为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问题,有时发现自己读了怎么好像跟没读差不多,是自己不够用心?是看的书没到达一定量?是一本书看的次数太少,走了遗忘曲线?是生活阅历欠缺,无法领会书中内容?……常听人说毛主席喜欢在嘈杂的地方读书,不过今日读罢此书才发现,主席起初也喜欢在安静的状态下读书(“看书的时候,别人不能打扰他,他不说话,专心阅读,还不停地在书上打杠杠。有时通宵地读”),也听人说过毛主席主张读书不求甚解,可以一目十行,但起初亦并非如此(“一天读九十三页书,打破了他这一段时间读书进度的纪录。按照他的‘读书日记’的记载,这前后的几个月中,他每天读书的数量一般是二十至三十页,最多的一天也只读了五十五页。”)看来读书和做事一样,看得多了字眼熟悉了,知识面宽了,自然就可以达到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闲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广收博览,日积月累,学以致用,不枉此生。
  •     两小时速读了一遍。 一、老毛偏爱马列、哲学、历史、古典文学,二十四史通读几遍,但外国文学、现代文学基本不读,新的管理学、社会学方面基本不涉猎,仅从历史古文中寻找治国方略,多少有局限。 二、喜欢读鲁迅,一直读到去世。原来总觉得,总是批判没啥意思,所以我读得少,以后时间可以再读读鲁迅,但要在批判中思考解决矛盾的方法。 三、虽然仅看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片面,但我也讨厌那些“言必称希腊,但对本国历史懂得很少”的人,断章取义式的瞎批判,胡乱妄自菲薄。 四、从实用和结合实际角度读书,且有字、无字都要读。清理出书单:哲学方面、逻辑方面书籍;鲁迅著作;资治通鉴;巴尔扎克;徐霞客。
  •     看看伟人的读书方法论很受用。。。。。。
  •     读书越多越反动。
  •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这本书,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与其终身酷爱读书有很大关系。世上讲读书的书有很多,我就推荐这一本——《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     都已看完。鲜为人知的励志书,值得收藏和重复阅读。会给人读书的热情和冲动。(《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这本书内的插图欠清晰)
  •     生而有涯 而书也无涯。累死我吧
  •     昨天从快递取回本书,迫不及待粗度了一遍。更进一步加深了对伟人读书学习的了解。该书的几位作者如逄先知、龚育之等均为中共理论大家,又曾为主席服务过。写的很有高度,不愧为中央推荐书目。唯一感觉此书字号稍小,但瑕不掩瑜。
  •     真实地反映了一代领袖的读书生活,值得后人学习。
  •     不是本书写得好,而是佩服他老人家的读书精神。
  •     非常棒。感悟伟人读书的痴迷,学习思维方式,很受用
  •     使看书占领工作之外的时间;活到老,学到老。一代伟人读书范围之广,读书之认真,不得不为人所钦佩,但尽信书不如无书,实践出真知,然而思想也会指导实践,伟人如此,平凡人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     好书,看看伟人的读书生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