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争中走来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军事人物 > 从战争中走来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500685722
作者:张胜
页数:489页

章节摘录

  1935年10月,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终于可以歇息一下了。中央红军进行了改编,以刘志丹的陕北骑兵为基础,组建了第一支在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的骑兵部队,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一团,父亲被任命为团长兼政治委员。这是一支装备精良的铁甲骑兵,相当于现在的机械化部队。可以想像,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组建这样一支部队,中央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对他的人选,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父亲说,他明白这里的分量,“每一个战士,每一匹战马,都是我身上的一块肉。”但就是这样一支中央寄以厚望、倾注了他全部心血的骑兵队伍,在父亲出任后的几个月,却在一次战斗中意外地遭到了失利。  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教训。  2004年,在纪念父亲去世一周年的座谈会上,原兰州军区政委李宣化谈起了与骑兵团有关的一件往事。他说:“那年我去看望爱萍同志,说起到摩托化步兵第八师检查工作,这个师的前身就是当年爱萍首长指挥过的军委骑兵团。当我谈起要求部队继承发扬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时,爱萍同志问,部队知道他当年在陕北青阳岔打败仗的事吗?他告诉我说,讲战史,一定不要回避错误和失败,不管是对谁,都要实事求是。他要求我,告诉部队,一定要把他打了败仗的这件事写在战史上,以警示后人。”  1936年2月,陕北青阳岔,老爷子的“麦城”。  我是为了写这本书专程去那里的。从陕蒙交界的毛乌素沙漠的南端,沿长城故道向东行驶,看到的只有残壁的城墙,它们和破碎的沟壑、断裂的山脊、绵亘的黄沙,纵横交错,浑然一体。据说,当年构筑城墙的土是用米汤和羊血搅拌煮成的。史料记载“若锥过寸,则杀工匠”。就是说,城墙筑好后,用铁钉检测,如钉进一寸,工匠就要人头落地了。以此酷刑来保证筑出来的城墙“硬可砺斧”。但世上哪有能逃得过时间打磨的东西呢?当年辉煌一时的巨大工程,终于沉寂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内容概要

张爱萍,1910年生人。15岁投身第一次大革命的洪流,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国上将。他是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的创建者;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的前线司令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总指挥。“文革”中被关押五年,复出后因抵制“文革”错误第二次被打倒。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两弹一星事业的领军人物。官至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他的座右铭是:“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真伪羞奴颜!”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带刺!”邓小平说他:“有两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我评价他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1987年隐退。他自己说:“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周围的人称他:“仙风道骨!”2003年7月5日去世,享年93岁。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皖东北
1.历史在这里凝固
2.元始天尊的弟子们
3.战场上的游僧
4.殊途同归
5.草莽江湖
6.龙争虎斗
7.不以成败论英雄
==第二章 八千里路云和月
1.苏北战场
2.战争叫女人走开
3.我是他的“克星”
4.我愿意为他做出牺牲
5.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第三章 第一代海军军人
1.诞生在小村落中的中国海军
2.两个跛子
3.带回来一架手风琴
4.陈船厉炮
5.首长和战友
6.老死杭州
==第四章 最后的战争
1.迷雾中的一江山岛
2.华东军区的心腹之患
3.一波三折的作战方案
4.战略的契机
5.目标,一江山
6.天空和海洋
7.见微而知著
8.“D”日
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0.战争奏鸣曲
11.让历史来做结论
==第五章 最高统帅部
1.彭老总
2.和平年代的总参谋部
3.一把板斧
4.庐山云雾
==第六章 大漠黄沙
1.鱼和熊掌,可否兼得
2.周恩来和中央专委
3.青山处处埋忠骨
4.死亡之海
==第七章 桃花源
1.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
2.理想的缩影
3.平民教育
4.毛泽东思想的信徒
==第八章 大彻大悟
1.走出桃花源
2.暗箱操作
3.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4.“文革”专案
5.让思想冲破牢笼
6.理性的思考
7.自由
==第九章 艰难的航天之路
1.召回
2.七机部230厂
3.达摩克利斯剑
4.在政治残局中
5.卢晨征的回忆
6.四块石头
7.困兽犹斗
8.生死由命
==第十章 强国之梦
1.老马识途
2.浩瀚的南太平洋
3.惹不起的人
4.水头如箭破夔门
5.在改革的大潮中
6.国防发展战略的对话
7.老革命面前的新问题
==第十一章 最后一个“士”
1.回归之路
2.末日到了

作者简介

《从战争中走来》是想给父亲的书。作者说:我能天天和父亲在一起了。就像两个匆忙赶路的人,放下一切烦忧琐事,静静地回顾走过的旅程。在那些温馨的清晨和黄昏,我们坐在什刹海边那所居住了近40年的四合院里,听他一点一滴地回溯往事。父亲款款而谈,我间或提问,他时而激动,时而感伤。他的经历和情感,拍打着我的心灵,冲刷着我的思绪,我沉浸在不可名状的感动之中。不知不觉间,我为父亲录下了满满一箱磁带。

图书封面


 从战争中走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刘小枫:君子将军——读《从战争中走来》 原载:《中国图书评论》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张胜,中国青年出版社 读史书,每每为将军的命运感叹万千战功愈显赫,愈是难得善终,蒙恬韩信如此,周亚夫岳飞如此⋯ ⋯这份名单还可以拉得很长。为何将军们的生命轨迹这般相似?难道仅仅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司马迁在《绛侯周勃世家》中曾对周亚夫做了如此评价: 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镶直易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对“足己而不学”和“守节不逊”做了这样的解释: 亚夫自以己之智谋足,而不虚己不学古人,所以不体权变,而动有违怜。守节谓争栗太子,不封王信、徐皮等不逊谓顾尚席取著,不对制狱是也。 一代名将周亚夫的结局是“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可说是将军不谙政治的典型。新近出版的张胜的书又让笔者思考起这个问题,书名是《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记述其父张爱萍将军的人生经历。儿子给父亲写书往往因离得太近,为感情所扰不是过于吹捧,就是过于苛求。张胜则不然,情感自然坦荡,用笔平实却不乏精彩。书写历史绝非仅仅为了记住过去,更重要的是鉴照当今和警示未来。下笔者如果没有善恶褒贬,严格来讲就没有书写史志或人物评传的品格或资格,因为,史志作家的基本道德义务乃是在历史的纷繁中鉴别行为的正邪,以教后人。张胜为父作书,采用两代人对话的形式,明显意在激励当今的国家栋梁之才。书中的描写绝不粉饰历史,尤其战争中的残酷,让我们后辈受到的精神教育远胜于如今装腔作势的战争故事片彭德怀手下的参谋长邓萍在遵义城下脑袋被敌人的一颗步枪子弹打开花,血和脑浆溅了张爱萍一身……读来让人对先辈的献身刻骨铭心。张爱萍自己也数次出生人死,对于死亡,他的态度是撞上就撞上了,没撞上就接着干。这样的细节反倒让我们对前辈无比崇敬。 书中记叙,有一位领导同志认为张爱萍不懂政治。张将军少年时便投身革命,亲历学生运动、地下工作、抗日根据地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主持了我军诸多重大项目和行动,终其一生都在政治漩涡里打转,有如此经历会不懂政治这无论如何都让人难以信服,可这位领导同志为什么要这样说? 1942年11月,日军出动三个师团的兵力扫荡盐阜地区,华中局党委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书记饶漱石代表党委做反扫荡部署,前三项决定是一、新四军军部转移到淮南师所在地二、师师部也跳出敌军合围部署之外三、留下师旅和旅一部坚持根据地内的反扫荡斗争,由师副师长张爱萍统一指挥。反扫荡斗争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副师长张爱萍兼旅旅长、政委、盐阜地委书记、盐阜军分区司令员、政委……轮到表态时,张爱萍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站起来说:“我不干!”从前后文可以看出,张爱萍之所以有这种反应,是因为饶漱石平时听不进他人建言,只知揽权整人,排挤陈毅,临阵竟然惊惶失措,恨不得一溜烟儿跑掉。张的愤怒情有可缘,甚至从饶漱石的决定,我们都能体会到其中的幽默,军部和师部都溜之大吉,留给张爱萍的是一块硬骨头,外加一大堆头衔。不过,大敌当前,公然挑战政治权威,绝说不上是政治成熟,此可谓一不懂。 张爱萍调任华东军区参谋长时,陈毅曾让其兼副司令一职,也被他推掉。后来由于战区领导人兼地方工作,军事工作主要由参谋长负责,中央军委给各军区参谋长下了兼任副司令的命令,张爱萍又推掉。职务名分即是权力,政治斗争很大程度上是权力斗争,政治与权力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权力固然易导致腐败,争权有损人格,让权体现风节,但要知道,做好事同样需要权力,小人天生就会争权夺利,不用教,有德者则切忌在国家危难时为证明自己的节操而让权放权。这是二不懂。 1965年,有战士问毛泽东思想是否也能一分为二,作者张胜的答复是能,结果惹了祸。半年后“文革”爆发,有人揪出这件事,军政委的话非常直白“不管他是什么人,也不管他有什么背景,只要敢反对毛主席,就要把他打翻在地”儿子只好向老子求救,而张爱萍寄来的是一本艾思奇的讲话,告诉他真理是一分为二的,不是指错误和正确,而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将军的政治嗅觉实在太迟钝了,这样的氛围下哪里还能侈谈什么哲学的绝对和相对,他这是在把儿子往火坑里推,想让作者成为第二个张志新!张爱萍慢慢体会到,正直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先是罗瑞卿事件,接着是彭罗陆杨反党集团,张爱萍站错了队,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字报批判和逮捕人狱。人在政治中是跳不出派性的,你不加人他那一派,他便把你归人对立派,即便你认为自己哪派也不是。此为三不懂。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身着军装出现在天安门城楼,拉开“文革”大幕。张爱萍前一天接到上天安门的通知,他却一早飞往济南组织士兵抢搭黄河浮桥的演习。张爱萍认为,上天安门这种活动和过去五一、十一没什么两样,多他不多少他不少,黄河那边部队还在等着。真是让人无语,连作者都说“不上天安门而去黄河边,他再次表现出了在严酷的政治斗争面前的天真与弱智”。此为四不懂。 要搞清楚“不懂政治”的真实含义,除了这四不懂的实例外,我们还需弄明白何为政治。正如作者所说,政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指国家或城邦。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卷一中讲道: “既然一切社会团体都以善业为目的,那么我化也可说社会团体中最高而包含最广的一种,它所求的善业也一定是最高而最广的这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就是所谓‘城邦’,即政治社团。” 谈到政治的起源时,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初是男女结合组建家庭,再由多个家庭组成村落,最后由若干个村落合为城邦,并说早期各级社会团体都是自然地生长起来的,一切城邦既然都是这一生长过程的完成,也该是自然的产物,这又是社会团体发展的终点。 亚里士多德说的政治与“不懂政治”的政治有什么相干? 依照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概念,政治即城邦是由不同的团体组成的,这意味着政治中有不同的利益,也就是说,政治与派性有着天然关系。一个城邦之下有多个村落,各个村落的利益必然会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又不能损害整个城邦的利益,如何解决办法有两种,一是强力,二是协商与妥协,强力始终有颠覆整个城邦的风险,不到万不得已,各方绝不会使用,即使使用,也多是作为协商中的一个筹码。妥协则成为解决利益冲突的常态。亚里士多德还说,一切社会团体都以善业为目的。这话颇耐人寻味,“目的”有很丰富的内涵,目的有可能实现,也可能永远无法实现,只不过作为平衡处境,提升现实的一个理想。但无论能否实现,善业都不是现实,也就是说,政治仍然要面对非善即恶的问题。从根子上讲,恶是政治城邦的一部分,它可能消失于一时一地,却不会永远从所有人身上心中散去。如此说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所谓“不懂政治”,张爱萍善于斗争,却不善于妥协,追求善,却无法容忍恶,因而不是真懂政治? 战争是政治的体现形式之一,必须用政治的尺度来衡量。更为形象的说法是,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但战争毕竟并非完全等于政治,将军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治国者。将军首先考虑的是打仗,以及如何打赢战争,治国者关注的则是国家利益和人民福扯。对治国者来说,有些战争的胜利对国家来说未必有利,极端一点儿说,有些战争与其胜利反倒不如失败比如说,有学者认为,德国在和年打的胜仗反倒为德意志帝国在年灭亡打下了基础——这已不是将军思考的问题。不过,张爱萍不是对政治一无所知,不是毫不在乎政治的巴顿,他创建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新中国第一支海军,指挥了首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改革开放时期,还主持国防科技工业和两弹一星事业,其中意义最为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搞原子弹。毛泽东曾经拉着张爱萍和程士集的手说“你们一个做窝,一个下蛋配合得不错,你们都立了大功。从此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说话开始算数了。”原子弹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争形态,这是西方战争模式发展的极致,使一切传统的军事道德因素如勇敢、纪律、策略、指挥者的才能乃至运道都多少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在笔者看来,东西方战争模式的根本差别在于技术,西方在全球领域的崛起凭靠的也是技术。但技术的限度正在凸显,对人类社会而言,技术是个大麻烦,技术的膨胀最终会吞噬掉政治共同体中的一些根本性的道德品质。毛泽东也说过,我们的军服没有必要再像清军那样,胸前贴个“勇”字。当技术成为战争的主导因素时,决策者的当下之急就是如何发展技术,用张爱萍自己的话说,别人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我是打什么仗找什么武器。在内外交困的艰难处境中,中国人竟能使蘑菇云升空,这要归功于老一辈的智慧与辛劳,作为一线坐镇指挥者,张爱萍功不可没。他对原子弹的理解更是发人深思,“原子弹不是武器,可能永远都不会用到它的。它只是一种精神,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倒了这种精神,就只好去乞讨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种精神可能比原子弹还重要。张将军看重的是精神,这种看重是政治性的,所看重的精神本身也是政治性的,因此显然不能说他“不懂政治”,小平同志的“不懂政治”的话也不是这个意思。 一辈人与一辈人的跨度无法用时间来计算,如果真是那样,过上三五十年,我们自己就可以明白父辈的个中甘苦了。如何理解和评价开国的那一代人,作者的的确确触动了一座大山,正如序言中所说: 我才明白,面对父亲的人生,是一座大山,我看见的只是山上的一条小径,一棵树,一块岩石。因为我在仰视。不去探明那个时代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因果缘由,不去开掘和理解那一代人的人生信念和特有的行为方式,概念化、功利化地将局部表象简单地叠加,其结果只能是对他和他们这一代人从整体上的曲解。 开国一辈身上汇聚的都是宏大主题,战争、政治、革命、国家、民族,哪一样前面加“伟大”的定语都不过分。当被问及为何要投身革命,张爱萍的回答很简略“我处在那样一个时代。”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外有强权欺压,内有蠢虫撕咬。当西洋人频频指责中国没有人权时,却不想想中国人因何没有人权,他们手上血迹未干,转脸就成了卫道士战争已经在青年人的脑海里模糊遥远,最近的战事也离我们有年。作为最古老的社会现象之一,战争不仅源于利益纠葛,还出自我们内心,永远和平不是良好祈愿就是不知世道本性。只要人性的撕扯在,战争就不会彻底消失—人性真的会像有些理论家描述的那样不断进步吗? 张胜说父亲是革命军人,这没问题可他又说张爱萍是最后的“士”,这就颇有嚼头了。依作者的说法,士有两千多年历史,无论在朝在野,这批人都心系国家民族的共同福社,不为名利所累。士代表着中国的一种政制传统,即德政传统执政者要有德,无论何朝何代,掌权者总要面对“士”这个阶层的约束,或主动或被动地修德勤政。士的背后是周公立下的道统,但张爱萍是革命军人,说他是士而且是最后的“士”,岂不悖谬? 自晚清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什么样的变局祖宗留传几千年的君王德政受到西方民主政治的严峻挑战,没有道统上的变动就谈不上革命,“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易传•革卦。从康梁维新,到孙中山,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无论采用何种主义,目的不外乎富国强民,保宗卫族,离开了这一点而陷人繁琐的意识形态争吵,实在无聊。不过,有一点很清楚,我们的革命越来越彻底,越来越激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说是日益式微,风雨飘摇。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回头来看张爱萍“士”的身份一一将军喜爱诸葛亮,喜爱岳飞,尤其岳飞草书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前出师表》上来就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入,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张爱萍自己就常说,用好人,做好事,用坏人,做坏事。对人做好坏善恶的判断,敬德修身,是士的根本道德期许。作者还引用了《论语》中史鱼和邃伯玉的例子,一为烈士,一为君子在和平时期,史鱼那样的烈士有偏激之嫌,但在事关国家和民族危亡的时候,遵伯玉似乎就比史鱼逊色多了。作者接着说,什么时候持烈士之风,什么时候取君子之道,也有个通权达变的问题⋯ ⋯能将史鱼和逮伯玉集于一身且能通权达变者,大君子也仅就这句话,也可看出作者的胸襟与气度,亦显其父风范。 先看一个人是不是好人,然后再看他做的事,这是传统德政留给我们的训导,也是平头百姓的常识。一个人廉洁正派,即便政治才干上有所欠缺,也是好人,相反,如果心性卑鄙下作,即便政迹发达,也是小人。《易传• 系辞• 下》通篇都在以“德行”区分“君子”和“小人”,可见,按照古训,所谓“懂政治”当是懂得区分“君子”政治与“小人”政治。“文革”中提出的“大节、小节”把这一古训完全颠覆,意思是好人坏人与否,关键在站队,跟人错就是小人,跟人对就是贤臣作者对“大节、小节”做了这样一番评论 : “大节、小节”论的出台,是用人原则的变化,是是非标准的变化,是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个法则一出,就像瘟疫,人们不再注重业绩、人品,不再信奉真理和诚信而是崇尚权势,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投其所好。残酷的党内斗争,使人的良知泯灭。每个人都岌岌可危,为了开脱保全自己,朋友、部属、亲人之间,不惜落井下石。平时跟得最紧的人,可能就是揭发批判你最凶的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仁义礼智信,共产党员修养的道德准则,这些文化积淀,统统一扫而空,真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革命了。 大节、小节论完全颠覆了中国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序和君子之德的根本。没有修身在先,“平天下”之志难免被权力所败坏,尤其在没有战争的升平之世。《礼记• 大学》篇说得很清楚欲明明德必先治国,但要治国,必先修身,因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修齐治平作为政治原则,确立的是治国者个体道德品质的优先性治国者先得修身,才有资格齐家,然后才有资格治国平天下,这与亚里士多德的阐述异曲同工。个体道德品质是政治行为的基础,而所谓修身,说到底不外乎是传承古传的道德品质,也就是把古传政治美德变成自己身上的美德。基于这些古传政治美德是“属我的”,治国者形塑家、国的行为才可能是高贵的、道德的。修齐治平原则以明明德为本,把必先治国植根于必先修身,使得政治行为绝非单纯的利害行为,这是与大节小节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大节小节论令人想到马基雅维里对祖国与灵魂的权衡取舍,正是这种权衡引向现代的政教分离、政治与道德的割裂,使国家从追求共同的善转向追逐共同的利益。祖国与灵魂并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选项,选择祖国放弃灵魂是为了归属性抛掉了价值判断,最终使人类政治堕落成“肮脏的游戏”,而相反的选择则是以道德的名义去除归属性,使价值判断失去根基。面对马基雅维里提出的这个难题,无论怎样选,我们都是输家,都会为虚无的现身埋下伏笔。在古典传统里,祖国与灵魂并不构成一种张力或选择,好公民就是好人,好人就是好公民,两者并无对立。一个人为祖国作战杀人并不会造成灵魂的负担,也不会为了自己的灵魂而背叛祖国。我们承认政治的复杂性和残酷性,有时人必须要面对祖国与灵魂的冲突,但在古典教育中,这仅仅是偶然,且从不公开宣扬。现代政治教诲的问题在于,我们以牺牲道德伦理为代价,把这种偶然的秘密的两难当做常态公开宣扬。结果是传统的德化教育让位于体制约束,人的品性必然从高处奔向低处。如今,不少人以为,解决了体制的民主化问题,就可以解决政治腐败,但张爱萍将军会说“什么体制?是人!是用人上出了问题!不要一出了问题就全往体制上推,把自己开脱得干干净净!”—这话说得多好古人早就说过,“知人为哲”,注重治国者的基本道德品格,是我们古传政治智慧的结晶,懂得这一点方可谓“懂政治”。翻开史书我们不难看到明皇用君子,昏君和暴君都用小人。所以,前人早有这样的总结“古之人君,必量力度德而后授之官,古之人臣,亦必度力度德而后居其任……为君不明于所择,为臣不审于自择,以至亡身危主,误国乱天下,皆由不胜任之故。” 如果一个人为了祖国放弃灵魂或者相反,结果会如何我们该对治国者的品格抱有什么样的期望呢为了祖国把灵魂卖给魔鬼的人,在多大程度上值得人们信任,又在多大程度上有益于国家的福社什么样的人最适合治理国家,最有资格治理国家让我们再次回到亚里士多德,有谚语说,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括。公正最为完全,因为它是交往行为上的总体的德性。它是完全的,因为具有公正德性的人不仅能对他自身运用其德性,而且还能对邻人运用其德性。许多人能够对自己运用其德性,但是对邻人的行为却没有德性。比阿斯说得对,“公职将能表明一个人的品质”。因为,在担任公职时,一个必定要同其他人打交道,必定要做共同体的一员。最好的人不仅自己的行为有德性,而且对他人的行为也有德性。 公职能体现人的品格,我们同样也应根据一个人的道德品格决定他是否应担任公职。正直的人不仅自己的行为有德性修身,还对他人的行为有德性齐家、治国,当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正直的人比缺乏这种品格的人更倾向于牺牲自己除了自己的灵魂顾全他人,更能推动城邦的善。对一个国家来说,培养和选择正直的人来治理始终是最为根本性的政治。 张爱萍一生光明磊落,不结党营私,“文革”中也能做到不自污不污人,“文革”后对施恶者坚决不宽恕,的确是“无媚骨,自揣年华未虚度”。如果说品格是对治国者的第一要求,那么胸中的格局或者说战略眼光就是治国者的第二个必备的素质。细数张爱萍一生大功,无一不体现其杰出的战略意识。到路东发展抗日根据地,对一江山战役的坚持,调研发展原子弹的可行性报告,主张国防工业要走独立自主之路,对允许军队经商痛心疾首,凡此无不充分证明张爱萍堪称国器。道理有大有小,两者说出来可能都不错,但能反映出说话者的气度和层次。与政客不同,治国者要讲小道理,更要讲大道理,张爱萍在“大道理”面前从不变通圆融,既是性格使然,更是慧眼独具,深谋远虑,是值得托付家国的纯粹意义上的治国者。“士”的精神在共产党革命军人身上的体现,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无可否认,老一辈将军中大致有两类一类出身泥腿子,一类本是读书人,从小念私塾过来的,传统的政治美德在后一类将军中体现得尤为鲜明—比如肖克将军,杨尚昆政委在长征途中也没有扔掉自己随身带的一套二十四史。国民党将军中也不乏这种人,但他们与共产党的将军相比,明显逊色得多,可见传统政治美德与来自西方的共产党伦理的结合会产生奇妙的结果。张胜之书吸引人的地方可能恰恰在于,它呈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感人的例子。张爱萍是君子式的革命军人和将军,什么叫君子古人的说法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是: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系辞下) 这句古训一再重复的“不忘”表明,君子需要涵养一种正派、慎微的心志,如今,我们在歌舞升平的时代恰恰需要有人提醒这样的古训。军人可以说自古是一个民族的真正脊梁,支撑我们中国的这根脊梁的,当然应该有我们的三千年传统精神。 书的结尾,作者在“士”前面加上“最后的”,难道张爱萍之后就不会有人再追求正直品格,以社樱为重了吗作者的意思可能是,张爱萍这一辈是中国军人中完整接受中国传统美德的最后一代人,此后我们的教育逐渐西化、国际化,失了几千年的传统,还有什么资格谈“士”五四先人批判传统,至少他们心中还有传统的面目,我们连传统是什么样都不清楚,还讲中国如何如何。“革命”这个字眼对我们而言已很陌生。正因如此,接续传统的责任才义不容辞地落在了我们肩上,只希望最后的“士”不是一语成俄。将军驾鹤西去,渐行渐远,其精神风骨在我辈中亦日益稀寥,常常看到有关社会风气如何败坏的报道,便想起张爱萍这个名字,还有亚里士多德老夫子那句话—一切社会团体都以善业为目的。
  •     开始读的很辛苦。作者基本上是跳过红军时期--张老将军在这个时期其实已参加革命,直接从抗日战争期间,张老将军孤身前往皖东北开创根据地开始展开的。由于作者跳跃式的从自己、张老将军、别人等多个角度叙事,所以,开始读起来,有些困难。但随着篇幅的展开,一些我们所不了解的共军的事儿,跃然眼前--原来,共军里也有山头,有宗派,有扯皮,有利益之争,有逃跑。。。。。。整部书,暴露了不少真实的场景,值得一读。并向作者致敬--谢谢你告诉我们真实的氛围、场景、感受。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张爱萍将军的传记,是他儿子写的,里面说了不少实话,也反映了一个老人对其一生历程的思考,最后的结论是,或许不应该革这个命。非常值的一读。
  •     从不追名逐利,一生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国家效力,他至死坚守自己的信仰,张爱萍,真是个英雄。但或许兴衰交替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历史规律,你这个英雄也改变不了信仰逐渐缺失、一切向钱看的人们了
  •     lz,那个网址已被和谐,lz可有备份,不吝赐予
  •     讨论的是战争、军队,引深的是人生的意义、国家的命运。值得一读。
  •     “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     我看的不是足本><足本不知道哪里找了。。兄是看了刘的讲演吧我猜测:)
  •     朋友推介,值得认真品读
  •     以高干子弟的身份写父亲,这本算极好了。
  •     王之疾已入骨髓。
  •     因为审核了很多次。。
  •       文风似乎是比较胆大,但在很多地方仍然是如同密码一样晦涩,只不过可以说是故布疑阵,在以密码写作的同时告诉了读者密码本何在。几个不点名的反派:许世友、王宏坤、杨成武
      尚未解开的密码是:专案组长是谁?李天佑抑或王新亭?在批判时做惊人之语的大科学家又是谁?钱学森?
  •     爱不释手,难得一见的好书,做好人不易,中国的希望。
  •     不错很符合作者的生活环境
  •     一口气两天读完,今年目前为止读过最精彩的一本书。和邱会作父子《心灵的对话》一样,本书也是采用类似子问父答的形式。读完两书最大的感受是:如果老爷子不愿(或不善于)写,有个脑子清楚的儿子太重要了!
  •     好书好书,感情真挚,父子深情血浓于水;真实性高,敢说真话;
  •     最后好几十张都脱落了.
  •     刘小枫推荐。一流人物,不胜向往之。
  •     从人格上十分佩服这对父子。
  •     文革必须被反思和清算,否则民族的未来将永远笼罩在阴影之下。
  •     大白兄看得真早,我现在才看了,求未删足本
  •     值得阅读,很不错,很喜欢
  •     人家儿子给老爹作传,都比你陆键东来的真切。
  •     父亲说:“见到面倒是挺客气的。”其实,也就是要给他个下马威,有吴法宪的队伍蜷伏在身边,父亲解释道:“双方都还在摸底。”同时他也承认:“对危险,确实也没有想那么多。”不久,对方终于动手了,我方人员江上青牺牲,那是后话了。
    ------------
    江上清啊
  •     请问修订版和第一版的差别是什么呀?是少了还是多了还是改了?
  •     喜欢,就是贵了一点
  •     已在相当程度上直陈矛盾纠葛和丑恶人、事
  •       很厚的一本书,连着用了几个晚上读完。
      有别于一般的传记,平实也真实,张胜将军的文笔很美,平淡的或者激烈的历史事件,在他笔下娓娓道来,也许也占了张爱萍大将的波澜壮阔,这本书读来令人有酣畅淋漓的感觉,不觉阻滞。
      从内容上看,横贯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有助于我这样不懂历史的人了解历史的真相。
      朋友们有空可以看看。目前我的这本书已经推荐给几位朋友,还没有返回我这里。如有愿意借阅的,本人很乐意奉献,但是要等书还到我处之后。
  •     没有,当时没想到会被和谐⋯
  •     很真实,有启发。
  •     彭与粟的矛盾;张与赵的军工体制矛盾;张对邓路线的保留意见。军功在一头一尾,耿直的福将。军工科技创新的体制矛盾延续至今,知识产权与军工创新。
  •     一个人跟久了也就信了,一条路走多了也就认了
  •        书很有意思,我花了一整天连午饭都没吃翻完了。现在这种有真事儿的回忆录访谈录太少了。中/共执政,既不可能只靠蒙骗,更不是道德家。书中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记录,看得出人性和历史的复杂。前不久拜见了作者张胜先生,也是张爱萍的次子,知道了本书有不少删节,原因众所周知就不必说了。总之,加上我幼年(恰好是张爱萍当防长那几年)在部队待过一段时间的听闻,张爱萍的确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有时候想想,越是一些所谓的精明的、聪明的、有头脑的人,越容易摔大跟头,这样的人我周围也不少。相反,那些倔强的、有想法且不放弃的,反而能走到最后。另外,从书中也可以看出,文革里整过张爱萍的是杨成武,也可能是建国后和他关系最僵的。坊间对本书中隐晦的人物考证可以参考:http://q-1982.blog.sohu.com/107205146.html,较为可信。
       下面摘一些段子,有些是很有意味很有意思的。
      
      1、
      张爱萍说:(红军大学)开学典礼上,毛上来的第一句话就问,这是个什么地方啊?指指背后的那座山。这是元始天尊修炼的地方!今天,坐在这里的,就算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啦!你们这些弟子跋山涉水地跑到这里来是做什么呢?是求道!求中国革命之道!不要多久,一个新的局面就要到来了,就要轮到你们下山了。今天我要说的是,你们今天是深山学道,明天要下界去普度众生。(p14)
      
      2、庐山会议,批彭德怀。林/彪说:彭德怀野心大,想大干一番,立大功,成大名,握大权,居大位,声名显赫,死后流芳百世。他非常嚣张,头昂的很高,想当英雄,总想做一个大英雄。他参加革命,包含很大的野心。毛主席才是真正的大英雄,他觉得他也是个大英雄。自古两雄不能并立,因此就要反毛主席。(p233案:这个我很早就知道,但是忘记从哪里看到的了。)
      
      3、邓稼先夫人回忆,1986年6月邓稼先并重时,杨振宁到医院看望,闲谈中提到国家颁发奖金的事,夫人说:“人民币10元。”杨问:“不是开玩笑吧?”邓稼先纠正说:“不是10元,是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p262案:这个我也很早就看过,也是忘记从来看来的了。)
      
      4、文/革中,在哈尔滨军工大学(即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中,流传一份《告中国g/c/d全体dangyuan书》:“中国g/c/d在危机中!林/彪,江/青,康/生,陈/伯/达一伙野心家,阴谋家,为了攫取dang和国家的最高权力,正在利用毛个人的独/cai/专/zhi和帝王欲望,假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名义,疯狂迫/害大批忠实于当的干部。全体共/chan/党/yuan们,为保卫dang、为维护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捍卫人min政quan,行动起来,和她们进行殊死的斗争!”落款为:中国gcd非常委员会。(p316案:这事儿有意思,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事儿了。)
      
      5、科委参谋长李光军借随造反派来病房批斗张爱萍的机会,背对着其他人,在张爱萍夫人面前伸出手掌,在手心上画了三个点。……三点水,意指江/青。在当时极其恐怖的政治气氛下,有些话是很忌讳的,即使是自己人在一起,也都不直说。如“点眼药”就是指邓小平(瞪小瓶),提到毛泽东就竖个大拇指。(p386案:这段笑死我了。)
      
      6、张爱萍并不在意别人对他的批判,他经历的太多了。只是有一个大科学家的发言,使他困惑和难受。这位科技界的泰斗说:“张爱萍是个什么人?我看是个魔鬼!他想拉我下水,就像魔鬼在向我招手!”在批斗会上,他赢得了热烈的掌声。(p392案:钱学森是也。)
      
      另外,从书中可以看到,张爱萍是那种主张对文/革错误进行彻底反思清算的人。而众所周知,现在文/革研究就是个禁区。
      
  •     好久没有书可以让我读到深夜了!一个推动历史进程的时候就必然是历史的一部分,他所经历的生活,遇到的人,发生的故事,都是探究历史所需要的。一个不懂政治的实干派,是黑暗中的光芒,是国家、政府需要的一种人,真是这样耿直的政治人物的存在,历史才能延续。其中所记录的历史更让人信服,有点像是口叙体,非常值得一读
  •     P268:
    “相当多的共产党人,包括父亲在内,甚至包括像我这样大小,连屁事都不懂的孩子在内都知道,中国太落后了,为什么就不能发挥出我们战争年代的那股劲呢?为什么不能再鼓足些干劲,早日改变贫穷的面貌呢?
    什么是大跃进?吹牛皮、亩产万斤、饿死了人是大跃进;但大兴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也是大跃进。全民炼钢,砍光了树,遍地小高炉,是大跃进;但干部、技术员、工人三结合,大搞技术革新,也是大跃进。办食堂,吃饭不要钱,是大跃进;组织大协作,会战戈壁滩,搞出原子弹,也是大跃进……”
  •     感慨万千
  •     很不错的人物传记,写自己父亲的一生,虽然带有感情色彩,但写的还是比较客观全面,勾勒了一个耿直、有信仰的共产党人形象。从张将军的一生,也能得到很多高层的信息,历史书中光鲜的一面后面其实也有不堪的一面。
  •     主要还是看了先生的《君子将军》一文
  •     建国以来公开发行的尺度最大的传记作品,开创了传记文学的新体裁。真实、深刻、发人深省。
  •       张爱萍上将之子所著的回忆录,关于建国后扫清国民党在浙江沿海的残存势力的一江山之战,西西河的萨苏有文介绍过详细的战斗经过,并且给出了很多海峡那边的资料。这本书中,关于解放军的领导层是如何进行决策的,以及相应的过程,有详细的介绍。张爱萍将军是当时的前线总指挥,他的回忆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不可避免的,书中对有所不满的人,不少地方用了指代,而没有直接点名,相信考据家们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同样的评论干嘛发两次
  •     听说很不一样。。
  •     书中有些表述很隐晦,耐人寻味。
  •     跟《往事并不随风》一样值得一读的书,都是子女对父辈的回忆录,一个是开国上将之子,一个是大右派之女。历史不忍细看,教科书上的历史已经太过粉饰。
  •     从一个角度还原历史;作者的背景的缘故,对于事情和人物的看法又入木三分
  •     干货十足,涉及多次传主与最高领导层的冲突
  •     张爱萍是55年的上将
  •     很棒的一本书!指的推荐!
  •        初识标题,以为是革命前辈的战争回忆录。再看副标题“两代军人的对话”,又让人误以为是对话集。读完全书,不禁为张胜精巧的谋篇叫绝:以张爱萍将军的回忆为线索,穿插了大量相关人员——也包括张胜作为儿子的回忆。时空不断穿梭变换,时间的一头从1935年张爱萍事业起家顺着时间的脉络记录,另一端天马行空,蒙太奇一般地针砭时略。
      
       书的开端颇不寻常,不像一般的传记那样,或者交代人物出生的时局环境,或者介绍家庭背景、家乡的风情等。长文的开篇就引人入胜,记述了张胜为探寻父亲事业起家之地——皖东北,驱车在宿迁遭遇刁民挡道。刁民本是良民,但是耕地被政府修路侵占,补偿款迟迟未到, 无奈良民变成刁民。张胜后来把该事告知父亲,父亲疑惑:“当年老百姓对我们可是很好的啊!”这一开头,不经意间把一个问题悬在整本书的上空,整本书随着父亲的回忆逐渐展开,作者写着写着似乎忘记了这个问题,引导读者置身硝烟的战场、党内斗争的风云变换,读者也很快忘了这个问题。
      
       其实作者并没有忘记这个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需要勇气!“我以为,在中国现有的语境中,这是它所能达到的极限了”(见[1])。
      
       本书从张将军的眼里忠实地记录了除“延安整风”、 “五七反右”以外的所有重大事件,作为军人,他对这些思想方面的重大事件似乎并没有很在意。但是在真正意义的现代史成为禁区的中国当下,该书对历史的记录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涉及,欲彰弥盖地提及一些没有点明的人和事(例如“康华公司”等),表明该书是个“洁本”。但这无损本书的良苦用心,读者握着这本厚书,感觉到是厚重的历史,感觉到是照亮现实和未来的手机显示屏上的微光。
      
      且看一段夹叙夹议:“这里没有仲裁者,也没有陪审团,更没有辩护律师,当然也不会允许中央委员会听取对立双方的证词;没有,也根本不可能给被告人讲话和辩护的机会。在座的即使有看法,又能怎么样?你再对彭有好感,人家揭发的问题,你又不在场,何况许多是历史问题,你知道吗?你只有听的份,不信也得信。只要你向最高权威提出挑战,那就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在这种体制下,个人是没有任何抗争的可能的,只有被碾成齑粉,随风飘散。”
      
      张将军出生行伍,不韵政事,受监禁7个月时苦恼极了,但是痛苦的经历却能激发人的智慧,狱中一年半后,当他看完九大公报后认识到是党出问题了,是最高统帅出问题了,所谓大彻大悟了。漫长的铁窗生涯,给了他思考的机会,也给了他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张将军以93岁高龄辞世,看透了人事纷扰,仍然没有看透世态炎凉。“他相信他自己,他还是他,是你们变了,是你们丢掉了自己曾经追求过的理想,把这个国家,把这个党当成了自己的封建王朝。”
      
      在这样的国家里,良民能不变成刁民吗?这就是悬在整本书上的问题。张胜以自己的辛勤笔耕记录了父亲传奇般的一生,又带着自己的阅历和思索看待父亲的一生。张胜继承了父亲的独立思想,超越他老子的地方在于他读过《古拉格群岛》,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自然也就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陈晓明:《从战争中走来》:抵达历史的正义,文艺争鸣,2008.12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