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关羽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军事人物 > 武圣关羽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9
ISBN:9787216023658
页数:174页

章节摘录

1.荒诞家世本来十分严肃而庄重的历史,却跟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因为他让我们对这位后来大红大紫的“关圣帝君”的出生以及家世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同他的本姓,至今都还在受着人们的怀疑。记载三国历史最权威的著作,当然要数陈寿的《三国志》。可是,陈寿的《三国志》对关羽的家世却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三国志》的关羽本传只说:“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显而易见,关羽的先辈们大概都是些无甚功名的凡俗之人。如果他的祖上有谁做过显宦甚且是一般的太守县令之类的官员的话,按照史书通常的惯例,陈寿是断不会不作交待的。譬如同书同卷的《马超传》,就是先介绍其父马腾,有条不紊,相当清楚。由此可见关羽的家世应当很低微,不见之于正史记载也就很正常了。何况陈寿本来就是蜀汉人,离关羽的时代并不太远,更不会在记载上有如此乖失。对于关羽先祖的记载,较早的要数北宋欧阳修的《新唐书》。欧阳修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巾介绍唐德宗的宰相关播时这样写道:“关姓出自商代(按当作夏代)大夫关龙逄,蜀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出生在汉朝,辅佐刘备。他的后代都世居河北的冀县,有一个裔孙关播,是德宗的宰相”。欧阳修这位大史学家依据什么材料说关羽是夏大夫关龙逄的后人,已不得而知。也许是关姓在前朝没有什么太有名的人物吧!东汉末年应劭撰写的《风俗通义》,传世过程中散佚不少,清代学者严可均、钱大昕、张澍等人先后对该书佚文作过辑录。在辑录的《风俗通义》佚文的“姓氏”中,记载有关姓的来历。说关氏是关令尹喜的后人,又说关氏可能出自夏朝大夫关龙逄之后,并介绍在汉代有长水校尉关阳。如果这一辑佚材料可信的话,这或许就是欧阳修此说的依据了。但从佚文中的“一云夏大夫关龙逄之后”的话看来,说关氏出自“夏大夫”当比应劭时代更早。现存的关氏族谱、家谱,如运城市手抄本《关氏家谱》、河南省尉氏县的清同治八年(1869)木刻版的《关羽族谱》以及台湾的1944年手抄本《关氏历代世系图》等等,都称关龙逄是关氏的始祖。说关氏出“关令尹喜之后”肯定不对。这是因为“关令”本为古代守关的官吏,“关令”冠在“尹喜”的名字前面,只是说尹喜曾做过“关令”即守关之令(吏),跟关姓的“关’根本扯不上关系。尹喜是春秋末期的道家,与道家创始人李耳(老聃)齐名,传说尹喜曾做过函谷关尹,即守关的官员,后来随着老子出关,成为道家的“文始先生”、“天上真人”。这个“关令”本来姓尹名喜,仅仅是职位上有一个“关”字,就被拉来做了关氏的始祖,实在是牵强附会。因此,欧阳修的《新唐书》为关姓溯源并不言及尹喜。即使是关氏的家谱族谱,也不以尹喜作为始祖。说关羽出自夏大夫关龙逄之后,也并无根据。关龙逄为夏代末年夏桀的大臣,犯颜直谏而死。但从夏到关羽出生的东汉,相距近两千年的时间,这中间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两者之间的联系,说穿了仍然是“拉大旗作虎皮”之类的东西。因为古人作墓志、写家谱族谱,一定要找一个同姓的古代名人来作为开代始祖,以示家世显赫。关氏的祖上并没有什么大人物,便只好把有极好名望的因谏桀造酒池糟丘而死的关龙逄请来帮忙,甚至连与关姓不沾一点边的关令尹喜,也被强拉进来,做了别人的远祖。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死于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的关羽,只说他有子关平、关兴;有孙关统、关彝。但对于乃父乃祖,却无只言片语的记载。随着帝王的青睐,宗教的推尊,民众的膜拜,关羽的地位越来越高,名气也越来越大。出了大名的关羽,怎么能让他的父亲、祖父的名讳生平付之阙如呢?于是,在关羽死后差不多已是一千五百年的清朝康熙年间,关羽的家世,终于有了惊人的“发现”。一个叫卢湛的清朝康熙年间人,编了一本叫《关圣帝君圣迹图志》的书,书中记载了关羽的父祖情况。说关羽的祖父名叫关审,字问之,号石磐,出生于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居住在解梁常平村宝池里的第五甲。关审为人和气,喜好道德,常常研究《周易》和《春秋》。看见汉代政权溃坏,外戚宦官把持朝政,于是便绝意仕途,在离所住之地五里左右的地方,觅得一块安静之地,起盖房屋,歌吟诵读,用《春秋》和《周易》来教育孩子,前后几十年时间,几乎跟俗世断绝往来,到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六十八岁时才辞世,安葬在中条山麓。关羽的父亲名叫关毅,字道远。能够继承他父亲石磐公关审的学问,非常孝顺。等到父亲逝世后,就守在墓旁读书,继承遗志,一直到汉桓帝的延熹二年(159),才回到家中……《关圣帝君圣迹图志》,五卷,成书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有图四十幅,所以叫图志,多从小说《三国演义》而来,并没有多大价值,有的甚至荒诞不经。然而,编此书的卢湛还不是关羽父祖名讳身世的发现者,他之所以得知,实是来自于解州前任太守王朱旦的一篇奇文。王文的题目是《汉前将军壮缪侯关圣帝君祖墓碑记》,王朱旦康熙十七年任解州太守,这篇奇文便作于此年。在文中,他“详尽”地介绍了关羽的父祖生平,也介绍了关羽的出生。据他说,汉桓帝延熹三年(160)六月二十四日,关羽出生。刚刚成年,便娶胡氏为妻,并在汉灵帝光和元年(178)五月十三日,生了长子关平,等等。作《三国志》的陈寿都不知道关羽父、祖的详细情况,一千多年之后的王朱旦又怎么会知道的如此详尽呢?原来,王朱旦又是从常平的一个书生于昌那儿得到的。那么,这个叫于昌的书生又是如何知道的呢?说来令你好笑,于昌是因为一个梦,一块井砖。这一点,王朱旦的文章交待得倒也清楚。他说“在康熙十七年(1678),常平的读书人于昌,在塔庙读书,塔庙就是关羽的父亲的故居。(相传关羽在故乡杀人后亡命江湖,仇人便欲找关羽父母算账,关羽父母便投井而死,后人便在井上砌塔纪念他们。)于昌是个淳朴老实的人,白天做了一个梦,梦见关羽呼唤他的名字,并给他‘易碑’两个大字,让他到庙的西殿去察看,发现东西后就赶紧去向州官报告。于昌醒后就按照梦中关羽所指示的去寻找,果然发现有淘井的人挖出来的一块巨型的砖,上面有字,但很模糊。于昌急忙辨认,发现竟然是关羽父亲祖父的有关身世,于是立即去报告郡州太守”。所以,王朱旦就因此而得知了关羽上两世的“字讳大略”。“两世字讳大略”,就是上文所引《图志》的那一段记载。幸亏有于昌的这个白日梦,不然的话,关羽的家世就会同那块井砖一样,沉寂不知多少年。不仅于昌做了一个好白日梦,太守王朱旦本人,也曾梦见过关羽,关羽还请他喝酒,并诚恳地请他为自己叙写生平,当真是有意思得很。他说:“我于顺治十四年(1657)的秋天,旅居涿州,梦见关羽来请我喝酒。用的是很大的杯子,态度也十分地虔诚,关羽说,麻烦你的如椽大笔来跟我叙写生平。又回头对周仓说,太守已醉得厉害,须马上扶回去休息,千万注意不要让他受伤。第二天,遇到客人邀我喝酒,大醉坠马,落在巨石上,竟然毫发无伤。因而做了一篇《关帝论》的文字。现在我忽然来到解州关公的家乡做太守,又遇上于昌所陈上的井砖,难道关羽在此前给我的梦谕,就是要通过我让他的家世大白于天下吗?”那个读书人于昌,以及那个太守王朱旦是否做了一个梦,以及是否真有那么一块井砖,只有天知道。伪造文物,搞假古董,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事,是许多人的拿手好戏。《古文尚书》、《孔子家语》都有人伪造,关羽的家谱为什么不能伪造?南宋时能在揭阳发现八仙之一的吕洞滨的自传,清代就为什么不能在解州关羽的故乡发现其家传呢?其实,这一伪造实在拙劣得很。《礼记•中庸》有“博学之,审问之”之句,于是关审字问之;《论语•泰伯》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于是,关毅字道远。一切都是现成的,搬来即是。另外,传说关羽喜欢读《春秋》,因此上他的先人也必然好学,这样,才能显得出这位关圣人的家学渊源。倘若让关羽的父祖“为人佣耕”,关羽自学成才,那成何体统?就在王朱旦的《碑记》出笼不久,便已经有人提出了质疑。这一家传,连清代人自己就不相信。康熙二十四年(1685)张鹏翮(1649~1725,四川遂宁人,曾官刑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任河东盐运使,上距王朱旦作《碑记》仅七年时间。他到解州拜谒关庙,读到了《碑记》,认为王的文章不足信,就专门写了一篇《关帝祖茔辨》作辨析。他说“石盘沟山势围环掩映,故老相传有关羽的祖茔,香火旺盛。但是,神道上只题关帝祖,不写名号,是因为人们认为关帝的父祖已无可考。康熙太守王朱旦因于昌的一个梦,一块砖,就武断地为关帝作祖考,传名讳,纪生卒,用来续志,这是十分不严肃的做法。《史记》称高祖刘邦的父亲叫‘太公’,则已不知其名;母亲叫‘刘媪’,则是已不知其姓。司马迁修史,还是修汉代的史,就已不知道名姓;现今离汉代末年已是一千五百多年,没有文献的证明就为关羽作祖考,妄下结论,这不是厚诬古人么?”张氏的质疑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他还就王朱旦以及于昌的梦,就砖上的文字一一进行了驳斥。又过了七年,也就是康熙三十一年(1692),贵阳人江闽来解州做太守,他亲自找来了当时还活在世上的那位发现井砖的于昌,当面询问,才知道那砖上的字是“生于永元二;永寿三;先考石磐易麟隐士关公讳审字问之灵位。男毅供道远”等字,并未指实就是关羽的父祖考。因此,这位办事认真的太守认为王朱旦将这几个字“臆断为某之父若祖;其谬实甚”,因为作伪的痕迹太明显了,所以,就连清朝政府在雍正、咸丰时几次加封关羽三代的爵位,也止书爵号,不着名字,表明清政府是不相信这个伟大的“发现”的。可以说,有关关羽父祖和始祖的种种文字材料,统统都是假的,甚至连辩驳都没有必要。关羽的本姓到底姓什么,本身也成为一件疑案。关羽的姓,在清代以前似乎没有引起过怀疑。清人褚人获的《坚瓠集》卷三引《关西故事》,说关羽本不姓关,只是因为关羽为救一个遭人强娶的女子而杀人之后,逃到潼关,追捕甚急,情急之中伏在水旁以水洗面,月照其影,发现脸色变红,被守关的人盘问,便随口指关为姓,所以后来便改姓了关。因为有这一传说,关羽的姓也就成了问题。在关羽的故乡山西运城,就流传着“张、冯、佗、夏”等几种说法。也不知哪一种说法正确。我以为关羽的姓本不存在着疑问,本来就姓关,只是后世的好事者为了神化关羽,就在他的姓氏上做起了文章,编出一些动人的故事来。因为他的姓如果真有问题,作《三国志》的陈寿断不会不置一辞的。P4-9

前言

提起圣人,人们可能会肃然而有敬畏之感。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圣人是品德极高而又无事不通的人,仰之弥高,我们这些凡人只有匍匐在他们脚下诚惶诚恐。千百年来,大家不就是这样顶礼膜拜文圣孔丘、武圣关羽的吗?其实,圣人原来也是凡人,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同样品尝过凡人的酸甜苦辣,同样体会过凡人的喜怒哀乐,同样有对现实的不满,同样有对未来的憧憬。他们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人们完全应该以平等心态对待他们。他们与凡人逐渐拉开距离,既有历代统治者出于某种需要不断将他们神化的原因,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他们身上的结果。当然,他们既被尊为圣人,就必然有不同于凡人的地方,他们的思想境界,他们的道德人格,他们的创造精神,他们的历史功业,往往超出了凡人所能达到的水准,人们由衷地对他们表示敬佩。在中国古代,凡是能精通一事、身怀绝技的人,也被人们尊为圣人。诗圣杜甫、史圣司马迁、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兵圣孙武、茶圣陆羽、医圣张仲景、药圣李时珍,都是在某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足以代表中国古代这一领域最高水平的人物。他们是人民群众智慧的代表,人们尊他们为圣人,就是肯定他们的文化地位,肯定他们的创造精神,肯定他们的历史功绩,肯定他们对我们民族发展的贡献。这种情感是真挚的,深厚的,也是极其宝贵的。我们的民族因为有了这些圣人而能昂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圣人的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精神则成了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中国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挑战。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也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要保持中国特色。因此,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在今天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选取了能全面展示中国古代文化成就、充分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远的十位圣人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观念,探讨这些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个人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宗教的、民族的、地域的种种原因,揭示这些圣人不同凡响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展示他们在政治、思想、文学、艺术、军事、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所取得的无与伦比的杰出成就,介绍他们对中国文化发展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独特贡献,同时科学分析这些圣人的时代局限和负面影响,给读者正确的思想启迪,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一项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由一批学有所长的中青年学者来做这种普及性的工作,在我们还是一种尝试。能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所贡献,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心愿。纵览这套丛书,笔者感到它们每一种都能保持视野宽、角度新、论述准、分析透、语言美的基本风格,达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而又不失学术品位的写作目标。希望广大读者能够真正喜爱这套丛书,通过阅读和理解,走近圣人,从圣人身上吸取力量,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争做新时代的圣人。1997年6月于湖北大学

书籍目录

一、引言
二、关圣本是平凡人
1.荒诞家世
2.亡命涿郡
3.身居曹营
4.坐镇荆州
5.千秋功过
三、宗教的神化
1.魂归佛门
2.灵耀道山
3.法显民间
四、帝王的青睐
1.唐代以前的封谥
2.唐代的封谥
3.宋代的封谥
4.元代的封谥
5.明代的封谥
6.清代的封谥
五、小说的塑逭
1.堂堂美髯公
2.凛凛儒雅将
3.忠心昭日月
4.千秋仰义名
六、舞合的借重
1.关羽戏的概貌
2.关羽戏的演出
3.关羽戏中的关羽

作者简介

《武圣关羽》选取了能全面展示中国古代文化成就、充分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远的圣人之一——关羽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观念,探讨关羽之所以成为圣人的个人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宗教的、民族的、地域的种种原因,揭示其不同凡响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展示了他在政治、思想、文学、艺术、军事、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所取得的无与伦比的杰出成就,介绍他对中国文化发展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独特贡献,同时科学分析他在所处的时代局限和负面影响,给读者正确的思想启迪,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图书封面


 武圣关羽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国人“造神”可谓绝也!
  •     居然有。传说中的老孟同志写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