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与中国电影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佛教文化与中国电影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65705694
作者:高飞
页数:16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结束了国外的五年讲学和思索的Hell后,陈凯歌回到国内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便是《边走边唱》。影片改编自著名作家史铁生的短篇小说《命若琴弦》,影片的英文名字仍为Life on a String,耐人寻味的是,String一词除了“琴弦”的含义外,在英语口语和美国俚语中还有“欺骗”、“戏弄”的意思。这样一来,影片的英文名字也可以翻译成“生于谎言之上”。在美国生活了五年之久的陈凯歌应该知道这个意思,而且作为影片的名字,这绝不是一个巧合。在谈到这部影片的主题时,陈凯歌也罕见地直接点明主题:“其实这部电影是很多艺术家最终都要提出的问题:‘我们是谁?从哪儿来?到!到哪儿去?”,影片中,盲人师徒两个人一路踉跄而来,磕磕绊绊,历尽艰辛,就是为了能够弹断一千根琴弦后得到师父的秘诀,治好他们的眼疾,好能够看看这个世界一眼。可是,最后他们发现师父藏在琴盒里的只不过是一张白纸而已。故事蕴含了巨大的命运苍凉感,这种幻灭意识极其符合佛教对人生的虚幻不实而又无常的解读。整个故事无不在诠释着《金刚经》中那个著名的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又如电,应作如是观。” 其实,不只是陈凯歌,第五代导演这个群体虽然扮演着冲破传统、打碎束缚的“斗士”的角色,但他们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很深的,可以说,他们是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来抒发作为现代意识的情绪和感悟。佛家的“苦”、“空”、“轮回”等主题经常会进入到他们的电影世界,黄建新导演的一部作品甚至干脆就叫《轮回》,佛教思想的痕迹已经十分彰显了。另外还有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现象,笔者发现,第五代导演十分喜欢谈论生活中的神秘事件。比如田壮壮曾经津津乐道地和采访记者谈起一件事,他的一个朋友结婚时,因为新郎属马,于是有人送了个玻璃马头作为礼物。婚礼结束后,发现马头掉在桌子上,大家当时就预感不好,结果几天后,新郎就出车祸了。作者这种对神秘事件的关注必然会在作品中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反映。比如田壮壮的代表作品《蓝风筝》本是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品,却在影片开头有一处象征主义的情节:主人公们刚刚搬到新家,突然广播里播出了斯大林去世的消息。而在他们结婚,气氛非常热烈的时候,李国栋送的小泥马的头却突然掉了下来。田壮壮对此谈到:“其实我挺喜欢生活中有一些偶然的巧合,好像带有一点暗示性的东西。好像冥冥之中已注定,好像不可知……有种无意识在里面,给人一种很神奇的解释,或是很多很多信息。”

内容概要

高飞,吉林大学文学博士,现就职于辽宁广播电视台,任北方频道总监。报道的新闻作品十余次被评为国家级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获辽宁省“十佳青年记者”称号,在《文艺争鸣》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数篇。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电影主创人员与佛教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电影与佛教的表层联系
第四章 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视听美学风格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电影主题思想的佛学分析
第六章 中国电影中具在佛教意味的经典场景
第七章 佛教文化对中国武侠电影的影响
第八章 中国佛教题材电影的边缘化处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佛教文化与中国电影》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佛教文化与中国电影》以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为主线,从历史、美学和精神现象学等视角切入,辨证分析佛教对中国电影人心灵空间、创作风格的影响,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美学风格的构建、主题思想的植入、意境场景的营造、文化空间的拓展等。

图书封面


 佛教文化与中国电影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浅。
  •     笔者的博士毕业论文,以前读过,没注意,买了一本
  •     这个无所不包的“佛教文化”很好地容纳了作者广泛的来看电影里外的佛教元素 人类的一切艺术在本质上都是宗教艺术。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