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美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禅宗美学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7
ISBN:9787301081778
作者:张节末
页数:299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禅宗美学前史  我们在引论中对古代美学的两次突破所做的宏观叙述,可以视为禅宗美学在美学史上的初步定位。佛教(尤其是大乘般若空宗)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文化,如何为中国固有思想所接引并形成中国独有的禅宗,又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禅宗的美学,过去治哲学史、思想史和佛教史者多重视前一方面,对后一方面较少下功夫。与玄学美学受到非同寻常的推重并在美学史上得到相应的定位形成对比,禅宗美学兴起的历史过程却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因而禅宗美学固然在近若干年中蔚为古代美学研究的重镇,却从未能获得美学史上的相应定位。定位不明确,定性也将大受影响,这不免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它的理论力量。反过来看,如果禅宗美学的定位不明确,那么玄学美学的定位,尤其是它的后期发展和下限,也是不能真正明确的。  我以为,较为清晰的禅宗美学前史是研究禅宗美学的前提,也是整个中国美学史研究无可忽视的重要一段。禅宗美学与玄学美学相接并形成两波的过程,很值得细细考究。两波有相同之处,更有相异之处,同与异都在相承相接中展开,这是复杂难明之所在,相同之处固然要搞清楚,相异之处则更需弄明白,不然美学的历史还是模糊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不一般地描述玄学美学,而是循着从玄到禅的历史发展,重点研讨玄学美学与禅宗美学的内在关联和过渡,为读者描画出古代美学第二次突破的两波之间所发生的审美经验的基本变化、美学观念发展理路的延展和转折。  从美学史的发展看,玄学美学在自然观、情感观、审美人格、审美经验中的主客关系诸问题,以及艺术理论方面都有极为突出的理论推进,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佛教却以它更为精致灵敏的理论思维和感性触角使之发生质的变化,它集中并渗透于以空观为基础的看世界和看自已的意象方式。

内容概要

张节末,1956年,先手受教于南京师范大学吴调公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冯契先生,目前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描述中国审美经验,祈以西学发明中学,求揭橥纯粹中国之美学,著有《狂与逸》、《嵇康美学》等。

书籍目录

引论 从庄、玄到禅——古代美学的两次突破第一章 禅宗美学前史 一 玄学与魏晋审美心理 二 玄学接引下的般若学  三 前禅宗美学问题 四 等待第二波突破第二章 孤明独发 一 除烦恼 二 自性自度 三 定与慧 四 无相,无住,无念 五 对法第三章 谛观与顿悟 一 藉境观心 二 灯与镜:光明崇拜 三 偶然之悟第四章 从“气”到“色”——自然观的变迁 一 前禅宗自然观述略 二 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 三 从陶潜的“化”到王维的“空”第五章 说不可说之境 一 从王国维说起 二 心·意·根·境 三 名相之外 四 法眼和“隔”与“不隔”第六章 禅化与诗化 一 禅境与诗境 二 个案研究:月 三 释“意”参考书目旧版后记新版后记

编辑推荐

  《禅宗美学》研究定位于哲学美学而非文艺美学。提出中国美学史发展遵循审美优先而非艺术优先的规律,循此思路,以求还原古人的审美经验。对中国美学史上从庄、玄到禅的历史转换做了别人基本没有做过的考察。将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为玄学所接纳的学术史过程,从比较美学的角度加以考较,认为在空观熏染之下的禅宗审美经验在本质上不同于庄子以及玄学的审美经验。尤其对禅宗现象空观出现的哲学史、美学史转换过程下了大的功夫。禅宗空观与西方现象学比较。提出运用现象学尤其是胡塞尔所创本质直观方法来启发对禅的空观的研究,以揭示禅的审美经验之纯粹直观性质。在此思路下,力求直接去面对禅宗的感性经验,而不是像人们通常所做的那样仅仅取道于文艺现象来达到它。对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意境范畴从禅宗空观及现象学角度展开研究,提出意境是空观下对色(现象)的纯粹直观,是禅宗美学突破的产物。

作者简介

该书对中国美学史上从庄、玄到禅的历史转换做了别人基本没有做过的研究。作者从比较美学的角度考察了印度佛教被中国玄学所接纳的过程,并试图在与西方现角学的比较语境中揭示禅宗审美经验的特质;还运用还原式描述的方法,从最基础的禅的感性经验人手,勾画禅宗现象空观的哲学史、美学史转换线索,揭示了禅的感性经验与其背后的哲学思辨、价值体系和心理特征之关系。

图书封面


 禅宗美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先抄一段书:“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五灯会元》)这是青原禅师自述对自然山水看法的三个状态。禅宗美学总是把话不说明白,让人去悟。这样有个好处,可以通过误读和发挥想象,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基本靠误读。志趣相投、琴瑟相和、高山流水遇知音,都是某时某刻的误读。说完误读,我再说说这本书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张节末先生的意思是,一开始的山水是“客观实体”,是与“观者”的“认知”分离的,而后呢,主体就开始“不以认知而以悟道的角度”去看山水,“于是山水的意象就逐渐从客观时空孤离出来而趋向观者的心境”,然后呢,“分析的视角已不复存在,然而山水的视觉表象依然如故,只是成为悟者休歇出的证物”。结合上下文,总结一下就是,这是“心”对“物象”的关系,所谓“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我是很尊敬张先生的,因为认真读过他的书,《狂与逸》是我刚出来练摊就引用过的。但是,我想对这个山水公案发表点看法。我觉得主观的“心”当然重要,但是不是以“心”变“山水”,而是“山水”使“心”发生了改变。再翻译一下:张先生的解释是,由于眼光变了,世界变了;我的意思是,由于你对世界的认识变了,眼光变了。正好是我想谈的知识边界问题。一开始你对山水不了解,看到是一种状况;接着是深入地了解,发现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再接着就是自己对山水的看法。看起来,似乎是认识论,由现象到本质么,或者是后现代的剥洋葱,没有本质。其实不是。我觉得,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加深和强化的过程,而且随着认识,一直变化。说到这里,我想澄清一个问题。我们经常说到坚持,而且也知道,坚持是可贵的品质。但是,坚持也是区分的,不应当无原则地鼓励。坚持的基础上纠错,才是认识事物的最佳方式。没有立场固然是投机,但是没有纠错的坚持就是固执,最后可能自我束缚,刚愎自用。所以,简单说,事实是在不断追求中变化的。山水之变,在见,而不在心。我相信,我们生活的世界表面单一,实际是多重的。问题在于,你能够认识到哪一重。认识绝非没用,而是直接决定,你生活在哪一层。
  •     好像在日本有个宗派,说佛教徒不可杀害动物,但可以吃已死动物的肉,还可以杀人。因为戒条上说不可杀害动物,却没有说不可杀人。你们看这些人如何善于找寻漏洞。另一个佛教的教派和老子很有关系,老子所讲的道,便是我们说的灵量。当时的人都不明白他,于是他用艺术和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以免道家的思想陷于枯燥。但老子的思想从没有真正地札根。我见过一些道教的人,他们完全不是灵量的信徒。中国有一条河流叫杨子江,坐在船上看那些山水,每五分钟便出现不同的景像,十分有趣。那条河便是灵量。老子所讲的道便是杨子江。老子说我们的注意力不应在外界那些山水,我们看见那些山水,但却是跟着河流前进,但后人却开始绘画那些山水,注意力转到艺术那里去。佛陀从没有谈过艺术,也不想搞甚么艺术,他只希望门徒深入内省,在里面找到绝对的真理。 禅宗便是这样,把注意力转到艺术那里去。禅宗是佛弟子菩提达摩开创的,后来传到日本。禅宗尝试用棍打人的脊骨,打在那些轮穴处,希望能提升灵量。禅宗用很严厉的方法,我曾见过禅宗的人,连脊骨都给打断了。 ——锡.玛塔吉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张节末很有上下求索的精神啊~
  •     学中国美学必看的书 一位博导推荐的书。
  •     禅学的宁静美。中国的哲学史啊~
  •     不太明白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5月30日捐赠
  •     看了3年,终于看完了。越看越看的晕,感觉有些东西原来界限就不是很明确,硬要分类定义总觉得牵强。
  •     如果有三星半。。。。不適合不研究學術又没有慧根的普通大眾閱讀。。。 禅宗 美学 禅宗与佛教
  •     比起以前的《禅宗美学》,这版书多了很多精美的图案和说明
  •     : B946.5/1245-1
  •     禅宗、文学、美学的集成之作。
  •     还好
  •     看得磕磕绊绊也总算是读下来了。只想说其实我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题目,但也直接地超出了我现有的水平。过于困难的选题也是醉了。只剩下梳理思路了啊
  •     以实证注禅宗,有据有理,有史有实,稳扎稳打,实为不刊之论。
  •     美让人愉悦,可是美学实在枯燥
  •     读书也看缘分。
  •     非常不错的书 受益良多 强烈推荐
  •     读不懂啊~转让!
  •     一直在找的一本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