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菩提树》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修剪菩提树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
ISBN:9787532538874
作者:(美)霍巴德
页数:430页

是有着形而上喜爱习性的佛学爱好者的选择

一直以来,对于佛学的有着兴趣.可是,形而上的"理性"的思维,和神秘主义倾向,一直在心中纠缠不清.对于佛教哲学式的理解,和一些神秘主义的实在修行之间的矛盾,不断在打架.对一些基督教的教义,以及印度教的了解,使我对佛学中所宣称的"无神论"与中国大众所流行的净土和菩萨的崇拜之间的冲突,觉得很不解.不断疑惑,如果这就是佛教,倒不如新基督或者印度教来得干脆直接.到底什么是佛教真正的不共的法,一直成为心中的迷思."批判佛教"的视觉,为此思路的廓清,打开了一扇窗.我是从松本史朗的<缘起与空>,周贵华的<唯识\心性与如来藏>一路看来.本书可对"批判佛教"思潮的主要论点以及学界的否定之否定之否定的各种回应的一个汇编,在各种思路的碰撞,对于读者认识佛教,有一个有益确清.一直以来,我对认识佛教的两条路线,如楼上所言,有一个难舍的抉择.一路是在教内的重实践的/实用主义的路线,他们一直在佛家几百年来固有的思路概念里面打滚,并用圆融的观点,一句当机说法,和稀泥之;另一种是教外的学术的文献研究的思路,甚至引入西方的近代哲学概念演绎之,但是失去教内的宗教实践的体验,很难说他真正理解佛教.通过本书的阅读,也可以说是自己对批判佛教的思路的一种"去魅"的洗礼.因为书中看到批判佛教阵营的主将们很好斗的言说,并坚持把释氏理解成为一个坚持要把佛教的理说成是清晰的理性言说表达层面的东西.一代教主,成为了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一个以哲学取代宗教的大师,这个未免走得太远了.本人对里面有一篇<批判佛教是批判吗?>的论文,有一些观点比较认同:.1)作为一种宗教,佛教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一个教义体系,甚至不能理解为主要是一个教义体系.教义或经义只是我们称做为"佛教"的复杂多面的现象的一个方面,而且不必是占优势的方面.2)对"原初"的佛教的任何重建都是成问题的.即使仅从文本——历史的角度而言。无可争议的事实是我们永远无法揭示佛的觉悟;我们所有的只是有关这一问题的互相矛盾的解释传统。3)早期的传统中,确实有诸多因素令人怀疑是否真有最根本的佛教教义。例如木筏的寓言、或将法比作药的比喻,就隐含了真理的实用主义进路。4)早期文本传统就早已包含了多种话语,以多种声音发言,我们必须非常谨慎,避免让任何一种声音取代其他声音。因此我呼吁一种对于佛教更自由更开放的阅读,将所有经义看作方便之途(包括最终真理这一观念本身)。作为一种宗教,佛教不能被简化为一个简单的经义集,或一系列作出关于现实的真值判断的命题;相反我们必须将它理解为一种修行,一种道,或一种生活方式,在其中经义只起部分作用。

回应形而上的佛学爱好者

2500年的佛教不是单靠宗教实践就能理解的。包括儒家在内,所有归在同一名下的超长传统,都有过极大的,甚至是质的转变。对"原初"的佛教的任何重建都可能是成问题的,但却并不是无意义的甚至是必需的,正如人类不断地探究自己的起源一样,是人类自我理解不可缺少的努力。批判佛教的窘迫在于他们本是基于教内立场而批判,但却触动了佛教的根基。类似的立场早在民国年间的欧阳竟无、吕澂那里就已经有了。他们共同的本质就是对中式佛教的反叛,力倡回到印度。这就涉及到对佛教本身的理解问题。佛教是否就是铁板一块?看吕澂对天台、贤首、禅宗三家的佛学与印度根本不同的断语,确实令人吃惊。实际上呢,佛教还真是一个筐,什么都能装。就算限在印度佛教一隅,还是存在这个问题。按通常的四段分期,印度佛教起码经过三次大的转变。而宗教实践呢?那个终极目标其性质被认定是永恒不变,尽管其内涵各派还是有争议的。所以宗教实践归实践,宗教研究归研究,卖煤卖面而已,本来是各唱各的戏,并无必要把两者放在一起,分出黑白是非。

还没看完,却要推荐

早在去年年初,明心师兄推荐了三藩市一位说粤语的佛学修行者的录音给我。他听不懂。修行者据说很有名望,且深通经藏,尤其在密宗方面。下载了三个电台录音。其中一个就是笑批日本一批学者,把如来藏当作非佛本意的外来理论予以批判。修行者说,日本学者四处以此批判佛教,可是佛教中人无有应答,仿佛营中无人,所以只有他出来反驳。当时很是懵懂。首先并不清楚所说的日本学者的理论,另外是修行者也语焉不详,毕竟电台内容多是浅显的论谈之语,他不深谭,一切无从知晓。拿到《修剪菩提树》才吃惊了一下,原来国外对佛教的研究早就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简单了。无论名相方面的探讨,还是修行的深入,都足以让我们汗颜。现在宣传佛教(学)主要是两类话语体系。其一、佛门中人用自己佛教的那套话语来宣传,开口就是三世因果、十地菩萨等等神秘名词。初初接触者听不懂,读书高的人不愿意听。其二,佛学研究学者。开口就是辨证看待佛教理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许多解释不了的内容就当糟粕,当传说,当寓言,放下不理会。就在如来藏,在阿赖耶识上做理论。这些,当年刚刚接触佛教时候,就让我很是泄气了半天。两套语系,各做各自的,前者依旧保持所谓迷信本质,后者最终目的大约是让人昏倒为乐。而且两者共同点却一样,以为天下佛教都在我中原大地,最多附加密教天堂中了。如今再看他人精研的结果,那种批判的勇气就足以让我们惭愧。当然,这里所谓批判,并非文化大革命时候的那种狠斗,恰恰是毛泽东的原始态度——研究和判断,寻找佛陀真意是否被后世曲解。近来颇买了不少有关西藏佛教与汉土佛教的书籍。其汪洋大观几乎不是穷尽一生就能了解的。而种种角度对佛教的解说也让人愈发迷惑。究竟什么才是佛陀真意?并非《修剪菩提树》所能解答的,何况其中的许多研究我个人以为实在是离世而言,未解真谛。但是,这是一种新的开拓,让大家警醒,也让我注意到此前是否管中窥豹,忘记了整体视觉。这不过是开头的一点点认识。书毕竟开始看而已,继续下去,也许有新的见解,届时继续写出来,供大家思索吧。


 修剪菩提树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