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前后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苏格拉底前后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
ISBN:9787543216297
作者:【英】弗朗西斯·麦克唐纳·康福德
页数:178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苏格拉底之前的爱奥尼亚科学  在讲座的过程中,我将谈到希腊哲学中最具创造力的整个时期——苏格拉底之前爱奥尼亚的自然科学、苏格拉底本人的哲学以及他的主要继承者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我并不打算简要勾勒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这近三个世纪的思想史,我只想阐释为什么苏格拉底的生活和工作突出标志着那段历史的关键点或转折点。我们将会谈到前苏格拉底时期,然后谈谈苏格拉底,最后要讲到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发扬光大了的苏格拉底哲学。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名字被用来描述他之前和他之后的希腊哲学?  柏拉图在他的一部对话录中已经让苏格拉底自己描述了他所引发的思想革命,也就是苏格拉底是如何将哲学从研究外在的自然转移到研究人以及在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目的?在《斐多篇》中,苏格拉底死的当天,他和朋友们的谈话触及了这样的问题,灵魂是否是一种有始有终的东西?这个问题要求人们重新检视原来对于短暂事物的形成和消亡的解释。让我来回顾一下这段著名对话。  苏格拉底开头说到,在他青年时期,他急于知道哲学家们如何解释世界和生命的起源。但是他不久就放弃了这种关于自然的科学,因为他对那些已给出的解释和理由感到不满意。例如,当时认为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发酵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由冷热的运动引起的。

前言

  古老而智慧的中国曾经创造了辉煌绚烂的文化,先秦诸子百家异彩纷呈的思想学说,基本界定了此后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并且演生为内在的精神价值,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规约着这片土地上亿万斯民的心灵世界。然而,近代中西文明碰撞交汇,以及斯时中国所处的特定历史情境,不仅让我们对那些来自海洋异质文明的了解成为当务之急,而且在这种了解背后更承载着文化和现实的双重使命。自晚清第一批试图睁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开始译介西方学术文化,形成中国西学译介涓涓细流,递及民国时代新学人的大力引进而渐成滔滔之势。他们内心孜孜以求的不仅仅是文化意义上的习知,更希图通过对西学的了解,滋养和更生己国之国民精神,以实现近代中国求富求强的急切历史诉求。  时至今日,中国致力社会现代化的努力和全球趋于一体化并肩而行。尽管历史的情境迥异于往昔,但中国寻求精神补益和国家富强的基调鸣响依旧。在此种情形下,一方面是世界各国思想文化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是中国仍然渴盼汲取外来文化之精华,以图将之融入我们深邃的传统,为我们的文化智慧添加新的因子,进而萌发生长为深蕴人文气息、批判却宽容、自由与创造的思维方式。惟如此,中国的学术文化才会不断提升,中国的精神品格才会历久弥新,中国的现代化才有最为坚实长久的支撑。

内容概要

《苏格拉底前后》是作者在四篇讲稿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是有关古希腊哲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内容涉及苏格拉底时代前后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等内容。在书中,作者以苏格拉底为分界点,将古希腊哲学史分为四个阶段:苏格拉底之前的爱奥尼亚科学、苏格拉底时期、柏拉图时期和亚里士多德时期。当然,作者并非只探讨这几个人,和他们同时代的其他重要学者及学派也有所涉及,对亚里士多德以后的斯多噶派和伊壁鸠鲁学派也有论述。
康福德在本书中对古希腊哲学史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切中肯綮,他的语言也非常生动流畅,使人读来决不像一般的哲学书那样枯燥乏味,应当说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哲学史名著,同时也是了解和研究古希腊史的重要参考书。

书籍目录

译者序前言第一章  苏格拉底之前的爱奥尼亚科学第二章  苏格拉底第三章  柏拉图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译名简释索引爱奥尼亚哲学是科学的吗?毕达哥拉斯传统中的神秘主义和科学柏拉图与奥尔弗斯柏拉图的多神论:一个致歉柏拉图的国家译后记

作者简介

F.M.康福德(1874-1943)是英国著名古典学家和诗人。1899年至1943年任教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一生著述颇丰。
本书是作者在四篇讲稿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是有关古希腊哲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内容涉及苏格拉底时代前后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等内容。在书中,作者以苏格拉底为分界点,将古希腊哲学史分为四个阶段:苏格拉底之前的爱奥尼亚科学、苏格拉底时期、柏拉图时期和亚里士多德时期。当然,作者并非只探讨这几个人,和他们同时代的其他重要学者及学派也有所涉及,对亚里士多德以后的斯多噶派和伊壁鸠鲁学派也有论述。

图书封面


 苏格拉底前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本书是英国著名古典学家F.M.康福德的演讲稿及论文合集。在本书中,康德福说明了为何苏格拉底的生活和工作标志着思想史的转折点。他展示了苏格拉底如何革新了哲学的概念,将哲学从对自然的研究,转向对人类灵魂、善与恶的意义,以及我们生活的目的的研究。这本书事实上是关于希腊哲学的整个创造性时期的——从爱奥里亚学派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到苏格拉底自己,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本书分析了他们各自作出的不同贡献,展示了在三个世纪之内,希腊哲学如何变得成熟,并产生了丰硕的智力成果。
  •     前言不管是哪个学科领域的学者,如果被邀请给普通听众做讲演并在四个小时之内讲清他的研究旨趣和要点, 他不得不围绕着他所涉及的学科来陈述。他明白专家也许会不赞许他的某些表述,认为内容上不可靠、语气上太武断,专家还会对很多未及详查的遗漏问题作出标记。不过,静下心来,摸清主线,对他确实有好处,因为主线经常被细节所遮掩。毫无疑问,在分配给我的时间段里,我必须以苏格拉底为中心人物来叙述,我要做的就是揭示苏格拉底的哲学从研究自然到研究人类生活这一转变的意义。为此,我首先试图描述早期的爱奥尼亚科学,以便揭示它为什么没能令苏格拉底满意,我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体系是利用苏格拉底发现的结论来阐释世界的一种尝试。通过阅读亨利•柏格森的《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一书(该书是在我准备这些讲稿的过程中得到的),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苏格拉底的发现。就在该系列最后一篇论文发表前不久,我听到了谷德沃斯•洛斯•迪金森去世的噩耗,他是一位睿智、和善的人道主义者。我们特别邀请他主持“希腊对现代生活的贡献”这项研究的开幕式。自雅典灭亡以来,有时候,我们这个世界所忘记的东西似乎比学到的东西还要多。在这样一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位英国学者能够比他更好地通过其人品(甚至超过他的著作)证明苏格拉底的精神如何能够重新焕发生机。弗朗西斯•麦克唐纳•康福德1932年8月
  •     camfrog video chat 5.5 camfrog video chat 中文版下载:http://www.douban.com/note/94677163/谁来了解你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了。“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对天都怨,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再说,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作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我们现在不妨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作为参考:“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此胸襟,有此气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不然,知识愈多,地位愈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那便成为“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爱与罪接下来是有子的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首先就讲到孝悌,是人的根本,仁孝是孔子学问的基本。但是,“孝弟”就是孔家店要被人打倒的“罪状”之一。为什么孝悌会成为被打倒的“罪状”之一呢?这要先知道一件事,就是司马迁作《史记》是一件大事。他当时对汉武帝有些作法是反感的,但又不能不服从,服从吗?在良心上又不安,他就作《史记》,将自己的思想,容纳到《史记》中去。如记帝王的事,称为本纪,而他将未做皇帝的项羽也列到本纪中去,就是暗示汉高祖与项羽,一个是成功的英雄,一个是失败的英雄。又如《史记》中“世家”本来是记载诸侯和大臣的事,而孔子不是诸侯,也列入世家,司马迁的意思,是孔子有千秋的事业,说孔子的言行思想,影响将及于千秋后世,所以将他列入世家。孔子思想言行表现在书本上的有多处,而孔子最大的重要著作为《春秋》,他著《春秋》后最重要的两句话是“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千古以来,这两句话各有各的解释,都非常暧昧,到了我们这种时代搞清楚了。为什么呢?自从民主时代以来,大家都骂孔子帮助专制皇帝,因为专制皇帝的思想和制度,用了孔子“尊君”这一部分思想精神,后来我们打倒他,也就认为他是这样的。现在再读《春秋》,再研究孔子思想,不是这样一回事了,而是另有一番道理。第二点我们讲到孝悌,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到这里我要说两个现实故事。十多年前,有一个哈佛大学博士班的学生,跟我作中国文化的论文,他回国之前,我嘱他回到美国去提倡中国文化的孝道,他说很难。我告诉他这是千秋事业,不是现世功业,告诉他孝道是什么东西。我说,中国人谈孝字,“父慈子孝”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我们后来讲孝道:“你该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说法有问题,天下的确有些“不是的父母”,怎么没有“不是的父母”呢?这不是孔孟的思想,是别人借用孔孟的帽子,孔家店被人打倒,这些冤枉罪受得大了。孝道是这样一个东西且看世界上的生物——人也是生物,中国道家过去叫人为“倮虫”——不带毛的光光的虫。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这是立场不同。拿生物学的思想,从另外一个观点来说,“倮虫”与其他生物是一样,人之所以与其他生物不同,就是加上人文文化。由此可知文化的可贵。为什么讲这个道理?世界上凡是动物,猪、牛、狗、马、鸡、鸭等等,都是一样的,以母鸡保护小鸡的现象来看,可见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母性。等孩子带大了,走开了又各不相顾。各种动物都是一样,人原来何尝不是这样,但人现在为什么不会这样?于是谈到人文文化的教育来了。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文章都不难懂,本来就是作者讲演稿的整理,翻译也算不错
  •     后半本书的那几篇论文比前面那套演讲的价值大多了,之前我一直以为柏拉图从巴门尼德那里继承的只有一部分形而上和对表象,日常语言的观念,还好多地方没理清,对毕达哥拉斯也不了解,看了这本书之后理清了,我接下来还想看一百五十多块的那个前苏格拉底原文批判史,我觉得康福德在细节和诠释上要比施特劳斯靠谱,也不像后者一样认为柏拉图的思想在现代甚至永恒仍然包含着值得诉求的价值理想,书里最后一篇论文干脆就认为理想国就是苏联老大哥.
  •     老兄文笔忒好。。。
  •     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古希腊哲学。本书的特点有点儿向中国学者的考据,着重对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进行考证和解释。总体来说,限于作者的学术视界,本书对于义理的阐发上有很大的不足。但这无关紧要。一本书有一本书的价值就够了。
  •     单篇论文更为精彩!
  •     回家前读完的。几个感想:1、前面讲课的内容真的是好流畅好流畅,我要是哪天讲话能讲成这么流畅就好了TAT;2、后面的论文涉及到自己蛮关心的几个问题,发现教授那么早之前已经有了比较深的关注,可见自己还很肤浅以及还离西方学界最前沿的讨论很遥远,再次TAT。。。3、要准备综合看一些希腊文化、宗教和社会的书,感觉这方面的积累做得很不够,第三次TAT...4、译文还是有一点点译文,虽然我没对照原文,但是一两处好像看得出翻译得并不统一。我居然开始关注这种事情了,为自己感动一下,TAT。。。
  •     深入浅出
  •     #
  •     入门书籍,有益的见解
  •     找资料时常常出现这本书,没想到有中译本。译本还不错,看的出下了不少功夫。这本书通俗流畅,但不流于庸俗,真心不错。
  •     这个书的题目似不宜这样翻译
  •     艾奥尼亚学术流派到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学术的纪要,让你一目了然;苏柏亚三人传承的论说,有相同也有反驳
  •     前半部分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写得很好啦…很有文采的介绍性文章。后半部分是一些学术论文,明显又是为了出书拼凑起来……
  •     (今天考试昨天深夜开始读。靠,写这么好太过分了!!)前面作爲正文的部分比較好讀,而且文字優雅,後面附的論文稍有難度了。
  •     这种书还是得读原文比较能够理解啊,真心一头雾水。
  •     很难想象居然在这么短的篇幅讲得这么清晰
  •     后四篇论文没有读
  •     挑了第一章,还有毕达哥拉斯、俄耳甫斯教的部分读完。深入得可怕
  •     学术差距并不是说说而已
  •     了解希腊哲学的必读本。
  •     作为讲稿实在是非常非常优秀。
  •     内有口水文。。。别的都还不错
  •     非常喜欢古希腊的历史和哲学史,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和西方哲学的发源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