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结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科学的结构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
ISBN:9787532736782
作者:(美)欧内斯特・内格尔
页数:686页

章节摘录

在判断之间出现冲突,这是科学发展的刺激因素之一。通过引入对事实的系统说明,通过确定事件的前因后果,通过揭示命题之间的逻辑联系,科学就是扎根在这些冲突的根源之上。实际上,许多具有非凡能力的伟大心灵已追溯出各门科学的基本原理的逻辑推理;为数众多的研究者已用作为那些批判性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而得到的其他命题对这些推理进行了多次检验。即使如此小心翼翼,也没有什么颠扑不破的东西保证在这些学科中已排除了严重的不一致性。相反,互不相容的假定有时充当同一科学的不同分支的研究基础。比如在物理学的某些部分,原子一度被认为是具完全弹性的物体,然而在物理科学的其他分支中,并没有赋予原子以完全的弹性。但这种不相容性有时只是表面上的,造成不相容性印象的原因,是没有注意到正在使用不同的假定来解决类型极不相同的问题。此外,甚至当这种不相容性货真价实时,它们也往往只是暂时的,由于采纳不相容的假定,不过是因为还没有得到一个逻辑上连贯的理论,使之可以运用于原先需要引入那些假定才能做的复杂工作。不管怎样,在那些追求统一的说明体系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的科学中,显然不会产生这种如此经常地作为常识信念之标志的明目张胆的不一致性。4.如已指出的那样,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各门分支中提出的结论的相对短暂的生命相比,许多日常信念已存在数个世纪。这种情形的一个局部缘由值得注意。考虑常识信念的一些实例,如水在天气足够冷时凝固;让我们问一下在那个断言中,“水”和“充分地”这两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水”这个词当被那些不了解现代科学的人使用时,一般来说没有明确的意义,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它往往被用作多种多样的液体的名称,即使这些液体有重要的物理、化学差异,但有时又拒绝把它作为其他液体的名称,尽管这一类液体在其本质的物化特征上的差别要比前一类液体的物化特征的差别小。

前言

欧内斯特·内格尔1901年11月16日生于捷克的诺夫梅斯托,10岁时随父母迁居美国、,1919年加入美国籍,1923年在纽约市立学院获理学士学位,192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数学硕士学位,1931年在该校获哲学博士学位。内格尔曾短期执教于纽约市立学院,从1931年起长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其间只有1966年任职于洛克菲勒大学哲学系),1946年起升为教授,1955-1966年任约翰·杜威讲座教授,1966-1970年任校级教授,1970年退休。1985年9月20日内格尔在纽约逝世,享年84岁。内格尔在美国学术界享有盛誉。他曾于1954年主持普林斯顿大学的瓦尼克桑讲座,1960年主持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豪伊森讲座,1963年主持美国哲学协会的卡勒斯讲座。他曾于1964、1965、1967、1970、1971、1972和1979年分别获得纽约巴德学院、布兰迪斯大学、拉特格斯大学、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和加拿大古尔菲大学的荣誉博士称号。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杰出贡献,哥伦比亚大学于1954年授予他布尔特银质奖章。内格尔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通讯院士;此外,他还是美国文理学院、美国哲学协会和美国科学发展促进会的会员。他于1946-1947年担任美国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研究会主席、1947-1949年担任美国符号逻辑协会主席,1954年担任美国哲学协会东部分会主席。

内容概要

作者:(美国)欧内斯特·内格尔 译者:徐向东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科学和常识
第二章 科学说明的模式
一、科学说明的实例
二、四种说明型式
三、科学进行说明吗?
第三章 说明的演绎模式
一、个别事件的说明
二、定律的说明
三、说明中的普遍性
四、对说明的认识要求
第四章 科学定律的逻辑特征
一、偶然普遍性和规律普遍性
二、定律是逻辑上必然的吗?
三、规律普遍性的本质
四、反事实全称命题
五、因果律
第五章 实验定律和理论
一、区分的根据
二、理论中的三个主要成分
三、对应规则
第六章 理论的认知地位
一、类比的作用
二、描述性的理论观
三、工具主义的理论观
四、理论的实在论观
第七章 力学说明和力学科学
一、什么是力学说明
二、力学科学的逻辑地位
第八章 空间和几何学
一、牛顿的解决
二、纯粹几何和应用几何
第九章 几何学和物理学
一、可能的几何学及其相互关系
二、几何学的选择
三、几何学和相对论
第十章 物理学理论中的因果性与非决定论、
一、经典力学的决定论结构
二、物理状态二者择一的描述
三、量子力学的语言
四、量子理论的非决定论
五、因果性原理
六、偶然性与非决定论
第十一章 理论的还原
一、热力学向统计学的还原
二、还原的形式条件
三、还原的非形式条件
四、突现论
五、整体,总和与有机统一体
第十二章 机械论说明和有机论生物学
一、目的论说明的结构
二、有机论生物学的立场
第十三章 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问题
一、受控研究的形式
二、文化相对性和社会规律
三、作为一个社会变量的社会现象的知识
四、社会题材的主观性
五、社会研究的价值导向偏见
第十四章 社会科学中的说明和理解
一、统计概括及其说明
二、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
三、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和解释性的社会科学
第十五章 历史研究的逻辑问题
一、历史研究的焦点
二、或然性说明和发生学说明
三、历史研究中反复出现的问题
四、历史中的决定论

编辑推荐

《科学的结构》: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内尔是国享有盛誉的哲学大师,《科学的结构》一书是内格尔思想的中表现,被誉为科学哲的十大经典之一。《科学的结构》围绕着科学说明一核心展开,对科学说明的本质、究逻辑以及知识的结构进行了全面论述,内容波及物理科学、生物科学、数学用至社会科学。它的中译本的出版将有助于我科学哲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选收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界各主要流派影响较大的著作。通过有选择的译介,旨在增进文化积累,拓展学术视野,丰富研究课题,为了解和研讨现代西方哲学提供系统而完整的第一手资料,以利于我国理论界、学术界深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批判。

图书封面


 科学的结构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真佩服老徐居然把这么厚的本书给翻译了出来。此处只是阅读了一小部分的记录。前言本书的论域是分析科学研究的逻辑及其智慧产物的逻辑结构。科学逻辑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部分:1.科学说明之本质;2.科学概念的逻辑结构;3.对各门科学中的知识主张进行评价。本书只涉及第一部分。“向读者表明:在科学智慧的运用中,仍然有一个基本的逻辑连续性;部分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广阔的基础,以使他们能以一种明智的精神评判那种(往往以某种‘高级智慧’的名义)反对科学理性的当代批判思潮。”【Nagel,<科学的结构>,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003页】第一章 导论:科学和常识世界的许多方面的可靠知识,并非只是等到近代科学出现之后才获得的,“那么科学还有什么独特的优越性呢?”【1】不是对终极真理的信念。通过考察“前科学知识或常识”与“科学知识”不同的一些方式。1.科学是条理化的常识。“正是对系统的、可由事实证据支配的说明的渴求产生了科学;…科学试图发现并以一般的术语系统表述各种各样的事件发生的条件,而对这些起决定作用的条件的阐述就是对相应事件的说明。”【4】4.科学通过重新塑造日常语言,以减缓其不确定性。5.当常识主要关心事件对人们特有的价值问题的冲击时,理论科学并不这样偏狭。6.科学的结论是科学方法的产物,而“科学方法的实践在于遵循那种为作出实验发现或为确立的事实材料找到令人满意的说明而制定的规则。”【13】第二章 科学说明的模式说明是对“为什么”问题的回答。说明可分为不同的逻辑型式。1.演绎模型:具有演绎论证的形式结构,被说明项是说明前提的逻辑上必然的推理。是公认的真正说明的典范和理想形式。 2.或然性说明:虽然前提在逻辑上不足以保证被说明项的真,但通常说它们使后者probable; 3.功能说明或目的论说明。 4.发生学说明。科学进行说明吗?一种异议: 科学不能发现绝对必然性或逻辑必然性;科学回答的问题是有关事件怎样发生和事物如何联系的问题。因而科学只是精确的、综合性的描述体系,而不是说明体系。【28】但这是一个语词问题。说明不需要提供内在必然的理由。第三章 说明的演绎模式在演绎模型中,令人满意的说明的三个附加条件:1、逻辑条件;2.认识条件;3.实质性条件。认识条件:1.前提为真;2.被已知为真;3比被说明项更为人熟知。第四章 科学定律的逻辑特征区分“偶然普遍性”(如 所有乌鸦皆黒)和“规律普遍性”(如 铜总是受热膨胀)自然律断言的是“规律普遍性”。“可以把偶然普遍性和规律普遍性之间的这种明显的差异概括为如下准则:定律全称命题‘支持’虚拟条件句,而偶然全称命题并不支持虚拟条件句。”【57】那么,定律全称命题是一种逻辑必然性么?这面临可怕的困难。在实证科学中,没有任何一个一般称为定律的陈述实际上是逻辑必然的,否定之并非自相矛盾;如果必然,则科学工作本身是不协调的。提供一种休谟式的解释。【62】第五章 实验定律和理论实验定律是那些通常被刻画为‘可观察的’东西的定律;理论则不然。理论还有更大的综合性。但不截然区分。第六章 理论的认知地位一般的全称判断、特殊的科学理论的认知地位是一个旷日持久的争议问题。有三个主要见解:最古老的见解认为,一个理论实际上不是真的就是假的;最年轻的理论认为,理论是组织经验的逻辑工具;第三种立场认为,理论是对可观察事件和性质之间的依赖关系的一个简明的表述,不能恰当表述为真假,但可以翻译为观察题材的陈述。1.描述性的理论观:以简单的方式描述事件的相继和共存。最激进的形式是现象论:在心理上基本且不可置疑的知识对象就是内省经验和感觉经验的直接印象或感觉内容;含有表达式的经验陈述,在原则上必须可以翻译成关于直接经验对象的陈述。代表人物有贝克莱、休谟、密尔、罗素、艾耶尔。还有一种变种,把日常的粗俗经验作为分析的起点。 其巨大的困难在于,“虽然它是一个有关理论陈述可以转换成为感觉材料‘语言’的论点,但一种自主的纯粹感觉内容的语言实际上并不存在,也没有构造这种语言的希望。…基本的感觉经验并不是建造我们的一切观念的基本经验材料。相反,感觉经验往往是对复杂的、虽然未经分析的性质和关系模式的反应。”【136】2.工具主义的理论观。但并不一定与其它理论严格冲突。3.理论的实在论观。第十五章 历史研究的逻辑问题解释了历史决定论。切尼在《历史规律及其他论文》中阐述了“历史规律”概念。有时被发展为神正论的附庸;宇宙有机论。历史的不可避免性学说的共同前提:深思熟虑的人类行为在改变人类里似乎的进程中总是无能为力的,历史的深层力量遵从固定的、虽然或许不总是已知的发展模式。【671】决定论的理解,系统在t时的事态确定了t1时的事态。考察伯林的论证:决定论与道德哲学的基本公理不相容。伯林有两个论证。1.“如果一个人被迫履行某个行动,如果他没有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有选择地从事这个行动,那么不能养个地认为他对这个行为负责。”【678】因此决定论排除个人责任感。但是a.伯林使用的自我(self)概念究竟为何,其自我界限难定;b.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恰当地把人看做负责任的主体呢? 2.无论决定论的真实性如何,大多数人的日常思维并没有沾染该论点的色彩。但这个论证,未必得到经验证据支撑,而且这个事实能证明什么呢?如果把决定论解释为事态的特征的描述,其没有得到决定性的证实;但“理解为调节原则时,却以一种综合性的方式表达了实证科学的主要目标,即发现事件发生的决定要素。”【686】江绪林 2012年2月20日星期一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很喜欢这类大部头的著作,一口气读完,够劲的,想想书摊上的什么“论语心得”一类的书,真觉得国人的智力在倒退,当然,我丝毫没有吹嘘自我的意思,只是在提个醒。
  •     最后几章好
  •     科学的结构一书写得很晦涩,难懂,买后很后悔!
  •     翻译的语句不太适合中国人的习惯感觉就是逐字逐句的直译个人觉得本书一般
  •     一直是我感兴趣的问题
  •     非常高兴能够买到这本书,渴望很久了,书不少地方设计得很精美,纯粹;描述和讲解很有意思和独到;有较大的深刻度。谢谢卓越。
  •     原本觉得里面关于几何的一章有用可是里面都是公式 啊
  •     对照原文稍稍看了一下,译文佶屈聱牙不说,错误不少,能看原文还是看原文吧!
  •     翻看
  •     当时就不太喜欢 所以总借这本书给别人 哈哈 当时真小气
  •     本来打算买,可是看到各位关于翻译问题的评论,便踌躇了。记得译者徐向东在哥伦比亚大学拿的博士吧,也有过很多不错的专著,该不至于像各位评论的那般不堪吧
  •     以前看的,其实很一般。
  •     书的确非常之好,很有深度,就是翻译错误偏多。
  •     读过第十三章
  •     书确实是不错的,可是拿到手的时候看到外壳上像是被磨砂纸磨烂的外壳痕迹简直痛心,虽然是特价,虽然书的重要是内在,可是拿到手里一种满满的二手旧货的感觉简直无情。
  •     内格尔在这本书中全面透彻的讲述了他在科学哲学各个方面的观点,很有启发性,适合静心细读,并辅以自己的心得感想。
  •     徐老师厉害,这么冗长boring的书籍给翻译出来了,不容易的
  •     非常出色!特别是你完整的学习了西方流行的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书后,再读此书,收获极大
  •     看得头痛,不知所云,是翻译之瑕,或是吾辈才疏
  •     ff963,你 也 是 学科学技术哲学 的吧?
  •     看英文!!看英文!!
  •     还算好吧,,前面不错,后面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来当说明,恩,有点黑啊
  •     2016-11-21
  •     这本书涉及了力学、基础数学(几何学)、物理学、热物理、生物学、社会科学等方法论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的结构这本书,是在说明科学的研究、推论和结论是如何进行的。对于理解科学家是怎么“想”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作了一个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可能存在的思想“误区”在哪里。虽然他不是介绍所有科学的发展状况和内容,但是他也分析了那些科学从何而来,从后者的角度来看,作者也算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了。作者在60岁的时候写的书,个人觉得无论是在人生经历或者研究生涯中,应该算是他最为丰富的时期。和这本大部头书的书名一样,作者想包罗一切科学的内在机理,并且对每一个科学的分支提出批评和建议。他试图用更为逻辑的方式去分析、解释和批评每一种学科的科学研究过程,有的时候也用到逻辑学和概率论的基础知识来说明。全书读起来平易近人,容易理解,就像听一位老学者缓缓道出科学的奥妙和值得警惕的地方。此外,个人在阅读中发现作者最为伟大的地方。即:用某种科学哲学(类似建构论)的方法来说力学,用力学的方法来说几何学,用几何学的方法来说物理学,用物理学的方法来说热物理,用热物理的方法来说生物学,用生物学的方法来说社会科学,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来说历史研究的角度,用历史研究的角度来说科学哲学。所以,整部书的每个章节环环相扣,每个章节都是用上一个章节的“他山之石”来说明这个章节所讨论的这类科学的问题。这就是他所谓的科学的“结构”。一开始阅读的时候,总觉得作者很啰哩罗嗦,而且该书又厚又重;可是看到后来,才发现可以省略掉书中的细节,关注于作者如何在每个领域内进行分析。整体来说,对于科学的逻辑推理,我感觉作者有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想象和引证的关系。这也是他所谓的“科学”的结构。这本书翻译的很到位,而且”译者序“写的也很好。十分感谢翻译者的辛劳。从翻译的质量和原书的信息含量来说,个人认为本书是“高贵不贵”的一部大部头著作。
  •     很耐读的一本书,虽然读的时候有点痛苦。
  •     只看了一半,没有收获的感觉
  •       亲情,友情,爱情
  •     欧内斯特·内尔是国享有盛誉的哲学大师,《科学的结构》一书是内格尔思想的中表现,被誉为科学哲的十大经典之一。本书围绕着科学说明一核心展开,对科学说明的本质、究逻辑以及知识的结构进行了全面论述,内容波及物理科学、生物科学、数学用至社会科学。它的中译本的出版将有助于我科学哲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     这么厚的一本译作,想必肯定内容是很吸引人的,可是读了几页,简直读不下去了,不知道译者说的是什么,可能我智商不够吧……
  •     内容很好,但翻译的不行,多次出现同一个名词翻成不同的中文词语的情况,读着显然不如原版通畅。另外,译者翻译过程中其实是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思考的,但恕我直言,本书译者在翻译某些章节的时候恐怕对之理解不够深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