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理性批判》通释》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实践理性批判》通释章节试读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61781401
作者:贝克
页数:394页

《《实践理性批判》通释》的笔记-第3页

接上页:中译本在“特征的缺点”之后有个冒号,意思是具体的缺点见下。英文不见冒号,而是分句,换言之,缺点vices和“过度压缩”等都算平行并列关系。当然,中文的“缺点”是太泛包了点。
过分压缩与重复相互交替 overcondesation altenating with repetitiousness
altenating with 译成“相互交替”字面没错,说得过去。但是这句话明显是译者没有读康德的经验,以至于译出来怎么都不像个话,什么被压缩/浓缩了?为什么和重复交替出现?
这个是贝克的观感,私意只能揣测,所谓过度压缩,或是概念化一环的问题(概念表达太精炼以至于不能体现出其深邃的内涵),或是义理表述一环(当详处不多解释),前者可能性较大,所以重复有可能指的是一个概念没有被康德自己解释清楚,草草提出之后还以这种状态不断被提及(还是没解释),以至读者有迷糊之感。
这个以我的阅读经验大概能找到例子支持。by the way,德译本的理解跟我不一样,但同样是解释性的意译:auf sehr dicht geschriebene Abschnitte folgen unnoetige Wiederholungen
脚注中也有一个笑话,康德的括号parentheses太多,德文极少括号出现,英文也恕我眼拙。此括号当为“插入语”之误。康德德语表述拉丁语痕迹很重,从句频繁,从句还有独立的插入语,以至极难判断何为先行词,故有手指不够之嫌,德国人自己也要用手指按着来找先行词的。。。
到下面我终于找到当时初读此书时感到不爽的地方了,
他们发现写作的复杂性通常不能归结为作家本人才疏学浅...
我很想问下,一个人才疏学浅能写出深刻的东西来吗?能写得句子拉得老长,从句关系复杂难懂吗?此词是ineptitude的意译,不说亵渎,简直是唐突康德。公正点看,至少应贝克上文,翻成“缺乏表述技巧”吧?
还有什么“时常意识到”的译文,明显地是译者缺乏汉语语感,我意识到了某事/物,在此之后我又意识到了...是为时常,谁还真较真说“康德研究者一再,频繁地意识到”这个事实?They often realize这种表述本来就是英文中的习语,汉译的处理明显也粗疏。

《《实践理性批判》通释》的笔记-第33页

人类行为显现出两幅截然不同的面孔:它是雅努斯般的面孔,并且它带给实际行动者的印象从来就不同于它带给观察者的印象。
第三章:“思维、行动和实践”的第一个部分从心理学的范畴阐释了行动的两个方面,即本体作为行动者对行为的决断以及观察者对其行为作出的预测。
个人认为这本书对于《实践理性批判》理解有启示效果,这并非是说它帮助理解文本本身(理解还是需要反复阅读过程中自行体悟),而是帮助读者在理解原文意义的基础上能够想得更深一些,能够将康德对于一些概念的界定和区分应用于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中。

《《实践理性批判》通释》的笔记-第2页

它当然不排斥...,也不允许那些低估的论调。
后句不甚通顺达意,英文原文为:“it never allows the tone to be less than elevated”(P4)
意指康德努力使其文风对应其心目中内容的“严肃崇高”,绝不允许自己的表述中有轻估论题价值之嫌,中译有歧义,“允许低估”是允许谁低估,英文是读者,中文是康德本人。
完全排除因粗心而导致的学究式特征的缺点
不知所云的翻译之一。英文原文为“exclude the vices of pedanticdistinctions followed by carelessness in their use ”学究的译法还可商榷,distinction译成特征错就很明显。
首先,康德的概念分疏过于细碎,而其自身对这种分疏又并不一贯地遵循,也就是说,前文可能指出的义理差别在后面可能就被忽略了,而概念的使用也因而显得混淆。中译直接漏掉这层,学究这种译法太泛,搔不到痒处。


 《实践理性批判》通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