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形而上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批判的形而上学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
ISBN:9787301151839
作者:韩水法
页数:302页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形而上学与认识论第一章 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康德的批判哲学对形而上学做出了全新的诠证,通过这个诠证,康德表明,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如果可能,那么它的关切已经从存在本身(物自身)转向经验现象条件的批判。所谓近代哲学的转向只有到康德的批判哲学才真正完成,因为它彻底放弃了古希腊传统形而上学的关切,将形而上学与认识论整合为一体,使形而上学受到人类认识的约束。在这个基础上,康德诠证,道德法则也需要一种形而上学来提供先天的原则,而这样一种形而上学就是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仍然是批判的,它不仅是通过纯粹实践理性的批判而达到的,并且也受这个批判的限制,同时也受到纯粹理性批判的限制。批判的形而上学的肯定性的作用在康德哲学内仅限于其哲学的两大领域,即自然和自由,或者换言之,批判的形而上学只有在康德的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有其根据并得到证明。这一思想前后一致地贯彻在从《纯粹理性批判》到《判断力批判》的整个康德哲学之中。向来的康德研究虽然重视形而上学问题,但是基本上局限于理论哲学的范围,对道德形而上学的研究也独立于理论哲学,而从宏观的角度将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并且肯定其积极的现代意义,则尚付之阙如。正像康德哲学中的其他基本概念一样,批判的形而上学也有多层意义,遑论科学形而上学与道德形而上学原本就生效于两个不同的领域,而这里之所以说“多层”,乃是旨在表明批判的形而上学的这些不同意义属于同一个基本学说的不同层面,因而是内在一致的。于是,本文的任务首先是分析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学说的几个层面,其次检视和梳理它们在康德哲学里面与科学和道德,以及与批判哲学和先验唯心主义的关系,最后,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之上,诠证批判的形而上学内在一致的基本意义,并进而探讨这种形而上学所开启的现代意义。康德将自己所要建立的形而上学称为科学的(学术的)形而上学,而与之相对照的,亦即康德所要取代的形而上学乃是一种独断的,因而是非批判的形而上学。①形而上学的根源在于理性,如果理性的运用仅仅限于经验,那么理性就有其适当的效用。但是,理性的倾向和性质是要追求更高的条件,也就是要求更高的统一性,而这种事业在理性本身又始终是难以完成的。独断的形而上学及其所有问题的渊源皆在于此。理性“因此就陷入含糊和矛盾之中,就此它固然能够推测,它必定在某处是在一些藏而不显的错误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它不能发现它们,因为它据以进行的原则已经超越一切经验的界限,不再承认任何经验的检验。这些无尽冲突的战场就是形而上学”②。诚然,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言中的这句话点出了独断的形而上学的致命问题,却具有描述的特点,因为所谓独断的形而上学在批判哲学中是必须通过规定先天综合判断以及经验可能性条件而得到明确的规定的。就先天感性原理和知性原理两者而论,对规定理性的超验的运用因而确定某种形而上学乃属独断的这一点而言,前者更具决定性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先验感性论不仅奠定了经验知识的基础,也确定了经验知识的范围,而且划分了独断的形而上学与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可能界限。所以,当康德在《先验辩证法论》中分析各种先验的幻相时,要时时回征《先验感性论》。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康德并不用“独断的形而上学”一词来统称以任的一般哲学,而基本上是指合理的(理性的)心理学、合理的(理性的)宇宙论和合理的(理性的)神学,一方面固然在于沿循传统的规定和沃尔夫既有的体系,而另一方面乃在于强调形而上学的本意,这就是寻求某种最终的根据和最终的原则。在康德看来,独断的形而上学无论为思想、为现象还是为一切可以思想的对象提供的那种绝对统一性,都是连自身的根据都成问题的幻相。与此相对,如果一种科学的(学术的)形而上学能够建立起来,那么它不但应当胜任诠证这种最终的确定性和最终原则的最终统一性的工作,而且自身也必须是有根据的。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困难的任务,因为在现代哲学的观点之下,康德的形而上学其实像旧形而上学一样,也同时负起既要为一般经验现象证明其最终原则又要为自己的基础做出证明这样一种必定导致诡局的任务。康德为此必须另辟蹊径。

前言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撰写的康德研究论文的汇集。按照康德哲学的领域,它在内容上分为理论哲学、实践哲学和美学研究三个部分。只不过讨论《判断力批判>的论文只有一篇,在篇幅上并不与其他两个部分相称,所以就与其他两篇文字合为余论。在整部文集里面,实践哲学的研究论文篇数最多,这正是我近年来学术关切和研究重心的如实体现。理论哲学在任何意义上都是哲学的基础领域,而康德理论哲学正是最触动人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关切和情怀的胜地。在欧洲,自近代以来,哲学家们对既有的形而上学的批判总是承带着对某种新的形而上学的诠证。这是理论哲学无可避免的使命,就如康德所说,它是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区別主要在于哲学家们是否意识到和是否愿意承认用来批判和摧毁既有的或曰旧的形而上学的根据之中亦包含了新的形而上学的因素和根源,并且是否会考察新的形而上学有什么样的性质。康德是相当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的哲学家,所以他并不一般地反对形而上学,而只是批判特定形式和类型的形而上学,同时着力营造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后者就是他自己所说的科学的形而上学。科学的(或曰学术的)形而上学包含康德的一个理想,这就是为所有科学奠定一个确定的基础,它要确保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康德是

后记

2008年竟然会是那么繁忙而烦忧的一年。此书与《正义的视野》都早早地出了清样,却也都耽搁至今年才能出版。在去年底我已经差不多校订完了此部文集的一半清样,却没有能够将它完成,也没有时间来撰写前言,或者诚实地说,不知该如何来写这个前言,而一篇前言看起来又是不可少的。这自然也就劳动了编辑田炜女士来电多次催促。目前又在估计多事的2009年里盘桓了多时,觉得实在有必要在这北国早春的季节里,赶紧将前言写完而让书付梓,以便去做其他更紧要的事情。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王立刚先生热情地接受此书出版,田炜女士为编辑此书付出了辛苦,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谢忱。

内容概要

韩水法,浙江余杭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和政治哲学。著有《康德物自身学说研究》、《康德传》、《韦伯》,译有《实践理性批判》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形而上学与认识论
第一章 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
第二章 主体问题分析——笛卡儿与康德之比较
第三章 康德、胡塞尔意识研究的比较分析
一 基本问题
二 意识和诠证意识的方法
三 意识结构
第四章 哲学的而非文化的主体际性问题
第五章 反思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位置
第二部分 实践理性与自由
第六章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
一 《实践理性批判》在康德哲学中的位置
二 实践理性与自由的实在性
三 实践理性基本法则
四 纯粹实践理性对象
五 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
第七章 康德的法哲学
一 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
二 康德的实践哲学
三 康德法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四 康德法哲学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 康德法哲学中的公民概念
第九章 权利的公共性与世界正义——康德世界公民主义与罗尔斯万民法的比较研究
第十章 理性的启蒙或批判的心态:康德与福柯
第十一章 启蒙:理性与理性主义
第十二章 康德与当代自由主义
第十三章 理性、权利与历史
第三部分 余论
第十四章 《判断力批判》与现代美学十二问
第十五章 《实践理性批判》译后记
第十六章 一段译文的分析
后记

编辑推荐

《批判的形而上学(康德研究文集)》是韩水法编著的,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本书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康德哲学研究专家韩水法先生的著作,是作者多年涉足康德哲学的研究结晶,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层面和实践哲学层面,与康德哲学本身的框架相对应,作者集中讨论“形而上学”“主体性”、“自由与外在自由”等话题,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康德的理论哲学,主要探讨康德的形而上学的特征,研究康德哲学的方法论、意识理论及其与笛卡尔哲学、胡塞尔意识理论的关系。第二部分研究康德的实践哲学,重点在于探讨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内在逻辑和基本概念、康德的法哲学体系及其基本概念,分析康德的国际正义理论,讨论康德实践哲学与现代自由主义的关系。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康德美学理论的现代意义。

图书封面


 批判的形而上学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韩老师是一个严谨的学者,水平不用说。但是这本书是一本论文集,就不一定系统了。
  •     这是一本关于康的哲学的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著作,需要慢慢地阅读,细细地体会。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了解康德哲学很有帮助。是一本不错的学术著作,印刷质量也很好。
  •     韩水法先生的康德研究做得不错。
  •     很受益匪浅
  •     《批判的形而上学》一书,是韩水法先生研究康德哲学的文集。此文集最突出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学理上讲,作者能将具体问题的分析,放在康德哲学的整体视野之中;在研究方法上,以分析为进路,而非单纯的文本释义;二是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均有某种现实性,因此其研究可谓对现实问题的学术回应。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