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世纪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305077166
作者:阿兰·巴迪欧
页数:240页

书籍目录

中译者前言
献辞
1998年10月21日 一 探寻方法
1998年11月18日 二 野兽
1999年1月6日 三 不可调和
1999年1月13日 四 一个新世界,是,但什么时候?
1999年2月10日 五 对真实的激情和伪装的蒙太奇
1999年4月7日 六 一分为二
1999年5月5日 七 性危机
1999年11月10日 八 远征
2000年1月11日 九 七个变量
2000年1月26日 十 残酷
2000年3月1日 十一 前卫
2000年3月28日 十二 无限
后记 十三 人和上帝的共同消失
参考文献
译后

作者简介

本书为当代西方著名思想家法国人巴迪欧的代表作,是其在1999-2000年间在法兰西学院的演讲集

图书封面


 世纪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九月虺 阿兰•巴迪欧哲学思想导读——巴迪欧哲学简论1巴迪欧是当今法国哲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也是英美学院派研究的新宠。巴迪欧通过将康托尔的集合论嫁接到本体论的思考之中 ,提出了“回到柏拉图 ”来颠倒被颠倒的本体论 ;同时他借助“数学 =本体论 ”的命题以及事件、主体、真理等概念 ,在一个怀疑论和文化相对主义占主流的今天 ,重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普遍主义理想 ,这种理想的根基在于存在与事件的断裂 ,以及主体的介入导致的真理的生产。         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 ,是否可能继续谈论革命或设想一种取代这种全球化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 ?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再一次将这个话题抬到了台面上。而就在不久前 ,当全球资本主义的汽笛声响彻全球的时候 ,左翼的激进派却被高度边缘化了 ;而左翼的另一部分选择了与资本主义秩序的妥协 ,如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与贝克的风险社会方案更多的是如何让左翼参与到资本主义秩序之中 ,而不是对其进行革命性的反思 ,吉登斯更是以解放政治已经过时而兴起一种生活政治 ,并终结了传统的左翼思想话语。坚定的左翼也没有去固守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陈规 ,而是积极地去解构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命题以“适应 ”新的时代形势。拉克劳和墨菲将自己命名为“后马克思主义 ”,意义正是在于他们认为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和阶级概念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形势 ,而名噪一时的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析了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特征 ,但他们将希望寄托在一种离散化和大众 (m ultitude)的革命上不过是造就了另一个乌托邦。因此 ,从《帝国 》名声鹊起到《大众 》的黯然萧瑟 ,都说明他们的方案实际上都被“大众 ”所抛弃。问题在于 ,在全球化资本主义肆虐的今天 ,真的没有进行左翼激进政治的希望了吗 ? 答案是否定的。在哈特和奈格里之后 ,巴迪欧 ①的名字一时间占据了欧美学界的视野 ,与哈特和奈格里不同的是 ,巴迪欧在法语学界早已成名。巴迪欧从上世纪 70年代开始就对马克思主义和左翼激进政治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作为阿尔都塞的学生 ,和巴里巴尔、马切雷、朗西埃一样 ,巴迪欧曾经痴迷于马克思主义。在 1968 年巴黎五月风暴中 ,巴迪欧对法共和苏联式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深深的失望 ,另一方面他也极不认同萨特式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不过 ,与其恩师阿尔都塞不同 ,巴迪欧对一种法国化的毛泽东主义 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以说 ,后 1968 年代的法国激进思想家大多都经历了这样一个毛主义的里程。不过 ,法国思想界在 1968 年之后迅速转向 ,后结构主义异军突起 ,以碎片化、差异、他者的绝对在场、解构等为主题的思想迅速占据了法国思想的主流 ,一些传统的命题不断被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肢解得支离破碎 ,他们宣告这是一个“无物存在 ”的年代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 ”了 ,剩下的只是一个扁平的碎片化的差异世界 ,这里没有哲学 ,没有真理 ,也没有阶级 ,更没有革命和共产主义 ,一切都是相对和虚无 ,一切真理都在拟像之中湮灭为转瞬即逝的能指。这类看似激进的话语不过是一种在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绝对霸权之下自甘堕落的犬儒主义而已 ②,马克思主义和激进主义的真正内涵被他们从内部掏空了。2与这些犬儒主义的激进思想不同 ,巴迪欧否认了从离散化的大众层面 ———用勒庞 (右翼激进主义 )的话说是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 ———上来进行思考的可能性。巴迪欧必须与这种自甘堕落的哲学和政治终结论作斗争 ,将哲学和政治学降临在一个稳固的基面上。法国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者们拆除了人们脚下站立的一切根基 ,而毋论其是否可以真正拆解。实际上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 (包括正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大多都以一个稳固的平台来展开自己的思想 ,而法国的后结构主义者 ,在解构了本体论的基面时又宣告了未来的绝对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 ,这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对未来任何行为努力的可能性 ,因为在他们看来 ,由于绝对偶然性的存在 ,任何行为都无助于形成一个美好的未来 ,革命的理想在这种不可预测的未来话语中化作泡影。因此 ,巴迪欧感觉到需要在这个本体支离破碎的年代重新建立起人们对本体论的信心。也只有在重新搭建好这样一个本体论的平台 ,进一步谈论替代全球化资本主义的政治才是可能的。于是 ,巴迪欧需要对一个经典的哲学命题做出回答 ,即本体论如何可能 ? 这让巴迪欧选择了回到“柏拉图 ”,那个在《巴门尼德篇 》中提出了“一即是无 ”的柏拉图。哲学终结了吗?      横亘在巴迪欧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哲学发展到今天 ,它是否已经终结 ? 对于存在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来说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法国思想家菲利普 •拉库 拉巴特认为“人们不再需要哲学的欲望 ”③,而后现代主义的主力干将利奥塔则干脆宣称“哲学的大厦已经坍塌了 ”④。人们已经逐渐地开始否认自己的哲学家身份 ,拉康甚认为自己是“反 哲学家 ”,布尔迪厄和鲍德里亚也否认了自己从事的是哲学研究 ,他们宁可认为自己从事的是社会学探索。相反 ,巴迪欧对于这个问题却给出了迥异的答案 :“我认为哲学在今天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它的发展也并不处于其最终阶段。相反 ,其中的关键在于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即再进一步。这是极为简单的一步。这一步即在现代的图景中 ,将笛卡尔以来的三个重要概念 ,即存在、真理和主体同哲学的条件联系起来。”①      在这样一个怀疑论和文化相对主义占据主要话语权的时代 ,主张哲学尤其是本体论是可能的需要极大的勇气。巴迪欧特别反对在当今话语中的两种哲学终结论的版本 :其一是海德格尔的版本 ,他认为形而上学已经耗尽和终结了 ;其二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粗俗 ”的哲学终结论版本 ,这种版本认为哲学已经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中被超越。面对如此情形 ,巴迪欧挑明哲学的一个古典性质 ———系统性 ,并藉此来批判种种哲学终结论的荒谬。      在众多哲学终结论的版本中 ,巴迪欧的主要批判对象是海德格尔。海德格尔 ,尤其是在其晚年 ,认为语言本身构成了我们自身理解的界限 ,而我们根本无法在形而上学中抵达存在 ,而在此在和存在中唯一的途径是诗的语言。海德格尔将人定义为必死者 ,此在被抛入此世 ,并由于与自己的存在之根断开而产生一种试图返归存在的乡愁 ,因而在人自身的谋划中只能是有限的谋划 ,这正是海德格尔的在世之烦 ( So rge) ,人必须为自己的存在而操持 ( Ca re) 。这种烦与操持并不是形而上学的 ,而是语言的 ,海德格尔说 :“人之说的结构只可能是那种样式 ,语言之说即区分的寂静之音区分之指令使终有一死者归本 ( ve reignet)于这种样式。”②这样 ,海德格尔将哲学和诗的语言缝合起来 ,正如他反复引用荷尔德林的那个著名诗句 ———“人 ,诗意地栖居着 ”,试图让有限的此在在诗的语言光芒中洋淌自己的生命。但是巴迪欧却认为海德格尔对诗的过度崇拜导致了他对数学、逻辑乃至科学技术的狭隘偏见 ,在海德格尔那里 ,数学被贬斥为一种简单的“逻辑 ”内容 ,而诗的语言成为海德格尔笔下唯一可以通向本体论的途径 ,哲学的众多条件被限定在诗这一唯一途径上 ,最终导致的是对本体论的一叶障目 ,这让海氏作出了一个极为悲观的结论 ,形而上学已经在时间之中耗尽了自身。      巴迪欧的本体论试图让思想摆脱同一性和超验性的束缚 ,并以此来复活被存在论和后现代主义判了死刑的哲学。对巴迪欧来说 ,“一 ”和“整体 ”都代表着对真理本体论路径的阻塞 ,而真理的目标正是纯多元性的内在性质。尽管在多样纯粹性的本体论和解构之间存在家族相似性 ,但同后者不同的是 ,他采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即他不再沿着尼采和海德格尔的路线来思考 (尽管巴迪欧与他们的关系极其复杂 ) ,而是不合时宜地提出了“回到柏拉图 ”,即“颠倒被尼采颠倒的柏拉图主义 ”。正是在柏拉图那里 (如《巴门尼德篇 》) ,巴迪欧找到了内在性本体论的渊源。      我们容易误解巴迪欧的“回到柏拉图 ”不过是海德格尔的“回到前苏格拉底 ”之思乡愁绪的另一种表达。不过 ,巴迪欧的基本原则 ———“一 ”即是无 ( the one is no t) ———对立于这样一种多元性理论 ,即“一 ”并非是作为“整体 ”存在的图像。唯独在弥散性的多元性中 ,话语和数学的写作之间的关系才是紧密无间的。在这个意义上 ,巴迪欧尽管颠倒了被尼采颠倒过来的柏拉图主义 ,但“‘一 ’即是无 ”的事实意味着形而上学本质的可能性已经被耗尽了。3巴迪欧对康托尔集合论的关心主要源于集合论的两个重要特征。首先是集合论对于无限概念的理解 ,这也是康托尔创立集合论的初衷。在集合论那里 ,无限不再是一种计数上的趋于无穷大 ,这种无限不纯粹可以通过单线性的量的无限增值来获得 ,换句话说 ,集合论对于无限的处理更多的是一种多元变化 ,即我们在某种集合下的要素的增加并不像计数那样可以一直向前直接利用某种原则来进行推演 ,在某种程度上 ,集合中的要素包括多少要素 ,或者包括什么样的要素是不可预测的 ,因而出于集合中的诸多要素在根本上是一种非决定论的。巴迪欧正是抓住了康托尔集合论的这一色彩 ,认为其为一种纯粹多元论色彩的数学和本体论的铰合 ( articulation)提供了可能。因而 ,无限不再是计量性的概念 ,在其本质上 ,它与计数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 ,真正的无限不是可以通过某种同质性的叠加获得的。这种无限是一种单性无限 ,是出于集合中的每一个要素显现出来的自己的特性的组成 ,这种特性一方面让其归属于某个集合 ,另一方面又让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对该集合情势的超越 ,每一个要素在集合中都是不可估量的 ,它们都只能用自己说明自身 ,而不能简单地用其他原则和要素来再现。因此 ,康托尔集合论意义上的无限表现出一种异质性的特质 ,而这正是巴迪欧所需要的东西。加布里 •雷拉 ( Gabriel R iera)指出:“无限原则成为巴迪欧思想的起点 ,它设定了一种超越所有建构性可能的激进无限思想。这种无限并非是一个可以通过计数达到的数字 ,它在根本上是不可获取的。然而 ,在其巴迪欧的版本中 ,无限不再是人的有限性的限制 ,而是成为人的存在的恰当中介。”①   另一个对巴迪欧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集合论中的空集概念。空集中的空无与计数上的零完全不同 ,零只是一种计数上的初始状态 ,它本身保持了与其他数的一种同质性联系 ,即它也是一个数 ,在某种程度上 ,零可以通过某种运算来获得 ,因而 ,计数上的零不过一个特殊的数 ,它仍然出于与其他数类似的运算规则体系之下 ,并受这个运算规则体系的支配。在集合论中 ,一个为零的集合和空集绝非一个概念 ,一个为零的集合尚且还包含了一个存在 ,即零之存在 ,而空集则更彻底 ,那里绝对地空无一物。这势必延伸出零与空集的另一个更具本体色彩的区别 ,零在计数上是一种封闭的 ,它作为一个数绝对地与其他数字相异 ,并始终保持这种区分 ,但是空集却是敞开的 ,它不仅在计量的方向上是敞开的 ,同时也对这个集合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集合的质的问题也是敞开的 ,在巴迪欧那里 ,空集是一切存在的起点 ,巴迪欧说 :“我将空集的情形同其存在缝合起来。更为重要的是 ,我认为每一种特殊结构的表现都源于它的空集的展开 ,空集空无一物 ,甚至连用于计量的抽象原则都没有。”②这里显现出巴迪欧和拉康哲学的复杂的渊源关系 ,在这里 ,巴迪欧对空集的态度十分类似于拉康那句著名的“主体是张空无的脸 ”,我们的存在诞生于一种空无一物的空集 ,而空集成为存在的绝对的起点。也正是在空集的意义上 ,巴迪欧才引用了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 》中的那句名言:“一即是无 ”。4巴迪欧之所以将集合论引入到哲学之中 ,并提出“数学 =本体论 ”,是因为他试图证明 ,如今 ,真理并非是后现代主义所宣扬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式的虚无缥缈的镜像 ,而是可以在集合论基础上获得的 ,因此巴迪欧坚信 ,在今天哲学不仅没有走向终结 ,而且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来获得真理的类性程序 ( generic p rocedure) 。关键是 ,巴迪欧的真理概念已经不再是启蒙之初那种具有绝对性力量的光芒 ,而是一系列真理的集合。也就是说 ,巴迪欧并不是要恢复一种至上的绝对真理的地位 ,他的普遍真理仍然是一种情势下被生产出来的真理 ,而且真理绝非唯一的 ,随着情势的改变 ,真理也会出现多样性的面貌。与那些彻底否定真理存在的后现代版本不同 ,巴迪欧并不认为真理是虚幻的 ,只不过他认为真理和哲学都不再像神圣哲学和大写的理性时代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 ,是一种毫无条件的绝对的存在 (这些绝对的存在可以是理念 /本相、上帝、主体、理性 ) ;相反 ,巴迪欧将哲学视作一种有条件的哲学 ,其真理也必然受到这些条件的限制 ,这些条件包括了数学、现代诗学、戏剧、电影、精神分析、政治学等等 ,而真理的生产类性程序与这些条件构成的集合的情势密切相关。也就是说 ,对于一个出于某种既定情势之下的具体集合 ,其中的真理是确定的并可以获得的 ,除非遭受到事件的冲击而断裂。因而 ,事件在巴迪欧哲学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事件并不是巴迪欧的独特概念 ,也有许多哲学家也谈论过事件 ,其中就包括海德格尔和德勒兹。在《存在与时间 》中 ,海德格尔设想了永久轮回的永恒性 ,每一个独特性显现出来的事件如同决定的瞬间 ,同时它通过预见未来的可能性来恰当地理解世俗化时间中的此在。这种可能性是在有关死的问题上提出的:通过预见死亡 ,此在才将自己设计为朝向自身可能性发展的过程。进一步而言 ,此在深入其中的世俗性限定了它展现自身及其所展开世界的范围 ,存在对死亡的预测的方向上、对自己所沉浸于其中的时间可以呈现为“业已 ”、“当下 ”和“即将 ”。不过时间之中的沉浸结合此在的存在既外在于自身又为其自身 ,其存在的超验性向度只能靠近一系列再现的“即将 ”和“过去 ”。这一系列的再现依赖于自我表现的未来图景 ,由于此在的在世之烦 (操持 )是在世之在的基本结构 ,因而此在在整个时间中都依赖于这个未来图景。因为在海德格尔那里 ,通过事件 ,存在与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人也因此可以通向存在 ,其力量被操持之结构所缓冲了。   海德格尔将运动的事件性和再现框架综合起来 ,这样 ,运动被聚合为在瞬间中的总体化时间。这种聚合正是此在的诗学。5德勒兹的事件概念则与海德格尔的完全不同 ,对德勒兹而言 ,事件不断重复并且绝不会在异于自身的存在中耗尽自身。事件的重复是建立在对差异的铭记之上的。海德格尔和德勒兹的事件概念有一个共同点 ,即事件总是处于轮回之中 ,不过这种轮回始终只是一种与自身相异的轮回 ,或者说是作为差异的轮回。不过对于德勒兹 ,事件并不发生在时间之中 ,而是将瞬间看作一种超验的总体 ,其将此前和此后都看成一种断裂。事件是对潜在 ( virtual)的认可 ,也是导致潜在的过去同现在的行为之间断裂的内在性多元性 ( immanent multip licity) 。这意味着德勒兹的事件不能从时间上来理解 ,也不能在两种时间形态即刹那和永恒上展开。         相对于海德格尔和德勒兹 ,巴迪欧似乎更忠实于事件本身。尽管海德格尔也十分信奉“面向事实本身 ”的现象学信条 ,但这一信条正如胡塞尔提出的 ,是建立在一种对存在的信仰 ( belief)之上 ,而这种信仰构成了现象学认识论的根基 ,最终导致了现象学走向了神秘化。巴迪欧显然不愿意重蹈覆辙 ,与那种信仰式的忠实相比 ,他采用了更可靠的介入方法。巴迪欧认为事件首先是对意义的悬搁 ,即其并非对既定情势的重组 ,而是在其自身的意义中维持事件的不可决定性。这似乎表明 ,无论一个既定的事件是否在一个情势中显现 ,它都维系着自身的非决定论特征 ,并用一个外在于其中的并未显现出来的元素的命名来确定一个事件是否从属于某种情势。比如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 ,它可以归结于“法国的 ”情势 ,但法国的情势并没有导致其发生 ,“法国的 ”历史情势只能在“革命 ”之中才显示其意义。命名行为与任何一种既定的情势原则都不会完全一致 ,于是这种行为势必会破坏整个情势的表现规则。从原有的既定情势的角度来看 ,事件总是带有某种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 ,尽管其发生在该情势的表面上 ,但它似乎相对于当下的情势总存在着某种过剩和流溢 ,而这些过剩的内涵缺乏在既定情势下的恰当说明 ,因而也带有较大的弥散   性质。         巴迪欧用集合论原则区分了两种元素关系即归属关系和包含关系;而后者正是由于事件的命名行为的过剩所导致的。因此 ,巴迪欧认为正是在集合论之中生产了真理 ———即事件。事件对于既定情势而言是一个例外 ,因为事件开创了一个既定情势所不能理解和掌握的视角 ,而在其中产生了一种断裂。因此 ,事件必然指向情势之外一个空无 ,也就是说 ,事件注定处于一种情势之中 ,并让这种情势得以在此时此地向外在延伸。巴迪欧把一种无法在既定情势中显现自身的单义性的元素称作事件点 ,在既定情势状态下根本无法计量这种由单义性的元素构成的内容 (例如非法移民家庭的成员既无户口也缺乏社会地位 ) ,因而它们也处于十分困窘的状态。这样的事件点一方面不得不属于某种既定情势 ,但又被既定情势所排斥。在这种情势下 ,这些事件点属于一种既定情势但又不被包含于其中 ,即它什么也不是。这样 ,事件点从一种情势中合法的存在状态的定义中流溢出来 ,这导致事件点是不稳定的和临时的。正因为如此 ,巴迪欧将事件定义为一个“额外的元素 ”,即其一方面是自身类似的诸多元素的情势 ,这意味着事件有其自身的归属 ,但另一方面事件是一个尚未建立的集合 (情势 ) 。最终 ,事件在其所在的情势叙述中是匿名的。主体的关键在于在一种并非其所属的情势中记录下事件 ,而事件仅仅只属于其自身。      更重要的是 ,事件所显示出来的形态是一种流逝状态 ,它在瞬间爆发之后并不能持续 ,唯一能够延续其存在的是其在流逝之后的一个剩余物:即事件的名字。名字让事件不至于彻底消逝 ,      为此 ,事件不得不依照某种既定的归类原则来为自己命名 ,以便自己在恰当的集合中获得自己的位置。而对事件的命名并不是由事件自导自演的 ,而是通过主体的介入来完成的。巴迪欧认为,一旦主体将事件的名称推入到新的情势之中 ,其间就生产了真理。主体既不依靠一种基于经验的再现体系 ,也不依赖于任何客观经验的超验性建构 ,相反 ,它依附于导致事件的主体化进程。      通过对事件的主体化 ,事件导致的既定情势和新的情势之间的中断被主体所捕捉 ,其间 ,主体赋予事件一个名称并以此并介入了情势。因此 ,巴迪欧说:“主体并不先于事件存在 ,这是因为正是借助命名并抓住了事件的残渣 ,并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主体。”①巴迪欧指出 ,圣保罗是典型的主体案例 ,由于他忠实于“基督复活 ”的事件 ,从而将某种单一性事态引入到新的情势之中 ,并赋予其普遍真理性 ,正是这样 ,在圣保罗那里 ,有一种从单一性事态中脱颖而出的真理程序。在圣保罗的著作中 ,巴迪欧发现 ,一种无法在既定情势中进行辨认的主体和没有既定情势支撑的法则之间形成了一种偶然的单性联系 ,主体在后事件的情势中把握了这种联系 ,并忠实地将之在新的情势中作为一种普遍性的真理程序确立下来 ,换句话说 ,圣保罗的“耶稣复活 ”的真理不能在任何现有的客观的知识体系中理解 ,它是作为对既定情势的溢出的命名并在新的情势中被确立为真理。   不过 ,巴迪欧没有像笛卡尔和康德那样将主体看作一种普遍性的源泉 ,相反 ,他仍然坚持主体是此时此地的具体行为者 ,不过 ,这个行为者的命名行为并非出于某种超验性的先天能力 ,更准确地说 ,巴迪欧的主体形象更类似于拉康理论中的对那个空无的碎片的描述 ,即主体是一种他者外在镜像和意义在这个空缺上的拼凑。不过 ,巴迪欧的主体理论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拉康的层面上 ,他将主体看作从空无的裂缝中导出一种新情势的真理的生产性力量 ,而不是拉康那个被动接受他者意义和镜像的空无。巴迪欧也不似德勒兹那样充满激情和乐观 ,毕竟 ,巴迪欧仍然认为主体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 ,主体的冲动仅仅存在于事件和既定情势循环的断裂处 ,主体以事件的介入重新界定了情势 ,这新的界定就是真理生产的一般程序。   正是借助于主体、事件 (生存 ) 、真理三个概念 ,巴迪欧将哲学重新返回到本体论 ,并重新张扬起柏拉图的大旗。准确来说 ,巴迪欧与怀疑论和文化相对主义决斗的姿态仍然带有一种孤立的英雄主义的色彩 ,但是这种努力并没有像一些传统哲学的陈词滥调一样付诸东流。巴迪欧思想的价值是在一个“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 ”的年代 ,重新建立起人们对已逝的普遍性的信念 ,但是这种信念不似神圣哲学和理性哲学那样专横 ,以一己之见和同质性逻辑排斥了多样性之可能。巴迪欧对普遍性的追求可谓是小心翼翼的 ,不仅如此 ,他在帮助今天的人们重拾对普遍真理的信心的同时 ,不忘对多元共存的价值致以敬意。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悲观地认定绝对的可靠性是彻底不存在的 ,他以康托尔的集合论以及范畴论为现代人重新打造了一个真理的大厦 ,并让碎片化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得以有一个相对稳固的基石。不过 ,即便是这样 ,这种谨小慎微的普遍主义的理想仍然遭受了质疑 ,其中最为著名的质疑来自于左翼的同侪 ———齐泽克。齐泽克认为巴迪欧的普遍主义版本带有专制的同质性嫌疑 ,他的思想不过是康德主义的现代范本 ,与康德唯一不同的是 ,巴迪欧将康德的理性自由置换成了他的真理事件。② 尽管齐泽克在对巴迪欧思想的解读中可能存在某种误读 ,但巴迪欧哲学的确可以看成是一种对未来的普遍主义信念在一个以流变性和多样性占主流的时代的回潮。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阿兰·巴迪欧是活着的最坚定的毛泽东主义者,也是法国现存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诗歌、哲学、政治和心理学理论被他熔于一炉。他用真实的激情为毛泽东主义的辩护让人印象深刻。
  •     在事件对情势状态的绝对溢出中,我们开始了这个世纪的远征
  •     “这个世纪宣布它的法则是二”
  •     最近很火的后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著作,还需要大量后继的翻译介绍。
  •     修辞术背后是“对真实的激情”?
  •     真是令人战栗的暴君.....和加缪探讨了相同的问题,达到了相同的深度,却是持完全相反的观点。
  •     质量上乘,不仅是书,而且是内容
  •     还是没看到巴丢太多原创性的东西
  •     翻譯上的歧義加速了腦細胞的死亡
  •     其中关于纳粹的思想值得读读
  •     第一次读巴迪欧,很好。只可惜他还是被他其法国同行们绊牵稍许,步伐不够爽朗。
  •     不太好读,且杂乱,还需要重读。尝试着总结下核心观点:前卫、革命、性、主体性等20世纪现代性所涉及的重要概念都不是被其指称所固化的事物,一切都是流变的、时刻等待被重新建构的,我们在每一个当下的时间里都要与欲形成”中心化“的可疑概念做斗争。巴迪欧提醒众人不要被形式的自由所奴役。。。
  •     后记 十三 人和上帝的共同消失
  •     听了蓝江老师在先锋书店关于法国当代思想的沙龙之后,特意找来他翻译的这本《世纪》来读,这也是我读的第一本巴迪欧的作品。可能是巴迪欧及其强调数学逻辑的缘故,《世纪》虽然相对浅显,但这些所谓的诗化语言读起来还是非常晦涩,不知道是原文如此还是翻译所致。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于保罗·策兰诗歌和布莱希特戏剧的解读,这二位的作品都能很好地反映20世纪的特征。
  •     这是国内第一本巴丢的译著,由蓝江博士翻译。北大出版社还有本巴丢的读本,《阿兰·巴丢读本》,陈永国译。研究巴丢的必备图书。
  •     这书里讲的许多东西没明白,但是其激进左派的派头和激情,却是无时无刻地溢出......看这书,却要有好多东西来打底子,这要时间
  •     总算读完了
  •     辛苦译者了,可惜这样的书形式大于内容,给1星不能提交,给3星
  •     翻译相当糟糕,错别字密度高,病句迭出,部分表达极其含糊。
  •     衍生了另一种标准
  •     松松垮垮的哲学书
  •     感人至深
  •     二十世纪的反思,关于曼德尔斯塔姆诗的分析很精彩
  •     从不同的视角定义“世纪”,也是他对诸多大家观点的看法,他的书不太晦涩,主要是一种多元、开放的心态啦~第一次读他的书,他的老师是阿尔堵塞,后分道扬镳,他热爱毛主席的理论,尤其是关于枪杆子的那个,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比如讲究关系)~继续读啦,哲学也是有趣的!
  •     第十章好几个关键地方都翻得有问题,要么错了(如果英译本是对的话)要么容易引起误解
  •     很多诗歌分析。
  •     科学问题对政治问题的报复:创造新人
  •     翻译是灾难。
  •     怀着无比的崇敬与仰慕之情买来蓝江老师的译著,但是……仅只是“中译者前言”就已让我看得头大,阅读思路不断地被令人发窘的病句扰乱……呃,怀疑自己患上了挑病句综合症……心目中那个被新浪几千册电子书堆积起来的高大形象,正在摇~~摇~~欲~~坠~~呜
  •     太杂乱
  •     为何到这来 要到哪里去 甚是详细
  •     狡猾的巴主席
  •     动物性人道主义 地地道道的产物。在动物的保存性——和自我裁决的超人之间,已是可怕的鸿沟,因而人道主义显得虚假和妥协。第一次,在缺失的上帝面前,模糊的抓到自己的位置以及路途的方向。
  •     文本的漫游者
  •     错字率略高,还有漏句现象。南大出版社这是怎么了?
  •     译者蓝江说译这书是小试牛刀,O(∩_∩)O不如说是杀牛用了水果刀~
  •     激进政治的思想宣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