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毛泽东读《论语》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跟毛泽东读《论语》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09804391
作者:刘玉成
页数:346页

书籍目录

绪论  一、孔子和他的思想录——《论语》  二、《论语》——价值和意义的解读  三、政治家的视角——毛泽东读、评《论语》  四、跟毛泽东读《论语》——更有深度的整体性阅读跟毛泽东读《论语·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套对我也有好处  要抓住本源  古者为学,重在行事,故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语曰,过则勿惮改,愿先生熟察之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能那样温良恭俭让  我们要采取同国民党搞好关系的方针,即是实行    “孔夫子打麻将——和为贵”  《论语》上说“言可復也”,意思是说过的话是要实行的  《论语·学而篇》原文和白话文跟毛泽东读《论语·为政篇》  孔夫子也相当民主,男女恋爱的诗他也收  孔夫子说他七十岁干什么都合乎客观规律了,那是吹牛皮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有辩证法  吾国两千年来之学者,皆可谓之学而不思  一支为一支,两支为两支,是知也  语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蒋氏及其一派必须深切注意  得了大本就能“百世可知”  管他三七二十一,鞠三个躬再说  《论语·为政篇》原文和白话文跟毛泽东读《论语·八佾篇》  孔子在礼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上有辩证因素  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  《论语·八佾篇》原文与白话文  ……

作者简介

《跟毛泽东读〈论语〉》内容简介:跟毛泽东读《论语》,就是从毛泽东的视角,重新审视、解读、感受几千年来影响支配中国人的古老的醇厚哲理,以及这种哲理在毛泽东炉火纯青的点化中升华出来的照耀二十一世纪的伟大智慧。跟毛泽东读《论语》,就是学习毛泽东对《论语》的多角度、深层次的整体把握与解析,学习毛泽东如何通过对《论语》的创造性解释、转换,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个人的成长、生活,运用到工作、革命和治国理政中。书中收录的毛泽东对《论语》的精彩点评、绝妙运用、以及极富毛泽东个人魅力的妙趣横生的发挥,都给读者在阅读时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教益。作者本人对毛泽东和孔子的解读以及对《论语》热的犀利分析也为《跟毛泽东读论语》增添了清醒的理性精神。

图书封面


 跟毛泽东读《论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谈到关于“礼”、“义”的标准时。书中提到了关于自由的问题。融合了康德的思想。这本书不是对论语的仅仅停留在文字本意的解释上,而是对其中的道理延伸,升华。很有启发性。“自由是很多人都向往和追求的,包括范跑跑,将自己的逃跑行为解释为对自由的追求。但道德意义上的自由,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人能克服自己的原始的把些欲望和本能。奠定了自由观念的重要地位并深刻阐发了自由概念的资产阶级的著名哲学家康德认为,当意志自己决定自己时,他便是自由的。意志的本质是自己决定自己。它只能以它自己的自由作为它的目的。康德说,从嗜欲得来的那些规定,对意志说来乃是不自主的的原则,或者说,如果意志采取那些规定作为自己目的的话,它就是不自主的。经验的意志是不自主的,它是为欲望冲动所决定的。它属于我们的本性,不属于自由的范围。康德的思想可能不太好理解,虽然他本人是真诚的的希望他的作品能让普通人看懂,实际意思还是很明了的,即在道德领域,人的精神意志是自由的,根据就是它能够自己决定自己。而如果听任欲望、嗜欲的支配,人的意志就失去了自由。自由应当是对欲望、嗜欲的超越。人无法也无需完全消除本能、欲望,但人不能消极的为本能、欲望所支配。”讲到:古者为学,重在行事,故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对于现在的教育很有批判性。“实践先于理论,行事先于理论,行事重于死啃书本,学习必须把行放在第一位。毛泽东和孔子的想法是相通的。对具体的学习毛泽东也是这样。在对待学校的教育上,毛泽东非常反对学校教育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教育方法。他要去学生应该更多的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在1964年毛泽东一次关于教育革命的谈话中,他列举了当时教育存在的问题,他说:现在课程多,害死人,是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劳动。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方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我主张题目公开,有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的好,其中有的答的很好,有创见,可以给一百分;二十题,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考试可以交头接耳,无非自己不懂,问了别人懂了。懂了就有收获,为什么要死记硬背呢?人家做了,我抄一遍也好。可以试试点。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才,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现在一是课多,一是书多,压得太重.有些课程不一定要考.如中学学一点逻辑\语法,不要考,,知道什么是语法,什么是逻辑就可以了,真正理解,要到工作中去慢慢体会。课程讲的太多,是烦琐哲学.烦琐哲学总是要灭亡的。如经学,搞那么多注解,现在没有用了。我看这种方法,无论中国的也好,其他国家的也好,都要走向自己的反面,都要灭亡的。书不一定度的很多,马克思主义的书要读,读了要消化。书读多了,又不消化,也可能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者、修正主义者。应当说,毛泽东上个世纪60年代的讲话,对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还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今天的教育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热热闹闹的教育,看上去轰轰烈烈,似乎是卓有成效,但培养出来的人,抛开道德文明不讲,即使是自己本身学生们除了应付考试之外,其他的就难以评说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都和学生付出的艰辛劳动不成比例。毛泽东所批评的现象: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已经成为我们教育的价值和行为主流,再加上扭曲的市场化取向,教育者乐此不疲,并有意强化这种现象,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应该坦率地承认,我们的教育观念是落后的。我们的教育应当是经济利益或形似上的各项指标(这是教育者最热衷的)。对照毛泽东几十年前的谈话,对照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真应该反思。”“逝者如斯夫”.......如果说王昌龄的“誓斩楼兰誓不还”的诗中有意志,那么,毛泽东本人许多诗篇中更是蕴含有强烈的钢铁般的意志,大无畏的英勇气概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如:“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等等。毛泽东诗歌中的意志,是诗人思想、气质和人格的再现。中国古语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坚强的意志是在同艰苦环境的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孟子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毛泽东十分赞赏孟子的这一番话。1965年,他将此话送给了大学毕业的女儿李讷。毛泽东本人就是在逆境中走过来的。他不仅要同国内外的反动势力斗,同艰苦的自然环境斗,而且还要同党内的错误倾向斗。有一个时期,他本人多次收到错误的处分和批评。他说:在工作中收到错误的处理,或下降或调动,都是有益的,可以锻炼革命意志,可以调查和研究许多新鲜情况,增加有益的知识。我自己就有这一方面的经验,得到很大的益处。艰苦的环境可以锻炼意志,艰苦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在许多情况下,成功和胜利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这就是意志力的作用。逆境可以锻炼,“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失败时不悲观、不气馁。顺境也可以锻炼意志,“富贵不能淫”,“坐怀不乱”,胜利时不骄傲.....“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一个人可能暂时的“快”了,暂时的“见小利”了,但他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所有的场合都能快,也不可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见小利还占大便宜。看一看时不时揭露、暴露出来的一件件贪腐丑闻和随之而来一个个官员被双规,被判刑,甚至命送黄泉,最终是不是又慢下来了?最终失败也是因小失大了?所以,一个人踏踏实实不会错,追求真正的长久利益不会错,相信辩证法更不会错。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主要是对《论语》的注解,再加上一点毛泽东引用的例子,解释的还行,但是不是想象的那样通俗易懂,相当晦涩。而且书的制作不够扎实,才开始看呢,中间几十页就掉了下来,不爽
  •     一本研究毛泽东的资料书
  •     这本书很不错。从伟人的视角解读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智慧,选题很好;而且论述不错。值得一睹。
  •     这么好书,为什么没人关注?
  •     这本书介绍了伟人毛泽东对论语的评论.精辟,独到,大家风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