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戴震与章学诚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论戴震与章学诚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108040145
作者:余英时
页数:356页

章节摘录

  内篇  一、引言  戴震(1724-1777)和章学诚(1738-1801)是清代中叶学术思想史上的两个高峰,这在今天已经成为定论了。①近50年来,东原和实斋一直都受到中外学者的密切注意,研究文献真足以汗牛充栋。但是我们必须记住,把东原和实斋相提并论是近代的评价。在他们两人的生前,实斋之晦和东原之显恰是一个鲜明的对比。问题并不止于声光的显晦。如果我们有机会征询他们两人的共同朋友如朱筠、钱大听、邵晋涵等人的意见,我相信他们之中没有人会说实斋在学术地位上可以望东原的项背,更不用说并驾齐驱了。那么戴、章二公自己的看法又如何?我们确切地知道东原从来没有把实斋放在眼里,他的文字中也全无实斋的痕迹。所以实斋说:“戴氏生平未尝许可于仆。”②相反地,实斋对东原则十分倾服,尽管批评之处也不少。《章氏遗书》中公开讨论到东原的文字即不下数十篇,未指名而实际也是针对东原而发者,更多至无法统计。我们细心读实斋的著述,便可知实斋确引东原为同道,而且认为只有他自己才能和东原在学术上分庭抗礼。这样说来,我们近代的评价正是接受了实斋自己的论断,而与其他乾、嘉学人的看法截然异趣。  何以我们的观点近于实斋而远于一般乾、嘉的考证学家呢?我想,问题的关键是在于评价学术成就所采用的标准。近代治学术思想史的人主要是以义理为评判学术成就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之下,实斋的《文史通义》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近人之推崇东原也同样是由于他的义理,并非由于他的考证。其实东原虽未能平心欣赏实斋的文史见解,他自己论学也是以义理为最后的依归的。在这一点上,东原和实斋反而是同志,而不是论敌了。另一方面,一般乾、嘉学人则严格地持考证为衡量学术的准绳。从考证的观点出发,当时的人甚至无法了解实斋的学业究竟是何门路;①而东原之所以为时流所共仰,也是因为他在六书、九数、名物、制度各方面的研究业绩。至于《原善》和《孟子字义疏证》诸作,则正是他们所鄙弃不屑道的。这样看来,近代的论断颇与乾、嘉的流行观点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但却恰恰合乎东原、实斋两人的自我评价。这里可以看出,东原、实斋与当时考证学风之间的确存在着一道很深的鸿沟。面对着这种学风,实斋的不合时宜固不必说;而东原之仅以考证为世所尊,在他自己的内心中也是毕生一大憾事。  ……

内容概要

余英时(1930-),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年-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书籍目录

增订本自序自序内篇  一、引言  二、章实斋与戴东原的初晤  三、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从清初到戴东原  四、章实斋的史学观点之建立  五、章实斋的“六经皆史”说与“朱、陆异同”论    (一)“六经皆史”说发微    (二)“朱、陆异同”论的心理背景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涵义  六、戴东原与清代考证学风    (一)“博雅”与“成家”    (二)“狐狸”与“刺猬”    (三)有志闻道    (四)义理的偏爱    (五)考证的压力    (六)紧张心情下的谈论    (七)论学三阶段    (八)最后的归宿  七、后论  八、补论:章学诚文史校雠考论外篇  一、戴震的《经考》与早期学术路向——兼论戴震与江永的关系    (一)《经考》与《经考附录》    (二)戴东原之早期学术路向    (三)戴东原与江慎修  二、戴东原与伊藤仁斋  三、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中西历史哲学的一点比较    引言    (一)中国史学中的人文传统    (二)史学中言与事之合一    (三)笔削之义与一家之言    (四)结语”  四、章实斋与童二树——一条史料的辩证  五、从宋明儒学的发展论清代思想史——宋明儒学中智识主义的传统    (一)引言    (二)宋明理学中智识主义与反智识主义的对立    (三)经典考证的兴起与儒学的转向  六、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    (一)为什么要重新解释清代思想史?    (二)宋代儒学及其内在问题    (三)从“德性之知”到“闻见之知”    (四)“经世致用”与颜李学派    (五)清代儒学的新动向——“道问学”的兴起    (六)经学考证及其思想背景    (七)戴东原和章实斋    (八)结语

作者简介

《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增订版)》讲述了戴震与章学诚是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上两大高峰,他们的出现,在作者看来代表了清代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是儒家学术思想由“尊德性”向“道问学”这一学术转向的表征与逻辑结果。作者从戴震与章学诚的学术关系入手,细致地分析了清代儒学从理学转入考证并进而出现戴、章二大家的内因。

图书封面


 论戴震与章学诚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7条)

  •     英时先生不仅学术造诣精深,文笔也优美流畅。
  •     治史当如余英时
  •     余英时真是极擅长“补空”(绝无贬义),研究王阳明时跳出常规从明朝政治环境讲起,而说戴震章学诚却从内在理路入手,但其实功力所在都是一样的:贴切的把握对象的思想本身,这思想和思想者本人心气经历的契合,然后寻找这思想本身的前身后世。于阳明是坎坷政途,于实斋,则是其天性读书先窥大体,整个清朝重考据之风气的不入和与东原的抗争,这个由尊德性到道学问的转变,与胡适的看法一脉相承,但补上了章学诚构建的入学发展过程中朱陆、顾黄、戴章的对峙局面,一则章氏心理展现的丝丝入扣,一则也体现出章对自己学问的定位与理解。余英时顺毛的功夫太厉害了。
  •     “内在理路”的经典之作。其实我最感慨的是“狐狸”和“刺猬”之喻,唉。
  •     获益匪浅
  •     余公将朱陆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延伸到清代,在智识主义兴起这一背景下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探讨以道问学接通儒学与近代科学的可能性。狐狸与刺猬的比喻颇具个性,章学诚与科林伍德的比较研究很见功力
  •     余先生之著述从思想史与学术史角度出发,避开传统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解释法的确高人一等,而这高人一等的前提是对整个时代的知识背景和学术转向的深刻而清晰之把握,否则,又当陷于无限的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之纷争。切记!
  •     余英时的作品没得说,是绝对的好书。买来看看非常值得~~~~~~认识中国文化须靠比较观点相对之下,“道”的世界在中国的认知中一直与人的世界不远。但“道”的观念也是由轴心时代中国所有大思想家,包括老子、墨子和庄子所共享。他们一致认为,“道”隐而不现,但在人的世界中无所不在的运行,就连凡夫俗子多多少少也知道“道”,并于日常生活中实践“道”。轴心时代创生的概念影响力日渐深远,特别是孔子思想和“道”的观念,几世纪来对中国人的影响无远弗届,从这点看来,要说“道”与历史组成中国文民的内在与外在也不为过。在把中国文化传统视为本土起源且独立发展的产物的前提下,过去数十年我尝试沿着两大轴线研究中国历史。第一个轴线是认识中国文化必须在其自身的环境之下,但有时也要靠“比较观点”。我所谓的“比较观点”系指印度早期帝国时代的佛学,以及16世纪之后的西方文化。20世纪之初以来,中国思想界一直不能摆脱中国对抗西方的诸多问题;如果缺乏比较观点,只在中国的环境下诠释中国历史,很可能堕入中国中心主义的古老窠臼。
  •     内在理路说
  •     余英时对学术嗅觉敏锐,对思想脉络的捕捉也相当准确。不过书中有时乱入一些西方思想史案例,让人觉得略出戏,既缺乏逻辑又不够让人信服。慎用慎用。评论里有将余与钱比较。我觉得余较之其师,不论文字的洗练程度还是论述力道,存在的是差距,而非是风格不同。
  •     本书在余英时的思想史作品中,可以说是水平最高的。此书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所谓“内在理路说”,以解释清代考据学为什么在儒家思想传统中兴起。这个版本是增订本,收录了作者最新的相关文章。
  •     感觉余先生对清代考据学比较隔膜。
  •     刺猬章学诚和伪狐狸戴震。
  •     文献功夫一流,思想史上的师承和对立也梳理得较为清楚。但中国思想史上的范畴和西方思想史上的范畴,对应起来很危险。盖中国学术一直是为文献笼罩,程朱、陆王后来归流于考据,确有内在理路,这个理路也实伏于经典文献的路子里。而西方学术很早就抛开了圣经,百家争鸣,未定一尊。另,这本子错字多。
  •     精装版余英时作品,就是贵了点
  •     我觉得余英时最好的一本著作,方法应用到极致。
  •     作者的学术功力非同一般,值得学习
  •     已得
  •     余英时的代表作之一,很好。
  •     太痛快了!
  •     清中期思想史的内在理路说
  •     看到好几处都忍不住狂笑,古人和作者都太好玩了。#笑点是奇怪嘛#
  •     不错 即将阅读
  •     余英时的清代学术史研究作品,他听从钱穆的劝告,在七十年代转而研究具体的思想史个案,这部书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在这部书中,他主要探讨了章学诚与戴震的思想发展,以及用伯林的刺猬与狐狸之说,诠释了章学诚是如何坚持义理批评经学考证,而戴震则采取了佯装考据,却暗中讲究义理的行为。这种解释是非常新鲜而且有效的。在外篇中,余英时提出从宋明理学的内在理路来讲解释清代考据学转向,认为宋明理学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最后归结到经典问题,因此考据学是宋明理学内在发展的逻辑结果。这些解释,在七十年代还是挺新鲜,至少已经超越了钱穆三十年代在《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出清代考据学以义理学为核心的看法,提出清代考据学是知识学的发展。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到余英时与钱穆思想的承接与转变关系。
  •     可以开阔学术视野、值得一读的好书
  •     寻觅良久,这次趁三联精装重印,果断入手!
  •     用现代中西结合的视野,对传统经典的解读十分到位。版本也很好。
  •     第二次捧读。
  •     这是我买的第二版《论戴震与章学诚》,作者内在理路说和文化史研究理路一直以来深深吸引我。余英时不唯观点格调高绝,而且文笔轻盈,百读不厌。
  •     有料。待《朱熹的历史世界》看完一起说。
  •     余先生对儒学的研究总是给人以启发,本书也是如此。喜欢中国历史的朋友应该看看
  •     算精美吧,不过一分钱一分货,价格定得太贵了
  •     这是修订本,多出一章
  •     用了两天读完,看的第二本余英时先生的书,内篇全数读完,外篇读了一半.读到先生以伯林的狐狸和刺猬理论来分析实斋和东原心理的时候,就不由得赞叹了.提出了这样一个论点:宋明理学转而为清代考证之学是因其内在理路之影响.七十年代的作品就如此有大家气象,真不愧为一个大学问家了,应该会献丑写点读后感之类的东西了(乃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也要摆上日程了)
  •     精装精装精装,就是价钱小高
  •     盯了很久的书,活动时立马下单购买
  •     重读此书,感受颇多。总体概括的高明,细节描画的精准。
  •     确实精典
  •     余英时教授的作品,推荐。
  •     总觉得余英时的文字总觉得很晦涩难懂,可能是我学力尚欠的缘故吧!但是余英时真真是非常厉害的!
  •     : B249.6/8946
  •     迷你陈寅恪,与钱穆尊德性相比,是道问学。
  •     去潍坊去潍坊王企鹅放弃我
  •     绝对是好书,精装书!
  •     余英时作品中比较特别的一本,可以说是已经身居海外的作者得到老师钱穆指点最多的一本著作了,有书信为证的。
  •     余英时作为钱穆的弟子,治学还是有功力的
  •     再读一遍。文史至道与经学至道(两种道之不同),智识主义的兴起(尊德性到道问学),六经皆史(事变之出于后者,六经不能言;六经皆器;道是人性中祈求文明生活的一种潜能。道为活的现在)。义理和道的关系。
  •     业务已然荒疏,溜溜看了半月= =觉得《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最是要领。
  •     钱穆当年言“学术本自会通”,这一学术系谱的学人很是自觉的践行这一理念。“进得去”搞小考证,“处得来”搞大问题,并且有效地合二为一。
  •     好书赶紧收吧。
  •     旅美学者
  •     作者分析了二位大家在考据和义理上的治学异同,并阐释了宋明理学到清初经世,再到清中叶考据这一脉相传,证明宋明600年理学没有消失,而是融入到考据,重返儒家最原始经典。不愧为钱穆大师的高徒,分析的如此清清澈澈。
  •     功力深厚,受益匪浅
  •     价格很适中。
  •     等了很久,终可一观。
  •     著名的“尊德性”到“道问学”的转向和“内在理路”说就源于此。
  •     余大师的书当然要读。
  •     余先生是大学问家。这本书也是力作。推荐看朱熹的历史世界。
  •     万不可把章学诚看扁呦。
  •     #小农小资#祖宗的鸡巴一定大其实不关祖宗的事,关乎孙子是否想要祖宗有个大鸡巴
  •     这本书提倡的“内在理论”说就不必多言了,治思想史必读书。
  •     提前抢购的
  •     在当时那个年代,大陆还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能有如此深的见地,认识超前。
  •     三联版的书,满意的书
  •     其中的知识问题可以好好想想。为什么数百年争来争去的几个问题一直都是“盘中之丸”的困境?或者这个丸只要转的时间足够长,终有一日能走出这个盘呢?
  •     余英
  •     考据类的清朝思想史, 纠结于细节和中西方史学和思想史研究的比较。
  •     内篇详尽,于戴东原、章实斋思想源流及变迁多有新解。外篇重考证和泛论,可作辅助参考。实斋一生学术心理演化,教人感触颇深。
  •     这本书很精彩,像看连续剧一样。
    归功于余英时的语言,也因为戴东原和章实齋的确是个性复杂的人物。
  •     阐发幽微。
  •     余英时先生的出版文集至此全部读完,受益匪浅。。
  •     精装收藏用
  •     余先生是负责的学人。
  •     内外篇有关清代“智识主义”的三篇文章读来最是痛快。
  •     必须要读的清代学术史专著
  •     余公的 心理揣测很到位啊
  •     這是余先生的作品裡面我比較喜歡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