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思维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中世纪的思维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542638076
作者:(美)亨利·奥斯本·泰勒
页数:1240页

章节摘录

  在前一章讲到,安瑟伦对议题的选择受他在诺曼底贝克的北部居住地影响,而且此地距离激烈批评安瑟伦的戈尼罗的修道院(马穆提)不远。这些地方位于法国中北部范围之内,这里是中世纪许多原创性发展的故乡。就这个地区而言,加洛林时期研究的复兴为11世纪的成就提供了合适的前提。研究的主题实质上并没有改变;但是11世纪体现了吸收古代和教父时期素材的新阶段,这时期的作品比加洛林时代更清晰地表现出作者们的才能,后者只是吸收了教父的材料片断,或借鉴了古代的片言只语。  在奥里亚克的热尔贝特(Gerbert)①的个性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区别。从这位具备思想宽容的人开始,这一时期的故事徐徐展开。人们会震惊于他思想方法的枯燥和生硬。枯燥是必然的,是中世纪思维思想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而生硬则并非如此。然而,这样有趣的人也染上这样的毛病,确实有点像是命运的嘲弄。因为热尔贝特是10世纪后半期起着拯救性作用的思想家。他头脑中渴望的东西涵盖了同时代人所有的思想旨趣。在他那里出现的,并非僧侣的渴望,而是世俗的渴望;尽管他在僧侣中长大,担任了博比奥的修道院长、兰斯的大主教、拉文那的大主教并最后担任了教皇,但是宗教动机并没有支配这一非凡的人。  他大概在950年稍早的时候出生。我们对他的父母和在阿奎丹的确切出生地一无所知,可以推定他出身贫寒。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就被接受进圣吉拉杜斯修道院,该修道院位于奥弗涅的奥里亚克。在那里,他在一名僧侣指导下学习语法(从广义上而言),逐渐喜欢上了古典学问。具有真情实感是热尔贝特一生的品质,后来他写的许多信件,都证明从未停止对奥里亚克僧侣的爱,他的青年时代就是与他们一起度过的,他尤其热爱雷蒙德(Raymund),正是在他那里,热尔贝特接受了初级教育。  雷蒙德后来成了这所修道院的院长,但正是他的前辈杰拉尔德接纳了这位男孩热尔贝特,并作了一些重要的事情来引导他的事业。西班牙边区的一位伯爵前来奥里亚克朝圣;杰拉尔德恳求他把热尔贝特带回到西班牙,接受修道院无法提供的进一步教育。伯爵离开后把热尔贝特带走了,让他接受巴塞罗那附近比克城主教的教诲。他在这里学习了数学。传说他游历了整个西班牙,并向阿拉伯人学习,这似乎不大可能。但是在这期间,伯爵和主教为了祈求获得各种各样的物质目标而动身前往天主教的大本营,而且他们也把他们的被保护人一起带到罗马。  ……

内容概要

作者:(美)亨利·奥斯本·泰勒 译者:赵立行、周光发

书籍目录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四版前言
第一卷
第一编 中世纪思维的基础
第一章 中世纪精神的起源
第二章 西方的拉丁化
第三章 希腊哲学:教父理解事实的前提
第四章 拉丁教父的思想旨趣
第五章 古代和教父思想的拉丁传播者
第六章 蛮族瓦解帝国
第七章 高卢和爱尔兰的凯尔特血统
第八章 日耳曼特质:盎格鲁-撒克逊、德国和挪威
第九章 基督教和古代知识进入北方民族
一、爱尔兰人的活动;卢克瑟的哥伦班
二、英国的皈依;阿尔弗雷德和比德的学问
三、高卢和德国;从克洛维到圣维尼弗雷德-博尼法斯
第二编 中世纪早期
第十章 加洛林时期:吸收教父和古代知识的第一阶段
第十一章 11世纪的思想层面:意大利
一、从查理曼到希尔德布兰
二、人的状态
三、意大利承继古代文化
四、意大利思想上的虔诚:彼得·达米安尼和圣安瑟伦
第十二章 11世纪的思想层面:法国
一、热尔贝特
二、克吕尼的奥蒂洛
三、富尔伯特和沙特尔学校:三科四学
四、图尔的贝伦加尔、洛色林和到来的时代
第十三章 11世纪的心灵层面:德国、英国以及结论
一、德国借用基督教和古代文化
二、奥斯洛的精神冲突
三、英格兰:最后的比较
第十四章 中世纪成长的阶段
一、十字军
二、城镇和行会
第十五章 中世纪情感的发展
一、教父的激情图示
二、拉丁基督教的情感化
第三编 理想与现实:圣徒
第十六章 修道院改革
中世纪的两端:阿尼安的本尼迪克;克吕尼;《爱的宪章》;“沉思生活”接受“实践生活”
第十七章 隐士气质
彼得·达米安尼;罗穆尔德;多米尼克·劳瑞卡图斯;加尔都西会的布鲁诺和纪果
第十八章 圣伯纳德:爱的性质
第十九章 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
第二十章 禁欲妇女的神秘幻觉
舍瑙的伊丽莎白;宾根的希尔德加德;瓦尼的玛丽;通根的丽特嘉德;马格德堡的麦赫蒂尔德
第二十一章 有污点的现实
谩骂和讽刺的证据;大主教利高德的记录;科隆的恩格伯特;民众的信任
第二十二章 萨利姆本的世界
第四编 理想与现实:社会
第二十三章 封建主义与骑士精神
骑士美德的封建和基督教起源;圣殿骑士
团;布永的戈弗雷;圣路易;弗罗莎特的《编年史》
第二十四章 浪漫骑士与典雅爱情:从罗兰到特里斯坦和郎斯洛
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帕西法尔,慢慢学乖的勇士
第二十六章 爱洛依丝的心
第二十七章 日耳曼的思考:瓦尔特·德·福格威德
第五编 象征主义
第二十八章 中世纪早期的圣经隐喻,奥顿的洪诺留
第二十九章 可见世界的原理:圣维克多的雨果
第三十章 大教堂与弥撒,赞美诗与富于想象的诗歌
一、威廉·杜兰达与博韦的文森
二、圣维克多的亚当的赞美诗与里尔的阿兰的
《完美的人》
第六编拉丁文化与法律
第三十一章 古典的魅力
一、古代典籍的阅读
二、语法
三、对中世纪人物的影响:拉瓦丹的希尔德伯特
第三十二章 中世纪拉丁散文的演进
第三十三章 中世纪拉丁诗歌的演进
一、音步诗
二、音重代替音量
三、继抒咏圣歌和书生歌谣
四、主题向世俗化的过渡
第三十四章 中世纪对罗马法的借鉴
一、民法
二、罗马人的立法和外邦人的立法
三、中世纪的借鉴
四、教会法
五、政治理论
第七编 十二和十三世纪的根本思想旨趣
第三十五章 经院哲学:精神、范围与方法
第三十六章 话题的分类、演化的阶段
一 科学的哲学分类,文森的百科全书的体例,
伦巴德《语录》的体例,阿奎那《神学大全》的
体例
二 演化的阶段、语法、逻辑、元逻辑
第三十七章 十二世纪经院哲学
一、共相之争:阿伯拉尔
二、神秘链:雨果与伯纳德
三、后来的年代:伯纳德·西尔维斯特,拉坡里
的吉尔伯特,康克斯的威廉,索尔兹伯里的
约翰,里尔的阿兰
第三十八章 大学,亚里士多德与托钵修士
第三十九章 波那文图拉
第四十章 大阿尔伯特
第四十一章 托马斯·阿奎那
一、托马斯关于人类蒙福的观念
二、人认识上帝的能力
三、上帝如何知道
四、天使如何知道
五、人如何知道
六、由爱升华的信,并由此得来的知识
第四十二章 罗杰尔·培根
第四十三章 邓斯·司各脱与奥康
第四十四章 中世纪的总结:但丁

作者简介

本书为史学名著.主要探讨中世纪思想情感发展的历程及其特征,全面概括了中世纪思维形成的过程和机制.

图书封面


 中世纪的思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外交学院图书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图书馆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汉大学广州图书馆山东大学四川大学 兰州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林学院温州医学院浙江图书馆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金陵图书馆河南警察学院重庆市图书馆福建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商学院五邑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图书馆台湾东华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
  •     西闪/文科幻作家特里•普拉切特(Terry Pratchett)在他的作品里构思了一个碟形世界(Discworld)。那个世界像一个巨大的圆盘,周遭有绵长的瀑布,顶上是穹顶般的蔚蓝天堂。“圆盘”之下有四头大象,它们站在一只巨大的神龟背上,驮着世上的万物漫游于无垠太空。普拉切特的灵感似乎杂糅了古代希腊人和印度人的宇宙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很早就设想,大地乃是漂浮于水上的圆盘。古印度人则相信,这只圆盘由白象和巨龟驮着。普拉切特之后,物理学家霍金也讲过类似的笑话。只不过,在那个笑话中,驮着碟形世界的不是一只巨龟,还有无数巨龟。普拉切特的独特在于,他赋予了碟形世界一种鲜明的时代特征。准确地讲,他写的那个世界很像西欧历史上的中世纪(约476年——1453年)。如果把中世纪的西欧比作碟形世界,那么支撑世界的结构性力量就好比巨龟——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等等,都是如此。对于“巨龟”们具有何等面貌体征,历史学家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在他们的帮助下,那段漫长的历史已不再贴上“黑暗”、“野蛮”或“僵化”等刻板的标签。时至今日,中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城乡生活,都不乏高水平有见地的专著,值得一一阅读。不过在此之列,《中世纪的思维:思想情感发展史》一书有些特别。这本书的重点不是可见的社会结构,而是结构中流动的、近乎能量一般的东西。换句话说,历史学家亨利•奥斯本•泰勒着眼的不是巨龟的身体状况,而是精神状态——他要帮助读者去了解那些驮着世界遨游的巨龟到底在想什么。然而中世纪差不多有一千年之久,实在是太漫长了。一千年的情感和思想,必然有萌芽与成长,繁荣与衰败,也必然有主流与分支,大势与曲折。如何从中平衡全局与精微的关系,向来是历史学家的难题,泰勒在《中世纪的思维》里做得倒是相当出色。他首先提出,中世纪之所以成为西欧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源于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一是罗马文明的遗存;二是基督教信仰;三是各个民族的天然禀赋与文化性格。这三大要素既相互冲突,又彼此相容,构成了中世纪的精神源头。三大要素存在对立的成分,从地理上看就一目了然。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域,也就是今天的意大利,以及帝国西部各省,即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和法国部分地区,一直是拉丁文化的“原产地”。即便帝国已经破败,在这些地域,拉丁精神仍然是社会新秩序中的有机组成。但是,在远离核心的地域,特别是日耳曼诸民族占据的辽阔北方,帝国政治军事的强大威力尚可达到,拉丁文明的力量却难以洞穿那里的鲁缟了。当罗马国力衰弱,“蛮族”就借无休止的战争,将他们的精神注入了历史。尤其是民族大迁徙时期,在匈奴人的压迫下,北方民族纷纷南迁。哥特人顺多瑙河而下,劫掠东部各省;勃艮第人自立为王,与帝国武力对峙;汪达尔人占据突尼斯,然后从海上杀入罗马;还有法兰克人、赫路里人等等。他们与罗马人对抗,同时又彼此交战。在不断的冲突与调和中,罗马将蛮族“罗马化”,蛮族也将罗马“蛮族化”。最终,当蛮族于公元476年选出自己的国王,逼迫罗马皇帝黯然退位,他们已经是罗马军队的主要组成。不过,只有等到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等日耳曼诸民族西渡,征服了不列颠群岛,并形成一支独特的精神力量,中世纪早期的心灵版图才算初具轮廓。可是假如没有宗教的整合作用,这个版图随时有分崩离析的危险。长期接受拉丁文化浸淫的地方不必说,北方民族接受这种外来的新宗教则需要双方都做出改变。幸好这时候的基督教信仰有了长足的进步,教父们努力使他们的原则更加明晰,论述更加精简,同时包含更多谦卑的知识和教育的成分。很自然的,北方民族把“蛮族”的一些特性,譬如日耳曼人的勇敢和坚韧,凯尔特人的暴烈及虚无,盎格鲁-萨克逊人的理性与独立等等也添加到信仰中去。心灵版图的整合过程相当漫长,可能到7世纪,法兰克人建立的加洛林王朝,这一过程才告一段落。其标志就是“丕平献土”这一历史事件。加洛林王朝的开创者“矮子丕平”进军意大利,打败伦巴底人,将罗马附近的大片土地划归教会管辖,形成了“教皇国”。泰勒将加洛林王朝时期的西欧比作停泊在港口的一艘船,正在装载货物。而那些货物乃是“一桶桶的古代文化和一大箱一大箱”的神学教义。但是,要到11世纪这艘船才驶出港湾,航行于中世纪的海洋上。换作碟形世界的比喻,我们也可以说,那些巨龟到那时才明白自己为何承载世界而行。对于11世纪的心灵版图,泰勒花了不小的精力来描述,原因也在于此。著作、诗歌、书信、民间传说,凡是有文字留存的,他都善加利用。今日地理上的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等西欧各地,人们当时思想情感的共同特征,以及品性旨趣上的差异,他都做了详尽的刻画和对比。在他看来,那一时期的意大利仍然是中世纪精神的主要产地,法国的思想在比重上逐步增强,但在当时还不具备主导地位。德国才刚刚跨进中世纪的门槛,而英国呢,它还处在暴烈的斗争之中,基本上还不算进入中世纪。到了12至13世纪,局面大有改变。英国、法国、德国的城镇居民逐渐对中世纪的心灵世界产生了影响。这些靠手工业、贸易维生的人没有为精妙的思想、崇高的艺术以及迷人的文学做出什么贡献,但是他们无趣、虔诚而迷信的生活方式赋予了整个世界以柔韧和稳定,就像在脆而硬的生铁中添加了有助于可塑性和延展性的合金元素。不过泰勒强调了,在《中世纪的思维》中他并不专注中世纪的世俗观念,而是那个时代有见地的和建设性的精神。因此,除了对心灵版图的细腻刻画,他也注重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无论他们是达米安尼那样虔敬的隐士,还是蒙福特那样勇猛的女骑士。他们身上的宗教狂热、谨严思维和献身精神交织一体,映照出中世纪的崇高与残酷。在本书的第七编《十二和十三世纪的根本思想旨趣》里,泰勒对中世纪的思想情感做了精彩的总结。更精彩的是,他的总结是通过分析《神曲》的方式达成的。稍有遗憾的是,泰勒没有着力于中世纪的晚期精神。也许,比《中世纪的思维》成书略晚的《中世纪的秋天》(约翰•赫伊津哈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何以崩溃,巨龟为何逝去。
  •       ..历史图书的火爆,造成了该门类过度细分,专业型写作、普及型写作、故事型写作、娱乐型写作等彼此泾渭分明,都涌现出了一批成熟的写手。.....在普及型写作中,张鸣先生的《重说中国近代史》颇有《万历十五年》的风范,厚积薄发,感慨甚深。在专业型写作中,专史的出版是显著的亮点,如《留学丛书》、《中世纪的思维:思想情感发展史》、《世界妇女史》、《张作霖和王永江》等。在故事型写作中,《唐玄宗》等可能是这几年来最好的历史小说。相比之下,娱乐写作却在滑坡,因为新涌现出来的作者缺乏《明朝那些事》那样的才华与功力,除了油腔滑调外,他们对历史的研究往往失于肤浅。.......http://www.morningpost.com.cn/fukan/rwgc/2012-06-23/300772.shtml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fxpl/2012-06-23/content_6260416.html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史杜疲在这里大摇大摆地大骂译者想必自身功夫了得 铜头铁臂不怕车撞轮压 那就请你从上下册各举一例 错译的句子 并列出原文,给出你认为正确的译法 一证明你读过本书,二证明你确有高超译技 关于译序译后记没有就被说成是不好意思写并成了罪名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更无语 本人倒是真准备过一份后记,因该译稿被另一家出版社抢去排版好了又给三联抢回快速出的故未收 可找三联对质
  •     不错,唯一有些缺憾是书里字太大了,不习惯,不过注释很详尽!
  •     还可以,就是有些老旧。上海三联的这套书大都是翻译二十世纪初的老书,大概是因为版权期已经过了,少些麻烦吧。
  •     该译作之原作者系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法律学家,尤长于中世纪研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其笔甚美,堪称诗、史、识的集合典范。《中世纪的思维》原文甚美,更具深度广度,但由于作者的行文个性之故,遣词造句多有艰深之处,且因作者所学宏富,史实识见,洋洒拈来,同一主题时空跨度极大,非浸淫中世纪之域有年者不能举译。两位译者其中一位(赵立行教授)在中世纪领域耕耘有年,且多具该领域翻译经验;另一位(周光发老师)皈随主步,与中世纪之“信仰”世界尤其切近,且长于外语,亦具学术翻译经验。两位译者并具专业与语言之长,举数年之功,竭二人之策力,反复斟酌校核,终成读者眼前这两厚册。幸逢三联“人文经典书库”新版设计倡行,该译作装帧尤其是封面有显朴雅知性,相信有心者自会体觉喜欢。当然,再好的译作也问题难免。总之,我非常喜欢这套译作,并且相信:考虑到原文的艰深庞博,大多数读者(甚至包括一些专业学者)会倾向于需要一套尽可能近原文而又免却原文之难懂苦恼的中文母语译作。好书,推荐!
  •     很好的中世纪思想史,值得收藏
  •     這本書本身是很好的書,對中古時代性格類型的把握非常敏銳而犀利——但許多地方的翻譯靠不住。
  •     厚厚的2册!重重的2本!用纸不错!非常满意!!只是开本窄了点,不过作为海派书来说,性价比应该说是相当高了!值得抢购啊!
  •     : B80-091/5945
  •     太深奥了。只能看懂部分,挑着看的。
  •     为我打开了一道中世纪的大门
  •     现代欧洲的一切,皆发源了中世纪。但目前我们对中世纪的理解,还存在诸多偏差。尤其对中世纪人的生活、思维与情感,更是无从谈起。读这本书,尽管不能解答我们的所有疑问,但的却能够让我们有所感知与领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