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逻辑学》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简单的逻辑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300088532
作者:麦克伦尼
页数:134页

这是一本干货,但却不易看懂

最近在上一位很喜欢的老师开设的沟通课程,在和老师沟通中,我发现了一个自己平时沟通中的严重问题——逻辑不清晰。于是求教老师相关的书籍,找到了这本书《简单的逻辑学》,作为入门书籍。你会问,为什么不从《金字塔原理》去读,那本书肯定的写逻辑学的书里很经典的,但真正的情况是,作为从没了解过相关学科的小白,在第一遍泛读中我认为它的一些内容对我来说生涩了。学习一门学科,最好的入门书籍,肯定是教科书或者指南,但又不能让我看得发懵或者催眠,《简单逻辑学》就是这样一本不错的入门书。这本书挺薄的,当然不是那种“如来神掌”般十几页的小册子,只是相对于那些大部头书来说,它就一百多页,比起我大学时候的内、外科教科书,它显得秀气很多。这本书说的是逻辑学,而它的作者在写书的时候也十分的专业,以至于几乎没有外文书籍翻译时会遇到的逻辑不清晰的问题,表达到位,看的人不吃力。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要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需要搭建的思想框架。第二章阐述了贯穿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第三章则是论证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第四章探讨非逻辑思维的根源。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展开论述。内容实在太干货,所以在写读书笔记时,这本书我用的是思维导图的方式,完成后全书的脉络也很清晰。让我很惊奇的是,里面的原理与我读过的很多学科之间都有联系,难怪有一个说法,逻辑学是所有科学的一个敲门砖。你是不是也有过,说一件事,啪啦啪啦一大段,前言不搭后语,最后对方根本就get不到你的点;或者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论文,觉得自己有凭有据,最后请教老师却得到“逻辑不强,论证牵强”,那这本书你一定要看完,特别是最后第五章这28个逻辑性谬误,我反正的躺枪无数次了,但这部分也是我认为对自己最有用的部分,知道错在哪里才能找方法去改正对不对?

确实是小书!

确实如作者说的一样这是一本小书,总共也就130多页。虽然读完以后对里面所讲的那些什么什么逻辑原理还是不清楚,记不住。但是有些例子的讲解还是到位了,至少能让人们明白这所谓的逻辑学是什么,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说白了点,就是教你怎么说话没有漏洞。突然想起了律师这个行业,似乎他们那法庭上的答辩都是滴水不漏的,那么逻辑学一定都是学的很好。呵呵。。。

别把这本书的知识用在女朋友身上,相信我,你会死的很惨

书中的逻辑都很简单易懂,看完会有一种“这不废话吗?这谁不知道?这还用说吗?”的感慨,但把这些知识能够准确的运用在工作生活的问题中绝对没那么简单。逻辑是完全理性的东西,而人的复杂情绪会影响逻辑在生活中的运用,所以首先要淡定冷静,这是准确运用逻辑的前提。顺便提个醒,别和女人讲逻辑,更别把这书里面的东西用在你女朋友的身上。刚才笔者试图用书中的内容纠正女朋友聊天中的谬误,导致了很严重的后果。。。

一些笔记

“他们先做了,所以我们应该以牙还牙。”但是,如果他们所做的是错的,我们的行为就成了一种报复,双方都是错的也不能使这种行为立刻变成对的。 我们根据光波的波长来定义蓝色,但是当我们看到蓝色时,我们看到 的不是光波,只是蓝色。数字的经验不等同于数字背后所代表的性质 的经验。我们在纵容一种关于精度的假象,似乎只要性质被量化了,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它。 很多重要的事物都不能定量地来衡量,或许我们可以说最重要的事物都不能。例如爱、美丽、善良、公正、自由、和平,等等。我们 如何衡量它们?它们有多重?速度是多少?成本几角几分?试图将不需要量化的事物进行量化是对它们的亵渎。 当不能对某个论证做出合理回应时,我们会用这种策略,假装这个问题不值得严肃对待,仅仅是个可以一笑而过的问题。使人们嘲笑某个论证是反对它的强有力的途径。假设我受邀出席一个镇上的集会,要发表对教育业税收增加问题的意见。我本身是非常反对的。 一旦站在演讲台上,我就罔顾大会的首要目的,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向听众展示在学生时代,本地教育系统给我造成了多少无法挽回的悲哀与悔恨。透过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我成功地赢得了听众情感上的 支持,赢得了大家对增加税收无形的反对。

学逻辑的入门

第一章在叙述定义之后,讲了语言中的逻辑表述。第二章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形式逻辑的几大定律,而后继续讲述了逻辑命题。第三章开始讲述论证,但也只是从传统的形式逻辑角度做了基本的讲述。在后面有三段论的内容。第四章,讲解了非逻辑思考的一些表现形式。第五章继续表述了非逻辑思考的后果:谬误。全书主要叙述了思考和语言中的逻辑,有很多的定义,在定义的基础上阐述了现实生活中的逻辑的应用。最给我印象深刻的话是:逻辑作为高效思考的能力体现。在文章的开头,也正是本书想要传达的观念。作为基础的通识读物,本书语言易懂,作为最入门的基础较为合适。

简单而不容易

逻辑就是真理,那么真理是什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个词听起来很有煽动力,但是它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它到底是个什么生物?我看见了我眼前的电脑,那么我可以确定的说我眼前有一台电脑,但是这是事实,不是真理,真理在我们眼中应该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于是我百思不得其解,是不是范围太小,那定义大一点如何?比如说秦始皇是坏人?是的,对于匈奴,对于那些因为修长城而家破人亡的那些苦命人来说确实是坏到无解,但是对于秦军,对于秦始皇的家人,亲信来说,他又是天下第一好人了,我一直相信一句话那就是,没有所谓好坏,所谓好坏只是取决于你能否从中获益,所以由此看来,真理就是我们获利,至少是我们自己觉得,而且还伴随着真挚的情感。所以,看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作者观点有多精辟,内容有多新颖或者可读性多高多低,甚至不是他的错误到底有多少,而是我能从中获得什么,来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这就足以。

你值得换本别的书来入门逻辑学

我一开始读此书觉得很受用。但是,当我读到中部,觉得比较难读下去,放下了。时隔几年,逻辑能力有所提升后,再读此书,发现这书本来不是一本好的逻辑入门书。很多人觉得好,是因为我们多数人的逻辑能力是如此之差,即使是如我一样受过高等教育的所谓知识分子。因为书商的营销努力,我们面前突然冒出一本薄薄的通俗的讲逻辑的书,读起来不难,用起来实用,填补了知识和智力的大空白,由此就相当受用,内心相当好评此书。但恐怕,我们觉得眼前的馒头好吃,并不是馒头真有多美味,而是我们太饿了。即使是只教人古典逻辑(形式逻辑)入门,此书也不够合格,引用另一位豆瓣用户“尘”的短评:-----------------------读完就一个感觉“被忽悠了!”...这书不但侮辱了哈佛师生的智商,还侮辱了哈佛师生的智商....开始部分极力强调“真相”考察真实性,说眼见为实,那我们还见变魔术呢!.....排中律,同一律和矛盾律,觉得直接按照逻辑学导论上的方式来讲还清楚些,作者为了求“通俗”,反而整复杂了。还冒出了一个“万物存在都有理由”...这样不伦不类的什么定律。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解释为原因的四种形式...还有最后一部分的28个非逻辑思考分类严重没有标准,而且相互重合,如:以泪掩过,以笑饰非....以出身论英雄和权威,滥用专家意见...两者简单合并一下就行,读者智商不至于那么低。还有什么质的量化,逻辑学本身命题中就是将价值,情感这样的判断排除除去...简单的对真假命题及其推理过程做讨论。至于情感和价值判断对逻辑推理过程的影响,可以单独的通过心理学中的研究来讲。不过里面也有一些很中肯的建议,观念联系事实,术语要精确,中项不周延问题,前提与论证结构对结论的影响....总之,要么作者可能是一个大忽悠,要么出版社是可能个大忽悠...------------------------引用结束的分割线在美国书评网站goodreads上,本书原版得分3.69,成绩还行,然而最受赞同的排名第一的评论给它只打了2星,评语原文如下:------------------------再次引用的分割线The author's intent was to write a book that would be to logic what Strunk and White's The Elements of Style is to writing. Unfortunately I don't think McInerny succeeded. The book is organized nicely and is written clearly. That is the best I can say about it.Being Logical is an introduction to logic. I assumed this meant formal logic, but it actually consisted of a mix between formal and more practical informal logic. This made sense given its introductory level. However, what did not make sense were the author's faults in logic. McInerny places strong emphasis on true premises. At one point, they said,"If we start with a false premise, a valid (i.e., structurally sound) argument will only allow us to proceed consistently to a false conclusion. The adage 'garbage in, garbage out' applies nicely here."Anyone with a basic knowledge of logic can tell you a false premise can in fact lead to a correct conclusion. The most common example I heard in class was "Dolphins are fish. Fish live in water. Therefore, dolphins live in water." The logic is still sound, even though the premises is false, and the conclusion is true. It's obviously not a good idea to argue with obviously false facts, but that does not mean the logic is bad.The strongest, most useful section of the book was the last, fifth, section, where McInerny described common logical fallacies to avoid and watch out for. The rest of the book is mostly common sense or very basic formal logic. I would recommend the book to someone who needs a light refresher, but never to someone new to logic, as the author intended when writing the book. The premise of the book was good, but the execution was mediocre and occasionally the facts are just wrong.--------------------------我还要引用我觉得很有帮助的的豆油 Orion Dianae 的评论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3322175/------------------------------我找到的好的入门书1 《逻辑学导论》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267406/ 经典名著,目前有第13版,既有演绎也有归纳,既有古典逻辑也有现代逻辑。2 在Amazon书评上听人介绍,找到: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作者 Kenneth H. Rosen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125432/中文版《离散数学及其应用》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558200/目前已经有第七版只读第一章,就是逻辑入门。

太平凡

如前言中所说,确实是一本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书。虽说是属于逻辑学的科普读物,未免太过科普了点,加上拼音就可以是儿童读物了。全文并未对逻辑进行一个系统的讲解,更多的是基于常识作出判断,然后再在逻辑中寻找与之对应的观点进行契合,尤其是最后一章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简直就是杂糅的生活沟通常识小百科,放之四海而皆准,你甚至可以把这章叫做辩论中我们会犯的错误集锦。评分虚高。

全面理解需要人生阅历

书中的基本知识逃不出中学的充分必要条件以及集合论。个人认为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在于最后一章作者对非逻辑思维表现形式的总结,总有几种形式似曾相识(自己就做过反面那种反面典型)。不过稍嫌啰嗦,觉得有很多重复的,如果能更进一步分类就完美了。

简单的逻辑学(笔记)——合乎逻辑是要合乎真相

第一章 学习逻辑学前的思想准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遇到事情我们要认真观察,用心去看,用心去体会。要对事物、事件的特殊性保持足够的敏感。确认事实有两种方法。最可靠的一种是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第一手资料;如果不能亲自去体会,要严格考察间接资料的可靠性。观念是客观在人脑中的反应,即“意识”。它也是人类进行认知的工具。为了能正确的认识世界,我们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为此,我们要格外重视自己脑中的观念在外部世界的根源。确认事实,并不是在自己的脑中树立起某种观念,而是要绕过自己原有的印象,去直面客观事实。如果我们能从外部的世界中找到与观念对应的对应物,那么我们就确认了一个事实。观念可依据其内涵丰富程度划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复杂观念由于其内涵特别丰富,为了防止自己走入主观主义的误区,就必须涉及现实中与该复杂观念有关种种事件。观念最终要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词不达意,就要重新审视观念的外在来源,理清思路。逻辑学的基石是命题。所以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首先明确“命题是什么”,首先把命题描述清楚。还要注意,客观命题可以进行明确的真假判断,而主观命题则需要足够而充分的论证。还要切记:不要把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避免使用双重否定;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此外,模糊和多义是制约有效沟通的两个典型因素。模糊和多义的语言并不明确表达这个或那个特定的观念,而是游走于不同的观念之间。它们共同的缺点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无可争议的内涵。这样的语言很容易产生歧义。而避免产生歧义的方法是让你所运用的词语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反映出你的本意,以便读者或听众不用费心去猜测你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所有的逻辑推理,所有的论证,目的只有一个:找出某个事物的真相。 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其中,本体真相更为基础,它指的是关乎存在的真相。某个事物被认定是本体真相,如果它确实是,则必然存在于某处。逻辑真相仅仅是关乎命题的真理性。它是在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中自动呈现出来的真相。逻辑真相反映的是命题内容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所以,对真相的本质的理解就顺利成章地称之为符合论。另一理论融贯说,则从属于符合论。融贯说意指,如果一个命题与某个已经得到证明的理论或思想学说一致(相融贯),那它就是真的。我们应该注意到,依据融贯说得出来的结论可能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它所仰赖的基础并非客观世界中的现实情况,而是某种理论或思想学说;而任何理论或者思想学说都可能是错误的,或者已经过时,与现实世界并不相符。第二章 逻辑学的基本原理1、基本原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有4个。同一律:事物只能是其本身。排中律: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矛盾律: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基本原理是不证自明的,它是不能被证明的。它不是由某些前提条件得出来的结论,它的存在不依赖先行的事物。这是因为基本原理反映的是绝对基础的事实,它们是人类意识行动的首要基础。2、灰色地带及人为灰色地带灰色地带是指真相不能被清晰确认出来的情况。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事物有时候并不是黑白分明的。你常常会发现自己所处的境地不属于绝对意义上的黑或者白,它们没有明确的对立面。这仅仅说明你没有看清楚它们。不要将你主观上的某个灰色观念无限放大到包括整个世界,并且认为这就是世界的本来面貌。真相情况不明时往往会让人心情烦躁,避之唯恐不及,我们要设法避免陷入这种困境。但是,当你陷入了不确定的泥潭时,也不能丧失信心。要明白:或许现在你不能弄明白事物的真相,但是不确定的情况之所以可能出现,正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确定性的经验。负面只有在正面已知的情况下才可以被确认为负面,我们这里的负面就是不确定。因此,你可以知道确定是真实存在的。如果确定是可能的,那么你目前所不明白的事物最终总会水落石出。理论上说,克服目前经历的模糊状态,从而到达真相的那一天总是存在的。3、万物终有其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有理由。作为理性的动物,我们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我们所做的探寻工作遵循如下原则: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这就是说,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将在结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当我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不能直接指导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通过评估结果的性质,我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的探寻方向。4、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一定要探寻到根本原因,否则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有时,我们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仅仅是因为我们懒惰,没有充分地研究;有时则是耐心不够在作怪。对于要做的事情,我们总想着用最快的,一劳永逸的办法来解决,殊不知,问题的根源还在原地嘲笑我们。5、区分原因事物的原因除了动力因,还有目的因、质料因和形式因的存在。不是所有类型的原因都可以根据因果关系应用到所分析的事物上,但是针对某个事物,可以确认的原因类型越多,我们对事物理解得就越深刻。目的因,对于行动来说,就是运动的目的;对于客观事物来说,就是它的功用。质料因是组成事物的具体材料。形式因是决定一个事物是此非彼的特殊性质。最好的工具握在不合格的人手中,也不会出现最好的结果。请注意:一个合格的主要原因,即使配上一个劣质的工具,也可以有所成效;但是一个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即便是配上一个最好的工具,却也永远都打不到目的。6、定义术语定义术语,是避免语意不清和模棱两可最有效的方法。定义术语,其实定义的是术语所代表的客观事物。定义的过程,是我们根据特定事物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方式,给它一个精确的“位置”的过程。要尽可能严格地划定它所代表的事物的边界。逻辑上定义术语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将要定义的术语放入最相近的类别当中;第二步,确定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不同的特性。逻辑定义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揭示了所定义事物的本质。然而,当我们对一个事物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不能抓住其本质时,这样的定义我们往往难以做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描述来宽泛地说明事物。好的描述是将一个事物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尽可能完整详细地描述出来,其作用在于它可能会揭示出一些关于事物本质的线索。7、直言命题最有效的论证,其结论都是直言命题,清楚明确地告诉我们事物的真相是什么。直言命题是最有效的辩论,因为它提供给我们的是确定的信息。我们能否说出直言命题取决于我们是否真的掌握了实际情况。切记要谨慎。一个命题可能在形式上是直言命题,但实际上它所表达的内容仍然可能不对。8、普遍命题使一个普遍命题成立要满足以下条件:(1)它所陈述的事物是真实的;(2)适用于整个类别。当我们不想涵盖类别中的所有成员时,必须明确的加以说明。明确的语言表达在普遍命题中很重要,因为它能避免听众产生可能的困惑。有些人会故意省略定语,因为他们希望听众可以默认定语是所有的,而无需直接表达。普遍命题有两种形式: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全程命题,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很明确。它们或肯定或否定了某个类别的所有事物的某种共性,没有例外。特称命题,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不对其类别的所有个体发生作用。通常它会被定语“一些”所限定。只要命题中不是包括类别中的所有成员,它就是特称的。无论部分是大是小,部分只能是部分。特称命题通常都是模糊的,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量精确地描述你的命题。第三章 论证:逻辑学的语言1、建立一个论证逻辑推理的基本步骤,即推理的过程,就是根据已知正确的第一个观点,推断出第二个观点,而第二个观点之所以正确,乃是由于第一个观点的正确。推理的过程构成了论证的核心。如我们所见,论证是由命题组成的,推理所关注的观点是由命题来表达的。论证可以是错综复杂的,这主要是因为它可能会包括许多命题。但是,每个论证,无论它在形式上是多么复杂,本质上都是极其简答的。每个论证都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前提是一个支持性命题,它是一个论证的起点,包含着推理的出发点所依靠的基础事实。结论是被证明的命题,它在前提的基础上得出,并为大家所接受。复杂论证通常包含大量的前提,而且各前提之间往往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关系。你可以有一整套相互关联的前提,其中一个可能建立在另一个前提之上,所以要摆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最有效的论证总是试着得出最简单明了的结论。最简单的论证由两个命题组成,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或者称为一个支持性命题和一个被证明的命题。通常,论证的上下文就能告诉我们哪个是前提,哪个是结论,但是这里我们常常给命题附上“逻辑指示词”,以便分清前提和结论。对于前提来说,常见的逻辑指示词:因为、既然、由于对于结论来说,常见的逻辑提示词:因此、所以、从而还有许多更详细的表述方法,表示前提的如“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表述结论的如“我们有必要这样做”,等等。前提是论证的基础,正确论证有赖于正确的前提。所以一个正确论证的第一步,就是要确认前提的正确性。仅仅保证前提的正确对一个有效的论证来说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保证这个前提可以得出最终正确的结论。2、从全称到特称全称命题的特点是,如果它为真,那么这个说法适用于同一类别中所有特定的个体。从全称到特称的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所蕴含的必然性是非常简单的。如果我们知道某个结论是对整个类别成立的,那么它必然对这个类别中的任何部分都成立。3、从特称到全称从全称到特称的论证过程确保了结论的必然性,从特称到全称则不然。对部分有效的结论,我们不能可能地说对整体也都成立。在一些例子中,从特称到全称的论证过程会得出明显是错误的结论。因为不是仅仅有正确的前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前提对结论来说必须是充分的,这恰恰是特称前提所不能提供给全称结论的。整体包含部分,但是部分不能代表整体。那么特称前提和全称结论中间存在合理的通道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们能够保证结论包含的范围完全落在前提的范围之内。在不能做出确定的结论时,我们可以做出可能的结论。换句话说,这个从特称到全称的过程,必须是谨慎的。仅仅因为某些特征适合于整体的某个部分,就声称这些特征也必然适合于整体,这是明显的谬误。但是这种谬误人们常常避免不了,所以在面临类似的情况时应加倍小心。以偏盖全是人类的某种天性,尽管这并不是什么好事。4、断言从语法上看,每个命题都包括一个主项和一个谓项。主项,是我们所要言说的对象,而谓项则是我们对此对象所说的一切。断言是将谓项附着于主项的观念连结过程。如果说断言是将观念聚合并配对的过程,那么测试断言的正确性就在于聚合在一起的观念是否在实际中相互切合。如果观念在语法上的连结反映了现实连结中的客观秩序,则这些观念是切合的。正确断言的结果,是我们能得出正确的命题和结论。反过来说,错误断言也会导致荒谬的命题。5、否定命题肯定命题在观念之间搭建桥梁,将不同的观念连结起来;否定命题则相反。全称性否定命题完全隔断观念之间的连结;特称性否定命题则是部分隔断。当我们所一个命题成立或者不成立时,我们只是在说它是真还是假。所以,命题不成立,仅仅是说它是假的。命题的真假与它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没有关系。当我们运用逻辑语言讨论一个命题的性质时,我们所说的就是它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有时,否定命题的意义难也捉摸,我们必须十分小心。当使用它们时,应确保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和命题中所表达出来的是同一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都能同样清晰地说明同一个事物,最好是选择肯定结构的命题。肯定命题更加直接有力,这是所有肯定命题的共同特征。因为它强调的是这个东西是什么,与强调这个东西不是什么相比,它传递的是正面的结果。否定命题则会引导我们去思考命题的反面是什么。在逻辑论证中,清晰性是要最先考虑的,但是当我们在肯定命题中夹杂否定的元素时,混淆的土壤就产生了。然而,在用语选择过程中,我们并不希望仅仅出于逻辑严谨性的考虑,就完全将较委婉的否定命题排除出去。我们要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可以选择那些不那么伤人的语气,从而得到人们更多的友善。6、比较没有比较,观念就不可能产生。正是通过比较这种精神活动,我们才能辨别事物的异同。当用命题将一个观念(主项)同另一个观念(谓项)相连结时,它是人脑所做出的最基本的比较语言表达。我们所说的“判断”是一种精神活动,它通过观念的联结使我们可以对所处的客观世界做出连贯的陈述。由于判断是命题的基础,所以我们所说的适用于命题的一切原则,也必然在判断中适用。如果一个判断所揭示的观念之间的联系真实反映了客观世界中的关系,那它就是正确的。在“部分相似,部分不同”的判断中,相似和不同永远没有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可能同多于异,也可能相反。但是,无论差异有多大,它们都公平地来源于对可观察到特性的认真比较。要对比任何两个事物,特别是庞大复杂的事物,像历史事件之类,要谨记不能仅仅因为在比较时,我们注意到了很多相似之处,就鲁莽地提出诸如“这两个事件很相似”之类的结论。问题的关键并不是相似特征的多少,起决定作用的是这些相似特征的重要性。如果一个性质揭示了事物的本质,那么它就是重要的,它揭示了事物本身的特性。如果一个主要特性被遗漏,那么即使有大量相似的其他特性,也不能做出可靠的比较结论。7、比较和论证通过比较和类比得到的论证结论不是必然的,但是它极有可能。基于两个事物拥有大量相同特性的事实,当其中一个事物具有其他某个特性时,很可能另一个事物也同时具有。8、正确论证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和形式。命题的真实性是论证正确的必要条件。这个原则已经被寄予足够的重视。下一个问题是论证的有效性。只有结构正确的论证才能有效,换句话说,结构的合理性是论证正确的必要前提。联言论证、选言论证的原理同数理逻辑。条件论证:条件论证的可靠与否取决于人对论证中前提与结论的了解程度及它们的联系方式。如果论证的因果关系十分脆弱,就此下结论就是草率的。条件论证是具有前瞻性的,可靠的语言来自于对过去事实的积累。9、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根据是,首先确定某一部分是属于整体的,然后得到某一部分的组成成员也是属于整体的。10、事实命题,价值命题以价值命题为前提的论断,永远不能如以事实为前提的论断那样,有确定的评判标准,因为价值的评估永远会受到挑战。但是也并非所有的价值命题都不稳定。评判价值命题稳定性的标准,是它与建立起它的客观事物的关联程度。价值命题所依附的客观事物约束广阔坚固,它本身就越可靠。结论必须反映前提的“质”和“量”。

简单的逻辑学 读书笔记

简单的逻辑学 读书笔记没有我想象得精彩。读完了它的电子版。这是一本对逻辑学原理和如何运用的应用工具书。对逻辑学原理的解释有些生硬,而论证方法和手段的阐述比较简单、基础,属于逻辑学入门书籍。全书分5部分:1. 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元素,是后面内容的基础。2. 逻辑的基本原理(重点)3. 运用逻辑进行论证(重点)4. 产生非逻辑思维的原因5. 逻辑上的各种谬误--非逻辑思维的形式。逻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论证,因为逻辑推理的具体形式是论证,推理的成败取决于论证的好坏,而一个论证要包括很多方面:1. 假设 + 结论构成了基本的论证方式。2. 全称命题、特称命题以及否定命题。前者是对范围对象的限定。尽量少用否定命题,因为它容易产生混淆的概念。不是正面肯定事物的特性,而是反面否定强调不具备什么特征,无法揭示事物本质。3. 断言:一个命题有主语和胃语构成,将谓语附着在主语的聚合过程称为断言。比如有一个命题:狄更斯是作家,作家对于狄更斯是一个正确的断言。正确断言可以推出正确的命题和结论。“断言”只是一种学术术语,对于实际逻辑推理没有帮助。4. 类比论证:A和B具有大量相似特征,当A具有独有特征x时,可以认为,B也具有特征x。利用两者的相同点,基于相似点较多的两个事物,当其中之一具有某个特性时,很可能另外一个事物也具有。5. 正确有力的论证:必须有真实的事实(内容) + 良好的论证结构(形式)。逻辑学基本论证结构:1. 连接论证 A & B 为真 ,A为真,且B为真2. 选择论证(两者具有互斥选择性) 大前提A | B 为真,小前提A为真,=> B为假3. 条件论证。 A->B, 因为A,所以B。值得注意的是:有了有力的论证,还不足以保证结论的正确,因为错误的前提(假设) 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即使论证完美。同时,有了正确的前提,还需要前提和结论保持一个紧密的关联关系,否则牛头不对马嘴,前提对论证结论毫无功用。以上论证方法均是演绎论证,从前提到结论。归纳论证从特殊性,推广至普遍一般。有力正确的论证要保证:1. 前提可靠,2. 前提与结论高度有联系性,是否支持给出的结论。也就是前提的支持力度。非理性思维的几种表现形式:1. 怀疑论:一切都是值得怀疑的,没有真相可言。2. 不可知论: 不否认真相的存在,但是我们一切的探究相对真相而言都知之甚少,无法获取真相。3. 不要直接依赖和调动情绪进行判断,思考,要努力通过理性发现真相。4. 情绪完全主宰辩论和逻辑推理。成为击倒对方的重要谬误:窃取命题。或者是循环论证所有在桌边的人都在喝茶。Jim在桌边。Jim在喝茶。看出来了么,大前提就包含了要论证的命题。

中国人写的《推荐序》是全书“亮点”

第五页开始的“推荐序”:《注意素质,学点逻辑》,这篇放在正文之前的文章,我看其本身就是一个逻辑学的反面案例。大家读完了这本书之后不妨拿这个文章练练手,挑挑语言不严谨和逻辑错误的地方。应该很有趣。该文作者,用心良苦,用心良苦啊。

简单的逻辑学 简单评

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看的时候有股强烈的感觉挥散不去,如果你从小到达好好学习数学,高数,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和概率论的话其实这本书对你来说可能用处不大,没错就是各种数学的知识小集合,可能初读晦涩,牢记心中,记得常常回想,往后的日子里如果你想和别人争论的话,你会很感谢这本书的。(建议撕逼时候用)。

内容简介

《简单的逻辑学》【美】麦克伦尼 著力图改造一个实践者,非创造一个理论家论证的有效基本原理、逻辑语言、非逻辑思维的根源、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三段论逻辑学的四个基本原理:同一律 事物只能是他本身排中律 非是即非,没有中间状态,没有纯粹的变化,变化是事物的变化充足理由律 任何事物存在都有其充足的理由矛盾律 同一时刻,事物在同一方面不可能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首先,基本原理是不证自明的;其次,基本原理是不能被证明的。『自己』灰色地带 是情况不明,条件不充分所造成的。万物终有其根源原因分类:动力因、动机因、材质因、形式因定义术语:1、将其放入最相近的类别中;2、确定其与同类中不同的特性。 人是理性的动物。直言命题普遍命题逻辑推理 论证 命题(前提、结论)为使论证有力, 必须关注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归纳推理 (可能性的结论) 、演绎推理(必然的结论)重视、对事不对人、减少感情因素

书虽小,但可给己抛砖;理论可先充实点,贵在实践先行

这本书看了有段时间了,今天总算下了个决心看完他。体会如题,笔记如下。第一章: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1.全神贯注:轻易想当然。2.确定事实(事实-实地考察;事件-需要论证)。3.观念:对其对象的客观反映,有分谬误。5.人的认识:1)客观存在2)大脑反应3)语言交流。6.有效沟通:换位思考,完整句子。10.真相分为本体真相和逻辑真相。其中逻辑真相分为符合论和融贯论。符合论为真相对本质的反映,融贯论为对已知命题是否一致的证明。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1基本定律:同一律:事物只能是本身,独一无二。排中律:是/非,无中间状态。充足理由律(因果原理):充足理由。矛盾律:不能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是那样。 Controdiction=contra+ decere 相反的讲话。4.问题本源:四因论:动力因,目的因,质料因,形式因鸟笼(弗莱德制造-动力;松木、钉子-质料;鸟笼外形-形式;养鸟-目的)6.定义术语:1)最相近的类别里2)与同类不同的特性描述7.直言命题:直接叙述命题。8.普遍命题:1)事实2)适用整个类别/普遍命题也分为全称和特称命题。第三章:论证 逻辑学的语言1.论证:1)前提2)结论3)推理证明的结构3.全称可证特称;特称不能证全称8.正确论证:1)联言论证(和): A۰B / 所以A,所以B。2)选言论证(或):AvB / A,所以—B;B,所以-A;-A,所以B;-B,所以A。3)条件论证(假言):A→B/ A,所以B;-B,所以-A。10.三段论:每一个M都是P,每一个S都是M,每一个S都是P。(P(M(S)))。中项不周延:中项至少有一项是不周延的,才能保证三段论的成立。--逻辑错误不周延即指特称,周延即指全称。论证分为归纳和演绎(推理)两种方式。第四章:非逻辑思维的根源怀疑论;不可知论;玩世不恭,盲目乐观;眼界狭窄;情感和论证;推理的原因;不争吵;真诚的局限;常识第五章:非逻辑思维的只要形式1.否定前件: A→B/ -A,所以-B。2.肯定后件:A→B/B,所以A。3.中项不周延:中项至少有一项是不周延的。4.偷换概念:(M-P,S-M,S-P)→(M-P,S-Q,S-P)。5.窃取论题:避免论证。6.虚假假设:避免论证。8.误用传统。10.民主谬误。 --文革十年?11.对人不对事。实际操作很难,需要从小养成不情绪化的习惯。13.滥用专家。何为专家,现为人后为大家才可称为专家。一方面现代社会专家的称呼也世俗化了,另一方面普通人对泛滥化的信息也缺乏甄别了。需要从小培养怀疑和分析的习惯。15.出身论。24.以先后论因果。后续计划:1. 巩固今日之学。2. 网络搜索逻辑学习题进行练习和加深理解。3.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和逻辑知识结合理解。4. 最好自己出些逻辑论证题目(宏观/微观/管理等题材均可),作文练习,谁能帮我出题呢?谢谢!

深沟上的桥:与逻辑学的第一次简单接触

活了一小把年纪之后,我才突然发现自己有很多事情做迟了。比如,人到中年才晓得财富的重要;比如,年近半百才想起来学习逻辑。没早想到要多挣钱,完全在于我的愚钝;但没有早点学习逻辑,就不能全怪我——我读了十几年的书,老师从来没有教过什么是“三段论”。这也不能全怪老师,我们中国向来就没有逻辑学——中国古代的圣人几乎穷尽了一切真理,但他们偏偏忘记了发明逻辑。圣人们也不是忘记了发明,其实他们是不需要发明。他们依靠直觉、顿悟,直抒胸臆地寻找真理,什么推理、论证统统不需要;只要福至心灵,答案往往脱口而出。翻翻四书五经,里面圣人说的全都是答案,一句话顶一万句;这些答案怎么来的,圣人们自己不在意,也没有人关心,后来人只要记住这些标准答案就行了。圣人如此,老百姓呢?好像也不需要——他们没有什么需要证明、也没有地方需要说理。中国有三纲五常,谁老大谁说话算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哪有你有讲理的份?中国老百姓哪怕是打官司也不需要说理,到衙门里面去告状,谁对谁错由官老爷来判。黎鸣先生说过,只有一个讲理的民族才需要逻辑,一个不讲理的民族根本就不需要逻辑。这话听着刺耳,但并不是胡说八道。现在怎么样了呢?我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现在的学校依然不教逻辑学,除非你读的是西方哲学系。确实,逻辑和麦当劳一样,是西方的一种发明。和东方人不同,西方有一种理性传统,他们什么都喜欢推理、证明一番,甚至连上帝都需要逻辑证明。中世纪的神学家阿奎那一个人就提出了五种关于上帝的证明。推理、论证是一种理性活动,必须有一种方法来作为保证。这种方法最初是由亚里斯多德(这位老先生后来被称为“西方逻辑之父”)发明的,叫做逻辑。从此之后,随着喜欢说理的人越来越多,逻辑这种方法也越来越完善。在这个武库中,不断有新东西添加进来,除了形式逻辑之外,还有数理逻辑、符号逻辑……许多杰出的西方头脑都为此做出了贡献,比如培根,康德,弗雷格,还有罗素。 和麦当劳不一样的是,喜欢逻辑的人并不多;我也是最近看了一本《简单的逻辑学》才知道这些的。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逻辑教授麦克伦尼;为了不把我们吓跑,他删繁就简,把逻辑这个大学问说的很简单。麦先生说,逻辑的原理很简单。逻辑(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最基本的规律只有四个。第一是同一律。意思是,什么东西就是它本身,不是别的东西,如果用符号(逻辑学家就喜欢用代号,很多人看了头皮发麻,这里引用的是最简单的符号)表示,就是:A是A。第二是矛盾律。就是说互相矛盾的东西不可能同时为真,必有一假:A不是非A。第三条叫排中律,和矛盾律相反,就是说互相矛盾的东西不可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A或者非A。还有一个叫充足理由律。这个原理是说,天下的事都有存在的原因。毛主席那句关于无缘无故的名言,应用的就是这个原理。麦先生还说,逻辑论证的形式也很简单,只有两条——演绎,归纳。从一般推出个别就是演绎,从个别推出一般就是归纳。例如,你从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判断某一只乌鸦是黑的,你就是在演绎推理;你看到一只乌鸦是黑的、又一只乌鸦是黑的……许多只乌鸦是黑的,你判断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你就是在归纳推理。麦先生说这是简单逻辑学,看来还真不是谦虚,这里确实没有令人震惊的深奥东西。恐怕有人看了会偷笑,这算什么原理呀?谁不知道A就是A!我没有笑,据我所知,许多人其实并不知道A就是A。我太太就是典型例子。她经常振振有词地说,我是好人,我从来不做坏事;你反对我,你就是坏人。因为不懂逻辑,所以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犯了“循环论证”——把结论A当作前提B——的逻辑错误。麦先生把逻辑学说得这么简单是为了引诱这些外行。其实逻辑一点也不简单。简单的只是它的原理,而不是它的威力。据说,正是有了这种简单的逻辑,西方才有了哲学,才有了科学,才有了今天独步天下的文明!这是不是真的我不敢妄加评说,但我可以在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比较。我们知道,在事实与真理之间,或者用逻辑的话说,在前提与结论之间有一条很深的鸿沟。如何跨越这条深沟,东西方的古圣人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我们的圣人是一跃而过。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什么“学而时习之”,就“不亦说乎”?他没有说明,他只是直接说出“说乎”结论。而亚里斯多德的结论是用另外的办法得出的。比如,他说苏格拉底是要死的,为什么要死呢?因为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从前提到结论,他没有纵身一跳,而是在深沟上搭了一座“三段论”的逻辑之桥,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们看得见、也学得到。有了他搭的这座桥,我们每个有理性的人,只要愿意,谁都可以一步一步沿着它走向彼岸。相比之下,对孔圣人我们就只有敬仰的份了。他是圣人,可以凌波微步直接跳过来;我们是凡人,不得要领,只能望沟兴叹——既不晓得别人是怎么过的沟,也不晓得自己如何过这个沟。把逻辑比作一座桥、当作一种工具,也许本身就不很逻辑。但作为一个门外汉,我确实找不到更逻辑的办法,权且当作是学习麦先生的简单主义的一个尝试吧。确实,在这本薄薄小书里,就如何使用逻辑这个工具,麦先生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很有用的要领。作为工具,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用它来干什么?对此,作者说得非常明确,逻辑学的“全部目的”就是一个,找出真相。逻辑本身不是目的,逻辑来源于现实,逻辑要反映现实。换言之,如果你不是为了发现真理,你即使把逻辑搞得滚瓜烂熟也没有意义。逻辑是用来讲理的、论证的。不打算讲理的人、存心骗人的人是不需要学习逻辑的。作为工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用。任何一种工具本身都有自己的问题。逻辑也不例外。比如归纳,它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得出结论,但并不能保证这个结论完全正确。前面提到,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归纳出“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结论,但这个结论是绝对真理吗?不一定,因为谁都不可能看到所有的乌鸦,只要有一只白乌鸦,你的推论就玩完。即使逻辑是完全有效的,依然还是有问题,工具都是双刃的,逻辑可以用来讲正理,也可以用来讲歪理。这本书的作者专门用两章的篇幅,列举了种种讲歪理的谬误。比如,偷换概念,滑坡论证,恶性循环……看过这些谬误之后,我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妈呀!难道我听到的那些振振有词的道理,许多都是没有逻辑的鬼扯?比如,我以前只要看“毫无疑问”,“毋庸讳言”,“不言而喻”,“事实已经证明还将继续证明”……诸如此类的话,就马上肃然起敬、点头称是。现在才知道这种说法是缺乏逻辑的“独断论”,它违背了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言而喻的事情;任何一个观点,都必须提供证明。还要说明的是,逻辑这个工具也不是万能的。不管你的逻辑水平有多高,谈情说爱、夫妻吵架时千万要慎用。如果你太太抱怨说:如果不是当初瞎了眼下嫁你,她早就是富婆了。你千万不要反驳她犯了“虚假假设”的逻辑错误,因为爱情是没有逻辑可言的。当然如果运用得当,好处还是大大的。我学逻辑没几天,我就成功地运用逻辑为我家省了一大笔钱。那天,我太太看到电视里的化妆品广告,也要买。我马上运用刚刚学到的逻辑知识开导她:李冰冰用这种化妆品变白了,你怎么能断定你用了也会变白?电视用李冰冰做广告,从逻辑学上说,这是一个不完全归纳。一个特例,根本不具有代表性,绝对不能推出普遍真理。太太被我的逻辑学所折服,立马打消了买高档增白霜的念头,继续用她的“大宝”。当然,我学习逻辑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让我太太安心用“大宝”,这只是意外收获,我的真正意图是:防止自己轻易受骗。现在,有很多说理的、宣传观点的、推销思想的人,根本不懂、或者压根不打算懂、或者故意装着不懂逻辑。他们为了推销自己的观点,常常混淆是非,甚至胡说八道。这就逼迫我们这些聆听者、被灌输者必须要晓得一点逻辑。否则,我们被忽悠了还不知道是怎么被忽悠的。我举一个例子为证,老板经常勉励我说,是金子总会闪光。假如我不懂逻辑,我会很高兴,哇,老板说我是金子呢。如果我懂逻辑,我就会发现,老板也许是在忽悠我——他错误地应用了类比逻辑。我是人,不是金子,金子永远不老,而我会越来越老,人老珠黄,什么光也闪不了啦。所以,面对这个众声喧哗的世界,即使我们不打算证明什么,或者反驳什么,懂得一点逻辑还是有好处的,因为我们需要识别谬误。在这本书的扉页,还印了毛主席说的一句话: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不知为什么,这句光辉语录没有像其他的语录那样家喻户晓,一句顶一万句。否则,我也不至于到现在才学习逻辑学,我后悔的事情也可能就少了一件。这是题外话。(读《简单的逻辑学》D•Q•麦克伦尼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版)

不错的科普入门

书的好坏因读者的水平和目的而异,本书作为寻求真相及避免谬误的常识性逻辑入门还是不错的。附一个思维导图:http://hi.baidu.com/chaos_xu/blog/item/d2d8b22186cc69124d088d33.html

预防逻辑的陷阱

今天扫了几本逻辑学的书,个人觉得 简单的逻辑学 和 简明逻辑学导论 还行逻辑学正向部分很简单,无非的就是数学上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等,数学的论述要比逻辑学简单、清晰的多。个人认为逻辑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逆向部分,总结了一些错误的逻辑,简单逻辑学那本书比较清晰,简明逻辑学这方面说的多但是分类和翻译都不好逻辑学的主要错误有2类:第一类反击对方的错误逻辑:(都不是从观点本身反击的)1.扭曲对方的论证过程2.人身攻击3.混淆情绪与逻辑第二类是证明自己观点的,但是逻辑错误(都是论证过程有问题),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个:1.循环论证2.不能肯定不算否定3.转移论点4.过度引申5.假因果 等等书中例子比较多,而且逻辑学跟统计学也有交叉,很多因果论证是要通过统计学来做的总之,逻辑学比较重要,个人认为最大的价值在于发现别人和自己的逻辑错误,属于逆向思维的一种吧

向逻辑迈进第一步

虽然这本书写的只是有关逻辑学的浅层简单的东西,但是对于一个只知道“逻辑”这两个字怎么写,其他一无所知的人来说,确实是向着逻辑迈进了第一步。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逻辑这门学问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而不是把它当做一门专业学科狠狠研究。所以,学习这本书并且会用足以。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精华内容的摘抄:一、逻辑学的基本原理1基本原理同一律:一个事物只能是其本身,比如苹果就是苹果,它不是葡萄。排中律: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状态下地判断都要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实理由。矛盾律: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2、灰色带及人为灰色带灰色带:真相不能被清晰地认识出来→有时候事情并不是黑白分明的避免将自己主观上的灰色概念无限放大。负面只有在正面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被确认为负面。3、万物终有其根源充足理由论→万物终有其根源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我们确定某种细菌是引发某种疾病的原因,那么我呢就可以通过小妹细菌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4、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探寻根源→每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结论反映根源特性原因往往是一系列的,不要半途而废A→B→C萨姆闻到厨房有一股腐烂物的气味。通过观察,他发现气味来自于水槽下面的一只桶里,哪里盛满了散发着臭味的水。一旦他倒掉桶里的水,臭味就随之消散。但是,一会儿工夫,桶里就会再次盛满带臭味的水。现在,如果萨姆不断地通过倒水来解决问题的话,我们谁都不会夸他聪明。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找到漏水的管道,并且将它修好,因为它才是不断积水的根源。5、区分原因四因论:动力因、目的因、质料因、形式因6、定义术语逻辑上定义术语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将要定义的术语放入最相近的类别当中;第二步,确定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不同的特性。例如:正义第一步:“正义是一种社会美德……”第二步:“……通过正义每个社会成员得到其所应得的一切。”分析:“社会美德”是我们所要定义的术语所归属的类(最相近的类),因为它给了“正义”准确的一半性描述。对于这个术语来说,诸如“矿藏”、“协会”、“活动”等显而易见是错误的。而类似于“概念”、“现象”、“事件”等类又太过于宽泛,它们都缺乏近似性。但是,当“正义”被列为社会美德时,它就不是唯一的了。那么,什么可以把它同别的社会美德,例如“礼貌”、“慷慨”、“宽容”等区分开来呢?于是在定义中,我们又指出了它作为社会美德的独一无二性,非常精确。7、直言命题最有效地论证,其结论都是直言命题,清楚明确地告诉我们食物的真相是什么。8、普遍命题普遍命题→两种形式: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一个普遍命题成立要满足一下条件:(1)它所陈述的事物是真实的;(2)适用于整个类别。二、论证,逻辑学的语言1、建立一个论证最简单的论证由两个命题组成,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2、从全称到特称如果全称命题是正确的,那么这个说法适用于同一类别中所有特定的个体。即全称→特称所有狗都是食肉的→一些狗是食肉的3、从特称到全称如果特称命题是正确的,但这个说法不一定适用于同一类别的所有群体。特称→全称一些女性是母亲→所有女性都是母亲特称到全称这个过程必须是谨慎的。4、断言断言是将谓项附着与主项的观念连接过程。每一个命题包括一个主项和一个谓项例如:莱瑞尔是经理助理→莱瑞尔是主项,经理助理是莱瑞尔的谓项。正确断言的结果使我们得出正确命题和结论。5、否定命题全称性否定命题是完全隔断观念之间的联结:没有一个哲学家是永远正确的。特称性否定命题则是部分隔断:一些纽约居民不读狄更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都能同样清晰地说明同一个事物最好是选择肯定结构的命题。6、比较当我们比较两个事物时就会发现它们或者完全相同,或者截然不同呢,或者部分相似。在对比两个事物的过程中,这两个事物是不是很相似,关键不是相似特征的多少,起决定作用的是这些相似特征的重要性。7、比较和论证以比较为基础,一个最普遍的论证形式是类比论证(类比是两个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关系)。论证概要:A具有特性R、S、T、U、V、W、X和Y。B具有特性R、S、T、U、V、W、X和Y。A具有特性Z所以,B也具有特性Z。结论不是必然的,但是它极有可能。两个事物拥有大量相同特性的事实,当其中一个事物具有其他某个特性时,很可能另一个事物也同时具有。类比只适用于我们不能直接证明B具有特性Z的时候。8、正确论证 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和形式。三种简单的论证形式:联言论证象征性表示为A·B,A和B都是完整的命题。A·B可以作为一个论证的前提,由此可以得出两个有效结论。选言论证象征性表示为:AvB,A和B都是完整的命题。A和B相互排斥,不能同时为真。9、条件论证包含“如果A那么B”结构的论证。A实现了B必然能实现。A→B-B→-A例如:如果路易斯在跑步,那么他一定在移动。路易斯在跑步→他在移动路易斯没有移动→他没在跑步在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条件论证中,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越紧密,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条件论证是具有前瞻性的,可靠的语言来自于对过去事实的积累。10、三段论每个M都是P 大前提每个S都是M 小前提所以,每一个S都是P 结论三段论的依据是,首先确定某一部分是属于整体的,然后得出某一部分的组成成员也是属于整体的。11、前提的真实性12、前提的相关性13、事实命题,价值命题以价值命题为前提的论断,永远不能如以事实为前提的论断那样,有确定的评判标准,因为价值评估永远会受到挑战。评判价值命题稳定性的标准,是它与建立起它的客观事物的关联程度。价值命题所依附的客观事物越是广阔坚固,她本身就越可靠。14、论证结构不是论证理想结构的结构,是无效的,因为它不能保证结构的必然性。但是你也可以利用这样的结构造出正确的论证,只是这样演绎出来的结论是可能,不是必然。15、结论必须反映前提的量命题的量指的是它是全称还是特称的。命题的量取决于它的主项。结论中的某项的量不能超过前提中同一项的量。16、结论必须反映前提的质命题的质是命题本身的表现形式是肯定还是否定。如果论证中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前提至少有一个是肯定的。例如:没有宾夕法尼亚居民是加利福尼亚居民。所有的斯克兰顿居民都是宾夕法尼亚居民。所以,没有斯克兰顿居民是加利福尼亚居民。17、归纳论证区分归纳论证和演绎论证的方法是:演绎论证得出的是必然性结论,而归纳论证只能得出可能性结论。演绎论证的基本原理是:从一个我们知道为真的命题(大前提)开始,经过抽丝剥茧的分析(通过小前提得到结论)得出原始命题后隐含的是什么。归纳论证:偶然观察到某个现象→假设→为了证明现象具有普遍性收集证据→得出结论18、评定论证只有充足的命题可以得出结论19、构造一个论证前提必须符合两个标准:真实、有力。清晰合适的语言非常重要三、非逻辑思维的根源1、怀疑论2、逃避性不可知论3、玩世不恭和盲目乐观主义4、眼界狭窄5、情感和论证6、推理的原因7、论证不是争吵8、真诚的局限性9、常识

简明的逻辑学入门读物

上学的时候从来没学过逻辑学,现在想学的话也没有很多时间研读大部头图书。这本书介绍了基础的逻辑学概念,既简单又好懂,还是可以有些收获的。包括命题和论证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常见的论证错误等等,列举的例子也很恰当、简单。偶貌似只能看下去这种快餐书了。

一本逻辑学的启蒙读本吧。

这本书算是一本逻辑学的启蒙读本吧,比较适合没有任何逻辑学基础,又比较怕厚厚教材的人。可能是我在看这本书之前已经在网上看过了一整套的普通逻辑学教学视频,书上的逻辑学的基本原理,逻辑学的语言和非逻辑学的表现等一些东西在上面都有讲解,而且其他地方讲解得更加的详细。所以看了这本书之后就觉得是重温一样。这本书的好处在于:让你很轻松地去掌握逻辑学的一些基本东西,一些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如果想更深入了解逻辑学的话,可以看其他书籍,例如《逻辑学导论》第11版之类的。如果想大致了解一下,看这本书足矣。

所有的逻辑推理目的,只有一个:找出事物的真相

利用周末的时间读了两本书,一本是《简单的逻辑学》,一本是《奇特的一生》。《简单的逻辑学》是一本短小精炼的书,虽只有一百三十多页,把一些逻辑学基本的原理方法都作了介绍,我觉得略有不足之处就是书中的例子有点少,很多东西就略显抽象了。书中的很多逻辑原理其实很多就是常识,但在各种互联网论战中有时真是没有常识,没有基本逻辑!不为寻求真相,而只为求打败对手的逻辑运用,只能是诡辩,违背了逻辑的真正目的。(譬如方韩论战中的方and so on)译者在文后写到,“如果你可以将说看到的知识记在心中,应用于实践,使之成为你行动的指引,做事的本能,那么这本书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希望自己真能做到~下面试着理一下书的结构。第一章介绍了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有几个重要的概念是:事实、观念与语言。观念的本源是事实,我们通过观念来了解世界。观念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错误的观念是我们对客观世界做出了偏离本源的反映。有了事实与观念之后,最后出现语言。我们通过语言进行有效地交流,观念和语言紧密结合。 所以为了清晰地表达观念,我们必须使用与合适的语言。书中给出了两条建议,不要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尽量直抒胸臆。比如,像爱,自由,公平等等字眼,含义异常宽泛,在讨论这些话题之前,有必要给出你的定义,确认双方是在讨论同一个东西。真相有两种形式,一是本体真相,二是逻辑真相。 比方说我现在就在写着书评就是本体真相==,逻辑真相则反映的是命题内容与客观事实的关系。第二章开始介绍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逻辑学有四大公理,其实我们生活中一直在不知不觉地用着它们。1,同一律,即苹果就是苹果,不会是蜜柚或荔枝~2,排中律,即我不能既存在又不存在,这其中不能有中间状态。。(废话。。)3,充足理由律,既每件事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正如找不到妹纸必有其原因所在。。4,矛盾律 ,在同一时刻,在同一方面不能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如果你接受上面的公理。那么你其实也接受了以下事实:真相是存在的,万物必有其根源。所以不做一个彻底的怀疑主义论者,也不做一个逃避的不可知论者。接下来文中谈到了如何定义一个术语。如亚里士多德的经典的对人的定义: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即定义术语有两个步骤:1,找个一个类,如此中人属于动物。2,指出该事物区别于类中其他事物的属性,如人不只是动物,还是有理性的动物。还有直言命题与普遍命题的概念。直言命题是明确地告诉我们结论是什么的命题。(这里的命题可能有真假)。普遍命题分为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比如“男人没有一个是好的”是全称命题,“一些人很奇葩”是特称命题。第三章开始讨论论证。一个论证由两部分构成:前提与结论。为了使一个论证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内容与结构。联言论证如下,我喜欢看书 和 跑步,所以我喜欢看书 ,或者我喜欢跑步。选言论证如下,要么有面包,要么有理想 , 所以1有面包无理想,2有理想无面包,3不能既有理想又有面包4,也不能既没有理想又没有面包(只是个举个栗子~)条件论证如下,如果A那么B, 因为现在是A ,所以B。比如如果我在跑步那么我在移动,因为我在跑步,所以我在移动。这里可能有两种类型的逻辑错误,叫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错误示例:1,前提同上,因为我不在跑步,所以我不在移动。2,因为我在移动,所以我在跑步。 错误的原因是:跑步不一定是移动的唯一原因,也可能是其他运动。混淆了充分与必要条件。经典的论证结构是三段式。这里也有好些个需要注意的地方这里必须再提一个事实命题与价值命题。以价值命题为前提的命题,无法像以事实命题前提的那样有确定的评判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从判断!!价值命题依附的客观事实越牢靠,他就越可信。那么怎么评定一个论证?一是前提正确吗?二是前提与结论有多相关?三是论证结构是否合理?四是论证能很好地反映客观规律吗?那么怎么做一个好的论证?一是前提必须是真实的。二是前提必须最大程度地支持结论。三是了解你的受众。第四五章分别介绍了一些非逻辑思维的根源,与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不一一列举了,挑几个重要的说~文中没给出太多的实例,我希望自己能分别收集一些。大原则再次重复! 所有的逻辑推理,论证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找出事物的真相。1,很重要的一个逻辑错误就是对人不对事。包括人身攻击,以出身论英雄,给人戴帽子等等。。这些都只是为了击败对手而不是取得真相。2,情感误导。3,相关性与因果性混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可能有第三原因。4,民主谬误。大多数人认为对的不一定对(当然也不一定错,关键是事实)。5,简化主义。单一原因化,可世上很多事并不是非黑即白。6,以先后论因果。A先于B发生,不代表A导致了B发生。and so on....我想知道我们大脑思考的工作模式究竟是怎样?在哪些领域我们的理智特别容易被短路,如何避免?有待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

第一章: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主要描述学习逻辑学要确认事实,全神贯注,清楚准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沟通的时候要用次准确,避免出现误解。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有四个: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矛盾律;正如作者所说“这些原理所表达的真相,拥有理性的人类早就在生活中运用自如了”第三章:逻辑学的语言开始认识逻辑学的真面目,一节一例对应一种逻辑类型,比如有:全称命题、特称命题、三段论……第四章:非逻辑思维的根源介绍了形成非逻辑思维的根源,像:吵架代替辩论、盲目的乐观主义……认识并避免它第五章: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描述了诸多非逻辑思维的表现,比如诉诸情感、诉诸暴力……

图解《简单的逻辑学》,那些神逻辑到底哪儿有问题?

“全班50人,为什么就你忘带作业?”乍一听,这句话好像很有道理,但总感觉怪怪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从逻辑上说不通啊!小熊今天图解《简单的逻辑学》,希望能教大家用逻辑的思维去拆穿那些“神逻辑”~----------------------------------------------------------一、主观事实还是客观现实?要去分析一句话,你首先要判断这句话是主观事实还是客观现实。比如这么一句话:“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借我一点?”这句话很明显,其依据可能是借钱给别人的都是有钱的,是主观事实。主观事实可真可假。比如我坚信小人国存在,这也是主观事实。那什么才是客观现实呢?比如我说桌上有个水杯,我确实看到的。那么就是客观现实。简单地说,判断一个逻辑是否正确,先看这是在描述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抑或仅仅是在陈诉他的观点。------------------------------------------------------------二、建立一个正确的论证一个完整的论证,一定包含两个部分:前提、结论。就比如最开始说的:“全班50人,为什么就你忘带作业?”这句话的前提是班上49个人都带了作业,所以结论是你也必须带了作业。从逻辑上分析,这两句话之间有联系吗?其他人带没带作业是影响你是否带作业的因素吗?因为前提和结论相互矛盾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说“我是年轻人,我敢蹦极(前提)。那么所有的年轻人都敢蹦极(结论)”这就是犯了特称(我)不能包含全称(所有年轻人)的矛盾。如果你觉得某个逻辑似乎有问题,那么找出他的前提和结论。看看两者之间有没有问题?------------------------------------------------------------三、神逻辑的支撑——感情为什么那些神逻辑我们明明感觉怪怪的,但很难反驳?因为这些逻辑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举几个这种人常用的“招式”。1. 对人不对事。向公众传达关于对手却与论证无关的信息,以此来达到击败对手的目的。2. 用传统压制。“以前的事情都是这样处理”的事实并不能成为强制后来者遵循老办法的充足理由。3. 民主谬误。如果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白就是黑,黑就是白,这个社会就是黑白不分的。4. 滥用专家意见。这种做法本质上就是说:“不要问任何问题,按照我们的话去做。”5. 以出身论英雄。知道某个论证者的论证一般都是错的,于是认定出于这个论证者的所有论证都是错的。这并不必然成立。6. 以泪掩过。通过博取听众同情的方式来达到同一个目的。简而言之,所有的神逻辑都是用情感推倒理性。站在逻辑的角度上,你可以明确指出,你这是不符合逻辑的!---------------------------------------------------------四、逻辑的语言是怎样的?合乎逻辑是为了探寻真相。论证不是为了争吵。在逻辑论证中,我们能做的是永远不要直接调动人的情感。那么怎样才是合乎逻辑的语言呢?书中告诉了我们几个有效沟通的原则。小熊简单归纳了一下——想要做到有效沟通,我们可以尝试将对方当成一个小朋友。用最简单直白、最不费脑的语言,在符合真相的前提下,不带感情得去论证。因此,如果你说的话还需要对方去思考理解,那就不是“有效沟通”。看完这本书才发现,我们每个人都会犯很多逻辑上的错误。为什么会有逻辑学,就是为了帮助人类更好的探寻真相。学点简单的逻辑知识,也是为了之后不犯因为逻辑而导致的错误。---------------------------------------------------------作者介绍 熊家先,全国唯一本科创业专业在读学生。在通往职业经理人的路上摸爬滚打。微信公众号:Master熊。每周至少两篇好书图解。在微博上,我还是极限运动爱好者,音乐达人,连续创业者。欢迎来微博@2016Master熊看看一个更真实的我!

实践才是关键

中国的大学里,似乎都不开设逻辑学这一门课程,这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的古人喜欢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八股文制度,更是让原本威力无比的思维局限在框框条条里。小时候,父母、老师都告诉我们: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可是从来不告诉我们为什么?可是外国人就不一样了,一句话、一个观点,他们都想要去证明一下,甚至连神、上帝这样的东西他们都试图给出证明。我想,科技的发展跟这点不无关系。数学中的证明学了那么多年,老师却从来不将一个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也许这不是他们该做的事。《简单的逻辑学》薄薄的一本书,很快就可以读完。封面上第一行写着“注意素质,学点逻辑”,不知道编辑有何意图,是不是我们都遵照逻辑,就可以更文明一些?题目《简单的逻辑学》,内容正如标题说的,却是没什么知识难点,学过充分必要条件的人都能很轻易地理解它。可是声称是成为优秀咨询顾问的第一本必读书,这难免让我纳闷:为什么是第一本?其他四本是什么?对比国外书籍封面的设计,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中国的图书策划总喜欢用上“某某力荐”“某某联合推荐”再加上一些所谓专家的好评,实在让人难以忍受。不过这无所谓,主要能从中吸取我想要的,那就跟我没有太大关系,只是偶尔发发牢骚。看到“逻辑学”三个字,我不禁要问:逻辑学研究些什么?用来干什么?如何使用它? 读之前,我希望读完之后,这三个问题可以有比较清晰的答案。好了,麦克伦尼在书中都说了些什么?不算很失望,三个问题都有涉及。1)逻辑学研究些什么?这必须得从人类的认知活动说起,认知活动包含三个要素:a)客观存在的事物 b)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 c)人类用于描述世界、描述观念的语言。宇宙中存在各种事物、各种时间,那么这些数目无穷的事物、事件之间存在怎么样的相互关系呢?如何透过这些关系清楚地认识世界?在我看来这就是逻辑学的内容(也许这样的说法大错特错)。书中谈到逻辑学基本内容:四个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同一律排中律充分理由律矛盾律四因论:动力因目的因形式因质料因以及其他一些基本观点。说来有点哲学味道,可是不管是商业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当你真正去思考的时候,会发现其中隐含着许多上面提到的观点。逻辑学嘛,本来就是比较“高深”。2)逻辑学用来干什么?作者说得很明白:逻辑是一种工具,用它来发现真相。是的,关于真相,我们谈得太多了。我们用尽各种办法试图找出各种真相,尤其是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商业问题让人头疼不已,用什么来对付它?逻辑学。(当然只有逻辑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说服天使投资人投资你的项目,你就必须给出充分的理由,这其中逻辑必不可少。说白了,逻辑学就是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之上,运用合理的推理结构来寻找真相。一切的问题都可以归根于寻找真相。在这里有必要区别逻辑学与美学、文学之类的功用。逻辑学可以通过实践用于解决现实的问题,美学则不能,纯属一种精神活动。(当然,如果你够牛,也可以把美学应用于科技、商业)3)如何用它?既然作为一种工具,如何使用它使我们十分关系的问题。作者给出了方法:论证(argument)。所谓论证,就是有前提推出结论。”前提“与”结论“是论证的2个基本要素。现实中,它们之间大多是多对多的关系。多个复杂的前提推出多个结论。要做好”论证“这一复杂工作,首先必须保证前提的真实性,错误的前提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其次要保证推理的过程有足够的说服力,也就是前提对结论的支持程度要足够。论证的两种基本方法: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对大脑的运作机理有所了解的人,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但是现实中,这样的推理都是在很短时间做出的,我们甚至感觉不到。现实中,如何论证,需要不断实践。唯有实践才能说明问题。作者还提到了一些非逻辑思维及其表现形式,也就是所谓谬误,例如:民主谬误、已先后论因果、以泪掩过等等。不过留给我的最大问题是:生活中,逻辑的运用有哪些局限性?正因为人类是情感动物,所以在许多问题上,逻辑显得苍白无力。《影响力》一书是对这一话题最好的讨论。还有,爱情中哪能用逻辑?所以,下一本我要研究的书是《心理学与生活》,然后再回过头来研究逻辑学。或许会有更多体会。说来惭愧,一篇关于逻辑学的书评却写得一点都没有逻辑性,还是赶快停笔吧!

关于这本书,我们应该要有的背景知识

关.于.这.本.书.,.我.们.应.该.要.有.的.背.景.知.识...大.概.看.了.一.下.这.本.小.册.子.,.看.了.正.文.前.面.几.个.非.专.业.人.士.对.本.书.的.评.价.,.说.是.“.跨.入.逻.辑.之.门.的.必.备.知.识.”.,.我.认.为.这.显.然.是.过.高.评.价.。.作.者.开.篇.就.说.“.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高.效.的.思.考.”.,.这.足.以.证.明.这.本.书.的.逻.辑.水.平.是.传.统.逻.辑.水.平.。.书.里.提.到.的.很.多.东.西.,.是.传.统.逻.辑.很.典.型.的.东.西.,.但.从.现.在.的.高.度.看.都.属.于.哲.学.,.在.现.代.逻.辑.中.没.有.位.置.。.须.知.逻.辑.学.是.经.历.过.“.哥.白.尼.革.命.”.的.,.革.命.后.的.现.代.逻.辑.诞.生.已.经.有.1.0.0.多.年.了.,.在.西.方.学.界.早.就.成.了.主.流.,.“.中.国.学.界.”.至.今.抗.拒.现.代.逻.辑.,.把.传.统.逻.辑.改.头.换.面.包.装.成.“.普.通.逻.辑.科.学.体.系.”.,.向.正.该.学.习.现.代.逻.辑.的.一.些.专.业.的.大.学.生.灌.输.,.使.他.们.看.不.懂.国.际.上.的.逻.辑.论.文.,.也.看.不.懂.分.析.哲.学.。.专.业.界.都.是.如.此.,.社.会.上.引.进.这.样.的.书.并.加.以.拔.高.,.也.是.可.以.预.想.的.事.。.西.方.的.主.流.是.现.代.逻.辑.,.那.这.本.书.在.西.方.当.然.属.于.非.主.流.或.脱.离.主.流.,.于.是.查.查.作.者.背.景.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谷.鸽.了.一.下.,.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找.到.一.篇.署.名.D... .Q... .M.c.I.n.e.r.n.y.的.人.反.对.避.孕.的.文.章..h.t.t.p.:././.w.w.w...c.a.t.h.o.l.i.c.s.a.g.a.i.n.s.t.c.o.n.t.r.a.c.e.p.t.i.o.n...c.o.m./.d.r._.m.c.i.n.e.r.n.y._.c.o.n.t.r.a.c.e.p.t.i.o.n...h.t.m. .,..发.表.在.“.天.主.教.反.避.孕.”.网.站.上.,.看.来.这.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宗.教.人.士.(.而.不.是.一.般.的.信.教.的.人.,.后.者.往.往.把.世.俗.和.信.仰.生.活.分.得.较.清.楚.).。.我.相.信.这.两.个.M.c.I.n.e.r.n.y.一.定.是.同.一.个.人.,.因.为.这.本.书.第.9.2.页.“.逃.避.型.不.可.知.论.”.一.节.在.暗.讽.无.神.论.和.不.可.知.论.者.。...在.亚.马.逊.上.还.查.到.这.个.M.c.I.n.e.r.n.y.还.写.了.这.样.一.些.书.:.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T.h.e. .P.h.i.l.o.s.o.p.h.y. .o.f. .N.a.t.u.r.e.,. .A. .C.o.u.r.s.e. .i.n. .T.h.o.m.i.s.t.i.c. .E.t.h.i.c.s.,. .N.a.t.u.r.a.l. .T.h.e.o.l.o.g.y.。.其.中.后.两.本.是.典.型.的.神.学.类.书.。.第.一.本.书.没.有.查.到.书.评.。.但.在.一.个.宗.教.书.出.版.商.网.站..h.t.t.p.:././.w.w.w...f.r.a.t.e.r.n.i.t.y.p.u.b.l.i.c.a.t.i.o.n.s...c.o.m./.p.h.i.l.o.s.o.p.h.i.c.a.l.-.p.s.y.c.h.o.l.o.g.y.-.-.-.d.q.-.-.m.c.i.n.e.r.n.y.-.p.h.d...h.t.m.l..上.有.简.介.(.注.意.【.】.里.的.内.容.).:.T.h.i.s. .b.o.o.k. .d.e.a.l.s. .w.i.t.h. .a.l.l.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s. .p.e.r.t.a.i.n.i.n.g. .t.o. .h.u.m.a.n. .p.s.y.c.h.o.l.o.g.y.,. .a.s. .r.e.g.a.r.d.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l.a.s.t.i.c. .p.h.i.l.o.s.o.p.h.y.,. .a.n.d. .w.i.t.h. .s.p.e.c.i.a.l. .e.m.p.h.a.s.i.s. .g.i.v.e.n. .t.o. .t.h.e. .t.h.o.u.g.h.t. .o.f. .S.t... .T.h.o.m.a.s. .A.q.u.i.n.a.s... .T.h.i.s. .i.m.p.l.i.e.s. .a.n. .a.p.p.r.o.a.c.h. .w.h.i.c.h. .a.l.w.a.y.s. .k.e.e.p.s. .i.n. .m.i.n.d.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t.h.e. .【.h.u.m.a.n. .p.e.r.s.o.n.,. .a. .c.r.e.a.t.u.r.e. .w.h.o. .i.s. .n.o.t. .t.o. .b.e. .u.n.d.e.r.s.t.o.o.d. .i.n. .p.u.r.e.l.y. .n.a.t.u.r.a.l.i.s.t.i.c. .t.e.r.m.s...】.。.对.这.个.不.作.其.它.评.价.,.但.这.明.显.是.跟.科.学.主.流.不.符.的.。.第.二.本.书.亚.马.逊.上.还.是.没.有.书.评.。...查.谷.鸽.S.c.h.o.l.a.r.,.D.Q. .M.c.I.n.e.r.n.y.的.论.文.有.5.篇.,.全.是.天.主.教.神.学.论.文.。.查.专.著.的.被.引.用.情.况.。.能.查.到.B.e.i.n.g. .l.o.g.i.c.a.l.:. .a. .g.u.i.d.e. .t.o. .g.o.o.d. .t.h.i.n.k.i.n.g.的.引.文.1.2.篇.。.其.中.有.篇.被.引.文.是.鼓.吹.神.创.论.的.T.h.e. .S.i.g.n.a.t.u.r.e. .o.f. .t.h.e. .A.r.t.i.s.t.:. .I.r.r.e.f.u.t.a.b.l.e. .E.v.i.d.e.n.c.e. .o.f. .I.n.t.e.l.l.i.g.e.n.t. .D.e.s.i.g.n. .i.n. .t.h.e. .U.n.i.v.e.r.s.e.,.发.表.地.址.X.l.i.b.r.i.s. .C.o.r.p.,.它.是.S.e.l.f. .P.u.b.l.i.s.h.i.n.g. .a.n.d. .P.r.i.n.t. .o.n. .D.e.m.a.n.d. .C.o.m.p.a.n.y.。.有.一.篇.被.引.文.是.某.人.在.一.野.鸡.大.学.电.子.出.版.站.发.表.的.论.文.C.r.i.m.i.n.a.l. .P.r.o.f.i.l.i.n.g.。.有.一.篇.是.旅.游.学.毕.业.论.文.。.有.一.篇.是.军.事.论.文.。.有.一.篇.是.认.知.科.学.论.文.。.还.有.几.篇.性.质.不.详.。.唯.独.缺.的.是.被.逻.辑.同.行.引.用.。...根.据.这.些.背.景.信.息.,.我.的.感.觉.是.,.作.者.的.主.打.是.天.主.教.神.学.,.而.不.是.逻.辑.学.。.当.然.在.中.世.纪.,.许.多.逻.辑.学.家.同.时.也.是.天.主.教.神.学.家.,.比.如.奥.卡.姆.的.《.逻.辑.大.全.》.就.经.常.用.神.学.上.的.东.西.作.例.子.。.但.是.自.近.代.以.后.,.逻.辑.学.家.就.专.攻.逻.辑.了.,.没.见.过.后.来.的.逻.辑.学.家.,.逻.辑.学.专.著.只.出.了.一.本.,.论.文.为.零.,.剩.下.的.全.是.别.的.领.域.的.著.作.。.哥.德.尔.可.以.做.一.个.比.较.。.哥.德.尔.是.信.教.的.逻.辑.学.家.,.谷.鸽.S.c.h.o.l.a.r.可.以.查.到.很.多.他.的.逻.辑.论.文.。...在.这.本.书.被.非.专.业.人.士.拔.高.的.情.况.下.,.这.些.背.景.知.识.应.该.能.让.读.者.对.这.本.书.更.准.确.地.定.位.。...最.后.顺.便.说.一.下.翻.译.。.应.该.说.这.本.书.的.翻.译.质.量.高.于.平.均.水.平.,.虽.然.有.些.错.误.(.包.括.作.者.名.的.音.译.).。.对.许.多.专.业.术.语.译.者.应.该.是.查.过.专.门.的.译.法.的.。.我.特.别.注.意.到.1.8.页.译.者.将.T.r.u.t.h.翻.译.成.“.真.相.”.而.不.是.所.谓.“.国.家.标.准.”.推.荐.的.“.真.理.”.(.这.个.“.国.标.”.基.本.上.是.错.的.).,.表.明.译.者.对.逻.辑.的.真.这.个.概.念.是.有.一.定.的.深.入.理.解.的.,.虽.然.“.真.相.”.也.不.完.全.准.确.,.但.比.“.真.理.”.更.少.误.导.性.。.不.知.道.译.者.有.没.有.兴.趣.找.几.本.真.正.的.逻.辑.学.著.作.来.翻.译.。...

【一天一本书】-40- 《简单的逻辑学》2014年07月07日 周一

作者: 麦克伦尼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译者: 赵明燕 出版年: 2008.1页数: 134定价: 25.00元丛书: 湛庐文化· 商业智慧ISBN: 9787300088532一、书籍主题书名: 简单的逻辑学内容简介: “成为优秀咨询顾问有五本必读图书,第一本就是《简单的逻辑学》” 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40本英文经典著作之一 广受哈佛大学教授和学生的欢迎我们知道有些人平时表现得非常聪明伶俐,但是逻辑性却不是很突出。他们有逻辑思考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显然还没有成为本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从来没有被系统地培训过,这是他们所受教育中的缺陷。实际上,逻辑学是教育的真正支柱,但是目前在学校里它却很少被提及。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然而逻辑到底是什么,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人有很清楚的概念。对门外汉或是初学者来说,本书都有切实的帮助。这本书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逻辑学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这是本小书。之所以说它小,第一是因为本书确实不厚,与市面上长篇宏论的大部头相比,它确实很小;第二是因为阅读本书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可读性很强。其内容并不艰难晦涩,作者尽可能采用最直白的语言来解释逻辑中的基本原理、观点、产生谬误的原因、谬误的形式等等基础的逻辑问题。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简单的逻辑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本书将逻辑分为五部分,就是书中的五个章节,每一章节以前一章节的知识为基础。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最后一章,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前言和后记:前言:1、逻辑的主题是清晰高效的思考2、在逻辑学中,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被强调的最多的,因为我们经常对之视而不见。后记:1、逻辑之所以还是一门艺术,就是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能用逻辑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它是人们生活中行动与思考的核心所在。二、了解整体架构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三、关键词观念的本源、灰色地带、定义术语、比较和论证、三段论四、作者介绍D.Q.麦克伦尼美国知名的逻辑学教授,从事教学多年,曾先后任教于圣母大学和肯塔基大学。现居住于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五、重点章节1、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2、我们只能通过观念来了解世界。正确的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3、留意观念的本源:与事物接触的越多,对它的理解就越深刻;对它理解越深刻,观念就越清晰。越是忽略观念的客观根源,观念就会变的越不可靠。(一切从实践出发) 4、词语被成为语言的基石,而逻辑的基石是命题。5、通常,一个词语的使用越普遍,它的含义就越模糊。避免产生歧义的方法是让你所运用的词语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反映出你的本意,以便读者或者听众不用费心去猜测你所说的到底是什么。6、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7、逻辑学的四个基本原理: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矛盾律8、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原因往往是一系列的。不找到问题的根源,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9、四因论:动力因、质料因、形式因、目的因10、逻辑上定义术语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将要定义的术语放入最相近的类当中;第二步,确定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不同的特性。11、最有效的命题,其结论都是直言命题,清楚明确地告诉我们事物的真相是什么。12、普遍命题:(1)它所陈述的事物是真实的 (2)适用于整个类别。13、明确的语言表达在普遍命题中很重要,因为它能避免听众产生的可能疑惑。像“迦太基人既粗鲁又愚蠢”这类表达,当这个观点受到质疑的时候,表述中可以辩解说,他没有说所有的迦太基人都是粗鲁愚蠢的。是的,他确实没有直接说,但他暗示了。14、条件结论是具有前瞻性, 可靠的预言来自于对过去事实的积累八、提到的书籍《风格的要素》(The Element of Style)作者是威廉. 斯塔克和怀特

notes

  学习逻辑学首先意味着我们要对语言保持高度敏感,并且掌握有效运用它们的技巧,因为逻辑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学习逻辑学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要对身处其中的世界保持正确的认识,因为逻辑来源于现实。最后,学习逻辑学还意味着我们要深刻理解主管认识与客观存在相互作用的方式,因为逻辑要反映现实。  许多错误产生源于我们注意力不够集中,尤其是在面对相似的情景时。相似性使得我们忽略眼前的实际情况,对应关注的地方视而不见,草率作出结论。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相似的情景只不过是对曾经历过的事物的简单重复。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每个情景都有它的特殊性,而我们必须对此特殊性保持敏感。  正确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我们只能通过观念来了解世界,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我们只能把握观念。观念是人类认知的工具,而非最终目的。观念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正确观念能使彼此固若金汤。而最有效的确认观念正确与否的犯法,是通过观念本身去观察其所表现的对象。  理解越深刻,观念就越清晰。如果我们认为观念是不依靠客观事物的无根之花,就永远不可能真正理解它。理解观念的关键点永远应该是它在外部世界的根源。  人类认知主要由3部分形成:  1)客观存在的事物  2)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  3)我们能为其创造的语言,借之我们才能与他人交谈  观念必须和语言紧密切合,人们才能畅顺交流。  语言要忠实表达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从而使我们的沟通有坚实的事实基础。  避免产生歧义的方法是让你所运用的词语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反映出你的本意,以便读者或者听众不用费心去猜测你所说的到底是什么。  真相是难以捉摸的,但不探寻真相更荒谬,因为真相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所在。  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其中,本体真相更为基础。逻辑真相仅仅是关乎命题的真理性。  撒谎是一个心理问题而非逻辑问题。当人们撒谎时,脑子里其实很清楚现实世界中的真相是什么,而在表述时却有意地期满篡改。  最有效的论证,其结论都是直言命题,清楚明确地告诉我们事物的真相是什么。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都能同样清晰地说明同一个事物,最好是选择肯定结论。  当我们比较两个事物时就会发现它们或者完全相似,或者截然不同,或者部分相似。  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  条件论证是具有前瞻性的,可靠的预言来自于对过去事实的积累。  演绎论证独处的是必然性结论,而归纳认证只能得出可能性结论。  演绎论证的基本原理是,从一个我们知道为真的命题(大前提)开始,经过抽丝剥茧的分析(通过小前提到结论)得出原始命题后隐含的是什么。  Histories make man wise;poets witty;the mathematic subtitle;natural philosophy deep;maral grave;logic and thetoric able to contend.——Francis Bacon,Sr.  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培根  不可知论者既不否定真相的存在也不认为它可望而不可及。他仅仅是声称人们对任何确定的事物的真相都所知甚少。  秉持逃避性不可知论的人,物质对于他来说,更像是借口而非理由。这种无知是懒惰和漠视的结果。  玩世不恭者习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事物做出悲观的预计,而盲目乐观主义者恰恰相反。  玩世不恭者会假设:  1)要辩论的问题是荒谬的  2)他的对手很愚蠢  3)辩论本身不能带来任何好处  玩世不恭者带来的问题,除了内在的不合逻辑外,还阻碍了我们探究真相的可能性,将悲观的预测变成自我实现的语言  如果把怀疑论作为一个长久的态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它在开始推理之前就已经设下障碍,扭曲推理的正确过程。持这种态度的怀疑论,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尤为极端,但是两者都祸害无穷。极端怀疑论者宣称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真相。这明显是自相矛盾的结论,因为如果这世界上没有真相,就无法对上述命题加以判断,由此这个结论根本就是无根之花。中度怀疑论者勉强承认这个世界上或许有真相存在,但是他坚持,即使真相存在,人类也没有能力去探知它。初看起来,和极端怀疑论者相比,这个结论似乎给了真相一席之地,但试试并非如此。真相如果指存在于理论上,不能通过时间去检验,那它还是不存在的。    逻辑本质上是关于真相的。如果真相只是一个我们永远可望不可及的幻影,那逻辑就不值一提。因为如果是那样,所有推理的综合其意义也抵不过一个无用的实践。  在推理过程中,怀疑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我们应该选择地利用它。我们要区分怀疑论的两种态度:一是将换衣永久化,这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二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将换衣作为一种适当的、必要的态度。  有些时候,过于开放地接受一切的态度在理性思维上可能会错的更离谱。开放的思想就像是张开的嘴,最终会在某事上封闭。合理的开放并不意味着在任何事情上都无原则地接受。推卸应该承担的责任是道德沦丧,而忍受一切则会使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并且从纯实践的角度来看。探寻真相的过程要求我们合理地设定研究范围,以使节省时间和精力。  情绪越紧张,清晰思维冷静行动的难度就越大。  永远不要直接调动人们的情感,要努力使人们自己发现真相。  学习推理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对我们来说具有双重意义:  1)它将使我们对正确推理有更深入的了解,敏锐我们的神经。从而使我们更加坚定地遵循正确的路径  2)在我们面对错误推理时,它将保护我们不受误导  如果论证的目的仅仅是获胜。对人不对事的谬误降回有效地发挥作用。它可以使听众以同论证毫不相关的理由来反对你的对手,而你则可以利用同样的理由来取悦听众。它造成的后果是,你可以庆祝你战胜了对手,但这恰恰是你所没有做到的——至少在逻辑上,你的胜利并非源于观点的价值,而是源于你扰乱听众视听的能力。  提供与论证毫无关系的爆炸性情感信息来攻击对手。混淆视听提供了这种策略的另一种样本。它是故意提出一些无关的情感信息来分散对方的注意力。这种谬误有两个特点:  1)它直接诉诸于情感,而不是推理  2)它所提供的信息与索要进行的论证毫不相关

简单的逻辑学其实不简单

精辟的三段论,逻辑学的两种基本方法,其实教会你讲道理。当然,逻辑学不适用于任何感性的东西,因为感性的东西不需要讲道理。

系统学习,重头起步

“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缺失那一部分,针对性的补偿哪些。情绪越紧张,清晰思维冷静行动的难度就越大。在辩论中,必须使论证远离情绪的影响。

简单的评论

使用清晰的语言,不要假想你的听众能够理解你没有解释清楚的语言。(前提的清晰性)定义术语,方法:1.将要定义的术语放入最相近的类别当中2、找出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的不同特性。每个论证由两个命题组成:前提和结论。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比较需要比较主要的起关键作用的特征,才能得出有效结论。有力的论证要注意内容和结构两点。内容要真实,结构要有效。前提要真实,要与结论相关,结论需反应前提的量和质。(前提的真实性和有力性)事实命题和价值命题。

豁然开朗

正向题引里讲的,“我们知道有些人平时表现得非常聪明伶俐,但是逻辑性却不是很突出。他们有逻辑思考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显然还没有成为本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从来没有被系统地培训过,这是他们所受教育中的缺陷。”对于中国教育来讲,逻辑是缺失很严重的思考技法,因为没有这个基础,导致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人会迷失,严重吧,连生活都会迷失,是真的,因为想不清楚,复杂一些的问题脑袋就乱了,再有就是抓不住重点,如有上述两种情况的人,建议提升一下逻辑训练。这本可以作为入门级的书来看看。能够培养些兴趣,再一点点深入,逻辑其实是层窗户纸,看你怎么捅破罢了,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逻辑很和那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最大的逻辑——读《简单的逻辑学》

一方面,我是一个文艺的理想主义者。愿意和热爱阅读的朋友一起聊天;喜欢沉浸在书本里和电脑屏幕前阅读或写作;喜欢在家里、咖啡馆、在好朋友圈子里开玩笑,甚至大声聊天。另一方面,我又是一个务实主义者(要为物质发愁,要考虑如何能过得更好),并且“务实”在不断馋食我的文艺情怀,也不知何时两者才能达到一种平衡。因此我想人永远不能完美的让两者达到和谐与平衡,故也许只有两类人,一种就是务实主义远占上风的大多数,另一种才是理想远大于务实的小部分人。去年我在北京组织读书会时认识了同道读书会的创办人,并且去参加了同道举办的几期哲学读书会。创办人30多岁,坚持这件事很多年了,我想做这件事是没什么收益的,为了自己的理想,有些人就是不被世俗拉拢过去——我想他就是理想大于务实的那少部分人,我敬佩他。理想主义者并不都是如此,只不过有些还在爬山的路上,而有些已经到了半山腰——比如那些伟大的创业者们(而不是创业投机分子)——他们的产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我不屑那些时代的投机分子,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噪音,一直存在但又无关紧要。尽管我们都只是时代洪流里无关紧要的一滴水。这本书只有100多页,但内容清晰简单,是逻辑学入门的一本好书。我读了两遍《简单的逻辑学》,并尝试去记住书中的内容。逻辑知识在我们的教育里是缺失的一个环节,我们精通算数,几何证明题,也知道什么是否命题或逆否命题,但你知道,我们在学习那些东西的时候,根本不会去和逻辑知识放在一起理解。书本和实践的分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开始了,我们阅读,但只限于考试——从书本里来,到试卷上的答案里去——好的成绩得到奖赏,坏的成绩被惩罚,循环往复而已。这本书同样也是这样,如果只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并没有什么用处。毕竟读书的目的之一不就是指导我们的实践吗?逻辑学和数学是原理性的学科,再加上哲学,除此以外的学科都是假设,等待被证伪。这本书介绍了逻辑学的原理和表现形式,也介绍了非逻辑学的根源和表现形式。如实相告,原理性的书籍必然不像小说那么生动有趣,但耐心读完,对逻辑学的深入了解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这个时代鼓励浅尝辄止和碎片知识,到处都是打着逻辑学旗号的事物,用户价值是其变现的商业手段。“用户”是人,但其实只是商业谈判桌上的筹码和数字。这里也许能够理解“我们只是时代洪流里无关紧要的一滴水”这句话的含义。商业社会加重了这种非人性,我不知道这种情况能够维持多久。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以我的学识根本无法解答,我能做的只是不断正确地学习,去接近真实,努力给自己一个答案。关于读书,我有很多新看法——这得益于我前两年组织读书会的经验。读得越多,就越知道如何读书。对一个问题思考的越多,就会越接近真实情况。只有实践而没有思考,则无异于机器;只有思考而不去实践,那就是空想家。经验能够给你提供思考的原料,而思考和总结能够指导你如何寻找更好的原料去充实自己的理论。这是一个动态的循环,但循环的圈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接近真实。我们尊重年龄大的长辈,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经验比我们丰富,而不是他们的白发和皱纹。这样来看,我们其实尊重的是经验比我们丰富的人,年长只是一个必要条件罢了。因此你也就能知道,不是所有年长的人都值得尊重(当然如果你只是被传统道德所约束的话,就另当别论),倚老卖老的老人,不讲道理的老人比比皆是,并不值得尊重。我想这是符合逻辑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再次去思考,约定俗成的事情并不必然都是正确而适当的。传统和权威也需要时不时被质疑。所以我觉得逻辑学的学习是通往独立思考的必经之路。逻辑似乎代表着理性,但人永远脱离不开情感动物的牵绊,所以不要刻意将二者划分开来。发现你自己,聆听你内心独立发出的声音,而不是外界的噪音。这也许就是最大的逻辑。吉珂德的小站

一个非专业的评论

这本书的确很简单。 内容是阐述最基本的逻辑概念,举例非常恰当。如果说逻辑学是一本大部头的话,我想它应该算是序论。相比之下,编辑手记和前言就显得不那么逻辑了,比如前言中的一段话:“当我们发现一个人表达有问题,连自己要什么都不清楚,即便清楚也讲不明白时,我们常说要“注意素质”——————这是什么逻辑呢? 另:翻译很不错,没有那种拗口牵强的表达,如“许多错误的产生源于我们注意力不够集中,尤其是面对相似的情景时。相似性使得我们忽略眼前的实际情况,对应该关注的地方视而不见,草绳做出结论。”真是太棒了!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摘记

注意力要求我们对所处的每个环境以及环境的每个要素都做出敏捷主动的反应。事实需要我们主动去认识,一旦我们忽略它的存在,它就会露出狰狞的面目。错误观念已经偏离了事物的本源,它或许不能提供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但却可以反映出产生错误观念的人的精神状态。语言和观念的匹配度越高,沟通就越清晰有效。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1、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2、说完整的句子。3、不要把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4、慎用双重否定。5、讲演前,要对听众的组成及其背景做出准确的判断。最忌讳两件事:一是对人说话态度傲慢;二是故作高深,让人云里雾里。6、避免歧义的方法是让你所运用的词语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反映出你的本意。7、避免闪避式的语言,应该将简练与优雅完美的结合起来。我们必须使论证远离情绪的影响。由感情做主,那么思维的清晰性就会被削弱。

让中学生看的入门书

这本书非常简单,而且没有怎么使用数学符号,稍微加了几幅图。在中学上数学课,只要做过证明题,应该会觉得这本书讲得很浅显。主要是集合概念,A和B关系,推过来倒过去(画图最有效),在电子学上逻辑门也比这个复杂,计算机的语言就是1和0,即真和假。 这本书比较有用的地方在于非逻辑思维的根源和主要表现形式,这些主要讲述人们的理性思维。比如,母亲会哭着对得了零分的儿子说“因为家里花了那么多钱,所以你应该好好学。”这个家长就属于情感误导,但是如果孩子当真了,说不定母亲这招也管用(大多数不管用)。另外,压制理性,民主谬误,对人不对事也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比如广东产业的出现“腾笼换鸟”,是因为腾笼会导致更多鸟死亡,还是因为会有更多鸟死亡,所以才要腾笼。因果关系不好确定,所以争议来争议去。http://comm.dangdang.com/member/5092681341813/reviewdetail/1730953/

不错的入门

我觉得这本书是不错的入门,首先它简洁的厘清了关于事实,观念,命题和论证的关系,使人有了个基本的认识和讨论的基础,然后之后又讲了一些论证的形式和这些形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的一部分讲了讲各种逻辑错误的形式和原因。不过我还是有的不满足,一是这些逻辑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从联言论证,选言论证条件论证到三段论,他们是包含的关系还是互有交集的关系我不是很清楚,还有那些命题的关系。之后的一些逻辑错误的形式不方便记忆啊,相互的联系不是很好把握。

简化逻辑

说实在的,这是一本简单化后的逻辑小书。文章的最后谈到:“通过对复杂现实的简单扭曲来达到简化的目的同样是不合逻辑的反应。过分简化的结果往往是扭曲现实。”那么,作者是否已经陷入自己所说的“简化主义”的逻辑误区?将严谨的逻辑内容以“快餐”形式包装起来,供应给消费者消费。虽然大致上满足了一定的大众口味,但却将“逻辑”过分通俗化了。读后让人略感浅薄。所以,此书的真正价值就只在于:它将人们引向一个奇异美妙的理性世界。这一理性世界的大厦就建立在四大基础规律之上:同一律(事物只能是其本身)排中律(事物都有明确的“是”与“非”,不存在中间判断)充足理由律(事物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矛盾律(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是那样)大厦的根基是“事实”,大厦的顶端是“观念”。逻辑、推理、论证的目的是寻找真相。真相一旦找到,也就意味着大厦完工。当然,我们在构建这一大厦的时候还会用到各种工具和技术:前提与结论,全称与特称,肯定与否定,类比,联言,选言,条件论证,三段论,前提的真实性与相关性,事实命题与价值命题,归纳论证与演绎论证……最后,当大厦落成我们还要对其进行验收。第一步要确定是否是一个真正的论证?证据是否充足?第二步是检验前提是否为真?(可能有真也可能有假)第三步是检查前提与结论的相关性,然后确认论证结构是否合理,如果论证的是必然性,检验其必然性是否满足,如果论证的是可能性,检验前提的可靠程度。最后一步,它是否反映了客观规律。读到这里,我们都有冲动迫不及待构建属于自己的理性大厦了。毕竟一本类似大厦宣传册的小书还不足以让我们成为真正的“建筑师”,所以本着对逻辑的兴趣还需要作出其他的努力。————————P.S作者提到,本书是向William Strunk Jr.的《the elements of style》(风格的要素)致敬。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本书名了。无论英文版还是中文版都是闪亮亮的9星以上。有机会一定要拜读一番~中文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67435/英文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24592/

简单=入门和科普

一本简要介绍逻辑学的书籍,非常通俗易懂。前两章从思想准备开始,到介绍基本原理,都是比较浅显的。第三章是核心章节,介绍了逻辑学语言,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逻辑学具体表现形式,逻辑学的基本要素、结构、论证等。后两章主要讲了非逻辑思维的根源和表现形式,告诉我们如何避免犯这样一些错误进而导致错误的思维和逻辑,以及如何识别他人非逻辑思维的错误推理。

聊一聊滑坡论证

书名儿叫简单的逻辑学,但是内容却是形式逻辑,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传统逻辑,怪不得前排有很多吐槽。总体给3.5星吧。在此不聊其他,仅聊一聊滑坡论证。在信息爆炸,媒体发达的网络时代,有很多说理的、宣传观点的、推销思想的人,作为聆听者,如果不想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调动情绪,玩弄于鼓掌之中还帮别人喝彩的话,就需要我们去炼一副火眼金睛来辨别谁是真说理、启明智,谁是赚流量、骗点击。而逻辑学正是我等吃瓜群众的火眼金睛。早在3月底的时候就买了一本殷海光的《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看了大概五分之一便搁置了,因为废脑,也因为忙。再次捡回逻辑学是因为看到7月5日和菜头发了一篇名为“我恨PPT”的文章(文章大意是PPT如此流行是不正常的,一个好的PPT只有和一个好的演讲人相配合,才能达到简单直观地传递信息,说服观众的效果;而现实情况是,PPT和演讲者合二为一少之又少,逢会议必PPT对演讲人和听众都是一场灾难。)之后,和菜头与读者“江南江南”的争论。文章本身观点我并不十分感兴趣,只关心双方辩论的逻辑。没有找到菜头所说的垮塌式论证,只查到了滑坡论证。如果我没弄错,这两者应该是一回事。 这次就不介绍书中内容了,只聊一聊滑坡论证。生活中你一定听人皱着眉头说过“这样下去该怎么得了”或者义正言辞地说“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之类的话,它们的内在逻辑都是滑坡论证。滑坡论证谬误(Fallacy of Slippery Slope Argument),是指以接受某一命题A会导致一系列灾难性事件B为由,试图攻击诋毁命题A。就像把你要反对的命题A,放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然后通过一系列连续关系,让你滑向灾难事件B,从而冠冕堂皇地反对A,这就是所谓的“滑坡”。那么怎样反击这一论证呢?答案是攻击作为滑坡而存在的一系列关系。学过一点统计学的人应该都知道n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这n个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之积,即P=P1xP2xP3……xPn-1xPn。回到滑坡论证上也就是,假设命题A导致事件B1发生的概率P1,事件B1导致事件B2发生的概率为P2,类似的概率分别为P3,……,Pn-1,最后事件Bn-1导致事件Bn发生的概率为Pn,那么因为命题A导致事件Bn发生的概率为P=P1xP2xP3……xPn-1xPn。;P并不一定等于1,也就是说命题A并不会必然地,而是只有一定概率地,导致事件Bn发生。那么为什么仅凭一个不知概率大小的可能事件Bn,就能驳倒一个命题A呢?这个被忽视的概率Pi就是滑坡论证的命门所在,要想从坡底灾难性的泥淖中挣脱出来,就必须找出某个概率最小的Pi,指出其代表着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我们小时候贪玩儿不好好念书的时候,父母往往教训我们,现在不好好读书,以后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会像那谁谁一样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成为社会的拖油瓶儿。如果你知道滑坡论证的逻辑,谬误是不是迎刃而解呢?谁说贪玩儿就考不上好大学,你做过调查统计么?好大学是好工作的必要条件么?如果是那所谓的好大学的就业率不就是100%,哪怕最不要脸的学校也不会标榜100%的就业率吧?没有好工作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么?如果上述问题答案都是否定结果,那么就无法否定贪玩儿这一事件。判断一个“滑坡”为谬误的逻辑标准应当是:那个作为起始点的命题A,是否是那个最终结果Bi的前提。如果你是命题A的支持者,你不能只是给出命题A导向的一系列正面事件B,而是拿出各种数据论证中间的多级因果关系;同样如果你是命题A的反对者,你应该拿出从命题A到灾难性事件B的强有力论证。比如是否应该实行性解放这一命题,如果你是反方,你应该用具有统计意义的数据来证明性解放有没有,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导致犯罪率的升高,而不是空谈什么社会道德沦丧balabala的。比如说,在性解放的某个地区,是否性犯罪的比例与其性解放之前相比是否显著增高?与其他类似的没有实行性解放的地区相比,是否普遍性犯罪率较高?最后需要补充两点:1.上述所说的一系列灾难事件B,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一个。2.这一系列事件B,既可能是反面的(灾难性的),也可能是正面的。如:你要好好工作(A),才会升职加薪(B1),当上总经理(B2),出任CEO(B3),迎娶白富美(B4),走上人生巅峰(B5)。滑坡谬误,一眼便知。当然,如果你是自话自说,那就当我没说。那么“江南江南”的论证方式哪里出了问题呢?看过前面的内容后,你们知道了吗?参考资料:滑坡论证的是与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51a0a690101mf6w.html我恨PPT http://chuansong.me/n/404721021309本文首发在公众号:村东头的歪脖树

hey ,你跑偏了

一本小书,一天时间断断续续的看完。看到第三章的时候心想,太简单了,给三星吧。看到第四章开始明白这本书本意就不是给你普及逻辑学,只是作者这类人的价值观阐述。好吧,我尊敬对生活抱着这种严谨态度的人。时间不多,马上就得收拾滚回寝室,趁着等小亚君的当儿,随便写的什么。回去做摘抄。“我只想说,所有的人物,都有一定原型,所有故事,难免掺有比重不同的虚构,但印象是真切的,是否客观我毫不在乎,我忠实于印象”这是严歌苓在《穗子无语》序言中的一段话,读到时我就深感共鸣。不只这个,还有怀疑论者,不可知论,等等都是备受我推崇的调调。结果D.Q在第四章里通通批判了个遍,这些都是非逻辑思维的典型代表。老实讲D.Q的评论很有说服力,问题是,人就是偏爱这些非逻辑的东西啊。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动物。没错,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闪光点,但是我们往往就是热爱投身于情感狂潮中。读的时候有个感觉,现在这个世界大家都多少有些逻辑混乱,是个喜欢跑偏的世界。至于逻辑的艺术性以及最后一章,作者所列出的非逻辑形式则全部是广告惯用的伎俩。以下是摘抄:---------------------------1. 要论证“我们的消费心理还远不够成熟”,需要:A.先明确消费心理是什么;B.表现的行为现象是什么;C.成熟的表现是什么样子;D.不成熟的表现是什么样子;E.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量化区别。有了这5点及其具体的说明,才可以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否则,如果都是作者个人观念的论述,没有统一的、有说服力的衡量标准,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幼稚表达。(论文的写作标准指导)2. 思维混乱不可能带来有效沟通,明确的观念也并不会自动的保证有效沟通。或许我很清楚自己要说什么,但是很可能一张口就词不达意,表述混乱。以下是一个能够带来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1)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到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这是我最容易忽略的事情=,='')(2)说完整的句子(3)不要将主观看法当作客观事实(4)避免使用双重否定句(5)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3. 所有的逻辑推理,所有的论证,目的只有一个:找出某个事物的真相。这是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在有些情况下,真相是难以捉摸的。但不探寻真相更荒谬,因为真相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所在。那种真相永远是可望不可及的想法同样荒谬,因为它否定了我们所有的努力,使之看起来毫无理性,毫无意义,使真相沦落为妄想。(这里就在嘲笑不可知论)真相具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4. 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矛盾律。这些基本原理是不证自明的,也是不能被证明的。灰色地带是指真相不能被清晰确认出来的情况。不要人为制造太多的灰色地带,万物终有其根源,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而原因又分四种:动力因,目的因,质料因和形式因。动力因又又有主要原因和工具原因,工具原因从属于主要原因。逻辑上定义术语的uocheng分为两步:第一步,将要定义的术语放入最相近的类别当中;第二步,确定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不同的特性。命题形式:直言命题;普遍命题。普遍命题有两种形式: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5.第三章讲论证,有条件论证,三段论,归纳论证,评定论证等。(逻辑学的入门基础,但是对学过几何学的人们来说,确实是常识了。构造一个论证需前提真实,结构正确,结论反映前提的质。)(接着到有力度的第四章了,想全部摘抄。。=.=好长哦,敲不动了。。)6. 非逻辑思维的根源:(1)怀疑论:如果把怀疑论作为一个长久的态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极度危险的。它在开始推理之前就已经设下障碍,扭曲推理的正确进程。持这种态度的怀疑论,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尤为极端,但是两者都祸害无穷。极端怀疑论者宣称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真相。这明显是自相矛盾的结论,因为如果这世界上没有真相,就无法对上述命题加以判断,因此这个结论根本就是无根之花。(这个辩驳就很厉害~)中度怀疑论者勉强承认这个世界上或许有真相存在,但他坚持,即使真相存在,人类也没有能力探知它。初看起来,和极端怀疑论者相比,这个结论似乎给了真相一席之地,但事实并非如此。真相如果只存在于理论上,不能通过实践去检验,那它还是不存在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在我看来一直认为是不同的,但是经D.Q这样一讲,又觉得两者并无太大区别,是我太容易被劝服了么?后面一小节也很精彩,作者认为不可知论是一种逃避心理,容易成为懒惰和漠视而导致的无知者的借口)(2)玩世不恭和盲目乐观主义。玩世不恭者习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事物做出悲观的统计,而盲目乐观主义者则恰恰相反。这两种情形都不合逻辑。玩世不恭和盲目乐观主义者都形成了偏见,因为他们在深入了解事物并对其认真分析之前,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为了辩白,玩世不恭者会假设:1,要辩论的问题是荒谬的;2,他的对手很愚蠢;3,辩论本身不能带来任何好处。玩世不恭带来的问题,除了内在的不合逻辑外,还阻碍了我们探究真相的可能性,将悲观的预测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其后对眼界和思维的开放程度有了简短说明,以及情感与论证,真诚的局限性还有常识)7. 第五掌列举了一些非逻辑形式,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人们热爱的方式:否定前件;肯定后件;偷换概念;窃取论题;以暴易暴;对人不对事;滥用专家意见;止于分析;简化主义;混淆视听;情感误导;功利误导;简化推理等等。(我发现我有点强迫症……本来是想简短做点点摘抄,结果不自控的要把一本书囫囵吞枣浓缩成这样子。。。)累死,刷牙切~~=''=刷牙归来,总言而之,是本简单的小书,似乎有人写它越不凡,越平凡。它确实很平凡啊,但是作者的人生态度以及条理性是值得称道的。对真相的不懈追寻,这也是一种宗教。


 简单的逻辑学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