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010109947
作者:徐强
页数:23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四、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1844年8月底,恩格斯从英国曼彻斯特回国途中特地绕道巴黎,拜访了居住在那里的马克思,这是恩格斯与马克思的第二次会面,但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就在恩格斯逗留巴黎的10天时间里,他们开展了第一次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不仅共同拟定了他们合写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的提纲,而且还一起为该书写好了序言。同年9月至11月,他们完成了书稿,并于1845年2月在法兰克福以《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的书名出版。 之所以说这部书具有创造性,是因为它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以布鲁诺•鲍威尔等人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理性主义的批判,同时又是对他们自身信仰的初步清算,是他们早期思想演变的最后阶段。在经历了这一次的思想清理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更清楚地明确了他们的思想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差异,更加确认了自己有关社会历史的基本立场和观点,这就不仅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扫清了障碍,而且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时的德国,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处于一统天下的地位。就纯哲学而言,思辨哲学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的体系,达到了近代唯心主义的顶峰,然而它却严重地脱离社会现实,常常在精神的领域中与人们思想的风车进行堂吉诃德式的作战。因此,要使得思想家不只是关注思想以及理论问题,就必须展开与思辨哲学的斗争,以便从天国降到人间。当然,这首先要取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世俗生活中人的实际处境的深刻了解以及对现实人的命运的人道主义关怀。正因为如此,在该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实人道主义在德国没有比唯灵论或者说思辨唯心主义更危险的敌人了。思辨唯心主义用‘自我意识’即‘精神’代替现实的个体的人,并且用福音书作者的话教诲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显而易见,这种没有肉体的精神只是在自己的臆想中才具有精神。在鲍威尔的批判中,我们所反对的正是以漫画形式再现出来的思辨。”在思辨哲学的统治下,人们除了沉浸在空洞的道德说教和幻想之中之外,很难有所作为,而只要道德还反映着人们的社会生活,道德的安慰就无济于事。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时已经越来越无法容忍这种精神的臆说、虚构和假想了。恩格斯在英国直接感受到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一切,对英国工人阶级的处境有着深切的认识和了解;而马克思也在《莱茵报》时期,亲眼目睹了普鲁士政府的虚伪以及统治者剥削的残暴,从而展开了对社会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的批判性考察。一方面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迫使他们不得不跳出个人的圈子,摆脱思辨哲学的纠缠而去关注普通群众的疾苦;另一方面对人类史的研究又使他们逐渐寻找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及发展趋向,看到了隐藏在群众身上的巨大力量和未来社会改造的希望。 然而,鲍威尔等人则站在纯思辨的立场上,把自我意识当成独立的主体,极力夸大自我意识的作用,而把全人类看成一群没有创造精神的群众,把现实的个人看得很渺小。只注重个人的精神力量,而不注重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现实的物质力量。在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的理解上,他也作了纯精神性的说明,把社会主义看成“无限的自我意识”的实现。马克思认为这是脱离自然和工业来谈论人的表现,把人看成理念的化身,而不是现实的产物。实际上,人始终是现实的人,只有在思辨中,人才被看成抽象的人,是精神存在重于现实存在的人。

内容概要

徐强,男,1965年2月出生,江苏仪征人。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出版专著《经济价值导论》、《人格与社会》2部,主编著作、教材3部,参编著作、教材5部。在《伦理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近50篇,承担国家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及江苏省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5项。

书籍目录

导  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准备时期
第一节 马克思的思想准备时期
一、民主主义的伦理思想观
二、《德法年鉴》对人类解放道路的探求
三、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四、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第二节 恩格斯的思想准备时期
一、对工人阶级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起诉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确立
第一节 人的本质的重新界定
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
第二节 人类历史前提的客观指认
一、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
二、经济现实决定经济伦理
三、《哲学的贫困》对经济伦理的发挥
四、《共产党宣言》中对资产阶级的批判
五、《雇佣劳动与资本》中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三节 对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经济伦理观的批判
第三章 《资本论》中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资本论》准备时期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经济伦理思想
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经济伦理思想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序言”中的相关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
一、对财富源泉的揭示
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
三、资本主义的自由是虚假的自由
第四章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系统阐发和捍卫
第一节 人类道德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论述
二、财富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经济伦理的现实基础
一、对费尔巴哈抽象道德观的批判
二、道德动机与道德效果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列宁、斯大林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列宁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早期对民粹主义抽象人性论的批判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三、伟大的创举
四、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
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第二节 斯大林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关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二、关于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第六章 毛泽东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早期对人性的看法
一、精神的个人主义
二、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
三、具体的人性
第二节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一、农民问题首先是土地问题
二、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三、利益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合理看待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一、革命的功利主义
二、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兼顾
第七章 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一节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特征
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伦理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功利伦理
一、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统一
二、道德从为政治服务转向为经济服务
三、信誉高于一切
四、坚持艰苦奋斗的传统
五、效率与公平相结合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与共产主义伦理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共产主义道德的引导
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后记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是江苏省“211工程”重点项目的结项之作。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为依据,全面、系统地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伦理思想,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完善、继承和发展过程。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为依据,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伦理思想,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完善、继承和发展过程,分别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进行了历史性考察。《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力求寻找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线索、内在逻辑、基本原则和研究方法,并为研究者提供第一手资料和研究参考,同时引发学界对当代经济伦理问题的思考。

图书封面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