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尊严》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生命的尊严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1
ISBN:9787301151020
作者:[美]菲利普·布儒瓦
页数:313页

哈莱姆东区——并不遥远的现实

记得有次做论文,我把写好的论文交给了老师,老师瞟了一眼,问我:“你怎么引用的书都是北大出版社的,你知道这个出版社好吗?"我正想接着话时,他又说到:“北大出版社是年轻的学者出书的地方。”不过现在拿着这本《生命的尊严—透析哈莱姆东区的快克买卖(第二版)》,真是觉得北大出版社还是不错的。特别是09年,给我印象比较深是出了日常生活批判系列和社会思想译丛。首先说一下本书的翻译,对于翻译过来的书籍,没有经过阅读而发表对翻译的意见是不妥当的行为,尤其是对于青年读者而言。在我身边的许多人因为翻译的问题对一些书籍望而却步,其实有些东西必须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本书的译者总体上翻译的不错,对于一本非纯理论的人类学调查来说,最大的翻译难题就是俚语,不过至少本书的译者很严谨,这么多的翻译量也就发现有一处略有瑕疵,属于正常范围。另外对于删去的六句话,虽然觉得有点突兀,但不得不考虑审查制度,也是无奈之举。本书的书套上着重说明的是布迪厄的推荐,我想,布迪厄对于本书的推崇无外乎以下几种原因:首先本书所做到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虽然这是一个老命题,但是在研究中真正的做到这点,很难。布迪厄很反对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从他反对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那种惟数字化的方式和强调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上就可以看出;此外,作者在本书中对于街头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的分析充分运用了文化资本理论以及文化再生产,而这些正是布迪厄借以分析社会分化的途径。作者在本书中反复强调的事以哈莱姆为代表的街头文化和波多黎各移民文化的双重作用将本书的研究对象陷于深渊之中,而围墙之外的主流社会仅仅是以自身文化的角度出发采取一些基本无效的措施,在文末的结尾中,作者也认同现行政府对哈莱姆东区的无能,虽然这是一个最富强的国家。而民间社会工作者、居民等群体则对于波多黎各移民的后代失去起码的耐心与尊重。同时,本书也探讨了在亚文化群体中父权的强化,讽刺的是原本指望促进妇女独立的措施反而加强了父权制的巩固。虽然是一本写毒品买卖的书籍,但是作者并没有把毒品看做是一个大问题,仅仅将其看做是各种现象的载体,书末,作者提出了毒品的合法化,这是基于毒品非法化促生的地下经济的暴力和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也许有的事情无法消除,但你可以把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对于本书作者的的调查过程,我很吃惊,因为没有任何的政府机构进行阻挠,让我不可思议。在我们这个强调国家利益至上的社会,要是我去任何一个郊区进行调查,过不了多久就会有穿便衣的人来盘问。哈莱姆东区离我们并不遥远,中国一些城市城郊结合部也会产生亚文化的问题,另外农民工后代与城市中产阶级后代的文化资本的差异,重要的是,我们不敢面对。写的仓促,但是哈莱姆东区并不遥远。

几点感受

1、并不太明白民族志的各种研究方法的争论,我理解的大致意思是后现代研究方法试图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种族主义、白人中产阶级的视角,这是对文化人类学早期视角的一种反思与批评,另一方面作者又不满足于后现代研究范式中脱离底层生活的偏向。因此,作者关注底层,但反对高高在上,又或者是窥阴癖式的好奇。为了诸如毒品、暴力这些敏感的问题,走进他们,获得信任,成为朋友,远比抽象的统计数据或者一般访谈要来的真切。2、否定了现存的各种社会政策。比如著名的破窗理论,作者冠之以“臭名昭著”。修补破窗的结果并没有降低犯罪率,相反产生了监狱的饱和。底层少数民族生活悲惨的加剧。3、这套丛书叫日常生活批评。作者极大地发挥了社会学的想象力。在否定目前短浅而充满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政策之后,实际上告诉了我们一个常识的结论:吸食毒品只是个人绝望的一种堕落。而贩卖毒品则需要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才能理解。波多黎各自美国占领薇遏制古巴的战略要后,小农也随工业化脱离土地,成为工人。大量失业工业后移居美国,成为美国社会中廉价劳动力。随着美国社会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波多黎各移民也从工人转入服务人员。这阶段历史转变形成在美国的一、二代移民。作者研究的年轻人是三四代移民。处于从服务业转向地下经济的进程中。4、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是提供合法的就业机会。这一条的实现必须要和种族隔离、是你自己的错这类事实或观点做斗争才能实现。而目前的现实逻辑不容乐观。不在更广阔的社会脉络下改变种族隔离的社会制度,或者改变对贫困少数民族个人不努力的归因分析。是很难提供有效地就业政策。相反,零容忍度的犯罪政策、白人 警察对少数族群的歧视和暴力执法手段,只会加剧城市中心贫困地区的恶化,并且长此以往的继续下去。5、花了两小时翻阅的一点体会。在诸如上海这些一线城市中,大量来自安徽、河南的移民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ps 翻译质量不尽人意。读起来还是比较吃力。

好书啊

在看这本书之前,先看到一篇《凤凰周刊》上写山西运煤司机吸毒的报道,毫无顾忌的就买了此书,酣畅淋漓的看完,先挑毛病吧,翻译的比较差,专有名词经常混搭,断句不合理,注释有几个还错了,而且最懊恼的是还有删节——说是为了照顾中国读者,怕中国读者不习惯性描写,如果缺了这个,那么在暴力、性这一章,如何能理解波多黎各贫民的极端世界?!具体的,等过几天一一添上,希望北大出版社别这么省事,认真出点好书吧!别占着资源浪费了!

也是以前记的笔记~~活下去~~

这本书以纽约哈莱姆东区的波多黎各移民的生活和毒品经济为背景分析在大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个人的命运如何被绑架到国家和工业化的进程中,无可避免地绝望和沉落。在哈莱姆东区的移民世界里,存在众多的标签,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各种身份表征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还是之轻呢?“新移民之前以农村为基础的文化定位和自尊,一夜之间变得不得不依据复杂的年龄、性别和家庭关系来定夺,他们发现自己突然变成了种族上的劣等贱民,而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的关系也在他们来到美国之后,具体表现为北美种族关系史上的两极化和移民劳动力市场上的人种学分割,一直饱受刻度的鄙视和羞辱”([1995]2003:40)。事实上,这一过程本身存在于工业化进程中,将大量无地的农民置于社会的最低层。但随着移民的迁入,他们原本的多重身份带来更多的标签,移民、少数民族族裔、妇女、小孩等等标签把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化了。第一章的叙述风格,内容情节和怀特的《街角社会》很相识,不同的是作者想对社区有所回报,想改变社区的贫困面貌,虽然在社区成员看来是不可能办到的。怀特着重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客观记录黑帮成员们的网络构成和日常生活。第二章描述这些移民,非裔美国人的殖民历史,将个人背景放到历史的框架中考察,颇有其师Eric Wolf的风范,虽然Eric Wolf是从全球的角度去构建殖民地人民怎样被拉入到殖民结构中。对第三世界的社会历史回顾和分析,又有一点Taussig描述南美社会和文化的感觉。Eric Wolf饱为诟病的是他的雄心太大了,他力图建立一个后现代主义下的普遍性理论框架,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殖民地人民怎样被一步步内卷到资本主义世界里。他的体系太大了以至于很像法国社会学年鉴派的风格。而Bourgois恰恰弥补了他导师的缺点,将历史和社会的视野与个人命运结合起来分析,有大的框架,又有个人遭遇,读起来又很通畅。而且这本书成为90年代的经典人类学民族志,人类学家能够从主位去分析,虽然研究对象是一群移民毒贩,但又不沾染上毒品,而且带有很强的人道使命感,非常难得。但是我还是觉得有2个地方分析地不够,一是对毒贩和他们的家属们的金钱来源分析得不够。在我混社会的时候我就对这个现象好奇过。在我看来,那些混社会的朋友从来就没有缺钱过,虽然他们抢劫卖摇头丸,但是在上一单抢劫/卖毒品的钱用完后与下一单“生意”还没进行之前,这一段时间内他们/她们依然不缺钱,任何时候都好像能变出钱来。我知道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之间借来借去的钱,即相互之间都有债务。而且在他们之间这些债务显得并不是钱的本身,而被附加了很多社会内容,例如A能从B,C那里借钱是因为他的个人信誉好,他的面子大,他有还钱的能力等等,总之,在他们之间,钱的流通更像是礼物(Gift,结合Mauss和Malinowski对库拉圈的分析以及阎云祥对华北农村礼单的分析),这些“礼物”的流动并不是固定,而是按照权力、地位、等级等等有一定方向和脉络。另外还有一个地方缺乏力度,(或许是作者的优点),他把重心放在如何分析这些波多黎各移民为什么不能融入主流社会,为什么成为社会边缘化的一群,其出发点是建立在为什么他们不被acculturation,以及如何让他们/她们这种街道文化融入到主流文化之中。看上去是优点,但是我觉得他的重心不是建立在认为这些街道文化/地下经济有他们合理的一面,不应当被融入,而是可以在多元化的视野下继续存在,当然了,前提是不能有杀人这些行为。任何社会都有黑暗面,黑暗面和光明面其实是共存的,而不是说一定要把那些黑暗面也并入到光明的一面去。


 生命的尊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