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战地日记》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军事 > 利比亚战地日记章节试读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1
ISBN:9787511215116
作者:闾丘露薇
页数:296页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20页

“那次,摄影师一时大意,把摄像机的脚架忘记在出租车的后备箱。原本已经做好了再也找不到的打算,却没有想到,第二天,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把失物送到了我们住的酒店。现在回想起来,能够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物归原主,经历过的只有两个地方。除了这次,还有一次是在平壤。你可以说是因为民风淳朴,但是从另外的角度,也可以这样想,因为一切都在掌控中。”
读到这段的时候不禁笑了起来,写得很有意思。不觉感叹,作者的经验智慧和开阔思路。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页

980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99页 - 利比亚版的萨哈夫

看来我们的国家电视台的派出记者和卡扎菲的新闻发言人关系不错。
==================
当然穆萨和萨哈夫完全不同,他专业、时尚,最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和媒体打交道。这名中国同行说,当他抵达的黎波里之后,穆萨非常关心中国媒体,他甚至让这名同行把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护照资料给他,因为他要亲自为中国的国家媒体签发签证,因为这对利比亚政府非常重要。当然,他更懂得西方媒体的重要性,不管是CNN还是BBC,都是他热情应对的对象。
他留意这些媒体的报道,不知一次的想中国同行抱怨,有一家中国媒体的报道让他们十分不满意,这家媒体来自香港,而且非常有名。
虽然他说不出这家媒体的名字,但我和这名中国同行都毫无疑问的确定,应该就是指凤凰卫视,因为我们自的黎波里报道的同时,也有记者从班加西发回报道,不时指出政府安排的采访活动里面的一个个漏洞。
这名中国同行显然对穆萨很是佩服,佩服他的一口伦敦口音的英语,以及如何和媒体周旋。同行告诉我穆萨有英国护照。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就算利比亚并不允许自己的国民拥有双重国籍,但是对于权贵们来说,这并不困难。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22页

利比亚社会主义国家 非洲人均GDP最高的国家 石油质量高于沙特 但国富民穷 没有工作抱怨了可能会消失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59页 - Day7.办报纸的年轻人

在的黎波里,卡扎菲的反对者面临的是来自政府的惩罚,而在班加西,没有一个人敢于公开表示支持卡扎菲,即便只是一个普通的民众,因为这同样不被容忍。但是,一个真正自由的社会,应该有自由多元的表达,即便被公认为是错误的,如果不违反法律,那么为何没有存在的空间?支持卡扎菲,只要不涉及暴力,无论如何都只是人们自我的选择。但是很可惜,在这个时候,这是不被允许存在的选择。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13页 - Day 14

“伊斯兰教义告诉我们,每个人有权利选择信仰那种宗教,选择怎样的打扮。”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31页

开阔的视野决定了他们的胸怀以及素养,让他们懂得一个公民应该如何承担责任。也因为这样,他们更敢于向卡扎菲争取权利。
——利比亚的年轻人比起被动接受变革的伊拉克人,主动得多,也更会珍惜争得的变革。
那么,一直强调民意的中国呢?我们是否真正的了解这个国家,是否清楚自己应得的权利和向往的社会秩序是什么样的呢?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7页

总是要有比较,才会知道好的东西好在哪里,而总是需要有下一个尝试,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的见识和体验还是太少。
——好的咖啡需要比较和体验,人生更亦如此。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00页

虽然作为一份工作,只要一天在这个位置上,就需要履行自己的职位,除非选择离开。但是总有一个基本的底线,不说谎话对于政府发言人来说,当然是难以做到的事情,但是如果主动地刻意地去把谎话说得天衣无缝,做一个过于称职的"spin docter",那就只能够说,这份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自己的一个选择,既然这样,未来就要准备好为这样的选择付出代价。
——评论利比亚政府发言人穆萨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91页 - Day 11- Day 36

P91: 当年屠杀犹太人的,并不是他们现在充满敌意的阿拉伯世界,而是欧洲的极端主义:纳粹。
P125:即便有人对他并不像反对派那样的痛恨,但是在东部这个地方,至少这样的表达不合时宜,或者是政治不正确。而在的黎波里,卡扎菲的反对者,也不会向媒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付出的代价会过于沉重。preference falsification
P142:前天采访拿到一张卡片,上面的头衔是过渡政府外交部大使,当我们聊起另外一个过渡政府官员的时候,这位大使会露出很不屑的神色,觉得对方很不称职。而不止一次在记者会上,过渡政府发言人提醒在场的记者,过渡政府的发言人只有他一个。尽管这样,在告诉记者每天记者会安排的黑板上,隔两天就会出现新的发言人的名字,只不过级别不同,代表地方而不是整个过渡政府,但是对于记者来说,其实并没有分别,反正是都代表了反对派一边的官方表态而已。
P143:对于卡扎菲来说,雇佣兵很多时候要比政府军士兵更可靠,因为他们和当地人没有联系,当他们开枪的时候,即便是面对平民,也不会产生抵触程序。
集团式公司化经营的模式,全球大约有一百家这样的雇佣军公司。
P145: 黑非洲解放运动和阿拉伯世界不同的地方:前者会非常清楚自己针对的只是军事目标,而后者只要觉得自己的出发点是对的,就不管手段如何,不管被攻击的是不是包括了平民。
P162:当利比亚政府努力营造自己在国际社会中开明的形象的时候,对于国内依然是采用高压政策,虽然对以往稍微有所放松,但是利比亚人民的要求和权利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P168: 再穷困的国家,总有那么一两个会让人对这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产生误解的地方。
P183:如果没有制度,好人最终也会变成独裁者,只不过,如果制度建设稍微完善一些,人民和国家付出的代价可以少一些。
P229: 每个学期都要学习卡扎菲的绿皮书,还要考试。如果通不过,就不可能升级。大学生用的可不是外面买到的那本薄薄的,而是有专门准备的绿皮书,很厚的。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50页 - Day6.意大利的殖民史

看着那栋被烧焦的房子,我的脑中产生了太多的问题:被压迫了太久的人们,当他们拿起武器进行革命的时候,又有谁来保证不会出现滥用私刑的事情?谁来保障效忠卡扎菲的人们的权利?难道这种对立,只有武力才能够解决?社会如何和解?如何不再自己人伤害自己人呢?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4页 - 1

在中国的不少地方,人们不也是用这样的神情对待那些公职人员的吗?即使这些公职人员在做的,只不过是他们分内的事情。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33页 - Day4.遥望的黎波里的最前线

这样的情景让那个来自美国的慈善组织的代表赞叹不已,他说,其实这些人根本没有非政府组织NGO这样的概念,但是他们却做得比很多NGO还要出色。
我想,这是因为这些利比亚的年轻人,他们通过互联网对外部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开阔的视野决定了他们的胸怀以及素养,让他们懂得一个公民应该如何承担责任。也因为这样,他们更敢于向卡扎菲争取权利。
但是2003年的伊拉克,那里的民众一直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他们所面对的改变不是利比亚这样发自内里,而是来自于外力。他们被动地接受变革,这让他们在改变刚开始的时候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6页

在这样陌生的地方,运气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我也相信,友善地对待别人,总是会有好报的。……
——yes,I agree.
因为石油的关系,利比亚是非洲人均GDP最高的国家。
利比亚的人口只有六百多万,也成为人均拥有土地面积最高的国家之一。
——合理的人口数量,很重要。
二十多年意大利的殖民统治,让这里的人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语言里面也总是夹杂着一些意大利语。
——看来美好的“习惯”。战争,或者是和平时期,文化的交融、浸入,总是不停歇的。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4页 - Day 1- Day 10

P4: 也许,对于这些出入境官员来说,他们实在是分不清楚,为何一个国家会有两种不同的护照,而且待遇还不太一样。
即使这些公职人员正在做的,只不过是他们分内的事情。但是问题在于,他们可以毫无理由地把你撂在一边,不加理睬印度官僚也是这样的,sigh
P6:看沿途的建筑,利比亚这一边,要比从埃及的亚历山大到边境的二百多公里显得富裕一些。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会有一百多万埃及人,选择到利比亚工作。因为石油的关系,利比亚是非洲人均GDP最高的国家。利比亚的人口只有六百多万,这也是使得它成为人均拥有土地面积最高的国家之一。
P12:从2003年开始,国际社会开始陆续取消对利比亚的经济制裁,卡扎菲开始了市场经济改革,利比亚人才有机会接触到西方世界。
P14: 在一个地方呆上三个月,每天都要发掘出不同的新闻,最好还要有足够的新闻价值,这对每个记者都是不小的考验……电视记者和报纸不同,需要画面,需要被访者站在镜头面前,而平面媒体则可以有很多的发挥,可以有细节的描绘,可以是关键人士私下透露的一个消息,也可以是自己的一些观察和感悟。
国外的记者都有高额保险,以及高额收入。特别是一些大媒体,他们的收入是按日计算的,每天有差不多几千美元的报酬,而这些钱,是直接给他们指定的家人。高高投入培养出经验丰富的战地记者,但是,即便是身经百战的人,只要是在战场,和死亡的距离就只有一线之差。
P15:的黎波里的新闻官罢工,因为卡扎菲拖欠了他们一个月的工资,结果现金不够,给他们发黄金。orz...
P19: 看到我们来自香港,马上拿出一副自家人的神态,而看到央视同行的中国护照,马上变得严肃很多,公事公办的样子。
中国公司承建六千套利比亚政府的廉租房项目。
1973年,卡扎菲宣布用伊斯兰法取代所有的法律,并且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还创建了“人民武装力量”来保护“革命成果”。卡扎菲把他的思想称之为“阿拉伯社会主义”=>“绿宝书”
P22: 我们每天有160万的石油出口,我们只有六百多万人口,卡扎菲只要拿出来一点点给我们,我们的生活就能够好很多。但是,看看我们的城市,没有水泥路,没有路标,没有红绿灯,走了一百多公里,没有任何标志。
P23: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卡扎菲给非盟足够的金钱,让他成为了非盟主席。
P28:油价在当地,差不多一元人民币一公升,比买一瓶矿泉水还要便宜。在完全依赖卡塔尔进口石油的东部地区,维持这样的价格需要足够的财政支持。稳定物价需要资金,也因为这样,除了向卡塔尔这样的国家进行借贷之外,法国已经决定,把它们冻结的卡扎菲的资产转移给过渡政府,并且鼓励其他政府也这样做。
P31:c.f. Libya v. Iraq利比亚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对外部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开阔的视野决定了他们的胸怀以及素养,让他们懂得一个公民应该如何承担责任。也因为这样,他们更敢于向卡扎菲争取权利。但是2003年的伊拉克,那里的民众一直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他们所面对的改变不是利比亚这样发自内力,而是来自外力。
P39:即便拥有财富和权力,也并不意味着就拥有安全感,在缺乏基本权利的地方,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很可能会在一瞬间被剥夺。
P46:不少阿拉伯国家本身并不民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去主导一场民主运动?
P61:如果只看中国官方的报道,那么对于利比亚的这场变革知道得不会太多,人们只是知道反对派上街,然后打仗了,但是为什么上街,民众为何会有这样的诉求,却没有太多的渠道知道。
P67:年轻人租不起房,很多人甚至只能够住在货柜箱里面。
P69:华尔街日报Ann Marlowe《利比亚人民准备好了吗?》:把反对派管理下的班加西和阿富汗进行了比较。美国媒体只使用那些看上去激动粗野的反对派武装的照片,会让美国民众造成错觉,而事实上,反对派的领袖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英文流利,是有着国际视野以及儒雅外表的人,他们有能力管理这个国家,而这里的民众建设公民社会的努力,也让人充满信心。
P75:虽然大家把账都算到了卡扎菲的头上,但是未来的清算肯定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
P76: 卡扎菲:议会成为了人民行使权力的法理障碍,它剥夺人民行使主权的权利,并且为自己所用……也因为这样,卡扎菲一直把自己称为上校,坚持自己在利比亚这个国家没有任何职务,因为在1977年他就已经把权力交给了人民,他早就下台了。
P78:当利比亚国家对和其他国家的足球队比赛的时候,如果是在利比亚,主持人是不可以朗读利比亚参赛队员的名单的。
把自己的画像还有塑像放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国家已经不多了,朝鲜、土库曼斯坦、曾经的伊拉克,还有就是利比亚。在古巴,虽然到处都有巨幅画像,但并不是卡斯特罗自己,而是格瓦拉。就算是在委内瑞拉,强势的查韦斯也没有敢把自己的样子放在公共场所,能够享受民众瞻仰参观待遇的,是玻利维亚反殖民的英雄玻利瓦尔。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39页

在利比亚即便拥有财富和权利,并不意味着拥有安全感,在缺乏基本权利的地方,他们所拥有的这一切,很可能在一瞬间被剥夺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4页

看着他面对官员的样子,我颇有感触,至少说明在埃及,普通百姓和这些官员之间的关系一点都不平等.这样的场景我并不陌生,在中国不少地方,人们不也是用这样的神情对待那些公职人员的吗?即使这些公职人员正在做的,只不过是他们份内的事情.但是问题在于,他可以毫无理由地把你撂在一边,不加理睬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40页

一切是越来越糟糕,还是越来越好?其实永远都不会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在变好的过程中,总是会有糟糕的事情出现,同样在变糟糕的同时,也不会抹去所有的美好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62页

他们去做一件事情是为了一种理念,不会进行计较。
Ps: 在身边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的人,他们做事是为了一种理念,不去计较,到最后往往得到的是最少的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00页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36页 - Day5 两个利比亚司机

班加西的这些富人,他们的财富积累和利比亚其他地方的富人一样,不少是因为他们和政府的密切关系,比方说拿到政府的各种项目。但是在这次变革当中,他们还是选择站到了反对派这一边,正如一批卡扎菲政府的官员,他们很早就站了出来,和卡扎菲政府决裂。这样的选择只能够说明一点,在利比亚即便拥有财富和权利,也并不意味着就拥有安全感,在缺乏基本权利的地方,他们所拥有的这一切,很可能会在一瞬间被剥夺。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4页

也许,对于这些出入境官员来说,他们实在是分不清楚,为何一个国家有两种不同的护照,而且待遇还不太一样。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91页 - Day12 拉登死讯

街头采访,不同的伊斯兰国家,人们反应各异。穆斯林兄弟会认为,这会让西方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哈马斯的负责人则认为,这是美国又一次在穆斯林的身上留下了鲜血。
同样都是穆斯林组织,一个从极端走向温和,因为对于身处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来说,他们需要吸引更多的支持,在民众走上解放广场争取来的宽松环境之下,极端的口号以及手法反而会导致支持者的流失。埃及的民众,在广场上要求的是民主还有自由,要求结束穆巴拉克的独裁。这个时候,穆斯林兄弟会如果没有用一个能够适应埃及民众的诉求的形象出现的话,未来的选举中并不会占有太大的优势。
但是对于哈马斯来说,他们代表身处生存夹缝中的那些巴勒斯坦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愤怒,因为美国支持以色列,而让他们无法像别人那样拥有一个真正的国籍。他们的同胞,用难民的身份生活在周边的不同国家,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美国是他们的敌人的朋友,也就是他们的敌人。
今天(2011.5.1),也是以色列纪念大屠杀的日子,六百万犹太人在二次大战中被屠杀,这是这个国家的人,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国民去牢记的事情。也因为这样,他们带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也正是这种忧患意识,让以巴和平成为一个看起来无法实现的目标。
但是,当年屠杀犹太人的,并不是他们现在充满敌意的阿拉伯世界,而是欧洲的极端主义:纳粹。当拉登死亡的这天,再来看犹太人曾经遭受的苦难,当我们谈论极端主义或者恐怖主义的时候,提醒我们不要把这两个词简单地和某一种宗教或者某一个组织联系在一起。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会用不同的形式发生在不同的宗教或者国家身上,历史上的宗教残杀、种族残杀、侵略战争,独裁者对于不同意见人士的清洗,仔细回想一下,从过去到现在还在发生,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人的生命变得无足轻重。而这种对生命的轻视,在中国,从反右到文革,那些武斗,那些批斗,人们毫无尊严可言----面对另外一个生命的漠然,不正是因为极端?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25页 - Day16 耐心等待的利比亚人

大环境会影响着一个人的表达,也是因为这样,既便是一个人亲口所说,也未必代表着真相...很多时候,事实未必代表真相,就是这个样子。这些话语令我想起newsroom里的新闻编导角色说的只言片语。新闻媒体人的职责是呈现事实,让观众了解真相,而不是哗众取宠,投其所好,也不应妄加主观判断...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31页 - Day4.遥望的黎波里的最前线

在兵慌马乱的艾季达比耶,利比亚的一批年轻民众自发建立了类似NGO行为的群体。个人很赞同作者对此的看法则:我想,这是因为这些利比亚的年轻人,他们通过互联网对外部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开阔的视野决定了他们的胸怀以及素养,让他们懂得一个公民应该如何承担责任。也因为这样,他们更敢于向卡扎菲争取权利。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8页

新闻中心有三个年轻的女孩,她们负责为记者们发记者证。离开的同事提醒我们,为了避免麻烦,记者证上不要写中国,因为中国人在当地不太受欢迎,原因是联合国安理会1973法案,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弃权票。
第一批来的同事自称是韩国人,因为他们拿着法国护照,也就没有人质疑过他们到底从哪里来。第二批同事拿着香港特区护照,特别要求在记者证上写上香港,只是,当我们把护照交给工作人员,然后拿回记者证的时候一看,上面已经写上了“China”。犹豫了一下是否要让对方改正,但是仔细再想,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就算写上香港,其实也颇有些自欺欺人。之后的经验证明,当我们告诉别人来自香港的时候,要么别人不知道香港到底在哪里,要么对方会提醒你,香港难道和中国有区别?
到底有没有区别?2003年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还有央视的同行一起,离开巴格达,前往叙利亚。我们在公路上遇到了一队来自澳大利亚的士兵,那个时候萨达姆还没有倒台。对方检查我们的证件,看到我们来自香港,马上拿出一副自家人的神态,而看到央视同行的中国护照,马上变得严肃很多,公事公办的样子。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55页 - Day7办报纸的年轻人

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于受害者、革命者的定义截然不同。而在利比亚,让人无奈的是,对立的双方都是自己的同胞。当平民拿起了武器之后,滥杀无辜平民的定义又该如何界定?伦理道德,在冲突面前,变得不再喝黑白分明。
在的黎波里,卡扎菲的反对者面临的是来自政府的惩罚,而在班加西,没有一个人敢于公开表示支持卡扎菲,即便只是一个普通的民众,因为这同样不被容忍。但是,一个真正自由的社会,应该有自由多元的表达,即便被公认为是错误的,如果不违反法律,那么为何没有存在的空间?支持卡扎菲,只要不涉及暴力,无论如何都只是人们自我的选择。但是很可惜,在这个时候,这是不被允许存在的选择。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20页 - 从古希腊到阿拉伯

在世界各地游走的时候,更多映入眼帘的是欧洲文明在各地的痕迹。从秘鲁首都利马的西班牙大教堂,到澳门的葡萄牙建筑,这些都是当年西方在全球扩张的痕迹。但是,走到地方越多,慢慢开始留意另外的一些历史痕迹,比如从非洲到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人数。在西班牙的阿尔哈布拉宫,看到的是这样的一个历史事实:八世纪初,当阿拉伯人占领比利尼斯半岛,把先进的建筑从西亚带到了这个地方,而之后的西班牙建筑,也受到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影响。
前段时间去印度的时候,特地去了胡马雍墓,因为有些好奇,到访印度的奥巴马,为何要选择参观这个地方。虽然比不上泰姬陵的庞大,胡马雍墓的建筑依然让人叹为观止,特别是那些大理石拼砌的图案,镂空雕花的石窗,那种低调中带着轩昂的美感,彻底打破我曾经自以为是的伊斯兰世界愚昧落后的印象。泰姬陵其实是把这个陵地作为范本。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页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7页

总是要有比较,才会知道好的东西好在哪里,而总是需要有下一个尝试,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的见识和体验还是太少。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5页

也许,对于这些出入境官员来说,他们实在是分不清楚,为何一个国家会有两种不同的护照,而且待遇还不太一样。
——其实,岂止利比亚出入境官员不了解,作为大陆人,我也不知道特区究竟还有哪些特别的待遇,尤其最近朗朗也加入了香港户籍。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42页 - Day5.两个利比亚司机

班加西的这些富人,他们的财富积累和利比亚其他地方的富人们一样,不少是因为他们和政府的密切关系,比方说,拿到政府的各种项目。但是在这次变革当中,他们还是选择站到了反对派这一边,正如一批卡扎菲政府的官员,他们很早就站了出来,和卡扎菲政府决裂。这样的选择只能够说明一点,在利比亚即便拥有财富和权力,也并不意味着就拥有安全感,在缺乏基本权利的地方,他们所拥有的这一切,很可能会在一瞬间被剥夺。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页

很羡慕作者有这样的经历,我也想去体验这样的生活,只是我可能会少很多行动的勇气,基于这点认识,我会给她个八十分1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17页

<原文开始></原文结束>传奇很多时候是为了让大家相信一个人是如何的与众不同,就好像朝鲜的教科书上描述的英雄事迹,金日成用手中的枪射落了一架美军的飞机。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页 - Kindle怎么分页?……

  对她的印象还仅仅保留在当年还不是凤凰卫视,叫卫视中文台的时候,那时候广电似乎也不存在,其它电视台似乎也没现在那么糟糕……啊……说远了……记得当初卫视中文台是我唯一一个了解“外面世界”是怎样的额电视台,而里面卫视新闻报中总是看到她的身影,从开普敦到白宫,随时可见,甚至当时认为她就是这新闻的唯一驻外记者……曾经很羡慕她的工作,也因此激励我一直学习外语和其它文科直到毕业,或者直到我真正认识社会是什么……
  在Kindle商店上无意看到她的书,带着回忆,习惯性的一键下单,然后就那么看下去了……可能受之前V字仇杀队影响,我总觉得很多她说的很像苏特勒,尤其是最终之夜降临前,苏特勒那满是血丝的双眼,还有那苍老衰败的声音,在看到她说卡扎菲在电视台讲话的时候声音显得苍老,脸上带有疲倦,而且国民不再会听信,甚至不会在电视机前看他讲话这一细节……让我突然明白了很多道理……
  真的是谁看谁增长见识,谁增长对事物认知的思维……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页

没看过这书,但是作为亲历过利比亚战争的人我真的想说,利比亚人包括阿拉伯人真的很傻,丢弃自己的家园参与到一个完全与他们无关的无聊政治运动中,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事实上是他们亲手毁了他们的家。我刚到Tripoli的时候感觉这个地方真的很不错,比我想象的好很多。后来动乱开始在周边国家爆发。我的司机(当地人)给我说:“这是个机会,卡扎菲当政太长时间了,如果我们不做点什么的话可能在我的有生之年都没有机会了。”我当时坐到车里面真的很震惊,我说:“你们的国家很好啊,不要过于在于领导人的当政时间,过好你们的日子。”但是他们还是参加到这场运动中,后来动乱闹到了首都,我的司机白天给我开车,晚上出去游行,还说他的兄弟在他眼前被打死,他很伤心,但是他会斗争到底,这是他的职责。。。
我当时心想:这些有信仰的穆斯林真的很可怕。
其实真的还是和平稳定好啊,虽说Tripoli不是我的家,但是我看着一个好好的城市就这么一片狼藉真的感觉很可惜~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14页

也许,这是那个女孩过于美好的想象,而现实就像这个国家正在经历的那样,革命并不浪漫,也不富有戏剧性.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2页

……正好是星期五,伊斯兰世界的休息天……
P18 联合国安理会1973法案,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弃权票。
——看来和我们无关的投票却可以直接影响到我们在世界人中的形象。
P20 十年前采访卡扎菲,闾丘露薇从他的小动作和申请看到的他“阴柔”“极端自恋”“一切由他说了算”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55页

55页班加西年轻人渴望联合国蓝盔部队出现在城市的一段描写给了我一些启示:自486以来,中国陆陆续续地派出多支部队到诸如黎巴嫩刚果这些热点地区执行维和任务,履行一个负责任大国所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但到底怎样一支联合部队才能算是合格的?维持治安?修复基础设施?这些当然是那些饱受战乱渴望恢复稳定的当地民众所盼望的,但却也只是他们众多期望的一部分,并非全部。我们应该有所了解,像利比亚伊拉克阿富汗这些国家,比战乱更漫长的往往是战乱前的长期的独裁极权统治。在此之下人民几十年蓄积起来的对自由,公平,言论,教育的渴望不亚于远离战乱的恐惧和不便。民众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军队的期望除了恢复正常秩序意外,更希望能给他们带来其一直孜孜以求的公平民主和言论自由,能带给他们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从这点上看,中国人组成的那些只知街头站岗,挖坑修路,行医治病的维和部队就显得软实力不够了。
六十年代,阿拉伯世界爆发过一阵革命,但那场革命是由某个强人或某个政党带领下发动的,革命的结果是大部分民众依然被排斥在权力之外。而这一次是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真正的群众性运动,主要的参与者是在过去十年伴随着卫星电视和网络成长起来的,受到过良好教育能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的中青年。因此这样的革命并非如中国网路上某些人臆断的那样是西方主动策化和推动的国际政治阴谋,而应该要了解到当事国人民的主动性,这样的剧变背后所代表的一种发展趋势。只有理解了这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卡扎非政权在国内国际上的孤立性以及随后倒台的必然性。这本书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与中国官方媒体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利比亚革命,认识到反对派并非是由恐怖分子杀人狂组成的乌合之众,而是由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甚至中产阶级富裕阶级组成的自发形成的民间力量。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62页

当然,每次的沉默都是一次沉甸和积累,随着临界点越来越低,一个小小的随机时间就会成为点燃燎原之火的火种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35页

利比亚女的在20岁结婚 男的则要到30〜40 因为结婚非常费钱要吃7天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32页 - Day16.耐心等待的利比亚人

大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表达,也因为这样,即便是一个人亲口所说,也未必代表着真相。这一点,在2003年,萨达姆还没有下台前的巴格达,有着同样的体现。如果你采访巴格达的民众,所有人会告诉你,痛恨美国人,热爱萨达姆,但是也就是同样的这些民众,当萨达姆倒台之后,他们会告诉你,他们是如何的痛恨萨达姆的极权统治,诉说他的残忍。
萨达姆在位的时候,我们这些外国记者的采访翻译都由政府指派,民众非常清楚这一点,如果他们说了任何让政府不高兴的话,后果会很严重。这一点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当萨达姆倒台之后,那些告诉我们痛恨萨达姆的人,是真心实意的这样想,还是觉得这个时候必须这样表明立场呢?
很多时候,事实未必代表真相,就是这个样子。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8页

关于二手车的描述。国家、地区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其实也是正常的,某些地区的人们“……不在乎车的好坏,而在乎是否有一辆自己负担得起的车,不管是怎样的车。”二手市场的催生剂。发展中或者是落后地区,仿佛成为了发达地区的“拾荒者”。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1页 - 1

 1912-1927 意大利北非
 1927-1934 分成东西两块,意大利总督管理
 1934 利比亚
1.最有趣的是,刚看完bbc记者现场报道,几分钟后,大家就在酒店的大堂碰面。
2.咖啡是意大利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好东西,当然,还有一项是意大利披萨。
3.就在我们喝咖啡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拿来一张复印的传单,上面是三道算术题:
1969-69=00
1942-42=00
2011-11=00
旁边还写着一些阿拉伯字。1969让我觉得非常熟悉,因为卡扎菲是在1969年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也因为这样,让我猜想这些算术题一定和卡扎菲有关。
果然不出所料,哈迈德给我解释那些阿拉伯字的意思:1969年上台的卡扎菲,今年69岁,他1942年出生,统治了利比亚42年,今年是2011年,卡扎菲的阿拉伯名字有11个字母,所有的这些说明,他会在今年完蛋。
这不算是首创了,如果我没有记错,汶川地震还有北京奥运会之后,网络上就出现过类似的数学题,原理都是在假定了一个结果之后,寻找可以论证这个结果的数据。这样的数学题,其实是通过一系列的巧合,从心理层面上进行暗示,让人们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而在这个与中国相距遥远,文化也截然不同的地方看到这样一串数字,忽然觉得这个世界其实很小,人和人之间的思维,或者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差别巨大。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7页

总是要有比较,才会知道好东西在哪里,而总是需要有下一个尝试,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的见识和体验还是太少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30页

当生存成为问题的时候,自己人和敌人已经没有了明确的分界.即便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即便是古兰经教诲人们偷窃和抢劫是严重的罪行,在饥饿以及贫穷面前,这些劝诫已经无法给与足够的精神支持

《利比亚战地日记》的笔记-第39页

……在利比亚即便拥有财富和权力,并不意味着拥有安全感,在缺乏基本权利的地方,他们所拥有的这一切,很可能在一瞬间被剥夺。
——怎么想起了封建社会。。。。。。
得之政府,失之政府。


 利比亚战地日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