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社会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东亚社会运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509708163
页数:320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东亚社会运动的理论诠释  第二节 关于东亚社会运动的三个理论模型  在本书有关社会运动的类型分析和个案研究的各个章节中,分析和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社会运动和不同国家的社会运动发生的各种因素。本节提出三个理论模型,旨在从普遍意义上把握东亚社会运动的成因。  1.理论模型之一:收入一分配状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现代化进程中,政府普遍遭遇的一个两难困境就是在尚未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时,便面临着物质分配均等和高消费方式的压力。大多数社会成员眼中的经济发展这个蛋糕的个头,都比这个蛋糕的实际个头大了好多,因此,总是觉得自己分享的部分太小。虽然战后现代化进程中,大多数东亚国家已经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却缺乏有效手段,使绝大部分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也富起来。  在现代化启动后的一个时期内,收入一分配差距拉大是一个普遍现象。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假说”,提出收入一分配不平等的长期演变趋势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收入差距会扩大,而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后期逐渐缩小。在收入差距拉大阶段,正是社会运动的高发期。这使“经济发展水平与政治不稳定的关系,跟财富与公平的关系一样,是一种曲线关系。最严重的不稳定是与中等发展水平相关联的。不稳定的各种原因同样出现在经济增长进程中”。  ……

前言

  对于社会运动问题,本人完全是门外汉。本不该对此谈东道西,但因为本研究项目是由亚太所李文教授主持完成,而我又碰巧担任亚太所所长,故为此书写一篇短序也就成了一项义务。阅读这部研究成果是一件快乐的事,写序则另当别论。推不掉,只好勉为其难了。既然是门外汉,这篇边读边写的序言,也就只好以我熟悉的制度经济学框架来说上两句了,毕竟对其学术价值的评价需要对整个学科的稔熟和基于常年研究的洞见。  依据通常的定义,社会运动是指有组织的一群人,有意识且有计划地改变或维护社会秩序的集体行动,以求促进或抗拒某种社会变迁。既然是社会运动,它还意味着参与其中的人数量相当大,持续时间比较长,对一国或一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方向、内容与速度施加了重大影响。具体说来,社会运动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四种“子运动”:改革运动;革命运动;保守运动(或反动运动、或回归运动);乌托邦运动。社会运动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本书就将社会运动归纳为四大类: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市民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社会政治上看,东亚国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尤为突显的,便是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社会运动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社会运动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往往与制度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变迁就是以改变制度为最终目标的制度变迁。在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问题始终占据着研究的关键位置。由此,我们大致可以说,对社会运动的研究与制度变迁理论有类似的地方,尽管前者的理论基础是政治学,后者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

内容概要

李文,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在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多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政治研究室主任。
近期主要著作包括:《武士阶级与日本的近代化》、《东亚社会变革》、《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2002)》、《东亚合作的文化成因》、《东亚:宪政与民主》、《东亚社会的结构与变革》、《东南亚: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东亚:政党政治与政治参与》、《亚洲政治概论》。

书籍目录

第一编 理论探索 第一章 东亚社会运动的理论诠释   第一节 社会运动与新社会运动   第二节 关于东亚社会运动的三个理论模型   第三节 东亚社会运动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东亚社会运动的起源与意义   第一节 东亚抗争政治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东亚抗争政治方式转换的背景   第三节 东亚抗争政治方式转换的历史意义第二编  类型分析 第三章  东亚农民运动与政治参与   第一节 农民运动的类型   第二节 影响农民运动的因素   第三节 农民运动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章 东亚工人运动的演变   第一节 东亚工人运动的概况   第二节 东亚工人运动的性质   第三节 东亚工人运动的产生   第四节 东亚工人运动的意义 第五章  东亚学生运动的产生与意义   第一节 东亚学生运动的类型   第二节 东亚学生运动的产生   第三节 东亚学生运动的地位与作用 第六章 东亚市民运动的阶梯式发展   第一节 东亚市民运动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东亚市民运动的缘起   第三节 东亚市民运动的意义第三编  个案研究 第七章  日本:从社会运动到新社会运动   第一节 日本社会运动的状况   第二节 日本社会运动的特征   第三节 日本社会运动的成因   第四节 日本社会运动的作用 第八章  韩国:从“四一九革命”到“牛肉风波”     第一节 学生运动与威权政治的终结   第二节 劳工运动:从街头抗争到体制内博弈     第三节 2008年的“牛肉风波”   第九章  印度尼西亚社会运动的产生与特点   第一节 印度尼西亚社会运动的发展   第二节 印度尼西亚社会运动的成因   第三节 印度尼西亚社会运动的特征 第十章 泰国社会运动:参与群体与主导力量  第十一章 菲律宾:人民力量的激进与保守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东亚社会运动》从理论探索、类型分析和个案研究三个层面对东亚社会运动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梳理基本史实,《东亚社会运动》概括了东亚社会运动的特点,揭示了社会运动逐渐取代暴力革命成为东亚政治抗争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的历史必然性,探讨了影响和制约东亚社会运动发生和发展的因素与机制,对其历史地位、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做出了探索性评价,为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见识和观点。《东亚社会运动》对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及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危机,防范和应对群体事件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借鉴价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运动这一政治现象频繁发生,对东亚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图书封面


 东亚社会运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看一本书的研究质量如何,习惯先翻看书后的参考文献。可能是国内外学术氛围的差异,国内学者并不会认真来做参考文献,所以说实话,本来期望能从书后面得到"地图",但是很失望。作者作为北大历史系的博士,对文献和史料的爬梳仅仅停留到书中的层面,未免有些过于浅。而分析也主要是类型学的描述。不过作为该领域少见的中文著作,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也算是比较难得的了。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国内第一本探讨东亚社会运动的书。
  •     对中国的政治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